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鲁迅批判

附录 鲁迅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

谁也不能忘了这一天,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日早晨五点多钟,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个伟大的作家——鲁迅逝世了。

人们都回忆起这是一个常穿着橡皮胶底,帆布鞋,不管冬夏,老是走着八字步,像打拳的所说马步似的,目不旁视,也不回头,稳稳当当,勇往前进的人;也回忆起这是一个身材不高,头发、眉毛、胡须都黑而硬,这表现着刚毅、坚强,而眼角又有些低沉,对人类一切不幸的人表现着温暖、同情的人;还回忆起这是一个什么架子也没有,爱青年,爱孩子,爱战友,爱一切正义者,常有天真的笑声,中肯的讥讽,把他的心坦然地公开给一切可以交往的人;更回忆起这是一个顽强地劳动着,不顾健康,常常在深夜写,写,写,打击着各式各样的敌人,保卫着新的美好的东西,指导或者说培养着千千万万见面和不见面的青年的人。

鲁迅,将永远留在人的记忆中。

鲁迅,将永远被人敬爱着。

(二)

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写文章时用的名字)。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他的生日是九月二十五日(旧历是八月初三)。他生的那年是一八八一年,也就是清光绪七年。这时距太平天国的革命爆发只有三十年,距太平天国被反动势力镇压下去不到十五年。

绍兴是一个多水多山的城市,这里有水面如镜的鉴湖八百里,全城就像浮在水面上的许多小舟似的,这里富有历史文物,也常产生有骨气的人。像历史上著名的治水禹王、越王勾践、爱国诗人陆游、反抗奸臣的学者刘宗周、辛亥革命时的革命家徐锡麟等,在绍兴都有他们的遗迹。鲁迅爱他的故乡,尤其爱故乡的革命传统。

鲁迅诞生在绍兴城内东昌坊口。这是一条东西街,鲁迅的家在路北。那时他家是一个大家族。鲁迅生时,还有曾祖母,祖父,各房伯伯、叔叔、侄子等。房子后面,有一个二亩地的菜园,鲁迅小时常在里头玩耍。这个菜园叫百草园。

鲁迅的祖父叫周介孚,是一个翰林,性情硬直,爱打不平,喜欢骂人。鲁迅生时,他四十五岁。

鲁迅的父亲叫周伯宜,是一个秀才,对人很和气,也很开明,喜欢喝点酒。鲁迅生时,他二十二岁。

鲁迅的母亲姓鲁,名字叫瑞,是乡下安桥头人,族中大都是务农的。她靠自学,能够看一些书,尤其爱看一些旧小说。但这是后来的事,她生鲁迅时是二十五岁,那时怕还不认得字的。

鲁迅在七岁的时候,入塾读书。教他的是本家周玉田,是他祖父同辈的人。这是一个胖胖的和蔼老人,读书很多,但很懒散。他教给鲁迅读《鉴略》——这是一种类似历史纲要的书,从前专准备给小孩子念的。鲁迅的父亲也赞成先读这种书。这对于日后鲁迅留心历史,留心社会是有一些影响的。

但鲁迅这时却也另爱一些书,例如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书——《山海经》,他曾那样念念不忘要得到它,以至于他的保姆阿长也听熟了,终于给他弄到手,并且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鲁迅也常跟着母亲到外祖家去,他在那里结交了一些农民和乡下孩子,使他知道黄牛和水牛都欺生,并学会怎样掘蚯蚓,趴在河岸上钓虾。他也饱看了一些社戏——为敬神而演出的戏。就是这样,他从小就对农村有一些熟悉,并且有一些感情了。这是他后来创作的源泉。

鲁迅在十二岁时,换了一个地方念书,是到寿镜吾老师的私塾去了。这是当时绍兴城最严格的,也是最贵的私塾。寿镜吾老师在当时也是比较开明的人物,在他的私塾里没有孔子的牌位,也没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红纸条,但是学生行礼还是要行礼,只对着“三味书屋”的匾额就行了。寿镜吾老师对人对事可不马虎,他爱国,从不用外国货。

鲁迅这时已经表现了斗争性和对科学、美术的爱好。他曾和几个同学,约着去打一个不讲理的武秀才。他曾种过一些花草,并读过一些关于花草的书册。他曾用薄薄的荆川纸,蒙在带图的小说书上,描了一些人物像。

可是鲁迅没有在“三味书屋”读了好久,家中发生了变故。他的祖父因为帮助人参加考试,当时是要行贿的,可是送信的人很笨,把信中附去的钱说出来了,就下了监狱。鲁迅的父亲因此着急,就常喝酒,发脾气,病了。先是吐血,后来全身发肿。这时鲁迅十三岁了。鲁迅这期间曾经一度寄居在亲戚家,被人当作讨饭的一样看待。这是因为祖父下狱,也需要钱(不出钱,不但要受虐待,而且可以判为重罪,会杀头呢),父亲病,也需要钱,于是家道渐渐穷困了。鲁迅那时常常去当东西和买药,当铺的柜台比他高一倍,药铺的柜台和他一般高,他就奔走于这两种柜台之间,看够了市侩们的脸色。正在鲁迅困难的时候,这个大家族还有一次议定了一些条款,逼着鲁迅签字的事。鲁迅是更感到这些所谓上流士绅是远不如乡下农民的可爱了。

父亲的病终于为庸医所误,病了三年,死了。鲁迅眼看病人的痛苦,又痛恨中国的庸医,这是他后来决心学医的原因。祖父也没有立即释放,是过了七年,才回家的。

这些刺激,对鲁迅是痛苦的,但是却也加深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憎恶,使他对旧社会有了入骨的观察。

因为家境的关系,鲁迅必须找一个不收学费的学校读书。于是想到了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鲁迅的母亲好容易凑上了八块钱的路费,让鲁迅到南京去。

(三)

鲁迅在一八九八年到了南京,那是戊戌变法的一年,他十八岁了。

江南水师学堂成立还没有好久,是所谓洋务派(在清政府中一些大官僚想借外国军事技术来维持他们的统治的一派)开办的。校长当然是官僚,对学生十分专制,还可以杀头。

鲁迅在第二年就转入了路矿学堂。这个学堂比较新一些,学生可以看到传播新思想的书报像《时务报》、《译学汇编》等。

鲁迅这时接触了进化论。进化论是生物学上的一种学说,认为生物是发展的,在发展中总是好的战胜坏的,所谓好的是特别指适合环境说的。这个学说的缺点,是应用到社会上,没有从阶级关系来看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受压迫民族来说,就是主张要生存,就要适合环境,要适合环境,就要改变旧的,采取新的,因而是和图谋改革联系着,也和爱国主义联系着。鲁迅接受了这种思想,曾长期间用作武器,唤醒国人,呼求改革,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斗争。这就是他在南京一段期间的最大收获。

除了吸收新思想之外,鲁迅这时还学会了骑马。

鲁迅在南京有四年。这时是中国社会初步发生新旧两种思想斗争的时期,也是帝国主义疯狂压迫中国人民的时期,同时是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帝国主义的时期,又是证明清政府不顾人民利益,对外实行极大屈辱的时期,这就包括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义和团勇敢杀敌,清政府和八国联军订立卖国的《辛丑条约》,几桩大事。

在《辛丑条约》订立的第二年,即一九〇二年,一月间鲁迅在路矿学堂毕业了。他在三月里,被派到日本留学。鲁迅二十二岁了。

(四)

鲁迅到了日本,首先是学习日本语文。他学习日本语文的地方是东京弘文学院。

他在这里学习了两年多。这时在日本的留学界,正充满着反对清政府,要求改革的热潮,各种鼓吹爱国思想和介绍新知识(主要是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的书报很多。鲁迅的眼界就更开阔了。

鲁迅在弘文学院有两年,为了实现学医的志愿,在一九〇四年入了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时他二十四岁了。

他在学校里的成绩是留学生中最好的。他的一位老师叫藤野严九郎,教课十分认真,对鲁迅听课的笔记更是细细改正,连语法的错误也不放过,鲁迅对他也就十分敬爱,后来回国后还常把他的像片挂在书桌旁边,说是一见到它,就不敢偷懒,而且坚持战斗了。

可是鲁迅终于终止了医学的学习。原来这时正是日本和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发生大战的时候,鲁迅的学校里放映大战的电影;鲁迅在影片里看到有为俄国服务的中国人,被日本人抓去杀头的镜头,而周围看的人也是中国人,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一样。这给鲁迅一个极大的刺激,他于是想,如果一个人麻木到这步田地,就是身体没有病,也还是任人欺辱的废料。他想,恐怕还是唤醒人的精神更要紧些,这唤醒人的精神的事业就是文艺,于是他就把那仅仅能够医治人身体上的毛病的医学抛弃了。这时是一九〇六年,他二十六岁了,这就是他文学事业的开始。他离开了仙台,又到了东京。

鲁迅在回到东京的第二年(一九〇七年),曾筹办了一个文艺杂志,名字也定好了,叫《新生》,可是没有成功。这是因为当时参加的人到出版时有的退出了,有的带走了钱。

可是鲁迅并没有因此不写文章。他在文章中介绍了世界各国的著名爱国诗人和富有革命精神的诗人,也动手翻译了一些被压迫民族的作家的作品。他那时采取的文体还是文言,因为白话文还没通行。

在鲁迅决心从事文学事业的前一年(一九〇五年),孙中山已经在日本东京把几个革命团体组织成中华革命同盟会(习惯上简称同盟会)。同盟会中的一个团体是光复会,这是当时著名学者章太炎主持的。鲁迅在一九〇八年同几个朋友跟着章太炎学习文字学,并在同年加入了光复会。

革命的热潮澎湃起来了,二十九岁的鲁迅怀着革命的热情,在革命的前夕回到了祖国。

(五)

鲁迅回国的那年是一九〇九年,是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年)的前两年。

鲁迅回了国,就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当生理学、化学教员。这个学校的校长是沈钧儒,教务长是许寿裳,他们都是很开明的。所以鲁迅也就乐于在那里教书。同时家境也需要他这样做。鲁迅教书很认真,编的讲义简明扼要,还画上插图,常常在深夜工作。

可是到了年底,沈钧儒调走了,来的是一个守旧派。他要大家去拜孔庙,并且对教员十分摆架子,许寿裳首先辞了职,鲁迅和其他很多教员也陆续辞了职。

鲁迅在一九一〇年夏天从杭州回到了绍兴。他在绍兴中学堂当了学监,但也教课。教的是博物学和生理学。校长陈子美是革命烈士徐锡麟和秋瑾的友人,鲁迅更是早倾向革命,剪了辫子,所以学生都很敬重他们。不过那时也有些胆小的人,虽然为时髦剪了辫子,但又怕惹祸就往往拖一条假辫子。鲁迅就不是这样,他决不再拖假辫子,纵然绍兴知府(满洲人)常到学校里注意他的光头,也不管了。

辛亥革命爆发了。杭州旗营的兵被缴了械。杭州光复了。这消息立刻传到绍兴。绍兴的革命党人开了会,鲁迅被推为主席。鲁迅提议组织武装讲演团。这是示威,也是宣传。当时也印发了油印的传单。鲁迅是跟着出发的。

不久,由王金发率领的革命军开到了绍兴。人们举着写有“欢迎”二字的白旗,抬着猪肉和老酒,迎接了革命军。

王金发请鲁迅当了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鲁迅穿着灰色棉袍,戴着在日本求学时的陆军式的帽子,到了校。

王金发在绍兴组织了军政分府,自己当了都督。许多旧人物包围了他。这些旧人物活跃起来了。衙门里原来穿布袍来的,不上十天就换上了皮袄,可是天气也还不怎么冷。王金发自己的行为也和老官僚渐渐没有差别,他的老婆到乡下回趟娘家,就要敲鼓吹号,很多人骑马跟着。

有人发起办报,来揭发新政府的腐败。他们希望用鲁迅的名字,鲁迅答应了。王金发威胁着说,要派人打死鲁迅等。鲁迅没有怕。王金发又用金钱贿赂这个报纸,鲁迅说不应该收下,但是报馆终于收下。鲁迅知道这个报纸也没有什么希望了。

这就是辛亥革命在绍兴一地的情况。这情形也不限于绍兴。这暴露了辛亥革命的弱点——旧势力没有真的被推翻。鲁迅后来在他的创作中——特别在著名的《阿q正传》中,也就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

中华民国在一九一二年成立,孙中山当了大总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