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细说明朝

七 徐寿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刘福通的失败原因之一,是不曾取得湖北香军的合作。

湖北香军也是弥勒教的分子所发动的,名义上的领袖是徐寿辉,实际上的策划者是邹普胜。邹普胜是麻城人,徐寿辉是罗田人。他们在至正十一年八月间起事于蕲水,十月间攻占县城,邹普胜捧起徐寿辉当皇帝而自为太师,国号“天完”,年号治平。

刘福通在(安徽)颍州起事,比他们早三个月,这时候已经纵横于河南的固始、光州(潢川)、罗山、真阳(正阳)、确山、汝宁(汝南)、上蔡、息县,一大片的地域;却还不曾找到韩山童的孤子林儿,因此,尚无皇帝。

刘福通是一个固守原则的人,在不曾找到他的亡友之子韩林儿以前,决不自为皇帝,也决不拥护别人当皇帝,更不愿抛弃“恢复宋朝”的主义,另创新朝。(韩林儿在他看来确是原本姓赵,宋徽宗的后裔。)他看不起邹普胜与徐寿辉这一批人。

邹普胜也够无聊。他看中徐寿辉这个布贩子,只是为了徐寿辉身材高大。(《明史·列传》第十一说,捧徐的是一个传布妖言的和尚彭莹玉。事实上,彭莹玉早已逃到淮西去了,无影无踪。)

邹普胜的另一无聊之处,是把国号定为不伦不类的“天完”二字。也许,他以为在“大元”两个字上面各加一个帽子,便可以把元朝盖住了呢。

无聊诚然无聊,这天完帝国的好汉们打仗却也能干。主要的猛将有三位:水寇出身的赵普胜,渔夫出身的倪文俊与陈友谅。其次,是几个似乎都是“普”字辈的异姓兄弟:丁普郎、项普略、欧普祥、陈普文、鲁普恭等等,在至正十二年的一个年头中间,天完帝国的军队所向无敌,把已经腐朽的大元帝国的中部领土捣得稀烂,除了拿下了黄州(黄冈)、汉阳与武昌以外,领土北至南阳、邓州;西至中兴(江陵)、归州(秭归);南至湖南的宝庆、道州,江西的袁州(宜春)、建昌(南城);东至江州(九江)、饶州(鄱阳)、信州(上饶)、徽州(歙县)。甚至浙江的杭州、湖州;江苏的常州、江阴;福建的邵武、福安、宁德,也都被天完军队攻破,加以长期或短期的占领。声势之浩大,比起当时的刘福通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朱元璋吗?尚在郭子兴的麾下充当亲兵十夫长之流,到了次年才升为统率几百人的“镇抚”。)

天完军队有一个长处:纪律优良,不奸不杀。他们而且到处传教,宣扬天下大乱,弥勒佛下凡转世的大道理,欢迎任何人参加,手续简单,只须登记姓名。

由于领土扩充得太快,战线拉得太长,天完帝国在至正十三年盛极而衰,战无不败,守无不失,到了年底,连号称国都的蕲水也丢了。皇帝徐寿辉逃到黄梅的山中,不敢出来。

隔了整整一年,到至正十五年正月,才有倪文俊卷土重来,再建天完帝国。他在正月间攻下沔阳,三月间攻下襄阳,五月间攻下中兴(江陵),七月间攻下武昌、汉阳、蕲水。次年,至正十六年二月间,他把徐寿辉迎到汉阳,改以汉阳为国都;三月间攻下常德,八月间攻下衡州(衡阳),十二月间回师攻下岳州,但失掉了衡州。

两个月以后,他向西,攻下峡州(宜昌)。又过了七个月,他向东,率领大军顺长江而下,似乎是志在攻取江州(九江)、安庆等地。路经黄州,他被陈友谅留住,遭了陈友谅的暗算,他的部队,也统统被陈友谅并了过去。

传说,倪文俊曾经在汉阳想杀徐寿辉未成,而逃到黄州来的。如此的传说,很像是陈友谅造的谣。这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真正想杀徐寿辉,取而代之的,不是他,而是陈友谅自己。陈友谅终于在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杀徐寿辉于采石矶,自为皇帝,改国号为“汉”,改年号为“大义”。

陈友谅是怎么来到了采石矶的呢?原来,他在至正十七年九月杀了老朋友而兼同乡的倪文俊以后,便带了自己的队伍与倪文俊留下的大军,向东进发,先后攻下江州、小孤山、安庆、龙兴(南昌)、抚州(临江)、建昌(南城)、赣州、信州(上饶)、池州。

到了池州,便与朱元璋的地盘接壤。朱元璋派徐达和他比武。徐达在至正十九年四月击破赵普胜的栅江营,一口气把池州抢了。又在这一年八月“登陆”于无为州,击破“胡总管”的浮山砦,也跟着就把潜山县抢了。

所谓“胡总管”,有姓无名,是赵普胜的一个裨将。这丢掉潜山的账,于是也被陈友谅记在赵普胜的名下。朱元璋藉此机会,施行反间计,离间陈赵二人。陈友谅上当,便杀了赵普胜,自毁长城。

过了几个月,远在汉阳的徐寿辉,异想天开,带了若干随从跑到江州找陈友谅,说是想迁都龙兴(南昌)。陈友谅把徐寿辉的随从完全杀光,把徐寿辉本人关起,视同俘虏。后来,他挟了徐寿辉带领水军东下,夺了朱元璋的太平府(当涂),推进到采石矶,便在采石矶结果了徐寿辉的性命。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