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杜牧诗选

附录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杜牧卒年考

关于杜牧的年岁,新、旧《唐书》本传都说他卒年五十,而未言卒于何年。《樊川文集》中作品有数篇自记年岁者,推其生年,当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而《樊川文集》卷十杜牧《自撰墓铭》,乃得病将死前所作,亦云:“年五十。”所以钱大昕《疑年录》谓杜牧年五十,生于德宗贞元十九年癸未(803年),卒于宣宗大中六年壬申(852年)。1940年,我作《杜牧之年谱》,发表于《浙江大学文学院集刊》第一、二两集中,关于杜牧生卒年,就是用以上的说法。

后来浙江大学中文系同学徐扶明君抄录岑仲勉先生《李德裕会昌伐叛集编证》(载中山大学《史学专刊》第二卷第一期)中的一段见示,其中考证杜牧卒年与旧说不同,认为《樊川文集》卷十七有《归融册赠左仆射制》《崔璪除刑部尚书苏涤除左丞崔玙除兵部侍郎等制》,而据《旧唐书·宣宗纪》,归融之卒在大中七年正月,崔璪诸人除官均在大中七年七月,因此推定杜牧之卒不得早于大中七年七月,如果卒于大中七年,则应当是五十一岁。1956年,我编写《杜牧诗选》,在写前言与《杜牧行年简谱》时,关于杜牧卒年,即改从岑说。

近来我又加以研究,觉得岑先生的说法仍有问题。照一般情况,《旧唐书》诸帝纪中所载各官除授年月,都是根据《实录》,应当是可信的;但是唐宣宗以后,没有《实录》,五代时人修《旧唐书》,对于宣宗以后事迹,多方采获,补苴而成,其中难免疏舛(参看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六“旧唐书源委”条及“唐实录国史凡两次散失”条),所以我们考订杜牧卒年时,不能完全相信《旧唐书·宣宗纪》。

今举一例,可以说明此问题。

杜牧《樊川文集》卷十八有《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制》,而《旧唐书·宣宗纪》记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在大中十年正月。如果完全相信《旧唐书·宣宗纪》,那么,杜牧卒年不但不应早于大中七年七月,而且到大中十年正月他还仍然健在,能够撰写除官制书。但是这是否是事实呢?不是的,因为《旧唐书·宣宗纪》中的记载是错误的。吴廷燮《唐方镇年表考证》引《绍兴志》,唐浙东观察使李讷,大中六年任;又引《嘉泰会稽志》,大中六年八月,李讷自华州刺史授浙东,九年九月贬潮州,而《通鉴》亦记大中九年七月浙东军乱,逐李讷。因此推断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应在大中六年八月,而《旧唐书·宣宗纪》记载“大中十年正月”,是错误的。按吴廷燮之说甚确,李讷除浙东观察使应在大中六年八月,这时杜牧正做中书舍人,所以可以撰写李讷除官制。

关于杜牧卒年,仍应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杜牧《自撰墓铭》定为大中六年(十一月之后),年五十岁。至于《旧唐书·宣宗纪》所载归融之卒在大中七年正月,崔璪等三人除官在大中七年七月,盖均有错误,似不能据此以怀疑杜牧的卒年。

补改本后记

樊川诗有清人冯集梧注,仅注《樊川文集》中的诗篇,《外集》《别集》未注。本书注释,即以冯注为根据,而加以补充与修正,本书的编写是供给一般爱好中国古典文学者的阅读,非专门研究之作,所以注释均求简明扼要,不务详征博引。古人注诗集有各种办法,如注解辞句典故,阐明诗意,史事疏证,有关资料的笺释等等。本书注释即斟酌采用此诸种方法,除去注解辞句、典故外,对于诗中涉及当时史事或杜牧行迹者,都详细说明,读者了解欣赏时可以更深刻而具体。关于诗中意旨,亦偶作阐发,惟古人作诗,借象托意,灵活酝藉,若即若离,如果讲得太详尽、太死板,既未必尽得诗人本旨,而反倒限制读者驰骋想象,所以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太多。后人后著诗话笔记中谈及杜牧诗者,或记述本事,或有所评论,也择要采录,希望能帮助读者启发思考,增益兴趣。

书末附有《杜牧行年简谱》,以供参考。

本书于1957年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次修订,选目略有增损,注释除去改正个别的疏误之外,补充颇多,前言及《杜牧行年简谱》亦有所修改。承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鼓励与关怀,以及有些同志或撰文刊布,或通函商榷,对本书初版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均于此敬致谢意。

缪鉞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