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细说清朝

三四 顺治年少有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福临在多尔衮死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亲政。当时他年纪才十四岁,不懂得什么。朝中的大小事务,暂时有元老济尔哈朗及理政三王(尼堪、满达海、博洛)主持。范文程、洪承畴,在“内阁”替他批阅奏疏,发布旨令。地方的军政事务,也有若干在今日早已被人忘掉姓名的总督、巡抚分别负责。例如,江南江西(两江)的总督马国柱,河南的巡抚吴景道等。

济尔哈朗的为人,比多尔衮忠厚,仅仅提拔了儿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统率军队,到福建对郑成功作战。

理政三王之中的满达海与博洛,均在顺治九年(1652年)去世。死了七年以后,他们被人告发,曾经私取多尔衮的遗产。顺治把他们的亲王爵位削去,把他们的嗣子常阿岱与齐克新降为贝勒。尼堪一度因曾经隐瞒阿济格私藏兵器,被顺治降为郡王,但不久便恢复了亲王位子,仍旧理政,后来又受任为定远大将军,对李定国作战,于顺治九年十一月在湖南衡州郊外,遇伏阵亡。

理政三王既已于顺治九年先后去世,顺治渐渐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虽则也有时秉承母亲孝庄太后的意旨行事。

他立了一块铁碑在司礼监、尚衣监等十三个太监衙门之前,严禁太监干政,犯者凌迟处死。又严令中外,凡是贪赃在十两银子以上的,不管是否枉法,一律抄家。

清世祖福临与达赖五世相晤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为争取并统治西藏及广大蒙古,世祖福临派遣官员至西藏迎请达赖五世。达赖五世与蒙古卫拉特部领袖固始汗等磋商后,决定前往内地。顺治九年三月达赖五世及随行的蒙、藏人众3000余人在进藏迎请的清廷使臣陪同下,由西藏起程。同年十二月十六日,达赖五世到达北京,世祖顺治帝以在北京南苑行猎的方式,不拘礼节地与达赖五世相见。达赖五世向福临进献马匹、财物等,福临令户部拨发布施白银9万两。在达赖五世抵京前,特建黄寺,以供其居住。顺治十年二月十八日福临在太和殿赐宴。回藏前夕又在南苑德寿寺饯行,赠满、汉、蒙、藏四体文字金册、金印,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顺治所受的汉文教育,比皇太极充分,正史与小说均念得不少,佛教的书也喜欢看。他问过陈名夏(原为吏部尚书,在顺治八年七月升为弘文院大学士),中国历代的帝王以谁为最好?陈名夏说,唐太宗。他说:“不对。明太祖才是最好的,因为明太祖立下了可垂永久的制度。”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而能有如此的见解,毕竟不凡。

清朝的种种制度,在大体上是沿袭明朝的。顺治的值得称许之处,是年纪虽轻,而并未轻举妄动,多所更张。他天性宽厚,虽钦佩明太祖而从不残杀功臣,可谓善学古人。

由于好学,他颇喜欢与大臣谈天,甚至辩论。有时候,争至面红耳赤,他也未尝不生气。他深恨刘正宗(另一位当过吏部尚书的大学士),时时“廷议自以为是”,但不忍加罪,仅仅下了一道圣旨,叫刘正宗“当痛改前非,称朕优容宽恕之意”。

他对于永明王(永历皇帝)及郑成功,均认为应该适可而止,不主张把永明王抓来杀掉,也颇想把福建的漳州、泉州与广东的潮州、惠州割给郑成功。

他喜欢写字、画画;曾经抄了一首唐诗,送给善果寺的和尚弘觉,又画过一条牛,送给宋权。

有时候,他也很执拗。皇后不如他的意,他不管大家反对,定要把她废了。“弟媳”董鄂氏他喜欢,定要接到宫里来住,而且册为贵妃。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