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治本 第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说明] 本篇把发展耕织作为治国之本,作者强调“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妙,必须面对现实,力求进取。这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至于作者把老百姓饥寒贫困的原因,完全归咎于没有全力务农,则应该加以分析批判。再者所谓使民无私的议论在当时也是空想的,不切实际的。

凡治人者何?曰:非五谷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盖形。故充腹有粒,盖形有缕1。夫在耘耨2,妻在机杼3,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夫无雕文刻镂之事4,女无绣饰纂组之作5。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6,天下无费。今也金木之性不寒,而衣绣饰;马牛之性食草饮水,而给菽粟。是治失其本,而宜设之制也。春夏夫出于南亩7,秋冬女练[于]布帛8,则民不困。今(短)[䄈]褐不蔽形9,糟糠不充腹,失其治也。古者土无肥硗,人无勤惰,古人何得,而今人何失邪?耕有不终亩,织有日断机,而奈何(寒饥)[饥寒]10!盖古治之行,今治之止也。

夫谓治者,使民无私也。民无私则天下为一家,而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故如有子十人,不加一饭;有子一人,不损一饭,焉有喧呼酖酒以败善类乎⑪?民相轻佻⑫,则欲心(与)[兴],争夺之患起矣⑬。横生于一夫⑭,则民私饭有储食,私用有储财。民一犯禁,而拘以刑治,乌有以为人上也⑮?善政执其制,使民无私。为下不敢私,则无为非者矣。反本缘理⑯,出乎一道。则欲心去,争夺止,图圄空,野充粟多,安民怀远⑰,外无天下之难,内无暴乱之事,治之至也。

苍苍之天,莫知其极。帝王之君⑱,谁为法则?往世不吋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所谓天子者四焉:一曰神明⑲,二曰垂光⑳,三曰洪叙㉑,四曰无敌。此天子之事也。野物不为牺牲㉒,杂学不为通儒㉓。今说者曰:“百里之海,不能饮一夫;三尺之泉,足以止三军渴。”臣谓: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太上神化㉔,其次因物㉕,其下在于无夺民时,无损民财。夫禁必以武而成㉖,赏必以文而成㉗。

注 释

1 缕(lu吕)——线,这里指衣服。

2 耘耨(yún云nòu) ——锄草,这里指种田。

3 机杼(zhù住)——织布机,这里指织布。

4 雕文刻镂(lòu漏)——指雕刻花纹图案等手工艺。镂,也是刻的意思。

5 绣饰纂组——指刺绣编织的工艺活。

6 埏埴(shān zhí山直)一揉和粘土。

7 南亩——田地。

4 练——把丝麻和布帛煮晒得柔软洁白。 于——原脱,从鄂局本补。

9 䄈——原作短,从鄂局本改。 䄈褐(shù hè树喝)——短小粗糙的衣服。

10 饥寒——原作寒饥,从鄂局本改。

⑪ 酖(zhèn镇)——同鸩,毒酒。 酖酒——这里是酗酒闹事的意思。

⑫ 轻佻(tiāo挑)——轻薄奸巧。

⑬ 兴—一原作与(與),从鄂局本改。

⑭ 横——横逆,指为非作歹倒行逆施的坏事。一夫——这里指残暴的国君。

⑮ 乌——哪里。人上——指国君。

⑯ 反本——这里指返回到耕织的本业。反,同返。 缘理——缘求原理,这里指缘求无私的原理。

⑰ 怀远——安抚边远地区的老百姓,使之归附。

⑱ 帝王之君——这里指古代传说中的五帝(黄帝、颛頊、帝嚳、尧、舜)和夏、商、周三代开国之王(禹、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⑲ 神明——神智精明,变化莫测。主要指头脑清醒,眼光敏锐。

⑳ 垂光——指恩泽广布天下。

㉑ 洪——洪大。洪叙——大大明确地主阶级君臣、父子、尊卑、长幼的统治秩序。

㉒ 牺牲一古代祭祀时杀的牲畜。这里泛指祭品。

㉓ 通儒——指精通治国学知识的人,相当于《荀子儒效篇》里所说大儒。

㉔ 太上——最高境界。神化一这里指无为而治,潜移默化。

㉕ 因物——根据情况因势利导的教化。

㉖ 武——这里指武力镇压和刑罚。

㉗ 文——这里指思想教化。

译 文

治理老百姓应该怎么办?回答是:不是粮食就不能饱肚,不是衣服就不能遮盖身体。所以,吃饱肚子得有粮食,遮盖身体要有衣服。如果家家男的从事耕种,女的从事纺织,老百姓都不干别的活,那么国家就会有储蓄了。所以男的不要干那些专奢侈用的手工艺活,女的不要干那些专供装饰用的刺绣编织活。木制器皿爱漏水,金属器皿有腥味。古时候圣人的饮具都是土制器皿,食具也是土制器皿,所以揉和粘土制成陶器,天下就没有什么耗费。而现在金属和木质器皿本性是不怕寒冷的,却给它披上华丽的装饰;马牛的本性是吃草喝水的,却要喂它粮食。这样治理就失去了原则,而应该建立合理的制度。如果春夏男子都到田里耕种,秋冬女子都从事纺织,那么老百姓就不会贫困了。现在老百姓粗衣不遮体,糟糠不饱肚,这是失去治理原则造成的。古时(与现在相比)土地没有肥沃贫瘠的不同,人也没有勤劳懒惰的差别,古人为什么生活好,现在的人为什么生活不好呢?种地的后来不种地了,织布的有时不织布了,怎么能不挨饿受冻呢,这是由于古时候实行了治本的政策,而现在这种政策却废止了。

所谓治理得好,就是使老百姓没有私财。老百姓没有私财,则天下就成为一个大家了。而没有为私家耕种、为私家织布的,受冻大家一起受冻,挨饿大家一起挨饿。比如他有十个儿子,不多给他吃一顿饭;只有一个儿子的,也不少给他一顿饭吃。象这样哪里还会有互相争吵、酗酒闹事等伤风败俗、腐蚀好人的现象呢?如果老百姓轻薄奸巧,那么私欲就会膨胀,你争我夺的祸患就会发生了。 如果为非作歹的事发生在昏庸残暴的国君身上,那么老百姓就会为私家搞吃的而储备粮食,为私家弄用的而储备钱财。老百姓一旦犯禁,就抓起来判刑治罪,哪能算是(好的)国君呢?(所以)良好的政治在于执行法制,使老百姓没有私财。老百姓不敢为私,那么就没有为非作歹的了。返回耕织的根本,缘求无私的道理,把握这个总的原则,那么就能克服私欲,停止,争夺,监狱里没有犯人,乡村粮食充足,老百姓过着太平日子,边远部族归顺夕没有外来侵扰,内部没有暴乱,这是天下大治的最高境界。

青青的天空,无法知道它的终极。五帝三王之君,谁是效法的典型?过去的世代不可追及,未来的世代不可等待,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做为天子要做到四点:一是神智精明,二是恩泽布于天下,三是大大明确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四是国富兵强无敌于天下。这些就是天子的事情。野生动物不能作为祭品,杂凑的学问不能算作“通儒劳。现在游说的人说:“百里宽的海水,不够供一个人饮用;三尺小泉,足以解三军之渴。”我认为:贪欲产生于没有节制,邪恶产生于没有禁令。最高明的政治是让老姓潜移默化;其次是根据事物本性因势利导;再其次是不侵占农时,不竭尽民财。禁止邪恶必须辅用刑罚才有成效,奖赏有功必须结合教育才有成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