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成公上

成公元年(公元前五九〇年)

经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成公元年春王正月,成公行即位的典礼。

经 二年辛酉,葬我君宣公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二月辛酉的时候给鲁宣公行葬礼。

经 无冰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没有冻冰。

传 元年春,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1,单襄公如晋拜成2。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3。叔服4曰:“背盟而欺大国5,此必败。背盟不祥,欺大国不义,神人弗助,将何以胜6?”不听。遂伐茅戎,三月癸未,败绩于徐吾氏7。

今注

1 使瑕嘉平戎于王:瑕嘉即詹嘉,到王朝去与戎讲和。

2 单襄公如晋拜成:单音善。周王的卿士单襄公到晋国去拜谢和平。

3 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刘康公即王季子,乘着戎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就想讨伐他。

4 叔服:是周的内史。

5 背盟而欺大国:背了盟誓而去违背晋国。

6 神人弗助,将何以胜:神和人全不帮助他,怎样能够取胜呢?

7 败绩于徐吾氏:徐吾氏是茅戎的一个部落。周军队被茅戎打败。徐吾氏大约在今山西省屯留县北余吾镇。

今译

元年春天,晋侯派晋大夫瑕嘉到周王那里与戎讲和,单襄公就到晋国去道谢。刘康公乘着戎的不防备就想着攻打他。周朝的内史叔服说:“背了盟约而去违背晋国,这样一定会打败仗。因为背了盟誓是不吉祥的,欺骗大国是不合理的,神和人全不帮忙,如何能打胜仗呢?”刘康公不听这话,就攻打茅戎。三月癸未,被徐吾氏打败。

经 三月,作丘甲。

传 为齐难故,作丘甲1。

今注

1 为齐难故,作丘甲:据《周礼》说:“每个丘包括十六个井出戎马一匹,还有牛三头。”这是等于增加作战的人数,这是为着防备齐国的侵略。

今译

因为怕齐国的侵略,所以使每个丘为单位成立军队。

经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传 闻齐将出楚师,夏,盟于赤棘1。

今注

1 赤棘:杜预说:“晋地。”但是无考。《群经释地》说:“在山西翼城县南有紫谷水注浍即赤棘。”

今译

听见齐国将让楚国出军队,所以夏天在赤棘这地方与晋国盟会。

经 秋,王师败绩于茅戎。

传 秋,王人来告败1。

今注

1 王人来告败:周王军队打败仗,本来在前,但《春秋》上只写到秋天,是根据周国人来说的。

今译

周王打败仗,到了秋天才来通知鲁国。

经 冬十月。

传 冬,臧宣叔令修赋缮完具守备1曰:“齐楚结好,我新与晋盟,晋楚争盟,齐师必至。虽晋人伐齐,楚必救之,是齐楚同我也2,知难而有备,乃可以逞3。”

今注

1 臧宣叔令修赋缮完具守备:臧宣叔就是臧孙许,令整军备,缮甲兵,完城郭,做好了守备。

2 是齐楚同我也:这就是齐国同楚国一起攻击我们。

3 知难而有备,乃可以逞:知道有祸难将来,而有预先的防备,就可以解决这个祸难。

今译

冬天,鲁国的臧宣叔令整军备、缮甲兵、完城郭,做好了守备,他说:“齐国跟楚国联结相好,我国最近又同晋国盟会了。晋国同楚国争盟主,齐国的军队必定要来了。虽晋人伐齐,楚必定来救齐国,这是齐国同楚国一起侵犯我,但知道这个祸难以后有了防备,这祸难就可以解除了。”

成公二年(公元前五八九年)

经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

传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1。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2,龙人囚之。齐侯曰:“勿杀,吾与而盟,无入而封3。”弗听,杀而膊诸城上4。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5。

今注

1 龙:《续山东考古录》:“县东南五十里,大汶口东十余里,有城基,俗曰乡城,即龙城。”

2 嬖人庐蒲就魁门焉:齐顷公喜欢的人叫卢蒲就魁,攻龙的城门。

3 吾与而盟,无入而封:我跟你们结盟,不再侵犯你的境内。

4 杀而膊诸城上:龙人把他杀了,分尸在城的墙上。

5 巢丘:在今山东省泰安县西南。

今译

成公二年春天,齐顷公伐鲁国的北边,围了龙城。顷公喜爱的人卢蒲就魁攻城门,被龙人捉住。齐顷公就说:“不要杀他,我可以跟你盟誓,不再侵犯你的境土。”龙人不听,就把他杀了,并将他分尸摆在城墙上。齐顷公亲自敲着战鼓,战士们围着城,三天的工夫就把龙城拿下了。由此而向南侵犯直到巢丘这地方。

经 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

传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1将侵齐,与齐师遇2,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3?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夏有4。石成子曰:“师败矣!子不少须,众惧尽5。子丧师徒,何以复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陨子辱矣6!子以众退,我此乃止7。”且告车来甚众8。齐师乃止,次于鞫居9。新筑人仲叔于奚10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11,辞,请曲县12,繁缨13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14,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15,信以守器16,器以藏礼17,礼以行义18,义以生利19,利以平民20,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21,弗可止也已。”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22,遂如晋乞师。

今注

1 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皆是卫大夫。

2 与齐师遇:跟齐国军队碰见了。

3 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拿军队去讨伐旁国,碰见它的军队就回来,这怎么样报答国君呢?

4 夏有:夏有两字有阙文,失掉了新筑战事的经过。

5 子不少须,众惧尽:你要不求援,恐怕军队全都会毁掉了。

6 子国卿也,陨子辱矣:你是国家的卿,若是丢掉你,就是国家的耻辱。

7 子以众退,我此乃止:你领着众人退下去,我就在此地抵抗齐国军队。

8 且告车来甚众:这是新筑人来救孙桓子的军队。

9 次于鞫居:鞫(审问之意)居,大约在山东省朝城县境内。就停留在鞫居这地方。

10 仲叔于奚:是新筑的大夫。

11 赏之以邑:用城邑来赏给仲叔于奚。

12 曲县:诸侯的乐器只有三面帷帐,而缺南方,所以叫作曲县。

13 繁缨:是马上的装饰,为诸侯所用。

14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唯独器物跟名号不可以被人所借用。

15 名以出信:名号是被人民所信用的。

16 信以守器:信用是保守着器物的。

17 器以藏礼:器物是保藏礼节的。

18 礼以行义:礼节是所以应当行的。

19 义以生利:应当行的事就可以得到利益。

20 利以平民:利是所以使人民和平的。

21 政亡则国家从之:政权要是亡了,国家也随着亡了。

22 不入:不回到卫国去。

今译

卫侯差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兵去侵伐齐国,和齐兵相遇,石稷便想回去,孙良夫说:“不可以的,领了兵伐人家,遇着他们的军队就回去,将怎么回答君命呢?如果早知道不能战胜,倒是不出来的好。如今,既然遇见了齐人,不如和他打一下仗。”夏季,有……石成子说:“兵已败了,你不略等一刻,还要再战,恐怕兵士要死尽了!你丧失了兵众,怎样回复君命呢?”大家都没有回答。石成子又说:“你是国卿,如果被齐人擒去,有辱卫国的。你领了大家退下,我停在此地抵挡他!”并且告令军中说:“赶来救的兵车很多!”齐师听说卫国的救兵已到,便停止前进,扎在鞫居那里。新筑大夫仲叔于奚来救孙桓子,孙桓子因此免得被虏。战事既毕,卫人便用地方赏给仲叔于奚,仲叔于奚辞谢不受,却请求允许他用曲县、繁缨去朝见君,卫君竟应许了他。仲尼闻知这事就说:“可惜呀!不如多给些地方。车服爵号,是不可以借给人的,他们是君主主管的呢!名位是生出信用来的,信用是保守着器具的,器具是暗藏着礼节的,礼节是推行道义的,道义是生出利益来的,利益是安顿百姓的,这是政治上的大关节呢!如果借给了人,便和把政权给人一样了,政权既然没有,国家便也跟着灭亡,不可救药了。”卫国的孙桓子从新筑败后,不进卫国,便到晋国去求救。

经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

经 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

传 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1。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2,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3。”请八百乘4,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5,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6,季文子帅师会之。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7。”师从齐师于莘8。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9。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10。”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11。’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12,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13。”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14,禽之而乘其车15,系桑本焉以徇齐垒16曰:“欲勇者贾余馀勇17。”癸酉,师陈于鞍18,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19,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20。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21。”不介马而驰之22。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23,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24,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25,马逸不能止26,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27。韩厥梦子舆28谓己曰:“且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29。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30。”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31,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32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俯定其右33,逢丑父与公易位34。将及华泉,骖 于木而止35,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36。韩厥执絷马前37,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38,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39。’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40,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41。”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42。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齐侯免,求丑父三入三出43,每出齐师,以帅退,入于狄卒,狄卒皆抽戈楯冒之44,以入于卫师,卫师免之,遂自徐关入45。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46!”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47,予之石窌48。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49。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50,不可则听客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51,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52。”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53?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54。’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55?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56。’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57,无顾土宜,其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58,四王59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60。五伯之霸也61,勤而抚之以役王命62。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63,《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64。’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65?不然66,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67,畏君之震,师徒桡败68,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69,背城借一70,敝邑之幸,亦云从也71,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72。’”鲁卫谏曰:“齐疾我矣!其死亡者皆亲昵也。子若不许,雠我必甚。唯子则又何求?子得其国宝73,我亦得地74,而纾于难75,其荣多矣,齐晋亦唯天所授,岂必晋?”晋人许之,对曰:“群臣帅赋舆76以为鲁卫请,若苟有以藉口而复于寡君77,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禽郑自师逆公78。秋七月,晋师及齐国佐盟于爰娄79,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公会晋师于上鄍80,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81,司马、司空、舆帅、侯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82。

今注

1 皆主郤献子:他们全都住在郤克家中。

2 此城濮之赋也:这就是城濮打仗的军队数目。城濮战役发生在僖公二十八年。

3 无能为役:对于这些大夫,我都不配给他们做仆人。

4 请八百乘:据《司马法》,这种军队的数目最多是六万人。

5 栾书将下军:栾书要替代赵朔。

6 且道之:并且给他做向导。

7 以分谤也:为的来分旁人的谤毁。

8 莘:《续山东考古录》说:“莘是齐邑,在今山东省莘县北八里。”

9 于靡笄之下:靡笄是山的名字,《山东通志》说:“以历山即靡笄山,今名千佛山,在济南府南十里。”

10 不腆敝赋,诘朝请见:我们不好的军队,明天早晨请同你们见面。

11 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大国是指齐国,敝邑是鲁同卫的自称,齐国每天向我们挑衅。

12 无令舆师淹于君地:不要令众多的军队,在你的地方居住得太久。

13 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我们只能向前进而不要向后退,不要等到你君的命令。

14 桀石以投人:拿着石头去打晋国军队的人。

15 禽之而乘其车:把那个晋国的人逮着,就放下自己的车而乘坐晋国军队被逮人的车。

16 系桑本焉以徇齐垒:车后面拴上一个桑树的大根用它来巡行齐国的军垒。

17 欲勇者贾余馀勇:贾音古。要得到勇气的,买我所剩下的勇气。

18 鞍:齐地,《山东通志》说:“鞍在历城县西北十里鞍山下。”

19 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邴夏给齐侯赶车,逢丑父为车右。他们两人全是齐大夫。

20 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晋国的解张给郤克赶车,郑丘缓为车右。

21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我先灭了晋国的军队,再吃早饭。

22 不介马而驰之:不给马戴上铁甲就往前跑。

23 余折以御,左轮朱殷:我把这箭折断了仍旧驾车,左边的车轮全被血染成红色。

24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这辆车由我一个人来镇守就可以成功。

25 左并辔,右援枹而鼓:左手拿着两个辔头,右手拿着鼓槌击鼓。枹音浮。

26 马逸不能止:马听见鼓的声音就往前跑不能停止了。

27 逐之,三周华不注:追逐着齐国军队,围绕着华不注山三圈,据《山东通志》说:“华不注山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北十五里。”

28 韩厥梦子舆:子舆是韩厥的父亲,当时已经死了。

29 故中御而从齐侯:所以在中间代替驾车的人而追逐齐顷公。

30 射其御者,君子也:射他驾车的人,这个人似乎是个君子。

31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他左边的人,结果掉在车下。

32 綦毋张:是晋大夫。

33 韩厥俯定其右:韩厥因为他的车右死在车里边,他就俯身把他扶起来。

34 逢丑父与公易位:逢丑父和齐顷公换了位置。

35 骖 于木而止:驾车旁边的马碰到树就停了。

36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因为有蛇到车里边来,逢丑父拿手臂去打蛇,被蛇所伤,所以他没有办法去推车,就被晋国的韩厥赶上。

37 韩厥执絷马前:韩厥拿着马绊子到车前表示对齐侯的客气。

38 奉觞加璧以进:并且拿着酒加上玉石来敬奉齐侯。

39 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不要令晋国军队深入君的地方。

40 惧奔辟而忝两君:害怕逃奔躲避而使晋国同齐国两君蒙羞。

41 摄官承乏:言我做这个官,只好与齐君同回晋国。

42 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郑周父同宛茷皆是齐大夫,他们驾着副车就带齐侯逃走了。

43 三入三出:三次领着军队进去,三次出来,但是也没有得到逢丑父。

44 皆抽戈楯冒之:狄国的军队全都抽着枪同楯牌护着他们。

45 遂自徐关入:就从齐国的徐关进入齐国。

46 锐司徒免乎:锐司徒是指锐兵的首领,他免了战死吗?

47 辟司徒之妻也:辟司徒是指垒壁的首领,她是他的妻子。

48 石窌:在今山东省长清县东南三十里石窝村。

49 自丘舆,击马陉:丘舆在山东省章丘县以东淄川县以西,马陉在山东省益都西南淄川县东北。

50 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宾媚人就是国佐,拿纪国所出产的玉甑同玉磬和土地。

51 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萧同叔子是齐顷公的母亲,必须以萧同叔子做抵押。

52 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并且使齐国的封疆里的田地全都变成东西向的行列。

53 其若王命何:这岂不是违背了周王的命令?

54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是《诗经·大雅》中的一句诗。孝子并不会缺乏,永远能够使孝道遍及他的同类。

55 无乃非德类也乎:那就不是有孝德之类的人了。

56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这是《诗经·小雅》中的一句诗。说我的疆界我就治理,田亩可以南北向或东西向。

57 唯吾子戎车是利:这是只管自己的兵车方便。

58 其晋实有阙:并且实在说起来,晋国实有阙失的地方。

59 四王:四王是指禹、汤、周文王、武王。

60 树德而济同欲焉:树立德行以便使有相同欲望的人成功。

61 五伯之霸也: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

62 勤而抚之以役王命:勤劳并且安抚诸侯,并使他们遵守王的命令。

63 以逞无疆之欲:为的是达到你没有止境的欲望。

64 布政优优,百禄是遒:这是《商颂》里的诗句。这是说商汤会散布政治的柔和,所以各种福禄全都聚在一起。

65 诸侯何害焉:这样子你怎么能为诸侯害?

66 不然:假设你不答应我们的条件。

67 不腆敝赋以犒从者:用我们不好的军队,以犒赏你们的来人。

68 畏君之震,师徒桡败:怕你的威严,所以我们的军队全都打败了。

69 请收合余烬:我们就收聚火烧剩下的木头。意思说残余的军队。

70 背城借一:在城下再同你打一仗。

71 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假设我们能战胜,也不过是向你求和。

72 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假设战败了,那只有听你的命令了。

73 子得其国宝:你们晋国就得到齐国的宝物。这是指齐国所献的纪甗同玉磬。

74 我亦得地:我们也能得到齐国所侵略的地。

75 而纾于难:而得到免了齐国的祸难。

76 群臣帅赋舆:我们晋国各臣率领着兵车。

77 若苟有以藉口而复于寡君:假设有话回复晋国的君。

78 禽郑自师逆公:禽郑是鲁大夫。从军队里来迎接鲁成公。

79 爰娄:《一统志》说:“在今山东省临淄县西五十里。”

80 上鄍:鄍音明。《汇纂》说:“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境。”

81 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三帅就是郤克、士燮、栾书。给他们先路三命的衣服。

82 司马、司空、舆帅、侯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这五种官,就是《左传·定公四年》所说的“职官五正”,皆是大夫的官。鲁成公全给他们一命的衣服。

今译

臧宣叔也到晋国去求救。他们都投奔郤献子。晋侯答应给郤献子七百乘兵车。郤子说道:“这是从前城濮那次战争的战车数呢!当时,有先君的明德和先大夫的严肃,才能得到胜利的。像我郤克做先大夫的仆人都不够格呢。”要兵车八百乘,晋侯允许了他。郤克便带领了中军,士燮带领上军,栾书带领了下军,韩厥做了司马,去救鲁国和卫国。臧宣叔迎接晋师,而且给晋师做向导,季文子也领了兵来会合。到了卫地,韩献子要按军法斩人,郤献子跑去,想救那个人。哪知跑到后,他却早已被斩了。郤子便使韩厥赶快在军中宣布,告诉他的驾车的说道:“我是因为想分些韩氏的谤毁而这样做的。”晋师追赶齐师到了莘,六月壬申那天,到了靡笄山下,齐侯差人去请战说:“你领了君的军队到敝邑来,我们军队很差,等明天早晨相见。”郤克回答道:“晋国和鲁卫,原是兄弟之国,现在它们来告诉我:‘你们大国朝夜在敝邑这里寻事出气。’寡君心中舍不得,所以差群臣来请求你大国宽恕它们,不要使我们许多兵众久留在贵国。我们是只能进攻,不能后退的,不要等到你君有吩咐。”齐侯说:“大夫允许,就是齐国的愿望,就是不应许,也要兵戎相见的。”齐国的高固就冲进晋军中,拿起石头掷人,既擒获晋军俘虏,便舍了自己的车子,坐上他的车子,又在车上系棵桑树,巡行齐军的堡垒,告诉齐垒中人说:“谁想勇敢的,来买我剩下的勇气吧!”癸酉那天,军队排列在鞍这地方。邴夏给齐侯驾车,逢丑父做了车右。晋国的解张给郤克驾车,郑丘缓做了车右。齐侯说:“我姑且完全灭掉这些,然后再吃早饭!”马都没有披甲,却冲向晋军。郤克被箭射伤了,血直流到鞋上,但是鼓声还不断,说:“我受伤了!”张侯说:“从起初交兵的时候,箭便穿过我的手和肘,我把箭折断,仍然驾车,弄得左轮被血染红了,哪敢说声受伤呢!你忍着点吧!”郑丘缓说:“从方才交兵起,如果有危险的地方,我还定要下去推着车子呢,你哪里能知道?但是,你真的受伤了。”张侯说:“我们的旗鼓是军队的耳目,战士们都以我们的旗鼓定进退,这兵车只有一人镇住,便可以成功了。怎可因一点小伤,败坏国君的大事呢?穿了甲衣,执着兵器,本是要抱以死的决心!伤了还没有死,还请你尽力而为吧!”郤克听了这话,便用左手握了马缰绳,右手拿了鼓槌子击鼓。马只管跑前去止不住,晋军都跟了他向前追,齐兵便大败,晋军追赶齐兵,绕了名叫华不注的山三圈。韩厥梦见他的父亲子舆对自己说:“且避着车上的左右两边不要坐。”所以,他虽然做了司马,却在中间代了驾车子的人追赶齐侯。邴夏说:“射他们驾车子的,他倒是个君子呢。”齐侯说:“既叫他是君子,却去射他,这是不合礼的。”便射他左边的一人,这个人落到车下去,又射他右边的一人,也死在车中。綦毋张丢掉了兵车,跟着韩厥说:“请让我搭乘你的战车!”他想在左右坐下,韩厥都拿手肘阻止他,使他立在后面。韩厥弯身下去放好了他已死的车右。逢丑父和齐侯换了位子坐着,快到华泉了,旁边的一匹马被树木阻住。昨夜,丑父睡在车中,恰好有条蛇从车底下钻出来。丑父便拿臂膊去打他,被蛇咬伤了,便把伤口包起来,因此此时不能下去推动车子,就被晋师追着。韩厥执了马缰绳在马前,再拜叩头,捧了一只酒杯,加上一块璧玉献进说:“寡君差臣下替鲁卫请求,道:‘不可使我们军队陷入齐国土地。’现在,下臣不幸,恰正在兵车的行列中,没有什么方法逃避,并且怕逃避了,反而使两君出丑,使战士蒙羞。小臣冒昧上告,要执行我这官的职责,只好与齐君一同回去呢。”逢丑父便差齐顷公下车子,假说是快到华泉中弄口水来喝,使他趁势逃走。于是,郑周父驾了副车,宛茷做了车右,载着齐侯逃脱了。韩厥把逢丑父捉住献上,郤献子一看不是齐侯便要杀他。逢丑父大叫说:“从现在以后,没有人再能替君受难的了!有一个在这里,便要把他正法吗?”郤子说:“一个人不怕用一死免了国君的祸难,我杀了他是不吉利的,还是赦了他,可以劝勉侍君的人。”便免了他一死。齐侯既然逃脱了,找寻逢丑父,在晋军中三进三出。每每率领齐兵出击,激励他们要退的人,进狄卒中去,狄卒都抽起戈盾来保护他,走进卫国军队中去,卫国兵也不伤他。就从徐关进入齐国,齐侯看见守城的说:“留神些,齐兵已经败了!”使道旁女子避开,女子问他:“国君脱难了吗?”回答说:“脱了。”又说:“锐司徒脱难了吗?”答说:“也脱了。”女子就说:“只要君和我的父亲已脱难了,余人也无可如何了。”便跑着避开。齐侯以为这倒是有礼的,后来问旁人,知道她就是辟司徒的妻子,便把石窌这地方作为她的封邑。晋师追赶着齐师,从丘舆进入齐国,进攻马陉。齐侯差宾媚人用纪国的玉甑玉磬和土地,送给晋人。如果还不肯退,那么只能听凭他们。宾媚人送东西去,晋人果然不肯退,并说:“定要拿你们的萧同叔子做人质,并且要使齐国国境以内田亩,都改作东西向。”宾媚人回答说:“萧同叔子不是别人,就是我寡君的母亲,若拿对等的名位讲起来,那么也就是你晋君的母亲。你宣布大号令在诸侯中,却说:‘定要押了他的母亲方才相信。’那么你把周王说的要孝顺的命令怎样呢?况且这是拿不孝号令诸侯了。《诗经》上说:‘孝子不会缺乏孝心,能够永远推广到他的同类中。’如果用不孝号令于诸侯,怕不是道德的准则吧?先王定疆界,分地理,因地制宜,以获取应得的利益,所以《诗经》上说:‘我的疆界,我自己整理,田亩朝南朝东都可以。’现在你们整理疆界,倒说田亩都要朝东西才行。只管自己行兵的便利,不管土宜的怎样,这怕不合先王的命令吧?违反了先王的命令,便是不义,怎可做得盟主呢?实在说起来你晋国实有阙失的地方!从前,禹汤文武的做王,都是树立了明德,满足诸侯共同的愿望。五伯的霸诸侯,都是勤谨安抚着诸侯,使大家服从天子的命令。如今,你会合诸侯以满足自己无尽的欲望。《诗经》上说:‘政治很优和,所以百禄都来聚集。’你实在不能优和,却弃掉这百禄。在我们诸侯有什么祸害呢!如不肯答应,我使臣就有话可说了。说道:‘你领了君的兵,光临敝邑,我拿薄弱的兵众犒赏你跟来的人,只因怕你君的威势。我们兵众都已丧败了,你如果宽待齐国,不灭它的社稷,使它继续维持两国友好,那么我们先君的敝器土地,我们是不敢爱惜的。如果你再不允许,我们就请求收集残兵败将,再在城下一战就是了!敝邑侥幸得了胜,也不过是跟你晋国求和。倘若不幸再战败,敢不唯命是听!’”鲁卫二国都谏郤克道:“齐国恨极我们了,它死亡的都是他们的亲族,你如果不应许,仇害我们一定更厉害了。你还要求什么呢?你得了它的国宝,我们也得了土地,而且患难可以宽缓些,荣耀已很多了。齐晋的胜败,也只是看天意罢了,难道一定是晋胜的?”晋人便应许了他,答说:“臣领了兵车替鲁卫请命,只要有可以借口的话回复君命,这就是你君的恩惠了,敢不依吗?”鲁大夫禽郑自兵中回去迎接成公。秋天七月中,晋师和齐大夫国佐盟在爰娄,使齐人还我们汶阳的田,成公就在上鄍那里会见晋师,赐给三帅先路三命的服饰,其余司马、司空、舆帅、侯正、亚旅都受了一命的服饰。

经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传 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1,益车马,始用殉2。重器备3,椁有四阿4,官有翰桧5。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6,是以伏死而争7。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8,死又益其侈9,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10?

今注

1 始厚葬,用蜃炭:开始加厚他的葬礼,烧蛤蛎为炭,埋在棺材旁边。

2 益车马,始用殉:多埋车同马,开始用人殉葬。

3 重器备:所有的各种物件全加多。

4 椁有四阿:椁音果。椁有四根柱子。

5 官有翰桧:棺材旁边并有翰、桧为装饰。这同四阿全都是周王的礼节。

6 臣治烦去惑者也:为臣的是为国君去掉烦乱、解除迷惑的。

7 是以伏死而争:所以拼着命在君前谏诤。

8 君生则纵其惑:君活着时就放纵他的惑乱。这是指鲁文公十八年宋文公杀母弟须的时候。

9 死又益其侈:他死了以后又增加他的奢侈。

10 何臣之为:这种臣有什么用处?

今译

八月,宋文公死了,开始厚葬,用蜃蛤烧成炭,摆在棺椁的四面,增加殉葬的车同马,并且开始用人殉葬。增加很多器物,棺的外边椁有四根柱子,棺两旁有翰、桧做装饰。君子说:华元同乐举两个人有失为臣之道,臣是为国君去掉烦乱、解除迷惑的人,所以要拼着命来谏诤。现在这两个人,在宋君活着时候就放纵他的惑乱,在他死了以后又增加他的奢侈,这是把人君推入邪恶里,这种臣有什么用处呢?

经 庚寅,卫侯速卒。

传 九月,卫穆公卒。晋三子自役吊焉1,哭于大门之外,卫人逆之2。妇人哭于门内3,送亦如之,遂常以葬4。

今注

1 晋三子自役吊焉:三子即郤克、士燮、栾书,他们全从打仗的地去卫国吊丧。

2 卫人逆之:卫国人来迎接他们,也就在大门之外设丧的位置。

3 妇人哭于门内:卫国的女人全都在大门里边哭。

4 遂常以葬:照这种礼节一直到下葬。

今译

九月,卫穆公死了。晋国的三个卿就从打仗的地方去凭吊,在大门的外边哭吊,卫国官吏也就在大门外边来迎接。女子就在门里边哭,送丧的时候也如此行礼,就这样一直到下葬。

经 取汶阳田。

传 楚之讨陈夏氏也1,庄王欲纳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周书》曰:‘明德慎罚’2,文王所以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3;慎罚,务去之之谓也4。若兴诸侯以取大罚,非慎之也,君其图之。”王乃止。子反欲取之,巫臣曰:“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蛮5,杀御叔6,弑灵侯7,戮夏南8,出孔仪9,丧陈国,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10?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子反乃止。王以予连尹襄老。襄老死于邲,不获其尸11,其子黑要烝焉12。巫臣使道焉13曰:“归,吾聘女。”又使自郑召之14曰:“尸可得也,必来逆之15。”姬以告王,王问诸屈巫。对曰:“其信,知䓨之父成公之嬖也16,而中行伯之季弟也17。新佐中军,而善郑皇戌,甚爱此子,其必因郑而归王子与襄老之尸,以求之18。郑人惧于邲之役而欲求媚于晋,其必许之。”王遣夏姬归。将行,谓送者曰:“不得尸,吾不反矣。”巫臣聘诸郑,郑伯许之19。及共王即位,将为阳桥之役20,使屈巫聘于齐,且告师期。巫臣尽室以行21。申叔跪22从其父将适郢,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23,宜将窃妻以逃者也。”及郑,使介反币24,而以夏姬行。将奔齐,齐师新败,曰:“吾不处不胜之国。”遂奔晋,而因郤至25,以臣于晋,晋人使为邢大夫26。子反请以重币锢之27,王曰:“止,其自为谋也则过矣,其为吾先君谋也则忠。忠,社稷之固也,所盖多矣28!且彼若能利国家,虽重币,晋将可乎?若无益于晋,晋将弃之,何劳锢焉29?”

今注

1 楚之讨陈夏氏也:这件事发生在鲁宣公十一年。

2 明德慎罚:这是《周书·康诰》篇的话,明德行而慎罚约。

3 明德,务崇之之谓也:明德行,务必崇大它。

4 慎罚,务去之之谓也:慎罚,务必去掉坏事。

5 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蛮:这是一个不祥瑞的人,使她的哥哥子蛮,就是郑灵公,被弑而没后人。

6 杀御叔:御叔是夏姬的丈夫,也早已死了。

7 弑灵侯:把陈灵公也杀掉了。

8 戮夏南:她的儿子夏徵舒也被杀。

9 出孔仪:使孔宁及仪行父全都出奔。

10 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人活着很困难,尚有寻找死的吗?

11 襄老死于邲,不获其尸:连尹襄老在邲之战死了,没能获得他的尸首。这一战是在宣公十二年。

12 其子黑要烝焉:连尹襄老的儿子名叫黑要就娶了她。

13 巫臣使道焉:巫臣使人诱导她。

14 又使自郑召之:又派人自郑国召夏姬。

15 尸可得也,必来逆之:连尹襄老的尸首可以得到,但是你必定要来迎接他。

16 知 之父成公之嬖也:知 的父亲荀首是晋成公嬖幸的人。

17 中行伯之季弟也:荀首是荀林父小的弟弟。

18 以求之:以求知 回晋国。

19 郑伯许之:郑伯答应他聘夏姬。

20 阳桥之役:阳桥是鲁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西北,与蜀这地方相近。预备在阳桥讨伐鲁国。

21 巫臣尽室以行:巫臣将他的全家全都带走了。

22 申叔跪:是申叔时的儿子。

23 而又有桑中之喜:是《卫风》淫奔的诗句。

24 及郑,使介反币:到郑国,派他的副使把聘问的财币送还楚国。

25 而因郤至:就借着郤克本家的儿子郤至的力量。

26 晋人使为邢大夫:晋国人使他为邢这地方的大夫。

27 子反请以重币锢之:子反请楚王用很多的货币使晋国不许他做官。

28 所盖多矣:那么他掩护的事情很多了。

29 何劳锢焉:那何必禁止他做官?

今译

楚国讨陈夏氏的时候,庄王便要想收纳夏姬。申公巫臣说:“不可以的,君王召集诸侯来讨伐有罪的国家,如今收纳了夏姬,这分明是贪色了。贪色就是淫,淫是犯大法的,《周书·康诰》篇上说:‘宣扬德行,谨慎刑罚。’文王因此而创立周朝。宣扬德行,就是致力于提倡它;谨慎刑罚,就是致力于不用它。如果兴了诸侯的兵,自己先遭受大罚,这便不是谨慎刑罚的意思了,请君再想想吧!”庄王便罢休。子反想娶夏姬,巫臣说:“这是不吉祥的人呢!这人夭亡了郑灵公,杀了御叔,弑掉陈灵公,害死夏徵舒,撵走孔宁、仪行父,灭掉陈国,这不是很不祥吗!人生实在很难,如果娶了夏姬,恐怕不得好死吧?天下美好的妇人多了,为什么一定要她呀?”子反也就罢休。庄王便把她给连尹襄老。襄老死在邲之战,得不着他的尸体。襄老的儿子黑要便与夏姬私通。巫臣差人去引诱夏姬说:“你回转郑国去,我来聘你。”又差个人假装是从郑国差来召夏姬的说:“襄老的尸身定可得到的,不过定要你自己来迎接他。”夏姬就把这事告诉庄王。庄王问巫臣,巫臣回答道:“这事是真的,因为知 的父亲荀首,原是成公的嬖臣,又是荀林父的小弟,他新近做了中军佐,一向和郑皇戌很要好。他很爱这个儿子,一定是走了郑皇戌的门路,要把公子穀臣和襄老的尸身来换知 呢。郑人恐惧邲地战役,正要献媚给晋国,一定会允许的。”庄王便差夏姬回到郑国去,夏姬临行的时候,对送行的人说:“得不到尸身,我不回来了。”巫臣在郑国聘夏姬为妻,郑伯竟允许了他。等到楚共王即了位,将要发动阳桥战役,便差巫臣行聘到齐国去,并且告诉明白了出兵的日期。巫臣便完全带了家眷去。申叔跪跟着他的父亲,将要到郢都去,和巫臣半路相遇,便说:“稀奇呀!这个人有肩负军事重任的戚惧之心,却又有‘桑中’的喜色,这分明是要带了别人的妻子逃走了啊!”后来,巫臣到了郑国,果然差副使送回聘物,便带了夏姬逃走。心想逃到齐国去,因为齐师新败,便说:“我不住不胜的国家。”就逃往晋国,靠郤至的介绍,做了晋国的臣子。晋人使他做邢地方的大夫。子反请求楚共王,要用重币贿托晋国,使巫臣不得做官。共王说:“不要这般,他为自己打算,是有错误的。他给我先君打算,却是忠的。人臣尽了忠,是社稷靠他安固的,两相抵消,功胜过罪多了。况且,他能够给国家带来好处,虽然用重币,晋国哪里肯呢?如果没有利益于晋国,连晋国也不会要他呢,何劳我们去禁锢他呀?”

经 冬,楚师、郑师侵卫。

传 晋师归,范文子1后入,武子曰:“无为吾望尔也乎?”对曰:“师有功,国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属耳目焉,是代帅受名也,故不敢。”武子曰:“吾知免矣2。”郤伯见,公曰:“子之力也夫?”对曰:“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范叔3见,劳之如郤伯,对曰:“庚所命也,克之制也4,燮何力之有焉!”栾伯5见,公亦如之,对曰:“燮之诏也6,士用命也,书何力之有焉!”

今注

1 范文子:是士燮。

2 吾知免矣:我知道以后不会因为你而受到罪祸。

3 范叔:也是士燮。

4 庚所命也,克之制也:荀庚是上军的将,士燮是上军的佐。荀庚没有出去打仗而士燮推让荀庚说是他的命令,郤克的计划。

5 栾伯:就是栾书。

6 燮之诏也:是士燮的指导。

今译

晋国的军队回到国都,士燮最后进入都城,他的父亲范武子说:“你不知道我很盼望你回来吗?”他回答说:“如果军队立了功劳,国内的人必定欢喜地迎接,先进来必定使人注意,这是替代长官享受光荣,所以我不敢如此。”武子就说:“我就知道以后不会因你受到牵连了。”郤克来见晋君,晋君就说:“你的力量吧!”他回答说:“是君的教训和旁的同事的力量,我有什么力量?”士燮来见,晋君慰劳他如对于郤克一样。他就回答说:“这是荀庚所命令的,郤克的计划,我有什么力量呢?”栾书也见晋君,晋君慰劳他也一样。栾书回答说:“这是士燮的指导,军队的听命令,我栾书有什么力量呢?”

经 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

传 宣公使求好于楚,庄王卒,宣公薨,不克作好。公即位,受盟于晋1,会晋伐齐,卫人不行使于楚2,而亦受盟于晋,从于伐齐。故楚令尹子重为阳桥之役以救齐,将起师,子重曰:“君弱3,群臣不如先大夫,师众而后可。《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4。’夫文王犹用众,况吾侪乎5?且先君庄王属之曰:‘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6。’”乃大户7,已责8,逮鳏9,救乏10,赦罪11,悉师12,王卒尽行,彭名御戎,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13,二君弱,皆强冠之14。冬,楚师侵卫,遂侵我师于蜀15。使臧孙往16,辞曰:“楚远而久,固将退矣,无功而受名,臣不敢17。”楚侵及阳桥18,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斫、执针、织纴,皆百人19,公衡为质20,以请盟,楚人许平。十一月,公及楚公子婴齐、蔡侯、许男、秦右大夫说、宋华元、陈公孙宁、卫孙良夫、郑公子去疾及齐国之大夫盟于蜀。卿不书,匮盟也21。于是乎畏晋而窃与楚盟,故曰匮盟。蔡侯、许男不书,乘楚车也,谓之失位22。君子曰:“位其不可不慎也乎?蔡、许之君一失其位,不得列于诸侯,况其下乎?《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23。’其是之谓矣!”

今注

1 受盟于晋:成公元年就同晋国在赤棘会盟。

2 卫人不行使于楚:卫国不派人聘问楚国。

3 君弱:据《左传》说:“寡人生十年而丧先君”,共王即位以后只是三年,大约是年十二三岁。

4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这是《诗经·大雅》的一句诗,意思是文王因为用很多的官吏,所以就能安宁。

5 况吾侪乎:何况我们呢?

6 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要是没有德行到远的地方,不如加恩惠于它的人民然后善用他们。

7 乃大户:就校阅人民的户口。

8 已责:放弃欠的账目。

9 逮鳏:抚恤年老而没有妻子的人。

10 救乏:补救贫穷的人。

11 赦罪:赦免罪人。

12 悉师:起各种的军队。

13 彭名御戎,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楚大夫彭名赶着车,蔡景公在左边,许灵公在右边。这证明楚共王没有参加这次战役。

14 二君弱,皆强冠之:二位君全都没有成年,皆勉强他们行冠礼。

15 蜀:是鲁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

16 使臧孙往:叫臧孙许去见楚国军队。

17 楚远而久,固将退矣,无功而受名,臣不敢:楚国从远处来已经很久,自然就会退兵,没有功劳而受退兵的名声,我是不敢的。

18 阳桥:鲁地,在蜀左近。

19 以执斫、执针、织纴,皆百人:执斫是匠人,执针是女工,织纴是会织布的,每一种全是一百个人。

20 公衡为质:公衡是成公的儿子,到楚国去做人质。

21 卿不书,匮盟也:《春秋》上不写卿的名字,是因为没有实行这个盟誓。

22 谓之失位:就是说失掉他的位子。

23 不解于位,民之攸塈:这是《诗经·大雅》的一句诗。在上位的要不松懈于他的位子,人民就能安息了。

今译

鲁宣公曾经派人对楚国要求和好,恰好楚庄王死了,不久,鲁宣公也死了,两国不能够做到和好。等到鲁成公即了君位以后,就接受晋国的盟会,又会合晋国去伐齐国。卫国人不派使臣到楚国去聘问,而也同晋国盟誓,并且随从晋国伐齐国。因此,楚国的令尹子重就发动阳桥战役来救齐国。将起兵的时候,子重说:“君王太弱小,我们这些个臣子也不如从前的大夫有能力,必须军队多了才可以打仗。《诗经》上说:‘很多的将士,文王才能安宁。’文王尚且需要众人,何况我们呢?并且我们从前的君庄王告诉大家说:‘没有德行能达到远方,就不如加恩惠给它的人民,并且善于利用他们。’”于是就清查户口,把欠钱的人全都免除,抚恤鳏夫,使贫乏的人也得到救助,把有罪的人也赦免,使军队全都出动,楚王的卫兵也全动员起来。楚国大夫彭名驾着车,蔡景公坐在左边,许灵公坐在右边,这两位君皆没有成年,勉强使他们先行冠礼。冬天,楚国军队侵略卫国后遂侵略鲁国,到了蜀这地方,鲁成公使臧孙去同楚国军队谈判。他辞谢说:“楚国军队从很远的地方来,并且来得很久了,无论如何必定自己会退的,没有功劳而得了退师的功名,这事我不敢。”等楚国侵犯到阳桥这地方,孟孙就请去贿赂楚国,拿匠人、女工、织布的各一百人,成公的儿子公衡做人质,以请求盟会,楚人就答应和好了。十一月,鲁成公同楚国的公子婴齐、蔡侯、许男、秦右大夫说、宋华元、陈公孙宁、卫孙良夫、郑公子去疾及齐国的大夫同盟于蜀这地方。《春秋》上不写各国卿的名字,因为这个盟誓缺乏诚意。因为鲁国怕晋国,又偷着同楚国盟会,所以说缺乏诚意。不提到蔡侯、许男,因为他们乘坐楚国的车辆,所以等于他们没有地位了。君子就说:“身份是不可以不慎重的,蔡国同许国的君一次失掉他的身份,就不能列到诸侯的里边,何况更下的人?《诗经》说:‘在上位的人不懈怠,人民就得安息。’恐怕就是指这类事情而说的。”

经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传 楚师及宋,公衡逃归。臧宣叔曰:“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1,以弃鲁国,国将若之何?谁居?后之人必有任是夫,国弃矣。”是行也,晋辟楚,畏其众也。君子曰:“众之不可已也2!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大誓》所谓商兆民离,周十人同者,众也3。”

今注

1 不宴:不快乐。

2 众之不可已也:可见众多是不可以少的。

3 《大誓》所谓商兆民离,周十人同者,众也:大音太。《尚书·大誓》篇所说商朝人数虽然多,但是他们离心,周朝虽只有十个人,但是同心。

今译

楚国军队来到宋国的时候,成公的儿子公衡就逃回来。臧宣叔就说:“公衡不能忍受几年的不快乐就放弃了鲁国,鲁国将怎么办呢?受祸的将是谁呢?他的后代一定有受到祸难的。国家被抛弃了。”这次战役,晋国躲避着楚国,因为怕它的人数众多。君子说:“众多是不可以不利用的,大夫当政,犹能够以众多而成功,何况是贤明的君又能善用他众多的军队?这是《尚书·大誓》篇所说商朝的兆民也离心,而周朝十个人同心,都是说的众多。”

传 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见,使单襄公辞焉曰:“蛮夷戎狄不式王命1,淫湎毁常2,王命伐之,则有献捷,王亲受而劳之,所以惩不敬,劝有功也3。兄弟甥舅侵败王略4,王命伐之,告事而已,不献其功,所以敬亲昵,禁淫慝也5!今叔父克遂有功于齐,而不使命卿镇抚王室,所使来抚余一人,而巩伯实来,未有职司于王室6,又奸先王之礼7,余虽欲于巩伯8,其敢废旧典以忝叔父?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9,宁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抑岂不可谏诲10?”士庄伯不能对11,王使委于三吏12,礼之如侯伯克敌使大夫告庆之礼,降于卿礼一等。王以巩伯宴,而私贿之,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13。”

今注

1 蛮夷戎狄不式王命:四夷的人,不遵守王的命令。

2 淫湎毁常:乱喝酒失去常度。

3 所以惩不敬,劝有功也:所以惩戒不恭敬,并且劝勉有功的人。

4 侵败王略:侵犯了周王的法度。

5 所以敬亲昵,禁淫慝也:所以恭敬亲近的人,禁止做坏事的人。

6 未有职司于王室:你在王室没有职守。

7 又奸先王之礼:又违背了先王的礼法。

8 余虽欲于巩伯:我虽然愿意接受巩朔所献的囚俘。

9 其敢废旧典以忝叔父?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我哪里敢废掉旧的规矩以羞辱晋君?因为齐国同周朝有甥舅的关系,而齐国更是大师的后人。

10 岂不可谏诲:岂是不可以谏诤教诲?

11 士庄伯不能对:巩朔没法回答。

12 王使委于三吏:王就把这事情交给周朝的三公。

13 非礼也,勿籍:这是不合于礼的,不要写到竹简上。

今译

晋侯派巩朔献晋国战胜齐国的战利品到周朝,周王不见,使单襄公去辞谢他,说:“四夷不听从王命,狂淫醉酒,失掉常度,王就叫诸侯讨伐他,胜利后就来献战利品。王亲自受这战利品而加以慰劳,为的惩戒不恭敬的人,并且奖劝立功的人。兄弟或者甥舅们侵犯、败坏周王的法度,王命令讨伐他,胜利后只告诉事情的成功,不来献他的功劳。这是为的敬亲近的人,禁止做坏事的人。现在,叔父能够战胜齐国,而不派一个曾受天子任命的卿来安抚王室。所派遣来抚慰我的使者仅仅是巩伯,而巩伯在王室没有位子,又违反先王的礼法。我虽然想着欢迎巩伯,但是不敢废了旧规章使叔父蒙受耻辱。因为齐国是周室甥舅的国家,而又是太师的后人,齐国岂会放纵它的欲望,使叔父发怒,难道不能够教诲吗?”巩朔不能回答,周王就叫他把战利品交给三公,对于巩朔行的礼节,同诸侯战胜敌人,使大夫告庆祝的礼节。比对卿的礼节次一等。周王请巩伯吃饭又私自送他钱财,并且使相礼的告诉他:“这是不合礼的,不必记载下来。”

成公三年(公元前五八八年)

经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传 三年春,诸侯伐郑,次于伯牛1,讨邲之役也,遂东侵郑。郑公子偃2帅师御之,使东鄙覆诸鄤3,败诸丘舆4。皇戌5如楚献捷。

今注

1 伯牛:在今河南省陈留县西南。

2 郑公子偃:是郑穆公的儿子。

3 覆诸鄤:伏兵在鄤这地方。

4 败诸丘舆:在丘舆这地方将晋国军队打败。丘舆在今河南省开封县西南的吹台。

5 皇戌:是郑大夫。

今译

成公三年春天的时候,诸侯联军讨伐郑国,就把军队驻在伯牛这地方,这是讨伐邲地战役郑国对晋国有二心。所以东侵到郑国。郑穆公的儿子偃率领军队来抵抗,使郑国东边军队埋伏在鄤这地方,把晋国的军队在丘舆打败了。郑国的大夫皇戌到楚国去献战利品。

经 辛亥,葬卫穆公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辛亥这一天,给卫穆公行葬礼。

经 二月,公至自伐郑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二月,鲁成公从讨伐郑国回鲁国。

经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1。

今注

1 新宫灾,三日哭:新宫就是宣公的庙。三日哭:哭了三天以表示哀悼。此经无传。

今译

甲子这一天,宣公的新庙发生火灾,哀哭了三天。

经 乙亥,葬宋文公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乙亥这天,给宋文公举行葬礼。

经 夏,公如晋。

传 夏,公如晋,拜汶阳之田1。

今注

1 拜汶阳之田:因为去年晋国使齐国送还鲁国汶阳的田地,所以这次特别前往晋国拜谢。

今译

夏天,鲁成公到晋国拜谢使齐国归还鲁国汶阳的田地。

经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传 许恃楚而不事郑1,郑子良伐许2。

今注

1 许恃楚而不事郑:许国仗着楚国的力量而不侍奉郑国。

2 郑子良伐许:郑国子良就是公子去疾,讨伐许国。

今译

许国仗着楚国的势力,而不侍奉郑国。郑国的大夫子良率军队讨伐许国。

经 公至自晋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传 晋人归楚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䓨1。于是荀首佐中军矣2,故楚人许之。王送知䓨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3,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4?”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5,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6?”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7。”王曰:“虽然,必告不穀。”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8,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9,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10,而使嗣宗职11,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12,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今注

1 以求知 :因为要求把知 交换使他能回晋国。知 在邲之战时被楚国所获。

2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这时知 的父亲荀首已经做到晋国的中军佐。

3 执事不以衅鼓:古时候被捕的人必定被杀,而把他的血涂在战鼓上。

4 然则德我乎:那么你感激我吗?

5 各惩其忿以相宥也:各自惩处仇敌,并互相赦免。

6 其谁敢德:那谁敢以为德好呢?

7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既没有怨恨,也没有什么感激,那就不知道有什么需要报答了。

8 以赐君之外臣首:就赏给你的外臣荀首。因为荀首不是楚国的臣,所以自称为外臣。

9 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荀首就向晋君请求在荀氏宗庙上杀了我。

10 若不获命:要是晋军既不杀我,也不在宗庙杀我。

11 而使嗣宗职:反倒叫我接续祖宗的职位。

12 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我就率领一部分的军队守住国境,假设遇见楚国的将领。

今译

晋人送还楚国的公子穀臣和连尹襄老的尸身来赎知 ,那时荀首已经做了中军佐,所以楚人允许了。楚王送别知 说:“你怨恨我吗?”知 回答说:“两国交战,臣没有才干,不能胜任所当职务,做了俘虏,蒙执事不把我杀了,用我的血涂在鼓上,却使我回归晋国去受罪刑,这是君的恩惠啊!臣自己没有才能,还敢怨谁呢?”王说:“那么你感我的恩德吗?”回答说:“两国为了想谋社稷的安全,要安定自己的百姓,各自惩处仇敌,并互相宽赦,两方都释放了累囚,以结成和好。这两国和好,臣又不曾与谋,又会感激谁?”王说:“那么你回国后怎样报答我?”答道:“下臣不再怨恨,君也不值得感恩。既无怨恨,又无恩德,不知道报答什么。”楚王说:“话虽如此,可是你定要告诉我你的想法。”知 回答说:“靠承君王的福佑,臣能得归骨到晋国去。寡君如果把我正了法,那么我虽然死,却也感恩不尽。如果靠你君王的恩惠,免了死,把我赐给君的外臣荀首。荀首请了寡君的命令,戮臣在知氏的宗庙中,那么也是死得幸运的。如果君命不杀我,却使臣接续祖宗的职位,挨着次第与闻了晋国的政事,领了偏师来治理晋国的疆场。那时虽遇着了楚国的将帅,也不敢违背的,应当竭力尽忠出死力,和你楚国相战没有二心,拿来尽我做臣子的礼,这就是所以报你楚德的。”楚王说:“不可和晋国相争。”便格外用礼待他,送他归去。

经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传 秋,叔孙侨如围棘1,取汶阳之田。棘不服,故围之2。

今注

1 棘:据《汇纂》说:“今山东肥城县有棘亭。”

2 棘不服,故围之:棘因不服从叔孙侨如,所以就把他围起来。

今译

秋天,叔孙侨如围棘,取回汶阳之田地。棘不肯归服,所以把他围困了。

经 大雩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因为旱灾,所以举行求雨的典礼。

经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

传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讨赤狄之余焉1。廧咎如溃,上失民也2。

今注

1 讨赤狄之余焉:讨伐赤狄的残余。

2 廧咎如溃,上失民也:廧咎如溃乱了,因为在上的人失掉民心。

今译

晋国的郤克同卫国的孙良夫,讨伐廧咎如。这是讨伐赤狄的残余。廧咎如军队溃乱,因为当政的人失掉了民心。

经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

经 卫侯使孙良夫来聘。

经 丙午,及荀庚盟。

经 丁未,及孙良夫盟。

传 冬十一月,晋侯使荀庚1来聘,且寻盟2。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且寻盟3。公问诸臧宣叔曰:“中行伯之于晋也,其位在三4,孙子之于卫也,位为上卿,将谁先?”对曰:“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5。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6。上下如是,古之制也7。卫在晋不得为次国8,晋为盟主,其将先之9。”丙午盟晋,丁未盟卫,礼也。

今注

1 荀庚:是荀林父的儿子。

2 寻盟:重申成公元年赤棘的盟会。

3 寻盟:这是重申宣公七年的盟誓。

4 其位在三:等于下卿。

5 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皆降大国一等。

6 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皆降大国二等。

7 上下如是,古之制也:上下如此,是自古以来的制度。

8 卫在晋不得为次国:以《春秋》的时候论,是以强弱为分别。卫国虽然是侯爵,与晋国相比还算是小国。

9 晋为盟主,其将先之:晋国是盟会的主人,必须让它在先。

今译

冬十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问鲁国,并且重申成公元年赤棘的盟约。卫侯亦使孙良夫来聘问,并来重申鲁宣公七年的盟约。鲁成公向臧宣叔询问,说:“中行伯在晋国,他是下卿的位子。而孙良夫在卫国是上卿的位子,将让哪一位先行礼?”臧宣叔回答说:“次等国家的上卿等于大国的中卿,中卿等于下卿,下卿等于上大夫。小国的上卿等于大国的下卿,中卿等于上大夫,下卿等于下大夫。上下如此,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卫国对晋国,不能够做第二等国家,晋并且是盟主,必须让它在先。”丙午这天,与晋盟会,丁未这天,与卫盟誓,这是合于礼的。

经 郑伐许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郑国讨伐许国。

传 十二月甲戌,晋作六军,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1,赏鞍之功也。

今注

1 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韩厥为新中军将,赵括为佐,巩朔为新上军将,韩穿为佐,荀骓为新下军将,赵旃为佐。

今译

十二月甲戌这天,晋国创作六军,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做了卿的官,这是赏鞍之战的功劳。

传 齐侯朝于晋,将授玉1。郤克趋进曰:“此行也:君为妇人之笑2辱也!寡君未之敢任3。”晋侯享齐侯,齐侯视韩厥。韩厥曰:“君知厥也乎4?”齐侯曰:“服改矣5!”韩厥登,举爵曰:“臣之不敢爱死,为两君之在此堂也!”

今注

1 授玉:是为的行朝见的礼。

2 妇人之笑:见宣公十七年。

3 寡君未之敢任:我们的君对你这个恩惠不敢承受。

4 君知厥也乎:你还认识韩厥吗?

5 服改矣:衣服改变了。

今译

齐顷公往晋国朝见,将行使朝见授玉的典礼,郤克小跑着往前进说:“你这次来朝是为妇人的笑谢罪!我们的晋君并不敢承受你这种恩惠。”晋侯设宴款待齐侯,齐侯用眼直看韩厥。韩厥说:“你认识我韩厥吗?”齐顷公说:“你的衣服换了样子。”韩厥登上堂来举着酒杯说:“下臣之不惜一死,为的就是两位君王今天在这堂上宴会。”

传 荀䓨之在楚也,郑贾人有将寘诸褚中以出1,既谋之未行,而楚人归之。贾人如晋,荀䓨善视之如实出己2。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遂适齐。

今注

1 郑贾人有将寘诸褚中以出:郑国商人有人想把荀 藏到褚叶中暗中运出。

2 贾人如晋,荀 善视之如实出己:后来商人到晋国去,荀 对他很好,好像商人真正偷运他到晋国一样。

今译

荀 在楚国的时候,郑国的商人想把他藏到褚叶中间来运出。打算好了还没有做,而楚国人已经将荀 归还晋国。这个商人到晋国去贸易,荀 把他招待得很好,好像是真正帮他逃出来似的。这个商人说:“我没有过这个功劳,敢享有这样的报偿吗?我是一个小人,不可以欺骗君子你啊!”就到齐国去了。

成公四年(公元前五八七年)

经 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

传 四年春,宋华元来聘,通嗣君也1。

今注

1 通嗣君也:这是为着宋共公方才即位,所以使华元来聘问。

今译

成公四年春天,宋国的华元来鲁国聘问,这是为的宋共公新即位的缘故。

经 三月壬申,郑伯坚1卒。

今注

1 郑伯坚:就是郑襄公。此经无传。

今译

三月壬申这天,郑襄公死了。

经 杞伯来朝。

传 杞伯来朝,归叔姬故也1。

今注

1 归叔姬故也:杞伯来朝见鲁成公,为的是他与鲁女叔姬离婚的缘故。

今译

杞伯到鲁国来朝见,因为他要说明为何与鲁国的叔姬离婚。

经 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夏天四月甲寅这天,臧孙许死了。

经 公如晋。

传 夏,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季文子曰:“晋侯必不免1。《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2。’夫晋侯之命在诸侯矣3,可不敬乎?”

今注

1 晋侯必不免:晋景公必定不能寿终。

2 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这是《诗经·周颂》的一句话,意思说:恭敬啊,恭敬,天是很显明的,天命是不容易得到的。

3 夫晋侯之命在诸侯矣:晋侯的命运全在诸侯的手中。

今译

夏天,鲁成公到晋国去,晋侯接见鲁成公,不恭敬。季文子就说:“晋侯必定不能寿终。《诗经·周颂》上说:‘恭敬啊,恭敬,上天很显明,受天命是很不容易的啊!’晋侯的命运全掌握在诸侯的手里,怎么能不恭敬呢?”

经 葬郑襄公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给郑襄公行葬礼。

经 秋,公至自晋。

传 秋,公至自晋,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子曰:“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1,诸侯听焉2,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3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4,其肯字我乎?”公乃止。

今注

1 国大臣睦而迩于我:国家很大,而晋国大臣们全都很和睦,又离我们疆界很近。

2 诸侯听焉:诸侯全都服从它。

3 史佚之志有之:史佚是周文王的太史,他的书里有这句话。

4 楚虽大,非吾族也:楚国虽然广大,但他跟我们不同族。

今译

秋天,鲁成公从晋国回来,想着同楚国和平而背叛晋国。季文子就说:“不可以。晋国虽然无道,也不可以背叛。晋国大、群臣和睦,并且离我国很近,诸侯全都服从它,我们不可以对它有二心。周文王的太史佚的书中有这句话说:‘不是我同族类的人,他的心思必定不相同。’楚国虽是大国,但不跟我们同族,难道肯爱我们吗?”鲁成公就停止了。

经 冬,城郓1。

今注

1 郓:鲁国有二个郓,现在所城的是西郓,在今山东省郓城县东十六里。此经无传。

今译

冬天,修鲁国的郓城。

经 郑伯伐许。

传 冬十一月,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1,许人败诸展陂2。郑伯伐许,取 任、泠敦之田3。

今注

1 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前年郑国伐许侵占它的田地,所以现在来整理它的疆界。

2 展陂:是许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县西北。

3 任、泠敦之田: 任、泠敦都是许地,据《汇纂》说:“皆在今河南省许昌县境内。”

今译

冬天十一月,郑国公孙申率领着军队,到许国来划定他所得到的许国国土的疆界。许国军队在展陂这地方打败他。于是郑伯就伐许国都城,夺取了 任、泠敦的田地。

传 晋栾书将中军,荀首佐之,士燮佐上军,以救许伐郑,取氾、祭1。楚子反救郑,郑伯与许男讼焉2,皇戌摄郑伯之辞3,子反不能决也,曰:“君若辱在寡君,寡君与其二三臣共听两君之所欲成,其可知也4。不然,侧不足以知二国之成5。”

今注

1 氾、祭:氾在今河南省氾水县(氾水县今已废,在今荥阳县西北,巩县东北)东南,祭在今河南省郑县东北十五里。

2 郑伯与许男讼焉:郑伯同许男争讼。

3 皇戌摄郑伯之辞:郑国的大夫皇戌替郑伯对答。

4 两君之所欲成,其可知也:那么两国所愿意成功的也就可以知道了。

5 不然,侧不足以知二国之成:要不然我不能够确知并使两国达成和解。

今译

晋国栾书率领着中军,荀首做他的副佐,士燮做上军佐,去救许国,讨伐郑国,取了郑地名叫氾和祭的地方。楚国令子反来救郑国。郑伯同许男在子反的面前争讼,郑国的大夫皇戌替郑伯对答。子反听了不能够决断,就说:“你们要是能来见楚国的君,楚君和几个臣子可以共同听你们两国所希望的,那就可以解决了。不然的话,我不能够确知并使两国达成和解。”

传 晋赵婴通于赵庄姬1。

今注

1 晋赵婴通于赵庄姬:赵婴是赵盾的弟弟,赵庄姬是赵盾的儿子赵朔的妻子,他们二人私通。

今译

晋国赵盾的弟弟赵婴与赵盾的儿子赵朔的妻子赵庄姬私通。

成公五年(公元前五八六年)

经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

传 五年春,原、屏放诸齐1。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2;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3,舍我何害?”弗听。婴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使问诸士贞伯,贞伯曰:“不识也。”既而告其人4曰:“神福仁而祸淫,淫而无罚,福也。祭其得亡乎5。”祭之之明日而亡。

今注

1 原、屏放诸齐:原、屏是指赵婴的哥哥赵同和赵括,他们把赵婴放逐到齐国去。

2 我在,故栾氏不作:因为我在国内,所以栾氏不敢对赵氏作乱。

3 人各有能有不能:每个人各有能做的事也有不能做的事。意思说我虽淫乱,但可以使赵庄姬保护赵氏。

4 既而告其人:士贞伯告诉他的侍从。

5 祭其得亡乎:如果祭祀就可以逃奔别国。

今译

成公五年春天,赵同、赵括把赵婴驱逐到齐国去。赵婴说:“我若在国,栾氏不敢作乱;我若出亡,两位兄长必定要发愁了。并且每个人有能干的也有不能干的,放过我有什么害处?”他们不听从他。赵婴梦见上天派人对他说:“你要祭祀我,我就使你得到福。”他派人去问士贞伯,士贞伯说:“不知道。”后来士贞伯就告诉他左右的人说:“神是加福于仁人,而加祸于淫人的,淫乱而不得到惩罚,这就是福。如果祭神或者可以逃亡到别国。”赵婴祭祀了神灵,第二天就逃亡了。

经 仲孙蔑如宋。

传 孟献子如宋,报华元也1。

今注

1 报华元也:回答华元的聘问。

今译

孟献子到宋国去,这是回答上次宋国华元的聘问。

经 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穀。

传 夏,晋荀首如齐逆女,故宣伯餫诸穀1。

今注

1 宣伯餫诸穀:餫音郓。餫是在野地送饭。鲁国的叔孙侨如到穀这地方给他送饭。

今译

夏天,晋大夫荀首到齐国去迎接女子,所以鲁国的叔孙侨如到鲁国穀这地方去给他送饭。

经 梁山崩。

传 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1。伯宗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2。”问其所,曰:“绛人也。”问绛事焉,曰:“梁山崩,将召伯宗谋之。”问将若之何3。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4,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5,降服6,乘缦7,彻乐8,出次9,祝币10,史辞11,以礼焉12。其如此而已,虽伯宗若之何13?”伯宗请见之14,不可。遂以告而从之15。

今注

1 晋侯以传召伯宗:传是驿车。晋侯就用驿车来召伯宗到都城去。

2 待我不如捷之速也:等到我的车子避开,不如另走捷径。

3 问将若之何:问这有什么办法。

4 国主山川:国家本来以山同川为主祭的。

5 君为之不举:国君就撤去很好的食品。

6 降服:穿的衣服也不再华盛。

7 乘缦:车上没画文采叫缦。乘这种没有文采的车。

8 彻乐:取消作乐。

9 出次:到城外去居住。

10 祝币:由祝官陈列很多玉币。

11 史辞:太史就作国君责备自己的言辞。

12 以礼焉:这是为的礼告山同川。

13 虽伯宗若之何:就是伯宗又有什么办法?

14 伯宗请见之:伯宗请他与晋国的君见面。

15 遂以告而从之:就告诉晋国的君,晋侯就照这办法来做。

今译

晋国的梁山崩塌了,晋侯用驿车召见伯宗。伯宗在路上命一个挡在驿车前面载重的车说:“避开我这驿车。”那载重车上的人就说:“等着我避开,不如走小路快。”伯宗很惊异地问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说:“是晋国都城绛的人。”伯宗就问绛的事情,这个载重的人就说:“因为梁山崩塌,所以召见伯宗来商量。”伯宗又问他说那怎么办呢?他说:“山因为有腐朽的土壤就崩了,那有什么办法?国以山川为主祭,所以山要崩川要干,为君的就不吃好的菜,穿坏的衣服,车上也弃掉文饰,取消作乐,到都城郊外去居住,祷告的人陈列玉币,大史作文章为君自责,这是对于山川所行的礼节。不过如此而已,就是伯宗又能怎么办呢?”伯宗请他一同见晋君,他不肯。就把这套话告诉晋君。晋侯照他的话来办理。

经 秋,大水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秋天,鲁国发生大水。

传 许灵公诉郑伯于楚1。六月,郑悼公如楚,讼不胜,楚人执皇戌及子国2。故郑伯归,使公子偃请成于晋。秋八月,郑伯及晋赵同盟于垂棘3。

今注

1 许灵公诉郑伯于楚:许灵公到楚国去告郑悼公。

2 皇戌及子国:皇戌是郑大夫,子国是郑穆公的儿子。楚国因为郑国没打赢官司,所以把他们逮捕了。

3 垂棘:晋地。《群经释地》说:“以为垂棘在今山西省翼城县南。”

今译

许灵公到楚国告讼郑伯,六月,郑悼公到楚国打官司,郑国没有胜利,楚人就把郑国的皇戌及郑穆公的儿子子国全逮着。郑伯回来以后使公子偃到晋国请求和平。秋天八月,郑悼公与晋国大夫赵同在垂棘这地方盟誓。

传 宋公子围龟1为质于楚而归,华元享之,请鼓噪以出,鼓噪以复入,曰:“习攻华氏2。”宋公杀之。

今注

1 宋公子围龟:围龟是宋文公的儿子。

2 习攻华氏:练习攻打华氏一家。这是因为鲁宣公十五年,华元使公子围龟替代他到楚国去做人质,所以他想攻打华氏。

今译

宋国的公子围龟到楚国做人质回来,华元请他吃饭。公子围龟就请打着鼓离开华元家,再敲着鼓进入华元家,说:“我这是练习攻打华氏一家。”宋国的君就把他杀了。

经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传 十一月己酉,定王崩1。

今注

1 定王崩:周定王死了。

今译

十一月己酉,周定王死了。

经 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

传 冬,同盟于虫牢1,郑服也。诸侯谋复会,宋公使向为人辞以子灵之难2。

今注

1 虫牢:郑地,也作桐牢。《河南通志》说:“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北三里。”

2 使向为人辞以子灵之难:宋公使向为人来辞谢他不能与会,因为公子围龟的祸乱。按此条与上一条经传前后不一样,更足以证明《左氏春秋》与孔子所修的《春秋》不是一部书。

今译

冬天,在虫牢这地方同盟誓,因为郑国已经服从。诸侯想着再开会,宋公使向为人代表他说宋国有围龟的乱事,所以不来开会。

成公六年(公元前五八五年)

经 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成公六年春天,鲁成公从虫牢开会回来。

传 六年春,郑伯如晋拜成1,子游相2,授玉于东楹之东3。士贞伯曰:“郑伯其死乎!自弃也已4,视流而行速5,不安其位,宜不能久。”

今注

1 郑伯如晋拜成:郑伯到晋国去拜谢讲和的成功。

2 子游相:子游就是郑大夫公子偃,相礼。

3 授玉于东楹之东:授玉是行一种典礼,应该在两楹的中间。

4 自弃也已:他是自暴自弃。

5 视流而行速:看东西太快,而走路也快。

今译

六年春天,郑伯到晋国去拜谢讲和的成功。郑国大夫子游相礼,在东楹的东边举行授玉的典礼。晋国大夫士贞伯说:“郑伯恐怕将要死了,是他自暴自弃,看东西太快,而行走又快,他在他的位子上不能安定,应当是不能够长久。”

经 二月辛巳,立武宫。

传 二月,季文子以鞍之功立武宫1,非礼也。听于人以救其难,不可以立武。立武由己,非由人也2。

今注

1 立武宫:建立了鲁武公的庙。

2 立武由己,非由人也:建立武功是由自己,不是由于旁人。

今译

二月,鲁国的季文子因为鞍地战役的功劳就在鲁国立了鲁武公的庙,这是不合于礼的。听着旁人的话来救鲁国的祸难,自己不能标榜武功。建立武功应该在于自己,而不是由于别人的功劳。

经 取鄟。

传 取鄟1,言易也。

今注

1 鄟: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

今译

占据了附庸的鄟国。这样记载是表示得来容易。

经 卫孙良夫帅师侵宋。

传 三月,晋伯宗、夏阳说、卫孙良夫、宁相、郑人、伊雒之戎、陆浑、蛮氏侵宋,以其辞会也1。师于鍼2,卫人不保。说欲袭卫曰:“虽不可入,多俘而归,有罪不及死3。”伯宗曰:“不可,卫唯信晋,故师在其郊而不设备。若袭之,是弃信也。虽多卫俘,而晋无信,何以求诸侯?”乃止。师还,卫人登陴4。

今注

1 以其辞会也:因为他辞谢开会。

2 鍼:在今河北省濮阳县西南。

3 虽不可入,多俘而归,有罪不及死:虽然不能攻进去,但是可以多俘虏回来,这就是晋军以为我们有罪,也不会死亡。

4 师还,卫人登陴:军队回去了,卫国人就上了城墙。

今译

三月,晋国的伯宗、夏阳说、卫国的孙良夫、宁相、郑国人、伊水和雒水旁边的戎、陆浑、蛮氏,侵略宋国,因为去年宋国有公子围龟的乱事没有去参加盟会。在鍼这地方屯兵,卫国人不守城,夏阳说想去袭卫国,他说:“虽然不一定能够攻进去,但是多得了俘虏回来,就是有罪也不至于死。”伯宗就说:“不可以的。卫国因为相信晋国,所以晋国的军队在它的郊外,而并没有设防备。要是偷袭它,这是弃了信用。虽是多得到卫国的俘虏,但是晋国失去信用,怎么样来获得诸侯的拥护?”于是就停止了行动。等到军队回去以后,卫国人登上城去守备。

经 夏六月,邾子来朝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夏天六月,邾国的君来鲁国朝见。

传 晋人谋去故绛1。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2,沃饶而近盐3,国利君乐,不可失也。”韩献子将新中军,且为仆大夫4。公揖而入,献子从公立于寝庭5,谓献子曰:“何如?”对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6,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7,于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8,不如新田9土厚水深,居之不疾10,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11,十世之利也。夫山泽林盐,国之宝也。国饶则民骄佚12,近宝,公室乃贫13,不可谓乐。”公说,从之。夏四月丁丑,晋迁于新田。

今注

1 晋人谋去故绛:晋人想离开旧的都城故绛城。

2 必居郇瑕氏之地:必然要住到郇瑕氏这地方。江永说:“郇瑕两个邑在解县,二城相距不远,故连成郇瑕。”

3 沃饶而近盐:地方肥沃而近于盐池。盐池在今山西省安邑县及解县,长五十一里。

4 仆大夫:是太仆的官。

5 寝庭:是路寝的庭。

6 其恶易觏:污秽的东西容易积聚。

7 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居民就容易发愁,发愁就容易瘦弱。

8 于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沈溺是风湿,重膇是脚肿。

9 不如新田:阎若璩亲往新田考之,土人呼王官城(此专指新田,与文公三年之王官不同地),距故晋城(即故绛城)五十里。

10 土厚水深,居之不疾:这里土田很厚,水也很深,所以住在那里不会有风湿病。

11 且民从教:人民没有灾患,所以很听从政教。

12 国饶则民骄佚:国家富饶则人民骄侈。

13 近宝,公室乃贫:近于宝物,则国君的家财就容易贫穷。

今译

晋国人计谋离开现在的都城绛。各位大夫皆说:“必须迁到郇瑕氏这地方,它肥沃而近于盐池,对国家有利,晋君一定很安乐,不可以失去它。”韩献子做新军的将领,并且做仆大夫,掌管宫中的事。晋君恭揖请他进去,韩献子就跟着他立在路寝的庭院中。晋君就说:“他们说的,怎么样?”韩献子回答说:“不可以。郇瑕氏这地方的土地薄,水很浅,污秽的东西容易积聚。人民就会发愁,人民发愁就身体瘦弱,于是就有风湿腿肿的毛病。不如迁到新田去,土很深厚,水也很深,住在那里的人高燥,不容易得病,并且有汾水、浍水能够冲走污秽,人民听从政教,这是长久的利益。郇瑕氏地方的山林川泽同盐湖全是国家的宝贝。国家富。人民就骄佚,邻近了宝藏,大家争利,公室就贫穷。这不可以说是欢乐。”晋君听了很高兴,就听从了他。夏天四月丁丑这天,晋国就迁都到新田。

经 公孙婴齐如晋。

经 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

传 子叔声伯如晋,命伐宋。秋,孟献子、叔孙宣伯侵宋,晋命也1。

今注

1 晋命也:这是受了晋国的命令。

今译

鲁国的子叔声伯到晋国去,晋国命他伐宋国。秋天,孟献子同叔孙宣伯就侵略宋国,也是晋国的命令。

经 壬申,郑伯费卒。

传 六月,郑悼公卒1。

今注

1 郑悼公卒:杜预注:“终士贞伯之言。”

今译

六月,郑国的悼公死了。

经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传 楚子重伐郑,郑从晋故也1。

今注

1 郑从晋故也:这是郑国前年同晋国盟会的缘故。

今译

楚国令尹子重伐郑国,这是郑国听从晋国的缘故。

经 冬,季孙行父如晋。

传 冬,季文子如晋,贺迁也1。

今注

1 贺迁也:恭贺晋国迁都于新田。

今译

冬天,季文子到晋国去,是祝贺晋国迁都。

经 晋栾书帅师救郑。

传 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1,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2,赵同、赵括欲战,请于武子,武子将许之。知庄子3、范文子4、韩献子5谏曰:“不可。吾来救郑,楚师去我,吾遂至于此6,是迁戮也7。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若不能败,为辱已甚,不如还也!”乃遂还。于是军师之欲战者众,或谓栾武子曰:“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子盍从众!子为大政8,将酌于民者也9。子之佐十一人,其不欲战者三人而已。欲战者可谓众矣!《商书》曰:‘三人占,从二人10。’众故也。”武子曰:“善钧从众11,夫善,众之主也。三卿为主,可谓众矣。从之,不亦可乎?”

今注

1 绕角:《一统志》说:“绕角城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

2 桑隧:《一统志》说:“今河南確山县东有桑里亭,即成公六年,晋侵蔡,楚救蔡,御诸桑隧处也。”

3 知庄子:即荀首,时为中军佐。

4 范文子:士燮,时为上军佐。

5 韩献子:韩厥,时为新中军将。

6 吾遂至于此:遂到了蔡国。

7 是迁戮也:这是把诛戮迁到别的地方去。

8 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子盍从众!子为大政:圣人与大家同欲望,所以能够成功。你为什么不同众人的欲望?你是掌政权的中军元帅。

9 将酌于民者也:是要酌取人民的心理。

10 三人占,从二人:这是《书经·洪范》里的一句话:“三个人要占卦,就要听从两人的话。”

11 善钧从众:大家的善要相等就从多数。

今译

晋国栾书带领军队去救郑国,同楚国军队在绕角这地方相遇,楚军就退却。晋军就去侵略蔡国,楚国的公子申同公子成用楚国申、息两县的军队去救蔡国,在桑隧这地方来抵抗晋国军队,晋国大夫赵同、赵括想着作战,就请示于栾书,栾书就要答应他们。但是荀首、士燮、韩厥全都谏诤说:“不可以。我们是来救郑国,楚国军队走了,我们随着到蔡国这个地方,这是将杀戮搬家了。杀戮不止,又激怒楚国军队。打起仗来,必然失利,就是胜利了也没有荣誉。整顿军队出来打仗,只打败了楚国两个县的军队,有什么荣誉呢?假若打不败它,这羞辱就更厉害了,不如退回去吧。”就退兵。这时各军的将领,愿意打仗的很多,有的人对栾书说:“圣人是与大家同欲望,所以事情可以办成。你为什么不从众人的欲望?你是掌政权的人,应该斟酌民心来做事。你的副佐十一个人,其中不愿打仗的只有三个人。要打仗的可以说是众多!《书经·洪范》篇说:‘三个人占卜,就听从两个人的话。’因为两个人是多数。”栾书就说:“大家的善要均等,就从多数,善是决定是否从众的主要因素。三卿为主,可以说是众多。听从他们不也可以吗?”

成公七年(公元前五八四年)

经 七年春王正月,鼷鼠1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2。

今注

1 鼷鼠:鼷音兮。这是一种灰色的小老鼠。此经无传。

2 乃免牛:于是就把牛废除不用。

今译

成公七年春天正月,小的老鼠吃了祭天的牛的角。另外再占卜祭天的牛,小老鼠又吃它的角,于是就把牛废除不用。

经 吴伐郯。

传 七年春,吴伐郯,郯成。季文子曰:“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伐,而莫之或恤,无吊者也夫。《诗》曰:‘不吊昊天,乱靡有定1。’其此之谓乎?有上不吊2,其谁不受乱?吾亡无日矣。”君子曰:“知惧如是,斯不亡矣3。”

今注

1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这是《诗经·小雅》中的一句诗。因为上天不能哀恤人民,所以乱事永远没办法解决。

2 有上不吊:这是说上面霸主不仁慈。

3 知惧如是,斯不亡矣:这样的害怕就不会亡国了。

今译

七年春,吴国讨伐小的郯国,郯同吴国讲和了。季文子说:“中原诸国不能振兴军队,蛮夷来侵犯而没有人能够哀恤人民,这是因为没有好的国君。《诗经》说:‘上天不仁慈,乱事永远不安定。’就是指这件事。上面霸主不仁慈,谁能够不受这个乱离呢?我的灭亡没有日子了。”君子就说:“如此知道害怕,就不会亡国了。”

传 郑子良相成公以如晋,见且拜师1。

今注

1 且拜师:并且拜谢以前晋国救郑国的军队。

今译

郑国大夫子良,为郑成公相礼,到晋国去。郑成公进见晋景公,并且道谢以前晋国救郑国军队。

经 夏五月,曹伯来朝。

传 夏,曹宣公来朝1。

今注

1 曹宣公来朝:这是曹伯到鲁国来朝见。

今译

夏天,曹宣公到鲁国朝见。

经 不郊犹三望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不祭天但是三望山川的礼。

经 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经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

传 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氾1。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2,囚郧公钟仪,献诸晋。八月,同盟于马陵3,寻虫牢之盟4,且莒服故也。

今注

1 氾:氾音凡。郑地,在今河南省成皋县(现在并入荥阳县)东。

2 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共仲与侯羽皆是郑大夫,用军队去抵抗楚军。

3 马陵:是郑地。《一统志》说:“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十五里,有马陵城,即成公七年同盟处。亦即魏惠王三十年孙膑杀庞涓处。”

4 寻虫牢之盟:这是重申虫牢的盟会。虫牢的盟会在成公五年。

今译

秋天,楚令尹子重伐郑国,军队驻在氾这地方。诸侯去救郑国,郑国的大夫共仲同侯羽攻打楚国的军队,捕获楚国的郧公钟仪,献给晋国。八月,诸侯同盟于马陵,这是重申虫牢的旧盟会,并且莒国已经服从晋国的缘故。

经 公至自会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鲁成公自开会的地方回来。

传 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1。

今注

1 囚诸军府:把他囚禁在存军械的库中。

今译

晋国人把楚国的钟仪带回到晋国,把他囚禁在军械库中。

经 吴入州来。

传 楚围宋之役1,师还,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2,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3。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子重是以怨巫臣,子反欲取夏姬,巫臣止之,遂取以行,子反亦怨之。及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杀巫臣之族子阎、子荡及清尹弗忌4,及襄老之子黑要,而分其室。子重取子阎之室,使沈尹与王子罢分子荡之室,子反取黑要与清尹之室。巫臣自晋遗二子书5曰:“尔以谗慝贪婪事君6,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7。”巫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吴子寿梦说之,乃通吴于晋。以两之一卒适吴8,舍偏两之一焉9。与其射御,教吴乘车10,教之战陈,教之叛楚。寘其子狐庸焉,使为行人于吴11。吴始伐楚、伐巢、伐徐12,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来13,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14。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15。

今注

1 楚围宋之役:楚国围宋都城的战役在鲁宣公十四年。

2 取于申吕以为赏田:把申同吕这两个地方的田地以为子重的赏赐。

3 是以为赋以御北方:拿这里的田赋组成军队,以抵抗北方。

4 子阎、子荡及清尹弗忌:他们都是巫臣的本家。

5 巫臣自晋遗二子书:巫臣自晋给子重、子反写信说。

6 尔以谗慝贪婪事君:你们用谗言,而且很贪财来侍奉君王。

7 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我必使你们一再来回奔逃以至于死亡。罢音皮,同疲。

8 以两之一卒适吴:据《司马法》说:“一百人为一卒,二十五人叫作两。”带了一百二十五人的军队到吴国去。

9 舍偏两之一焉:留下九辆车同二十五个步卒在吴国。

10 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给吴国人射箭同驾车,使吴国能够练习车战。

11 使为行人于吴:使他的儿子狐庸在吴国做行人的官。

12 伐巢、伐徐:巢同徐全是楚国的属国。

13 吴入州来:吴国攻入州来。

14 于是乎一岁七奔命:于是楚国的子重同子反一年的工夫为救各国而南北逃奔七次。

15 上国:到中原。

今译

楚国围宋国那次战役,军队回到楚国,令尹子重请求将申、吕两邑的田地赏给他,楚王答应了。申公巫臣说:“不可以,申同吕所以做楚国的城邑,可以从这里征发军赋以抵御北方。假设拿它赏给子重,就等于没有申、吕这两个城,晋国同郑国必定一直打到汉水。”楚王就不给了。子重因此怨恨巫臣。子反要娶夏姬,巫臣亦阻止他,后来巫臣却把夏姬娶来一同出国,子反因而也怨恨他。等到楚共王即位以后,子重同子反两个人就杀掉巫臣的同族子阎、子荡及清尹弗忌及襄老的儿子黑要,并且分他们的家产。子重取了子阎的家产,又叫沈尹同王子罢瓜分了子荡的家产。子反取到黑要同清尹弗忌的家产。巫臣从晋国给子重、子反写信说:“你们是以谗言以及贪财来侍奉君王,又杀了很多无罪的人,我一定叫你们疲于奔走,以至于死。”巫臣请派自己到吴国做使臣,晋侯答应了他。吴王寿梦喜欢他,于是他就使吴国同晋国通好。用一百二十五个人的军队到吴国去,他留下九辆兵车同二十五个步卒在吴国。教给吴国人射箭、驾车,并且教给吴国人练习车战,教给他们打仗的排阵,教给吴国反叛楚国。把他的儿子狐庸留下做吴国行人的官。吴国开始进攻楚国,伐巢、伐徐,子重奉命救他们。在马陵会见的时候,吴国侵入州来,子重因为正在救郑国,他就从郑国奔命来救州来。于是子重、子反一年的工夫,七次奔命。凡是蛮夷从前属于楚国的,吴国全占据了。吴国就变成大国,同中原各国开始交往。

经 冬,大雩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冬天,求雨。

经 卫孙林父出奔晋。

传 卫定公恶孙林父,冬,孙林父出奔晋。卫侯如晋,晋反戚焉1。

今注

1 晋反戚焉:晋国把戚这地方还给卫国。

今译

卫定公不喜欢孙林父,冬天,孙林父出奔到晋国。卫侯到晋国去,晋国就将孙林父的封邑戚还给卫国。

成公八年(公元前五八三年)

经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传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季文子饯之,私焉1,曰:“大国制义,以为盟主,是以诸侯怀德畏讨,无有贰心。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2,使归诸敝邑。今有二命曰:‘归诸齐’,信以行义,义以成命,小国所望而怀也。信不可知,义无所立,四方诸侯,其谁不解体3?《诗》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4。’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二三孰甚焉,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5?霸主将德是以6,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7?《诗》曰:‘犹之未远,是用大简8。行父惧晋之不远犹9,而失诸侯也,是以敢私言之。”

今注

1 私焉:季文子偷偷跟韩穿说。

2 用师于齐:对齐用兵,指鞍之战。

3 其谁不解体:诸侯哪一个不再对于晋国不服从?

4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是《诗经·卫风》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你的女子没有丝毫的差错而男子改变了他的行为。男人不好,他的德行常常变化。

5 而况霸主:何况是天下的霸主呢?

6 霸主将德是以:霸主只能用德行。

7 其何以长有诸侯乎:怎么能够有诸侯很长久呢?

8 犹之未远,是用大简:这是《诗经·大雅》里的一句诗。意思是说:图谋的尚没有长远,所以必须大谏诤。

9 不远犹:晋国的图谋不太远。

今译

成公八年春天,晋侯派韩穿到鲁国来说汶阳之田,要求把成公二年鲁国所拿汶水北边的田地归还给齐国。季文子给他饯行,私下跟他说:“大国制定了义礼,凭这个可以做盟主,所以各国诸侯全都怀念它的德行,怕它的讨伐,就没有二心。说到汶水北边这块田地,是鲁国本来所有的,用军队到齐国打仗,命令它归还给我国,今天有不同的命令说:‘归还给齐国。’信用所以推行义礼,义礼为的是完成命令。这是小国所希望而怀念的。信用不可以得知,义礼也就没法成立,四方诸侯,哪一个不会涣散、瓦解呢?《诗经·卫风》篇说:‘女的毫无差错,可是男人却变了行为,男人没有标准,他的行为前后不一。’七年之中,一次给鲁国田地,又一次夺回去,前后不一,还有比这更甚的吗?男人前后不一尚且可以丢掉配偶,何况是霸主呢?霸主应该尚德,但却前后不一,这样如何能够得到诸侯长久的拥护呢?《诗经·大雅·板》篇说:‘因为王者谋略缺乏远见,所以就用大道理来谏诤他。’我行父恐怕晋国不能够深谋远虑而失掉诸侯,所以敢私自向你说说。”

经 晋栾书帅师侵蔡。

传 晋栾书侵蔡,遂侵楚,获申骊1。楚师之还也2,晋侵沈,获沈子揖3,初从知、范、韩也4。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5。《诗》曰:‘恺悌君子,遐不作人6。’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绩矣。”是行也,郑伯将会晋师7,门于许东门,大获焉8。

今注

1 申骊:是楚大夫。

2 楚师之还也:这是指成公六年,楚师到了绕角,而回楚国。

3 沈子揖:是沈国的君。

4 初从知、范、韩也:这是晋国初次采用知氏、范氏同韩氏的计谋。

5 从善如流,宜哉:服从能说好话的人跟流水一样。

6 恺悌君子,遐不作人:这是《诗经·大雅》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很祥和的君子能用远方人才。不,语助。

7 郑伯将会晋师:郑伯会见晋国伐蔡国的军队。

8 大获焉:得到很多的俘虏。

今译

晋国栾书领着军队侵蔡国,接着侵略楚国,捕获楚国大夫申骊。楚国军队回来的时候,晋国就侵略沈国,捕获沈国的君揖,这是初次采用知、范、韩三氏的计谋。君子说:“听从好主意好像水流一样,这是多么恰当啊。《诗经·大雅》说:‘这个很和善的君子能用远方人才。’这是指求善吧!用人就能有功劳了。”这次行动,郑伯将会合晋国伐蔡的军队,率领着郑国的军队攻打许国都城的东门,俘获很多。

经 公孙婴齐如莒。

传 声伯如莒,逆也1。

今注

1 逆也:他自己来迎接他的夫人。

今译

鲁国的声伯到莒国去,他自己来迎接他的夫人。

经 宋公使华元来聘。

经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传 宋华元来聘,聘共姬也1。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2,礼也。

今注

1 聘共姬也:他是来聘求鲁国的女儿为宋共公的夫人。

2 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公孙寿是宋大夫,来送聘共姬礼的货币。

今译

宋国华元来鲁国聘问,这是为的迎接宋共公的夫人共姬。夏天,宋共公派公孙寿来鲁国送纳币,这是合于礼的。

经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传 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1,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徵2。”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3,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4,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5,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6。’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7。

今注

1 谮之于晋侯:因为赵婴的逃亡,所以赵庄姬对晋景公说坏话。

2 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徵:赵同、赵括将作乱,栾氏同郤氏可以做证明。

3 武从姬氏畜于公宫:赵武是赵庄姬的儿子,随着母亲寄住在晋侯宫里。

4 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成季是赵衰,宣孟是赵盾,他们两人全有忠心,而他的后人不能够继承他的事业。

5 夫岂无辟王:难道没有坏的君吗?

6 不敢侮鳏寡:这是《周书·康诰》篇的一句话。意为不敢侵侮没有太太的男人同守寡的女人。

7 乃立武而反其田焉:就立赵武为大夫而把田地归还给他。

今译

晋国赵庄姬因为赵婴逃亡到齐国,便向晋侯说赵同、赵括的坏话,她说:“原、屏将作乱,栾氏同郤氏可以做证明。”六月,晋国就讨伐赵同与赵括。赵武同他母亲庄姬寄住在晋侯的宫里,晋景公把赵氏的田地给了祁奚。韩厥对晋侯说:“赵衰的勋劳,赵盾的忠诚,而反倒没有后人,做好事的人看了这种情况就害怕了。三代贤明的君王,全能够几百年间保持着上天的福禄,这中间难道没有坏的君王吗?全是仰赖前辈忠诚的臣子得以免祸。《周书·康诰》篇说:‘不敢欺侮没有妻的男人同寡妇。’用这样的做法来发扬道德。”于是就立了赵武为赵氏的继承人,归还赵氏的田地。

经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

传 秋,召桓公来赐公命1。

今注

1 召桓公来赐公命:召桓公是周王的卿士,来赐周王对鲁成公的命令。

今译

秋天,周天子的卿士召桓公来赐鲁成公袭爵的命令。

传 晋侯使申公巫臣如吴,假道于莒,与渠丘公1立于池上,曰:“城已恶2。”莒子曰:“辟陋在夷,其孰以我为虞3?”对曰:“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4,何国蔑有?唯然故多大国矣,唯或思或纵也。勇夫重闭,况国乎5?”

今注

1 渠丘公:就是莒子朱。渠丘,是莒国的地名。《续山东考古录》说:“以九年楚伐莒,渠丘先溃,次莒,次郓,自南而北,则渠丘在莒南明矣。至安丘渠丘亭,乃前汉北海安丘所改,非是。”

2 城已恶:这城已经太坏了。

3 其孰以我为虞:谁会算计我?

4 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狡猾的人很想扩充他的国境以对他的国家有利。

5 勇夫重闭,况国乎:勇夫睡觉都要关闭内外两门,何况国家呢?

今译

晋侯派申公巫臣到吴国去,向莒国借道,巫臣同莒国的君渠丘公站在护城河边,说:“这个城池已经很坏了。”莒子说:“敝国偏僻、简陋,处在蛮夷之地,谁还会算计我?”巫臣答说:“狡猾的人,想着扩充他的疆土,为使他的国家得利,哪一国没有这种人?就因为这样,大的国家变成了很多,你们应该想到有的人想开辟疆土,有的人想在国外掠夺。勇敢的男人睡觉的时候必须关上内外两门,何况一个国家呢?”

经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传 冬,杞叔姬卒,来归自杞故书1。

今注

1 归自杞故书:因为她从杞国见弃来归,所以特别写在《春秋》上。

今译

冬天,杞国的叔姬死了,因为她是以前从杞国回到鲁国的,所以写在《春秋》上。

经 晋侯使士燮来聘。

经 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人伐郯。

传 晋士燮来聘,言伐郯也,以其事吴故。公赂之,请缓师,文子不可曰:“君命无贰,失信不立,礼无加货,事无二成1,君后诸侯,是寡君不得事君也2,燮将复之3。”季孙惧,使宣伯帅师会伐郯。

今注

1 礼无加货,事无二成:照礼节不能够加贿赂,公事同私事不能都顾全。

2 是寡君不得事君也:这是我们晋国的君,不能侍奉你。意思是想跟鲁国断绝关系。

3 燮将复之:我将把这话带回去对我的君说。

今译

晋侯派士燮来聘问,表示晋国要伐郯国,因为郯国侍奉吴国。鲁成公送给他财礼,请求缓进兵,但是士燮不答应,他说:“君的命令说一不二,失了君的信用就无法自立。照礼说没有加贿赂的,公的同私的两种事情,不能都成功,如鲁君比旁人来得晚,我们晋君就不能侍奉鲁君了。我将把这些话带回去告诉晋君。”季文子害怕,就叫叔孙宣伯率鲁国的军队会同晋国去伐郯国。

经 卫人来媵。

传 卫人来媵共姬,礼也。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1。

今注

1 同姓媵之,异姓则否:凡同姓的人可以派媵妾,异姓则不行。

今译

卫国人派女子来做共姬的媵妾,这是合于礼的。凡是诸侯嫁女儿给旁的国家,同姓的国就派人来做媵妾,异姓的国就不派。

成公九年(公元前五八二年)

经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传 九年春,杞桓公来逆叔姬之丧,请之也1。杞叔姬卒,为杞故也2。逆叔姬,为我也3。

今注

1 请之也:这是鲁国的请求。

2 为杞故也:这是为杞国的缘故。

3 逆叔姬,为我也:她是被杞国遗弃的,而杞国迎接她的丧事,这是为鲁国的缘故。

今译

九年春天,杞桓公来迎接鲁国叔姬的灵柩,这是鲁国请求的。叔姬的死,是由于被杞国遗弃。杞伯迎接叔姬的灵柩,这是为鲁国的面子。

经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

传 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1。晋人惧,会于蒲2,以寻马陵之盟。季文子谓范文子曰:“德则不竞,寻盟何为3?”范文子曰:“勤以抚之,宽以待之,坚强以御之,明神以要之,柔服而伐贰4,德之次也。”是行也,将始会吴,吴人不至。

今注

1 诸侯贰于晋:诸侯全都与晋国有了二心。

2 蒲:是卫地,在今河北省长垣县西南。

3 德则不竞,寻盟何为:德行不能加强,何必重申盟誓呢?

4 柔服而伐贰:安抚服从的国家,而讨伐有二心的人。

今译

由于晋国让鲁国退还齐国汶水北边的田地,诸侯对于晋国全有了二心。晋国人害怕,在蒲这地方会盟,以重申马陵的旧盟誓。鲁国大夫季文子就对晋国的大夫范文子说:“晋国的德行不能加强,重申盟会有什么用?”范文子说:“用勤劳以安抚诸侯,宽大以对待诸侯,坚忍强毅以驾驭诸侯,用盟誓来约束诸侯,安抚服从的诸侯而讨伐有二心的诸侯,这也是德行的第二等。”这次盟会是首次邀请吴国人,但是吴国人不来。

经 公至自会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鲁成公从开会的地方回来。

经 二月,伯姬归于宋。

传 二月,伯姬归于宋1。

今注

1 伯姬归于宋:鲁国的女儿伯姬出嫁到宋国。

今译

二月,鲁国的女儿伯姬出嫁到宋国。

传 楚人以重赂求郑,郑伯会楚公子成于邓1。

今注

1 邓:在今河南省郾成县东南三十五里的邓城。

今译

楚国人拿重的贿赂求郑国,郑伯就到邓这地方与楚大夫公子成会盟。

经 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

传 夏,季文子如宋致女,复命。公享之,赋《韩奕》之五章1。穆姜2出于房,再拜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及嗣君,施及未亡人3,先君犹有望也4,敢拜大夫之重勤。”又赋《绿衣》之卒章5而入。

今注

1 赋《韩奕》之五章:《韩奕》是《诗经·大雅》的一篇,五章里面说,观察各处没有比韩再快乐的地方。

2 穆姜:是伯姬的母亲。

3 施及未亡人:未亡人是女子丈夫已死的自称。

4 先君犹有望也:先君也希望季文子如此。

5 《绿衣》之卒章:《绿衣》是《诗经·邶风》的一篇。卒章的意思是说季文子很得穆姜的心意。

今译

夏天,季文子到宋国去送女,回到鲁国复命。鲁成公设宴款待他,季文子就歌唱《诗经·大雅·韩奕》的第五章,意思是说观察各地,没有比韩国更快乐的地方了。成公的母亲穆姜从屋里出来拜谢两次,并且说:“大夫勤劳,不忘记先君以及现在的君,延及于未亡人,先君也是这样希望你的,再谢大夫的多次辛劳。”穆姜又歌唱《诗经·邶风·绿衣》末了一篇,然后回到屋里去。

经 晋人来媵。

传 晋人来媵,礼也1。

今注

1 晋人来媵,礼也:晋人与鲁人同姓,所以派来媵很合于礼。

今译

晋国人派媵妾来,这是合于礼的。

经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秋七月丙子这天,齐侯无野死了。

经 晋人执郑伯。

传 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1。

今注

1 铜鞮:《一统志》说:“今山西沁县南十里,中有宫阙台基,即晋别宫。其北即晋大夫羊舌赤之邑。”

今译

秋天,郑伯到晋国去。晋国人惩罚他对晋国有二心而倾向楚国,把他逮到铜鞮的宫中。

经 晋栾书帅师伐郑。

传 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1,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2,可也。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3?”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4。”使税之5。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6。”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7!”使与之琴,操南音8。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大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9,不知其他。”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10;名其二卿,尊君也11。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12;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13。

今注

1 郑人使伯蠲行成:伯蠲是郑国的行人,到晋国去要求和平。

2 兵交使在其间:在打仗的时候使臣可以在中间。

3 南冠而絷者谁也:戴着南方的帽子而被拘禁的,这是谁?

4 郑人所献楚囚也:这是郑国所贡献的楚国囚人。

5 使税之:税音义同脱。就把拘禁他的器械打开。

6 泠人也:泠音义同伶。是指乐馆能奏乐的人。

7 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这是我们先人的职责,我不敢学旁的事情。

8 使与之琴,操南音:给他琴,他就奏楚国的音乐。

9 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早晨到令尹子重那里去,而晚上到司马子反那里去。

10 称大子,抑无私也:大音泰。称呼楚王做大子的时候,表示他没私心。

11 名其二卿,尊君也:称婴齐同侧这是二卿的名字,这表示尊敬晋君。

12 尊君,敏也:尊重晋君,这是很敏达的。

13 使归求成:叫他回去以求晋楚两国的和平。

今译

晋将栾书讨伐郑国,郑国人派遣大夫伯蠲来求和平,晋国人把他杀掉,这是不合于礼的。打仗的时候,使臣可以在中间。楚国令尹子重侵伐陈国以救郑国。晋景公视察军用仓库,见了钟仪,便问道:“那个戴了南边帽子而被拘禁的,是谁?”有司回答说:“就是郑人献来的楚囚。”便命放了钟仪。召来安慰他一番,钟仪便再拜叩头。问他宗族,答说:“是做乐工的。”公就问:“能够奏乐吗?”答道:“这是先父的职责,怎敢学其他事呢?”就叫他弹琴,他弹的是楚国的音乐。公又问:“你的君王怎样?”答说:“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再三问他,就答说:“他做太子的时候,师保侍奉他,早起去见婴齐,晚上去见侧,尊卿敬老是这般的,其余便不知道了。”公把这些话告诉范文子,文子说:“楚囚倒是个君子哩!说话称呼先父的官职,这是他的不忘本;奏乐奏家乡的乐调,这是不忘故旧;举出楚君做太子时候的事,这是他的无私心;称二卿的名字,这是他的尊重国君。不背本,就是仁;不忘旧,就是信;没有私心,就是忠;尊君,就是敏。用仁以接事,用信来守事,用忠成事,用敏行事,有这四德,哪怕大事,也定能成功的了。君为什么不使他回去,撮合晋和楚和好呢?”公听他的话,格外用礼貌待钟仪,使他归国去求和。

经 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冬天十一月,给齐顷公行葬礼。

经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楚人入郓。

传 冬十一月,楚子重自陈伐莒,围渠丘,渠丘城恶,众溃奔莒。戊申,楚入渠丘1。莒人囚楚公子平2,楚人曰:“勿杀,吾归而俘。”莒人杀之。楚师围莒,莒城亦恶,庚申莒溃,楚遂入郓,莒无备故也。君子曰:“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3。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4。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浃辰之间5,而楚克其三都,无备也夫。《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匮6。’言备之不可以已也。”

今注

1 渠丘:见成公八年。

2 公子平:是楚大夫。

3 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依仗城的简陋而不防备,这是罪状最大的。

4 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在没有状况的时候,就预备着,这是善政最大的。

5 浃辰之间:十二天的工夫。

6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匮:这是一首逸诗。意思是说虽然有好的织布的原料,也不要放弃坏的原料,虽有美女,也不要放弃陋贱的人。凡是各种君子,没有不准备好可以代用的以备匮乏。

今译

冬天十一月,楚国令尹子重自从陈国伐了莒国,围了渠丘这个城,渠丘城池破败,大众溃散了,逃到莒国都城。戊申这天,楚国军队进入渠丘城。莒国人抓住了楚国的公子平,楚人说:“不要杀他,我归还你们的俘虏。”莒国人不听,就杀了公子平。楚国军队就围了莒国都城,这个城也很坏。庚申这天,莒国溃败,楚国军队就进入郓城,这是莒国没有防备的缘故。君子说:“仗着简陋而不防备,这是罪恶中最大的。在平时就预做准备,这是最大的善策。莒国仗着它的简陋而不修理它的内城同外郭,十二天的工夫,而楚国得到三个大城,这是没有防备的缘故。逸诗说:‘虽然有丝同麻,也不要舍弃坏一点的材料;虽然有姬姜的美女,不要舍弃微贱的女子;凡是君子,不要忘了准备替代可用的人。’意思是说,防备是不可以忘的。”

经 秦人、白狄伐晋。

传 秦人、白狄伐晋,诸侯贰故也1。

今注

1 诸侯贰故也:因为诸侯对晋国有了二心。

今译

秦国人同白狄全都去讨伐晋国,这都是各诸侯对晋国全有二心的缘故。

经 郑人围许。

传 郑人围许,示晋不急君也。是则公孙申谋之曰:“我出师以围许,为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1,晋必归君。”

今注

1 为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就是为表示要改立新君,而暂缓派人到晋国去。

今译

郑国人围了许国都城,这是向晋国表示他们不急于使郑伯回国。这是公孙申的计谋,他说:“我们出兵去围了许国都城,为表示要改立新的郑君,而暂缓派人到晋国,晋国必定把君送还。”

经 城中城。

传 城中城1,书时也。

今注

1 城中城:这是修鲁国曲阜的内城。因为楚国占了莒国的三个城,所以鲁国害怕。

今译

在鲁国曲阜都城里面修一小城,《春秋》中记载了这件事,因为合于时令。

传 十二月,楚子使公子辰如晋报钟仪之使,请修好结成1。

今注

1 请修好结成:请修好,并加以盟誓。

今译

十二月,楚王派公子辰到晋国去,是报答晋国派楚国的钟仪来修好,请求修好并且商定盟约。

成公十年(公元前五八一年)

传 十年春,晋侯使籴茷如楚1,报大宰子商2之使也。

今注

1 晋侯使籴茷如楚:晋景公叫籴茷到楚国去。籴茷是晋大夫。

2 子商:是楚公子辰。

今译

成公十年春天,晋侯叫籴茷到楚国去,是报答楚国太宰子商前年出使鲁国。

经 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

传 卫子叔黑背侵郑,晋命也1。

今注

1 晋命也:这是晋国的命令。

今译

卫国子叔黑背侵略郑国,这是晋国的命令。

经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夏天四月,五次占卜郊天,占卜不成,就不郊天。

经 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传 郑公子班闻叔申之谋1,三月,子如立公子 2。夏四月,郑人杀 立髡顽3,子如奔许。栾武子曰:“郑人立君,我执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郑而归其君,以求成焉。”晋侯有疾,五月,晋立大子州蒲以为君4,而会诸侯伐郑,郑子罕赂以襄钟5,子然盟于修泽,子驷为质6。辛巳,郑伯归。

今注

1 郑公子班闻叔申之谋:郑公子班听见了叔申计划重新立君的计谋。这件事情在鲁成公九年。

2 子如立公子 : 音须。子如就是公子班。

3 髡顽:是郑成公的太子。

4 晋立大子州蒲以为君:州蒲是晋景公的太子。

5 郑子罕赂以襄钟:子罕是郑穆公的儿子,襄钟是郑襄公庙里的钟。拿这个钟作为给晋国的贿赂。

6 子然盟于修泽,子驷为质:子然同子驷全是郑穆公的儿子。修泽据《河南通志》说:“今河南原武县东北有修武亭即修泽,又名修鱼。”

今译

郑国的公子班听见叔申改立郑君的计谋,三月的时候,公子班就立了 为郑君。四月,郑国人杀公子 立郑成公太子髡顽,公子班逃到许国。晋国栾书就说:“郑国人立了一个君,我也囚困的就是普通人,这有什么用处?不如讨伐郑国,而归还它的国君,以要求和平。”晋侯有病,五月,晋国立了他的太子州蒲为君,会合诸侯讨伐郑国,郑大夫子罕用郑襄公庙里的钟来贿赂晋国,郑国子然同诸侯在修泽这地方盟誓,子驷作为人质。辛巳这天,郑成公从晋国回到郑国。

经 齐人来媵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齐国人派媵妾来。

经 丙午,晋侯獳卒。

传 晋侯梦大厉1被发及地搏膺而踊2曰:“杀余孙不义3,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4。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5。”公疾病6,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7。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8?”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9?”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10。”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11,使甸人献麦12,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13。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14。

今注

1 大厉:大的鬼。

2 被发及地搏膺而踊:头发一直垂到地上,拍着胸脯,跳着脚。

3 杀余孙不义:杀我的孙子这是不合道理。这是指成公八年晋侯杀了赵同和赵括。

4 公觉,召桑田巫:晋景公睡醒了以后,就召桑田的巫人。桑田是晋地,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已见僖公二年。

5 不食新矣:说晋景公吃不到新麦子了。

6 公疾病:晋景公的病重了。

7 秦伯使医缓为之:秦伯就派了一个名医叫缓的给他治病。

8 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他是一个很有名的医师,恐怕要伤害我们,逃避到什么地方去呢?

9 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肓音荒。《说文解字》说肓是在心下鬲上。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那对我怎么办呢?

10 良医也:这是一个好医生。

11 晋侯欲麦:晋侯想吃新的麦子。

12 使甸人献麦:甸人是管公田的人,叫他呈献新的麦子。

13 张如厕,陷而卒:肚子胀就到厕所去,跌到厕所就死了。

14 遂以为殉:就把这小臣来为晋景公殉葬。

今译

晋景公梦中看见一个大鬼,头发直披到地上,用手拍着胸膛跳跃着说:“杀掉我的孙子这是不义,我要为他们报仇,已经得到上帝允许了。”就坏了大门和寝门一直进来。公心中害怕,逃进屋中,厉鬼又毁坏了屋门。公一惊,醒了,差人去招桑田这地方的巫人来问问吉凶。巫所说的话,和公的梦一样!公就问:“主什么吉凶?”巫答说:“君王吃不到新麦了。”公从此便重病,到秦国去请医生,秦伯差个医生叫缓的来给他医治。还没有到来,公又梦见那病化成两个小孩子,一个说:“他是个好医生呢!恐怕他要伤害我们,逃避到什么地方去呢?”又一个说:“我们居在肓上膏下,他能怎样对付我们呢?”后来医生到了,说:“这病不可救了,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灸他不能,用针却又达不到,药力也行不到,真没法医治了。”公说:“这真是个好医生呢!”遂用厚礼待他,送他回国去。六月丙午这一天,晋侯想吃麦,叫管田租的人献上麦来,又叫庖人煮了,然后召来巫人,把新麦给他看,便杀死了他。景公正要吃麦饭的时候,肚子偏胀起来,就到茅坑去,跌在坑里,就死了。有个小臣早晨做了一梦,梦背着公升上天去,等到日中,果真背了晋侯从茅坑中爬出来,于是就以他为景公殉葬。

传 郑伯讨立君者,戊申,杀叔申、叔禽1。君子曰:“忠为令德2,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

今注

1 叔申、叔禽:叔申是郑大夫,叔禽是他的弟弟。

2 忠为令德:忠诚是好的德行。

今译

郑成公讨伐另立新君的人,戊申这天,杀了叔申、叔禽两个人。君子说:“忠诚是好的德行,所忠的人不适合尚且不可以,何况是不好的德行呢?”

经 秋七月,公如晋。

传 秋,公如晋,晋人止公,使逆葬,于是籴茷未反1。冬,葬晋景公,公送葬,诸侯莫在,鲁人辱之,故不书,讳之也。

今注

1 籴茷未反:籴茷到楚国。为的是回来可以报告鲁国与楚国是否有勾结。

今译

秋天,鲁成公到晋国去,晋人叫他不要回来,等着行晋景公的葬礼,因为这个时间晋国派到楚国去的籴茷还没有回来。冬天,晋国行晋景公的葬礼,鲁成公参加送葬,其他的诸侯没有参加,鲁国人以为羞辱,所以不写在《春秋》上,因为要避讳。

经 冬十月1。

今注

1 此经无传。

今译

冬天十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