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十三章 华严法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第一节 华严经的部类与集成

第一项 汉译的华严经部类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在中国的汉译中,是一部大经,被称为「五大部」之一。『华严经』在中国,经古德的宏扬,成立了「华严宗」,在大乘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大经的全部纂集完成,比「般若」、「净土」、「文殊」等法门,要迟一些,但也有比较早的部分。现在以「华严法门」为题,来说明全经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华严经』的传译,全部译出的有二部:一、东晋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所译的六十卷本(起初分为五十卷),分三十四品,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为「晋译本」。译经的事迹,如『出三藏记集』卷九『华严经(后)记』(大正五五‧六一上)说:

「华严经胡本,凡十万偈。昔道人支法领,从于阗得此三万六千偈。以晋义熙十四年,岁 [p1000] 次鹑火,三月十日,于杨州司空谢石所立道场寺,请天竺禅师佛度跋陀罗,手执梵文,译胡为晋,沙门释法业亲从笔受。时吴郡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讫。凡再挍胡本,至大宋永初二年,辛丑(应是「辛酉」)之岁:十二月二十八日挍毕。

『华严经』的梵本,号称十万偈,但「晋译本」的梵本,仅有三万六千偈。这部梵本,是支法领从于阗取回来的,如『高僧传』卷六(大正五0‧三五九中)说:

「初经流江东,多有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阙。(慧)远慨其道缺,乃令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逾越沙雪,旷岁方反,皆获梵本」。

依『高僧传』所说,支法领等去西方取经,是秉承慧远的命令。去的不止一人,弟子们分头去寻访,也各有所得,所以说「皆获梵本」;『华严经』梵本,就是支法领取回来的。僧肇答刘遗民的信,也说到:「领公远举,乃千载之津梁也!于西域还,得方等新经二百余部」 (1)。大抵慧远在江东,所以经本也到了江东。恰好禅师佛陀跋陀罗到了江东,就在杨州的道场寺,将『华严经』翻译出来。从义熙十四年(西元四一八)三月,到元熙二年(西元四二0)六月,才全部译出。

二、唐实叉难陀s/iks!a^nanda所译的,凡八十卷,分三十九品,也名『大方广佛华严经』 [p1001] ,简称「唐译本」。译经的情形,如『开元释教录』卷九(大正五五‧五六六上)说:

「沙门实叉难陀,唐云喜学,于阗国人。……天后明扬佛日,敬重大乘。以华严旧经处会未备,远闻于阗有斯梵本,发使求访,并请译人;实叉与经,同臻帝阙。以天后证圣元年乙未,于东都大内遍空寺译华严经。天后亲临法座,焕发序文;自运仙毫,首题名品。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沙门义净,同宣梵文。后付沙门复礼、法藏等,于佛授记寺译,至圣历二年己亥功毕」。

「唐译本」的梵本,也是从于阗请来;译主实叉难陀,是于阗人而与梵经同来的。译经的时间,为证圣元年(西元六九五)到圣历二年(西元六九九)。据『华严经疏』说:「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2)。比对两种译本,「晋译本」的『卢舍那佛品』第二,「唐译本」译为『如来出现品』第二,到『毗卢遮那品』第六,分为五品。这一部分,「唐译本」要详备些。「唐译本」『十定品』第二十七,「晋译本」缺;二译的重要差别,是晋译缺了这一品。晋译的梵本三万六千颂,唐译为四万五千颂。『华严经探玄记』说:「于阗国所进华严五万颂」(3),可能是泛举大数而说。在唐代,大慈恩寺有『华严经』梵本,如智俨的『孔目章』说:「依大慈恩寺华严梵本,检有五百四十一纸叶,…… …四万一千九百八十颂,余十字」(4)。『华严经』虽有十万颂说,但传来中国的『华严经』梵本 [p1002] ,都在四万颂左右。

『华严经』的部分译出,现存的有:一、『兜沙经』,一卷,汉支娄迦谶lokaraks!a译 (5)。『出三藏记集』说:「安公云:似支谶出也」(6)。后代的经录,都同意这一论定。『兜沙经』的内容,是「唐译本」『如来名号品』第七的略译,及『光明觉品』第九的序起部分。兜沙,近藤隆晃教授引古译的怛沙竭、兜沙陀、多沙陀,而断定为tatha^gata──如来的音译,这是可以釆信的(7)。『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说到:「般若波罗蜜、兜沙陀比罗经」(8)。比罗是pit!aka(藏)的音译,『兜沙陀比罗经』就是『如来藏经』。『菩萨处胎经』立「八藏」,在『摩诃衍方等藏」,「十住菩萨藏」以外,又立「佛藏」,可能就是『如来藏经』(9)。这是以如来的果德─ ─佛号、佛功德为主的经典,为『华严经』中部分内容的古称。

二、『菩萨本业经』,一卷,吴支谦译,这也是道安以来的一致传说(10)。这部经的内容,有三部分:一(缺品名)、与『兜沙经』的内容相当,可说是『兜沙经』的简化与汉化(不用音译),这是符合支谦的译风的。二、『愿行品』第二,与「唐译本」的『净行品』第十一相当。三、『十地品』第三,是「唐译本」的『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这部分的译文,非常简略),及『十住品』第十五的异译,但没有『十住品』的偈颂。

三、『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西晋聂道真译(11),与「唐译本」的『净行品』第十一相 [p1003] 当。末后,「是释迦文佛剎」以下,是「唐译本」的『升须弥山顶品』,『须弥顶上偈赞品』的序起部分,极为简略。

四、『菩萨十住行道品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12)。与「唐译本」的『十住品』第十五相当,也没有偈颂。

五、『菩萨十住经』,一卷,东晋祇多蜜gi^tamitra译(13);译文与竺法护的『十住行道品经』,非常接近,但以为经是文殊师利man~jus/ri^说的。经初说:「佛说菩萨戒十二时竟」(14) 。在大乘律部中,有『菩萨内戒经』。佛为文殊说十二时受菩萨戒,然后说:「佛说菩萨戒十二时竟。文殊师利白佛言」(15)。以下的经文,与祇多蜜所译的『菩萨十住经』,完全相同(祇多蜜译本,缺流通)。『菩萨内戒经』文,在第十二时终了,这样说:「!b鷽陀和菩萨………!6嗀轮稠菩萨等,合七万二千人,皆大踊跃欢喜,各现光明展转相照。各各起,正衣服,前以头脑着地,为佛作礼(而去)」(16)。这一段,与『菩萨十住经』的流通分,也完全一致(17)。这样,『菩萨十住经』,实在是从『菩萨内戒经』分离出来的。从「宋藏」以来,『菩萨内戒经』的译者,都说是「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在「经录」中,起初都不知『菩萨内戒经』的译者是谁。『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开始说:「宋文帝代求那跋摩译,出达摩!4钴多罗(法上)录」(18);『开元释教录』也承袭此说,一直误传下来。其实,求那跋摩gun!avarman译的是『菩萨善戒经』,不是『菩萨内 [p1004] 戒经』。『菩萨内戒经』──『菩萨十住经』的母体,应该是祇多蜜译的。

六、『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19),与「唐译本」的『十地品』第二十六相当。但在偈颂终了,多结赞流通一大段。七、『十住经』,四卷,姚秦鸠摩罗什kuma^raji^va 译(20)。八、『十地经』,九卷,唐尸罗达摩s/i^ladharma译(21)。『十住经』与『十地经』,都是『华严』『十地品』的异译;末后没有结赞流通,与『十地品』一致。

九、『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三卷,西晋竺法护译(22),与「唐译本」的『十定品』第二十七相当。「晋译本」没有这一品。

一0、『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唐玄奘译(23)。一一、『较量一切佛剎功德经』,一卷,赵宋法贤译(24)。这两部,都是「唐译本」的『寿量品』第三十一的异译。

一二、『如来兴显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25)。依经题,是「唐译本」的『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晋译本」作『宝王如来性起品』)的异译。然卷四「尔时,普贤重告之曰」以下(26) ,是「唐译本」的『十忍品』第二十九的异译。在次第上,与「唐译本」不合。

一三、『度世品经』,六卷,西晋竺法护译(27),与「唐译本」的『离世间品』第三十八相当。在偈颂终了,比「唐译本」多普智菩萨问佛一大段(28)。

一四、『罗摩伽经』,三卷,西秦圣坚译。经初,是「唐译本」的『入法界品』的序起部分 [p1005] 。从「尔时,善财童子从东方界,求善知识」以下(29),所参访的善知识,与「唐译本」从无上胜长者,到普救众生妙德夜神部分相合;这是『入法界品』部分的古译。题作『罗摩伽经』,不知是什么意义!近代虽有所推测(30),也没有满意的解说。「罗摩伽」,经中也作「毗罗摩伽」,都是形容「法门」──「解脱」、「三昧」的。还有,善知识婆沙婆陀(31),喜目观察众生夜天,都说有咒语(32),这是「晋译本」、「唐译本」所没有的。

一五、『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唐地婆诃罗diva^kara译。这部经的内容与译出。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三(大正三五‧五二三下──五二四上)说:

「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此云日照,于西京大原寺,译出入法界品内两处脱文。一、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善知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十五行经。大德道成律师,薄尘法师,大乘基法师等同译,复礼法师润文」。

晋译的六十卷本,是有所脱落的。日照三藏有这部分的梵文,所以奉敕译出,补足了晋译的缺失。补译的第一段,现在编入「晋译本」第五十七卷(33)。第二段,编入「晋译本」第六十卷(34) 。现存日照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却仅是前一段(35)。

一六、『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唐般若prajn~a^译,简称为「四十卷本」。这部经 [p1006] ,虽题『大方广佛华严经』的通称,而内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实只是「唐译本」的『入法界品』第三十九的异译。这部经的梵本,是乌荼ud!ra国王奉献给唐帝的(尼泊尔现保有这部分的梵本),那是唐德宗贞元十一年(西元七九五)。次年六月,在长安崇福寺翻译,到贞元十四年(西元七九八)译成(36)。译出的时代迟些,也就多了些内容,如八识说(37);病理与生理学(38);理想的国王生活(39);最后身菩萨能利自他的三种因果(40);女人多过患颂(41);十法能证无垢智光明解脱(42);十地十身(43);圆满头陀功德(44);文殊为善财说法(45)。而最重要的,是第四十卷,一般称为『普贤行愿品』而别行的,也是作为『华严经』流通分的那一卷(46)。

一七、『文殊师利发愿经』,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47)。一八、『普贤菩萨行愿赞』,一卷,唐不空amoghavajra译(48)。这二部,都与般若所译的「四十卷本」,末后一卷的偈颂部分相当。

『华严经』的部分别译而现存的,就是上面所说的几部。此外,被看作『华严经』眷属的,也还有好几部。其中,『庄严菩提心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49)。『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元魏吉迦夜kim!ka^rya译(50)。这二部是同本异译,佛说发菩提心与十地所有的功德。与二经相近,且同有论义色彩的,有『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51);及同本异译的,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所译的『伽耶山顶经』(52),隋毘尼多流支vini^taruci所译的 [p1007] 『象头精舍经』(53),唐菩提流志bodhiruci所译的『大乘伽耶山顶经』(54)。又,『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五卷,赵宋法天译(55)。卷一与卷二的偈颂,与「唐译本」的『十住品』,大体相合。从卷三「佛子谛听贤吉祥」起,到卷五「一一面前经劫住,最胜福报未为难」止(56),与「唐译本」的『贤首品』第十二相合。这是取『十住品』、『贤首品』为主,加入「宝光明总持陀罗尼」──咒(57)等,重为纂集而成的别部。这是「秘密大乘佛法」时代所纂集的,表示了「华严法门」的蜕化。

注【104-001】『肇论』(大正四五‧一五五下)。

注【104-002】『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三(大正三五‧五二四上)。

注【104-003】『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正三五‧一二三上)。

注【104-004】『华严孔目章』卷四(续一0二‧五0七上)。

注【104-005】『兜沙经』(大正一0‧四四五上以下)。

注【104-006】『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中)。

注【104-007】见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所引(五八──五九)。

注【104-008】『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一四‧六六六下)。

注【104-009】『菩萨处胎经』卷七(大正一二‧一0五八中)。 [p1008]

注【104-010】『菩萨本业经』(大正一0‧四四六中以下)。

注【104-011】『诸菩萨求佛本业经』(大正一0‧四五一上以下)。

注【104-012】『菩萨十住行道品』(大正一0‧四五四中以下)。

注【104-013】『菩萨十住经』(大正一0‧四五六下以下)。

注【104-014】『菩萨十住经』(大正一0‧四五六下)。

注【104-015】『菩萨内戒经』(大正二四‧一0三二下)。

注【104-016】『菩萨内戒经』(大正二四‧一0三二下)。

注【104-017】『菩萨十住经』(大正一0‧四五八上)。

注【104-018】『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六(大正五五‧四0四中)。

注【104-019】『渐备一切智德经』(大正一0‧四五八上以下)。

注【104-020】『十住经』(大正一0‧四九七下以下)。

注【104-021】『十地经』(大正一0‧五三五上以下)。

注【104-022】『等目菩萨所问经』(大正一0‧五七四下以下)。

注【104-023】『显无边佛土功德经』(大正一0‧五九一下以下)。

注【104-024】『较量一切佛剎功德经』(大正一0‧五九二上以下)。

注【104-025】『如来兴显经』(大正一0‧五九二下以下)。 [p1009]

注【104-026】『如来兴显经』卷四(大正一0‧六一四中)。

注【104-027】『度世品经』(大正一0‧六一七中以下)。

注【104-028】『度世品经』卷六(大正一0‧六五八下)。

注【104-029】『罗摩伽经』卷上(大正一0‧八五三上)。

注【104-030】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九二──九三)。

注【104-031】『罗摩伽经』卷中(大正一0‧八六三上──中、八六五上)。

注【104-032】『罗摩伽经』卷下(大正一0‧八七五下)。

注【104-03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七(大正九‧七六五上──七六七中)。

注【104-03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0(大正九‧七八三下)。

注【104-035】『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大正一0‧八七八下)。

注【104-036】『大方广佛华严经』后记(大正一0‧八四八下)。

注【104-037】『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大正一0‧六八八上)。

注【104-03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一(大正一0‧七一0下──七一一下)。

注【104-03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一‧一二(大正一0‧七一二下──七一八上)。

注【104-04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六(大正一0‧七八一下──七八二下)。

注【104-04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八(大正一0‧七八九下──七九一上)。 [p1010]

注【104-04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二(大正一0‧八0六中──八0七上)。

注【104-04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二(大正一0‧八0八上──下)。

注【104-04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三(大正一0‧八一四中──八一六下)。

注【104-04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八(大正一0‧八三七上──八三八上)。

注【104-04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四中──八四八下)。

注【104-047】『文殊师利发愿经』(大正一0‧八七八下以下)。

注【104-048】『普贤菩萨行愿赞』(大正一0‧八八0上以下)。

注【104-049】『庄严菩提心经』(大正一0‧九六一中以下)。

注【104-050】『大方广菩萨十地经』(大正一0‧九六三中以下)。

注【104-051】『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大正一四‧四八一中以下)。

注【104-052】『伽耶山顶经』(大正一四‧四八三下以下)。

注【104-053】『象头精舍经』(大正一四‧四八七上以下)。

注【104-054】『大乘伽耶山顶经』(大正一四‧四八九下以下)。

注【104-055】『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大正一0‧八八四中以下)。

注【104-056】『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三──五(大正一0‧八九六上──九0四下)。

注【104-057】『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二(大正一0‧八九二中──下)。 [p1011]

第二项 华严经的编集

『华严经』的大部集成,不是一次集出的。有些部类,早已存在流行,在阐明佛菩萨行果的大方针下,将相关的编集起来。古人称为「随类收经」,的确是很有意义的!现存『华严经』的部分内容,古代是单独流行的,如『入法界品』,龙树na^ga^rjuna在『大智度论』中,称为『不可思议解脱经』(1),或简称『不思议经』。『不可思议解脱经』的单独流行,到唐代也还是这样,如乌荼ud!ra国进呈的,译成四十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其实只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经』──『普贤行愿品』。『大智度论』所说的『十地经』(2)、『渐备经』(3),是『华严经』的『十地品』。『大乘密严经』说:「十地华严等……皆从此经出」(4),「十地」也还是独立于『华严』以外的。在大部『华严经』中,『十地品』名「集一切种一切智功德菩萨行法门」;「集一切智功德法门」(5)。『如来出现品』名「示现如来种性」等,「如来出现不思议法」(6) ;『离世间品』名「一切菩萨功德行处……离世间法门」(7)。『入法界品』名「不思议解脱境界」。这几部,不但各有法门的名称,而且是序、正、流通,都完备一部经的组织形式。这都是大部『华严经』以前就存在的经典,其后才综合编集到大部中的。

『华严经』集成的史的过程,似乎可以从经文而得到线索。与「唐译本」的『如来名号品』 [p1012] 、『光明觉品』相当的『兜沙经』,是译出最早的『华严经』的一部分。在这部经中,「诸菩萨辈议如是:佛爱我曹等辈」以下,是菩萨们所希望知道的法门(8)。今依『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二(『如来名号品』),列举菩萨们所希望知道的法门如下(大正一0‧五八上):

一、佛剎,佛住,佛剎庄严,佛法性,佛剎清净,佛所说法,佛剎体性,佛威德,佛剎成就,佛大菩提。 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通,十顶。 三、如来地,如来境界,如来神力,如来所行,如来力,如来无畏,如来三昧,如来神通,如来自在,如来无碍,如来眼,如来耳,如来鼻,如来舌,如来身,如来意,如来辩才,如来智慧,如来最胜。

菩萨们所希望知道的,分为三大类:一是佛与佛剎:佛出现世间,一定有国土,时劫,说法等事项;二是菩萨所行的法门;三是佛的果德。菩萨们所要知道的,『如来名号品』以下,现存的大部圣典,虽次第不一定相同,也没有完备的解说这些,但可以这样说,在『华严经』初编(编集是不止一次的)时,是包含了这些,菩萨们所要知道的内容。先从第二类的菩萨行来说:「唐译本」与「晋译本」,是九类十法,但古译的『兜沙经』,『菩萨本业经』,却是十类。依「华严法门」的体例,十类是极为可能的。各本的译语有出入,今对比如下(9): [p1013]

图片

『兜沙经』 │『菩萨本业经』│ 『晋译本』 │『唐译本』

───────┼───────┼──────┼─────

1.十法住 │ 2.十智 │ 1.十住 │1.十住

2.十法所行 │ 3.十行 │ 2.十行 │2.十行

3.十法悔过 │ 4.十投 │ 3.十回向 │3.十回向

4.十道地 │ 1.十地 │ 5.十地 │5.十地

5.十镇 │ 5.十藏 │ 4.十藏 │4.十藏

6.十居处所愿 │ 6.十愿 │ 6.十愿 │6.十愿

7.十黠 │ 7.十明 │ │

8.十三昧 │ 8.十定 │ 7.十定 │7.十定

9.十飞法 │ 9.十现 │ 8.十自在 │8.十通

10十印 │ 10十印 │ 9.十顶 │9.十顶

比对四译,支谦所译的『菩萨本业经』,差别大一些。『本业经』以十地为第一,这可能是当时的十地说风行,十地是菩萨修行的整个过程,所以提在最先吧!十智,可能是十住的误写。十投的投,是投向,也就是回向。『兜沙经』译回向为悔过,可能由于忏悔一向与回向相关联的关系。总之,次第虽略有出入,大致可说是一致的,不过「唐译本」与「晋译本」,少十黠(或 [p1014] 译十明)而已。这一菩萨行法,如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无尽)藏、十定、十通── 七类,都自成一品而编在『华严经』中。十愿,『十地品』有无尽的十大愿(10)。与古译十印相当的十顶,不知是否『离世间品』的十种印(11)。古译多十黠一类,「唐译本」『菩萨问明品』(晋译作『菩萨明难品』),文殊师利man~jus/ri^问众菩萨,众菩萨问文殊,一共有十问,所问的称为明。十黠或十明,可能是『菩萨问明品』的内容。这些菩萨行法,在「唐译本」中,是『十住品』第十五,『十行品』第二十一,『十回向品』第二十五,『十地品』第二十六,『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十大愿,在『十地品』中),『十定品』第二十七,『十通品』第二十八。次第方面,多数是相同的,不过每品的内容,不一定与现存的完全一致。如『十住品』的初期译本,都是没有重颂的。以重颂来说,颂初住的特别多。从「随诸众生所安立,种种谈论语言道」,到「了知三世皆空寂,菩萨以此初发心」(12),共二十二偈,是长行所没有的。以重颂的体例来说,这是后来增补的。又如『十地品』,依『十住毘婆沙论』,所解说的是偈颂,也不一定是「十」数。所以初编的菩萨行部分,大体上与现存的相近,却并不完全相同。

第三类是佛的果德:在大部『华严经』中,长行的『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说佛的三十二法。其中,5.不思议境界;6.智;16最胜;19自在;26大(那罗延幢勇健)力;31三昧;32无碍解脱(13):是『如来名号品』所问果德的一分。『离世间品』第三十八,答菩萨的二百问。如十 ge 1015> 种行(14);十种辩才,十种自在(15);十种神通(16);十种无碍(用)(17);十种境界,十种力,十种无畏 (18);十种眼,十种耳,十种鼻,十种舌,十种身,十种意(19)。名目与『如来名号品』所问的相同,不过是菩萨法而不是佛功德。『离世间品』在眼、耳等以前,还说到十种首,以及十手、十足、十腹、十胎(藏)、十心等。『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0(『如来出现品』)(大正一0‧二六六下)曾这样说:

「菩萨等见此光明,一时皆得如来境界:十头,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

如来的十眼、十耳等功德,在初编的时代,佛教界一定有所传诵,只是现存的『华严经』,没有见到详备的说明。

再说第一类的佛与佛剎:在『世界成就品』第四中,说世界海十事。其中,世界海起具因缘,世界海体性,世界海庄严,世界海(方便)清净──四事(20),与『如来名号品』中,有关佛剎的佛剎成就、佛剎体性、佛剎庄严、佛剎清净,内容是相合的。

依上来所说,佛与佛剎、菩萨行、佛功德──三类,特别是菩萨行,与『华严经』的组织次第,有相当的近似性。以现存的大部『华严经』而论,惟有『入法界品』,在三类次第中,看不出相关的迹象。所以『华严经』的初编,可推定为还没有『入法界品』(没有编入,不一定没有 [p1016] 存在)。将不同的部类,编成佛与佛剎、菩萨行、佛功德的次第,成为『华严经』的早期形态。叙述这三类次第,众菩萨所要知道的,『兜沙经』的译出最早。『兜沙经』是支娄迦谶lokaraks!a 所译的;依『高僧传』说,支谶是光和、中平间(西元一七八──一八九)译经的(21),所以『兜沙经』的集成,不能迟于西元一五0年。那时的『兜沙经』,已叙述三类次第,可以大略看出『华严经』的轮廓。支谦是支谶的再传,他所译的『菩萨本业经』,内容与『如来名号品』、『光明觉品』(上二品与『兜沙经』相同)、『净行品』、『升须弥山顶品』、『须弥顶上偈赞品』、『十住品』相当,次第与大部『华严经』相合。虽然中间缺少一品、二品,这是译者的简略,或当时还没有编入,然当时已有『华严经』的编集成部,与现存的相近,这是不容怀疑的!支谦译经,在吴黄武初(西元二二三──二二八),与建兴年间(西元二五二──二五三)。支谦所译的『明度经』、『首楞严经』、『孛本经』、『菩萨本业经』(前分),都是支谶所译而重译的。从支谦『菩萨本业经』的组织次第,似乎可以推想为,支谶那时已经如此了。

『入法界品』的成立,要迟一些,与『华严经』前六品──『世主妙严品』……『毗卢遮那品』的集成,可说是同时代的。理由是:『华藏世界品』(第五)所叙述的华藏庄严世界海,是一特殊的世界结构,为其他经典所不曾说过的。依『华藏世界品』说:华藏庄严世界海中,有(一)佛剎微尘数的香水海。中央的香水海,有名为「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的世界种。这一世界 [p1017] 种(或译为「性」)最下的世界,名「最胜光遍照」,有(一)佛剎微尘数的世界围绕着。离最下的世界极远,有第二世界;这样安立的世界,共有二十层。最高层名「妙宝焰」世界,有二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娑婆世界在第十三层,就是释迦牟尼,或名毗卢遮那的佛剎。以「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为中心,十方都有一世界种;每一世界种,也是二十层,也是有(一)佛剎微尘数世界,到二十佛剎微尘数佛剎围绕:这就共有十一世界种。十方的十世界种,又各有十世界种,分布于十方。这样安立的一百十一世界种,称为华藏庄严世界海,或简称华藏世界。依『华严经』说:「如于此华藏世界海,十方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22)。可见一切世界海,真是多得不可思量!这一世界结构,『入法界品』也明确的说到,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一(大正一0‧三八六下)说:

「命终生此华藏庄严世界海娑婆世界」。 「一切世界海,一切世界种」。

「华藏庄严世界海」,是一百十一世界种组成的。一百十一(除当前中心,就是一百一十) ──这个数目,『入法界品』也一再说到,如说(23):

「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弥勒)所」。 「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由一百一十(余)城已,到普门国。…… [p1018] 文殊师利遥伸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

一百一十由旬,一百一十善知识,一百一十余城,这一数目,与华藏庄严世界海所有的一百十一世界种,恰好相合,这不会是偶然的。善财sudhana参访的善知识,那里只是这几位!叙述的善知识,也只是代表而已。一百一十(一)善知识,等于参访了(这个华藏世界)一切世界的一切善知识。这可以说明,『华严经』的前六品,与『入法界品』是同时代集出的。龙树论一再引用『不思议解脱经』──『入法界品』,前六品也可能知道的,如『大智度论』卷一0(大正二五‧一三四中)说:

「是遍吉[普贤]菩萨,一一毛孔常出诸佛世界及诸佛菩萨,遍满十方,以化众生,无适住处。……遍吉菩萨不可量,不可说,住处不可知;若住,应在一切世界中住」。

『华严经』『普贤三昧品』第三说:「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随诸众生心所欲,示现普身等一切」(24),这正是普贤「无适住处」的说明。龙树知道普贤「无适住处」,也知道世界海、世界种、世界──华藏世界的组织层次,但没有说到大部的『华严经』。现存大部『华严经』,是在『入法界品』等集成以后。编集者将初编部分,作一番整编,与『入法界品』合成一部;再加些新的部类,如『如来出现品』等,成为现存『华严』的形态,那是龙树以后的事。

依早期传译的『兜沙经』,『菩萨本业经』,『诸菩萨求佛本业经』,虽译文过于简略,而 [p1019] 初编集时的次第,如『如来名号品』,『光明觉品』,『净行品』,『升须弥山顶品』,『须弥顶上偈赞品』,『十住品』,与现存的大部『华严经』,编次相近。在说十住法门以前,有上升须弥山顶,及说偈赞叹;现存『华严经』的十行法门,十回向法门以前,也有上升与偈赞,这大概是初编的一贯形式。十地法门也是上升他化自在天说的,却没有上升与偈赞部分,多少有点不统一!可能是『十地经』传诵在人间,序起部分,为佛教界所熟悉,所以不便改写,使与十住、十行、十回向统一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行的编集次第,即使不合每品的本义,而在初编集者的心目中,显然有着浅深、高下的意义,如:

图片

说法处 │佛放光处 │ 所说法门

─────┼─────┼─────

普光法堂 │两足轮 │ (十)信

须弥山顶 │两足指 │ 十住

夜摩天 │两足上指 │ 十行

兜率天 │两膝轮 │ 十回向

他化自在天│眉间 │ 十地

说法的地点,一次一次的向上升高。说法以前,佛一定放光,放光的处所,也从足轮而高达眉间。象征法门的由浅而深,是『华严』初编者应有的意图。经补充再编而成的大部『华严经』 [p1020] ,在组织次第上,一部分似乎只是综集起来而已。举例来说,从『十定品』第二十七,到『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十一品,都是在「阿兰若法菩提场」说。然十一品的文义,极不一致。有的是长行,有的是长行以后有偈颂,这是文体的不一致。有的说佛功德,有的说菩萨行,这是性质的不一致。说者也不一致。这一次第编集,古德虽有次第意义的解说,其实是杂乱的集合。『华严经』的前六品,说明佛剎与毗卢遮那佛的本生(本生也不全),对有关佛的──佛住、佛法性、佛所说法、佛威德、佛大菩提,在前六品中,也没有着落。再编者的组织意义,与初编者略有不同了!现在的大部『华严经』,可概分为四部分:一、前六品明佛剎与佛。二、从『如来名号品』到『十忍品』,明菩萨行:略举佛与所说法,然后劝信令行,次第深入。三、从『寿量品』到『离世间品』,明如来果德,但参杂有与菩萨行有关的『诸菩萨住处品』、『普贤行品』、『离世间品』。这三部分,大抵依『如来名号品』所列举的,众菩萨所要知道的三大类。四、『入法界品』,是善财童子的参学历程,用作大心菩萨一生取办的模范。约用意说,与『般若经』常啼sada^prarudita菩萨的求法故事一样,举修学佛法的典型,以劝学流通的。

『华严经』是不同部类的综集。集出的时间,应大分为三期:一、初编,如『兜沙经』,『菩萨本业经』等所表示的,在西元一五0年时,一定已经集成。二、『入法界品』与『世界成就品』等,『大智度论』已加以引用,推定为龙树以前,西元一五0──二00年间所集成。三、 [p1021] 集成现存『华严经』那样的大部,近代学者作出不同的推论(25),依个人的意见,赞同西元三世纪中说。当然,在大部集成以后,补充几段,或补入一品,都是有可能的。

古代华严学者,传说的华严经本很多(26),但多数是不属于人间的。存在于人间而传下来的,传说为十万颂本,三十八(或九)品。唐玄奘译『摄大乘论世亲释』说:「如菩萨藏百千颂经序品中说清净佛土」,梁译即明白说:「华严经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经」(27);百千偈,就是十万颂。十万颂经的传说,在西域极为普遍,如隋阇那崛多jn~a^nagupta所传,『历代三宝纪』卷一二(大正四九‧一0三上)说:

「于阗东南二千余里,有遮拘迦国。……王宫自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三部大经,并十万偈,王躬受持。……此国东南二十余里,有山甚崄,其内安置大集、华严、方等、宝积、楞伽、方广、舍利弗陀罗尼、华聚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八部般若、大云经等,凡十二部,皆十万偈」。

遮拘迦──斫句迦国的大乘经,玄奘也传说为:「此国中大乘经典部数尤多,佛法至处,莫斯为盛也!十万颂为部者,凡有十数」(28)。玄奘所说,大抵是承袭阇那崛多的传说。十万偈经的传说,最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一00(大正二五‧七五六上──中)说:

「大般若品有十万偈。……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诸佛本起经,……法云经,各各 [p1022] 十万偈」。

十万颂的传说,龙树na^ga^rjuna时代已相当流行了。「上品般若」,确有十万颂的事实。『不可思议解脱经』,是『入法界品』的本名,不可能是十万颂的;其他的都是传说。十万颂的传说,应该与当时的学风有关。印度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十八篇,十万颂。以古代的战争(十八日)为基础,故事是古老的。经长期的传说,包括了更多的神话、道德、哲学、习俗等在内,成为庞大的史诗。这部史诗,渐渐的扩大;到西元四世纪,完成现存的形态,而二、三世纪间,已发展得非常大了。大乘经十万颂,正是那个时代的特色。适应这好大的学风,大乘经编集而数量相当大的,也纷纷的传说为十万颂。『华严经』传来中国的,六十卷本是三万六千颂;大慈恩寺梵本,为四万一千九百八十颂余十字;八十卷本是四万五千颂;西藏所传的『华严经』,四十五品,第十一品与三十二品,是藏译本所特有的,也不会超出六万颂(29)。就事论事,『华严经』虽随时代而渐渐增多,是不会有十万颂的。十万颂,是适应当时学风的传说。龙树论没有说到大部『华严经』,所以『华严经』的完成现有的组织,比龙树迟一些,约在西元三世纪中。

说到『华严经』的编集地点,『华严教学成立史』推想为斫句迦,即现在新疆的karghalik (30)。这里传说有十万颂的大经;传来中国的『华严经』梵本,都是斫句迦旁于阗传来的,所以这 [p1023] 一推想,似乎有点近情。『华严经』是佛始成佛道,及二七日所说。依经文说:佛显现自身,使来会者体会到佛的真相。佛加持菩萨,说菩萨行与佛功德。佛自身没有说,保存了佛成道后,多少七日不说法的传统。这是初成佛道,所以来参加法会的,没有人间出家与在家弟子;来会的是无量数的他方大菩萨,天、龙、夜叉、犍闼婆等(天龙八部),主山神、主地神、主昼神、主夜神、主谷神……等。所以「华严法门」,尽虚空、遍法界的事事无碍,缺少些现实的人间感,无法从经典自身去推定编集的地点。例外的,也可说在『华严经』中不太调和的,编入了『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诸菩萨住处品』,首先说八方及海中的菩萨住处;摩度(偷)罗 mathura^以下四处,是印度中部(或南、西)的;甘菩遮kamboja以下,是印度北部及印度境外的,如(31):

图片

甘菩遮国 出生慈(菩萨住处)

震旦国 那罗延窟

疏勒国 牛头山

迦湿弥罗国 次第

增长欢喜城 尊者窟

庵浮梨摩国 见亿藏光明

[p1024]

干陀罗国 苫婆罗窟

有菩萨住处的国家,震旦──中国也在内,这都是大乘佛法流行的地方。牛头gos/i^rs!a山在于阗南境,并不在疏勒(32)。经中也没有说到斫句迦,所以推定『华严经』在斫句迦集成,也不容易使人接受。不过,叙述这么多有菩萨住处的北方国家,不能说是无关系的。泛说在印度北方集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注【105-001】『大智度论』卷七三(大正二五‧五七六下)。又卷一00(大正二五‧七五四中)。

注【105-002】『大智度论』卷四九(大正二五‧四一一上──中)。

注【105-003】『大智度论』卷二九(大正二五‧二七二上)。

注【105-004】『大乘密严经』卷上(大正一六‧七二九下)。

注【105-00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九(大正一0‧二0九中、下)。

注【105-00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二(大正一0‧二七七中、二七八中)。

注【105-007】『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九(大正一0‧三一三下)。

注【105-008】『兜沙经』(大正一0‧四四五上──中)。

注【105-009】『兜沙经』(大正一0‧四四五上──中)。『菩萨本业经』(大正一0‧四四六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大正九‧四一八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二(大正一0‧五八上)。

注【105-0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四(大正一0‧一八一下──一八二中)。 [p1025]

注【105-01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四(大正一0‧二八八上──中)。

注【105-01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六(大正一0‧八六上──下)。

注【105-01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六‧四七(大正一0‧二四二上──二五一中)。

注【105-01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三(大正一0‧二八0中)。

注【105-01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三(大正一0‧二八三中)。

注【105-01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四(大正一0‧二八六上)。

注【105-017】『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六(大正一0‧二九三下──二九五上)。

注【105-01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六(大正一0‧二九五中──二九六中)。

注【105-01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七(大正一0‧三0二下──三0三中)。

注【105-02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大正一0‧三五上── 三七下)。

注【105-021】『高僧传』卷一(大正五0‧三二四中)。

注【105-02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大正一0‧二六上)。

注【105-02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八(大正一0‧四二八下)。又卷八0(大正一0‧四三九中)。

注【105-02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大正一0‧三四上)。

注【105-025】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所引(一五二──一五三)。

注【105-026】『华严经内章门离孔目章』(大正四五‧五0六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正三五‧一二二上──下) [p1026]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三(大正三五‧五二三上)。

注【105-027】『摄大乘论释』卷一0(大正三一‧三七六下)。『摄大乘论释』卷一五(大正三一‧二六三上)。

注【105-028】『大唐西域记』卷一二(大正五一‧九四三上)。

注【105-029】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所引(五六)。

注【105-030】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一五四)。

注【105-03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九(大正九‧五九0上──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五(大正一0‧二四一下)。

注【105-032】『大方等大集经』卷四五(大正一三‧二九四中)。『大唐西域记』卷一二(大正五一‧九四三下)。

第二节 毗卢遮那佛与华藏庄严世界海

毗卢遮那vairocana与华藏庄严世界海kusumatala-garbha-vyu^ha$lam!ka^ra-lokadha^tu-samudra ,可说代表了「华严法门」的特色。圆满的、最清净的佛与佛土,作为学佛者仰望的理想;然后发心,修菩萨行;成就不思议的佛功德。这是以佛与佛土为前提的,与「般若法门」、「文殊法门」的着重菩萨行不同。「净土法门」也是以佛与佛土为前提的,但『阿弥陀经』重在念佛往生,『阿!b粊佛国经』是以阿!b粊aks!obhya菩萨的愿行为典范的。所以标举佛与佛土,开 [p1027] 示菩萨行的,成为「华严法门」的特色。着重佛与佛土的思想,应该是与大乘法门同时展开的,但成为「华严法门」那样,就不能不说是,要在「般若法门」、「净土法门」、「文殊法门」的兴盛中,才能完成而出现于佛教界。

释迦佛的教化,「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1),重在离染解脱的实践。偶然提到些世界情况,也是当时印度的一般传说。『大本经』说七佛因缘,说到了佛世的时劫与寿命 (2)。『转轮圣王修行经』,说弥勒maitreya未来成佛,国土非常清净,寿长八万岁(3)。『说本经』为弥勒授记,国土清净(4)。『阿含经』的传说,佛与佛土相关联,及佛净土说,表示了佛弟子的不满现实,注意国土,有了清净国土的理想。现前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界公认的世界结构。世界单位,是以须弥sumeru山为中心的。须弥山外的大海中,有四大洲;我们所住的,是山南的阎浮提洲jambudvi^pa。须弥山腰有日与月;以上是天界;大力鬼神,大抵依须弥山(或山下海中)而住。这样的「一(个)四天下」──四洲等,是世界单位。一千个四天下、日月等,名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或称「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有百俱胝kot!i四天下、日月等。或译为「百亿」、「万亿」,其实是一、000、000、000个四天下。我们这个大千世界,叫娑婆saha^世界,是释迦佛教化的佛土。原始佛教大概没有发现问题,但问题却紧迫而来。 [p1028] 释迦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的阎浮提洲成佛,既以三千大千世界为教化区,那其余世界的南洲,有没有佛出世呢?如『摄大乘论(世亲)释』说:「若诸异部作如是执:佛唯一处真证等觉,余方现化施作佛事」(5)。一般部派,大抵以为:释迦佛在这个世界成佛,是真的现证正觉,其他的四天下,是以化身示现成佛的。这是不能使人满意的!这是自我中心的看法,在其他四天下,难道不能说,只有自己这里,才是真实成佛吗?总不能说都是真实的;如都是示现的,那谁是真佛呢!这是从佛出现于这个世界的南洲,又说是娑婆教主所引起的问题。同时,释迦佛历劫修行,怎么会寿长八十,有病,食马麦,有人诽毁破坏呢(6)?或解说为宿业的罪报,也不能满足一般佛弟子的信仰情操。于是或说「佛身无漏」,也解说为佛的示现。还有,如『长阿含』『大本经』说:「诸佛常法」:佛从右!6虎诞生,「地为震动,光明普照」。生下来就自行七步,遍观四方,说「天上天下,唯我为尊」(7)!这种希有事,不是人间所能有的。这就是佛传的一部分;部派传诵集出的「佛本行」(佛传),有更多的希有事,增加了佛的神秘与超越感。这几项思想汇集起来,迈向于理想的佛陀观,主要是大众部maha^sa^m!ghika系,如『异部宗轮论』(大正四九‧一五中──下)说:

「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亦无边际。……一剎那心了 [p1029] 一切法」。

大众部本末四宗(应是后期的思想)所说的如来,是无限的圆满,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这就表示了释迦佛的人间局限性,是佛的示现。如大众部系的东山住部pu^rvas/aila , 所作的『随顺颂』(8)说:

「若世间导师,不顺世间转,佛及佛法性,谁亦不能知」!

『随顺颂』说:佛、法、有情、时劫、涅槃,一切都是随顺世间的。说到佛,是超越的,谁也不能知道佛是怎样的。佛为文殊man~jus/ri^所说的『内藏百宝经』说:「佛所行无所著,独佛佛能相知」。众生所知道的,都是「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9),与『随顺颂』的见解相合。被称为方广部vetulyaka的说大空宗maha^sun~n~ata^va^din,以为佛是兜率天成佛的,没有来人间,也没有说法,不过是示现色相(10)。人间佛是示现,佛实在兜率天成佛;「天上成佛」,对大乘『十地』所说色究竟天成佛说,是一项有力的启发。

进入「大乘佛法」时代,对佛与佛土,渐表示出不同从来的境界。「下品般若」,与从来所说相同。「中品般若」,在释迦「常身」以外,显现了「于三千大千国土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的尊特身。十方世界的众生,都「自念佛独为我说法,不为余人」(11);释迦佛以十方如恒河沙国土为化土;恒沙国土以外的十方菩萨来会,代十 [p1030] 方佛问候起居,那是外来的影响众了。大乘经广说他方国土的佛菩萨,然关于佛的化境,少有明确的叙述。『首楞严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五‧六四0下)说:

「诸菩萨大弟子咸作是念:释迦牟尼佛但能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有是神力,于余世界亦有是力」! 「于是世界上,过六十恒河沙土,……一灯明(国)土,示一切功德自在光明王佛,则是我身。……是我宿世所修净土。文殊师利!汝今当知我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土,尽有神力」。

大众的疑念,正是大家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经说,释迦佛也有净土,所化是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国土。当然,在其他佛土,是以不同名字而示现的。关于佛的寿命,也有同样的解说:在东方三万二千佛土外,庄严世界的明照庄严自在王如来,寿长七百阿僧祇劫。其实,这是释迦「世尊于彼庄严世界,以异名字利益众生」(12)。释迦所化的佛土,示现的佛身,真是多极了!到底那一位是真实的呢?『首楞严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五‧六三0下──六三一上)说:

「一切诸法皆空如幻,……随意而出,是诸如来皆是真实。云何为实?是诸如来本自不生,是故为实。……是诸如来,以过去世如故等,以未来世如故等,以现在世如故等,以如幻法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无所有法故等,以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故等,是故如来名为平 [p1031] 等。……如来得是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现众生」。

一切法如幻,一切法皆如。如来是如的证觉,是如,所以如来是平等平等。说不生灭,那一切是不生灭;说示现色相,那一切是如幻示现。即幻即空,即现即实,能体解佛的如义,那就一切是实,一切平等了。

「华严法门」的毗卢遮那佛与华藏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表现。经初说:「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13)。在摩竭提magadha的菩提场成佛,是释尊的初成正觉。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央,普照十方宝光明世界种第十三层,「至此世界,名娑婆,……其佛即是毗卢遮那如来」(14)。毗卢遮那是娑婆世界的佛,「此娑婆」,「其佛即是」,当然指摩竭提国始成正觉的佛。依『如来名号品』说:「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即悉达多),……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15)。释迦牟尼是毗卢遮那的别名,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并没有严格的分别意义,所以经中或说毗卢遮那,或说释迦尊。如『入法界品』中,善财sudhana参访的善知识,有岚毗尼lumbini^林神,释种女瞿波 gopa^,佛母摩耶ma^ya^,都与释尊的诞生有关。如释女瞿波说:「今释迦牟尼佛是也」,「晋译本」与「唐译本」相同,而四十卷本,即译为「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来是也」(16)。古人或定说释迦为化身,毗卢遮那为法身(或报身),倒不如说:「舍那释迦,释迦舍那」(17),还来得合适 [p1032] 些。

华藏庄严世界海,是住于华台上的,与印度的神话有关。如『大智度论』卷八(大正二五‧一一六上)说:

「劫尽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是梵天王坐莲华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趺坐」。

『外道小乘涅槃论』说:「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 (18)。这是同一传说,是印度教的创造神话。人类之祖大梵天王maha^brahman,是坐在莲华上的,佛法适应世俗的信仰,也说佛菩萨坐莲华上。『须摩提菩萨经』说:「云何不在母人腹中,常得化生千叶莲华中,立法王前」(19)?不从胎生而得莲华化生,就不再在生死流转中。如『大宝积经』的『阿阇世王子会』,『净信童女会』,『离垢施女经』等,都提出这同样问题(20)。阿弥陀佛amita^bha与往生者,都是在莲华中的。莲华化生,成为大乘佛教的一般信仰。梵天王坐在莲华中,是创造神话,世界依梵天而成立。华藏世界,就是适应这世俗信仰而形成的(21)。

华藏庄严世界海,如上面所说,是百十一世界种的总名,所有世界的数量,是无限众多广大 [p1033] 的。然与旧有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结构,也有类似处。如娑婆世界,是以一四天下为单位,经小千、中千、大千,而成三千大千世界。华藏庄严世界海,是以娑婆世界那样的世界为单位,经一世界种,十世界种,百世界种,也经三番的组合而成,如下图:

图片

┌─────────────┐

│ 千 │

│ +--------------------+ │

│ | 千 | │

娑 │ | +--------------+ | │

│ | | 千 | | │

婆 │ | | +--------+ | | │

│大|中|小|一四天下|世|世|世│

世 │ | | +--------+ | | │

│ | | 界 | | │

界 │ | +--------------+ | │

│ | 界 | │

│ +--------------------+ │

│ 界 │

└─────────────┘

图片

┌────────────────┐

│ 世 │

│ ┌────────────┐ │

│ │ 世 │ │

华 │ │ ┌────────┐ │ │

│ │ │ 世 │ │ │

藏 │ │ │ +--------+ │ │ │

│百│十│一 |娑婆世界| 界│界│界│

世 │ │ │ +--------+ │ │ │

│ │ │ 种 │ │ │

界 │ │ └────────┘ │ │

│ │ 种 │ │

│ └────────────┘ │

│ 种 │

└────────────────┘

约佛所化的世界来说,也有同样的意义。一向说,释迦佛是在一四天下的南洲成佛,而以三千大千世界为化土,这才引起谁真谁化的疑问。大乘经扩展了释尊的化区,『首楞严三昧经』说 [p1034] :释尊的神力教化,是「无量无边百干万亿那由他土」。这三层次的佛化,表示即现即实的佛陀观。现在说:与释迦佛异名同实的毗卢遮那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而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化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大正一0‧三九上)说:

「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

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历劫修行所庄严的,所以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的化土。其实,一切世界海的一切国土,也都是毗卢遮那历劫修行所严净的,如经上(22)说:

「所说无边众剎海,毗卢遮那悉严净。……等虚空界现神通,悉诣道场诸佛所。莲华座上示众相,一一身包一切剎,一念普现于三世,一切剎海皆成立。佛以方便悉入中,此是毗卢所严净」。 「毗卢遮那佛,能转正*轮,法界诸国土,如云悉周遍。十方中所有,诸大世界海,佛神通愿力,处处转*轮」。

佛是遍一切处现成正觉,转*轮的。从娑婆世界,华藏世界,到遍法界的一切土,也是三个层次。约实义说,佛是不能说在此在彼的。「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23),何况乎究竟圆满的佛?但为众生说法,劝众生发心、修行、成就,总要说个成佛的处所。佛,都是遍一切 [p1035] 处,佛与佛当然是平等不二。「文殊法门」曾一再说:「一切诸佛皆为一佛,一切诸剎皆为一剎,一切众生悉为一神,一切诸法悉为一法」(24)。 「一」是平等的意思。表示这一意义,「华严法门」是互相涉入,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七(大正一0‧四二三中)说:

「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一劫,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剎入一切剎,以一切剎入一剎,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切法入一法,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众生入一切众生,以一切众生入一众生,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一佛,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

『华严经』从劫、剎、法、众生、佛──五事,论一与多的相入,比「文殊法门」,多一「劫」,劫kalpa是时节。这五事,「一即是多多即一」,互相涉入,平等平等,而又不失是一是多的差别。「般若法门」、「文殊法门」,重于菩萨行的向上悟入平等。「华严法门」重于佛德,所以表现为平等不二中,一切的相即相入。这到底是随机所见的施设,而佛与佛土的真义,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三(大正一0,六八下)说:

「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剎土,众会及说法。一切诸佛剎,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佛剎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 [p1036] 莫能见」。

佛剎、佛身、众会、言说,众生是不能知的;与「文殊法门」的四平等相合,也与东山住部的『随顺颂』相同。大众部系理想的佛陀观,是超越而不可知的,也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这一理想,在「华严法门」中,才完满的表达出来。大众部系的思想,现存的是一鳞半爪,不可能有完整的理解。不过我以为,这是从「佛涅槃后对佛陀的永恒怀念」,经传说,推论而存在于信仰中的。但大乘佛法,着重于行者或深或浅的体验。重智证的「文殊法门」,一再说观佛、见佛,是从三昧中深入而达法界一如的。另有重信愿的学流,如『阿弥陀经』的念佛见佛,发展为『般舟三昧经』那样的念佛见佛。适应佛像的流行,观佛身相,三昧成就而见佛,达到见一切佛,如夜晚的明眼人,见满天的繁星一样。由于随心所见,引发了「唯心所现」的思想。菩萨们见他方佛国,佛说法等,在大乘法会中,每有这样的叙述。「华严法门」是综合了而成为最圆满的佛与佛陀观。在华严法会中,佛没有说,而是显现于大众之前。来参加法会的菩萨,天、龙、鬼神──「世主」们,各从自己所体见的佛与佛土等,而发表为赞叹的偈颂(『入法界品』也是这样)。这表示了,大乘的佛陀观,不仅是信仰的,推论的,而也是从体验来的。这不同于大众系,却可说完成了大众部以来的佛与佛国说。

注【106-001】『成唯识论』卷四。所引契经,出『杂阿含经』卷一0(大正二‧六九下)。 [p1037]

注【106-002】『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大正一‧一下──二上)。

注【106-003】『长阿含经』卷七『转轮圣王修行经』(大正一‧四一下──四二上)。

注【106-004】『中阿含经』卷一三『说本经』(大正一‧五0九下──五一一上)。

注【106-005】『摄大乘论释』卷一0(大正三一‧三七九上)。

注【106-006】如『大智度论』卷九说(大正二五‧一二一下──一二二中)。

注【106-007】『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大正一‧四中、下)。

注【106-008】『入中论』卷二所引(汉藏教理院刊本三一)。

注【106-009】『内藏百宝经』(大正一七‧七五一中──七五三下)。

注【106-010】『论事』(南传五八‧三三七──三三九)。

注【106-01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下──二一八上)。

注【106-012】『首楞严三昧经』卷下(大正一五‧六四五上)。

注【106-01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大正一0‧一中)。

注【106-01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大正一0‧四三上──中)。

注【106-01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二(大正一0‧五八下)。

注【106-01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六(大正九‧七五九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五(大正一0‧四一一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九(大正一0‧七九四下)。 [p1038]

注【106-017】『华严游意』(大正三五‧二下)。

注【106-018】『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大正三二‧一五七上)。

注【106-019】『须摩提菩萨经』(大正一二‧七六中)。

注【106-020】『大宝积经』卷一0六『阿阇世王子会』(大正一一‧五九三上)。又卷一一一『净信童女会』(大正一一 ‧六二五中──下)。『离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九四下──九五上)。

注【106-021】参阅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一九八以下)。

注【106-02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大正一0‧三五中)。又卷六(大正一0‧三一上)。

注【106-02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大正一0‧三四上)。

注【106-024】『如幻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二‧一四二下)。

第三节 菩萨本业

第一项 在家与出家菩萨

「本业」为a^dikarmika的意译;「菩萨本业」,是菩萨初学的行业。支谦所译『菩萨本业经』的『愿行品』,聂道真所译的『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与「晋译本」的『净行品』第七,「唐译本」的『净行品』第十一,是同本异译。这里,依译出最早的支谦本为主。『华严经』所表 [p1039] 达的,是不思议解脱境界,一般是不容易修学的。只有这一品,为初学说,意境虽非常高远,但不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人间的(与天、鬼无关)在家与出家生活。在在家与出家的日常生活中,事事物物,都为普利众生而发愿,就是在家菩萨、出家菩萨的生活;在家与出家,都可以修菩萨行的。本品所说的愿,与法藏dharma^kara菩萨、阿!b粊aks!obhya菩萨的本愿不同,也与『十地品』中,尽虚空、遍法界的十大愿不同。本品所说的,是平常的生活,见到的人与物,都触类立愿──「当愿众生」,愿众生离苦、离烦恼、离罪恶,修善以向光明的佛道。这是菩萨的「悲愿行」,随时都不离悲念;『般若经』等是菩萨的「智证行」,随事都不离无所得。智慧增上与悲愿增上,为大乘佛法的两大!

这一法门,由智首jn~a^nas/i^ras菩萨发问,敬首──文殊师利man~jus/ri^菩萨说。菩萨的三业清净,具足菩萨的功德,为一切众生所依怙,要从「以誓自要,念安世间,奉戒行愿,以立德本」(1)做起。支谦的译本,一三四愿──一三四偈,及结偈(其他的译本缺),共一三五偈。「晋译本」为一四0愿偈。「唐译本」一四一愿偈。聂道真译本,作长行体(与西藏的译本相合),共一三三愿。四本的出入不大。全品的内容,可分三类:一、菩萨的在家生活,一0偈。「孝事父母」、「顺敬妻子」,是家庭的基本要务。「受五欲」、「伎乐」、「璎珞」(庄严具)、「婇女」,是在家及富有长者的生活。「楼阁」、「房舍」,是住处。以上是自己受用,还 [p1040] 要用来「布施」福田。支谦译本是重戒的,如初愿说:「居家奉戒」,其他译本只说「在家」。偈前说:「奉戒行愿,以立德本」,末后说:「是为菩萨戒愿俱行」(2),都是支谦译本所特有的。菩萨,不论在家与出家,是不可以没有戒行的。本品所说的在家生活,极为简略,没有说奉什么戒,也没有说到职业。在家生活简略,而出家生活极详,表示了本品是继承佛教的传统,重于出家修行的。二、「厌家」以下一六偈,是从在家到出家,完成出家志愿的过程。三、「开门户」以下,共一0九愿,是菩萨的出家生活。其中,1.「开门」以下八偈,是出家生活的概说。或「入室」,或「入众」,常在宴坐、禅观的生活中。2.「早起」以下一三偈,早上起来,衣裳穿好了,就净洁身体。3.「出门」以下,是上午外出乞食的事。如「出门」下七偈,在路上。「风扬尘」下三偈,是遇风雨或休息。「林泽」以下一0偈,见到了山林河海。「汲井」下五偈,见田园等。「丘聚舍」以下七偈,在聚落(城邑)边缘,见到异教的修行者。「城郭」以下,七偈是进了城中,见宫殿与王臣等;十二偈,见到不同的人物。「持锡杖」以下,共二0偈,是整饬自己的威仪,去乞食或应供。受供以后,为施主「讲经说法」、「咒愿达!9孍」,是僧众应供的轨则。4.「入水」以下四偈,是回寺洗浴,大概因水的冷热,而说到天时的盛暑与严寒。「诵读经偈」以下九偈,读经,见佛,礼佛,旋塔,赞佛,是一般下午在寺中的生活。「洗足」以下三偈,是临睡的生活。「卧觉」,又要开始一天的生活了。 [p1041]

第二段,从在家而向出家的过程,共一六偈,在意义与次第上,各译本不完全一致,所关的问题不小,有分别解说的必要。大概的说,古译的支谦本与聂道真本为一系,新译的「晋译本」与「唐译本」为一系。经文的原义,应该是属于古本的。这部分的偈颂,录『菩萨本业经』说如下(3):

若患厌家,当愿众生,疾得解脱,无所拘缀。若弃家出,当愿众生,离诸恼罪,从正得安。入佛宗庙,当愿众生,近佛行法,无复罣碍。诣师友所,当愿众生,开达入正,悉得如愿。请求舍罪,当愿众生,得成就志,学不中悔。脱去白衣,当愿众生,解道修德,无有懈怠。受着袈裟,当愿众生,被服法行,心无沾污。除剃须发,当愿众生,除捐饰好,无有众劳。已作沙门,当愿众生,受行佛意,开导天下。受成就戒,当愿众生,得道方便,慧度无极。守护道禁,当愿众生,皆奉法律:不犯法教。 [p1042] 始受和上,当愿众生,令如禅意,思惟解脱。受大小师,当愿众生,承佛圣教,所受不忘。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依附圣众,从正得度」。

第一偈,对家庭的生活,生起厌恶的情绪。「晋译本」与「唐译本」,作「若在厄难」,那是在家生活而遭遇了困厄。在家遭遇困境,常常是引起厌患家庭生活的原因。第二偈,弃家庭而离去。第三偈,到寺院中来。第四偈,「诣师友所」,聂译本作「至师和上所」,晋唐二译作「诣大小师」(4)。这是求得出家的师长,就是和上。出家要有师长,要得到师长的允许,所以「诣师友(和上)所」。依律制,出家时受沙弥戒,要有二师──和上与阿阇黎,所以晋、唐二译,写作「大小二师」。其实,这里并没有说受戒,是说求得出家的师长。第五偈,「请求舍罪」,是求师长准予忏悔、出家的意思。第六偈,脱去世俗的白衣。第七偈,穿上袈裟。第八偈,剃除须发。第九偈,「作沙门」。换了服装,剃去须发,有了出家──沙门的形仪,成为形式上的出家人。第一0偈,「受成就戒,当愿众生,得道方便,慧度无极」。与这一偈相当的,聂译本为第八愿,「作大沙门」。唐译移在最后说:「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5)。 [p1043] 『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以为支谦译,是以归依三宝为受戒仪式;「具足戒」,应为后来的演变(6)。然支谦所译的「受成就戒」,到底什么意义?如经说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是无学戒等功德具足。「具足」的原语sam!pada^,日译本或译「圆足」(7)。『中阿含』『成就经』,与『增支部』经相当,「成就」的原语为sampanna,日译本作「圆足」 (8) 又『中部』『有学经』,所说「戒成就」的内容,与玄奘所译的「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轨则圆满,所行圆满,于微小罪生大怖畏,具诸学处」相合(9)。所以受「成就」戒,与一般的受「具足」戒upasam!pada^,没有太大的差别。如译sam!pada^为「具足」、「圆足」或「成就」,那应译upasam!pada^为「近具足」、「近圆」。先有sam!pada^,后有upasam!pada^ :如兄名难陀,弟名优波upa难陀;父亲名提舍,生儿名优波提舍。佛教先有sam!- pada^戒,后来律制完备,才有upasam!pada^戒。「善来」出家的,律典也名为受「具足」(近圆)戒,那是后起的名词,应用到早期了。相反的,初期大乘经,重在早期的出家生活,所以说受「成就」戒。实质上,早期与后期,出家受戒的都是比丘。如愿文中,早起「着裳」、「中衣」、「上法服」──着三衣。外出分卫,不只乞食,也是僧差应供,所以「饭食已讫」,要「讲经说法」、「咒愿达!9孍」。寺院比丘的集体生活,与律制完全符合。所以出家菩萨的「受成就戒」,「聂译本」作「作大沙门」,「晋」、「唐译本」作「受具足戒」,意义上是没有什么不合 [p1044] 的!第一一偈,「守护道禁」,是护持所受的戒法。晋、唐二译,分别为「受持净戒」,「受行道禁」二愿。第一二偈,「受和上」。第一三偈,「受大小师」,是承受和上与二师──(羯磨)戒师与教授师的教诲。这是受比丘戒必备的三师,受戒以后,也要受和上等的教诲。晋、唐二译,以「大小师」为受沙弥戒事,移到前面去,与求出家的师长相合,所以这里只有和上,没有二师了。第一四──一六偈,归依三宝。约佛教的仪制说:在家要受三归依,受沙弥、比丘戒,也要受三归。晋、唐二译,以出家为受沙弥戒,所以将二师与三归,都移到前面去。依古译,三归依在后。在出家,受戒终了而举三归依,似乎表示了,出家者的身心,全部归向于三宝的意思。从上面一六偈看来,菩萨的出家生活,是进入寺院中出家,过着一般比丘的律仪生活。菩萨出家而与一般(声闻)比丘不同的,不在事行方面,而在事事发愿,时时发愿,悲念众生,而归向于佛道。『净行品』所说的出家菩萨,代表了悲愿增上的菩萨行,在传统的僧团内流传起来。

在初期大乘圣典中,叙述菩萨在家生活,出家生活的,『华严』的『净行品』以外,有『郁伽长者经』,对当时菩萨道的实际情形,可作比对的研究,所以附在这里说。这部经,现存三种译本:一、后汉光和四年(西元一八一),安玄译,名『法镜经』,一卷。二、曹魏康僧铠 sam!ghavarman译,名『郁伽长者所问经』,今编入『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依译文,这不可能是曹魏的古译,可能是传为佚失了的,晋白法祖或刘宋昙摩蜜多dharmamitra [p1045] 所译出。三、晋竺法护译,名『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一卷。本经为郁伽ugra长者说:菩萨有在家菩萨行,出家菩萨行,在家菩萨而受出家戒行──三类。在家菩萨行,先说归依三宝。在所归僧宝中,初说依声闻、辟支佛,而不求声闻、辟支佛的解脱。次说归依受记的不退转菩萨,不依声闻僧。其次,受持五戒。五戒末后说:不相谗而和合,不粗言,不绮语,不痴罔[贪] ,不败乱而忍[不瞋],离邪见而正见(10):这是五戒而含摄了十善行。在家菩萨,要到寺院去修八关斋(11);如见比丘而所行不正的,应该尊敬袈娑,对非法比丘生悲悯心。如当时没有佛,没有圣者,没有说法者,那就应该礼十方佛,忏悔、随喜、劝请、回向(12)。要愿度一切众生,以财施、法施利人。对于在家的生活,妻、子、财物,都深深的厌恶。时常到寺院中去,应先礼佛塔,而发居住寺院的意愿。对寺院中的比丘们,要理解他们各人所有的特长,从他们学习。对比丘们的布施,要平等,尽力。出家菩萨行,要下须发,受戒。住四圣种,对于衣服,乞食,树下住或冢间住,医药,都要知足。然后到山林野外,修阿兰若行──远离的,独处的专精修行。在家菩萨而受出家行,是:布施一切而不望报;净梵行;修禅而不证;勤修智慧,慈心一切众生;护法(13)。这是郁伽长者的特行!度人的功德,比出家菩萨还多!

这部经,在现实的部派佛教中,倾向于理想的菩萨佛教。如菩萨在家的,受三归、五戒、八戒。深厌家庭生活的秽恶,爱慕出家生活;对家庭、妻儿的秽恶,说得非常的强调。当时的寺院 [p1046] ,是传统的比丘僧。在家菩萨对出家比丘,恭敬供养,甚至割肉来治他的病(14)。对不如法比丘,也尊重僧相(袈娑),不说他的罪过。在出家比丘中,有少数出家菩萨共住,出家菩萨也是受大戒的。这些,是当时佛教的事实。但法门的精神,是倾向于菩萨乘的。如说归依声闻、辟支佛,又说归依不退转菩萨,不归依声闻。经上说:「居家者,谓为居于一切众劳[烦恼],为居众恶之念,为居众恶之行,不化不自守,下愚凡人者为共居,与不谛人集会,是故谓为家也」。从在家的秽恶,说到身心的秽恶(15)。如阿兰若行,不只是住在空闲,而重在空无我的实践。这都与佛法重实义的精神相合。菩萨(比丘)在一般比丘中,而菩萨的出家,『法镜经』这样(大正一二‧二二中)说:

「众佑[世尊]便使慈氏开士[菩萨],及一切行净开士,听[准许]举彼理家[居士‧家主]等……去家修道」。

在僧团中,特别命菩萨为他们剃发出家,虽也是受大戒的,暗示了菩萨行者有着独立的倾向。郁伽长者,在『阿含经』中,一切都布施了,过着离欲梵行的生活,称赞为得「八未曾有法」 (16)。在本经中,代表了在家而修出家法的菩萨。在家而修出家法,比出家菩萨的功德更大。所以,虽在传统的立场,深厌在家的过患,欣慕出家生活,而在菩萨道中,表示了推重在家(而梵行)菩萨的理想。 [p1047]

在家菩萨到寺院中来,「视一切除馑[比丘]之众所施行」。所见的比丘中,有奉菩萨藏的,有行菩萨道的(17)。出家菩萨也称为比丘,是三本所共同的。『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说:「愿从世尊受法,欲除须发,得为比丘,敬受大戒」;「听我等下须发,受其[具]戒」。『郁伽长者会』说:「哀愍我等,愿得出家,……受出家戒」。『法镜经』说:「可得从众佑[世尊]受去[出]家之戒,就除馑[比丘]之行」(18)。出家菩萨,是比丘,受出家戒,这也是三本所共同的。出家戒的内容,不一定是二百五十戒;只要是菩萨比丘所行的,当然是可以称为比丘戒的,也可以称为受具足戒的。受具足,在受戒的发展史中,有种种方式的。说到比丘戒法,重于生活轨范的,是四圣种,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四圣种的本义,是对于衣服、饮食、住处──三事,随所能得到的而能够满足;第四是「乐断乐修」。后来适应事实的需要,改第四事为,随所得的医药而能满足。衣、食、住、药知足,就是受比丘戒时所受的「四依」,是比丘对资生事物的基本态度。本经三译,都说到医药,然在以十事分别解说时,『法镜经』与『郁伽长者会』,仅有「服法衣」[袈裟],「不(舍)行!1罥」,「树下坐」或「阿练儿处」,没有说到医药(19)。本经的原始本,大概是没有说到医药的。这是重于生活轨范的比丘戒法。还有重于道德轨范的戒法,如二百五十戒──学处。学处,是随人违犯而渐渐制定的。早期的出家弟子,随佛出家作比丘,还没有制立学处,那时的比丘戒法,是身、语、意、命──四种清净,或摄在八正道中的正见、正语、正业、正命等:这是重于道 [p1048] 德轨范的戒法。出家菩萨的戒清净,如『法镜经』(大正一二‧ 二一下)说:

「去家开士者,有四净戒事:一曰造圣之典[圣种],二曰慕乐精进[头陀]德,三曰不与家居、去家者从事[独处、远离],四曰不谀谄山泽[阿兰若]居:是为去家开士者四净戒事」。 「复有四净戒事,何谓四?以守慎身,身无罣碍;以守慎言,言无罣碍;以守慎心,心无罣碍;去离邪疑,造一切敏意[一切智心]:是为去家开士者四净戒事」(20)。

净戒的初四事,是住四圣种,受头陀行,独处,住阿兰若,属于比丘的生活轨范。次四事,是身、语、意清净而不着,离邪疑(邪见、邪命等)而起一切智心,是属于比丘的道德轨范。这二者,就是出家菩萨的比丘戒法。声闻比丘的初期戒法,也是这样的。菩萨比丘与(初期)声闻比丘,事行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理想不同,志愿不同,智慧方便不同。出家的菩萨比丘,住阿兰若处为主。在阿兰若处所修持的,是心不散乱,总持,大慈大悲,五通,六波罗蜜,不舍一切智心,方便,以法施众生,四摄,八正道,三解脱门,四依(这些道品,与「中品般若」所说相近):这是出家菩萨住沙门法(21)。

出家菩萨的住处,是阿兰若处,但不是唯一的住处。「上面」曾说到:依住处而分,比丘有阿兰若比丘,近聚落处(住)比丘,聚落(住)比丘──三类。这是部派佛教的比丘住处,出家菩萨的住处,也不外乎这三类。如『法镜经』(大正一二‧一九中、二0上)说: [p1049] 「若于墟聚言有及庙,若于庙言及墟聚,是以当慎守言行」。 「修道游于山泽者,若欲修治经,若用诵利经故为入庙」。

「墟聚」,是聚落(村落、城邑)。在家菩萨,对聚落比丘与寺庙比丘,应平等对待,切勿在这里说那边,引起比丘间的不和,这是第一则的意义。『郁伽长者会』,作「寺庙」与「聚落 (22),与『法镜经』相合。「山泽」,是阿兰若的古译。住阿兰若的比丘,为了学经、问法,到寺庙来,可见本经的「庙」,不在阿兰若处,也不在聚落,一定是近聚落处了。『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作「树下草蓐坐」与「精舍房处」(23);『十住毗婆沙论』引『郁伽经』,作「阿练若」与「塔寺」(24),都与『法镜经』相合。『郁伽长者会』却作「阿练儿」与「村聚」(25),「村聚」,应该是「近聚落」的误译了。『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第二则(树下草蓐坐与精舍),虽与『法镜经』相合,而第一则却作「佛寺精舍」与「近聚落行者」(26),那「佛寺精舍」在聚落中了!本来,「近聚落处」与「聚落」,都可以有寺庙──众多比丘所住的地方,所以『郁伽长者会』,『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所说有出入。不过依本经所说,多数比丘所住的寺庙,应该是近聚落处。菩萨的出家,受戒法,是在寺庙中;在阿兰若处修行。如为了诵经,问法,也要到寺庙中来,因为这里是众多比丘住处,和尚、阿阇黎也在这里,受经、问法,到这里才有可能。所以『法镜经』说:「去家修道者,游于山泽。以修治经、诵习经故入众者,以执恭敬,亦谦逊夫师友 [p1050] 讲授者,长中少年者,为以尊之」(27)。

『法镜经』所说的「庙」,是多数比丘所住的。在家菩萨来,见到不同的比丘而从他们学习。种种译本,多少不同,而大意是相合的,今对列如下(28):

图片

『法镜经』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郁伽长者会』│「藏文译本」

──────┼───────────┼───────┼──────

多闻者 │1多智者 │1多闻 │1多闻者

明经者 │2解法者 │4持阿含 │2说法者

奉律者 │3持律者 │3持律 │3持律者

奉使者 │4住法者 │2说法 │4持论母者

开士奉藏者 │5持菩萨品者 │5持菩萨藏 │5持菩萨藏者

山泽者 │6闲居者 │6阿练儿 │6阿兰若者

行受供者 │7分卫者 │8乞食 │7乞食者

│8五纳衣者 │9着粪扫衣 │8粪扫衣者

│ │7少欲 │9少欲者

│9知止足者 │ │10知足者

思惟者 │11坐禅者 │13坐禅 │13坐禅者

[p1051]

道行者 │10独行者 │10独处 │11寂静者

│ │11离欲 │

│ │12修行 │12瑜伽行者

开士道者 │12大乘者 │ │14菩萨乘者

佐助者 │13精进者 │14营事 │15营事者

主事者 │14典寺者 │15寺主 │16执事人

│ │ │17(不明)

在这些不同的比丘中,前五类是属于受持教法的比丘。「多闻」比丘以外,「明经」、「奉律」、「奉使」,是经师、律师与论师。与「奉使」相当的,『十住毗婆沙论』与「西藏译本」,作「持摩多罗迦者」,是早期的论师。上四类,是「阿含」与「律藏」所固有的。「开士奉藏」,是「持菩萨藏者」,受持传通大乘经的比丘。「山泽者」以下五类,是修行生活的不同。这部分,『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共七类;『郁伽长者会』八类;「西藏本」九类;『十住毗婆沙论』引经作十六类,主要是将十二头陀支,分别的增加进去。在比丘的不同修行中,『法镜经』,『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西藏译本」,有「菩萨道」──「大乘者」。在修持上,菩萨与比丘显著不同的,如礼拜十方一切佛,忏悔、回向等。后二类,是为寺院服务的。种种比丘中 [p1052] ,「持菩萨藏」与「行菩萨道」,是大乘时代所独有的。所以,『初期大乘佛教的成立过程』,解说为这是大小共住的寺院(29),是非常合理的。『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为了维持不僧不俗的第三集团──塔寺住者,所以解说为这一切都是大乘比丘(30)。有些事,本来是简易明白的,但为了达成自己的构想,就不免要迂回曲解了!

净行品』与『郁伽长者会』,表示了大乘(部分)的早期情形。『净行品』,在寺院中出家、受戒,过着(部派佛教)寺院比丘的一般生活,而念念为众生而立愿。『郁伽长者会』,也在寺院中出家、受戒,而常在阿兰若处修行。有时短期回寺院来,从和上、阿阇黎受经问法。都厌患家庭生活而倾向出家,大乘佛教在一般寺院中发展出来。

注【107-001】『菩萨本业经』(大正一0‧四四七中)。

注【107-002】『菩萨本业经』(大正一0‧四四九中)。

注【107-003】『菩萨本业经』(大正一0‧四四七下)。

注【107-004】『诸菩萨求佛本业经』(大正一0‧四五一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大正九‧四三0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四(大正一0‧七0上)。

注【107-00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大正九‧四三一上)。『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四(大正一0‧七0中)。

注【107-006】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五00)。 [p1053]

注【107-007】『增支部』「五集」(南传一九‧一一一、一六四)。

注【107-008】『中阿含经』卷五『成就戒经』(大正一‧四四九下)。『增支部』「五集」『南传一九‧二六八)。

注【107-009】「中部』(五三)『有学经』(南传一0‧一0九)。

注【107-010】『法镜经』(大正一二‧一七上)。『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四下)。『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三下──四七四上)。

注【107-011】『法镜经』所说不明。『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六下)。

注【107-012】『法镜经』(大正一二‧一八下)。『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六下)。『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五下)。

注【107-013】『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八0上)。

注【107-014】『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七中)。

注【107-015】『法镜经』(大正一二‧一七中)。

注【107-016】『中阿含经』卷九『郁伽长者经』(大正一‧四七九下──四八二下)。『增支部』「八集」(南传二一‧八一──九0)。

注【107-017】『法镜经』(大正一二‧一九上──中)。『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七上──中)。『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七上)。

注【107-018】『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七中)。『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七 [p1054] 上──中)。『法镜经』(大正一二‧二二上)。

注【107-019】『法镜经』(大正一二‧一九下──二0上)。『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七中─ ─下)。

注【107-020】参阅『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九下──三0上)。『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九中)。

注【107-021】『法镜经』(大正一二‧二0中)。『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八中──下)。『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七下──四七八上)。

注【107-022】『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七上)。

注【107-0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八上)。

注【107-024】『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大正二六‧六二下──六三上)。

注【107-025】『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七下)。

注【107-026】『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七上)。

注【107-027】『法镜经』(大正一二‧二一中)。

注【107-028】『法镜经』(大正一二‧一九上──中)。『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七上)。『大宝积经』卷八二『郁伽长者会』(大正一一‧四七七上)。 「藏文译本」,依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所引(五三一)。 [p1055]

注【107-029】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三七0)。

注【107-030】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五二四──五二九)。

第二项 塔寺与塔寺比丘

在汉译的经典中,寺,或「佛寺」、「寺塔」、「塔寺」、「寺庙」、「寺舍」等复合语,是大乘佛法主要的活动场所。平川彰博士『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经详密的考辨,认为寺是塔 stu^pa的对译,不是viha^ra(毗诃罗,译为僧坊、精舍)与sam!gha^ra^ma(僧伽蓝,译为僧园)(1)。鸠摩罗什kuma^raji^va所译『妙法莲华经』,大致是相同的,只有「数数见摈出,远离于塔寺」的塔寺,与梵本viha^ra不合,推为梵本不同(2)。总之,认为寺就是塔。这有关于初期大乘的实际情形,所以不嫌繁琐,要表示我自己的见解。

「寺」,是中国字,是中国佛教的常用字。在中国佛教界,「寺」,到底是塔,是僧坊,或兼而有之?这个中国字,有本来的意义,引申的,习惯使用的意义。寺与stu^pa、viha^ra、sam!gha^ra^ma ,都不是完全相合的。所以,塔可以译为寺,而寺是不止于(供奉舍利的灵)塔的。先从事实上的称呼说起: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译经,姚兴分出一半园地,立「常安大寺」,大寺是僧众的住处,决不是大塔,这是西元五世纪初了。早一些,道安出家弘法的时代,约为西元三 [p1056] 三五──三八五年。道安的时代,译出『比丘尼戒本』,编在『出三藏记集』卷一一『比丘尼戒本本末序』(大正五五‧七九下)说:

「拘夷[龟兹]国寺甚多……有寺名达慕蓝[(百七十僧)],北山寺名致隶蓝(六十僧),剑慕王新蓝(五十僧),温宿王蓝(七十僧):右四寺,佛图舌弥所统。……王新僧伽蓝(九十僧……)。阿丽蓝(百八十比丘尼),输若干蓝(五十比丘尼),阿丽跋蓝(二十尼道):右三寺比丘尼,统依舌弥受法戒」。

「比丘尼戒本」,是「僧纯、昙充,拘夷国来……高德沙门佛图舌弥许,得此比丘尼大戒及授戒法」。「太岁己卯,鹑火之岁,十一月十一日,在长安出此比丘尼大戒」(3)。译经的时间,是西元三七九年。龟兹是西域声闻佛教的重镇;比丘与比丘尼住处,龟兹称为「蓝」──僧伽蓝,在中国就称之为「寺」──「右四寺」,「右三寺」,「拘夷国寺甚多」。在那时,僧众的住处,中国习惯上是称为寺的。『高僧传』的「道安传」说:「至邺,入中寺,遇佛图澄」。「安后于太行恒山,创立寺塔,改服从化者,中分河北」。「年四十五,复还冀部,住受都寺,徒众数百,常宣法化」。「安以(襄阳的)白马寺狭,乃改立寺,名曰檀溪。……建塔五层,起房四百」。「既至,住长安五重寺,僧众数千,大弘法化」(4)。道安一生所住的,都是寺──「中寺」、「受都寺」、「白马寺」、「檀溪寺」、「五重寺」。在恒山创立寺塔,襄阳建塔五层,都 [p1057] 是百、千僧众共住的道场。支道林「晋太和元年闰四月四日,终于所住,春秋五十有三」(西元三一四──三六六)。支道林弘法的时代,在西元四世纪中叶。『高僧传』说:道林「还吴,立支山寺」。王羲之「请住灵嘉寺」。「于沃州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常随禀学」。「晚移石城山,又立栖光寺」(5)。比道安早一些的支道林,所住的也都称为寺,也有僧众百余随从。再早一些,竺法护译经弘法的时代,依『出三藏记集』,有明文可考的,从太始二年(西元二六六)译『须真天子经』,到永嘉二年(西元三0八)译『普曜经』(6)。竺法护译经的地点,是「长安青门内白马寺」、「天水寺」;「洛阳城西白马寺」;「长安市西寺」(7)等,主要在寺中译出。同时代译出的『放光经』,传到「仓垣水南寺,……仓垣水北寺」,也是在寺译出的(8)。『道行经后记』说:「洛阳城西菩萨寺中沙, 门佛大写之」(9)。『般舟三昧经』是汉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译出的。『后记』说:「建安十三年,于佛寺中挍定。…… 又言:建安(脱「十」字)三年,岁在戊子,八月八日,于许昌寺挍定」(10)。从汉到晋,译经多数在寺中。译经,有口授(诵出)的,传言(译语)的,笔受的,校定的,古代是集体译出的。在寺中译出、校定,不可能只是供奉舍利的塔。『正法华经后记』说:「永熙元年(西元二九0),……九月大斋十四日,于东牛寺中施檀大会,讲诵此经,竟日尽夜,无不咸欢」(11)。举行布施大会,讲经说法的东牛寺,一定是僧众住处。总之,在可以考见的文献中,中国早期的寺,是供佛(佛塔或佛像)、弘法、 [p1058] 安住僧众的道场。

寺,可以是塔,却不一定是塔,在古代译典中,是有明文的,如『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 ‧三0一中)说:

「若分檀布施,繞塔烧香,散华然灯,悬杂缯彩,饭食沙门,起塔作寺」。

这是二十四愿中的第六愿。经中一再说到:「饭食诸沙门,作佛寺起塔」。「作佛寺起塔,饭食诸沙门」(12)。同本异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也说:「饭食沙门,而作佛寺起塔」。「作佛寺起塔,饭食沙门」(13)。但在愿文中,略去了「作寺起塔」的文句。寺与塔,佛寺与塔,在这部经中,是有不同意义的。『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传说为吴支谦所译。然从经题、佛名、人名都采用音译而论,与支谦的译风不合;这可能是支谶译,而『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才是支谦所译的。不管到底是谁译的,这是早期的译典,也是相当流行的经典。「佛寺」的称呼,与中国习惯的用法相合。寺不是塔,还有可以证明的,如支谦所译『阿难四事经』(大正一四‧七五七下)说:

「或居寺舍,或处山泽、树下、冢间」。

比丘所住的「寺舍」,是房舍;假使是塔,支谦是译作「宗庙」或「塔」的。又传说为安世高所译的『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大正二四‧九一七中、九一八下)说: [p1059] 「闲处者,谓山中、树下,亦谓私寺中不与人共」。 「法衣不具,不得入寺中止」。

『大比丘三千威仪』,说到「塔」的事情不少。这里所说的寺,是比丘住处。「闲居」,是阿兰若处,应该是山中、树下住,但「私寺」也可以称为「闲居」。寺是僧众──多数人可住的,但律制容许信众为比丘作小屋,是供养个人住的。「不与人共」(住)的「私寺」,独住修行,也可以称为「闲居」。这样的寺与私寺,与塔是完全不合的。又『辩意长者子经』(大正一四‧ 八三八上)说:

「破坏佛寺尊庙」。

「佛寺」与「尊庙」对说,尊庙是塔,佛寺就是僧众的住处了。这部经,道安已经读过。『出三藏记集』的『新集安公失译经录』,也列有『辩意长者子经』一卷。经初说「闻如是」,是支谦、竺法护等的古译。而现在「藏经」中,题作「后魏沙门法场译」,是不可能的!『开元释教录』,对这已表示怀疑了(14)。寺是僧众的住处;这里,约初期的译典说。

「寺」是中国字,是什么意义?为什么用来称呼佛教的僧众住处?福井康顺博士以为:寺是「祠」与「畤」的演变(15)。『说文』说:「寺,廷也。有法度者,从寸,ㄓ声」。这是依汉代当时流行的廷寺而说,不可能是寺的本义。「寸,法度也,亦手也」[(说文)]。寸与手,形象是相近 [p1060] 的。这个字,从ㄓ(可能是「土」)从寸,像手里拿着什么。寺的本义,是古代政教领袖的近侍。甲骨文虽没有发现,但『周礼』「天官」说:「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官之禁令」。『诗』「秦风」说:「寺人之令」。「大雅」说:「时维妇寺」。寺──寺人(侍),是执掌传达命令的,但重在内廷。由于长在王室内廷,所以「妇寺」连称,同属王的近侍。这是「寺」的本义,起源一定很早。王的近侍,会参与机密,所以寺人勃鞮,会奉命来袭杀晋公子重耳;后又向晋文公报告变乱的机密[(『国语』)]。这是廷内的近侍,后来用阉者,所以宦官称为寺人。古代是祭政一致的,后来才渐渐的分离。在宗教方面,是祭五帝的「畤」,在郊外祭祀,所以加田而成为畤。可能祭礼由寺人(洁净的)筹备经理,也就称之为畤。这与「祠」一样:「司」为王管理事务,审核查察(伺)的。在祭祀方面,就加示为祠。祠是祭祀。如汉书说:楚王英「尚浮屠之仁祠」。祠佛(依佛法,应称为供养佛)用花、果、香、灯明,不用牺牲的血祭,所以说「仁祠」。其后,才演化祠堂的祠。(司在政治方面的发展,略)寺在政治方面:古有三公、六卿,起初都是从王室而转治对外政务的(如尚书,中书,都是这样)。从汉以来,三公所住的称为府,六卿所住的称为寺,其实,王廷、府寺,都可以通称为寺的,如『汉书』「元帝纪注」说:「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左思『吴都赋』说:「列寺七里」。寺,成为王廷,一切政治机关的通称。「畤」是天子祭五帝的,在一般人心中,并不熟悉。佛教采取畤而又简化寺的可能性,是难以想 ge 1061> 像的。我们应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服装、建筑住处,是有等级的。人民的房屋,高度是有限制的;如飞檐、黄(彩色)墙等,人民是不能用的。王家与官寺的建筑形式,宗教是不限止的,如孔庙,佛寺。中国佛教的寺,不是印度式的,是中国廷寺式的。一般的称为寺,佛教的也是寺,是佛寺。后来道教的建筑物,称为「宫」,「观」,也都是王家建筑的名目。佛教供奉佛菩萨的,称为「殿」,殿是帝皇御朝论政的所在。知道中国佛寺是取法「府廷所在」的形式,那末佛寺的名称可以了解,与塔不相同的理由,也可以明白出来。

stu^pa── 塔,古人译为「庙」、「灵庙」、「佛庙」、「佛之宗庙」、「佛塔」、「塔庙」,「寺」、「佛寺」、「塔寺」、「庙寺」、「寺庙」,译语非常不同,而都是stu^pa的义译。从使用的意义来说,可分为二类:一、供奉佛舍利的(这里,专约佛塔说),叫塔,是佛教 四众弟子敬礼供养的对象。如释尊涅槃后,八王分舍利,佛嘱「于四衢道起立塔庙」(16)。如阿育王as/oka造千二百塔(17),或传说造八万四千塔。如『法华经』中,从地涌出而住于空中的多宝佛塔。如一般大乘经中,说到某佛涅槃后,舍利造塔,是那样的多,那样的高广,那样的七宝庄严!这是安置供养佛舍利的塔,为佛教著名的建筑物。塔是供奉舍利,庄严供养的,不是供人居住的;这是大小乘经律所共同的。二、以塔为主,附有住人的房舍,也称为塔。如后汉支曜所译『成具光明定意经』(大正一五‧四五七下)说: [p1062] 「六斋入塔,礼拜三尊」。

佛教传统的制度,一般在家弟子,多在每月的六斋日,受五戒、八关斋戒,受斋戒是要到寺院中的。「礼拜三尊」,是敬礼佛、法、僧──三宝。这里的「塔」,不止是供养佛舍利的塔。到舍利塔去,只能礼佛舍利,不能礼僧,所以「礼拜三尊」的塔,是以塔为名,而实际是附有比丘住处的。『华手经』卷一0(大正一六‧二0六上)说:

「若在居家,受持五戒,常日一食,依于塔庙,广学多闻」。

在家的佛弟子,要受持五戒。持五戒而又日中一食,那是更精进的,与八戒相近。「依于塔庙,广学多闻」,塔庙也是有比丘住处的。『般舟三昧经』说:四辈弟子都可以修习般舟三昧。其中,「(男)居士欲学是三昧者,当持五戒令坚。……常持八关斋,当于佛寺中」(18)。竺法护所译『四辈经』也说:在家男子,「当受持五戒,月六斋。……朝暮烧香,然灯,稽首三尊」(19) 。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受持,要住在寺院中,名为近住upava^sa弟子。『成实论』说:八关斋戒是可以长期受持的(20)。五戒是尽形寿受持的,八戒也有长期受的。在部派佛教的发展中,五戒与八戒弟子,有长住于寺院的情形,如『无垢优婆夷问经』(大正一四‧九五0下)说:

「我常早起,扫佛塔地。扫已,涂治四厢四处。清净涂已,散华烧香。如是供养,然后入房。既入房已,次复入禅,修四梵行。不离三归,受持五戒。常恒如是,我不懈怠,不放 [p1063] 逸行」。

『无垢优婆夷问经』,没有什么大乘意味。持五戒的无垢优婆夷,每天供养佛塔。「如是供养,然后入房」,显然是住在寺院中的。以「得阿罗汉道」为究竟的『耶祇经』说:「奉持五戒,岁三斋,月六斋,烧香然灯,供事三尊」(21)。「持斋七日而去」,是在寺院中持戒七天,然后回去。大乘与小乘,在这些上,是没有多大差别的。现在要归结到本题,『成具光明定意经』所说,「入塔礼拜三尊」,名为「塔」而实际是有僧众住处的。同样的情形,如『菩萨本业经』说,「入佛宗庙」,里面有「和上」与「大小二师」,出家人的住处(22)。『法镜经』说「入庙」,而见到了众多比丘(23)。这样的「塔」、「庙」、「宗庙」,名称是塔,而实际上都是住有僧众的。对于这一问题,竺法护是完全明白的,他在『法镜经』异译,『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大正一二‧二七上)说:

「居家菩萨入佛寺精舍,……入精舍观诸比丘僧行」。

原文是「塔」,竺法护也译这一品为「礼塔品」,而在经文中,却译作「佛寺精舍」,「精舍」。这不是误译,而是理解到这里的「塔」(佛寺),是有精舍的,精舍中(不是塔中)住有比丘的。所以增译「精舍」,以免误解。竺法护另一译典,『决定总持经』(大正一七‧七七一中)说: [p1064] 「佛灭度后,处于末学,为其世尊兴立功德:五百塔寺、讲堂、精舍,以若干种供养之具,而用给足诸比丘僧。一一塔寺所有精舍,百千比丘游居其中」。

立五百「塔寺」,为世尊作功德,也就是为了供佛而立塔。塔以外,还造了讲堂、精舍,这是供养僧众的。「一一塔寺所有精舍」,精舍是属于寺塔的,为百千比丘的游居处。经文虽是过去佛事,而释尊灭度以后的印度佛教,正是这样。以塔为主,含得讲堂与精舍,是大乘佛经所说的,「塔」的又一意义。所以,「塔」是供奉舍利的,「寺」是取法于当时府廷建筑的,「起佛寺,立塔」,初期的译典,是有明确分别的。支谶在『般舟三昧经』中,持五戒、八关斋的地方 ,也是称为「佛寺」的(24)。康僧会『旧杂譬喻经』说:「猕猴到佛寺中,比丘僧知必有以」(25),「寺」也是比丘众的住处。汉以后,「府廷所在,皆名为寺」的称呼,渐渐过去,「佛寺」的初义也淡忘了。「寺塔」的复合词,普遍的流行起来。大乘经不断传来,实际是僧众住处而称之为塔,也是重要的因素。「塔寺」结合词,被误解为寺等于供养舍利的「塔」,有的就直译stu^pa 为「寺」了!不过中国佛教界,(佛)寺始终是供佛(佛塔、佛像)、弘法、安住僧众的道场。

再说部派佛教有关塔寺的情形。大部的『阿含经』与『律藏』,从苻秦建元二十年(西元三八四),到刘宋元嘉中(西元四三0顷)译出,比『般若』、『法华』、『华严』等大乘经,要迟一些,所以译stu^pa为「塔寺」的,也偶而有之。然大体上,声闻部派佛教的经律,与大乘 [p1065] 经是不同的。大众部maha^sa^m!ghika的『摩诃僧祇律』卷三三(大正二二‧四九八上)说:

「起僧伽蓝时,先规度好地作塔处。塔不得在南,不得在西,应在东,应在北。不得僧地侵佛地,佛地不得侵僧地。……应在西若南作僧房」。

依大众部的规制,僧伽蓝sam!gha^ra^ma是全部的通称。要建僧伽蓝,应该先在东或北方,预定一块适合建塔的地,然后在西或南方,作比丘所住的僧房。僧地与佛塔地,应严格的区别。僧伽蓝,意思是僧伽园,但却划出一块塔地;在整体的形势上,佛塔是在僧伽蓝里面的。

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四分律』卷四九(大正二二‧九三0下──九三一中)说:

「若客比丘欲入寺内,应知有佛塔,若声闻塔,若上座。……开门(而入)时,……应右繞(佛)塔而过。彼至寺内(放下物品后)……先应礼佛塔,复礼声闻塔,四上座随次(第而)礼」。

「寺」,是寺院的全部。一进门,就经过佛塔。印度的习俗,以东为上首,门大都是向东的。佛塔在东部,所以一进寺门,就要经过佛塔。法藏部的规制,塔是在寺(僧伽蓝)内的,与大众部一样。还有可以证明的,如『四分律』卷二九(大正二二‧七六六下──七六七上)说:

「有比丘尼,于比丘所住寺中,为起(亡比丘)塔。……比丘尼去后,即日往坏其塔,除弃着僧伽蓝外」。 [p1066] 「若比丘尼入比丘僧伽蓝中,波逸提。……若比丘尼知有比丘寺,入者波逸提。……听白,然后入寺。……欲礼佛塔、声闻塔,听(不白)辄入。……若比丘尼知有比丘僧伽蓝,不白而入者,波逸提」。

从这里,可见寺内有佛塔。僧伽蓝与寺,相互通用,在『四分律』中,寺是僧伽蓝的对译。『四分律』又说:比丘尼劝在家弟子:「宜入塔寺,供养比丘僧,受斋法: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现变化日」(26)。这里的「塔寺」,是塔与寺复合词,寺内有塔,合称为「塔寺」。惟「或营僧事,或营塔寺事」;「以僧事,以塔事」(27)。这里的「塔寺」,与「塔」的意义一样。从『四分律』的全部译语来说,这是随「顺古」来的习惯用语。

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十诵律』,对于塔在寺内或寺外,没有明文,但塔与僧众住处,确是相关联的,如『十诵律』卷三四(大正二三‧二四九下)说:

「知空僧坊常住比丘,应巡行僧坊。先修治塔,次作四方僧事」。

『十诵律』多说「僧坊」,是僧伽蓝的义译。也偶尔译作「寺」,如说:「听我寺中作会」 (28)。塔与寺的关系,『十诵律』虽不太分明,但『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却说得非常明白,如说 (29):

『外来的在家人,「整理衣服,缓步从容,口诵伽他,旋行制底,便入寺内」。 [p1067] 『居士「早起,巡礼佛塔,便入寺中」。

制底cetya,在『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中,与塔的意义一样。「旋行制底」,就是遶塔。外来者,先繞塔,然后入寺,塔是在寺外的。然塔与制底,也有在内的,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三(大正二三‧七五三上)说:

『在家信众「来入寺中,……令洗手已,悉与香花,教其右旋,供养制底,歌咏赞叹」。

到了寺里,教他「供养制底」,这制底就在寺内。『根有律』是唐义净译的,「寺」与『十诵律』的「僧坊」相合。

部派佛教,通称寺院为「僧伽蓝」──「寺」、「僧坊」,里面,有精舍、讲堂、食堂、布萨堂、净厨、温室、禅房、看病堂等。也有佛塔(后来都用佛像),在里面,或者外面。初期大乘,称寺院为「塔」──「庙」、「宗庙」,里面也有精舍、讲堂等。所以这是名称不同,而不是实体的不同。佛教的住处,起初泛称为「住处」a^va^sa。由于佛教的发达,造塔风气的兴盛,佛教的建筑隆盛起来。塔是属于佛的,是佛的遗体(舍利),供人瞻仰礼拜,佛法要由比丘僧团为主导来弘传。僧伽中心的部派佛教,称寺院为僧伽蓝──僧伽的园地,这是可以理解的。等到大乘兴起,虽有的重菩萨道,有的重佛德的仰信,而都是以成佛为究极目的。佛塔是表征佛的,念佛、观佛、见佛,是大乘的重要项目。佛陀中心的大乘佛教,称寺院为塔(这是现实的, [p1068] 佛的具体存在),也是可以了解的。称为僧伽蓝,称为塔,不是塔与僧伽蓝是各别的。僧伽蓝与塔相关联,不但『律藏』的明文可证,近代发掘所见的寺院遗址,也都是有塔有僧房的,如『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所引述(30)。名称的不同,是从旧传统而引发新事物,过渡期间的不统一现象。初期大乘经中,出家菩萨的住处,称为塔而不名僧伽蓝,是源于思想而来的。佛涅槃以后,「三宝别体」,是各部派一致的见解。或说「佛不在僧中」,代表了超越于「僧伽」以外的,信仰的、理想的佛陀观。菩萨「本生」兴起,是通于在家、出家的,不合于僧宝的定义。等到「行菩萨道而向佛果」的,从传统佛教中出来,就自觉的是不属于僧伽的。如『诸法勇王经』说:「若有诸人发大乘心,修行大乘,求一切智,信心舍家,如是之人不入僧数」(31)。『须真天子经』说:「除须发菩萨,不肯入众[僧],不随他教,是名曰世之最厚也!何以故?天子!所作无为,名曰众僧,菩萨不住无为,不止无为,是故名曰世之最厚」(32)。解说虽不完全一致,而菩萨「不入僧数」,确实是初期大乘的共同见解。而且,起初的出家菩萨极少,也还不能成立「菩萨僧」,所以『大智度论』说:「释迦文佛无别菩萨僧故,(菩萨)入声闻僧中次第坐」(33)。虽在声闻僧中,而自觉是不属于僧的,所以菩萨的住处,虽还是僧伽蓝,却以佛为依而自称所住的为塔。在菩萨的立场,「不入僧数」,不可以称之为僧伽蓝的,这是初期的大乘比丘,自称住处为「塔」的意义。大乘初兴,没有独立的寺院。出家的,在传统的僧伽蓝中出家,受戒。大乘主流── [p1069] 智证行者,多住个人独处的阿兰若,这是不需要团体组织的。等到大乘出家者多起来,为了弘扬大乘,摄化信众,要在近聚落及聚落中住。有了自己的寺院,也就不能没有多数人共住的制度(大乘律制渐渐兴起),大乘比丘僧伽的住处,又要称为僧伽蓝了。『净行品』,起初是「佛之宗庙」──塔,而「晋译本」与「唐译本」,却是僧伽蓝。『法镜经』,起初是「庙」──塔,而『郁伽长者会』也作僧伽蓝。从塔而又称为僧伽蓝,表示了西元三、四世纪,大乘发达,出家的大乘比丘,又进入僧伽律制的时代。

注【108-001】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五五二──六0一)。

注【108-002】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五五七)。

注【108-003】『出三藏记集』卷一一(大正五五‧八一中──下)。

注【108-004】『高僧传』卷五(大正五0‧三五一下──三五二下)。

注【108-005】『高僧传』卷四(大正五0‧三四八中──下、三四九下)。

注【108-006】『出三藏记集』卷七(大正五五‧四八中)。

注【108-007】『出三藏记集』卷七(大正五五‧四八中、五0中)。又卷九(大正五五‧六二中)。

注【108-008】『出三藏记集』卷七(大正五五‧四七下)。

注【108-009】『出三藏记集』卷七(大正五五‧四七下)。 [p1070]

注【108-010】『出三藏记集』卷七(大正五五‧四八下)。

注【108-011】『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五五‧五六下──五七上)。

注【108-012】『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一0上、下)。

注【108-013】『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大正一二‧二九二上、下)。

注【108-014】『开元释教录』卷六(大正五五‧五四0中)。

注【108-015】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五六六──五六七)。

注【108-016】『长阿含经』卷三『游行经』(大正一‧二0中)。

注【108-017】『杂譬喻经』卷上(大正四‧五0三上)。

注【108-018】『般舟三昧经』(大正一三‧九0一上──中)。

注【108-019】『四辈经』(大正一七‧七0五下)。

注【108-020】『成实论』卷八(大正三二‧三0三下)。

注【108-021】『耶祇经』(大正一四‧八二九中)。

注【108-022】『菩萨本业经』(大正一0‧四四七下)。

注【108-023】『法镜经』(大正一二‧一九上──中)。

注【108-024】『般舟三昧经』(大正一三‧九0一中)。

注【108-025】『旧杂譬喻经』卷下(大正四‧五一七上)。 [p1071]

注【108-026】『四分律』卷三0(大正二二‧七七五中)。

注【108-027】『四分律』卷一八(大正二二‧六八七中、六八六下)。

注【108-028】『十诵律』卷四八(大正二三‧三五二中)。

注【108-029】『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八(大正二三‧六六六下)。『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五(大正二三‧九二九下)。

注【108-030】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成立之过程』(三七九──三八五)。

注【108-031】『诸法勇王经』(大正一七‧八四六下)。

注【108-032】『须真天子经』卷三(大正一五‧一0五中)。

注【108-033】『大智度论』卷三四(大正二五‧三一一下)。

第四节 菩萨行位

第一项 十住与十地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后汉所译的『兜沙经』中,已有了明确的次第(1)。『华严经』所说的『十住品』,『十行品』,『十回向品』,『十地品』,是不同部类而编集成的。不管各部的原义是怎样,在『华严经』的编集者,是作为菩萨行位先后次第的。『十行品』与『十回向 [p1072] 品』,没有单行的译出。除『华严』『离世间品』说到「十种回向」外(2),也没有其他的大乘经(除疑经),提到十行与十回向。所以且不说行与回向,专辨十住与十地。十住的住viha^ra ,十地的地bhu^mi,现在的梵语是不同的,然古代译师,住与地一直都相互通用,或合说「十住地」,这到底为了什么?叙述菩萨行位次第的,现有文记可考见的,共有四说:一、「中品般若」(没有名称)的十地。二、『华严』『十住品』的十住。三、『华严』『十地品』的十地。这三说,是大乘经所说的,还有四,说出世部lokottarava^din『大事』所说的十地。

一、「般若十地」:菩萨行位,是逐渐形成的。「般若法门」中,已说明了『般若』的十地,这里简略的说。「下品般若」有菩萨三位说,及不同的四位说,如综合起来,共有五菩萨位,与「华严十住」的部分名目相当,对列如下:

图片

三 位(3) 四 位(4) 四 位(5) 华严十住

───────┬──────┬────────┬───────

发菩提心 │ 初发心 │ 学菩提心 │ 1发心

│ │ 如说行 │ 2新学(治地)

│ 行六波罗蜜 │ 随学般若波罗蜜 │ 3相应

阿鞞跋致 │ 阿毘跋致 │ 阿毘跋致 │ 7不退

疾得无上菩提 │ 一生补处 │ │ 10灌顶

[p1073]

「随学般若波罗蜜」,或译为「修习般若相应行」,与十住的相应(行)相合。一生补处 ekaja^tipratibaddha,古译或作阿维颜abhis!eka,就是灌顶。经中说「新学菩萨」、「久学菩萨」,新学与「如说行」的地位相当,就是「治地住」的别名。这样的菩萨五位,都与「华严十住」的名目相合。「中品般若」,综合了「下品般若」的内容,又在「序品」说:「欲生菩萨家,欲得鸠摩罗伽[童真]地,欲得不离诸佛者,当学般若波罗蜜」(6)。「菩萨家」,异译作「菩萨种姓」。生菩萨家与鸠摩罗伽地,与「华严十住」的生贵住,童真住相合。「中品般若」又说:「菩萨住法王子地,满足诸愿,常不离诸佛」(7)。生贵,童真,法王子,与「下品般若」的五位综合起来,已有八位的名目,与「华严十住」相合了。「中品般若」在说明大乘的内容时,说到了十地,但只说一地修几法,二地修多少法,并没有十地的名称。依『十住断结经』,「般若十地」,正是发心住……灌顶住的修行地位(8),然「上品般若」,是以十地为「欢喜地……法云地」的。「般若十地」与「华严十地」是同是异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二、「华严十住」:『华严经』的十住说,见「晋译本」『十住品』第十一,「唐译本」『十住品』第十五。早期译出的,有吴支谦所译的『菩萨本业经』『十地品』;晋竺法护所译的『菩萨十住行道品经』;晋祇多罗gi^tamitra所译的『菩萨十住经』。早期所译的三本,仅有长行,没有重颂。竺法护所译的十住名目,都采用音译;祇多罗译本,大体与竺法护译本相同。 [p1074] 十住的名目,各译本有些不同,今取重要的各本,对列如下(9):

图片

『菩萨本│『菩萨十住行│『菩萨十住│『十住断结│『晋译本十│『唐译本十

业经』 │道品经』 │经』 │经』 │住品』 │住品』

────┼──────┼─────┼─────┼─────┼──────

发意 │波蓝耆兜波 │波蓝质兜波│发意 │初发心 │初发心

治地 │阿阇浮 │阿阇浮 │净地 │治地 │治地

应行 │渝阿阇 │喻阿阇浮 │进学 │修行 │修行

生贵 │阇摩期 │阇摩期 │生贵 │生贵 │生贵

修成 │波渝三般 │波俞三般 │修成 │方便具足 │具足方便

行登 │阿耆三般 │阿耆三般 │上位 │正心 │正心

不退 │阿惟越致 │阿惟越致 │阿毘婆帝 │不退 │不退

童真 │鸠摩罗浮 │鸠摩罗浮 │童真 │童真 │童子

了生 │渝罗阇 │俞罗阇 │常净 │法王子 │王子

补处 │阿惟颜 │阿惟颜 │补处 │灌顶 │灌顶

依『般若经』菩萨行位的成立过程,可以推定:「华严十住」是受到『般若』影响的。「华严十住」与「般若(没有名目的)十地」,所说不相同,而也有共同处。如第六住末说:「欲令 [p1075] 其心转复增进,得不退转无生法忍」(10),第七就是不退住;『般若』也在七地说「无生法忍」(11)。『般若』第八地说:「知上下诸根,净佛国土,入如幻三昧,常入三昧,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 (12)。「华严第八童真住」,「随意受生」等,意义相近(13)。第九王子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六(大正一0‧八五中)说:

「云何为菩萨王子住?此菩萨善知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谓善知诸众生受生,善知诸烦恼现起,善知习气相续,善知所行方便,善知无量法,善解诸威仪,善知世界差别,善知前际后际事,善知演说世谛,善知演说第一义谛: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谓法王处善巧,法王处轨度,法王处宫殿,法王处趣入,法王处观察,法王灌顶,法王力持,法王无畏,法王宴寝,法王赞叹」。

「般若十地」说第九地应具足十二法:「受无边国土所度之分,菩萨得如所愿,知诸天、龙、夜叉、揵闼婆语而为说法」。这三法,为可度众生说法,与『华严』第九住的前十法,意义相通。次说:「处胎成就,家成就,所生成就,姓成就,眷属成就,出生成就,出家成就,庄严佛树成就,一切诸善功德成满具足」(14)。与『华严』应劝学的十法,都是将成佛的事。大抵菩萨十住地说,在当时传述极盛,各依自己的所学,作不同的编集而流传出来。

十住,在『华严经』的各部分(品)中,是主要的菩萨行位。如『入法界品』中,海幢( [p1076] sa^garadhvaja)比丘为菩萨众说法,有「坐菩提道场诸菩萨」,「灌顶位」、「王子位」、「童子位」、「不退位」、「成就正心位」、「方便具足位」、「生贵位」、「修行位」、「新学」、「初发心诸菩萨」、「信解诸菩萨」,共十二位(15)。初发心以前,立信解菩萨,灌顶以后,立坐菩提道场菩萨,比十住说更完备,但到底是以十住说为主的。师子嚬申sim!havijr!mbhita^比丘尼,为菩萨众所围绕:「信乐大乘众生」、「初发心诸菩萨」、「第二地」、「第三地」、「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第七地」、「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诸菩萨」、「执金刚神」(16),也是十二位。与海幢比丘所教化的菩萨众一样,但以执金刚神代替了坐菩提道场菩萨。善财sudhana在弥勒maitreya楼阁所见的:「或复见为初发心,乃至一生所系已灌顶者诸菩萨众而演说法。或见赞说初地,乃至十地所有功德」(17)。「十住」,『入法界品』是称为十地的。妙德sutejoman!d!alaratis/ri^夜神说「十种受生藏」:「初发心」,「二」,「勤修行」,「四」,「具足众行」,「生如来家」,「心无退转」,「住童真位」,「九」,「受灌顶法」(18)。二、四、九,虽所说不明,但与十住相合,是确然无疑的。「具足众行」与「生如来家」的次弟,与十住的「生贵」与「方便具足」,恰好相反,这是十住传说的变动。从上来所引述,『入法界品』的菩萨行位,是十住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九(大正一0‧ 三一五下──三一六上)说: [p1077] 「或现初发心,利益于世间;或现久修行,广大无边际;……或现行成满;得忍无分别;或现一生系,诸佛与灌顶」。

『离世间品』示现所见的次第中,「初发心」;「修行」;旧译第五住为「修(行)成」(就),所以「行成满」是方便具足住;「得(无生)忍」是不退住;「一生系」、「佛与灌顶」,是灌顶住。「晋译本」与『度世品经』,一生所系与灌顶,是分为二位的(19)。『离世间品』又说:「初发菩提心,乃至灌顶地」(20),这也是十住说。『升兜率天宫品』,也次第的说到了十住菩萨(21)。『如来出现品』也说到了十住的一部分,三译对照如下(22):

图片

「唐译本」 「晋译本」 『如来兴显经』

──────────────────────────────

坐菩提场菩萨 坐道场一切菩萨 诣佛树道场

最后身菩萨 最后身菩萨 阿维颜(灌顶)

一生所系菩萨 一生补处菩萨 一生补处

灌顶菩萨 得记菩萨 不废

得忍菩萨 得忍菩萨 逮法忍

住向行菩萨 向行菩萨 行成

初发心菩萨 初发心菩萨 初发意

[p1078]

『如来出现品」的菩萨。是十住中取四位,又增列三位。「一生所系菩萨」,如兜率天的弥勒那样。「最后身」,如释尊诞生以后。「坐菩提场菩萨」,如释尊向菩提场,七七坐道场的阶段。『如来出现品』与『离世间品』,是不完备的十住说,与「下品般若」所说的二类四位菩萨相近。『贤首品』所说的菩萨修行次第,也符合十住的行程,如:「发起菩提心」,「勤修佛功德」,「生在如来家」,「修行巧方便」(具足),「信乐心清净」(正心),……「至于不退地」,「无生深法忍」,「诸佛所授记」……「灌顶大神通」(23)。「不退地」,「深法忍」,「授记」,是同一地位。从上来所引述的,可见『华严经』的『入法界品』,『离世间品』,『如来出现品』,『升兜率天宫品』,『贤首品』,都是以十住为菩萨行位的。十住说,在初期大乘时代,是重要的法门,所以吴支谦以来,就一再的译出。『自誓三昧经』,『惟曰杂难经』,也传说十住的部分名目(24)。自从「华严十地」兴起,十住说就渐渐的衰退了!不过,在『华严经』中,『十地品』以外,很少引用「华严十地」的。「唐译本」『世主妙严品』,有欢喜等十地(25) ,但「晋译本」没有。『如来出现品』说:「欢喜地乃至究竟无障碍地」。「晋译本」与『如来兴显经』,也有相近的文句(26),这可能是仅有的,引用「华严十地」的略说了。

三、「华严十地」:十地的名目与经文,各译本都大致相同。「华严十地」的成立相当早,汉译『兜沙经』,在十住、十行、十悔过[回向]以下,已说到了「十道地」(27)。然早期的十地说,与 [p1079] 现存的「十地品」,有多少不同。如龙树na^ga^rjuna的『十住毗婆沙论』,是解说『十地经』的。论说:「具此八法已」;「菩萨在初地,……多行是七事」;「菩萨以是二十七法,净治初地」(28)。在『十地品』中,是十法,十法,三十法(29)。「十地」的原本,也许还没有(纳入华严体系)演进到什么都是以「十」为数的。『十地品』的偈颂,也不一定是十数,龙树论是近于颂说的。『大智度论』卷一0(大正二五‧一三二上──中)说:

「菩萨……立七住中,得无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尔时,十方诸佛皆放光明,照菩萨身;以右手摩其头,语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莫便大喜!是时菩萨闻诸佛教诲,还生本心,行六波罗蜜」。

『智论』卷四八,也有相同的文句(30),内容与『十地品』的第八地相合(31)。龙树所见的是七地,而现行本在八地。「华严十地」的原本,与「般若十地」、「华严十住」相近,而后来有了变化,时间在龙树以后。「华严十地」的名目,与「华严十住」不同,比拟轮王的形迹不见了,而代以学术名词。但「华严十住」的影响,仍多少保留在『十地品』里,如(32):

四地:「菩萨住此焰慧地,……生如来家」。 五地:「住此第五难胜地,……以大方便常行世间……以种种方便行教化众生」。 八地:「此菩萨智地,………名为不转地,智慧无退故。……名为童真地,离一切过失故」 [p1080] 。 十地:「尔时,十方一切诸佛,从眉间出清净光明,名增益一切智神通,无数光明以为眷属。……从大菩萨顶上而入,……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职;具足如来十种力故,堕在佛数」。 「法王子住善慧地菩萨」。

「生如来家」,是十住的「生贵住」。「种种方便化众生」,是十住的「方便具足住」。十住中,七住名「不退」,八住名「童真」;十地说中,得无生忍属于第八地,所以第八名「不退地」,又名「童真地」了。经中明说「法王子住善慧地」。十地的诸佛智水灌菩萨顶,正是「灌顶住」的意义。

「华严十地」,与「般若十地」,也有相同处,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六(大正一0‧一九0中、一九二中)说:

四地:「于彼诸佛法中,出家修道」。 五地:「于彼诸佛法中而得出家,既出家已,又更闻法」。

『华严经』的四地与五地,特别提到了出家。「般若十地」的四地是:「不舍阿兰若住处」,「少欲」,「知足」,「不舍头陀功德」,「不舍戒」,「秽恶诸欲」,「厌世间心」,「舍 [p1081] 一切所有」等十法。五地是:「远离亲白衣」,「远离比丘尼」,「远离悭惜他家」,「远离无益谈说」等十二事(33)。「般若十地」的四地与五地,都是出家生活,与『华严』的四地、五地,特别说到出家,不是恰好相合的吗!所以,「华严十地」的集出,受到了「般若十地」,「华严十住」的影响。集出的时间,比较迟一些,后来又有了重大的变化。

四、「大事十地」:『大事』是说出世部的佛传。「大事十地」,与「般若十地」、「华严十住」、「华严十地」,都有部分的共通处,兹列举其名目,如下(34):

图片

「大事十地」 │「华严十住」 │「华严十地」

─────────────┼────────────────┼─────────

1dura^roha^(难登) │1prathamacittotpa^dika(发心) │1pramudita^(欢喜)

2baddhama^na^(结慢) │2a^dikarmika(新学‧别作治地) │2vimala^(离垢)

3pus!paman!d!ita(华庄严)│3yoga^ca^ra(修行) │3prabha^kari^(发光)

4rucira^(明辉) │4janmaja(生贵) │4arcis!!mati^(焰慧)

5cittaviatara^(广心) │5pu^rvayogasam!panna(方便具足)│5sudurjaya^(难胜)

6ru^pavati^(妙相具足) │6s/uddha^dhya^s/aya(正心成就) │6abhimukhi^(现前)

7durjaya^(难胜) │7avivartya(不退) │7du^ram!gama^(远行)

[p1082]

8janmanides/a(生诞因缘) │8kuma^rabhu^ta(童真) │8acala^(不动)

9yauvara^jyata^(王子位) │9yauvara^jya(王子) │9s/a^kyamuni(善慧)

10abhis!eka(灌顶位) │10abhis!eka(灌顶) │10dharmamegha^(法云)

从『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叙述「大事十地」的概要(35),及日本学者对各种十地的比较中 (36),了解「大事十地」的概略意义。『大事』初地「难登」,是初发心。第五地「广心」,从佛出家,修相应行yoga^ca^ra,与十住的「修行住」,『般若』的「久学」相当。第八地「生诞因缘」,是具备了诞生成佛的因缘,与「生贵住」相近。第七地「难胜」,住不退转,与十住的「不退住」相合。第九地「王子位」,第十地「灌顶位」,如释尊的诞生人间,到菩提树下成佛,在名义上,与十住的「王子住」,「灌顶住」相同。菩萨成佛,用王子的成轮王为譬喻,是当时盛行而各说一致的。然『大事』的「生诞因缘」在八地,而「生贵住」是四住,有点不一致。『大智度论』说:「有二种菩萨家:有退转家,不退转家」(37)。生菩萨家,或生在如来家,如王子的生在王家一样。菩萨家有可退的,不可退的,那可以这样说:「生贵住」约可退说,「生诞因缘」约不可退说。联想到『般若经』的一段文字,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一九中)说:

「欲生菩萨家,欲得鸠摩罗伽[童真]地,欲得不离诸佛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p1083]

「不离诸佛」,依『般若经』『方便品』,是法王子住(38)。所以这三句的次第,是生菩萨「不退」家;童真;不离诸佛是「法王子住」。这可能与十住的「生贵住」不合,反而近于『大事』的「生诞因缘」,不过在「不退」与「王子」间,增列一「童真位」而已。「华严十地」的名称,已脱去轮王譬喻的形迹。第五「难胜地」,与『大事』第七「难胜地」,名称一致。『大事』说:难胜地菩萨,广学对世间有益的技术、学术、语言,获得金属宝石等知识(39)。『华严』的第五「难胜地」也说:「此菩萨摩诃萨,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所谓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又善方药,疗治诸病。……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树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悉知其处,出以示人。日月星宿,……身相休咎,咸善观察」(40)。「难胜」的名称相同,内容也部分相合,可见这二者间所有的关系。

大众部系的『大事』,说到了十地。近于分别说系vibhajyava^din的佛传:『修行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也说到了十地(41)。菩萨历十地行位而成佛,十地是由部派佛教所传出的吗?「下品般若」,说「新学」、「久学」;「发心」、「不退转」;三位;四位(二类),是从发心到灌顶的。有关菩萨修行的阶段,是逐渐形成的。『大事』与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佛本行集经』,也说到菩萨「四性行」(42),除第一「自性行」(菩萨种性)外,是发心,修行,不退转──三位,与「下品般若」相近。所以,我以为「下品 [p1084] 般若」阶段,还没有十地说,十地是「中品般若」时代(西元五0──一五0)流行的传说。『修行本起经』等,泛说「十地」,「中品般若」说没有名目的十地(与十住相比,『般若经』已有发心,新学,应行,生贵……不退,童真,法王子,灌顶──八位名称),应该早一些。在另一学区,有「大事十地」、「华严十住」说的成立,然后是「华严十地」说。别别的集出流通,在同一时代(略有先后),同一学风中,当然会有共通性;住与地也相互的通用。「大事十地」与「般若十地」,是从凡夫发心,向上修行成佛的过程;不离人间成佛的形式,与佛传所说的相通。「华严十地」的成佛历程,就大大不同了!

注【109-001】『兜沙经』(大正一0‧四四五上)。

注【109-00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八(大正一0‧三0六中、三0九上)。

注【109-003】『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五四七中)。

注【109-004】『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五上)。

注【109-005】『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四中)。

注【109-006】『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二一九中)。说到童真地的,还有卷一(大正八‧二二一中),卷一三(大正八‧三一五下) 。

注【109-007】『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二中)。 [p1085]

注【109-008】『十住断结经』卷一──四(大正一0‧九六六下──九九四上)。

注【109-009】『菩萨本业经』(大正一0‧四四九下)。『菩萨十住行道品经』(大正一0‧四五四下)。『菩萨十住经』(大正一0‧四五六下──四五八上)。『十住断结经』卷一──四(大正一0‧九六六下──九九四上)。(晋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大正九‧四四四下──四四五上)。(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六(大正一0‧八四上)。

注【109-0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六(大正一0‧八五上)。

注【109-01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二五七中)。

注【109-012】『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二五七中)。

注【109-01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六(大正一0‧八五中)。

注【109-01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二五七中──下)。

注【109-01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三(大正一0‧三四一下──三四二上)。

注【109-01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七(大正一0‧三六四上──中)。

注【109-017】『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九(大正一0‧四三五下)。

注【109-01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四(大正一0‧四0二上──下)。

注【109-01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三(大正九‧六七一下──六七二上)。『度世品经』卷六(大正一0‧六五五下)。 [p1086]

注【109-02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九(大正一0‧三一一中)。

注【109-02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二(大正一0‧一一六中──下)。

注【109-022】(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一(大正一0‧二七0中)。(晋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四(大正九‧六二一上)。『如来兴显经』卷二(大正一0‧六0四上)。

注【109-02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四(大正一0‧七二下──七三下)。

注【109-024】『自誓三昧经』(大正一五‧三四五上)。『惟曰杂难经』(大正一七‧六0五上)。

注【109-02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大正一0‧二五中)。

注【109-026】(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二(大正一0‧二七四中)。(晋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五(大正九‧六二五下)。『如来兴显经』卷三(大正一0‧六0八下)。

注【109-027】『兜沙经』(大正一0‧四四五上)。

注【109-028】『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大正二六‧二三上)。又卷二(大正二六‧二六上、二九上)。

注【109-02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四(大正一0‧一八一上──下)。

注【109-030】『大智度论』卷四八(大正二五‧四0五下──四0六上)。

注【109-03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八(大正一0‧一九九上──中)。

注【109-03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六(大正一0‧一八九下)。又卷三六(大正一0‧一九二上──中)。又卷三八(大正一0‧二00下)。又卷三九(大正一0‧二0六上、二0八上)。 [p1087]

注【109-03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二五七上)。

注【109-034】依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而简略些(四一三)。

注【109-035】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八七──一八九)。

注【109-036】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所述(三五九──三六三)。

注【109-037】『大智度论』卷二九(大正二五‧二七五中)。

注【109-038】『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二中)。

注【109-039】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所述(一八九)。

注【109-04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六(大正一0‧一九二中)。

注【109-041】『修行本起经』卷上(大正三‧四六三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大正三‧四七三中)。『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大正三‧六二三上)。

注【109-042】『大事』(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八五所引)。『佛本行集经』卷一(大正三‧六五六下)。

第二项 华严十地

『华严』『十地品』,竺法护所译本,名『渐备一切智德经』,是依经说「此集一切种一切智功德菩萨行法门」,「集一切智功德法门」立名的。这一法门的名称,表示了本品的内容,也就显示了佛法的特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等正觉,是『阿含经』以来,用来表示 [p1088] 圆满究竟的佛功德。佛为「多闻圣弟子」说法,也是为了得「三菩提」。菩提,智慧的现证,是佛法的根本问题。在佛教的发展中,倾向于拘谨繁琐的律制,严密分析的阿毗达磨;佛教倾向于重仪制,重思辨,还有重仰信的,失去了佛陀时代重智证的特性。「原始般若」,为了得佛的「一切智」,而实践「般若波罗蜜」为主导的菩萨行,严肃的重振佛法的智证行。「一切智」,又演化出「一切智智」,「一切种智」,或合称「佛无上智、大智、自然[无师]智,一切智,如来智」 (1)。佛表达自证的内容,称为「达磨」──法,法是众生的归依处。在说明上,智是能证的,法是所证的。在如实正觉中,超越了世俗的能所对立,所以法就是般若(慧)。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五六二中)说:

「般若波罗蜜甚深,难解难知!以是义故,我欲默然而不说法。作是念:我[如来]所得法,是法中无有得者,无法可得,无所用法可得,诸法相如是甚深」。

「我所得法」,唐译作:「我所证法,即是般若波罗蜜多」(2)。「中品般若」,「唐译本」作「深般若波罗蜜多,即是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无上正等菩提」(3);鸠摩罗什kuma^raji^va译本,直说「是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甚深难见难解」(4)。约方便安立,般若是菩萨行,一切智是佛功德,而其实,「般若波罗蜜是诸佛行处」。「诸佛依止于法,……法者则是般若波罗蜜。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故」(5)。法的圆满体现,是 [p1089] 佛,佛依法而住。「般若波罗蜜出生诸佛」,而「佛智慧无碍故,能示是(真)如,亦能说般若波罗蜜行相」(6)。佛与法,般若与如来智慧,『般若经』是这样表示的。「中品般若」以来,有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的类集;法(性)也有十名、十二名称的类集。重于般若的观行(空)所证法相的异名。「文殊法门」重于「法界」,又更为「界」的类集。般若是法,是佛智慧的根本思想,却在『法华』、『华严』中显示出来。『妙法莲华经』,约与「上品般若」的时代相当。经中赞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7)。明确的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8)。佛知见,就是佛智慧,所以说:「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9)。『法华』也是以佛慧为宗要的;「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也就是「妙法」的根本义。『华严』『十地品』,是菩萨成佛的历程,也依于同一理念而集出。如说:「我念佛智慧,最胜难思议!世间无能受,默然而不说」(10)。不可说而说的,是佛智慧的少分,所以说:「诸地广智胜妙行,以佛威神分别说」;「应说诸地胜智道」(11)。这几句,『十地经论』译为:「诸地上妙行,分别智地义」;「诸地胜智道」(12)。「智地」,地是以智为体的。『十地品』有十山譬喻,十山都在大海中,如十地在一切智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九(大正一0.二0九上)说:

「此十宝山王,同在大海,差别得名。菩萨十地亦复如是,同在一切智中,差别得名」。 [p1090]

十地不离佛一切智,约次第升进而向一切智海,方便的安立为十地。『十地经论』一再说「智地」。「菩萨地证智所摄」(13),这就是称为「集一切智功德法门」的意义。「无有如外智,无有智外如」,在证智中,是无有二相的般若,无有二相的一切智。如作差别说,那就是『辩中边论』的十法界,『成唯识论』的十真如了(14)。

「华严十地」,是一部长于组织的经典,内容丰富,秩然有序,所以能成为菩萨行位的准绳。菩萨是修行成佛的,与声闻、缘觉不同,但声闻与缘觉的智断功德,不出于菩萨般若。所以『般若经』说:「一切声闻、辟支佛地,皆在般若波罗蜜中」(15)。对于这一意义,『十地品』说:第六现前地,「入缘起理,声闻果证咸在其中」;第七远行地,「独觉果证咸在其中」(16)。八地所得的无生法忍,是「此忍第一,顺诸佛法。……一切二乘,亦能得此无分别法」(17)。得无生忍以上,不再是二乘所能知了。焰慧地说:「菩萨住此焰慧地,所有身见为首,……我所故,财物故,着处故,于如是等一切皆离」(18)。依『阿含经』说:离身见等三结,得须陀洹;与焰慧地的离惑相近。二乘所证所断,是菩萨十地(八地以前)功德的少分,如能回心成佛的话,那就「汝等(声闻弟子)所行,是菩萨道」了(19)。

『十地品』有浓厚的阿毗达磨气息。如二地中说「十善业道」,详说十不善业道的果报。五地中说「谛」,其中「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善分别蕴界处 [p1091] 故,知成立谛」(20),与阿毗达磨者的分别有关。六地中说「十二缘起」,每支有二种业,约三道、三世、三苦来分别。并说著名的一心缘起,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七(大正一0‧一九四上)说:

「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三界所有,唯是一心」,为后代唯心(识)论者所重视的教证。这一思想,与古代设摩达多s/armadatta──寂授论师的「剎那缘起」相近。寂授是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中,与『发智论』主同时的论师。在古传四种缘起说中,寂授立「剎那缘起」,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二三(大二七‧一一八下)说:

「尊者设摩达多说曰:一剎那顷有十二支,如起贪心害众生命,此相应痴是无明;此相应思是行;此相应心是识;起有表业,必有俱时名色,诸根共相伴助,即是名色及与六处;此相应触是触;此相应受是受;贪即是爱;即此相应诸缠是取;所起身语二业是有;如是诸法起即是生;熟变是老,灭坏是死」。 [p1092]

「剎那缘起」与『十地品』的「一心缘起」,虽不完全一致,但非常近似的。一剎那,是极短的时间;约心说,就是一念。一念中有十二支缘起,对于一心中安立十二缘起,归结到「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应该是有启发性的。

『十地品』安立十地的差别,如初地「多作阎浮提王」,一地一地的向上增进,到十地「多作摩酰首罗(色究竟天的大自在)天王」。初地「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过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前后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门;能示现百身,于一一身示现百菩萨以为眷属」。这样的二地「得千三昧」等,一直到十地,「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三昧,乃至示现尔所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这类次第增广的安立,无非表示菩萨的次第增进,智慧与能力,越来越广大而已。

一地一地进修的法门,主要是:初地布施,二地持戒,三地禅定与神通:融摄了世间(共人天)的功德。四地道品,五地谛,六地缘起:这三者是慧,融摄了出世间(共二乘)的功德。施、戒、定,是世间善的要目;戒、定、慧──三增上学,是出世善的要目。前六地,融摄了世间与出世间善法,以后是大乘不共的出世间上上善。七地「修方便慧,起殊胜道」;八地「起无功用觉慧,观一切智智所行境」;九地「四无碍辩」,称机说法;十地受佛职,具足功德。依『十地品』说:从远行地入不动地,是从有功用行到无功用行;「得无生忍」,「名为超烦恼行」。 [p1093] 七地入八地,是个极重要的关键地位。经文──长行及偈颂,举山王喻,大海喻,摩尼宝喻,以说明十地的功德,如下(21):

图片

山王喻 │大海喻 │摩尼宝喻

────────┼───────┼────────

1世间艺业 │大愿 │发一切智心

2戒行 │持戒 │戒行明净

3禅定神通 │舍世假名 │三昧圆满

4道品智慧 │专一 │道行清净

5如意神通 │方便神通 │方便神通

6具众果 │观甚深理 │缘起智

7方便大慧 │广大慧 │方便智

8自在行 │广大庄严 │自在

9集无碍智 │思量微妙义 │观众生行放闻持光

10具众德 │受持一切佛法 │受佛智职广作佛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九(大正一0‧二0六上── 中)说:

「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堕在灌顶剎利王数。即能具足行十善道,亦 [p1094] 得名为转轮圣王。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职;具足如来十种力故,堕在佛数。……名为安住法云地」。

第十法云地,以灌顶为王作比喻。论理,王子行了灌顶礼,就成为王,那末菩萨受佛灌顶,也就是佛。然而诸佛灌顶,菩萨「堕在佛数」,却还是菩萨,这是很可疑的!所以大家都怀疑了:「若菩萨神通境界如是,佛神通力其复云何?金刚藏言:……如来智慧无边无等,云何而与菩萨比量!……菩萨摩诃萨已能安住如是智慧,诸佛世尊复更为说三世智,……为说得一切智智」 (22)。菩萨灌顶以后,还要进修,佛还要为他说法。「般若十地」也说:「菩萨摩诃萨具足六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具足满,断一切烦恼及习,是名菩萨摩诃萨住十地中,当知如佛」(23)。不说十地是佛,而说「如佛」,也表示了还是菩萨地。『入法界品』海幢sa^garadhvaja 比丘所教化的菩萨,灌顶位以后,还有坐菩提场菩萨(24)。『如来出现品』(25),『离世间品』,都在灌顶位以上,有一生所系菩萨(26)。『入法界品』师子嚬申sim!havijr!mbhita^比丘尼说法,在第十地以后,立执金刚神vajradhara(27)。这都表示了菩萨灌顶以上,还有更高胜的菩萨。依『华严经』意,就是住普贤地菩萨。

初地说:「菩萨始发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无能说其种族过失;离世间趣,入出世道;得菩萨法,住菩萨处;入三世平等;于如来种中,决定当得无上菩提」(28)。 [p1095] 初地证入平等性,是得出世圣智的,这是与「般若十地」不同的。「华严十住」的本义,与「般若十地」相同:初发心;新学;修行相应,于正法中生(生贵),「永不退转,于诸佛所深生净信」;第七住才「得不退转无生法忍」。然『十地品』的意思,是结合十住的,所以说:「法王子住善慧地菩萨」;第八「名为童真地」。『入法界品』引用十住而立十二位,发心住以前,立信解位菩萨,那可以说初住悟入了。「晋」、「唐译本」的『十住品』,每住末必说:「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29),表示了住住是证悟的,与十地相同。但支谦、竺法护、祇多罗的古译本,都没有这几句,可见是后来增补的。『华严』『十住品』以后,『梵行品』(第十六)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30)。『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说:「应知此(初发心)人,即与三世诸佛同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界平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究竟平等真实智慧。纔发心时,……即能于一切世界中示现成佛,即能令一切众生皆得欢喜,即能入一切法界性,即能持一切佛种性,即能得一切佛智慧光明」(31)。这样的初发心菩萨,至少是欢喜地菩萨那样的发心!『华严经』最后集成,显然是以『十地品』那样的菩萨为准绳的。在「般若法门」方面,「上品般若」是以「般若十地」为欢喜等十地的。龙树na^ga^rjuna为『十地品』造论,名『十住毗婆沙论』,也有这样的意思,但解说不同,如『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大正二六‧二四下)说: [p1096] 「为得是佛十力故,大心发愿,即入必定聚。问曰:凡初发心皆有如是相耶?答曰:或有人说,初发心便有如是相,而实不尔。何以故?是事应分别,不应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萨初发心时,不应悉入于必定。或有初发心时,即入必定;或有渐修功德,如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不入必定,后修集功德值燃灯佛,得入必定。是故汝说一切菩萨初发心便入必定,是为邪论」。

依龙树的意思,菩萨根性不同,不是一致的。有的菩萨,初发心住地不得证入,要到第七住地,才得无生法忍。有的初发心,就得无生忍,那是顿超入第七住地了。龙树的解释,是依『般若经』的,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八‧二二六上)说:

「有菩萨摩诃萨,初发意时,行六波罗蜜,上菩萨位,得阿惟越致地。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初发意时,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轮;与无量阿僧祇众生作益厚已,入无余涅槃。……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初发意时,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与无数百千亿菩萨,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为净佛国土故」。

『大智度论』解说为:这三类菩萨,都是利根。『论』中举乘羊、乘马、乘神通,以说明根性不同,成佛的迟速不同(32)。羊乘、象乘、神通乘──日月神通乘、声闻神通乘、如来神通乘─ ─五类菩萨成佛的迟速不同,出于『入定不定印经』(33)。龙树是这样的,会通了「般若十地」与 [p1097] 「华严十地」间的差别。

注【110-001】『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八(大正八‧五七二下)。

注【110-00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四分)卷五四八(大正七‧八二三上)。又(第五分)卷五六一(大正七‧八九八下)。

注【110-00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分)卷四四六(大正七‧二五二上)。又(三分)卷五一三(大正七‧六一九上)。

注【110-00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六(大正八‧三三五上)。

注【110-005】『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五八下)。

注【110-006】『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五八下)。

注【110-007】『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九‧五中)。

注【110-008】『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九‧七上)。

注【110-009】『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九‧八上)。又卷一(大正九‧一0上)。

注【110-0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四(大正一0‧一七九下)。

注【110-01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四(大正一0‧一八0下)。

注【110-012】『十地经论』卷二(大正二六‧一三一中)。

注【110-013】『十地经论』卷二(大正二六‧一三三下)。 [p1098]

注【110-014】『辩中边论』卷上(大正三一‧四六八上)。『成唯识论』卷一0(大正三一‧三四中)。

注【110-015】『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五五九下)。

注【110-01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九(大正一0‧二0九上)。

注【110-017】『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八(大正一0‧一九九中)。

注【110-01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六(大正一0‧一九0上)。

注【110-019】『妙法莲华经』卷三(大正九‧二0中)。

注【110-02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六(大正一0‧一九一下)。

注【110-02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九(大正一0‧二0八下──二0九中、二一0下)。

注【110-02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九(大正一0‧二0八上──中)。

注【110-02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二五九下)。

注【110-02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三(大正一0‧三四一下──三四二上)。

注【110-02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一(大正一0‧二七0中)。

注【110-02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三(大正九‧六七二上)。『度世品经』卷六(大正一0‧六五五下)。

注【110-027】『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七(大正一0‧三六四上──中)。

注【110-02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四(大正一0‧一八一上)。

注【110-02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六(初住)(大正一0‧八四中)。 [p1099]

注【110-03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七(大正一0‧八九上)。

注【110-03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七(大正一0‧九一下)。

注【110-032】『大智度论』卷三八(大正二五‧三四二下)。

注【110-033】『入定不定印经』(大正一五‧七0六中以下)。

第三项 十地说的发展

『十地品』,对菩萨十地的进修过程,作了有条理的编次,成为菩萨行位的准绳。『十地品』成立以后,佛教界有以十地为主而作更充实的组集,可以分为二流。

一、传为鸠摩罗什kuma^raji^va所译的『庄严菩提心经』,一卷;及元魏吉迦夜kin%kara 所译的『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唐菩提流志bodhiruci所译的,编入『大宝积经』的『无尽慧菩萨会』,一卷。这三部是同本异译,代表十地说的一流。依『庄严菩提心经』,全经的内容如下(1):

一、佛为思无量义菩萨说 1.菩提心的意义 2.十种发(菩提)心 [p1100] 3.十种三昧护持菩提心 4.十地瑞相 5.十种陀罗尼 6.十波罗蜜 7.七波罗蜜各有十种 8.波罗蜜的意义

二、佛为师子奋迅光天子说忆念法门功德

经义是以「菩提心」为主体的。十种发心,就是菩提心显发的十个阶段;十种菩提心,就是十地所有的一切(智)智。与十菩提心相应的,有十种「三昧」、「瑞兆」、「陀罗尼」、「波罗蜜」。这是以菩提心为体,三昧等功德所庄严的十地说。这部经,后来被编入『金光明经』。如『合部金光明经』的『陀罗尼最净地品』,是梁真谛parama$rtha所译的;及唐义净所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的『最净地陀罗尼品』(2)。『金光明经』的这一品,与『庄严菩提心经』,可说是一致的。『金光明经』这一品的初段,作佛为师子相无碍光焰菩萨(就是「师子奋迅光天子」的异译)说;初段终了,多了师子相无碍光焰的赞颂。后段,改为「大自在梵天王」说。内容是十菩提心,十地瑞相,十地名义,十地所断十重(二)无明障,十波罗蜜多,十三摩地, [p1101] 十陀罗尼。这里面,多出了「十地名义」,「十重(二)无明障」;而重要的是:十陀罗尼改成十种咒陀罗尼,品名也着重陀罗尼了。这是受到「秘密大乘佛法」渐兴的影响。『庄严菩提心经』,集出不会太迟,竺法护所译的『菩萨十地经』(已佚),就是这部经的初译本。竺法护所译的『文殊悔过经』(大正一四‧四四一下)说:

「或问上界悔过之处,十地,十忍,十分别事,十瑞,十持,十印,十三昧定」。

这也是十数的类集,与『华严经』相通。这里面的「十瑞、十持」(陀罗尼),确是『庄严菩提心经』的内容。晋聂承远所译(与竺法护有关(3))的『超日明三昧经』说:修十种三昧,得超日明三昧。如『经』卷上(大正一五‧五三六下)说:

「何谓法宝三昧?……发无上正真道意,成就德本,如须弥山,信乐大乘,心不动移。先睹嘉瑞,三千佛土亿百千藏,皆满具足。逮成殊胜难当总持。而成就通达施度无极」。

十种三昧,是法宝三昧……勇猛伏[首楞严]三昧。每一三昧,有嘉瑞,总持,度无极[波罗蜜]。名称与内容,都与『庄严菩提心经』相合。这一类集的内容,竺法护的译品中已经存在,可推见集出的时代,约在西元三世纪初。还有,传为鸠摩罗什所译的『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共有四种译本,世亲vasubandhu有论释。这部经,也是以菩提心为主体,立「初发心」,「行道心」,「不退转心」,「一生补处心」──四位,而加以分别。说到了「十地」,及「十智」、「十 [p1102] 发」、「十行」等分别(4)。四位的分别,可能比『庄严菩提心经』的十位说要早些。这些经典,同样有阿毗达磨的特色;为后代瑜伽者,敞开了大乘法相的通道!

『庄严菩提心经』,『大方广菩萨十地经』,说到了十波罗蜜,但在解说波罗蜜各有十事时,却只解说了施、戒、忍、精进、禅、般若、方便──七波罗蜜(5)。罗什译本的十波罗蜜,六波罗蜜以外,是方便、智、成就众生满足、诸愿满足(6),也与一般的十波罗蜜不合。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波罗蜜,从本生谈类集而成的菩萨行,是通常的六波罗蜜。「中品般若」、「文殊法门」,方便从般若中分离出来,般若与方便对立,方便的地位重要起来。六波罗蜜以外,立方便波罗蜜,部分的初期大乘经就是这样。『庄严菩提心经』约七波罗蜜来分别,就是初期大乘佛法的旧说。一般的说,『华严经』是说十波罗蜜的,如第七地所说(7)。然「晋译本」的『十地品』,初地说:「常行大施」(8)。二地说:「十波罗蜜,戒波罗蜜偏胜」;三地说:「十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偏胜」(9)。四地以下,没有说某波罗蜜偏胜的话。古译的『渐备一切智德经』,『十住经』,都与「晋译本」相合,特别是也说三地的忍与精进偏胜(10)。到了「唐译本」及尸罗达多s/i^ladatta所译的『十地经』,才在十地的每一地,说十波罗蜜多的某一波罗蜜多偏胜,显然与古本不同。龙树na^ga^rjuna的『十住毗婆沙论』。是解释『十地品』的,而在论(及『大智度论』)中,竟没有说到十波罗蜜。所以可推定为:十波罗蜜的成立,是比龙树 [p1103] 迟一些。现在的『华严经』,虽有十波罗蜜说,但还在不确定的阶段。『华严经』采用六波罗蜜说的,不少;说六波罗蜜与方便,说六波罗蜜与四无量,说六波罗蜜、方便与四无量的,也非常多。初期大乘经,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华严经』的新说──十波罗蜜,还是流动而不确定的,如(11):

1.施、戒、忍、精进、禅、般若、智、愿、神通、法 2.施、戒、忍、精进、禅、般若、大乘、愿、力、智 3.施、戒、忍、精进、禅、智慧、方便、愿、力、神通 4.施、戒、忍、精进、禅、般若、方便、愿、力、智

从这多少不同的十波罗蜜中,可见还在流动不确定的阶段,这是『华严经』大部集成时代的情形。确定为六度、方便、愿、力、智──十波罗蜜;说十地的每一地,一波罗蜜偏胜,那不是『十地品』的旧说。等到十波罗蜜定形,修正『十地品』,可能是西元四世纪的事。

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次第,后汉译出的『兜沙经』已经说到。从佛放光的处所,及说法的处所,次第向上,在编集者的心目中,应该是有先后次第的意义!『华严经』在印度,是著名的经典,但后期大乘经论,对于菩萨行位,都用「华严十地」,而对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次第,可说是没有采用的。仅有的,是梁真谛parama$rtha所译的,天亲所造的 [p1104] 『摄大乘论释』卷一一(大正三一‧二二九中)说:

「愿乐行人,自有四种,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为菩萨圣道有四种方便,故有四人」。

「愿乐行」,玄奘译为「胜解行」,是没有入十地圣道以前的菩萨。依真谛译,地前的愿乐行位,是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十解就是十住;在十住前,又立十信,这是『华严经』所没有的。真谛译又说:「菩萨有二种,谓凡夫、圣人。十信以还是凡夫,十解以上是圣人」(12)。又说:「从十信至十回向,是信乐正位」(13);「信乐」,就是「愿乐」。真谛译本,在十地以前,立信、解、行、回向──四十位。但同本异译的,隋笈多dharmagupta共行矩译的『摄大乘释论』,唐玄奘译的『摄大乘论释』,都没有以上所引的文句。真谛所译的,每将当时印度的不同论义,附入所译的论中,所以愿乐行人分为四十位,可能为印度方面,世亲学系以外的论义。不过也可能是:中国的助译者,根据中国佛教的见解而附入的。此外,唐地婆诃罗diva^kara ──日照三藏,在西元六八0──六八五年间,所译的『方广大庄严经』卷一(大正三‧五四0下)说:

「自在熏修七阿僧祇,所习善根皆已回向,弘五福德,施七净财,行十善道,增长五十二种善根。已能修习正行相应四十分位,已能修习誓愿相应四十分位,已能修习意乐相应四 [p1105] 十分位,已能修习正直解脱四十分位。……为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趣一生补处」。

『方广大庄严经』,是大乘化的佛传。文义不太明显,然菩萨「熏修七阿僧祇」,是「余部别执」,见梁译的『摄大乘论释』(14)。五十二种善根,可能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总称(日照与贤首的时代相同;五十二善根说,与贤首说相合)。所说的「四十分位」,修习圆满了,「趣一生补处」,然后成佛;「四十分位」,极可能是十住、十行、十迥向与十地。不过竺法护初译的『普曜经』,没有这一段文句。这部经,现有梵文本,可以对勘。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菩萨行位,或十住以前立十信,在中国佛教中,是众所周知的。这主要是受了『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菩萨璎珞本业经』的影响。上二部,一向有「疑伪」的传说。『菩萨璎珞本业经』,『出三藏记集』在「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中,是「失译」经(15)。对中国佛学有莫大影响的三部经,来历都有欠明白!论到菩萨行位,『梵网经』立四十位(16), 『仁王经』立四十一位(17),『璎珞本业经』立四十二位(18)。对列如下;

图片

『梵网经』 │ 『仁王经』 │『璎珞本业经』

─────────┼────────┼────────

十发趣心(坚信忍)│习种性(十信心)│习种性──十住

[p1106]

十长养心(坚法忍)│性种性(十止心)│性种性──十行

十金刚心(坚修忍)│道种性(十坚心)│道种性──十回向

十地(坚圣忍) │(十地) │圣种性──十地

体性平等地 │ 善觉菩萨 │ 欢喜地

体性善慧地 │ 离达菩萨 │ 离垢地

体性光明地 │ 明慧菩萨 │ 明慧地

体性尔焰地 │(尔)焰慧菩萨 │ 焰光地

体性慧照地 │ 胜慧菩萨 │ 难胜地

体性华光地 │ 法现菩萨 │ 现前地

体性满足地 │ 远达菩萨 │ 远行地

体性佛吼地 │ 等观菩萨 │ 不动地

体性华严地 │ 慧光菩萨 │ 善慧地

│ 灌顶菩萨 │ 法云地

│ │等觉

体性入佛界地 │ 萨婆若 │妙觉──一切智地

[p1107]

『梵网经』的第十地,就是佛地。『仁王经』在第十灌顶菩萨外,别立佛的一切智(萨婆若)地。『菩萨璎珞本业经』,在第十法云地与佛的一切智地间,加一等觉位。四十位,四十一位,四十二位,表示了这三部经集出的先后。这三部经,都是知道『华严经』与卢舍那佛的。『梵网经』十地的名字,非常不同,但第三光明地,第四尔焰地,都与「华严十地」相同,不过以焰为「尔焰」的焰,不能不说是误解了!『梵网经』的「十发趣心」;『仁王经』的「十信心」;『璎珞本业经』所说,十住前所修的「十信心」:比对起来,差别不大,只是传说的不同,今对比如下(19):

图片

『梵网经』│1.舍、2.戒、3.忍、4.进、5.定、6.慧、7.愿、8.护、9.喜、10.顶

『仁王经』│6.施、7.戒、1.信、2.精进、5.定、4.慧、9.愿、8.护、3.念、10.回向

『璎珞经』│9.舍、6.戒、1.信、3.精进、4.定、5.慧、10.愿、8.护、2.念、7.回向

三经所说的,名目虽有三心的不同,而可以推定为出于一源。依『菩萨璎珞本业经』说:十住以前的名字菩萨,修十信心,如十信成就了,进入初住(20)。『仁王经』也有「习忍」以前的十善菩萨(21)。十住以前立十信位,所以中国有五十一位,或五十二位说。这三部经,是在中国集出的。在十地以前,立三(贤)位──「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信」、「十(意)止」、「十坚」:在『梵网』与『仁王经』中,并没有引用『华严经』的术语。到『菩萨璎 [p1108] 珞本业经』,才称之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引用『华严经』说。从此,成为中国佛学界的定论。为什么立三贤位,每位是不多不少的十数,如不出于『华严』的传说,到底原始的根据何在?这一发展,虽不属于印度,但我总觉得:十地以前立三贤位,多少有西方传来的因素。

注【111-001】『庄严菩提心经』(大正一0‧九六一中──九六三上)。

注【111-002】『合部金光明经』卷三(大正一六‧三七二下──三七七中)。『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大正一六‧四一七下──四二二中)。

注【111-003】『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五五‧九下)。

注【111-004】『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大正一四‧四八一下──四八三下)。

注【111-005】『庄严菩提心经』(大正一0‧九六二中──下)。『大方广菩萨十地经』(大正一0‧九六四中──九六五上)。『大宝积经』卷一一五『无尽慧菩萨会』作十度(大正一一‧六四八下──六四九上)。

注【111-006】『庄严菩提心经』(大正一0‧九六二中)。

注【111-007】『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七(大正一0‧一九六中──下、一九八上──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五(大正九‧五六一中──下、五六三上──中)。

注【111-00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三(大正九‧五四七中)。

注【111-00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四(大正九‧五五0上、五五二中)。 [p1109]

注【111-010】『渐备一切智德经』卷二(大正一0‧四七0上)。『十住经』卷二(大正一0‧五0八中)。

注【111-011】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三(大正一0‧二八二中──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七(大正九‧六三五中──下)。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二(大正一0‧三九一上)。『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四,「愿」作「无着」(大正九‧七四一上──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二,「大乘」下加「勤修一切善巧方便」(大正一0‧七六四上)。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七(大正一0‧四二四上)。『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四(大正一0‧八一九上)。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七(大正一0‧一九六中──下)。

注【111-012】『摄大乘论释』卷四(大正三一‧一七七下)。

注【111-013】『摄大乘论释』卷七(大正三一‧一九九中)。

注【111-014】『摄大乘论释』卷一一(大正三一‧二三0上)。

注【111-015】『出三藏记集』卷四(大正五五‧二一下)。

注【111-016】『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上(大正二四‧九九七下──九九八上)。

注【111-017】『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大正八‧八二六中──八二八上)。

注【111-018】『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大正二四‧一0一二下──一0一三上)。

注【111-019】『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卷上(大正二四‧九九七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大正八‧八二六中)。『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大正二四‧一0一一下)。

注【111-020】『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大正二四‧一0一一下)。 [p1110]

注【111-021】『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大正八‧八三一中)。

第五节 善财南参

第一项 善财与福城

「华严法门」中,以善财sudhana童子访问善知识为因缘,阐明菩萨行,一生精进而入普贤地的,是『入法界品』。西秦圣坚所译的『罗摩伽经』,仅是一小部分。唐般若prajn~a^ 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是『入法界品』的别译。般若所译的,内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经后记说:「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剎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1)。「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大智度论』所说的『不思议解脱经』;也就是「入法界」。『普贤行愿品』,是这一品的品名,但一般流通的『普贤行愿品』,专指末后一卷,是「晋译本」、「唐译本」所没有的。末卷的『普贤行愿品』,留到下一节去研究。

善财童子,在部派佛教的传说中,是释尊的「本生」。『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释尊自说往昔生中的菩萨大行,说到了善财童子。善财是般遮罗pan~cala国北界,那布罗na^gapura [p1111] ,或义译龙阁城,或象阁城)城的王子。猎师以不空!8统索amoghapa^s/a,捉到了一位美貌的紧那罗kim!nara女悦意sumana,奉献给王子,受到王子非常的染爱。由于婆罗门的播弄,善财王子受命,出去征伐叛逆。国王要伤害紧那罗女悦意,悦意就逃了回去。善财平定了叛逆回来,不见了悦意,知道事情经过后,就决心出城向北去寻访悦意。善财童子向月亮、鹿、蜜蜂、蟒蛇、百舌鸟、无忧树,心里迷乱的,见到什么,就问:「见我悦意耶」?善财的到处寻访,经历了种种山、种种河流,可畏的蛇、鸟、夜叉;以无比的勇气,克服险难,终于到了紧那罗王城,会见了悦意,与悦意同回那布罗城(2)。依世俗的观点,善财寻悦意的故事,是真挚纯洁的爱,不惜一切的追求,终于达到了目的。『律』中说:当时是「发精进波罗蜜」;「我为悦意故,精勤威力第一超越」(3)。善财的到处寻访,「精勤威力第一超越」,不是与『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的到处参访,非常类似的吗?善财童子的到处参访,是为了从菩萨行中,达成清净的佛道,不是访问紧那罗女悦意可比。然而访问悦意的善财童子,正是「贤劫菩萨」(4)。寻访悦意的是「染欲」,参访善知识的是「正法欲」。经上说:「诸法欲为根本」。有欲才能引发精进,有精进才能成就一切事业。以愿欲而引发无限的精进,是善财童子故事的精髓!

『入法界品』的主体人物,是善财童子。『入法界品』说:文殊师利man~jus/ri^到南方去弘化,首先「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往昔诸佛曾所止住,教化众生大塔庙处」(5)。文殊 [p1112] 在这里说法,善财也从福城来,听法后发心,开始一生参学的历程。福城是善财参学的出发处,应该有实际的意义。福城,晋译作觉城;「四十卷本」作福城,福生城。现存的梵本,原语为 dhanya^karanagara;这一梵语,晋译怎么会译作觉城呢?怕是后代有过变化了。考『大品』的『药犍度』,有bhaddiyanagara(幸福城),佛在这里,受大福报长者men!d!aka(旻荼)的供养(6)。『十诵律』作修摩国suhma的婆提城(7),婆提与bhaddiya音相合。『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作bhadram!kara,与或译为跋提城相合。我以为,这就是善财所住的福城,原语 bhaddiya,晋译所以会译作觉城。婆提城,巴利本以为在an%ga(央伽)境内,这是佛世摩竭陀magadha以东的通称。『十诵律』与『四分律』,是修摩(或译苏弥)的一城。据br!hatsam!hita^ 说:修摩在央伽与羯!b鵰伽kalin%ga之间(8)。『十诵律』说:「从婆提城,持衣钵,向频阇山游行」(9)。频阇山vindhaya是横亘于南印度与中印度间的山脉。依律本所见, bhaddiya或bhadram!kara的所在地,可以想见。现在奥里萨orissa的ja^japur市东北,约二十里处,有地名bhadraka的,与跋提──福城的语音及方位,都完全相合。所以,推定奥里萨的bhadraka,就是佛世的跋提城,传为善财所住的福城。在传说的故事中,也有符合处。跋提城的旻荼长者,福报非常大,如有神通威力的那样。谷子从虚空落下,谷仓永远是充满的;锅里的饮食,囊中的金子,都是用之不尽的(10)。福城的善财童子,诞生以后,财富也自然而来 [p1113] 。七宝楼阁下,有七伏藏;说不完的宝器而外,「又雨众宝及诸财物,一切库藏悉令充满」(11)。这是『律』中跋提城,『华严经』福城所有的共同性──财富无量,大福报者的住处。这应该与此地的濒临大海,商人的往来海外有关。奥里萨的bhadraka,传说为善财所住的福城;这里的确是与『华严经』『入法界品』有关的。

『龙树菩萨传』说:龙树na^ga^rjuna入龙宫,读到无量的大乘经,「得诸经一箱」而出 (12)。龙树从龙宫得经,传说中主要是『华严经』。如魏菩提流支bodhiruci说:「龙树从海宫持出(『华严』)」(13)。真谛parama$rtha说:龙树往龙宫,龙王「即授下本华严,并诸经一箱」(14)。波罗颇蜜多罗prabha^karamitra说:「龙树从龙宫将经出已,遂造大不思议论」(15)。龙树从龙宫得经(华严)的传说,极为普遍。还有入龙宫得塔的传说,如『法苑珠林』卷三八(大正五三‧五八九上)引『西域志』说:

「波斯匿王都城东百里大海边,有大塔,塔中有小塔,高一丈二尺,装众宝饰之。夜中每有光曜,如大火聚。云:佛般泥洹五百岁后,龙树菩萨入大海化龙王,龙王以此宝塔奉献龙树。龙树受已,将施此国王,便起大塔以覆其上。自昔以来,有人求愿者,皆叩头烧香,献华盖,其华盖从地自起,徘徊渐上,当塔直上,乃止空中」。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0(大正五一‧九二八中──下)说: [p1114] 「乌荼……国西南境大山中,有补涩波祇厘僧伽蓝。其石窣堵波,极多灵异。或至斋日,时烛光明,故诸净信远近咸会,持妙花盖,竞修供养。承露盘下,覆钵势上,以花盖笴,置之便住,若!7污石之吸针也。此西北山伽蓝中,有窣堵波,所异同前。此二窣堵波者,神鬼所建,灵奇若斯」!

玄奘所传乌荼ud!ra,即现在奥里萨的灵塔,与『西域志』所传的龙树塔,显然是同一事实的不同传说。『西域志』说:龙树塔在大海边;乌荼的确是濒临大海的。灵塔都有放光的传说。『西域志』说:供塔的华盖,在塔上空,不会落下来,『西域记』也这样说,这是同一事实的明证。『西域志』说:塔在波斯匿prasenajit王都东百里大海边;波斯匿王都是舍卫城s/ra^vasti^ ,离大海极远,所以波斯匿王是不可信的,这是乌荼的大塔。

龙树从龙宫得塔,或说入龙宫得经,是同一事实。灵塔的所在地──补涩波祗厘pus!pagiri ,确与龙王有关。补涩波祇厘,意义是「华山」,这是印度有名的神山。在『吠陀』veda 、『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往世书』pura^n!a中,都说到婆楼那varun!!a 经常来往「华山」(16)。在婆罗门教中,婆楼那本为天界的大神,由于主管降雨流水,所以『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与『摩诃婆罗多』,说婆楼那是水神。在佛教中,就是有名的婆楼那龙王;龙是主管降雨流水的,所以密典中称之为水天。如『大集经』『须弥藏分』,婆楼那是 [p1115] 五类龙王中的鱼龙王(17)。婆楼那是龙王,经常往来的补涩波山,恰好就是传说龙树入龙宫、得经得塔的地方。龙王经常往来的,龙树得经得塔处,到底在乌荼的什么地方?依『西域记』,补涩波山在国西南大山中,还有西北僧伽蓝,都有灵奇的塔。依『西域志』,塔在大海边。近代学者对补涩波山的研考,或以为:puri洲的kandgiri与udayagiri──二山,推定为『西域记』的补涩波祇厘,与西北山伽蓝,两处有同样的灵塔。现有耆那教的遗迹,可能为佛教的圣迹,被破坏而改造成的。或以为:cuttack洲的ja^japur,subdivision 的assia山脉中,也就是 udayagiri山脉的极东处,山中有佛教的遗迹(18)。『入法界品』福城大塔庙处的地位,与assia 山极东处相近。udayagiri山脉,一直延展到西南,与玄奘所传的灵塔处相连。我以为:传说,特别是宗教的传说,大抵是这样的──同一事件,会扩展到附近,甚至很远的地方。所以龙树得经得塔处,指为福城,udayagiri山一带,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udayagiri──优陀延山,优陀延是日出或出光的意思。『翻梵语』说:「优陀延山,日出处也」(19)。还有,乌荼也有作优特伽罗uttkala的。梵语(郁特)udaka,『一切经音义』说:「东天竺呼水名也」 (20)。乌荼面临大海,被称为乌荼,可能与水有关。这里,是大海边,是日出处,是水国,是婆楼那经常来往的地方。传说龙树入龙宫,见龙王,得塔,得经,也正是这个地方。

上面说过,『入法界品』的出发处,善财童子所住的福城是乌荼──现在奥里萨ja^japur市 [p1116] 东北的bhadraka。此地的补涩波祇厘大塔,应该就是『入法界品』所说,福城以东,庄严幢娑罗林中的「大塔庙处」。以bhadraka为福城,从善财南参的途程来看,更可以确信无疑。一、善财从福城出发,先(西南向)到胜乐国ra^ma$vara$nta的妙峰山,应该是现在maha^nadi 南岸的ra^mpur。二、再(东南向)到海门国sa^garamukha,虽不能确指,依经中「观海」及以下行程,应在现在chilika湖以南的海边。三、(西南向)到楞伽道头lan%ka^patha ,这是去锡兰的海口。四、(向西南)到达里鼻荼国dramid!apat!t!ana的自在城vajrapura c达里鼻荼,『西域记』作达罗毗荼,是沿palar河两岸地方。五、向(西)南到住林聚落vanava^sin,这是有名的婆那婆私,阿育王曾派传教师去布教。婆那婆私的所在地,学者们议论不一。依『入法界品』在达里鼻荼以南,应该在现在mysore南部。六、后来到了阎浮提畔jambudvi^pas/i^rs!a的摩利伽罗国milasphran!a,这是到了印度南端,『西域记』所说的摩罗矩咤。依这一旅程来看,大致近于玄奘南下的行程。善财出发处的福城,传说与龙王有关。文殊说法时,「于大海中,有无量百千亿诸龙而来其所」(21)。在这里特别说到龙族,是不应该看作偶然的。这里,传说龙树入龙宫,得塔得经,主要是『华严经』的传说,所以乌荼的福城以东,补涩波祇厘大塔庙,推定是『入法界品』集出的地方。在这里集出流通,所以经上说:文殊来福城教化,善财发心参学,从此地开始。唐德宗贞元十一年(西元七九五),乌荼国王手 [p1117] 写『华严经』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呈献中国皇帝(22),后来翻译出来,就是『入法界品』别译,四十卷本的『华严经』。这可见『入法界品』与乌荼,是有特别关系的!『大唐西域记』说:「乌荼……僧徒万余人,并皆习学大乘法教」(23)。日照diva^kara三藏说:「南天竺国,近占波城(这是佛世央伽的首府),有一僧伽蓝,名毗瑟奴(可能为补涩波的别传)。 ……有一大乘法师,持华严一帙,来至其寺。……华严一经,盛于此国」。「南天竺……堀!6紸遮,此名雁也,见彼寺诸德并受持华严」(24)。在乌荼及以南一带,到西元七、八世纪,『华严经』还是盛行的经典。总之,『入法界品』是在乌荼开始流行的。这里,是早有塔庙的──古佛大塔庙处(可能是婆楼那塔庙)。龙树(?)在这里,得到国王的护持重建,在小塔外加一大塔;印度大塔的修建,大都是这样的。在婆楼那龙王的塔庙中,得到大乘经(『入法界品』等),传说是龙树发现的。于是传说为:龙树被龙王接入龙宫中,从龙宫得经得塔了。这一传说,是有多少事实依据的,不过经过传说的神化而已(25)。

注【112-00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八中──下)。

注【112-002】『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一三──一四(大正二四‧五九中──六四下)。

注【112-003】『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一三(大正二四‧五九中)。又卷一四(大正二四‧六四下)。

注【112-004】『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一三(大正二四‧六0下 、六一下)。 [p1118]

注【112-00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二(大正一0‧三三一下──三三二上)。

注【112-006】『铜鍱律』『大品』(南传三‧四二0──四二八)。『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二二(大正二二‧一五0下 ──一五一中)。

注【112-007】『十诵律』卷二六(大正二三‧一九一上──一九二中)。『四分律』卷四二(大正二二‧八七二中──八七三上)。

注【112-008】冯承钧译『大孔雀经药叉名录舆地考』(一一)。

注【112-009】『十诵律』卷二六(大正二三‧一九二中)。

注【112-010】『铜鍱律』『大品』(南传三‧四二0──四二一)。

注【112-01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二(大正一0‧三三二中)。

注【112-012】『龙树菩萨传』(大正五0‧一八六上)。

注【112-013】『净名玄论』卷二(大正三八‧八六三中)。

注【112-014】『法华传记』卷一(大正五一‧五0上)。

注【112-015】『华严经传记』卷一(大正五一‧一五六中)。

注【112-016】高桑驹吉『大唐西域记所记东南印度诸国之研究』(二一)。

注【112-017】『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八「须弥藏分」(大正一三‧三八九上)。

注【112-018】高桑驹吉『大唐西域记所记东南印度诸国之研究』(一八──二一)。 [p1119]

注【112-019】『翻梵语』卷九(大正五四‧一0四二下)。

注【112-020】『一切经音义』卷二六(大正五四‧四七三下)。

注【112-02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二(大正一0‧三三二上)。

注【112-02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八中──下)。

注【112-023】『大唐西域记』卷一0(大正五一‧九二八中)。

注【112-024】『华严经传记』卷四(续一三四‧二五八、二五四)。

注【112-025】有关福城部分,依拙作『龙树龙宫取经考』改写的。

第二项 善财参访的善知识

『入, 法界品』,本来是一部独立的经典,在舍卫国s/ra^vasti^祇树给孤独园jetavana$na^thapin!d!adasya$ra^ma 说,会中有舍利弗s/a^riputra等五百声闻,与『世主妙严品』的「始成正觉」,『十地品』的成道第二七日不同。由于有声闻在会,不能见如来境界、不思议的菩萨境界,存有贬抑声闻的意趣,与「文殊法门」相近。如舍利弗领导的六千初学比丘,离开舍利弗,而随文殊师利man~jus/ri^趣入大乘了(1)。如在海幢sa^garadhvaja比丘的三昧中,声闻与缘觉,是从背上流出来的(2)。『入法界品』出发于佛陀的赞仰,阐扬契入佛法界的菩萨大行, [p1120] 到底是与『华严经』其他部分相应的,所以成为大部『华严』的一分。

在善财sudhana童子南参以前,首先显示了佛菩萨的甚深境界。由于菩萨、声闻、世间主的共同愿望,从如来所入师子嚬申三昧中,祇园出现了不思议的如来境界,于是十方菩萨都来了,十方菩萨各各表示自己所得佛德的一体。普贤samantabhadra宣说了「悉住普贤行,皆游法界海」的境界。佛放光普照,菩萨大众都深入如来功德大海。文殊师利赞叹了这一境界;菩萨众都不离当下,普遍的利益众生。(这就是下文善财童子南参所见的善知识,所习学种种菩萨行的情形)。菩萨们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一(大正一0‧三三0中)说:

「此诸菩萨,或时示现无量化身云,或现其身独一无侣,所谓或现沙门身,或现婆罗门身,或现苦行身,或现充盛身,或现医王身,或现商主身,或现净命身,或现妓乐身,或现奉事诸天身,或现工巧技术身。往诣一切村营、城邑、王都、聚落、诸众生所;随其所应,以种种形相,种种威仪,种种音声,种种言论,种种住处;于一切世间,犹如帝网,行菩萨行。或说一切世间工巧事业,或说一切智慧照世明灯,或说一切众生业力所庄严,或说十方国土建立诸乘位,或说智灯所照一切法境界。教化成就一切众生,而亦不离此逝多林如来之所」。

文殊师利「辞退南行,往于人间」。首先,使声闻的初学者,回小心而行菩萨道。然后到福 [p1121] 城dhanya^kara去教化,善财童子在这里发心。善财到南方去参访,「愿见文殊师利,及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诸善知识,悉皆亲近,恭敬承事,受行其教」(3)。善财终于「入普贤行道场」,「见普贤菩萨」,「与普贤等,与诸佛等」(4),完成了从菩萨行而入如来不思议境界的历程。文殊的到南方教化,善财的到南方去参访,暗示了大乘在南方兴起,南方大乘佛化的特色。 善财参访的善知识,(经日照三藏续译而补足了的)「晋译本」,「唐译本」,及「四十卷本」,人数与次第,都是一致的。不过晚出的四十卷本,内容上增加了一些,如阿赖耶识说等(5) 。「四十卷本」末,附有乌荼od!ra国王奉献『华严经』书,明说「五十五圣者善知识」(6)。一般传说为「五十三参」,那是省去了再见文殊师利的第二次,及推介善知识而没有说法的遍友 vis/va^mitra。梵本经名gan!d!avyu^ha,在『普贤行愿赞』末,列举五十二位善知识,那是没有第十七位普眼samantanetra长者,合有德s/ri^mati^童女与德生s/ri^sam!bhava童子为一,及省去文殊的第二次(7)。依『入法界品』说:善财「愿见文殊师利,及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诸善知识,悉皆亲近,恭敬承事,受行其教」(8)。菩萨发大心,亲近的善知识,那里只是五十五位?『入法界品』所说,也只是略举一例而已。善财所参访的善知识,可以分为三大类:「人」、「菩萨」、「天神」;从这里,可以发见一些意义。经上说:文殊师利菩萨,「辞退南行,往于人间」(9),所以善财从文殊发心以后,参访的人间善知识,一直是在人间,一直是向南 [p1122] 行,共有二十六位。以后,在南方见到了观自在avalokites/vara、正趣ananyaga^min 二位「菩萨」善知识。以下,参访了大天maha^deva,不再南行,而到了菩提场bodhiman!d!a ,迦毗罗kapilavastu,菩提场,岚毗尼园lumbini^,迦毗罗,三十三天trayastrim!s/a ;参访的善知识,都是称为天神的。从三十三天下来,到迦毗罗,婆呾那vartana ,然后又向南方;所参访的善知识,又都是「人」了。末了,到南方海岸国samudrakaccha 见弥勒maitreya菩萨,苏摩那城sumana见文殊菩萨,然后「入普贤道场」,见普贤菩萨,到了成佛的道场。这是五十五位善知识的次第经历。

从上面所述,可见向南方参访的,是「人」、是「菩萨」,而方向不明的,是中间部分── 「天神」善知识。大天,是被称为神的。阿育王as/oka时代,有一位大众部maha^sa^m!ghika 的大德大天,曾奉命到南方去弘化;对南方佛教的大乘化,是有极深远影响的!大天,在印度语中,与大神的意义相同,所以「现广大身,为众说法」(10)的四臂大天神,可能为大天在传说中的神化!『分别功德论』说:「唯大天一人是大士[摩诃萨埵],其余皆是小节」(11),大天是被称为菩萨的。大天以下,称天神的共十位。中间八位主夜神,与『世主妙严品』中的主夜神相同(12) 。

图片

『世主妙严品』 │『入法界品』

────────┼──────────────

[p1123]

普德净光 │ 普德净光

喜眼观世 │ 喜目观察

护世精气 │ 普救众生妙德

寂静海音 │ 寂静音海

普现吉祥 │ 守护一切城

普发树华 │ 开敷一切树华

平等护育 │ 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

游戏快乐 │

诸根常喜 │ 婆珊婆演底

示现净福 │

天神部分,与『华严经』前六品(「晋译本」作二品)是有关系的。主夜神多数相同以外,如寂静音海pras/a^ntarutasa^garavati^主夜神说:「此华藏庄严世界海东,过十世界海,有世界海名一切净光宝。此世界海中,有世界种,名一切如来愿光明音。中有世界,名清净光金庄严」(13)。「世界海」、「世界种」、「世界」,开敷一切树华sarvavr!ks!apraphullanasukhasam!va^sa^ 主夜神,也有说到(14)。这一世界结构,是『华藏世界品』所成立的。还有,二十六位人间 [p1124] 善知识,所得的法门,称为「解脱门」的,只占半数,其余的十三位,是称为「法门」、「三昧门」、「庄严门」、「行门」、「行」、「法」的。但天神以下,无论是人、是神、是菩萨,所得的都称为「解脱门」。『世主妙严品』中,列众共四十类,每类十位,每位所得的法门,也都是称为「解脱门」的。所以『入法界品』中,天神以下的善知识,一律称为「解脱门」,是与『世主妙严品』相应的。可以说,不明方向的天神部分,是在『华严经』前六品集成时,为了适应印度神教的信仰,而增编到『入法界品』中去的。第十位是岚毗尼的主林神,见到佛下生与出生时所有的瑞相与神变,所以接着说到释种女瞿波gopa^。瞿波是佛在太子时代的三妃之一;依传说,瞿波死后是生在三十三天的(15)。接着是佛母摩耶ma^ya^,摩耶生了太子,七天就去世了,生在三十三天,所以有佛上三十三天为母说法的传说(16)。以下的天主光surendra^bha^,是三十三天王的女儿。这样,瞿波、摩耶、天主光,虽经说地点不同,其实都是与三十三天有关的,所以次第而成一类。前面十位与这里的三位,都是女性的天神;在经文方面,多数有本生与偈颂说法,与前面的人善知识、菩萨善知识不同:这十三位女性天,是自成一类的。天主光以下,有九位「人」善知识;第四坚固解脱mukta^sa^ra起,又回复了向南游行。这九位,是「晋译本」所没有的。除善知众艺s/ilpa$bhijn~a童子外,都是说自己得什么解脱门,几句话就过去了。这九位「人」善知识,有什么意义,离开前面的人善知识,而列在天神与菩萨的中间?从「 [p1125] 晋译本」所没有,内容极其简略而论,这也是增补的;或是不同的传诵,而后来综合编集起来的。所以『入法界品』的原始本,应该是大天以下,南行见弥勒、文殊,而进「入普贤道场」的,一共三十三位。

善财在南方参访所遇到的「人」善知识,前后共三十五人,依「唐译本」的名称分类,是:

图片

比丘五位 比丘尼一位 优婆夷四位

仙人一位 出家外道一位

国王二位 婆罗门二位 长者八位 居士二位

童子三位 童女二位

童子师一位 船师一位

人一位 女人一位

比丘、比丘尼、优婆夷,是佛教的信行者。仙人、出家外道,是外道的修行者。国王、婆罗门、长者、居士,约世俗的社会地位说。童子、童女,是青少年。童子师、船师,是职业。还有泛称的(男)人与女人。善财所参访的,遍及出家与在家,佛教与外道,男子与女人,成人与童年,种种不同身分的人。这些善知识,约菩萨示现说,是现身在人间,以不同的身分,不同的方便,来化导人类向佛道的。从学习者来说,这都是菩萨所应该修学的。善知识所开示的,就是善 [p1126] 知识自己所修得的,自行与化他合一。大乘佛法的特质,是「一切法本不生」,「一切法本寂灭」,所以一切不出于法界,也就可以从一一法而入法界。从前,大智舍利弗,被称赞为「深达法界」(17);现在大智文殊师利所启发引导而流出的法门,也就称为「入法界品」了。善知识所得的法门,分开来说,各得法界的一体,所以都说「我唯知此一法门」;如一切修学,综贯融通,那就深入法界而趣入佛地了。

人间善知识中,比丘、比丘尼、仙人、出家外道及苦行婆罗门。一共九人(在二十六人中,占三分之一),都是以宗教师的身分,弘扬大乘佛法。佛法应深入世间,但在印度,宗教师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前三位善知识,都是比丘,表示了大乘三宝的意义。宗教师以外的善知识,弥伽 megha是教授语言的语言学者(18)。自在主indriyes/vara童子,精通数学,「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治病以外,能营造建筑,及一切农商事业(19)。普眼samantanetra长者是医师,治身病与心病,还能调合制香(20)。优钵罗华utpalabhu^ti长者,能调合一切的香(21)。婆施罗vairocana是航海的船师,知道海上的情形,船只机械,风雨顺逆,引导商人出海,平安的取宝回来(22)。无上胜jayo$ttama长者,「理断人间种种事务」,和解彼此间的诤执怨结,并教导一切技艺,使人向善(23)。无厌足anala王是严刑治世的;大光maha^prabha^王却是慈和宽容的仁政。一严一宽,同样的达到了使人离恶行善的目的(24)。这些社会上的善知识,都 [p1127] 从事世间事业,作为入法界的方便。还有婆须蜜vasumitra的身分是淫女,但他以此为方便,使亲近他的人,远离贪欲。无厌足王看来是瞋恚残忍不过的,却使人因此离恶而向善道。胜热 jayos!ma$yatana婆罗门,登刀山,入火聚,「五热炙身」,是一位愚痴邪见的苦行外道,但他的苦行,消除了众生的罪恶,而引入佛道。这三位,是以贪欲、瞋杀、愚痴邪见为利他方便的,都曾引起人的怀疑(25),而其实是不思议菩萨弘法救世的善巧。鞞瑟胝罗ves!t!hila居士,家中供着栴檀座的佛塔,开塔见佛而入法界的(26)。有的善知识,布施供养为方便;而念佛、见佛、供养佛,是重要的修学弘扬的法门。

菩萨善知识,先后共有六(大天在内,共七)位。观自在菩萨是「大悲行门」,四摄利生外,「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27)。大悲拔苦法门,与『法华经』『普门品』相同。在善财参访历程中,都是前一位推介后一位,但观自在菩萨为善财说法时,却见正趣菩萨来了,观自在就推介了正趣菩萨。『阿弥陀经』中,观自在与大势至maha^stha^mapra^pta 菩萨,是阿弥陀佛amita^bha的!6虎侍。『入法界品』中,与观自在同时的正趣菩萨,可说是大势至的别名。如『观无量寿佛经』(大正一二‧三四四上──中)说:

「大势至菩萨,……举身光明照十方国,……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 [p1128] 当地动处,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

大势至菩萨的放光普照十方;令众生离三恶道的苦迫;行动时震动十方世界,宝华庄严,宛然是正趣菩萨的功德,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八(大正一0‧三六七中)说:

「有一菩萨,名曰正趣,从空中来。至娑婆世界轮围山顶,以足按地,其娑婆世界六种震动,一切皆以众宝庄严。正趣菩萨放身光明,……其光普照一切,地狱、畜生、饿鬼、阎罗王处,令诸恶趣众苦皆灭」。

极乐世界的观自在与大势至,在『入法界品』中,就是观自在与正趣。观自在的特德是大悲;正趣所表示的,是速疾的,无有休息的,一直前进的菩萨精神。大天以财物来摄受众生,以不净的、凶恶的、灾横苦难来折伏众生;摄受与折伏,是菩萨利生的两大方便。弥勒是一生补处菩萨,显现毗卢遮那藏庄严楼阁,表示了菩萨因行功德的圆满。善财再见文殊,是从前(见文殊时)所起智信的证实。末后见普贤,「入普贤道场」,达到了:「得普贤菩萨诸行愿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一身充满一切世界。剎等,行等,正觉等,神通等,*轮等,辩才等,言辞等,音声等,力无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思议解脱自在,悉皆同等」(28)。善财到达了菩萨道的顶峰,可说是佛而还不是佛,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三(大正一0‧二二八中──下)说:

「此菩萨摩诃萨得如是法,同诸如来,何故不名佛?……何故不能究竟法界,舍菩萨道」 [p1129] ?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习去来今世,一切菩萨种种行愿,入智境界,则名为佛;于如来所修菩萨行,无有休息,说名菩萨。……住佛所住,与佛无二,说名与佛无二住者;为佛摄受,修诸智慧,说名菩萨。……了知法界无有边际,一切诸法一相无相,是则说名究竟法界,舍菩萨道;虽知法界无有边际,而知一切种种异相,起大悲心,度诸众生,尽未来际,无有疲厌,是则说名普贤菩萨」。

普贤地菩萨,到了与佛不一不二的境地,然到底还是菩萨,还要「常勤忆念无碍见者」(佛);「为佛摄受,修诸智慧」;「观察诸法实际而不证入」。普贤地,与法云地菩萨灌顶以后的境界相同,『十地品』也说:「此菩萨住如是智慧,不异如来身语意业,不舍菩萨诸三昧力,于无数劫承事供养一切诸佛,……一切诸佛神力所加,智慧光明转更增胜」(29),还在进修过程中。依世间法说,灌了顶就成为国王,如说:「受王职位,堕在灌顶剎利王数,即能具足行十善道,亦得名为转轮圣王」(30)。以灌顶为比喻的菩萨位,是第十住(地)。十地菩萨灌顶,「堕在佛数」,却还不是佛。灌顶为王的比喻,本意在转轮圣王。灌顶登位,如能以十善化世,可以说是转轮圣王,而真正的转轮圣王,要在布萨日(朔、望),「七宝来应」。这样,灌顶菩萨,可以说「如佛」,「是佛」,而要到究竟圆满位,才是佛呢!佛的果分不可说,惟有以菩萨因分(普贤 [p1130] 地),多少表示佛的果德了!

注【113-00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一(大正一0‧三三0下──三三一上)。

注【113-00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三(大正一0‧三四0下)。

注【113-00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0(大正一0‧四三九中)。

注【113-00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0(大正一0‧四四二中)。

注【113-00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九(大正一0‧七0四中──下)。

注【113-00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八下)。

注【113-007】石井教道『华严教学成立史』所引(二四四)。

注【113-008】同(3)。

注【113-00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一(大正一0‧三三0下)。

注【113-0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八(大正一0‧三六八上)。

注【113-011】『分别功德论』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下)。

注【113-012】『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大正一0‧一四中──下)。 又(『入法界品』)卷六八 ──七三(大正一0‧三六九上──四0一中)。

注【113-01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一(大正一0‧三八六上)。

注【113-01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二(大正一0‧三九二下)。 [p1131]

注【113-015】『长阿含经』(卷一0)『释提桓因问经』(大正一‧六三下)。『中阿含经』(卷三三)『释问经』(大正一‧六三四中)。

注【113-016】『增壹阿含经』卷二八(大正二‧七0五下)。

注【113-017】『中阿含经』(卷五)『智经』(大正一‧四五二中)。『相应部』「因缘相应」(南传一三‧八一)。

注【113-01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三(大正一0‧三三八上──中)。

注【113-01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五(大正一0‧三五0下──三五一上)。

注【113-02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六(大正一0‧三五四中──三五五上)。

注【113-02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七(大正一0‧三六一上)。

注【113-02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七(大正一0‧三六一下──三六二上)。

注【113-02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七(大正一0‧三六二中──下)。

注【113-02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六(大正一0‧三五五中──三五六上、三五七上──下)。

注【113-02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八(大正一0‧三六五中)。又卷六六(大正一0‧三五五中──下)。又卷六四( 大正一0‧三四0中──下)。

注【113-02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八(大正一0‧三六六上──中)。

注【113-027】『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八(大正一0‧三六七上──中)。

注【113-02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0(大正一0‧四四二中)。 [p1132]

注【113-02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九(大正一0‧二0八中)。

注【113-03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九(大正一0‧二0六上)。

第六节 普贤行愿

「普贤行」,「普贤愿」,「普贤行愿」,是『华严经』处处所说到的,而『入法界品』也称为『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所住的)地」,是「普贤行愿」所成就的。普贤samantabhadra 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0(大正一0‧四四一中──下)说:

「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切智」。 「善男子!我于尔所劫海中,自忆未曾于一念间不顺佛教,于一念间生瞋害心,我我所心,自他差别心,远离菩提心,于生死中起疲厌心,懒惰心,障碍心,迷惑心,唯住无上不可沮坏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善男子!我庄严佛土;以大悲心救护众生,教化成就(众生);供养诸佛;事善知识;为求正法,弘宣护持,一切内外悉皆能舍。……我所求法,皆为救护一切众生。一心思惟:愿诸众生得闻是法,愿以智光普照世间(世间智),愿为开示出世间智,愿令众生悉得安乐,愿普称赞一切诸佛所有功德」。 [p1133]

『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如经文所说,是在不可说不可说劫中,所修集的菩萨无边行愿 ──这是「华严法门」原本的「普贤行愿」。

「四十卷本」的第四十卷,是「晋译本」与「唐译本」所没有的。这一卷的别行本,一般称之为『普贤行愿品』。经文是普贤菩萨为菩萨众说的,先长行,次偈颂。长行中,揭示了菩萨的十大行愿,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四中、八四六中)说: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

十种广大行愿,在佛教思想史上,是『舍利弗悔过经』──「忏悔法门」,及往生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在流行发展中,与「华严法门」相结合,而成「华严法门」的初门,也就称为「普贤行愿」。先从「忏悔法门」来说:『舍利弗悔过经』,说悔过,助其欢喜[随喜],劝请──请转*轮、请佛住世──三聚(或译「三品」、「三支」)(1)。这部经,是以忏悔为主的,在十方一切佛前,自说过去与现在的一切过失;以忏悔功德,「持与」[回向]众生同成佛道。原始本是忏悔回向,是一般的、重信愿的法门。「下品般若」立随喜回向,随喜一切佛功德,及二乘人天的 [p1134] 一切功德,以随喜功德来回向佛道,是重智证的法门(2)。「随喜功德」被「忏悔法门」采取了,后来又加上劝请,而成为三类福德的回向佛道,如『舍利弗悔过经』所说的。『悔过经』的成立,相当的早,『法镜经』与『离垢施女经』,已说到日夜六时诵习「三品法门」了(3)。三品法门,在印度非常的流行,如『贤劫经』说:「念佛法,勤悔过,乐助[随喜]功德,施众生[回向]因,劝请佛转*轮」(4)。『思益梵天所问经』说:四法能善知方便:顺众生意,随喜功德,悔过,劝请诸佛(5)。这都是「三品法门」的修法。龙树na^ga^rjuna是以「般若法门」为宗本的;『般若经』是随喜回向相次第的,所以龙树所说,都以忏悔、劝请、随喜、回向为次第,如『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6)。『大智度论』说:「菩萨礼佛有三品:一者悔过品,二者随喜回向品,三者劝请诸佛品」(7)。虽是四支(如分请转*轮与请佛住世为二,就含有五支),仍随顺古说,合为三品。

这一法门与「华严法门」相关联,可以考见的,是晋竺法护所译的『文殊悔过经』,聂道真所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三曼陀跋陀罗,是普贤梵语的音译。『文殊悔过经』,是文殊师利man~jus/ri^说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是普贤为文殊说的。文殊与普贤,与「忏悔法门」相关联,暗示了与「华严法门」的关系。『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的内容,是:悔过,礼,愿乐助其欢喜,请劝诸佛──转*轮与住世,施与[回向]。末后总结的说:「是善男子、善女人 [p1135] ,昼夜各三劝乐法行:所当悔者悔之,所当忍者忍之,所当礼者礼之,所当愿乐者愿乐之,所当请劝者请劝之,所当施与者施与之」(8)。悔是自说罪过的意义,忍是容忍、忏摩的意义,合起来就是忏悔。经文多一些大乘术语,然比起「三品法门」的内容,只多了「礼」,礼是礼佛、菩萨、二乘,及一切功德(9)。「忏悔法门」,初传是为舍利弗s/a^riputra说的。声闻中的舍利弗,菩萨中的文殊师利,有智慧特胜的共同性。加上阿阇世王aja^tas/atru vaidehi^putra的逆罪,因文殊师利而得到忏悔,在初期大乘中,流传极广,所以为文殊说,或文殊说「忏悔法门」,是可以充分理解的。『文殊悔过经』的内容,是:五体投地(礼佛),悔过,劝助众德,劝转*轮,诸佛住世,供养诸佛,(回向)我及众生成佛道。本经重视五体投地的礼佛(10)。在悔过中,不但是事相的忏悔,而且说:「一切无所行者,乃能得入于斯本际,……名曰菩萨大士自首悔过」──理忏(11)。回向佛道部分,与「华严法门」相通(12)。比起「三品法门」,多了礼佛与供养诸佛。这两部经,与「华严法门」有关。如『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是「佛在摩竭提国清净法处,自然金刚座,光影甚明」(13),与后汉所译『兜沙经』相同。经中说到「般若波罗蜜,兜沙陀比罗经」(14)。『兜沙陀比罗经』,是「如来藏[箧]经』;『兜沙经』为「华严法门」最初集成时的名称。『文殊悔过经』说:「或问上界悔过之处,十地、十忍、十分别事、十瑞、十持、十印、十三昧」(15)。这两部经集成时,「华严法门」的原始部分,都已经成立了。 [p1136]

「四十卷本」末卷的偈颂部分,共六十二颂。唐不空amoghavajra所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是偈颂部分的异译,也是六十二偈。这二部,都是西元八世纪末所译的。东晋元熙二年(西元四二0),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译出的『文殊师利发愿经』,四十四偈,比对起来,就是『普贤行愿赞』的古本。长行所说的菩萨十大行愿,比对三种偈颂本,只是八事而已,如(16)

图片

十大行愿 │ 『文殊发愿经』 │ 唐译二本

──────┼─────────┼──────

礼敬诸佛 │ 一──三颂 │ 一──三颂

称赞如来 │ 四颂 │ 四颂

广修供养 │ 五──六颂 │ 五──七颂

忏悔业障 │ 七颂 │ 八颂

随喜功德 │ 八颂 │ 九颂

请转*轮 │ 九颂 │ 一0颂

请佛住世 │ 一0颂 │ 一一颂

常随佛学 │ │

恒顺众生 │ │

[p1137]

普皆回向 │ 一一颂以下 │ 一二颂以下

从礼佛到回向,三本是一致的,仅唐译的二本,增加一颂而已。在十大行愿的次第中,三本都没有「常随佛学」与「恒顺众生」,可以断定的,这一偈颂本,起初只是八支。如『文殊师利发愿经』(大正一0‧八七九上──下)说:

「我所集功德,回向施众生,究竟菩萨行,逮无上菩提」[(一一偈)]。 「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三八偈)]。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四0、四一偈)]。

上引的偈颂,是唐译二本所同有的,所以从十一偈以下,都是回向。回向的主要意义,如十一偈所说:将礼佛……劝请所集的一切功德,回向众生,使众生与自己,都能进修圆满菩萨行,成无上菩提。进修菩萨行中的大愿、大行,所得的种种功德,如『华严经』,也是『入法界品』所说的。这是以礼佛……劝请等法门,为入普贤行愿的方便。「忏悔法门」组入「华严法门」,如『文殊发愿经』那样,可能西元三世纪已经成立了。如「四十卷本」,以长行及偈颂,编为『华严经』末后的一卷,在西元六九五到六九九年译出的「唐译本」,还没有这一卷,可见末后一卷的集成,总是西元七、八世纪间的事。在『文殊发愿经』的八支中,加上「常随佛学」,「恒 [p1138] 顺众生」,不过为了适合『华严经』「十」法门的体裁。长行的十大愿,所说「穷虚空」、「遍法界」、「尽未来」等,是模仿『十地品』中,初地所发起的十大愿。由于长行改为「十大行愿」,「四十卷本」的偈颂,也插入「我随一切如来学」,「我愿普随三世学」,「我常随顺诸众生」等文句,但次第与长行不顺。

唐译二本偈颂的增多,主要是加入了信受持诵功德。如「四十卷本」的末后十偈;『普贤行愿赞』的四七──五四偈,及末后二偈(17)。信受持诵的情形,如『普贤行愿赞』说:「若人于此胜愿王,一闻能生胜解心。…… 彼诵普贤行愿时,速疾销灭得无余。……若有持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若人诵持普贤愿」(18)。诵持部分,是『文殊发愿经』所没有的。『文殊发愿经』没有说到持诵,但『文殊发愿经』颂,确是供人持诵的,如『出三藏记集』卷九『文殊师利发愿经记』(大正五五‧六七下)说:

「晋元熙二年,岁在庚申,于杨州斗场寺,禅师新出。云:外国四部众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佛道」。

『文殊发愿经』在印度,是礼佛时诵持的,所以后来『普贤行愿赞』,就加入诵持功德(十偈)了。忏悔、随喜、劝请、回向,或加上礼佛、供养,主要是「忏悔法门」。如『文殊悔过经』,称为『悔过品』(19)。『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说:修持这一法门,「一切诸罪盖、诸垢盖、 [p1139] 诸法盖(即业惑苦三障)悉除也」(20)。这是广义的「忏悔法门」,是一切修学大乘所可以通用的,如『思惟要略法』说:「若宿罪因缘,(念佛而)不见诸佛者,当一日一夜六时:忏悔、随喜、劝请,渐自得见」(21)。『舍利弗悔过经』说:「持悔过经,昼夜各三过读」(22)。昼夜六时的修持,是昼夜各读『悔过经』三遍。『舍利弗悔过经』这样说,异译本与『文殊悔过经』,也都说到受持读诵(23)。大概经文长了些,所以编为简要的偈颂,在礼佛时读诵,作为修持的范本。如『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为了忏罪,诵三十五佛名。末了说偈:「一切罪忏悔,诸福皆随喜,及劝请诸佛,愿证无上智!过去及未来,现在人中尊,无量功德海,我今稽首礼」(24)。『宝行王正论』,真谛parama$rtha译,没有作者名字。比对西藏所传,与『宝鬘论』相合,是龙树造的。『宝行王正论』说:「为此因及果,现前佛支提,日夜各三遍,愿诵二十偈。诸佛法及僧,一切诸菩萨,我顶礼归依,余可尊亦敬。我离一切恶,摄持一切善。众生诸善行,随喜及顺行。头面礼诸佛,合掌劝请住。愿为转*轮,穷生死后际。从此行我德,已作及未作,因此愿众生,皆发菩提心」(25)。为了菩萨的因德,如来的果德,在现在佛前,或在支提(塔)前,昼夜都诵三遍,每遍诵二十偈。二十偈的内容,也是礼敬,除恶[忏悔]行善。随喜,劝请诸佛住世,转*轮,回向。在佛或塔前,日夜三次诵二十偈,显然是「忏悔法门」的发展,而为『文殊发愿经』的前声。

求生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也与「华严法门」相结合,如『文殊师利发愿经』(大正一0 [p1140] ‧八七九下)说: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唐译二本,普贤行愿而归于往生极乐,所说完全相同(26)。「华严法门」与「净土法门」的结合,是经由「忏悔法门」而来的,如『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一四‧六六八上)说:

「持是功德,令一切(众生)与某[我]……生有佛处,有菩萨处,皆今生须呵摩提阿弥陀佛剎」!

行「忏悔法门」的人,将忏悔、随喜等功德,回向众生,与自己都生在有佛菩萨的国土,生在极乐世界。须呵摩提sukha^vati^,是极乐(或安乐)的音译。『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传为聂道真所译,是西元三世纪后半所译出的,可见「华严法门」与「净土法门」的结合,不会迟于西元三世纪初的。「忏悔法门」中,如礼佛,请佛──住世转*轮,是以佛为宗仰的。忏悔,是向一切佛自首悔过的;随喜,虽通于二乘及世间善,也是以佛──从发心、修行,到成佛、说法、入涅槃等功德为重的。所以「忏悔法门」,以深信如来功德为前提,回向佛道为目的。求生极乐的「净土法门」,「华严法门」,都是以深信如来功德为先要的,这就是与「忏悔法门」结合的根本原因。 [p1141]

「忏悔法门」,是对佛的,在「现前佛(及)支提」前进行的(27)。从传译的圣典来看,凡称扬如来名号及功德的,都与忏罪有关。如竺法护所译的『贤劫经』,列举千佛名字,说:「闻诸佛名,除一切罪,无复众患」(28)。传为鸠摩罗什kuma^raji^va所译的『千佛因缘经』说:「闻千佛名,欢喜敬礼,以是因缘,超越九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29)。支谦所译『八吉祥神咒经』说:「若有持是经,八佛国土名,……亿劫阿僧祇,行恶悉消除」(30)。『称扬诸佛功德经』,处处说「却多少劫生死之罪」(31)。东晋帛尸!4伏蜜多罗s/ri^mitra所译『(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说:「闻我说是药师琉璃光佛名字之者,一切罪过自然消灭」(32)。宋施护译『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举十方十佛说:「闻已,恭敬受持、书写、读诵、广为人说,所有五逆等一切罪业,悉皆消除」(33)。如『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等,都表示了灭罪的功德:「忏悔法门」与佛,有这样的深切关系!初期的『阿弥陀经』,着重极乐世界的庄严,阿弥陀佛amita^bha 的悲愿威力,劝人念佛往生,没有说到忏罪。但在念佛忏罪的一般信仰生活中,往生净土的信仰者,也提到灭罪了。如『观无量寿佛经』,「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法门(34);往生净土的神咒,也称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了。

「佛涅槃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是「大乘佛法」兴起的主要线索。佛涅槃了,再不见如来金色身,对佛弟子来说,真是无可弥补的憾事。虽有「念佛法门」,也只能念佛的功德。 [p1142] 自从现在十方世界有佛的信仰流行,念佛见佛的法门,也就流行起来。「般若法门」与「文殊法门」,是重于智证的,所以说到见佛,重于见佛的法身。西元一世纪以来,佛像流行,这对于念佛色身相好的见佛法门,有重大的启发性。大体是继承弥陀「净土法门」而来的『般舟三昧经』说,「作佛形像,若作画,用是三昧故」(35)。为了修习般舟三昧,要有(塑或雕或铸的)「佛形像」,及「画」的佛像,或安在塔中,或放在眼目前,先审谛观察相好,然后系念修习。修习成就了,能见一切(色身相好的)佛在前。进一步,知道所见的佛,唯心所现,了无所有(空)(36) ,开展了唯心说,也会通『般若经』的「空」义。般舟三昧见一切佛在前,「华严法门」也见佛色身相好,更见一切佛从发心、修行、成佛、说法、涅槃等一切佛事,及佛土的庄严,说得更广大、更精微、更无碍。「华严法门」以佛为前提,开示求成佛道的大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入法界品』诸善知识所开示的菩萨行;重于菩萨的大愿大行,精进不已,尽未来际的利乐众生。综贯佛果与菩萨行,比之但求往生的净土行,要充实得多!

依「华严法门」来说,一般初行的「忏悔法门」,也偶尔说到的。如『十回向品』的「无尽功德藏回向」,以忏悔、礼佛、劝请、随喜功德,回向庄严一切诸佛国土(37)。临终往生的「净土法门」,如『贤首品』说:「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殁者,令随忆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38)。佛与净土非常多,并不局限于往生极乐世界。然念佛见佛,「华严法门」是非常重视 [p1143] 的,如『入法界品』中,善财sudhana参访善知识,第一位是德云meghas/ri^比丘,开示「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常见一切十方诸佛」(39)。解脱mukta长者开示的「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见十方各微尘数如来」,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三(大正一0 ‧三三九下──三四0上)说:

「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然彼如来不来至此,我身亦不往诣于彼。知一切佛及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见一切佛而知自心所现,与『般舟三昧经』所说,是完全一致的(40)。念佛见佛,在其他善知识的启示中,也非常重要。「华严法门」的念佛见佛,是通于一切佛的,并不限于阿弥陀佛。依『般舟三昧经』说,念西方阿弥陀佛,成就时能见十方一切佛在前立,所以见一切佛,要从念一佛起。这样,在念阿弥陀佛盛行声中,「华严法门」也就在『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文殊师利发愿经』,经「忏悔法门」的中介,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了!「净土法门」方面,『阿弥陀经』的改编本──四十八愿本,也增补了「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得佛华严三昧」;「现前修习普贤之德」(41)。「华严法门」与「净土法门」,就这样的深 [p1144] 深结合起来。『文殊师利发愿经』,本是通俗的,以「忏悔」、「愿生净土」为方便,日常持诵的偈颂集。流传到西元七、八世纪间,被编入大部『华严经』,重于大行大愿,精进不已的华严精神,也许要被冲淡了!

文殊与普贤二大士,在「华严法门」中,有崇高的重要地位,现在从佛教思想史的立场来说。本来是『文殊师利发愿经』,为什么被改称为『普贤菩萨行愿赞』?这是值得深思的!文殊师利菩萨,在初期大乘中,是多数经典所称颂的。发扬「但说法界」的向上智证,菩萨方便的下化众生,如「文殊法门」所说的。代表「华严法门」的早期圣典──『兜沙经』,『菩萨本业经』,说佛与法,在家出家菩萨的大愿,也是以文殊菩萨为主体的。以后的『华严』部类,由别的菩萨,再由普贤菩萨来主持法会。『入法界品』,虽为文殊所启导,而终极是「普贤地」的普贤菩萨。称为『不可思议解脱经』的,有二部:一是『入法界品』:在人善知识与菩萨善知识──三十三位中,文殊是末后的第二位,最后是普贤。另一部是『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vimalaki^rti 菩萨是一经主体;在「入不二法门」的三十三菩萨中,维摩诘最后,文殊也是末后第二位,这暗示了「文殊法门」时代的推移。在初期大乘经中,普贤是佛教界所不大熟悉的。极少数几 部经,有普贤菩萨在场,没有说法,也没有参与问答。以普贤菩萨为主的经典,是『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及『妙法莲华经』的『普贤菩萨劝发品』,依『法华经』而说的『观普贤菩萨行法 ge 1145> 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说:普贤护持持『法华经』的,能除人的衰患,不受鬼神的恼乱(42)。『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六根清净忏悔之法」(43)。普贤与「忏悔法门」,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普贤与忏悔、降伏鬼神有关,而出现于「华严法门」的,却是邻近佛地的大菩萨。骑六牙白象的普贤,与释尊的天上弟子──释提桓因s/akro deva^na^m indra有关,是释提桓因的菩萨化,在上面已有详细的论证。释提桓因是三十三天主,统率八部龙天,为多神王国的大王。普贤菩萨出现于华严法会,『华严经』的『世主妙严品』,列众四十类,除菩萨类外,都是天、龙、夜叉、主山神、主夜神等。『入法界品』向南游行人间,而中间也加入了不明方向的主地神、主夜神、主林神,及三十三天众。多神王国的大神──释提桓因是最高的菩萨,所统率的夜叉等,也就都是菩萨了。『入法界品』中,师子嚬申simhavijr!mbhita^比丘尼,为不同的听法者所 围绕:信乐大乘众生,初发心菩萨,二地菩萨,……十地菩萨,执金刚神(44)。十地菩萨以上的执金刚神vajradhara,正与普贤地的普贤相当。执金刚是释提桓因,执金刚是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徒所周知的。未来的「秘密大乘佛教」,以执金刚为普贤菩萨,而宏传神秘化的佛教,是继承「华严法门」的潜流而明朗化的。「文殊法门」也多为天众说法,但这些天菩萨,属于梵天、兜率天及三十三天。等到「普贤法门」的时代到来,龙,特别是夜叉菩萨兴起。本来与忏悔、消灾障有关的「普贤法门」,揭开了神佛一体,「秘密大乘佛教」的序幕。 [p1146]

注【114-001】『舍利弗悔过经』(大正二四‧一0九0上──一0九一上)。

注【114-002】『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五四七下──五四九下)。

注【114-003】『法镜经』(大正一二‧一八下)。『离垢施女经』(大正一二‧九五下)。

注【114-004】『贤劫经』卷一(大正一四‧二中)。

注【114-005】『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大正一五‧三五下)。

注【114-006】『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正二六‧四五上──四七上)。『菩提资粮论』卷四(大正三二‧五三0下──五三一上)。『宝行王正论』(大正三二‧五0四中)。

注【114-007】『大智度论』卷六一(大正二五‧四九五中)。

注【114-008】『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一四‧六六八下)。

注【114-009】『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一四‧六六七中──下)。

注【114-010】『文殊悔过经』(大正一四‧四四二上)。

注【114-011】『文殊悔过经』(大正一四‧四四三中)。

注【114-012】『文殊悔过经』(大正一四‧四四六上──四四七下)。

注【114-013】『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一四‧六六六下)。『兜沙经』(大正一0‧四四五上)。

注【114-014】『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一四‧六六六下)。

注【114-015】『文殊悔过经』(大正一四‧四四一下)。 [p1147]

注【114-016】『文殊师利发愿经』(大正一0‧八七八下──八七九下)。『普贤菩萨行愿赞』(大正一0‧八八0上── 八八一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七上──八四八中)。

注【114-017】『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八上──中)。『普贤菩萨行愿赞』(大正一0‧八八一上── 中)。

注【114-018】『普贤菩萨行愿赞』(大正一0‧八八一上──中)。

注【114-019】『文殊悔过经』(大正一四‧四四七下)。

注【114-020】『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大正一四‧六六六下)。

注【114-021】『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下)。

注【114-022】『舍利弗悔过经』(大正二四‧一0九一中)。

注【114-023】『菩萨藏经』(大正二四‧一0八九中)。『大乘三聚忏悔经』(大正二四‧一0九四下)。『文殊悔过经』(大正一四‧四四八上)。

注【114-024】『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大正一二‧四二下──四三上)。此文出『决定毗尼经』(大正一二‧三九上)。『礼忏文』末附记:「五天竺国修行大乘人,常于六时礼忏不阙」。

注【114-025】『宝行王正论』(大正三二‧五0四中)。

注【114-02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0(大正一0‧八四八上──中)。『普贤菩萨行愿赞』(大正一0‧八八一上── 中)。 [p1148]

注【114-027】『宝行王正论』(大正三二‧五0四中)。

注【114-028】『贤劫经』卷六(大正一四‧五0上)。

注【114-029】『千佛因缘经』(大正一四‧六八中)。

注【114-030】『八吉祥神咒经』(大正一四‧七二下)。

注【114-031】『称扬诸佛功德经』。依经后记,是麟嘉六年(西元三九四)。昙摩跋檀译的(大正一四‧一0四上)。

注【114-032】『灌顶经』卷一二(大正二一‧五三四中)。

注【114-033】『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大正一四‧一0九中)。

注【114-034】『观无量寿佛经』(大正一二‧三四六中)。

注【114-035】『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六上)。

注【114-036】『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下──九0六上)。

注【114-037】『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一(大正一0‧一六五中)。又卷二五(大正一0‧一三三上)。又卷五七(大正一0‧三00中)。

注【114-03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五(大正一0‧七六中)。

注【114-03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二(大正一0‧三三四中)。

注【114-040】『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下──九0六上)。

注【114-041】『无量寿佛经』卷上『大正一二‧二六五下、二六六中、二六八中)。 [p1149]

注【114-042】『妙法莲华经』卷七(大正九‧六一上)。

注【114-043】『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九‧三八九下以下)。

注【114-04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七(大正一0‧三六四上──中)。 [p1151]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