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第五天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道源法师讲述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将‘乙一、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一科讲完,今天接讲‘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

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分二

丙一、揭示无上因缘 丙二、特劝净土殊胜

正宗分依信、愿、行分为三大科。第一大科,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广为陈说极乐世界之‘依报’是如何庄严,及阿弥陀佛之‘正报’如何庄严,以启发众生的信心。信心生起之后,第二大科,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设若不发愿往生,则信了等于无信。因此,揭开显示往生极乐世界的无上因缘,共有六种:

第一、带业往生:无明、烦恼、惑,总名为‘业’。众生的罪业极多极重,如何能带业往生呢?譬如一块轻微之铁,放在水里便沉没下去。若是放在船上,不但轻微之铁不会沉没,就是极多极重的铁亦不会沉没。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等于一只大船。众生的罪业虽然深重,乘著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决定可以带业往生。

第二、横出三界:在娑婆世界修行,要想超出三界,甚为困难。三界以内有‘见思二惑’,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三界的见惑,需要一齐断,断尽见惑,证得初果。三界分为九地,每一地有九品思惑,欲界九品思惑,断除前六品,证得二果。断除后三品,证得三果,方能超出欲界。单单超出欲界,就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所以要竖出三界,甚为困难!若是往生极乐,则不须断除惑业。带业往生,等于横出三界。前面提过譬如一根九节长的竹竿,最下一节,有一只虫,要想超出这根竹竿,必须咬穿九个节,方能超出竹竿之外。若是横著咬穿一洞,不就出来了吗?横出三界,亦复如是。

第三、同居横具四土:四土者;凡夫居住的,名曰凡圣同居土。二乘人居住的,名曰方便有余土。菩萨居住的,名曰实报庄严土。诸佛居住的,名曰常寂光土。娑婆世界则四土障隔,未能圆融,极乐世界则四土融通。带业往生的凡夫,所住的凡圣同居土,则与其他三土同时并存,不相障隔。

第四、开显四教法錀:往生极乐的众生,虽然同是念佛往生的,但所具的善根各有不同。阿弥陀佛一音演说,众生随类各解。若带业往生,见思二惑未断者,则所闻的是藏通二教之法。若是大乘善根深厚者,则所闻的是别圆二教之法。

第五种因缘复含三种:一、圆净四土。二、圆见三身。三、圆证三不退。圆净四土者:娑婆世界的凡夫,所居住的虽然亦名‘凡圣同居土’,但圣人所住的是清净土,而凡夫所住的是染污土。极乐世界的凡夫所住的,同名‘凡圣同居土’,但因极乐世界本是净土世界,所以带业往生的凡夫,所住的亦是净土。凡夫所住的既是净土,则与圣人所住的三种净土,自然同时可以圆满清净了。圆见三身者:佛有三种身,凡夫二乘所见的是应身,菩萨所见的是报身,补处菩萨所见的是法身。凡夫精进修行,到一生补处,即可从应身而圆见三身。圆证不退者:一、位不退;证入‘初住位’,即永不退堕凡夫地。二、行不退;证入‘十回向位’,即永不退堕二乘地。三、念不退;证入‘初地位’,则念念流入萨婆若海,梵语萨婆若,华言一切种智,即佛之智慧,广深如海,故名萨婆若海。证入初地者,既不念凡夫,亦不念二乘,念念趣向于佛之智慧,故名念不退。

第六、人民皆一生成佛:凡生于极乐世界者,因无退道之因缘,而寿命无量,但进不退,自然可以一生成佛了。

阿弥陀经不可思议之‘力用’,全在此二科经文之中,信仰净土法门者,必须特别注意!现在先讲第一科:

丙一、揭示无上因缘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又舍利弗’,再叫一声当机者要注意听!‘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梵语‘阿鞞跋致’,华言‘不退’。不退有三种: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三不退之意义,在前面已经有详细解释了。这里必须注意的,若依其他经教,由‘初住’到‘初地’,需要修一大阿僧祇劫。净土法门,只要往生极乐,即‘圆证三不退’。更要注意的,娑婆世界的众生,分为三聚。聚者类也,就是把一切众生,分为三大类:一、‘邪定聚’;这一类的众生不信佛法,拨无因果,决‘定’于‘邪’,故名邪定聚。二、‘不定聚’;此类众生,虽然信仰佛法,但因十种信心,未修圆满,进进退退,故名不定聚。经中说十信位的菩萨,名为‘毛道菩萨’。十信菩萨所修之道,犹如空中的羽毛,随风吹东西,‘风’譬喻境界。十信未满的菩萨,自己不能作主。遇到佛法的境界,亦知精进修行;但遇到五欲的境界,则又懈怠退堕,如是进退不定,故名不定聚。三、‘正定聚’;证入初住位之后,永不起邪知邪见,其心决定于佛之正法,故名正定聚。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正定聚,悉皆圆证三不退。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一生补处’者,即一生补处佛位。‘因行’已修圆满,只此一生便成佛果,不待第二生,故名一生补处。‘其中多有’者,谓即此圆证三不退之众生中,多有一生补处。又者‘多有’是接著上句‘皆是’说的,必须特加注意!十六观经上说:往生极乐是莲花化生,而莲分九品,即使五逆十恶的众生,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他念佛,乃至十念(十声),即得往生。生极乐后,即能‘圆证三不退’,所以经文中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下句接著说,不但皆证三不退,而且证得‘一生补处’。其数之多,不是算数所能算出的,只好用一句形容词,说是有无量无边的无央数之多。若与娑婆世界对照著说:娑婆众生,即使发心修行,要想修到十信圆满,证得初住‘位不退’,不知道要修多少劫,真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证得‘行不退’及‘念不退’呢?至于‘一生补处’,娑婆世界,只有弥勒菩萨一人而已,更无第二人证得‘一生补处’,那里有‘其数甚多’呢?

(释疑)问:大乘起信论说:‘十信’圆满,须要一万大劫,怎么说十信圆满,不知劫数呢?

答:起信论是约自从发心修行,但进不退,尚须一万大劫。因为十信位的众生,属于‘不定聚’,虽然不能说绝对没有‘一经发心,但进不退’的众生,但多数皆是进进退退,故说‘不知劫数’。

问:一生补处佛位,名曰‘一生补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应身,有始有终。但其寿命却甚长久,要经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方能涅槃。涅槃之后,观世音菩萨,始能补处佛位。又经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观世音方能涅槃;大势至菩萨,始能补处佛位。而极乐世界的‘一生补处’,却甚多甚多,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这样多的‘补处菩萨’,要到什么时候始能‘补处佛位’呢?

答:虚空无边,世界无量,需要的佛,亦非算数之所能知。既然有此需要,极乐世界的一生补处菩萨,就分发到各世界,应机成佛!不必怀疑。现在假设一个譬喻,以除疑惑。比方说:政府开办一座师范大学,凡是这座师大毕业的学生,都有‘一生补处师位’的资格。而国内的学校很多,需要教师亦很多。于是师范大学就分发这些‘一生补处师位’的学生,到各校去当教师。极乐世界的一生补处佛位的菩萨,到各世界应机成佛,即是如此。

讲到这里已将‘丙一、揭示无上因缘’一科讲完了,现在接讲‘丙二、特劝净土殊胜’。

丙二、特劝净土殊胜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众生要有善根才可以闻到净土法门,这个‘闻’就是善根,诸位不要轻视自己的善根,我们能听经闻法,乃至参加念佛,这都是我们的善根,没有善根的人根本闻不到净土法门的!你闻到了念佛法门,就‘应当’切切实实的‘发愿’,愿生到极乐世界去,设若不发愿往生,岂非等于不闻。‘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菩萨、罗汉,只能称为善人。唯有‘一生补处菩萨’,是因位之极,方能称‘上善人’。‘诸’者多也,其数甚多,故称‘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者,即是同在一处。全部阿弥陀经都是佛自问自答的,唯有这一问答,特别重要!前面已经说过了‘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将往生极乐世界的利益,已经说明白了,这里为什么又提出‘所以者何’的征问呢?答释是‘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因为前面所说的‘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的利益,皆因得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方能得到的,这是何等重要!又‘俱会一处’,即是‘凡圣同居’。娑婆世界的凡夫,所住的亦是‘凡圣同居土’,这在世尊住世时,有缘的凡夫,可以见到佛、菩萨、罗汉。世尊涅槃后,尤其到了末法时代,不但见不到佛,连菩萨、罗汉,亦见不到;‘凡圣同居’,只是空有其名而已。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却是名实相符,带业往生的凡夫,常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在娑婆世界修行,退道的因缘很多,助道的因缘很少,而且魔障很多。这个‘魔’千差万别,大致分两种:一是硬魔,就是你的冤家对头,忌妒障碍,使你不能好好用功修行,这叫硬魔。二是软魔,就是你的家亲眷属,你要修行用功,他就跟你恩恩爱爱牵缠不已,硬把你拖下去,无论硬魔、软魔都是退道的因缘,所以说在娑婆世界修行不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修行用功,亲近善知识和善友是最重要的。善知识就是要有好的老师,善友就是要有好的道友共修。在娑婆世界要亲近善知识和亲近善友,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西方极乐世界却没有一个恶人,皆都是‘诸上善人’。所以在极乐世界修行,只有进步,没有退步的。这是极乐世界的殊胜因缘,修净业者,应当特加注意,铭记于心!

讲到此已将‘丙二、特劝净土殊胜’一科讲完,也就是将正宗分第二大科‘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讲完了。下面接讲‘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二

丙一、正示无上因果 丙二、重劝

正宗分第三大科是‘正示行者持名号以立行’。‘行者’就是修行人,你发了愿就要修行,不修行所发的愿是空愿。应如何修呢?执持名号以立行,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净土法门修行的行门。

乙三、再分两科,丙一、正示无上因果,由前面揭示的无上因缘,而发愿念佛求生极乐是为无上之因。依此无上之因,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证得一心不乱,往生极乐国土,是为无上之果。丙二、重劝。先讲第一小科。

丙一、正示无上因果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修行要有多善根、多福德,少了就生不了西方。多善根就是因,多福德就是缘。古人对于‘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另一种解释,多善根就是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多福德就是多修六度万行。我们现在不采取第一种的解释,而采取第二种的解释。

不采取第一种的解释,是因为我们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善根越来越浅薄,业障越来越深重。若以为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多善根多福德,假藉这种解释,反而懈怠放逸,一点好事也不做,也就是不肯去修六度万行,结果善根也没有增加,福德也没有成就,只是打自己的闲岔罢了!又因为不合时代的要求,现时代的人只注意现实,他们对于佛教徒,尤其僧众的要求,须要多做福利事业。我们若是专门念佛,不做慈善,他们批评‘出家人对于社会,毫无利益’!过去所遭遇的争夺庙产,毁寺逐僧的灾难,都是由这种恶批评引起的。

我们采取第二种的说法,多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多福德就是要修六度万行,多去度众生。行六度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亦就是多福德。多念佛是多善根的因,多度众生是多福德之缘。善根多了,福德多了,因缘殊胜,就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因此,多善根、多福德就是生到极乐世界的无上之因。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曰、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善男子、善女人,就是闻说净土法门,发了信心,发了大愿,求生西方的这些有善根的男子及有善根的女人,就称为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就是听说了阿弥陀佛,便要执持名号,发心修行。若不修行,闻了等于没闻。‘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念佛念了一天乃至七天,得到一心不乱,决定往生西方。阿弥陀经的经文很短,鸠摩罗什法师翻译,很多地方都简略掉,像下面经文的十方佛,就只说六方佛,而这‘若一日至若七日’此段经文不省略,一直说到若七日,这里有很重要的意义。蕅益大师把念佛的众生,分为上中下三根。上根的众生,若一日就得到一心不乱。下根的众生,若七日才得到一心不乱。从若二日到若六日中间的这五天,都属于中根的众生。总而言之,是以达到一心不乱为目的。有的人若一日就得到一心不乱。有的需要念两天,就是若二日。有的需要念三天,就是若三日。有的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才得到一心不乱。这是因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日期时间也不一定。这个‘若’字没有省略掉,一直说得很清楚,而重要性就在此。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执持’是个方法,应当如何执持呢?有‘事持’和‘理持’。先讲‘事持’,事就是事相,虽对‘即心即佛’的道理不明白,但在事相上他是相信,而且发了愿的,这叫‘事持’。亦是相信有个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里有个阿弥陀佛,但还未了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他相信不疑,决定发愿往生西方。一心念佛,‘如子忆母,无时暂忘’,像儿子忆念母亲的那样念,没有一刻时间暂时忘记的。这个母亲就等于阿弥陀佛,母亲是没有一刻不念儿子的,现在儿子也是如此,无时暂忘母亲,二人相忆,二忆念深,这样才能以得到一心不乱,决定可以往生西方,如是名为‘事持’。

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这道理比较高深。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并非在我心外,而是心内本具有的。什么是我心本具的呢?凡夫的心,具有十个法界,就是四圣六凡。四圣即佛、菩萨、声闻、缘觉。六凡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十法界全在我们的心内,是我们的心地本具有的。‘具’就是具有的意思,以‘佛法界’来讲,十方三世佛都在我心里,那么阿弥陀佛也是在我心里,这叫‘是我心具’。‘是我心造’者,即是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都是由我心造出来的。华严经上有讲‘十方三世佛,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怎么会造一切诸佛呢?上面讲到我们的心具十法界,当你一念上品十恶之心现前,这就造了地狱法界,一定堕地狱的。若是你动了善心,造上品十善,将来就生天堂。这地狱天堂从何而来的呢?都是心造的,有所谓‘心造天堂,心造地狱’之说。同样的,你念佛就造个佛出来,这叫‘心造如来’。即‘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初念的时候,凡夫的善恶还不能完全控制,一时念善,一时念恶。只要你念佛继续念下去,念得这心纯粹只有佛,成了念佛的心,再不会念凡夫了,那是已得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而且决定能往生西方的,这就是‘理持’。

‘理持不废事持’,虽然明白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但往往有些研究大乘学理的人,懂得了一点大乘的道理后,却没有起行,就是他不念佛了,结果还是个凡夫。所以一定要‘即以自心所具所造之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就是你明白了阿弥陀佛是我心所具有,是我心所造出来的;你就要将这本心所具所造的万德洪名,也即是阿弥陀佛的洪名,作为我们系心之境。要知道我们凡夫的心是妄念不停的,若要使心不打妄想,应以阿弥陀佛的洪名作为我们系心之境,一心执持不使暂忘,这就是理持不废事持,念到一心不乱,决定往生西方。

以上是执持名号下手的一个方法,事持或理持的目的是为达到一心不乱。这又分事一心、理一心两种不同,什么是‘事一心’呢?‘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是事一心’。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呢?念佛就为断除烦恼,乃至念到断除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烦恼,这是‘事一心’。那什么是‘理一心’呢?‘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是理一心’。犹如大势至菩萨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到理一心不乱,见到本性佛而开悟了,这还有什么生死可了,涅槃可证呢?我们学佛法,一时学空门,一时学有门,要了解真空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明白了这点就不会被空有二边所乱,如是名为‘理一心’。了解了理一心的道理,还是要从事相念佛下手修行,按事相上来持,就是信心要坚固,愿力要恳切的来执持名号。‘执持’照字面上来解释;‘执’就是信心不摇,‘持’就是忆念不忘。从坚固执持来下手念佛,一定能念出功夫来,也一定能断除烦恼。我们的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天天都在打贪嗔痴的妄想。现在我们不念贪嗔痴,只念阿弥陀佛,这样以净念来代替妄念。念到一心不乱,就能降伏妄想,进而再断除烦恼了。

再看经文,‘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不是一个佛弟子死了,就能称为‘往生西方’了,他究竟能否往生呢?须要有个证据,‘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他,还有‘诸圣众’,指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都会现在其前。以上的瑞相,或是他本人见到,或是助念的人同时见到,这就证明他决定生西方了。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来接引他的时候,若他只有一个念佛的心,没有起颠倒心,这叫‘心不颠倒’。假如临命终时,有念到世俗之事;一下想念儿女,一下想念夫妇,却不想阿弥陀佛,心已颠倒了,怎么能生到西方去呢?所以要只有一个念佛的心,西方三圣及诸大菩萨都会来接引你,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正宗分第三大科‘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两科,‘丙一、正示无上因果’,这是劝行的文,可说是阿弥陀经的经心,也可以说是阿弥陀经的经眼。‘丙一、正示无上因果’一科讲演已竟,下面接讲‘丙二、重劝’。

丙二、重劝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叫一声当机者‘舍利弗’,也就是在叫我们注意。‘我见是利’。‘我’是释迦世尊的自称,说他亲眼看见这种利益,即念七天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无始劫以来的生死,念七天佛号就可以了脱,真是太大的利益,这都是佛亲见的。‘故说此言’,所以才说前面正示无上因果这段经文。‘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我们相信了佛所说的话,亦就是听到前面佛说的阿弥陀经,就应当恳切的发愿,求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讲到这里将‘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一大科讲完,也就是将正宗分三大科全部讲完。今天就讲到这里,话说多了打闲岔,大众好好念佛吧!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