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孔氏祖庭广记引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先圣传世之书,其来久矣,由略积详,愈远而益著,盖圣德宏博,殆有不可揜者。爰自四十六代族祖知洪州军州事柱国纂集所传,板行四远,于是乎有家谱,尚冀讲求,以俟佗日。逮四十七代从高祖邠州军州事朝散,克承前志,推原谱牒,参考载籍,摘拾遗事,复成一书。值宋建炎之际,不暇镂行。至四十九代从祖主祥符县簿,承事惧其士逸,证以旧闻,重加编次,遂就完本,布之天下,于是乎有祖庭记二书并行。凡缙绅之流,靡不家置,获览圣迹,与夫历代褒崇之典、奕叶继绍之人、如登昆仑而披日月、咸快瞻仰。比因兵灾、阙里家庙半为灰烬。中朝士大夫家藏文籍□□□没。岂二书独能存欤。元措托体先人、袭封世嗣。悼斯文之将泯、恐祖牒之久湮。去圣愈远、来者难考。乃与太常诸公讨寻传记。及诸典礼,于二书之外,得三百二事,皆往古尊师之懿范,皇朝重道之宏规,前此所未见闻者。于是增益二书,合为一编,及图圣像、庙字、山林、手植、桧等列于篇首,题曰孔氏祖庭广记。其两汉以来林庙碑刻,旧书止载名,今并及其文而录之,盖虑久而磨灭,不可复得。且先圣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戍,迄今凡一千七百七十八岁,其间经世变乱,不知其几,而圣泽流衍,无有穷已,固不待纸传而可久也。然所以规规为此者,特述事之心不得不然。是书之出也,不惟示训子孙,修身慎行,不坠先业,流芳万古,是亦学者之光也。

正大四年岁次丁亥十月望日,资政大夫袭封衍圣公。知集贤院兼行太常丞五十一代孙元措谨记。

正大四年岁次丁亥十月望日讫功

太学生介山马天章画像

礼官业进士浚仪王柔立校正

礼官业进士中山靳唐校正

太常寺太祈日照张簬校正

集贤院司议兼太常寺奉礼郎权博士古燕马遂良校正

惠民司令兼太常博士富平米章校正

资政大夫袭封衍圣公知集贤院兼太常丞五十一代孙元措谨续编

孔氏相庭广记引

古之君子,皆论𬤥其先祖之德,明著之后世。盖先世有美而不知者,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明足以见,仁足以显,然后为君子。故素王之孙穆公师子思,首论祖述宪章之道;魏相子顺,称相鲁之政化;汉博士子国,复推明所修六经垂世之教,当世莫不贤之。自梦奠两楹之后,迄今千七百载,传家奉祀者,数赢五十。继继公侯,象贤载德,如联珠叠璧,辉映今古。于乎休哉!圣人之泽,流光如此,后之人能奉承不坠又如此。宜有信书,广记备言,显扬世美,以示子将来,传之永久。方是袭封资政公因家谱庭记之旧,质诸前史,参以传记,并录林庙累代碑刻,兼述皇统、大定、明昌以来崇奉先圣故事,博采详考,正其误,补其阙,增益纂集,共成一书,凡一十二卷,名曰孔氏祖庭广记。应祖庭事迹,林庙族世,古今名号,典礼沿革之始末,并列于篇,粲然完备。于国则累朝尊师重道之美,靡所不载;于家则高曾祖考保世承祧之美,靡所不扬。故先圣配天之德,愈久而愈彰。噫!若资政公者,可谓仁明君子,能世其家者也。资政公尝以书示予,予敛祍观之,既钦仰其世德,又嘉公之用心,得继志述事之义,乃磨钝雕朽,为之题辞焉。

正大四年岁次丁亥十月丁未朔,资政大夫前尚书左丞致仕张行信。

祖庭杂记旧引

四十七代孙朝散大夫知邠州军州事借紫金鱼袋传撰兼编类

先圣没,逮今一千五百余年,传世五十。或问其族,则内求而不得;或审其家,则舌举而不下。为之后者,得无愧乎?窃尝推原谱牒,参政载籍,则知郑有孔张,出于子孔;卫有孔达,出于姫姓。盖本非子氏之后,而徙居于鲁者,皆非吾族。若乃历代褒崇之典,累朝班赉之恩,宠数便蕃,固可枚陈而列数。以至验祖壁之遗书,访阙里之陈迹,荒墟废趾,沦没于春芜秋草之中,鲁尚多有之,故老世世传之,将使闻见之□未□□如接于耳目之近。于是纂其轶事,缀所旧闻,题曰孔氏祖庭杂记。好古君子,得以观览焉。

时宋宣和六年岁次甲辰三月戊午,曲阜燕居申申堂记。

四十九代孙承事郎行开封府祥符县主簿瑰重编。

家谱旧引

家谱之法,世次承袭,一人而巳。疏略之弊,识者痛之。盖先圣之没,于今一千五百余年,宗族世有贤俊,苟非见于史册,即后世泯然不闻,是可痛也。如太常讳臧、临淮太守讳安国、丞相讳光、北海讳融、兰台令史讳僖、议郎讳昱,才十数人,非见于汉史,皆不复知矣。魏晋而下,逮于隋唐,见纪者止百余人。按议郎本传云:自霸至昱,七世之内,至卿郡守者五十三人,列侯七人。今考于传记,乃知所遗之多也。宗翰假守豫章,恩除鲁郡,将归之日,遽以旧谱命镂板,用广流□,或须□求人待他日。

实宋元丰八年十一月二,四十□代孙朝议大夫知洪州事兼管□□使充江南西路兵马钤辖柱国赐紫金鱼袋翰谨题。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