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古希腊史

第14章 波斯帝国的崛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公元前620年到公元前520年,东方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革。该变革影响广泛,对希腊历史产生的直接影响前所未有。这一百年见证了五个大国的覆灭——亚述帝国、米底、巴比伦、吕底亚和埃及,以及第六大国(1)的崛起——它不仅吞并了所有臣服于它的土地,并且兼并了东西方大大小小的地区。在第六大国的征服过程中,某些地区首次被载入史册。最终,这个第六大国与希腊人正面碰撞。在居住在印度河和爱琴海之间土地上的所有民族的武力支持下,这个来自东方的第六大国的“大帝”一路向前行军。如同先辈们对付亚细亚的希腊人一样,他现在开始对付欧罗巴的希腊人。然而,在萨拉米斯海峡和普拉蒂亚平原地带,他的宏图伟业遭遇挫败。希腊得救了,欧罗巴文明的未来也得到保全。西方彻底击溃了东方入侵者。接下来的一千一百年内,东方征服者逼近达达尼尔海峡并将巴尔干半岛收归亚细亚王国的危机(2)再没有出现过。

直到公元前6世纪,与希腊人一直保持长期联系且不容小觑的东方强国只有我们已经提到的吕底亚。

第1节 尼尼微(3)的衰落

吕底亚以外就是庞大的亚述帝国。三百年来,亚述帝国一直是亚细亚最强大的国家。希腊人和历代亚述君主间的接触屈指可数。涉及希腊历史的一件大事发生在公元前708年:塞浦路斯各希腊小国纷纷臣服于征服者萨尔贡二世。虽然臣服于亚述帝国的仅仅是塞浦路斯的外围城市,但亚述帝国的国力和财富早就为希腊人所知。与战无不胜的“尼努斯”和奢侈傲慢的“萨尔丹纳帕勒斯”有关的疯狂传说都被保留下来(4),证实了历代亚述君主在同时期的希腊人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公元前7世纪末期,尼尼微的厄运最终到来。一系列成功或部分成功的起义使亚述帝国渐渐失去外围土地,并削弱了亚述军队的实力。反叛的属民联合北方蛮族合力攻打日益衰败的亚述帝国。在他们的夹击下,尼尼微终于土崩瓦解。细节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流传下来的希腊传说讲述着这样的故事:兵临城下时,亚述帝国最后一任君主收齐自己所有的财富和神像,带上妻儿,到宫廷外点燃的巨大柴堆上一齐葬身火海,以免胜利者夺得任何战利品。一位东方暴君因愤怒和绝望而发狂——这样的故事不无真实之处。然而,无论故事真假,我们知道,没有经受可怕的血流成河与生灵涂炭,亚述帝国就销声匿迹了。

萨尔贡二世

奢侈傲慢的“萨尔丹纳帕勒斯”

尼尼微遗址

拿波坡拉撒和西拉克拉里斯这两个小国的国王(5)领导发动了对尼尼微的攻击。尼尼微陷落后,他们获利颇丰。拿波坡拉撒是反叛的巴比伦总督,强占了亚述帝国的南部和西部地区。西拉克拉里斯是米底人的国王,攻占了亚述帝国的北部和东部。与拿波坡拉撒和他更富盛名的儿子尼布甲尼撒二世有关的故事,我们不再赘述。虽然在叙利亚、伊拉姆和埃及,他们节节胜利,所向披靡,但这些事件与我们讲述的希腊史没有多少关系。

米底人的情形则不同。他们是一个新的种族,并组建了新的王国。对我们来说,他们十分重要,因为米底人正是所谓的波斯帝国的真正缔造者。然而,早期的希腊人更习惯称他们为“米底人”。米底人将与希腊人爆发激烈冲突。米底人是庞大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雅利安人从东北方一个叫“巴克特利亚”的地方迁徙而来,移居到亚述帝国的边境地区。雅利安人中不同的氏族彼此联合,散落在里海与印度洋之间的伊朗高原上。在一些地区,他们驱逐先前的居民——处于低级文明形态的图兰族部落;还有一些地区,他们则居住在其他族群中间;而在其他地区,他们则与当地人混血通婚。这群入侵者最南处的部落就是波斯人,由某位不知名的阿契美尼斯国王的后裔统治。靠近北方的氏族部落就是米底人。他们孱弱分裂且离群索居。直到公元前7世纪末期,西拉克拉里斯将米底人联合起来,形成了紧凑的君主政体。与波斯人相比,米底人和先前土地上的居住者融合得更密切,并且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先前居民们的习俗和宗教。波斯人虽然精力更旺盛,但更粗野,人口也更少,居住在厄立特里亚海岸边的山地中,因而免于与他族混血融合。波斯人是一支贫穷但坚毅的部族。他们是身着粗糙皮衣的牧羊人和庄稼人。与居住在平原地带更富有的居民相比,他们居住的土地显得贫瘠和崎岖。组成这个部族的十支部落分散而居。唯一的联系就是他们都臣服于阿契美尼德王室。波斯人从巴克特利亚带来的宗教将他们松散地联合在一起。

尼布甲尼撒二世

波斯人

第2节 米底人和波斯人的宗教

当米底人和波斯人共同的祖先居住在阿姆河边时,他们信奉一种叫“拜火教”(6)的宗教。该宗教的命名源于大圣人和传道者琐罗亚斯德。据说,正是琐罗亚斯德让国人开始皈依拜火教。拜火教的信仰按二元对立的体系构建,它认为人世间所有的道德和肉体变化,都起因于两位彼此敌对的神明间的无休止争斗。奥马兹德是“智慧与光明之神,至尊至善,是完美、活力、才智、成长和美的主宰”。他是宇宙的创始者,力争用智慧和仁慈来统领万物。

然而,奥马兹德的努力一直受到邪恶之神阿里曼的阻碍。阿里曼是“黑暗、恶意、犯罪、恶行和丑陋之神”。在一位虔诚的波斯人的一生中,他要长期坚定地抵御阿里曼及其所有罪恶的行径,并竭尽全力分辨出奥马兹德的旨意。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在巍峨的高山上向奥马兹德献祭,而不是在神殿或圣殿中。在高山上,为了向光明之神表达敬意,圣火长明不灭。与波斯人相反,米底人曲解了拜火教。他们不去帮助奥马兹德,而是试图去安抚阿里曼和他的随从天使。因此,米底人的宗教变成了某种“恶魔崇拜”。他们的拜火教祭司假装通过献祭和咒语来驱逐恶灵。

琐罗亚斯德

尼尼微瓦解后,米底人西拉克拉里斯建立的帝国自巴克特利亚边界一直延伸到吕底亚在克孜勒河的前线地带。经过与阿利亚特未分胜负的战争后,西拉克拉里斯菜最终确定了对克孜勒河地区的所有权。在西拉克拉里斯和与他同时代的伟大的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驾崩多年后,他们的后代遇上一位让他们的帝国支离破碎的征服者。巴比伦和波斯的交界处是伊拉姆。长期以来,伊拉姆都是波斯西部近邻巴比伦的属邦。显而易见,在尼布甲尼撒二世驾崩后,伊拉姆落入米底人西拉克拉里斯的继任者阿斯提阿格斯的手中。当时,伊拉姆正处于阿契美尼德王室一位成员的统治下。伊拉姆的阿契美尼德王室与在波斯统治的同名王室并非属于同一世系。然而,统治伊拉姆的家族宣称和波斯古老的王室是近亲。该家族应该是多年以前从波斯迁徙进入伊拉姆的。“波斯古老王室的阿契美尼斯将王位传给他的儿子泰斯帕斯,然后传给他的孙子居鲁士一世,再然后传给曾孙冈比西斯,最后传到他的玄孙居鲁士二世”。当时,居鲁士二世居住在苏萨,以米底人阿斯提阿格斯封臣的身份统治苏萨。

阿斯提阿格斯

居鲁士二世

关于居鲁士二世的传说,众说纷纭。令人失望的是,对居鲁士二世的真实历史,我们所知甚少。希腊人坚信居鲁士二世是米底人阿斯提阿格斯的外孙。某个预言称,米底国王将会受到自己强大无比的孙子的威胁。因此,为了防止预言成真,米底人阿斯提阿格斯将他的女儿嫁给了波斯的一位中级官员。然而,据我们所知,居鲁士二世的父亲冈比西斯是在位国王,并非中级官员。关于居鲁士二世和阿斯提阿格斯有亲缘关系的证据并不存在。

第3节 居鲁士二世崛起

公元前549年,米底和巴比伦正处在交战当中,伊拉姆国王却从背后突袭宗主国巴比伦。阿斯提阿格斯战败。之后,他的军队兵变,将阿斯提阿格斯五花大绑献给居鲁士二世。毫无疑问,征服者居鲁士二世是具有王室血统的雅利安人,并且属于和米底人近亲的种族——这正是让米底人归顺于他的现实原因。米底人成了居鲁士二世的追随者,而非臣民。权力转换的唯一标志就是帝国所在地从米底古城埃克巴坦纳(7)转移至伊拉姆境内的苏萨。希腊人看不出其中的任何区别,因而仍然称这个强大的亚细亚国家为米底,仿佛阿斯提阿格斯仍然在位统治一样。

阿斯提阿格斯被五花大绑,献给居鲁士二世

初战告捷后,曾效忠米底人的封臣转而效忠居鲁士二世,其中包括居鲁士二世在波斯的亲属。接着,居鲁士二世推翻了米底人尚未征服的民族的统治。二十年来,居鲁士二世不断东征西讨,所向披靡,拓展着他的帝国疆域。

第4节 居鲁士二世与克罗伊斯之战

居鲁士二世建立起的帝国极其危险。因此,最容易受到他威胁的三个国家组成联盟。吕底亚的克罗伊斯、巴比伦的纳波内地乌司和埃及的雅赫摩斯二世自此联合起来。尼尼微陷落后,吕底亚、巴比伦和埃及战争频繁。对居鲁士二世的共同畏惧结束了三国间的连年征战。据说,除了巴比伦和埃及,克罗伊斯一度希望将斯巴达人拉入自己的阵营,因为他本人也是斯巴达的最佳盟友。无论克罗伊斯指望希腊军队支援自己的故事是真是假,可以确定的是,踏上战场时,克罗伊斯斗志昂扬,因为希腊神谕断言他必将获胜。多年以后,克罗伊斯进献的丰厚的金锭器皿仍然摆放在德尔斐神殿,以示他对西方神明和神谕的无限敬意。我们得知,在吕底亚大使问询时,阿波罗回应道:“克罗伊斯如果穿过克孜勒河,就会击垮一个强大的帝国。”克罗伊斯不曾想过,这句谨慎说出的神谕不仅适用于居鲁士二世的帝国,也同样适用于自己的国家。公元前546年,克罗伊斯这位吕底亚国王最终向居鲁士二世宣战。吕底亚所有兵力和归顺于克罗伊斯的地处克孜勒河和爱琴海间的所有部落率先侵入卡帕多西亚。

纳波内地乌司

第5节 克罗伊斯的倒台

居鲁士二世的领土一直向西延伸,切断巴比伦与吕底亚的联系。这样,居鲁士二世就能阻止自己的两位大敌联合。埃及人太过遥远,很难快速前来支援。因此,克罗伊斯只好孤军奋战。居鲁士二世暂且将纳波内地乌司搁置一边,全力应对克罗伊斯。在卡帕多西亚的普泰里亚地区,两军交战,血流成河,但胜负未定。这场战争与六十多年前西拉克拉里斯和阿利亚特交战的情形十分相似,并且发生在同一地点。战争过后,居鲁士二世的军队后退数英里。克罗伊斯损失惨重,疲于追击,认为战事已经结束。因此,克罗伊斯解散联盟,率军返回,决心集结一支更强大的军队再奋力一搏。居鲁士二世虽然一时受挫,但尚未战败。当听到吕底亚已经解散武装的消息时,居鲁士二世转而对克罗伊斯围追堵截。居鲁士二世一路穷追猛打,速度之快让克罗伊斯措手不及。在吕底亚都城——吕底亚最坚固的堡垒萨迪斯城前,克罗伊斯被迫迎战,而已经解散的盟军队伍根本无法及时支援克罗伊斯。克罗伊斯寡不敌众,最终溃败,被迫自困于萨迪斯城内。围城仅十四天后,一场突袭就让萨迪斯意外陷落。希腊流传着很多关于克罗伊斯命运的传说。传说,胜者居鲁士二世宣判用火刑处决克罗伊斯,但当火焰熊熊燃起时,居鲁士二世回顾起人类命运的沧桑起伏,后悔自己下了这样残忍的命令。当人力无法阻止火焰的燃烧时,据说,是阿波罗前来解救曾向德尔斐神殿敬奉了丰厚祭品的克罗伊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灭了燃烧的柴堆。居鲁士二世虽然不断拖延,但还是不得不对阶下囚克罗伊斯宽大处理。

克罗伊斯被带到居鲁士二世面前

一个强大富庶的国家就这样在鼎盛时期轰然倒塌,强烈地震撼了希腊人的心灵。从未有过的重大灾难就这样在希腊人的眼前上演。他们也从未见识过这样戏剧性的突然来到的结局。在克罗伊斯身上,希腊人的“报应论”——傲慢自大和过分繁荣后,必然紧随着不可避免的因果报应——得到了充分的说明。

人们由此编造出无数故事,将克罗伊斯的自信、财富、勇气、慷慨和抱负与他突然而彻底的失败形成鲜明对照。因此,克罗伊斯真实性格的轮廓和他真实命运的细节被模糊夸大地流传下来。透过围绕着克罗伊斯传奇故事的迷雾,我们仍然能辨认出克罗伊斯本来的面貌。

第6节 波斯人征服伊奥尼亚

吕底亚覆灭后,伊奥尼亚和伊奥里斯的希腊人开始与居鲁士二世直接接触。米利都人曾经归顺居鲁士二世,享受着与克罗伊斯统治时期类似的半独立状态。其他沿海城邦则全力抵抗居鲁士二世,力争夺回自己的自由。虽然斯巴达人拒绝援助,但这些沿海城邦还是得到了好战的卡里亚人和吕西亚人的支持。而在帕克提亚斯,还有一位吕底亚首领试图呼吁刚刚被征服的同胞们起身反抗。居鲁士二世不满足于仅仅征服几个反叛的城镇,决心实现宏图大业。他亲自率兵攻打巴比伦。居鲁士二世留下一支军队交由一位叫玛扎列斯的米底人贵族统领,让他完成对小亚细亚的征服。玛扎列斯平定了吕底亚的反抗,接着攻打伊奥尼亚人,攻占并洗劫了普里恩,并将整片迈安德平原夷为平地。然而,在紧要关头,玛扎列斯突然离世。军队由一位叫“哈尔帕哥斯”的米底人接替掌管。在罢黜阿斯提阿格斯时,哈尔帕哥斯功勋卓著,深受居鲁士二世信任。哈尔帕哥斯包围了福西亚和特奥斯。福西亚和特奥斯的居民绝望之余,从海路逃亡,前往遥远的海岸,远离居鲁士二世的势力范围。特奥斯人来到了色雷斯的阿布德拉。不久,阿布德拉就成为爱琴海北岸最大的城市。福西亚人一路航行到遥远的西方,在科西嘉岛的一处港口阿拉利亚登陆,并试图与岛上居民展开贸易往来——与两百年前他们的伊奥尼亚近亲和西西里岛打交道的方式如出一辙。然而,阿拉利亚对科西嘉岛的意义远不如纳克索斯岛对西西里岛的意义。在与迦太基和伊特鲁利亚联合海军徒劳地对抗五年后,福西亚人只得放弃阿拉利亚。其中一些福西亚人向北航行,加入了马西利亚古老的福西亚人殖民地。马西利亚地处高卢。随着该次迁徙,高卢人口激增,日渐重要起来。在波塞冬尼亚以南的卢卡利亚沿岸,其他福西亚人建立了一个新的城镇,取名“叙埃雷”,即韦利亚。

叙埃雷出土的货币

亚细亚其他希腊城市并没有表现出这样孤注一掷千方百计摆脱波斯枷锁的决心。历经一系列糟糕至极的联合对抗后,他们向哈尔帕哥斯打开城门。岛上居民的反抗和大陆居民的反抗一样徒劳,莱斯博斯岛、希俄斯岛、以弗所和士麦那都承认居鲁士二世是他们的宗主。只有萨摩斯岛在僭主波利克拉特斯的统治下保持独立。波利克拉特斯拥有爱琴海东岸最强大的海军。居鲁士二世还没有舰队,波利克拉特斯因而希望能保留自己的岛屿及制海权不受侵扰。对希腊来说,萨摩斯岛的独立并不是一桩好事。萨摩斯岛的海盗船让整片爱琴海东岸敬畏不已,成为继米利都之后的海上霸主。波利克拉特斯以掠夺抢劫为生,并因此兴盛起来。波利克拉特斯总是宣称他制定了一项规则,即不加区分地抢劫所有人,因为他发现,与原封不动地保存财物相比,自己的友人们在重获被偷走的财富时会更加心存感激。

哈尔帕哥斯对亚细亚希腊人采取的政策并不苛刻。希腊人须每年缴纳贡品,并在君主下令时提供武装军队。希腊诸城市的内部政府都维持原状。由僭主统治的城邦继续由原僭主统治;民主制的城邦依然维持民主制;而寡头统治的城邦与完全自治自主时别无二致。

波利克拉特斯

第7节 居鲁士二世攻占巴比伦

在伊奥尼亚和伊奥利亚军队的支持下,哈尔帕哥斯征服了多利斯的希腊人,以及希腊人的野蛮邻邦卡里亚和吕西亚。与此同时,在上亚细亚,即亚细亚高地,居鲁士二世开疆拓土。经过一系列的战役后,居鲁士二世将帝国疆域拓展到印度和广阔的帕米尔高原中部边境。居鲁士二世的势力甚至渗入遥远的亚细亚东北地区,征服了许多居住在鞑靼边境的野蛮的塞克人。公元前538年,居鲁士二世回头攻打巴比伦。他横渡底格里斯河,在对阵战中击败了纳波内地乌司国王。几天后,巴比伦第二大城市西巴拉也因背叛而陷落。

之后,巴比伦不战而降,走向终结。巴比伦国王带着残余军队仓皇而逃,但遭到围追堵截,成为阶下囚。此后,居鲁士二世在迦勒底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建立起不容置疑的统治权威。

巴比伦陷落

居鲁士二世被马萨格泰人俘虏

第8节 居鲁士二世驾崩

当时,如果居鲁士二世发动军队攻打埃及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公元前546年,埃及是唯一一个曾团结一心对抗他的国家。然而,我们从未听说过居鲁士二世对埃及的征战。与此相反,居鲁士二世人生的最后九年看似相对平静。但可以肯定的是,居鲁士二世仍然在向东进发,占领了印度河上游地区以及阿姆河以外的广阔地带,即索格底亚纳和克兰斯米亚。最后,公元前529年,居鲁士二世领兵攻打马萨格泰人。马萨格泰人是一支游牧部落,居住在索格底亚纳外,现在的西伯利亚以南地区。在与马萨格泰人交战时,年迈的居鲁士二世被杀。他的军队折返归国,将居鲁士二世的遗体带回并葬在了帕萨尔加德,即阿契美尼斯王室的陵墓之中。

居鲁士二世被杀

居鲁士二世是伟大的东方征服者的典范。显而易见,他英勇无畏、不屈不挠且足智多谋。更为人称道的是,居鲁士二世从未染上残忍或屠杀的恶名,而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或阿提拉(8)的征战中,这种暴行比比皆是。然而,居鲁士二世更像一位将军,而不是一位管理者。他完全可以将亚细亚纷繁的部落集结成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却从不费心去将各个部落组建成为一个系统的帝国。因此,每个地区都潜伏着颠覆的倾向。他们等待时机,一旦统治松动,便伺机一搏。和自己的米底人近亲一样,居鲁士二世没有忠诚于自己种族的古老信仰。他并不全心全意地崇拜奥马兹德,而是从他伊拉姆臣民处学会了膜拜其他神明。其中,他对巴比伦守护神米罗达的崇拜最狂热。

巴比伦守护神米罗达

第9节 冈比西斯征服埃及

居鲁士二世的继任者是他的儿子冈比西斯。冈比西斯是一位残暴鲁莽却强势的僭主。毫无疑问,与居鲁士二世相比,冈比西斯的统治相形见绌。在他统治的八年(9)中,给人们留下的主要记忆就是对埃及和它的属地的征服。

当冈比西斯率军攻打埃及法老雅赫摩斯二世时,腓尼基和塞浦路斯纷纷向他投降。因此,冈比西斯集结起一支由腓尼基人、塞浦路斯人和伊奥尼亚人组成的强大舰队,来支援他的陆上军队。在贝鲁西亚一场决定性战役中,他击垮了刚刚继任父亲雅赫摩斯二世法老位的普萨美提克三世。成千上万的希腊雇佣兵都在埃及人的军队里服役,但这些雇佣兵在冈比西斯的大军面前不堪一击。欧罗巴的希腊人对此印象深刻且异常沮丧,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不久便会遭遇和亚细亚希腊人相同的命运。埃及不需要第二次攻打就向冈比西斯投降。接着,利比亚人及其近邻,即昔兰尼和巴卡的希腊殖民者纷纷臣服于冈比西斯。

波斯军队围攻贝鲁西亚

普萨美提克三世被俘

在埃及,冈比西斯逗留了很久,渐渐臭名昭著。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大可以通过自己对埃及神明的狂热崇拜来安抚埃及人。与父亲居鲁士二世一样,冈比西斯更偏爱多神崇拜(10)。然而,冈比西斯的臣民们对他越来越深恶痛绝。冈比西斯狂热地将军队浪费在远征上。对国内贵族和朝臣,他凶横残暴且猜疑心重。一旦贵族和朝臣有叛国嫌疑,就性命不保。因此,在国内,冈比西斯树敌众多。

第10节 冈比西斯自杀

居鲁士二世还有一个儿子,叫柏德斯(11)。虽然柏德斯是冈比西斯的同胞兄弟,但冈比西斯对他心怀怨恨。在远征埃及之前,冈比西斯命人秘密杀害了柏德斯。然而,这次暗杀只有少数人知道。巧合的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拜火教祭司戈麦提斯和被杀害的柏德斯样貌相似。戈麦提斯因而决心利用这个机会。戈麦提斯深知民众对冈比西斯怨恨颇深,便声称自己就是失踪的柏德斯,以此谋夺王位。一场支持戈麦提斯且席卷波斯、米底及所有邻近地区的大规模起义由此开始。冈比西斯从埃及起兵镇压。但在公元前521年,在穿越叙利亚时,他深感起义范围太大,因而灰心丧气,自刎而死。

拜火教祭司和冒名顶替者戈麦提斯以柏德斯之名统治了波斯数年。然而,他做贼心虚,再加上他迫不及待地搜查并杀害所有熟知柏德斯的人,因而引发了不少流言蜚语。

接着,在只有六名亲随的帮助下,叙司塔斯配的儿子大流士——另一位波斯王室的王子,揭露了冒名顶替者戈麦提斯的阴谋,通过夜间的一次突袭,大流士在斯奇塔奇欧特斯城堡将他杀死。大流士登上波斯王位,史称大流士一世。

第11节 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所属的阿契美尼斯家族与在伊拉姆统治的居鲁士二世和冈比西斯所属的家族并不属于同一支。大流士一世的祖辈在波西斯(12)占统治地位。三代以来,他们和同族分支伊拉姆人泾渭分明。因此,冈比西斯的臣民并不希望看到前任统治者的继承人大流士一世也就情有可原了。整个波斯分崩离析,陷入空前的混乱。在分别号称代表纳波内地乌司和西拉克拉里斯的后裔的带领下,巴比伦和米底宣告独立。亚美尼亚、帕提亚(13)、萨兰吉亚和几乎所有东方地区纷纷效仿。当地叛乱没有发生时,地方管辖者总不愿意过分依赖中央政权。然而,大流士一世天赋异禀——甚至胜过居鲁士二世。在东方,建立新帝国远比重建已经支离破碎的旧帝国容易。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战斗,大流士一世终于成功地击垮了将波斯东部地区肢解的八位冒名顶替者,并肃清和摧毁了不服从自己的地方总督。在混乱期,吕底亚总督欧洛台曾对萨摩斯岛僭主波利克拉特斯暗施诡计。波利克拉特斯视财如命,但他的财物都取之有道。欧洛台捎信给波利克拉特斯说自己打算逃离大流士一世的统治,并恳请波利克拉特斯将他和他的财物安全地带入萨摩斯岛。大约在公元前520年,在岸边等待接见所谓腰缠万贯的逃亡者欧洛台时,波利克拉特斯被绑架带入内陆,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爱琴海,波利克拉特斯的舰队曾横行一时;他曾成功抵御斯巴达人;在居鲁士二世统治时期,他仍然维持独立;他的财富仅次于克罗伊斯。然而最终,他就这样不光彩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大流士一世

公元前516年,在掌控了自己的疆土后,大流士一世开始大刀阔斧地重组波斯。在大流士一世重组后,人们才首次确切地称波斯为“波斯帝国”,因为大流士一世的前辈们不是波斯王,而他们对该地区也没有民族信仰。大流士一世不仅是波斯的世袭首领,也是一位狂热的拜火教徒,同时还是米底人和他们的法师所宣扬的低劣邪佞教义的死敌。大流士一世称这些教义为谎言,并追查该教义在波斯盛行时所埋下的种种罪恶。他写道:“所有我做的一切都是在奥马兹德的帮助下完成的。奥马兹德助我一臂之力的原因在于我不信异教、不信谎言也不信僭主。”然而,虽然大流士一世与前辈的宗教传统决裂,并重组了管理体制,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都是波斯的真正传人。大流士一世继续定都苏萨,即居鲁士二世在伊拉姆的家,而并没有将宝座挪到他土生土长的波斯波利斯或帕萨尔加德。

第12节 行省制

大流士一世重组波斯帝国后,波斯帝国的体系采用行省制。他的领地不再是纷繁复杂的附庸国和完全归顺的地区,而是将波斯帝国全境分成了二十三个行省。每个行省由一位总督、一位军事指挥官和一位皇家文书管理。每个行省对所有事务都享有充分的权威,唯一不能做的就是在领地内调兵遣将,因为该特权极具危险性。将军受君主命令,但必须自己寻求各行省军队的生存维护支出。皇家文书尤其被委以重任。他必须向君主上报两位同僚——总督和军事指挥官的行为举止,并且总督的所有命令都得经由文书处理。这三股权力的相互制约就将所有事务的决定权交到了君主手中。只要君主勤于政务且足够机智,就能让这种体系井井有条。当时,波斯帝国的附庸国就处于行省的直接领导下。虽然附庸国的内部制度原封未动,但也要被迫严守总督的号令。似乎总督就是君主本人。在大流士一世的新体制下,波斯帝国空前繁荣。他小心翼翼呵护的成果尤其体现在财政税收的急速增长上——该情形令大流士一世欣喜不已。波斯人因而津津乐道:“居鲁士二世拥有仁父之魂,冈比西斯拥有宗主之魂,而大流士一世拥有商人之魂。”

* * *

(1) 指波斯帝国。

(2) 公元前480年,萨拉米斯海战爆发;620年,波斯皇帝库思老二世(khosrow)起兵围攻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原注

(3) 亚述帝国首都。

(4) “尼努斯”是基于普通希腊文言系统而创造的尼尼微人(ninevites)同名英雄;“萨尔丹纳帕勒斯”是真实姓名“assur-bani-pal”的误写。——原注

(5) 拿波坡拉撒原是亚述帝国管辖的下巴比伦地区的总督。在亚述帝国衰落之际,他重建了巴比伦,史称“新巴比伦王国”,拿波坡拉撒成为新巴比伦王国的首任国王,公元前626至公元前605年在位。

(6) 又称琐罗亚斯德教。始于古代波斯,由琐罗亚斯德创立,宣扬一神论,认为世界上存在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永恒斗争。中国史书称其为“祆教”。

(7) 埃克巴坦纳(ecbatana),米底(media)的古老城市,现位于伊朗西部。

(8) 阿提拉(attila,约406—453),自434年至453年为匈人(huns)的统治者。匈人为4世纪至6世纪生活在亚洲中部、高加索地区及欧洲东部的游牧民族。

(9) 公元前529年到公元前521年。——原注

(10) 所有关于冈比西斯对抗埃及神明的圣战运动都是无稽之谈。——原注

(11) 希腊人称他为士马特斯(smerdis)。——原注

(12) 古代希腊人将伊朗高原西南部,靠近波斯湾东岸的地带称为波西斯,这是波斯(persia)一词的起源,之后该地名随着波斯人的扩张而扩大了指代范围。

(13) 又名安息。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