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吕尚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题解】

吕尚,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商末周初人,西周太师,姜姓齐国创建者。吕氏,姜姓,名望,一名牙,字尚父,在史书上有师尚父、吕尚父、吕尚、吕望、吕牙、太公、太公望、齐太公等称呼,后世亦称为姜尚、姜子牙、姜太公,然周代男性一般不以姓名合称。在《列仙传》中,其被神化为仙人。

关于吕尚的早期经历,在战国秦汉文献中多有记录,其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山东、河南两地。《史记·齐太公世家》记录了三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说吕尚年老贫困,借着钓鱼向周文王求取名位。文王在出猎前占卜出“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后来就在渭水之阳见到了吕尚,一番交谈后非常高兴,把他聘用为臣佐。《战国策》也说他先在齐地被悍妻休弃,在商都朝歌做屠户又经营破产,后来担任子良的家臣也被驱逐,在棘津自售都没人要。他最终知遇于周文王,辅佐其称王天下。其二是说吕尚博闻强识,曾经侍奉纣王,因为纣王无道而离去,游说诸侯又不被任用,最后才投靠了周文王。《孟子》亦持此说,说吕尚是天下极有声望的长者,为了躲避纣王住在东海之滨,听说文王善待长者主动前来投奔。其三是说吕尚本是居住在海边的隐士,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时,散宜生、闳夭等大臣前往招揽吕尚,吕尚认为文王贤能又能养老,所以被聘用前往。另外,在《楚辞·天问》中,也提出吕尚在市场贩卖牛肉,为文王所提拔的说法;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古公见太公望》中,则说文王的祖父亶父就曾拜访过吕尚。

实际上,以上诸说可能都只是战国诸子记录的寓言故事,历史上真实的吕尚大概本来就是姜姓吕国的高级贵族。甲骨文中商朝称西方部族为“羌(姜)方”,周文王祖母太姜为有吕氏姜姓女,周祖后稷之母姜嫄亦为姜姓。可见吕国本就在西方,为周国长期的盟友姻族,而吕尚本身就是吕国人。在三代氏族社会中,吕尚能担任周朝太师,地位应该不低,很可能本人就是吕国国君。战国时期世袭政治结束,士人得以在一夜之间出将入相,这才产生吕尚卑微年老的传说。

在商周兴替中,吕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周文王从羑里脱困回国后,和吕尚商议修明德政以颠覆商朝,其中涉及不少奇谋妙计,所以后世兵权谋家、兵阴阳家都尊奉吕尚为祖师,后来周文王做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其中也多出于吕尚的计谋。文王去世之后,子武王即位,吕尚之女邑姜为王后,吕尚继续辅佐武王。武王伐纣最初占卜不吉利,唯独吕尚强烈劝谏武王前行。周军行进至牧野,吕尚亲自率先领兵下场挑战商军,可见吕尚的年龄不会像战国秦汉人说的那么老迈。周军众志成城,一举击溃商军主力,连夜攻入朝歌,商纣自焚而亡。《诗经·大雅·大明》称颂吕尚曰:“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称其像苍鹰一样翱翔于战场。

武王去世后,子成王即位,周公旦辅政。此时东夷反叛,周公旦主持东征,消灭了东夷薄姑、奄等国。成王将吕尚分封到薄姑故地建立齐国,齐地当时并不太平,吕尚赴任时还碰到东夷莱侯前来争地,经历一番战争后才得以入主齐国。周成王非常重视吕尚,特赐齐国拥有代表天子征伐东方的权力。吕尚进入齐国后,采取兼容并蓄的建国方针,尊重土著习俗,因俗简礼,仅仅三个月就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又利用国家近海的优势,发展工商、鱼盐产业,并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任人唯贤唯功,使得齐国迅速发展起来。吕尚最终在齐国去世,以周太师身份礼葬于周,此年据古本《竹书纪年》称是周康王六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为前1015年)。

后世流传不少托名吕尚的著作,《战国策》说苏秦得到《太公阴符》,《史记》说张良得到《太公兵法》,《汉书·艺文志》有《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其中《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这些著作基本已经失传,唯有《六韬》流传于世,但经历后人增饰,早已并非原貌。山东临沂银雀山与河北定州八角廊中亦出土汉简《六韬》,为目前最早的《六韬》版本,但却残缺不全。古代官方对吕尚也非常尊崇。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正式把吕尚列入国家祀典;肃宗上元元年(760),封吕尚为武成王,按照文宣王孔子庙的同等规格建立武庙,至此,吕尚成为武圣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加封吕尚为昭烈武成王。宋神宗元丰年间编订《武经七书》,把《六韬》列为武经必读书目。

汉代开始,吕尚身上也具备了不少神话因素。《列仙传》正是这个时候的产物。在《列仙传》中,称吕尚为冀州人,说他出生时就有道家的智慧,能够预见事物的存亡。为了躲避商纣王之乱,他隐居辽东长达四十年之久,后来又到终南山隐居,并在磻溪垂钓。但他三年都没有钓到鱼,乡邻都说可以停止了,吕尚却认为,我要做的不是你们能做到的。然后吕尚果然在鱼腹中得到了兵法著作。周文王梦见自己得到圣人,听说吕尚,就乘车搭载他回来。到武王伐纣时,吕尚编写《阴谋》百余篇。又服用泽芝和地黄等药物,整整两百岁时才去世。当时遇到灾难没有下葬,后来儿子吕伋安葬他,但棺中已经没有了尸体,只留下六篇刻在玉版的兵书,这应该就是《六韬》了。

这段记录与《史记》的记载大体一致,不同之处是除了称吕尚为冀州人隐居辽东外,其他情节都是对吕尚的神化。吕尚钓鱼三年在鱼腹中得到兵法,周文王梦见得到圣人,吕尚活到两百岁时才去世,去世后棺中不见尸体,只留下兵书六篇,这些都代表他已经成仙。后世的一些文学作品也对吕尚有不同程度的神仙化。如《太平御览》引《六韬》及《太公金匮》,就说吕尚已经能够驱使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与风伯、雨师等七神来为周朝效力了;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又将元明时期的玄帝收魔神话移植到吕尚身上,并结合历史记载、平话小说等创造出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姜子牙形象。

吕尚者,冀州人也[1]。生而内智[2],预见存亡。避纣之乱[3],隐于辽东四十年[4]。西适周[5],匿于南山[6],钓于磻溪[7]。三年不获鱼,比闾皆曰[8]:“可已矣。”尚曰:“非尔所及也。”[9]已而[10],果得兵钤于鱼腹中[11]。文王梦得圣人[12],闻尚,遂载而归。至武王伐纣[13],尝作《阴谋》百余篇[14]。服泽芝地髓[15],具二百年而告亡[16]。有难而不葬,后子伋葬之[17],无尸,唯有玉钤六篇在棺中云[18]。

吕尚隐钓,瑞得赪鳞[19]。

通梦西伯,同乘入臣。

沉谋籍世[20],芝体炼身。

远代所称,美哉天人[21]。

【注释】

[1]冀州:战国秦汉学者观念中的古九州之一,但先秦时期并未成为现实的行政区划。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设置十三州,冀州成为监察区域的名称,辖赵、广平、真定、中山、河间、信都六国与魏、常山、巨鹿、清河四郡,大约包括今河北西部、南部地区。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西汉属河内郡,《周礼·夏官·职方氏》称“河内曰冀州”,此处称吕尚为冀州人,或与文献记录其在朝歌的经历有关。但《周礼》之“河内”本是地理概念,并非特指汉代河内郡。

[2]内:当指道术,相对于非道术的“外”而言。

[3]纣(zhòu):即商纣,子姓,名受,为商朝最后一任国王,日名为辛,故又称帝辛,父为帝乙,兄为微子启、微仲。汉高诱注《吕氏春秋》、蔡邕《独断》均以纣为谥号,不确,“纣”当为“受”之通假。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前1046年,周武王、吕尚率领诸侯联军攻入商朝都城朝歌,商纣自焚,商朝灭亡。商纣与夏桀同样以暴虐闻名于后世,但其罪名明显存在一个“历史层累化”现象,详见顾颉刚《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

[4]辽东:古郡、国名,初置于战国燕国,秦沿置,郡治襄平,在今辽宁辽阳,辖约今辽宁大凌河、医巫闾山以东与朝鲜清川江以西的平安北道地区,为秦长城之东至。秦朝末年,韩广自立为燕王,辽东郡属燕。后项羽立燕将臧荼为燕王,徙韩广为辽东王,臧荼又杀韩广并其地。汉初复为燕国辽东郡,武帝时收归中央。《孟子·离娄上》称“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当本指今山东一带。

[5]周:古国名,都岐,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即周朝建立之前的国家。

[6]南山:山名,即今陕西终南山。

[7]磻(pán)溪:古水名,在今陕西宝鸡。据《史记·齐太公世家》,文王与吕尚相遇在渭水之北。《韩诗外传》:“太公望少为人壻,老而见去,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最早指出吕尚钓鱼在磻溪。今陕西宝鸡磻溪镇有姜子牙钓鱼台景区,然其在渭水以南。

[8]比闾:战国学者构想的周代户籍编制单位。据《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家为一比,五比为一闾,也泛指乡里邻居。

[9]及:达到。

[10]已而:不久,后来。

[11]兵钤(qián):兵书。

[12]文王:即周文王,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姬姓,名昌,为商纣册封之西伯(西方诸侯之长),又称西伯昌。文王父亲季历为商纣之祖父文丁所杀,商纣又听信崇侯虎之教唆,将西伯昌关押在商朝羑里监狱,西伯昌在狱中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周大臣闳夭通过行贿商纣宠臣费仲,才让商纣释放西伯昌。回归周国后,西伯昌与吕尚等大臣商议覆商之事,一方面修明德政使诸侯主动归附,另一方面攻打不肯归附的犬戎、密须、黎、邘、崇等国,并称“文王”,从而形成“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文王在位共五十年,迁都丰京(在今陕西西安)后去世。圣人:指吕尚。然据《史记·齐太公世家》,文王仅是占卜出“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并未梦见圣人。

[13]武王:即周武王(?—约前1043),古代著名政治家,姬姓,名发,周文王次子,文王去世后即位。武王继承文王伐纣的遗志,将都城从丰京迁到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区),以吕尚为太师,立吕尚之女邑姜为王后。周武王九年,周军行至盟津阅兵,有八百诸侯参会,武王却认为伐纣时机未到。又过了两年,商纣杀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奔周,武王才下定伐纣的决心。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前1046年二月甲子日清晨,武王、吕尚率领诸侯联军在牧野(今河南新乡)大败商军主力,当晚攻入商都朝歌灭亡商朝,周朝建立。四年后,武王去世。

[14]《阴谋》百余篇: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则吕尚本人并未创作《阴谋》。

[15]泽芝:荷花。地髓:地黄。

[16]具:尽、全、齐。

[17]伋(jí):即齐丁公吕伋,吕尚之子,齐国第二任国君。据《左传》及《史记·三代世表》,吕伋在周康王之时在位;据《史记·楚世家》,吕伋在周成王时即已在位。结合古本《竹书纪年》称吕尚去世于周康王时,前说较为可信。《晏子春秋》中,齐相晏婴将丁公与太公并列为先君之杰出代表。据《礼记·檀弓上》,太公、丁公等前五世齐君均“反葬于周”。

[18]玉钤六篇:玉版兵书六篇,疑即《六韬》。古人有把国家大事和重要言论刻于金版或玉版的做法。《汉书·艺文志》儒家类有《周史六弢》六篇,《庄子·徐无鬼》提到的《金版六弢》,盖皆为《六韬》之别称。

[19]赪(chēng)鳞:赤色的鳞片,指赤色鳞片的鲤鱼。

[20]籍:通“藉”,踩踏。

[21]天人:道家指洞悉宇宙本原的人,也指仙人。

【译文】

吕尚,是冀州人。生下来就有道家的智慧,能够预见事物的存亡。为了躲避商纣王之乱,他隐居辽东四十年。后来又往西到周国,在终南山隐居,并在磻溪垂钓。三年都没有获得鱼,乡邻都说可以停歇了。吕尚说:“这不是你们能做到的啊!”不久后,吕尚果然在鱼腹中得到了兵法著作。周文王梦见得到圣人,听说吕尚,就乘车搭载他回去。到武王伐纣时,吕尚编写《阴谋》百余篇。他服用荷花和地黄,到整整两百岁时才去世。当时国家遇到灾难没有下葬,后来儿子吕伋安葬他时,棺中已经没有了尸体,只留下刻在玉版上的六篇兵书在棺中。

吕尚隐迹钓磻溪,瑞兆出现得红鳞。

梦里神交西伯昌,同乘入朝任周臣。

深谋远虑行于世,服食芝草健体身。

远世尚有称颂道,多么美啊天上人!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