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人间佛陀

第六讲 生命流转的连锁环——十二缘生观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 非无缘生,从因缘生

佛陀青年时代,以人生生老病死的烦恼,而舍亲割爱,出家修道,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证悟真理——缘起。佛陀当时所证悟的缘起,是以人生论的观点,探索生命流转的缘起,这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有非常详尽的记述,上一讲已略为提及,于此则录其全文,以窥生命的奥秘。经文曰:

尔时菩萨,观众生性,以何因缘,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为本; 若离于生,则无老死。又复此生,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 因于欲有色有无色有业生。

又观三有业从何而生? 即知三有业从四取生。又观四取从何而生? 即知四取从爱而生。又复观爱从何而生? 即便知爱从受而生。又复观受从何而生,即便知受从触而生。又复观触从何而生? 即便知触从六入生。又观六入从何而生? 即知六入从名色生。又观名色从何而生? 即知名色从识而生。又复观识从何而生? 即便知识从行而生。又复观行从何而生? 即便知行从无明生。

若灭无明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如是逆顺,观十二因缘,第三夜分,破于无明,明星出时,得智慧光,断于习障,成一切种智。

上一段经文,是佛陀证悟缘起的经过。于此,有两个名词先加以解释,就是[ 因于欲有色有无色有业生 ]一句中的三有。三有,梵文tri-bhava,bhava 即是有、存在的意思,所以欲有、色有、无色有就是三种存在的领域,此又称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另一句[ 三有业从四取生 ]的四取,取、梵文 upadana 是烦恼的异名,四取即四种取著的烦恼: 欲取——贪著于色、声、香、味、触五境;见取——于五蕴中妄执我见、边见等而生恶见; 戒取——是修习非理的戒禁; 我语取——是执著自我而起我见、我慢。

于此附带说明: 所谓三界,可能是佛教从俗的承袭婆罗门教天空地的三界说、而加以组织的。与其把它认作是实有世界,毋宁说是精神世界。即欲求杂多的就是欲界,初禅至四禅的禅定状态叫做色界,更寂静精神统一状态就是无色界。后来的部派佛教为了具体的说明业力论,把三界实体化,说成是实有的世界。

十二缘起,有流转缘起和还灭缘起二门。流转门的缘起,在<杂阿含二九三经>中说:

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缘六入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

至于还灭门的缘起,自然就是<过去现在因果经>中所说:

若灭无明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

有情生死流转,穷达寿夭,不是神意创造,不是宿命所定,不是偶然而成, 不是无因而生,唯是有因有缘,才有人生与世界; 而我人的人生与环境, 可以由个人及社会众生的意志和努力,加以改善及净化,肯定杜会道德,肯定个人意志, 这就是缘起说不同于其他邪说之处。

二、 生命流转的连锁环

有情生死流转,从因缘生,此因此缘,有十二个阶段。这在佛经中称为十二因缘, 也称为十二有支。由这十二个既念,构成一条生命流转的连锁环。不过这十二有支, 是后来发展完成的。在早期经典记载中,有说为五支、九支、十支或十二支, 后来固定为十二支,北传的大乘佛教,乃以此为定说。<杂阿含二九八经>中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

什么是无明呢? 兹将以下部分,简化并语译如下:

什么是无明呢? 就是我们不知过去,不知未来,内而不知心识,外而不知环境,不知业报,不知佛、法、僧; 不知苦、集、灭、道,不知善恶罪福,不知学习佛法,不知六根六尘、、、、、、这就是痴阇,没有智慧,这就叫做无明。

什么叫做行呢? 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 有行为才有心识。

什么叫做识呢? 识就是六识身——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身。

有识才有名色,名就是四无色阴——受、想、行、识四阴,色就是地、水、火、风四大。由四大构成的物质叫做色,色再加上四无色阴叫做名色。

有名色才有六入处,什么叫做六入处呢? 就是六内入处——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有六入才有触,什么叫做触呢? 触就是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

有触才有受( 感受 ),什么叫做受呢? 受就是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有受才有爱,什么叫做爱呢? 爱就是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有爱才有取,什么叫做取呢? 取就是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有取就有有( 存在 ),什么叫做有呢? 有就是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

有有就有生( 生命 ),什么叫做生呢? 生就是在不同类的众生中受生,得阴 (五阴身) ,得界( 十八界 ),得入处( 十二处 ),得命根( 轮回的主体 ),这就叫做生。

有生就有老死,什么叫做老呢? 老就是发白面皱,头垂背偻,呻吟短气,柱杖而行。这就是老; 什么叫做死呢? 死就是不同类的众生,由于时光迁移,身坏寿尽,暖( 体温 )离色身,生命消逝,这就是死。

三、 在惑、业、苦中旋转的人生

生命的流转,以无明始,以老死终。老死只是一期生命的终止,并不是生命永久的终止,如果永久终止,岂不就是断灭论了? 老死只是另一段新生命的开始。生命像是一条连环的锁链,一环扣一环,使有情不得不顺著它周而复始的旋转。<心地观经 >曰:‘ 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 ],就是形容生命流转的情形。

关于十二缘起,历来各种经典中的解释甚多,<佛说稻芊经>中说:

五情违害名为身苦,意不和适名为心苦,如是等众苦聚集,常在□冥,名为无明;造作诸业名为行,分别诸业名为识; 有所建立,名为名色; 六根开张,名为六入;对缘取尘,故名为触; 受觉苦乐,故名为受; 如渴求饮,故名为爱; 能有所取,故名为取; 起造诸业,故名为有; 后阴始起,故名为生; 住世衰变,故名为老; 最后败坏,故名为死。

后人对十二缘起,有各种不同的角度的注解,有以有情的生理过程来注解的,有以和业果轮回观点来注解译,现在综合二说,它的大意是:

[一],无明: 无明是愚昧,是由烦恼而起的惑。

[二],行: 行即是业,是在迷惑之下盲目行动造作的后果。这二支,是过去世所造下的业因。

[三],识: 是轮回的主体,小乘佛教称六识身,大乘佛教发展为第八阿赖耶识。

[四],名色:‘ 纳识成胎 ]后,精神的主体和物质相结合——即受精卵。

[五],六入: 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具备。

[六],触: 婴儿出生后,根、境接触而生认识作用,唯尚无强烈的分别心,只是以无分别的[ 赤子之心 ]来触对外境。

[七],受: 儿童年龄渐长,有了分别心,这就有了苦乐爱憎的感受。以上五支,是由过去世所造的业因,今生承受的苦果。

[八],爱: 儿童发育成人,生理成熟,[贪妙资具淫欲现行]——就是有了性欲的需要,但对其他方面犹未广为追求。

[九],取: 年岁渐长,贪欲增长,由爱而取,周遍驰求,执著不舍。爱与取二支,是今生的迷惑。

[十],有: 因驰求执取,贪得无厌,这就积集下了引来生之果的业因。这与上爱、取二支合起来,就成了今生所造的业因

[十一],生: 以现世的业力,报尽命终之后,复引轮回主体、即业识的受生。

[十二],老死: 未来受生之后,再循著名色、六入诸支而步向老死。生与老死二支,是未来世所承受的苦果。

照以上所说,无明是前世之惑,行是前世之业,感招来今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的苦果。而爱与取是今世之惑,有是今世之业,而感招来世生与老死两种苦果。这样,在惑、业、苦的循环中,就形成了三世两重因果。三世两重因果,出自<俱舍论>,系就惑、业、苦上区分,后来大乘佛教立两世一重因果之说,系就因缘上区分,这都是以后发展出来的理论,此处从略。

四、 十二有支诠解

本讲对于十二因缘,介绍了阿含经的经文,小乘佛教以因果轮回立论的诠解。在此我们再以现代的观念,对十二因缘重新加以诠解:

[一],老死: 老死是人生的终结,老死忧悲苦恼,为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命运。但何以会有老死呢? 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观察的起点。观察的结果,认为老死是由生而有,因为有生,所以才有老死。因此老死是以生为缘。

[二],生: 生是人生的开始,但何以会有生呢? 诚如经上所说:[非无缘生,从因缘生’。生的因缘虽然不一,但主要的条件是有。此处所说的有,是含有宗教概念的特定含义,即所谓业——前生思想行为的总和,即所谓业有。因此,有( 业 )为生之缘。

[三],有: 自抽象概念言之,有是[ 存在 ]的意思,若无存在,亦没有所谓生。存在又是什么? 存在的就是业。此业是由[ 取 ]——对人生和物欲热切的追求,由此造成必得后报的业力。它有如十二支中的[ 行 ],行是过去善恶行为经验累积的总和,此经验累积且有潜伏力。而有则仅具潜伏力而不包括行为经验——此处的善恶行为是[ 爱 ]和[ 取 ],所以取是有的缘。

[四],取: 取是以爱为缘——由爱而生起的追求、执著、选择和舍弃。试看世人对于所喜欢的——财富、权势、名誉、地位、以至于女人或男人,攫取它、拥有它。而对于憎厌的,则避之唯恐不及。但爱憎是情绪上的判断,所以是盲目的,其贪爱追求也是错误的。而这种爱憎取舍的行为就形成了业。因此, ‘爱与取’ ,与 ‘无明、行’ 二支,有相似之处。

[五],爱: 爱是取之缘,有些经典中译为渴爱。此处所说的爱,不是佛家的慈悲,也不是基督教博爱,而是由错误观念所衍生的贪爱——以生存欲为中心的食色之爱。所以四圣谛中把[ 苦集圣谛 ]归之于渴爱。此渴爱有三种,即欲爱、有爱、无有爱。欲爱特别著重于男女之爱,有爱是对于生存的贪著,无有爱是对存在的灭无、这种灭无状态的爱执——以人生苦和无常的不安,而急切想脱离此火宅似的世界,而臻于[ 无有 ]的世界、 ( 佛陀住世时,印度下阶层民众——如奴隶贱民、对于充满痛苦的生命感到绝望,而追求一个[ 无有 ]的世界。)

[六],受: 受是身心感受,此感受以触为缘——由六根与六境的接触而产生。受在佛经上有三受、五受之说,谓苦、乐、舍三者为前五识( 生理上的 )的感受; 而忧、喜二者为第六识( 心理上的 )的感受。事实上,前五识触外境,仍待五俱意识的了别,所以全是心理上的感受。感受是主观的判断,所以是感情的,而非理智的。由受而有爱与取的生起,可见爱与取的基础是错误的。

[七],触: 佛经上说,[六入缘触]。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境相对而生识,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触。所以触是由感觉、认知的过程中而生起。然而,[ 触境系心 ],由于触而生起苦、乐、忧、喜、舍的受,受的下一步就是爱憎取舍、攫取占有了。而触是由六入而起,所以六入是触之缘。

[八],六入: 经云[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 ]。名色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即是有意识活动的生命体——人。人之认知与判断,有赖六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以完成。所以名色与六根,必须同时和合始能完成其工作,是以六入以名色为缘。

[九],名色: 色是有情的肉体,名是四无色阴——受、想、行、识四蕴。其中,识是认知的主体,色、受、想、行是识所认知的对像。而主观的能认识的识,与客观的所认识识的境相对待,始有所谓人生、世界。经云: ‘ 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 ]。而名色之生,是以识为缘。

[十],识: 识是名色之缘,[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互相依存。婴胎初凝,在没有完成六根阶段,要有识的执持,才能不坏而增长; 而识也要依托名色,才能发生作用。而此识,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识可分为两部分,前五识是感觉作用,第六识有认知判断等功能。十二缘起中的识,即包括此两部分作用。而此识何以[ 纳识成胎 ]? 是由过去业力( 行 ) 的引发,所以[ 行缘识 ],识是以行( 业力 )为缘而生的。

[十一],行: 行是行为,是造作,是身口意三者活动的总和。我人过去的一切活动,各有其经验痕迹留下来( 即所谓薰习 ),建立我人现在的智慧、性格,形成了现在的自我。而现在的活动经验又影响到将来的自我。这种活动经验的累积,在宗教意义上即是所谓[ 业力 ]。而我们世人的活动,是由无明而来,所以才在生命连锁中轮回; 若反乎此,由佛陀正法而入于清净之行,就成为离苦得乐之行了。

[十二],无明: 明、是觉、是智慧。而无明是明之反,是不觉,是愚痴,是迷昧不明换句话说,无明就是蒙昧、迷惑,事实上就是我人苦恼不安的原因。我人的烦恼,来自贪婪、嗔恚、自私、执著,而我们却自以为聪明绝顶,算无遗策。

由于我们愚昧不明,所以终日在苦恼不四安中讨生活。内而不了解自己,外而不认识环境。得意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失意时怨天尤人,全不反省。以学佛为例,佛者觉也,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学觉悟,求智慧; 而不是烧香膜拜,求佛庇护、求佛保佑。我们不必说学出世间法智慧,即以世俗世间来说,立身处世,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知人之明。如对事有先见之明,更可以趋吉避凶,减少烦恼。然而,自以为有[ 明 ]的人,又有几个是[ 正觉 ]之明呢? 所以,无明、正是世俗世界的最后本质。

五、 业果轮回

无明是有情生死的根本,[ 无明缘行 ],就是愚昧的意志冲动。哲学家伏尔泰谓:‘万事起于惑 ]; 某哲学书上说:‘ 错误加盲动,等于人生 ]。无明是惑,盲动就是行。迷惑下的行动——长时间累积的行为经验,就是佛学术语所称的业。

业,梵语karman,汉译[ 造作 ],也就是行为。梵文原意本来单指行为,后来与因果关系结合,就成为[ 业力 ]——能够遗留、持续下来的一种力量。行为有身、口、意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行为都有善有恶,可感召后有的果报。事实上,就是行为残余的潜在力量。这潜在力量由过去遗留下来,一直存续下去,以引生未来的结果,这即是[业果]。业力有支配生命未来趋向的力量,这就形成了[ 业果轮回 ]理论。

印度早在<梵书>末期,业果轮回说已经萌芽,在早期<奥义书>时代而渐趋完备。佛陀住世时代,从俗的接受了业果轮回这一名称,建立了以缘起法为立论基础的内容。但佛教的业果轮回说与外道不同之处,即不承认有一轮回的主体——灵魂,而主张是业力自身的轮回。到后来大乘佛教瑜伽行学派,建立了以第八识为轮回主体,中国佛教以此为定说。

佛经上把有精神作用的有情( 有情识、情见的众生 ),分为五趣——天、人、畜生、饿鬼、地狱( 有加修罗趣而称六道者 )。此处为篇幅所限,就不往下细说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