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芳草部

藿香(一)

偽名次藿香,氣味不香,不知何處所產。更有一種洋藿香,性味更別,葉梗皆然,用之無益而有害。按藿香產於嶺南交趾為正地道,故近日由廣東辦來者為良,氣味芬香,功能醒脾和胃,宣氣開鬱,最得天地之正氣。且方莖有節,中虛,葉似桑而小薄,用者當明辨之。

炳章按:藿香,本草名「兜婁婆香」,產嶺南為最道地。在羊城百里內之河南寶岡村及肇慶者,五六月出新,方梗,白毫綠葉,揉之清香氣繞鼻而濃厚。味辛淡者,名廣藿香,廣東省垣各山貨行,收買揀淨髮行,首推巨昌與泰昌為最道地。如雷州、瓊州等處產者,名海南藿香,即今所謂洋藿香也,其氣薄而濁,味辛辣燥烈,葉細而小,梗帶圓形,莖長,根重為最次。其他如江浙所產之土藿香,能趁鮮切片,烈日曬乾,貯於缸甏,使香氣收貯不走,入藥效能亦甚強,不亞於廣藿香也。

土薄荷(二)

土薄荷,色淡無香味,不若蘇州所蒔者佳,莖小,氣芳,方堪入藥。故陳士良《食性本草》謂之吳菝𦽅(菝𦽅,音拔活),可見薄荷以吳產者為上品。

炳章按:薄荷,六七月出新。蘇州學宮內出者,其葉小而茂,梗細短,頭有螺螄蒂,形似龍頭,故名龍腦薄荷,氣清香,味涼沁,為最道地。太倉常州產者,葉略大,梗亦細,一莖直上,無龍頭形,氣味亦略淡。有頭、二刀之分,頭刀力全,葉粗梗長,香氣濃厚;二刀乃頭刀割去後,留原根抽莖再長,故莖梗亦細,葉亦小,氣味亦略薄,尚佳。杭州莧橋產者,梗紅而粗長,氣濁臭,味辣,甚次。山東產者,梗粗葉少,不香,更次。二種皆為側路,不宜入藥。

荊芥(三)

荊芥,《本經》名假蘇。味辛性溫,臭香,處處有之,本系野生,今多栽種。近有一種偽品,並無香味,又安能治寒熱、破結聚、下瘀血而除濕疽乎?

炳章按:荊芥,三月出新。江南孟阿陸宛產者,莖細短,穗多色綠,為最佳。太倉出者,穗多氣香,亦佳。蕭山龕山出者,梗粗葉綠,穗少氣香,略次。江西,山東產者,梗粗,穗紅,不香;南京出,性硬;皆極次。其他各處皆出,總要梗紅穗多,葉綠氣香者為道地。

蘇梗(四)

蘇梗,即紫蘇旁枝小梗。《崇原》云:氣味辛平,無毒,主寬中行氣,消飲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通十二經關竅脈絡。近市肆有一種白蘇梗,即白蘇之梗,既去白葉,無從辨識。葉色既殊,梗性自別,不堪入藥,用者慎之。

炳章按:紫蘇,江浙皆出,紫梗空心,葉雙面皆紫。有皺摺紋如雞冠者,故名雞冠紫蘇,味辛,氣甚香,為最佳。又一種綠方梗,葉上面綠、下面紫,惟葉筋紫,氣微香而濁,俗為野紫蘇,最次,不入藥,乃蘇梗多屬野蘇之梗。蓋雞冠蘇梗,在五月間連葉帶梗嫩時割收,以作蘇葉,其梗未老已收,只可作嫩蘇梗之用。惟野蘇其葉不採藥用,任其留存,至九月間收子,以作蘇子,拔根以作蘇梗,其實皆野蘇梗也,為不道地。

前胡(五)

真前胡以吳興產者為勝,根似柴胡而柔軟,味亦香美。為疏風、清熱,化痰妙藥。聞有一種土前胡,其根硬,其心無紋,決不可服。

炳章按:前胡,十月出新,浙江湖州寧國、廣德皆出,顆大光白,無毛,性軟糯,氣香觸鼻者佳。若梗硬心白,即土獨活之類,與前衚衕類異種耳,為不道地。

細辛(六)

偽名洋細辛,形雖似而無味。按細辛氣味辛溫,遼,冀產者,名北細辛,可以入藥;南方產者名杜衡,其莖稍粗,辛味稍減,一莖有五七葉,俗名馬蹄香,不堪入藥。北產者,其莖極細,其味極辛。若此種粗而無味,先失命名之義,又奚有治病之功乎。

炳章按:細辛,六月出新。關東出者,為北細辛,根莖細,清白,氣辛,葉少梗多為最佳。江南寧國涇縣出亦佳,江寧、句容、滁州、白陽山等處出,皆次。亳州出者為馬細辛,山東出為東細辛,均次,不堪藥用。

黃菊(七 附滁菊、白菊)

黃菊,即黃色之茶菊,較家菊朵小、心多而色紫。杭州錢塘所屬各鄉,多種菊為業。九十月取花,挑入城市以售。有高腳黃等名色,味苦微甘,性平而香,去風除熱,明目疏肝,能清眩暈頭風。其浙省城頭一帶所產名城頭菊,皆野生城上石縫中,至秋開花,花小如茶菊,香氣沁脾,點茶更佳。聞有以本地園中所種之陶愛,一名滿天星偽充,形雖似而性不同,且少香味,又安能療病乎?

炳章按:菊花種類甚雜,惟黃菊產杭州、海寧等處,味苦兼甜,香氣甚雅,有蒸、曬二種。蒸菊,將鮮菊入蒸籠內,先蒸癟再曬,烘焙至燥,其色老黃,收藏朵瓣不散。曬菊,此鮮花烈日曬乾,其色嫩黃,朵松,花瓣易散,皆道地。城頭菊,野生城牆陰處,色黃,朵較少,浙名野菊花,亦蒸曬為善。味苦性涼,香氣亦佳,以散風清火,解毒消瘡腫。凡生危險疔毒,用野菊搗汁一大碗飲之,可免毒氣攻心。以燥花作枕,永免頭風瘡癤。其他如滁菊、白菊真贗關係,較黃菊猶重,為此再附辨之。

附:滁菊、白菊

炳章按:白滁菊出安徽滁州者,其採法先剪枝,連花帶葉倒掛檐下,陰乾後再摘花,故氣味更足。其花瓣細軟千層,花蕊小,嫩黃色,花蒂綠,尖小而平。氣芬芳,味先微苦後微甘。口含後,香氣甚久不散為最佳。出浙江德清縣者,花瓣闊而糙,蕊心微黃,蒂大柄臍凹陷,氣味香不濃,為略次。

又按:白菊,河南出者為亳菊,蒂綠,千瓣細軟,無心蕊,氣清香,味苦微甘為最佳。蘇州滸墅關出為杜菊,色白味甘,又出單瓣,亦佳。海寧出者,名白荼菊,色白瓣粗,心蕊黃,味甜,多茶葉店買,亦佳。江西南昌府出,名淮菊,朵小色白帶紅,味苦,氣濁,梗多,亦次。廈門出者曰洋菊,朵大而扁,心亦大,氣濁味甘,更次。

金銀花(八)

金銀花,甘平。除熱解毒,能和榮衛,療風養血,除痢寬脹,匪特為瘡科要藥也。隨地皆有,以河南所產為良。近有以黍花偽充,為禍最烈。黍花短小梗多,色黑不香為異,亦易辨已。

炳章按:金銀花,產河南淮慶者為淮密,色黃白,軟糯而淨,朵粗長,有細毛者為最佳。禹州產者曰禹密,花朵較小,無細毛,易於變色,亦佳。濟南出者為濟銀,色深黃,朵碎者次。亳州出者,朵小性梗更次。湖北、廣東出者,色黃黑,梗多屑重,氣味俱濁,不堪入藥。

土玫瑰(九)

玫瑰花,色紫,氣香,味甘,性微溫。入脾、肝二經。和血調氣,平肝開鬱。惟蘇州所產者,色香俱足,服之方能見效。近有以本地所生之土玫瑰及月季花陰乾混售,不可不知。

炳章按:玫瑰花產杭州莧橋者,花瓣紫紅,花蒂青綠色,氣芳香甚濃者佳。產湖州者,色紫淡黃紅色,朵長,蒂綠黃色,且有小點,香味淡,略次。蕭山龕山產者,桃紅色,味淡氣香而濁,受潮極易變色,為最次。且玫瑰花具有特性,人尿屎澆者,立死。凡正月終抽紅芽,剪新抽嫩條,每棵二三枝,種斜形,生根較易。次年其花盛開,根傍亦有嫩枝發出,隔二三年宜遷種換地。此花名離娘草,必須移東植西,方得起發。若同園有開紅花之果木,如石榴、薔薇等類,則滿園玫瑰,忌不開花。速將奪色之花遷遠,則玫瑰及時而開,亦其特性也。

縮砂(十)

偽名洋扣,味辣不香,色亦帶黃。更有一種廣扣,仁大味苦,均非真品。按縮砂仁產嶺南山澤間,近以陽春出者為佳,故一名春砂,狀似豆蔻,皮緊厚而皺,色黃赤,外有細刺,氣味甚香。胡得攙用洋扣、廣扣,魚目混珠,殊可恨也。

炳章按:縮砂即陽春砂,產廣東肇慶府陽春縣者,名陽春砂,三角長圓形,兩頭微尖,外皮刺靈紅紫色,肉紫黑色,嚼之辛香微辣,為最道地。羅定產者,頭平而圓,刺短,皮紫褐色,氣味較薄,略次。廣西出者,名西砂,顆圓皮薄,刺更淺,色赭黑色,香味皆淡薄,更次。鄭君所說「味辣不香」,或是西砂,必非洋扣,西砂圓形,惟殼與蔻不同,似難混充耳。

土蜜砂(十一)

縮砂仁在山採下,用蜜生浸,所以殺其燥烈之氣也。聞有以原殼砂水浸透,以蜜煮過,其性仍燥,用者慎之。

炳章按:近時之縮砂仁,外粉白色,內肉紫色,嚼之味辣,氣味香,皆廣西產,即西砂內仁也。其性質確燥,亦次,不若帶殼春砂之為道地也。

小茴香(十二)

偽名洋小茴,顆粒甚小,毫無香味,按茴香一名蘹香。有大小之別,小茴性平,大茴性熱,以寧夏產者第一,功能理氣開胃,調中止嘔,匪特為治疝聖藥。若此種不香之小茴,既失茴香命名之義,又安能治病乎?

炳章按:小茴,陝西、寧夏出者,其氣香,粒粗短,黃綠色者,道地,去灰屑及梗用。山東出,粒細色綠者次。

川芎(十三)

偽名洋川芎,形雖似而味薄,則功用自劣。按芎藭以四川產者為勝,故名川芎。氣味辛溫,根葉皆香。若此種洋川芎,味薄不辛,安能治病。更有一種南芎,只可煎湯沐浴,皆不堪入藥矣。

炳章按:本草一名芎藭,蜀省產地首推灌縣,有野生家種之分。其莖高二尺,葉如芹,分裂尤細。秋間開白花五瓣,為傘形,花序全體芬馥,其根即芎藭也。產地聚集成都,重慶者多,形大圓為撫芎。藍由縣出者,嫩小,曰藍芎。陝西出扁小,為西芎,皆次。浙江溫州及金華出,曰南芎,更次。川芎各處雖出,因地命名,除蜀產者外,皆不道地。近年蜀省產額頗廣,足敷全國所需求,所以除川芎外,他如藍芎、西芎、南芎等,現出產較少,已在淘汰之列。近年日本雖亦有產,其形似是而非,氣味尤惡劣,不堪入藥,國人亦無購之者。

鬱金(十四)

鬱金,辛苦微甘,氣寒,其性輕揚,上行入心及包絡,兼入肺經。涼心熱,散肝鬱,破血下氣。出川、廣,體銳圓如蟬肚,皮黃肉赤,色鮮微香。折之光明脆徹,苦中帶甘者乃真。今市中所售者多是薑黃,並有以蓬莪朮偽之者,俱峻削性烈,挾虛者大忌,用者慎之。況鬱金苦寒,色赤入心;薑黃辛溫,色黃入脾;莪朮味苦,色青入肝。胡得混售而貽害耶!

炳章按:鬱金,山草之根,野生也。兩廣、江西咸有之,而以蜀產者為勝。上古不甚重,用以治馬病,故又名馬術,因其形像莪朮也。自唐以後,始入藥料,治血證有功,本非貴重之品。清初吳亂未靖時,蜀道不通,貨少居奇,致價數倍,甚則以薑黃輩偽之者。然其形銳圓,如蟬腹狀,根杪有細須一縷,如菱臍之苗,長一二寸,市人因呼「金線吊蝦蟆」、「蟬肚爵金」是也。其皮黃白,有皺紋,而心內黃赤。剉開儼然兩層,如井欄,產四川重慶。惟本年生者嫩小而黃,若遺地未採,逾年而收,則老而深黯色,如三七狀,為老廣鬱金。然老鬱金治血證,化瘀削積之力勝於嫩者,若開鬱散痛,即嫩黃者亦效。乃近年傳黑者為野鬱金,黃者為假,並誤其為薑黃,殊不知此物本是野生。若薑黃皮有節紋,肉色深黃無暈,蓬朮色黑無心,最易辨也。然老鬱金雖產四川,近今名稱廣鬱金。所謂川鬱金,乃溫州產也,色黯黑,形扁亦有心,惟不香耳。

子薑黃(十五)

子薑黃,氣味辛苦而溫,是經種三年以上老薑所生。色黃入脾,兼治氣,匪特破血除風。聞有以黃北姜偽充,則貽害多矣。

炳章按:子薑黃,福建邵武出者,色黃,皮黃黑色,有節皺紋者佳。四川產者,名川黃,略次。江南北地產者,色深黃,作顏料用之。廣西柳州產者,形似蟬肚,色深黃兼黑者,次,作香料用之。

片薑黃(十六)

李時珍云:以扁如乾薑形者,為片子薑黃,治風痹臂痛有奇功。今肆中有偽品,即薑黃假充,粒大皮粗,味辣,內不結潤,非片子也,勿用為是。

炳章按:片薑黃與子薑黃,大小塊色皆不同。片薑黃比子薑黃大六七倍,切厚片,色淡黃兼黑,邊有鬚根。廣東潮州、浙江溫州俱出。

丹皮(十七)

偽名洋丹皮,肉紅,皮黑條大,何種草根偽充,本不可知。按牡丹始出蜀地山谷及漢中,今江南江北皆有,而以洛陽為盛。入藥惟取野生,花開紅白,單瓣者之根皮用之。氣味辛寒而香,皮色外紅紫,內粉白。乃心主血脈之要藥,奚容以贗品誤混,用者當買蘇丹皮為美。

炳章按:丹皮產蘇州閶門外、張家山閘口者,皮紅肉白,體糯性粉,無須無潮,久不變色,為最佳第一貨。產鳳凰山者,枝長而條嫩,外用紅泥漿過,極易變色,亦佳。產寧國府南陵縣木豬山者,名搖丹皮,色黑帶紅,肉色白起粉者,亦道地。滁州同陵及鳳陽府定遠出,亦名搖丹,有紅土、黑土之分。紅土者,用紅泥漿上,待後其土色紅汁侵入內肉,白色變紅,黑土乃本色帶紫,久遠不變,亦佳。產太平府者,內肉起砂星明亮,性梗硬,為次。以上就產地分物質高下,其發售再以支條分粗細大小,以定售價之貴賤。選頂粗大者,散裝本箱,曰丹王;略細小者曰二王;再下者作把,曰小把丹;最細碎作大把者,曰大把丹。其產地好歹與粗細以別道地與否,然皆本國出品,非外國貨也。

隰草部

(附水草、谷菽)

熟地(一)

地黃以懷慶所產為良。一經蒸曬,其色便黑,為熟地黃。以九蒸九曬,透心黑者為佳,中心微黃者次之。聞用紅白蘿菔,以地黃汁浸透曬乾假充,尤宜細辨。

炳章按:地黃六七月出新。淮慶出者,短圓如卵,細皮,性糯者道地。直地乃出新時壓扁捏長,以枝頭大小,分價目上下。天津出者,體長皮粗性梗,為次。細者,名細生地,或曰直皮。熟者,以生者洗去泥沙,蒸曬九次者佳。云以紅蘿葡做就偽充者,此屬理想之談,於形色氣味不符,豈可混充。又有鮮生地一種,杭州莧橋出者,長莖,根皮光黃白色,肉白微黃,肥長性糯者佳。河南出者枝亦長,黃褐色,肉白有硬筋,略次。此物以治血熱證,鮮用易爛。藏者掘一淨土窖,下用干沙泥襯底,面上貯生地一層,再夾沙一層,如是收藏,則少爛耳。

牛膝(二)

偽名洋牛膝,與懷牛膝色不同而性自異。按牛膝今時用根,味甘臭酸,其性微寒。惟懷慶及川中出者為真,根皆長大柔潤。近道雖有謂之土牛膝,別有治法,古方尚不用之,況此種洋牛膝乎?

炳章按:牛膝計有三種,功用各有專能。河南淮慶產者,曰淮牛膝,根長二三尺,肉肥,色黃白,皮光潔性糯,枝粗者佳。天津產者,皮黃粗糙,有軟刺不圓,性梗者次。四川產者,曰川牛膝,根莖粗無蘆,色黃黑,枝粗軟糯者良,去頭稍用。浙江各地出者,曰杜牛膝,紫梗綠葉,對節而生,葉頗類莧,根細短,含有滑汁,治喉症,能引吐惡痰毒痰,利小便。淮牛膝補筋健骨,滋肝腎之功。如牛之有力也,故名川牛膝,祛風利下焦濕。種類不同,效用亦異。

紫菀(三)

偽名次紫菀,又名硬蘆紫菀,服之往往愈見咳逆氣結,其害無窮。按紫菀,近道處處雖有出產,然色紫味苦,質極柔宛,若此種硬蘆,形質既殊,性味自劣。聞又有以車前及旋覆根,赤土染過混充者,更奚堪入藥乎。

炳章按:紫菀鳳陽府、亳州龍王廟四鄉出者,鬚根粗,軟糯,色紫紅,硬梗少者佳。河南淮慶府出,枝略細,軟糯,亦可用。湖北出者,性硬根細,泥屑重者次。偽者浙江尚少,因價賤,出貨亦多故耳。

款冬(四)

款冬花為治嗽要藥,十一二月開花如黃菊,雪積冰堅之時,款花偏豔。想見其純陽之品,故一名款凍。生河北關中,微見花未舒放者良。近今市肆多以枇杷花蕊偽充,雖無大害,然性不同,則功自異耳。

炳章按:冬花九月出新。山西太原出者,色紫紅無梗,為手瓣冬花,最佳;有梗者,曰上冬花,次之;梗多色黑紫者,曰中冬花,亦次;亳州出者,更次。考冬花花瓣,色紅紫光潔;枇杷花,色黃紫有茸毛,形態不同,最易鑑別。

紅花(五)

偽名洋紅花,形雖似而色不清,不知何物偽充。按紅花,即紅藍花。生梁漢及西域,今處處有之,人家場圃多種。花如大薊,色甚清紅。氣味辛溫,功能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化瘀。易備之藥,亦至難信,有真方無真藥,良可慨已。

炳章按:紅花,三四月出新。河南歸德州出者,名散紅花,尚佳。亳州出者,亦名散紅花,略次。浙江寧波出者,名杜紅花,亦佳,皆紅黃色。山東出者,名大散花,次之。孟河出者,更次。河南淮慶出者,名淮紅花,略次。湖南產者,亦佳。陝西產者,名西紅花,較次。日本出者,色淡黃味薄,名洋紅花。又有片紅花,色鮮紅,別是一種紅花,鮮搗壓成薄片,曬乾,大紅染坊作染真紅用者多。河川出者名結子花,其色紅紫者佳。宴州出者為大結子花,此亦大紅染坊店所用。結子花,偽者以蘇木研末,用麵糊搗透,做成粒子,甚次,不如用杜紅花之為妥。又有西藏紅花一種,花絲長,色黃兼微紅,性潮潤,氣微香,入口沁入心肺,效力甚強,為紅花中之極品。

沙苑子(六)

沙苑藜蒺,俗名北沙苑。苦溫補腎,強陰益精明目。產陝西潼關者真,狀如腎子,微帶綠色。今市中所賣,有用紅花草子偽充,貽害匪淺。

炳章按:沙蒺藜,七月出新。陝西潼關外出者,名潼蒺藜,色紅帶黑,形如腰子,飽綻,性糯,味厚氣香,滾水泡之,有芳香氣者為最佳。亳州出者,曰亳蒺藜,細而且瘦,性梗,泡之無芳香者次。山東出者,名東蒺藜,色黃,粒扁粗大,性更硬,最次。揚州出者,為荷花郎郎之子,遍地皆有,土名草蒺藜,即南方紅花草子之子,不入藥用。

車前子(七)

車前草,《本經》名當道,《詩》云芣苢。好生道旁及牛馬足跡中,故有車前、當道及牛遺、馬舄之名。江湖、淮甸處處有之。主治氣癃,治濕痹。市中有大小車之別,大車為真品,小車系土荊芥子偽充,萬不可用。蓋車前甘寒,荊芥辛溫,性既相反,又奚容混售乎。

炳章按:車前子,江西吉安蘆江出者,為大車前,粒粗色黑。江南出者,曰土車前,俱佳。淮南出者,粗而多殼;衢州出者,小而殼淨,皆次。河北孟河出者為小車前,即荊芥子也,不入藥用,宜注意之。

薤白(八)

薤白,氣味辛溫,無毒。根如小蒜,色白者辛而不苦。近有以鬼蒜偽充,掰開無瓣。噫!薤白為處處皆有之藥,值亦甚賤,胡昧良者,偏以偽亂真乎?

炳章按:薤白各處皆產,生土墳上,即俗謂素蔥之根,葉如細韭菜,色綠,空心,根如小蒜頭。若採時去須莖,蒸熟曬乾,則質堅緊,不致脫皮,且曬之易燥。若生曬則質松,層層脫皮,且不易乾燥,故近今皆用蒸曬者多,惟偽者少見。

石蓮子(九)

蓮子至秋,黑而沉水,為石蓮子。用者去黑殼,以水浸,去赤膜青心,方可入藥。氣味甘平略澀,無毒。止虛瀉,療久痢,健脾開胃,又能固精氣。今市肆有一種苦石蓮,狀似土石,味極苦澀,不知何物偽充?或云:即樹上所生苦珠子之類。盧子由云:食之令人腸結。宜於建蓮子揀帶殼而色黑者為是,雖未能沉水,遠勝多矣。

炳章按:石蓮以霜降後蓮房枯散,而蓮子落於泥中取用,外殼硬,色黑,內肉仍與干蓮子同,味甜心苦,與蓮子無異。市有廣東產者一種木蓮,其色亦黑,兩頭略團,殼光有細橫圈紋,性寒味苦,為不道地。如無真者不如代用蓮子為妥。

蒲黃(十)

蒲,水草也。蒲黃,乃香蒲花中之蕊,屑細若金粉,始出河東澤中,今處處有之,以秦州出者為良。近今藥肆中,或以松花偽充。按松花氣味辛溫,蒲黃氣味甘平;松花能除風,蒲黃能消痰,性既不同,功亦各異,胡得偽充以害人乎?況失笑散中有用蒲黃,為治產後瘀血攻心之妙。方若用松花偽充,則貽誤不少矣。

炳章按:蒲黃乃蒲草之花蕊,色淡黃,是花茸、花蕊相合,名草蒲黃為佳。又有一種蘇州來者,曰蒲黃面,色老黃,屑細滑若粉,入罐煎之,如糊膠一般,服之令人作嘔,且不能入喉。吾紹初到時,人人以此為道地,各大藥鋪爭先置備,後因病人不能可服,向醫生責問,始識受蒲黃面之害,乃通告各藥鋪禁其沿用,今仍用草蒲黃。鄭君所云屑細若金粉,或亦是此物,不識以何物偽作,亦非松花粉。蓋松花粉色淡黃,質輕;蒲黃面質重,色老黃。然總是害人贗品,應當革除之。

洋扁豆(十一)

洋扁豆,顆粒較大,皮瘦色微赤,不堪入藥。當以蘇州所產色白者為勝。氣味甘,微溫,和中下氣。止泄痢,清暑氣,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方有功效。

炳章按:扁豆,浙江杭州、湖州、紹興出者,開白花。其實要白而有光,體飽滿者佳。江南安慶、江西俱出,惟亳州出者,顆大扁形,名洋扁豆,為不道地。

赤豆(十二)

赤豆出江淮間,今關西、河北、汴、洛皆有。入藥以緊小赤黯者為良。氣味甘酸平,無毒。主下水腫,排癰腫膿血。今藥肆中有一種赤黑相間者,聞是相思子,每以偽充赤小豆。其謬已甚,夫既名為豆,豈可於五穀外求之耶?

炳章按:赤豆,浙江慈溪、餘姚、蕭山、龕山近沙地皆產之,粒小,細長如腰子,紫紅色,腰間有白紋如鳳眼,名杜赤豆。入藥能利小便,泄血分之濕熱,為最道地。又一種色紅赤,粒大團形,比黃豆略小,名紅飯豆,各處皆出,僅供食品,不入藥用。又一種名海紅豆,出海南,其子大而扁,今人亦誤作赤小豆,誠大謬矣。半紅半黑者,名相思子,俗呼赤小豆,屬木本植物,與梅冰性相合,能令香不耗散,故近今梅冰中,多拌有此物,服食須知云。相思子出嶺南,樹高丈餘,白色,其葉似槐,其花似皂莢,其莢似扁豆,其子似赤小豆,惟半截紅半截黑為異。今廣東擔子上,以線綴成串,或作首飾以貨之。其性味苦平,有小毒,能吐人及治貓鬼夜道病。俗又呼為雲南豆子,又能治蠱毒,除一切蟲。《搜神記》云:大夫韓憑妻美,宋康王奪之,憑自殺妻,投之臺下死。王怒,令塚相望,宿昔有文梓木生二塚之端,根交於下,枝錯其上。康王哀之,因號相思子。此說《段公路北戶錄》亦載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