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十讲】在家道与出家道—不染世乐、常念三衣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糩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1)五欲—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

经文中说:‘五欲过患’。五欲是什么?佛经中有多种说法,解释不一。有谓色、声、香、味、触是五欲者,有谓财、色、名、食、睡是五欲者。如果加以界说,可以说世俗间的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佛法中五欲是色、声、香、味、触。佛经上把与眼、耳、鼻、舌、身五根相对的尘境,即色、声、香、味、触五境所引起的五种情欲,称之为五欲或五妙欲。一者色欲,指一切美妙的色相;二者声欲,指一切宛转的声音;三者香欲,指一切芬芳的气味;四者味欲,指一切可口的味觉;五者触欲,指一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能使众生乐著无厌,为其迷惑陶醉,贪求妄想,做著此五种欲望的奴隶而不自觉,所以佛经上告诉我们:‘慎防五贼’。《佛遗教经》上说: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堕于坑陷。如被贼劫,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

世俗五欲,我们日常生活于其中而不自觉,兹分述如下:

〈1〉财欲:财指世间的钱财,狭义的钱财,指一切有价证券。广义的钱财,包括著金银珠宝,古董字画,房屋田产等等。钱财为人养身之资,又称外命,故世人贪求执著,视如身命。唯到了生活所需之外,再广事攫取贪求,那就是贪欲与占有欲在作祟了。

〈2〉色欲:色本来为青、黄、赤、白颜色,但在此处则指男女情爱之美色而言。古语云:‘食色性也’。人生的两大基本欲望,一是食欲,一是色欲(事实上就是性欲)。食欲在维持个体生命,性欲在繁延种族,在世间法上,本来无可厚非。但如不知节制,放纵无度,在食欲说,杀生以飨口腹之欲,造作恶业;在色欲说,‘色字头上一把刀’,社会上多少悲剧,都是色欲引起的。

〈3〉名欲:名欲就是世间的名誉,在古代,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在现代,知名度高的人作事无往不利,所以人人好名。但如果是名符其实,实至名归,爱名誉本来也不是坏事。但如果是沽名钓誉,盗名欺世,那是贪欲烦恼的一部分了。尤其是现在所谓‘民主时代’,政治人物不择手段的打知名度,为了争名,不惜造谣生事,互相攻讦,对簿公堂。冷眼看来,真是可怜亦复可笑。

〈4〉饮食欲:饮食本来是资身活命的物质,佛经上也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所以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在资身活命与口腹享受之间,其差别不可以道里计。一个人如果纵口腹之欲,广造杀业,其后果决定是自己承担。古人诗云:‘若问世间刀兵劫,且听午夜屠门声。’人类造的共业,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5〉睡眠欲:睡眠是生理所需要,适当的睡眠,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以从事新的一天工作。但如果懈怠放纵,昼夜颠倒,或乐著睡眠,荒废正业,这就成为一种过患了。

自世间法说,人生适当的五欲生活,并不是罪恶,不应该责备。但如果不知节制,放纵无度,那就要像佛经中所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了。

(2)虽为俗人不染世乐

经文说:‘虽为俗人不染世乐’。俗人,指的是世俗之人,在此处,指的是在家信众而言。

佛门四众弟子,有在家、出家之分。出家的男女二众,称为比丘与比丘尼,在家二众弟子,称为优婆塞与优婆夷,就是在家清信士的意思。《优婆塞戒经》云:‘菩萨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就是指此而说的。

在家,是‘出家’的相对语。‘家’实在是烦恼的渊薮,有父母妻子眷属之累,有世事操作经营之劳,并不是修道的理想环境。但以世间法来说,在人生的责任与义务负担之下,要让人人舍亲割爱,出家修道,势所不能。因此,佛陀订有在家修行之制,这是世尊度化众生的方便法门。《法苑珠林》中有一段话说:‘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荣亲。亦有君子,高慕释教,遵奉修行,贞仁退让,廉谨信顺,皆是宿种,禀性自然,与道何殊。’

以上经文,指的就是在家修道而说的。在家修道,仍为世俗之人,但虽为俗人,而不染世间五欲之乐,此即所谓‘身在家在而心出家’。

在《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中,说到出家,谓有四种不同的类型,一者身出家而心不出家,这是指人虽然出了家,而心犹眷恋著世俗生活的人;二者身在家而心出家,这就是‘虽为俗人不染世乐’的在家居士;三者身出家心亦出家,这是值得受人尊敬的出家比丘,出家之后,于诸欲境,均无顾念;四者是身心俱不出家,这是标准的世俗之人,也就是受用五欲,深生耽染的人。

一个正信的清信士—不论是优婆塞或优婆夷,虽然是在家俗人,受用五欲,但心不耽染,常念出家人三衣瓦钵的清净生活,进而志愿出家,修习梵行,慈悲一切,这才是上求大觉,下化有情的菩萨行者。

(3)常念三衣瓦钵法器

三衣瓦钵法器,是出家人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

释迦牟尼住世时代,僧团成立之初,出家比丘的生活,是:‘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出家人生活何以如此简单,因为出家的目的是精进修行,了脱生死,不能为物所累,不能为衣食问题分心。

三衣,现在称为袈裟,佛书上的解释,说三衣者,佛制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故称三衣。大者称僧伽梨samghati,译为众聚时衣,由九条布缝起来,是大众集合时的礼服,为授戒、说戒等重要场合穿著;中者名郁多罗僧uttarasanga,译为上衣,又称覆左肩衣,由七条横割截之布帛缝制而成,这是作法事入众时所穿的外衣;小者名安陀会衣antarvasaka,译为中著衣、内衣、里衣,由五条布帛缝成长方形,是出家人平常起居、劳动时穿的,故又称‘作务衣’。

事实上,若探讨这三衣的起源,这本是印度古代贱民的衣服,说是衣服,其实只是大小不等的三块布。印度古代穷人,求一块完整的布亦不可得,那就拿许多碎布缝缀起来。印度气候炎热,平常用小的一块裹住下体,所以叫里衣;天冷时,上身再披一块中的。另有一块大的,夜晚睡觉时盖在身上,叫做卧具;白天折叠起来当坐垫,又叫敷具。释迦牟尼时代的外道沙门集团,全是用这种布做衣服,佛教的比丘也不例外,后来就演变成僧侣专用的法衣了。

瓦钵,钵是梵语钵多罗patra的略称,是出家人盛饭的食器,称为‘应量器’。佛制,比丘的应量器有两种,一者铁制,一者陶制,即所谓瓦钵,而不得使用木制,亦不得用鲜艳的颜色。大小容量,则按各人食量而定,分为上中下三种。

法器,为梵刹所用之器物,如钟、鼓、铙、跋、磬、木鱼之类皆属之,尤其是密教的法器,繁杂万分,一般人分辨不清楚。但在印度古代则十分简单,比丘行脚,除三衣一钵外,无非是头陀袋、漉水囊、杨枝、澡豆而已。《梵网经》上说,菩萨行头陀行时,有十八种法器常随其身,其中包括佛像、香炉等,那已是佛灭度数百年之后的事了。

(4)志愿出家,守道清白

出家,是出离在家生活,舍亲割爱,剃除发须,修离欲沙门之净行。《释氏要览》上说:‘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所以佛门在家弟子,看破世间欲乐,常念三衣瓦钵,向往出家生活,到了因缘成熟,立下宏愿,发心出家。出家修行有什么好处呢?《法苑珠林》中说:

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福甚难,如陆地行船。船虽是同,由处有异,故迟速有不同,修犯有难易,是知生死易染,善法难成,早求自度,励慕出俗。

经文曰:‘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此处说的是‘守道’,不是‘修道’。守什么道呢?主要是指守戒而说的。佛陀在《遗教经》中说:

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失。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处。

出家菩萨能守道清白,自然梵行高远,人所敬仰。以此成就自利,发大慈悲心,教化一切众生。

(5)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梵行,梵语brahma-caria,意译为净行,即是在家、出家二众所修的清净行为。按,梵之梵语为brahma,意译为寂静、清净、离欲。所以梵行就是清净之行,尤其是指断淫欲之事,称为梵行。《八大人觉经疏》称:‘梵行有三:一、明悟欲心;二、洁净欲身;三、不犯欲尘。’梵行是出家众所必须严格遵守的。佛陀在《增一阿含经卷三六重品》,有与梵志问答的一段话:

‘梵志问佛,此中颇有比丘,云何得修梵行,无有缺漏,清净修梵行?世尊告曰:若有戒律具足,而无所犯,此名清净得修梵行。复次,梵志,若有眼见色不起想著,不起识念,除恶想,无不善法,得全眼根,是谓此人清净修梵行。若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都无识想,不起想念,清净得修梵行,全无意根,如此之人,得修梵行,无有缺漏。’

其实,修梵行,就是严持戒律,守护六根。如果戒律具足,则守道清白,自在其中。而其梵行也如旭日当空,无高不照了。

慈悲二字,前文已略为述及。慈是与乐,悲是拔苦。《大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是以四无量心为基础,无量者,无可限量的意思。菩萨上求大觉,下化有情,有情是菩萨修行利他的对象。众生无量,故利他的对象亦无量。菩萨必具此无量之心,然后可以向无量众生作无量的利他行。这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其内容是:

〈1〉慈无量心:慈者是仁爱之心,这可分两方面说:一者是对人,不对他人起恼害之念,给予他人的身心以满足喜乐;二者是对己,以慈心来对治自己的嗔恨心,忿恚心,使心胸广阔,心地慈祥。由此两方面交织而成大慈之心。

〈2〉悲无量心:悲者是同情之心,当念我与众生,同是一体,如果他为烦恼所苦,我当怀为他拔除之心。此种悲心,常养常存,永无厌舍,始谓无量。

〈3〉喜无量心:喜者欢喜之心,见人止恶为善,生欢喜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心,见人行善功德,生赞叹心,反过来说,对人不起嫉妒心,以喜心对治嫉妒,谓喜无量心。

〈4〉舍无量心: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乃至以上三心—慈、悲、喜三心亦舍之而心不存著,谓舍无量心。

《大宝积经》有一段经文曰:

‘是名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若诸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四无量波罗蜜者,当知是则为菩萨藏法门之器,又是诸佛正法之器。’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日撰稿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