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桓彦范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年轻时因门荫调补右翊卫,升司卫主簿。狄仁杰曾说“:以君的才能,一定能担重任,不限于当初的门荫。”对他礼待甚厚。不久,升任监察御史,至长安三年(703),升至御史中丞。长安四年(704),转为司刑少卿。那时,司仆卿张昌宗引妖人占卜,言语中图谋不轨。御史中丞宋瞡要求深究其罪,武后因张昌宗曾自首,不许深究。桓彦范上疏谏“:张昌宗无功而蒙圣宠,心藏叛乱意图,竟然妄测天命,以致皇神降怒,自招罪咎。他之所以自首上报,那是为了一旦事情暴露,可以因自首而免罪;未曾败露,那就等待时机叛逆。

这样凶险奸诈之臣,专谋蛊惑圣心。他既自首,而仍要妖人祈福免灾。此正足以证明他本就无悔改之意。这次如果原谅了他,张昌宗定会自诩应了天运,天下之人也会以为天命所归而跟从。父亲活着时就自称尊的,是为逆子;君主健在时,谋夺君位的,是为逆臣。有逆臣而不诛杀,社稷必亡。恳请将张昌宗交付三司审讯。”武后不听。那时内史李峤等人也多次奏称:“过去遭酷吏诬陷而破家的,请为他们昭雪。”武后犹疑未采纳。

桓彦范再次上疏:“自文明年后获罪之人,除扬州、豫州、博州三州的不可赦外,其他的人均该赦免。”表疏前后共十次,终于被采纳。桓彦范曾说:“大理,是人命所悬之处,一定不可以顺应某些人的旨意而编造假判词以求自己的苟安。”

凤阁侍郎张柬之准备诛杀张易之等人,找桓彦范一同制定策略。那时,以桓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将禁兵交付给他们。那时,皇太子(后为中宗)住在北门宫中,桓彦范、敬晖谒见太子,秘密陈述诛张计划。神龙元年(705)正月,桓彦范、敬晖率羽林军与将军李湛、李多祚、杨元琰、薛思行等千骑共五百人讨伐张易之兄弟,令李湛、李多祚去东宫迎皇太子,兵到玄武门,桓彦范等人护拥太子斩杀卫兵,夺关而入。士兵们都大声喧闹起来。那时,武后正居住在迎仙宫的集仙殿,就在殿外廊庑下将张易之兄弟处死。武后始见变乱,惊而起身,看见皇太子,说:“原来是你干的,那两个小子既已被杀,你可回东宫了。”桓彦范上前说:“太子今天不可以回东宫。以前天皇去世时将爱子托付给陛下。却一直让他住在东宫。群臣时刻思念天皇之恩德,肃清内难。这是天意人心都归向李家。臣等谨奉天意,希望陛下传位给太子,使李家天下万代不绝,这就是天下之大幸了。”武后又躺下了,不再说话。第二天,则天皇帝正式让位,中宗复位。任桓彦范为侍中,封爵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

桓彦范又上疏告诫皇帝:“《诗》以《关睢》篇为首,说的是后妃是人伦的根本,国家治乱的开端。所以有了娥皇、女英,舜之道兴旺;有了太任、太姒,周之宗发达。商纣最后逃奔南巢,祸患起于妹喜,鲁桓公的国被灭,根子在于齐姜。此刻臣见陛下每次临朝听政,皇后定要坐在殿上帷幔后面,干预政事。

臣等愚昧,只见史书记载各位君主,有与妇人商量政事的,没一个不是国破身亡的。况且以阴乘阳,是违背天理;以妇驭夫,是违背人理。违背天理将不祥,违背人理为不义。所以《书》上说:‘母鸡叫晨,家庭就会离乱。’《易》上说:‘妇女在家中,是主持饮食的。’意思是妇女不得干预外政。恳请皇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不要到正殿参与外朝,专居内宫,修正女教以辅佐天子。

“臣还听说京师市内议论纷纷,都说胡僧慧范矫托佛法迷惑欺骗后妃,得以出入宫禁,扰乱时政。陛下曾微服简从,多次到慧范家去。上下狎玩,有亏尊严。

臣听说兴化达到国治,是由于听信善言;使国家强盛人民安康,是由于坚决除恶。

孔子曾说:‘用旁门邪道来乱政的人,该杀;借鬼神妖魔来危害百姓的人,该杀。’今日的慧范,就是乱政害民的人。若不迅速诛杀,必生变乱。除恶必须铲根,恳请皇上早日裁决。”

皇帝孱弱昏愦,习于左右的谄媚,不能有所醒悟,采纳善言。

不久,有墨敕下来,任方士郑普思为秘书监、任叶静能为国子祭酒。桓彦范苦谏不可以。皇帝说:“已经任命了,不可更改。”桓彦范说“:陛下初复位时就下诏说‘:军国之事全用贞观时的政策。’贞观时,用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等人为秘书监,用孔颖达为国子祭酒,现郑普思等人是方伎庸人之流,靠他们怎能追继前烈的踪迹?臣担心世人会议论陛下用人不择才,随意将上天所赐而给予私心所爱。”皇帝依然不采纳。

那时,武三思因武后被迁往上阳宫的事怀恨在心,又担心武家人会有不利。

韦后此时受皇帝宠幸至极。武三思与她有了奸情,借此勾结一起在皇帝面前说桓彦范等人的坏话,皇帝不由得听信了。

不久,罢免了桓彦范等人的政职。五月,加桓彦范为特进,封爵扶阳郡王,赐姓韦,与韦后同属籍,赐给金银、锦绣,并赐铁券可有免死权,还让他只需初一、十五入朝。表面尊崇,实质剥权。不久,出任..州刺史,又改为濠州刺史。驸马都尉王同皎打算诛杀武三思,不幸事情泄露,武三思诬称桓彦范等是同谋,暗中叫许州司功参军郑忄音去告密。于是,桓彦范被贬为泷州司马,敬晖被贬为崖州司马,袁恕己被贬为窦州司马,崔玄日韦被贬为白州司马,张柬之被贬为新州司马。所有的勋封全部剥夺。武三思又上疏揭发韦后的丑事,请皇帝废黜韦后,且令人把韦后丑事在道旁公布。皇帝极为震怒。

武三思诬陷说“:这可能是桓彦范等人干的。”皇帝命御史大夫李承嘉审讯,寻找张榜的人。李承嘉按武三思的意思奏称“:桓彦范、敬晖、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日韦故意暴露丑闻,煽动叛乱情绪。托言废黜皇后,实际上有动摇皇上的意思。

人臣而有反心,该判死。”诏令有司评议该判何罪。大理丞李朝隐上奏“:桓彦范等人未经审讯就判死刑,恐怕会被仇家得到口实,请派御史审讯后再判。”大理卿裴谈要求即刻诛杀,家属及财产没收。

皇帝曾赐铁券,许他没有死罪,于是流放氵襄州,禁锢终身,其子弟十六岁以上的也流放岭外。升李承嘉为金紫光禄大夫、封爵襄武郡公,韦后又赐他彩五百段,锦被一。升裴谈为刑部尚书,李朝隐则遭贬。武三思又暗示节愍太子去向皇帝要求夷灭桓彦范等人的三族,皇帝不同意。武三思担心这五个人以后会又被起用,于是采用崔..的计谋,派崔..的姨兄嘉州司马周利贞用伪制书杀他们。周利贞到贵州,在路上遇见桓彦范,将他绑在竹槎上拖拽,皮绽骨露,最后又用杖打死,死时桓彦范五十四岁。

睿宗即位,对桓彦范等人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放还其子孙,赠谥为“忠烈”。开元六年(618),诏令桓彦范与敬晖、崔玄日韦、张柬之、袁恕己都曾勤劳王家,可以配享中宗庙庭。建中三年(782),再追赠桓彦范为司徒,追赠敬晖为太尉,追赠崔玄日韦为太子太师,追赠张柬之为司徒,追赠袁恕己为太子太傅。

桓彦范擅长撰文,但不很喜欢看书,所专心致志的只有忠孝大略。居家时,好像不大会说话,但到皇帝面前议论事情,即使诘问谴责,也依然镇定自若,据理力争。

在诛杀张易之二人时,张柬之率兵到景运门,准备同时铲除武家人。洛州长史薛季昶劝道:“两个坏蛋虽已诛杀,但‘吕产’、‘吕禄’还在,请一并除掉。”那时天已晚了,桓彦范不想多杀人,就说:“武三思现在只是砧板上的肉罢了,留下给天子使唤使唤罢。”薛季昶叹气说“:我将死无葬身之地了。”不久,武三思偷偷入宫,借韦后的手又盗得朝政大权。当时一同行事的人也叹息“:送我命的人是桓君啊!”桓彦范也说“:皇上过去是英明的君王,所以我留下姓武的,希望皇上自己诛杀他们。如今大势已去,岂不是天意吗?”当初,准备起事时,曾告诉他的母亲,他的母亲说:“忠孝不能两全,为义应该先为国家。”

御史李福业,曾经参与桓彦范的谋划,桓彦范被杀后,李福业也被流放番禺。后来逃到吉州参军敬元礼处躲藏,狱吏将他逮捕,敬元礼也被牵连杀死。

李福业受刑前,向敬元礼道歉:“您还有上人在,我真是对你有愧。”敬元礼说:“您没办法了来投奔我,我能拒绝吗?”见此情况的人都为他们难过。

那时,监察御史卢袭秀也因与桓彦范、敬元礼是朋友而遭到冉祖雍的审讯,卢袭秀不肯屈招。有人告诉他“:有南方使者来,说到桓彦范和敬元礼都已经死了。”卢袭秀潸然泪下。冉祖雍生气地说“:桓彦范等人有叛国罪,你竟然为他们流泪。你犯罪下狱,而你的弟弟们都照样喝酒,毫不着急,为什么?”卢袭秀说“:我没有犯罪,只因为是桓彦范的朋友而受牵连罢了。这一次如果把我的弟弟们都杀了那就完了。如果只杀我一个,我怕你以后不能高枕而卧了!”冉祖雍为他所感,握了他的手说:“我一定要让你活着。”卢袭秀因而没受牵连。

卢袭秀,其祖父卢方庆,武德年间任察非掾,秦王很看重他。曾经与他一同议论建成的事,卢方庆说:“我的母亲老了,请放我回家奉养母亲。”秦王没有坚持留他。贞观年间任高木城县令。

桓彦范的弟弟桓玄范,任官到常州刺史;桓臣范,任工部侍郎。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