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本草通玄

菜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味辛溫。溫中下氣補虛,益陽固精,止痢,除噎,散結。主唾血、吐血、衄血、尿血,女人經脈逆行,打撲損傷。生搗汁服,散胃脘瘀血,理胸痹刺痛。《素問》言心病宜食韭,《本草》言其歸腎,文雖異而理則相貫。蓋心乃肝之子,腎乃肝之母,母能令子實,虛則補其母也。韭子補肝腎,暖腰膝,主男子精滑溺頻,女人白淫、白帶。曝乾,去黑皮,炒。

蔥白

辛溫,入手太陰、足陽明經。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陽氣,故傷寒頭痛用之。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厥逆脈微,白通湯主之,亦有蔥白。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成注曰: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蔥白辛溫以通陽氣也。陰症厥逆唇青,用蔥白一束,去根及青葉,留白約二寸,烘熱,安臍上以熨斗熨之,蔥爛則易,熱氣透入,服四逆湯即瘥。蔥同蜜食,能殺人。

大蒜

辛溫。健脾下氣,消穀化肉,破結殺鬼。搗爛同道上熱土,新汲水服,能救中暑。搗汁飲,主吐血心病。同黃丹丸止瘧痢。搗塗臍,消下焦水,利二便。貼足心,引火下行,止吐衄。納肛,通幽門,治關格。隔蒜片,灸一切毒。辛能散氣,熱能助火,久食多食,傷肺損目,昏神伐性。患痃癖者,每日取三顆,截卻兩頭吞之,名曰內灸,必效。

白芥子

辛熱,入手太陰與足陽明。溫中散寒,豁痰利竅,止心腹痛,散癰腫瘀血。多食則昏目動火,泄氣傷精。丹溪曰: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非白芥子莫能達。虛人痰嗽,白芥子同蘇子、卜子煎好入蜜,與薑汁各一匙,殊妙。

蘿蔔

辛甘。下氣消食,和中化痰,解酲散血,大治吞酸。搗汁服,治吐衄血,消渴;塗湯火跌打傷;解面毒。楊億云:種芋三十畝,省米三十斤;種蘿蔔三十畝,益米三十斤。則蘿蔔果能消食也。服地黃、何首烏,忌食蘿蔔,食則令人髭發白。有人被賊火熏垂死,以蘿蔔菜生嚼汁,咽即蘇。子能定喘消痰,消食除脹,利大小便,消癰腫毒。生用能升,熟用能降。

生薑

性溫味辛,肺脾藥也。益脾肺,散風寒,通神明,去穢惡,止嘔吐,化痰涎,除煩悶,去水氣,消脹滿,定腹痛,殺長蟲,消宿食,理冷痢,通血閉。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要熱則去皮,要冷則留皮,秋多食姜,至春患眼。癰疽食姜,則生惡肉。孕婦食姜,令子多指。孫真人云:姜為嘔家聖藥,嘔乃氣逆不散,姜則辛以散之也。夜勿食姜者,夜令主闔,姜性主闢也。秋勿食姜者,秋令主收,而姜性主散也。早行含一塊,不犯霧露清濕之氣,山嵐不正之邪。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惡、霍亂一切卒暴之病,薑汁與童便同服,立效。姜能開痰下氣,童便降火也。姜皮,性涼,和脾胃,消水腫,除脹滿,去目翳。

乾薑

乃江西所造,水浸三日,去皮浸六日,更刮去皮,曬乾,置瓷缸中釀三日,始成。辛熱之辛,肺脾藥也。溫中下氣,止嘔消痰,破瘀生新,搜寒攻濕,盡有生薑之功而力量更雄也。生則逐寒邪而發表,炮則除胃冷而守中。多用則耗散元氣,蓋辛以散之,壯火食氣也,須以生甘草緩之。服乾薑者,多僭上;不可不知。引血藥入血分,引氣藥入氣分,去瘀養新,有陽生陰長之能,故吐衄血,及腸風下血,血虛失血者,並宜炮黑。乃熱因熱用,從治之法也。

胡荽

辛平。消穀進食,通心發痘,利大小腸,通小腹氣,拔四肢熱,解魚肉毒,辟邪鬼氣。

茴香

辛溫。暖下焦,逐膀胱胃間冷氣,調中進食,療諸疝腹痛,吐瀉胃寒。形如麥粒,為小茴香。性溫,宜入食料中。形如柏實裂成八瓣者,為大茴香。性熱損目,不宜多用。微妙。

山藥

甘平,脾肺藥也。補脾肺,益腎陰,養心神,除煩熱,止遺泄,固腸胃。生搗,貼腫毒,能消散。山藥色白歸肺,味甘歸脾。其言益腎者,金為水母,金旺則生水也。土為水仇,土安則水不受侮也。炒黃用。

百合

甘平。溫肺止嗽,補中益氣,利大小便,安和心膽,止涕淚,主百合病,辟邪鬼魅。

冬葵子

甘寒。入小腸膀胱二經。主滑胎產,逆生者,得之即順,胎死者,得之即下。療熱淋,通乳汁,堪潰癰疽。

白冬瓜

甘寒,入脾胃大小腸四經。主胸前煩悶作渴,臍下水脹成淋,通二便,解熱毒,可貼癰疽,又解丹石魚毒。丹溪曰:久商與陰虛者忌之。未被霜者,食之,成反胃病。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