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发菩提心品第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太虚大师讲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

(十地入等觉)

丁二 中根起大乘行──观空后心相发心妙定

(相、密、禅)

发菩提心品第十一

云何名为发菩提心?菩提者,依义理而说,即是佛果所成之果觉。通言果觉,有三乘之不同,所谓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佛果菩提。前二菩提者,非为度诸众生而求之大菩提果,所以非此品所发之菩提心;此品之菩提心义,乃求佛果菩提者是。心者,简言之、即是求成佛果之志愿,依此志愿发生趣向菩提之解行,即为发菩提心也。发者,如发芽然,世间之谷种,如经过水、土、日光之润泽,即发生嫩芽;此所发之菩提心,确立要求成佛度生坚固之志愿,即发生菩提嫩芽,故名为发菩提心也。然要言之,发大菩提心者,是依普遍平等之大悲心,而发起度尽众生烦恼之四宏誓愿心,非声闻、独觉出三界苦希涅槃乐之发心也。众生无边,烦恼无尽,若欲度脱,必具种种善巧方便智慧威力不可,所以菩萨为度脱众生故,断除烦恼故,具足种种善巧方便故,乃求成佛果而发菩提心。因若非成佛,不能震法雷、击法鼓、树法幢,广度有情也。若就根本言之,所以能有大悲而发起菩提心者,因此有情本具无漏种之内因,而后由见佛闻熏无漏圣教之助缘;或是生值末法之众生,因悲三宝之衰颓,众生之苦恼,由是以悲人、悲自、悲世、悲法而发起求大菩提之决心也。依此大菩提心,即视他人如自己,视众生如父母,目睹一切有情常在生死苦海烦恼迷网之中而不自觉,所以菩萨为大悲心所动,誓愿求成佛果度尽众生而后已也。

此发菩提心义,依种种行位有种种之差别:例如凡夫初闻佛法发菩提心,乃依仰慕如来之功德,菩萨之威力,教法之胜妙,境义之深远,于是深生渴仰发起信心,此即外凡十信菩萨之学习发菩提心也。但确实而言,此尚不能认为真正发菩提心,因其信心犹有进退故。所以,真正发菩提心须是初发心住之菩萨,因已得发心不退故,胜解成就故,且亦能示显八相成佛故。不过若依事行言之,尚有进退,达此不退即第七住之菩萨也。至于获证真如而开发真净菩提心,即是入初地之菩萨,因已证无分别智故,一切无漏功德皆由此所生故。今此品中之陀罗尼法,亦以此为其本质,加持十信心成就者令得入初发心住之菩提心也。此品菩提心之大旨,即在于此。

此品科为中根起大乘行者,前品所谓上根证大乘境,指大心凡夫之上根利智者,依心地观法即时顿证初地菩萨之大乘相性而言──在历史上,如龙树、无著等为代表。而此品之大致,则重在修三昧,诵持陀罗尼法,以此陀罗尼法遮弃一切虚妄分别之假法义,直诠诸无漏功德法之实体,即所谓真言也。修此加持而得三昧,即是十信满心之入初发心住,起大乘行。因之、此品之法较前品高,而被机之用则反低,故名为中根起大乘行也。旁注所谓‘观空后心相发心妙定’者,简言之、即是此中陀罗尼所诠法说所明之心相。乃是根本无分别智证一切法空,所起后得善巧智上,观诸法唯识如幻如化之心相;亦即是证二空后所观见之心相,故名观空后心相。然此空后心相,是出世间智无得不思议境,超过一切假智诠法,故以诸佛真言摄之,加持外凡修习三昧,令入发心住时成就三昧。如起信论之修行信心分,于一万劫修行信心,五门中之第五亦为止观。所以此品之主旨,在入初发心而住妙定。复次、此品之要领,通摄相、密、禅三宗:如观空后心相,即大乘法相之所明;然此地上菩萨超过假诠之法,寄之真言陀罗尼中,故为密宗;依陀罗尼加持而成就三昧,由此故摄禅宗。

戊一 显能说佛

尔时、薄伽梵已能善获一切如来灌顶宝冠超过三界,已得圆满陀罗尼自在,已善圆证三摩地自在,妙善成熟一切智智、一切种智,能作有情种种差别。

前品所显能说佛身,乃为加行菩萨所现胜应身,或初地菩萨所现他受用身,初得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故从二智明之。今此品之佛身,则更胜前乃十地菩萨位所见之佛,依十地所证而说陀罗尼法,开示初地以上之菩萨法,故此所显能说佛之佛身,与前品不同而胜于前品也。如能善获一切如来灌顶宝冠,即了知此是为十地菩萨所显之佛身;超过三界,即显是一切菩萨之受用身土,由出过三界善根所起之清净庄严土。已得圆满陀罗尼自在,已善圆证三摩地自在,亦正明十地菩萨所证之功德,获得定、咒二种自在;依此定、咒二种自在,即断除菩萨微细之愚障,而成自他两利之广大事业也。妙善成熟至种种差别,即显能为十地菩萨现佛身之佛,即是妙觉佛也。一切智智与一切种智二智并列时,一切智智即根本智和后得智,因后得智是依根本智所起之智故,此二智在初地亦有之。佛果独得之智即大圆镜智,即此所谓一切种智,是一切性、相、事、理,于一刹那无不遍了,而能遍作种种利他事业,故名一切种种之智。

戊二 示所说法

己一 直示当说

是薄伽梵为诸众生宣说观心妙门已,告文利殊利菩萨摩诃萨言:“大善男子!我为众生已说心地,亦复当说发菩提心大陀罗尼,令诸有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速圆妙果”。

为诸众生等者,即连接前文,说心地法门已又应说如何之法;同时、亦显此品之佛身,即由前品初地菩萨所见佛之转现也。告文殊师利菩萨下,是能说之佛,为欲利益众生故,于说心地法门已,即不待他问,而直捷了当显示应说菩提心法也。所以总合言之,前之心地观即显大乘境,此品之菩提心即显大乘行,因欲证大乘境必修大乘行,欲修大乘行必先了知大乘境,故在前心地观后继续即说此发菩提之大乘行而修行陀罗尼法也。速圆妙果者,新发意菩萨若未入发心住时,于菩提心之大果尚无有定期,故此速圆妙果即令得入于发心住后之菩萨──初阿僧祇菩萨,可速证妙果也。但此等菩萨根机尚浅,对此甚深法上都有所疑,故藉文殊妙吉祥智,问答抉择,显现如幻如化,离虚妄执而悟实相也。

己二 问答抉择

庚一 文殊问难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说何名发?善哉世尊!愿为解说!断诸疑网,令趣菩提”。

以下即问答抉择于空无处而发菩提心之疑也。如佛所说下,即依据前品佛说三世性空诸法无有,而征问今说发菩提心,说何为心?以何为发?又何为菩提?且前品说空,此品谈有,空有矛盾,佛岂亦说矛盾法乎?故发斯问以抉众疑也。

庚二 世尊解说

辛一 明说空义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诸心法中起众邪见,为欲断除六十二见种种见故,心心所法我说为空,如是诸见无依止故,譬如丛林蒙密茂盛,师子、白象、虎、狼恶兽潜住其中,毒发害人迥绝行迹,时有智者以火烧林,因林空故诸大恶兽无复遗余。心空见灭,亦复如是。”

佛告下,先明所以说空之理由。简言之,空去心心所法,即是空去六十二见;因欲空去六十二见,故说心心所法空,而非空去无恶见之心心所也。例如深山丛林之中,为一切恶兽隐避之处,伤害一切有情;今有智者,以火烧林驱除恶兽,而非遍烧一切山林也。心空见灭亦复如是,即以法合喻。因众生有心心所故,为一切恶见所依,今心法亦空恶见即除,故佛说空也。

辛二 彰执空病

“又善男子!以何因缘立空义耶?为灭烦恼妄心生而说是空。善男子!若执空理为究竟有,空性亦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何以故?若执空义为究竟者,诸法皆无因无果,路伽耶陀有何差别?善男子!如阿伽陀药能疗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药随病除,无病服药药还成病。善男子!本设空药为除有病,执有成病执空亦然,谁有智者服药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见,胜起空见,空治有病,无药治空”。

以下即明说空之所以,和不了空义而执空之过失。为灭烦恼从妄心生者,妄心即戏论心,一切烦恼之起因,皆因妄心妄生执著,分别一切有无等法为烦恼本,灭烦恼故说皆是空也。善男子下,明不了说空之义执空成病。闻说诸法空无所有,但于空理坚执为实,不了空理亦空;故说若执空理为有,则应了知即此空理亦复是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者,此显执空有之过失相等,故有过既除,空亦应遣。何以故下,出执空之过。诸法皆无因无果者,此即落于断常见之外道,而灭去佛法真实因果,故名与路伽耶陀──无因外道──有何差别。因佛法中说空即缘生义,于因果不亡,所以中论师说:诸法众缘生,诸法毕竟空;诸法毕尽空,诸法众缘生。‘众缘生’,即显明因果之义;‘毕竟空’,即显无自性义;故佛法善说空而不滞于空也。善男子下,举喻以显法。例如因病服药,病消药除,若复执药,即执药成病。所以佛说空义以除有过,有过既除而执空成病,病亦如执有,故言谁有智者服药取病。若起有见下,明执空之过倍重于有,因有病尚有药除,空病即无治药也。

辛三 出不空心

“善男子!以是因缘,服于空药除邪见已,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即菩提心无有二相。善男子!自觉悟心有四种义,云何为四?谓诸凡夫有二种心,诸佛菩萨有二种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因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于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善男子!如是二心能发菩提。善男子!贤圣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种名自悟心”。

以下出不空心,即以不空心发菩提心也。‘不空心’者,即由空无性相,至于极处而显不空义也。故此‘不空’义者,乃先由法空观遣法空已,而后观诸法如幻如化义而发大菩提心,依如幻化义普度一切众生。因之,此不空心实非无智凡夫及小乘人之所能知,所以佛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即恐世人愚暗,闻此深义妄生执著,而倍增分别所起之烦恼。故观此不空心之人,应先以法空胜解之般若智炬,破除一切有执,了达一切法空,而后观不空义也。否则,匪特不能了达不空之心,而复依此不空倍增有执。所以地前观不空心,应先习般若依法空胜解;地上观不空心,乃依根本智所起之后得智也。自觉悟心者,觉悟即是菩提,亦即众生离去妄执所显之心,所以发觉悟心即发菩提心也。因菩提觉悟更无二相故。有四种义下,明觉悟心义,凡圣差别共有四种也。一者下,凡夫眼等前五识和第六同时意识,在各现量缘性境时,不起自他内外分别,清净无瑕无遍计执──因执有无,皆由于独头意识之功能故。所以,禅宗一面要不离前五识境,而另一面要不落于第六独头,即在六识现量刹那之间,若能智慧相应,则当下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内无身心外无器界。所以众生现行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光。所以见色闻声,只可一度。临济云无位真人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永明云夫禅宗者,真唯识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三祖信心铭之信心,皆此义也。所以名此凡夫现量心即觉悟心也。二者下,即第六意识定中独头,因此定心相应意识,离去前五根境而缘定中现量之境,观法性故,名定现量心为觉悟心也。贤圣二心下,贤即住、行、向、加行菩萨,圣即地上证真菩萨。此以加行为贤,入地为圣,所谓加行入根本之位也。观真实理智,即如理智,亦即观如所有性之诸法真实性;观一切境智,即如量智,亦即观尽所有性之诸法一切性也。

己三 请说总持

庚一 正请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心无形相亦无住处,凡夫行者最初发心,依何等处?观何等相”?

此中问意,即正显入初发心住之菩萨,为修此品陀罗尼之当机,亦足借此证明说法高而被机低之义也。

庚二 正说

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于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转者,在阿兰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结前如来金刚缚印,冥目观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满月轮,五十由旬,无垢明净,内外澄澈,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众生身心清净,大菩提心坚固不退。结此手印,持念观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萨最初发心清净真言:‘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四陀耶五弭六’此陀罗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复退转;去、来、现在一切菩萨,在于因地发初心时,悉皆专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圆正觉”。

以下正说观门,答前文殊菩萨所问之义。观菩提心相,浅言之、即是答文殊所问观何等相之答词。但此菩提心相作如是观,即修清净大月轮观,周围五十由旬明朗清澈。内外洞然,安住于胸臆之中,而全身皆化作月轮之想,非一非异无二无别,所谓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心月无异不散不失。若能如是观照,则现时身心清净,未来速证菩提也。若欲速得不退转者下,即指明修行者之住处,和修行观门之方法,以解答文殊所问‘依何等处’之问意也。金刚缚印,解释如前。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下,即佛说修行清净月轮观之所持清净真言之陀罗尼也。但此咒功德,非言诠可尽,所以此陀罗尼下,即赞叹此咒之功德,能令行者得不退转速圆正觉也。

己四 观证三昧

“善男子!时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动摇,系心月轮,成熟观察,是名菩萨观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修此观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恶及一阐提如是等罪,尽皆消灭,即获五种三摩地门。云何为五?一者、刹那三昧,二者、微尘三昧,三者、白缕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云何名为刹那三昧?谓暂想念满月而住,譬如弥猴身有所系,远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饥渴须臾住止。凡夫观心亦复如是,暂得三昧名为刹那。云何名为微尘三昧?谓于三昧少分相应,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于一时中得一许蜜到于舌根,增胜欢喜倍生踊跃,更求多蜜。如是行者经于长劫食众苦味,而今得与甘甜三昧少分相应,名为微尘。云何名为白缕三昧?谓凡夫人,自无始时尽未来际,今得此定,譬如染皂多黑色中见一白缕。如是行者,于多生死黑闇夜中,而今方得白净三昧,名之为缕。云何名为起伏三昧?所谓行者观心未熟,或善成立、未善成立,如是三昧犹称低昂,名为起伏。云何名为安住三昧?修前四定心得安住,善能守护不染诸尘,如人夏中远涉沙碛,备受炎毒,其心渴乏殆无所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天酥陀等,顿除热恼身意泰然,是故三昧名为安住。入此定已,远离惑障,发生无上菩提之芽,速登菩萨功德十地”。

善男子下,若能观照如是月轮三昧,身心不动,系念思维,即名观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下,即明在未得三昧以前,所有五逆等罪邪魔境界,至此悉皆消灭,而获五种三昧功德。盖在修止观时,三昧未现或将现前时,往往一切魔境顿现,阻止三昧境界,使令不起,因三昧为魔境对治故,能转消一切现业故。故在此未发将发之时,每得如是之反应,如由扫地而扬尘等等之反应也。五逆,即弑父等;十恶,即身口意三业之十恶;四重,即杀、盗、淫、妄之四根本戒。刹那三昧者,刹那,即顷刻意,即是终日安于散乱掉举之中,修观至极,只顷刻间于三昧境相应也。微尘三昧者,尘劳数量如海,而能专心一境,刹那与三昧相应者,故名微尘三昧,以喻其少。盖欲界或三界遍是苦境,稍能与定相应,身心清凉,即如于众苦中稍获蜜味,则欢喜踊跃倍生希求蜜味之心也。白缕三昧者,缕即纱缕,烦恼是黑,定善是白。刹那如电,微尘如点,白缕如线,转增胜也。起伏三昧者,定与烦恼互相低昂,各不相下,故名起伏三昧。犹称低昂,即如净心起时净业即高,烦恼即低;反之,烦恼起时,净业即低,如称两头时有高低也。安住三昧者,经过前之四重三昧,历久时间,而后于三昧境,能身心清净泰然安住。如人夏中下,即以喻显其安住相也。

戊三 获闻法益

尔时、会中无量人天,闻此甚深诸菩萨母不可思议大陀罗尼已,九万八千诸菩萨等证欢喜地,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以下闻法获益,可分为二:无量人天至证欢喜地,即信、住、行、向菩萨,闻法后获证十地功德之利益。无量众生下,即初发心菩萨,闻法后获得发菩提心之利益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