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9章 沙·阿拉姆二世返回德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精彩看点

辛迪亚家族王政复辟的代表玛多吉·辛迪亚——扎比塔·汗进攻米尔扎·纳贾夫·汗——扎比塔·汗逃走——与罗希拉人签订条约——扎比塔·汗重新上任——马拉塔人进攻德里——绝望的米尔扎·纳贾夫·汗——马拉塔人进攻罗希尔坎德——奥德先头部队反击英国军队——阿卜杜勒·阿希德·汗重新上任——扎比塔·汗的可疑行为与他扣留罗希拉人的贡品——卡特拉战役——舒贾-乌德-道拉之死——攻打贾特人纳贾夫·库里·汗的战役——帝国军队的胜利——扎比塔·汗与锡克教徒——米尔·卡西姆之死

马拉塔人帮助君主恢复他在德里红堡的统治地位的事件极具戏剧性。然而,即使是能够进入浦纳[1]档案馆的格兰特·达夫,他的著作中也丝毫没有这件事的相关记载,因此其他人想要还原这一历史事件几乎是不可能的。雇佣的使者似乎是个尸位素餐的人,就像1660年英国王政复辟时期的布朗克[2]和齐芬奇[3],他们通常被不太权威的机构聘用。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位使者的名字,所以只能用他的头衔“希萨姆-乌德-道拉”了来称呼他。除了其他酬劳,马拉塔人还得到了一百万卢比[4]的现金。收到这笔现金前,他们不会为君主做任何事。此外,帮助君主复位后,他们还要求将阿拉哈巴德省和科拉省割让给他们。

为了得到援助,君主承诺将阿拉哈巴德省和科拉省割让给马拉塔人。但马拉塔人能否得到这两个省却是他们无法掌控的。1771年初,君主派人与加尔各答当局商议他提出的复位方案,但加尔各答当局坚决反对他的方案。然而,舒贾-乌德-道拉为了个人利益,私下里积极推动该方案的实施。5月,沙·阿拉姆二世率领一支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的军队出发了。军队里有一支按照欧洲训练方式训练的印度兵,他们由一个叫梅多克的法国人统领。梅多克虽然是个文盲,但却是一个优秀的士兵。这支队伍的总司令是米尔扎·纳贾夫·汗。一支英国小分队在少将罗伯特·巴克的率领下,护送沙·阿拉姆二世到了科拉省边界。在这里,罗伯特·巴克最后一次重申了英国政府对沙·阿拉姆二世此次行动的反对态度。但沙·阿拉姆二世对此不屑一顾,他如同一艘逆风航行的船,固执地继续前进。因此,他失去了英国政府的支持。之后,他和他的政府再也没有出现在这些他曾轻率离开的地方。

到达法鲁卡巴德[5]后,君主批准班加什酋长继任他已故父亲的职位,成为这个小邦的统治者。君主还在授权仪式上收到了五十万卢比的罚金。随后,君主让自己的军队驻扎在这里。

至此,莫卧儿帝国中两个最大的党派划清了界限:穆斯林党派希望继续保持伟大的阿富汗首领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离开时的政治格局,并为此争论不休;马拉塔人渴望通过复仇来弥补他们在帕尼帕特战役中的损失。然而,无论最后哪一派获胜,奥德省督都能处心积虑地操控局势并从中获利。更具实力、更懂得节制的英国人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德里附近,沙·阿拉姆二世的军队正等待着雨季的停止。拥有三千强兵的马拉塔军队驻扎在德里,玛多吉·辛迪亚在军营里等着与君主谈判。谈判结束后,沙·阿拉姆二世继续前进,在圣诞节进入了都城。

德里沉浸在圣诞节的喜悦气氛中。饱受战火折磨的德里居民为了迎接名正言顺的君主的回归,穿上了他们惨遭劫掠后仅剩的华服,并流露出久违的喜悦神情。东方人对统治者与家庭非常忠诚。我们可以想象,沙·阿拉姆二世骑在一头大象上,看着长长的队伍从沙赫德拉出发,穿过干涸后露出沙质河床的朱木拿河。这一派充满希望的景象,不仅让他忘记了过去小心谨慎的生活,也让他暂时放下了对未来的焦躁不安,开始觉得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君王。

1772年,沙·阿拉姆二世的新盟友并没有让他在皇宫中享受太久。回到德里红堡三个星期后,沙·阿拉姆二世被马拉塔人说服,率领九万将士去了北方战场。因为扎比塔·汗已经在一年前逃回自己的领地,所以这些将士绝大部分是马拉塔骑兵。巴瓦尼[6]包含三个要塞:东部的帕塔尔加尔,恒河右岸的苏克哈塔尔和靠近穆扎法尔纳格尔县的格豪斯加尔。前两个要塞是已故宰相纳吉布·汗命人修建的,目的是保护通向他位于罗希尔坎德西北角的封地的浅滩,除了洪水频发期,其他时间从这里可以直接涉水渡过恒河。第三个要塞是扎比塔·汗的杰作,这个要塞的所在地一直因一座大型的、比例完美的清真寺闻名。沙·阿拉姆二世率领的军队第一次攻击的对象就是这些要塞。敌人逐渐逼近,格豪斯加尔的守军匆忙撤退。于是,格豪斯加尔要塞彻底沦陷。随后,扎比塔·汗躲进了东部的帕塔尔加尔要塞,这里是罗希尔坎德的帕坦人能够并且愿意为他提供帮助的最近的地方。这个要塞没有任何防御工事,少数地区和城镇已经完全被入侵者控制。

虽然这次战役一直按照马拉塔人的战术进行,但在一定程度上,波斯人米尔扎·纳贾夫·汗率领的一支莫卧儿精锐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前面已经提到,米尔扎·纳贾夫·汗是科拉省的总督,并且在接下来十年的历史中我们会经常听到有关他的事迹。

这位有着“米尔扎”头衔的贵族,名义上是波斯的晚期皇族。他身上既有普通移民的特征,也有优于印度本土人的品质。他的姐姐嫁给了前奥德省督萨夫达尔·扬格的弟弟,他自己加入了安拉哈巴德倒霉的前任总督穆罕默德·库里·汗的阵营。穆罕默德·库里·汗是他姐夫的儿子(到底是他的亲外甥还是他人所生的外甥,我们不得而知)。穆罕默德·库里·汗被他丧尽天良的表弟舒贾-乌德-道拉谋杀后,在沙·阿拉姆二世的支持下,米尔扎·纳贾夫·汗接任了安拉哈巴德总督的职位。正如我们所见,在王朝复辟期间,米尔扎·纳贾夫·汗率领的军队一直为君主效力。

扎比塔·汗开始对联合军队表现出抵制情绪。然而,在舒贾-乌德-道拉的威胁下,罗希拉人的阿富汗(印度称帕坦人)援兵没有及时赶到。马拉塔人和莫卧儿帝国的军队作了一个大胆的战略安排,渡过了恒河。扎比塔·汗逃到贾特人的领地,他的家族和他父亲积聚的大部分财富因此落入敌人手中。

这次战役非常有名。扎比塔·汗的众多孩子中,长子格拉姆·卡迪尔汗是一个英俊的年轻人。据说君主按照惯例,将他贬为服侍女眷的太监。因此,他迫切地想为自己受到的所有迫害报仇。

随着雨季的来临,沙·阿拉姆二世对自己的处境越来越不满意,因为他没有收到当初那些贪婪的同盟者承诺分给他的战利品,所以他返回了都城。现在,马拉塔人(即使在沙·阿拉姆二世的营地,他们也很不尊重沙·阿拉姆二世)撕掉了最后的伪装,霸占了所有的战利品。同时,扎比塔·汗拿出十五万卢比的赎金,让奥德省督舒贾-乌德-道拉交给马拉塔人,赎回了在帕塔尔加尔被马拉塔人俘虏的家人。马拉塔人也希望扎比塔·汗自此成为他们的服务工具。

沙·阿拉姆二世在德里度过了1772年的雨季。马拉塔人驻扎在阿格拉附近,他们想要继续侵占罗希尔坎德的其余领土。但米尔扎·纳贾夫·汗坚决拒绝与他们同流合污,同时也不赞成这个计划,因为他很清楚,这样做会与舒贾-乌德-道拉产生摩擦。舒贾-乌德-道拉受英国联军的支持,并且依据传统政策,奥德的周边地区也属于该省。罗希拉人正在与奥德省督谈判,希望重建曾经势力强大的穆斯林联盟。

罗希拉人与奥德省督谈判结束后,签订了一份协约。该协约是在英国将军巴克爵士的斡旋下制订的。依据协约,哈菲兹·拉马特·汗必须参加舒贾-乌德-道拉为帮助扎比塔·汗采取的任何行动,而且在一年内要支付给舒贾-乌德-道拉四十万卢比,分四次支付。作为交换条件,舒贾-乌德-道拉必须将马拉塔人逐出罗希尔坎德。1772年7月11日,这份即将毁灭罗希拉人的协约正式生效。

勇敢而粗鲁的帕坦人在被彻底摧毁之前,统治家族的父子、兄弟之间爆发了几场激烈的争斗。其间,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同时,为了个人利益,背信弃义的舒贾-乌德-道拉私下催促扎比塔·汗与马拉塔人进行谈判。不仅马拉塔人的首领希望与扎比塔·汗和解,扎比塔·汗也希望能够出任莫卧儿帝国的宰相,这个职位以前是由他的父亲纳吉布·汗担任的。马拉塔人将扎比塔·汗的家人送回德里,得到了之前提到的赎金。

为了摆脱米尔扎·纳贾夫·汗的统治,贾特人不断在德里附近制造骚乱。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警示沙·阿拉姆二世,并使米尔扎·纳贾夫·汗陷入困境与危险之中。利用这些阴谋诡计,贾特人很快发现了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阻碍他们的庇护者扎比塔·汗复位的力量的方法。因此,他们不断在兰吉特·辛格耳边煽风点火,唆使他对巴拉姆伽合宣示主权。兰吉特·辛格是巴特普尔的贾特人的统治者。巴拉姆伽合当时由当地的一个小酋长统治。于是,为了打败强劲的对手,这位酋长向沙·阿拉姆二世求援。1772年底,米尔扎·纳贾夫·汗派遣比洛克酋长率兵支援巴拉姆伽合的酋长。自此,米尔扎·纳贾夫·汗在印度历史上有了一个新头衔——祖尔菲卡尔-乌德-道拉。马拉塔人从阿格拉派兵,加入巴特普尔的贾特人的阵营,迫使沙·阿拉姆二世的军队撤回都城。然而,玛多吉·辛迪亚并不希望罗希拉人因为扎比塔·汗的到来加入这个联盟,所以他率军退到了斋浦尔。在斋浦尔,他洗劫了拉杰普特人。为了个人利益,塔库吉·霍尔卡和其他马拉塔的首领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强大,不再需要玛多吉·辛迪亚的帮助,并急于履行对扎比塔·汗的承诺。于是,塔库吉·霍尔卡率军继续向德里行进。然而,他们在德里以南十英里处的巴达尔普尔遇到了米尔扎·纳贾夫·汗亲自率领的军队。接下来的战斗中,尽管米尔扎·纳贾夫·汗率领的莫卧儿军队具有良好的组织和纪律,并且他临时借调了梅多克和当地一些极具才干的军官,但在总人数上仍居于劣势。因此,米尔扎·纳贾夫·汗退守到距德里皇宫不到四英里的胡马雍的坟墓。在这里爆发了一系列小规模战斗,持续了四天,直到米尔扎·纳贾夫·汗的一个侄子被杀,他取道达尔尧甘基撤退到德里。但一支强大的敌军对他们紧追不舍。米尔扎·纳贾夫·汗一直拼尽全力守卫皇宫及周边地区。第二天,希萨姆-乌德-道拉(上文已经提到他的间接影响)亲自去了马拉塔人的营地,并且告诉他们,软弱无能的君主准备牺牲这位英勇的将军。于是,塔库吉·霍尔卡率领的由黑皮肤的俾格米人组成的军队野蛮地涌进皇宫。因为马拉塔人急于回到德干,所以并不想制造麻烦,他们很快提出了和解条件。他们的主要条件是恢复扎比塔·汗的宰相职务,并割让南部多阿布的省份。这些省份现在由沙·阿拉姆二世直接统治,而且沙·阿拉姆二世受到英国人的保护。沙·阿拉姆二世答应了这些条件后,马拉塔人与米尔扎·纳贾夫·汗就苏克哈塔尔战役期间答应支付给他们的一笔钱产生了争执,他们逼迫沙·阿拉姆二世下令将米尔扎·纳贾夫·汗逐出宫廷。这些事情发生在十二月底,当时这位不幸的君主刚刚复辟十二个月。

1773年,扎比塔·汗恢复了职位,希萨姆-乌德-道拉受到重用。英勇的米尔扎·纳贾夫·汗身边还有一支身强力壮且忠心耿耿的莫卧儿骑兵以及剩余的一支训练有素的步兵团追随他。扎比塔·汗派人到萨哈兰普尔攻打米尔扎·纳贾夫·汗的养子阿弗拉西阿卜·汗。阿弗拉西阿卜·汗率领一支中队守卫萨哈兰普尔,他躲在城中喀布尔大门外一座非常坚固的防御工事内。扎比塔·汗的军队将他包围起来,马拉塔人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切,他们似乎很赞赏新宰相的英勇。第二天,米尔扎·纳贾夫·汗做出了一个影响亚洲政治进程的决定。他全副武装,身披一件绿色的隐蔽罩,就像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的寿衣一样,视死如归,走在他的贴身护卫队前面。当接近马拉塔人的营地时,米尔扎·纳贾夫·汗的军队大声喊出圣战口号“阿拉胡-阿克巴”[7]和“呀!侯赛因”。一个不信教的和平代表团前来迎接他们,这些人向他们亲切地打招呼,并假装友好地带他们前往自己的营地。

莫卧儿步兵

莫卧儿骑兵

阿弗拉西阿卜·汗率领一支中队守卫萨哈兰普尔,米尔扎·纳贾夫·汗躲在城中喀布尔大门外一座非常坚固的防御工事内

可能是因为最近从浦纳传来佩什瓦去世的消息,加上与罗希拉人的争执,所以马拉塔人不愿继续与米尔扎·纳贾夫·汗针锋相对,因此出现了现在这种奇怪的局面。结果是,米尔扎·纳贾夫·汗从激动中平静下来,他同意与马拉塔人一起进攻罗希尔坎德。我们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些反复无常的政客的复杂策略。一方面,他们唆使君主进攻罗希拉人,另一方面,他们暗地里让罗希拉人扎比塔·汗对君主采取行动,同时,他们又将这些敌人联合起来,继续进攻罗希尔坎德。他们和新盟友一起借道阿努普沙哈尔南部的拉姆哈特,朝着罗希尔坎德行军。在拉姆哈特,冬季的恒河是可以涉水通过的。他们的军队还占领了多阿布部分地区。

与此同时,英国人让沙·阿拉姆二世管辖阿拉哈巴德周围的省份,但他们很快发现君主没有能力管理这些地区。因此,他们将这些地区的统治权交给了奥德省督。在布克萨尔战争结束后,进行谈判之前英国人就与奥德省督建立了联系,并在奥德省督管辖区与英国管辖区之间建立了联系。进入德里前,虽然代理官员曾十分明确地告诉沙·阿拉姆二世不能随意发布命令将阿拉哈巴德省和科拉省割让给马拉塔人,但沙·阿拉姆二世还是不顾孟加拉委员会的反对,在马拉塔人的协助下进入了德里,并遗弃了这些省。事实上,允许马拉塔人占领这一大片地区损坏了英国的利益,因为这样一来,马拉塔人会取得在比哈尔和东部各省的边界地区的统治权。然而,英国人已经征服了这些地区,沙·阿拉姆二世之前准许他们在这些地区享受别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巧合的是,如果不派出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去驱逐或压制掠夺成性的马拉塔人,就不能移交这些省份的管辖权。这支军队所需的费用自然由奥德省督承担。从现代的标准看,这样做甚至是完全合法的自我防卫行为。然而,麦考利却描述道:“这些从莫卧儿帝国分裂出来的省份移交给奥德政府大概需要五十万英镑。”英国人派军支援奥德省督舒贾-乌德-道拉,前往抗击马拉塔人。由于哈菲兹·拉马特·汗忙于对抗这些军队,他开始担心经费支出,因此,他想要与马拉塔人谈判。但突然到来的英国人与奥德军队使他方寸大乱,他被迫暂时放弃谈判,加入抗击马拉塔人的联盟中。马拉塔人迅速撤退到伊塔瓦,并在1773年5月返回自己的国家。

我们已经知道,米尔扎·纳贾夫·汗与舒贾-乌德-道拉不仅是亲戚,还是英国将军的老朋友。米尔扎·纳贾夫·汗的支持者马拉塔人撤退时,他来到了联军的营地,并因为之前取得的功绩受到了款待。

米尔扎·纳贾夫·汗在他忠实的莫卧儿军队的护送下,和这支联军一起向阿努普沙哈尔方向前进。正如我们所见,阿努普沙哈尔曾是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的军队驻地,地理位置非常适合英国军队驻军,因为他们的军备非常先进且他们力图保持印度各邦之间的平衡。阿努普沙哈尔北面是苏克哈塔尔浅滩,纳吉巴巴德的罗希拉人通过这个浅滩往来于各个地区。南面是罗马加特浅滩,从阿里格尔一直延伸到巴雷利。从这时起,罗马加特浅滩成了英国人的驻地,直到1806年英国人占领了这个国家。之后,英国人发现密鲁特镇的地理位置更靠近印度中心地区,于是,他们遗弃了阿努普沙哈尔的驻地。尽管恒河流域洪水泛滥,但现在密鲁特仍是一个屹立在恒河右岸的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现在唯一能够证明英军长期驻扎在此地的是两块墓地,里面有许多已看不清碑文的坟墓。

米尔扎·纳贾夫·汗与他的盟友在阿努普沙哈尔分开,因为他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舒贾-乌德-道拉任命他为副宰相的任命函,另一封是英国将军向君主极力推荐他的推荐信。扎比塔·汗宽宏大量,虽然他与米尔扎·纳贾夫·汗之间有血海深仇,并曾亲手杀死了副宰相的亲戚以及他以前的庇护者、阿拉哈巴德前任总督穆罕默德·库里·汗的父亲,但这些他都既往不咎。虽然可能无意这样做,但巴克爵士向君主推荐米尔扎·纳贾夫·汗这样一个极力反对罗希拉人与马拉塔人的将领,也许是个明智之举。

拿着推荐信与任命书,米尔扎·纳贾夫·汗带领一支装备精良且忠实的军队,前往宫廷上任。新上任的宰相扎比塔·汗得到了贾特人的支持,但曾经负责当地税收的希萨姆-乌德-道拉被解除了职务,并被拘禁,被迫交出了一部分非法获得的财富。通过希萨姆-乌德-道拉,我们可能觉得沙·阿拉姆二世统治时期政府官员缺乏监督,但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并不充分。虽然希萨姆-乌德-道拉在这个又小又贫穷的地区当税官不到两年,但他交出非法所得的金额总共超过十五万卢比。阿卜杜勒·阿希德·汗接替了希萨姆-乌德-道拉的职务,此后,他便有了马贾德-乌德-道拉这个头衔。另一位宰相候选人曼祖尔·阿里·汗成为宰相。对于这两个官员,在这里必须说明的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阿卜杜勒·阿希德·汗是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他体现出这个地区的人特有的气质。印度人尽皆知,克什米尔地区的人毫无信仰,缺乏男子气概。曼祖尔·阿里·汗既不是一位蠢笨的政客,也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叛徒。

现在,克什米尔人阿卜杜勒·阿希德·汗被授予了头衔,并得到了一个有利可图的职位,他曲意逢迎的做事方式很快受到了懒散的君主的青睐。那时,米尔扎·纳贾夫·汗似乎也被沙·阿拉姆二世暂时的风光欺骗。事实证明,一个胆小懦弱的酒色之徒的幡然醒悟有别于一个从不猜忌的、真正善良的人的醒悟。

上述内容是米尔扎·纳贾夫·汗与奥德省督联盟后取得的第一个成果。他后来在沙·阿拉姆二世同意彻底摧毁罗希拉的帕特人时付出代价。沙·阿拉姆二世的个人领地与奥德省督的封地之间的区域先被阿里·穆罕默德占领,后又被阿里·穆罕默德的儿子的摄政王——哈菲兹·拉马特·汗占领。然而,自从阿里·穆罕默德与已故宰相萨夫达尔·扬格发生战争后,奥德地区的统治者开始垂涎该地区。马拉塔人的撤退以及他们对德干的争夺正好为舒贾-乌德-道拉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也是他一直等待的。麦考利和米勒对英国总督沃伦·黑斯廷斯先生加入这一战役的做法感到非常气愤。因为我写的不是英国的历史,所以只能说英国人公开声明他们为莫卧儿帝国的君主服务。沙·阿拉姆二世授予了宰相之前被哈菲兹·拉马特·汗篡夺的权力,因为他们已结盟多年。作为盟友,他们之间明显可以互相帮助,对付各自的敌人,尤其这些敌人碰巧是他们共同的敌人。马拉塔人是所有印度统治者的敌人,罗希拉人与马拉塔人沆瀣一气,或者说罗希拉人没有能力对抗马拉塔人。为了奥德省督的领地安全,也为了英国人在孟加拉的利益,英国人和舒贾-乌德-道拉绝不允许一群毫无信仰的掠夺者占领一片属于他们的地区,况且这片地区还有一条一年四季都能通行的大路。上议院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经过长时间的审判后,沃伦·黑斯廷斯先生最终被宣布无罪,尽管在审判过程中,一些有才干的辉格党领袖极力反对沃伦·黑斯廷斯的做法。对历史学家而言,没有了那时候的激情与诱惑之后,用纯粹理性和抽象的道德去批判过去的历史,是很容易的。然而,这种批判如果会影响某种司法裁决的结果时,就不应忽视它的必要性。

沃伦·黑斯廷斯

这也许体现了英国人良好的判断力与正义感。当他们冷静地思考这种做法时,得出了一个结论:谴责沃伦·黑斯廷斯其实是在谴责英国人在印度的所作所为。按照逻辑,这个结论会使英国人撤出印度,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这也显示了宣布沃伦·黑斯廷斯无罪的道德悖论。麦考利反对上议院宣布沃伦·黑斯廷斯无罪的判决结果,因为这在公开审判史上是不允许的。无论如何,麦考利也坦承,英国人普遍赞同上议院的判决。不仅如此,甚至对这一事件的控告在弹劾开始前就取消了。

然而,作为莫卧儿帝国最强大的盟友,宰相对边界领土的占领是否会对英国在印度的利益造成威胁,还是个未知数。沙·阿拉姆二世的行为(准确地说应该是米尔扎·纳贾夫·汗的行为,因为沙·阿拉姆二世在他手中并不自由)是需要着重说明的一个方面。但我认为无论是米尔扎·纳贾夫·汗还是沙·阿拉姆二世,都希望将罗希尔坎德省从哈菲兹·拉马特·汗的手中转交到舒贾-乌德-道拉手中。显而易见,自从阿里·穆罕默德开始叛乱,罗希尔坎德省的篡权者帕坦人早已成为莫卧儿帝国的敌人。其间,只有一次例外,就是1761年,在帕尼帕特战役中他们加入自己的同胞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的阵营。很明显,罗希拉人虽然可以在寒冷的季节通过位于罗希尔坎德省的浅滩渡过恒河,但他们从来没有机会控制这些浅滩。另外,他们近来与马拉塔人签订了条约,而这份条约并没有考虑到莫卧儿帝国的利益。东方政治家并不都是小心谨慎的。然而,罗希拉人实际上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保持自己作为封臣的忠诚。另外,要充分考虑到德里政府的重要性,它完全有能力约束自己的重要大臣或最强大的支持者。

舒贾-乌德-道拉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动机。他常得到罗希拉人的帮助,与罗希拉人之间也有协约,这应该能使他们忘却彼此之间早年的敌对。此外,无论沙·阿拉姆二世最后是否同意攻打帕坦人,或英国人是否会提供帮助,都不会对他造成严重影响。如果他认为罗希拉人有可能与马拉塔人谈判,那么他一定清楚,当他前来支援罗希拉人的那一刻,谈判已经失败。而且,如果他想指挥马拉塔人的行动,首先需要加强帝国的统治,并且积极履行1772年条约中规定的职责。

然而,必须补充一点,舒贾-乌德-道拉还没有能力完全依靠自己做这些事,他需要帕坦人的帮助。因为,首先,他已经将马拉塔人驱逐出去,但哈菲兹·拉马特·汗并没有按照之前的协约支付给他相应的报酬。其次,他的行动仅针对哈菲兹·拉马特·汗及其忠诚的追随者,并且扎比塔·汗和其他罗希拉人首领已经加入他的阵营。其他人,包括已故的达乌德·汗的儿子们,都坐山观虎斗。创建罗希拉军队的阿里·穆罕默德的儿子法伊祖拉·汗,各个方面都受到同族人的尊敬,虽然他不会在老朋友需要自己时抛弃朋友,但他强烈反对哈菲兹·拉马特·汗的行为,并且督促他履行条约规定,付给舒贾-乌德-道拉应得的报酬。扎比塔·汗脱离联盟后,得到了密鲁特附近的一个地区。已故宰相统治时期,该地区的马拉塔人已经被驱逐出去。

1773年10月,伊塔瓦要塞被攻破,马拉塔人的军队最终被赶出多阿布。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里,舒贾-乌德-道拉一直与罗希拉人谈判,并忙着巩固自己与帝国政府和英国人之间的联盟。1774年1月,联盟军队继续向北挺进。4月12日,英国人进入罗希尔坎德。当哈菲兹·拉马特·汗最后一次被要求支付欠下的债务时,他当着所有部下的面做出了答复。同时,君主派出一支纵队加入联盟军队,并亲自送了军队一段路程。他还专门发布公告,准许奥德省督舒贾-乌德-道拉征服多阿布地区。科拉省和阿拉哈巴德省的英国人也准许了舒贾-乌德-道拉的行动。英国人的态度消除了这些省份的临时统治者对割让土地的所有质疑,并表示,即使君主明白自己没有能力统治这些省,也不能把它们割让给奥德省督和英国人的敌人。

4月23日,英国军队突袭了哈菲兹·拉马特·汗在卡特拉的军营。哈菲兹·拉马特·汗英勇抵抗,但很快被击败并被杀死。法伊祖拉·汗得到了英国人的原谅,依旧统治着他在兰普尔的世袭封地(这块地方依旧由他的后裔统治)。按照君主的诏书,舒贾-乌德-道拉顺利占领了该省其他地区。

副宰相米尔扎·纳贾夫·汗率领的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虽然没有及时抵达并积极参与这次短暂的战役,但是舒贾-乌德-道拉在接管他征服的土地的授权仪式上,同意用一笔丰厚的罚金承认君主道义上的帮助对他的胜利产生了重要作用。他还派援军支援米尔扎·纳贾夫·汗,协助他攻打巴特普尔的贾特人。同时,扎比塔·汗从他最近在密鲁特获得的封地上被赶了出去,但第二年他又获得了这块封地的统治权。这件事表明阿卜杜勒·阿希德·汗处理内政的不足之处,(不用说)他当时一定受了贿赂。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奥德省督在他最幸运的时候遇到了一生唯一的劲敌,这个敌人既无法通过军队镇压,也无法利用计谋欺骗。1775年1月,舒贾-乌德-道拉去世。当然,如此知名的公众人物去世后一定会到处张贴令人震惊的布告,关于去世原因的解释在当时也是广为流传。无论传言是否真实,都值得将其作为一种结局提一下,而且这一传言也具有可能性与合理性。据说,哈菲兹·拉马特·汗去世后,他的家人落到了舒贾-乌德-道拉的手里。舒贾-乌德-道拉派人去传唤这位已故酋长的一个女儿,在面谈过程中,这个年轻的女子为了报仇,用一把有毒的匕首杀死了杀父仇人。记载这个故事的权威著作《上世纪印度伊斯兰教统治史》[8]的作者说:“虽然这种说法可能没有现实的依据,但是当时的人们对此说法深信不疑,如同相信‘上帝是我们的庇护者’一样。”

1789年的《加尔各答翻译》的编辑声称找到了关于舒贾-乌德-道拉真正死因的有力证据。舒贾-乌德-道拉死于腹股沟淋巴癌,因此他府上的女人都被放了出去,翻译(也即该编辑)认识其中的一个女子。他们曾就这个话题创作了一首歌曲。另外,他们还说了这件事的一些细枝末节,并且指出那位年仅十七岁的女子在省督受伤当天就被处死了[9]。

无论哪种说法正确,总之奥德省督的去世,给衰落的莫卧儿帝国造成了沉重打击。自从1743年米尔·曼努在穆罕默德·沙统治时期击败艾哈迈德·沙·杜兰尼以来,莫卧儿帝国才开始看到一线希望。如果舒贾-乌德-道拉的政治生涯能再延续几年,在他的野心与旺盛的精力的促使下,在英国军队的军备与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在米尔扎·纳贾夫·汗的忠诚与正直的守卫下,莫卧儿帝国就有可能加强抵抗马拉塔人的力量,并改变整个印度历史。

但是舒贾-乌德-道拉的儿子,也即他的继承人,是一个意志薄弱并耽于享乐的人。他从未离开自己所在的省份。虽然副宰相米尔扎·纳贾夫·汗因为自己的毕生成就成了真正的宰相,但他也没有能力巩固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1774年,扎比塔·汗的失败引起了贾特人的不满。因此,他不得不去罗希尔坎德,准备抗击贾特人。事实上,他不仅从贾特人手里夺回了阿格拉的要塞,还派了一支军队,由哈马丹[10]的莫卧儿军官穆罕默德·贝格率领,占领了阿格拉。但勇敢的贾特人的首领兰吉特·辛格并没有感到畏惧,他率部向都城行进,并率领一万骑兵占领了西坎德拉巴德。虽然德里的军队仅剩五千骑兵和两个营的步兵,但这已经足够驱逐入侵者。然而,不久,兰吉特·辛格又折返回来,沃尔特·莱因哈特率领的正规军与携带的机枪加强了他的军事力量。但此时米尔扎·纳贾夫·汗已经从罗希尔坎德回来,并在1774年雨季后,率兵前去抗击贾特人。哈里亚纳邦的酋长纳贾夫·库里·汗率领约一万士兵前去支援米尔扎·纳贾夫·汗。这位酋长是拉图部落的人,后来改信了印度教。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也是宰相米尔扎·纳贾夫·汗忠实的追随者,还是比卡尼尔地区的土著。比卡尼尔地区南部与拉杰普塔纳接壤,北部与哈里亚纳邦及首都周围各邦相邻。纳贾夫·库里·汗曾在阿拉哈巴德为穆罕默德·库里·汗的父亲效力,也就是米尔扎·纳贾夫·汗的早期庇护者,与他关系密切。这位酋长在穆罕默德·库里·汗的父亲的主持下成为一名伊斯兰教徒,自此,成为穆斯林的一员。我描述的这一时期,他负责管理一个每年交税两百万卢比的县,获得了赛义夫-乌德-道拉的头衔。

迪万阿卜杜勒·阿希德·汗对米尔扎·纳贾夫·汗率军参加这次战役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会使君主对这位强大的竞争对手产生偏见的机会。此外,最近米尔扎·纳贾夫·汗被任命为纳伊布·维齐尔,这使他非常沮丧。事实上,沙·阿拉姆二世夹在这两位大臣之间,就像中世纪的传奇英雄夹在自己的善恶天使之间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他的情况的有利一面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至于这个狡猾的克什米尔人为了取代米尔扎·纳贾夫·汗做了些什么,现在还没有详实的史料记载。如果米尔扎·纳贾夫·汗战败,阿卜杜勒·阿希德·汗也不会很幸运,因为当他的竞争对手米尔扎·纳贾夫·汗对抗贾特人时,扎比塔·汗的部下人开始叛乱。阿卜杜勒·阿希德·汗不得不率军前往北方。这次远征中,因为阿卜杜勒·阿希德·汗显得意志十分不坚定,同时他缺乏军事素养,所以扎比塔·汗又一次变得极其难对付。幸运的是,紧急关头,一名使者来到德里,他请求为新奥德省督阿萨夫-乌德-道拉举行授权仪式。护送这名使者的是一支由五千精兵和一个火炮队组成的军队,他们由拉塔夫·汗指挥,这个人是已故奥德省督舒贾-乌德-道拉最赏识的将军。及时赶来的援军拯救了整座都城,使君主与屡次犯上作乱的扎比塔·汗和解。这一事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莫卧儿帝国政府的尊严(参见下一章)。

同时,莫卧儿的军队发现,贾特人在他们酋长的率领下驻扎在距德里六十英里的霍达尔镇。该镇位于马图拉道路旁。当贾特人被驱逐出霍达尔镇后,他们撤退了数英里,在一个叫考特班的防守坚固的村庄驻扎了下来。米尔扎·纳贾夫·汗试图将贾特人封锁在村庄里。经过两个星期的几次小规模战斗后,贾特人被迫撤退到迪格要塞。几年后,在迪格要塞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迪格”可能源于某个词汇的变体,意为坚固的堡垒,如“dirajgarh”。这座要塞里有一座类似乐园的美丽宫殿,坐落在一个人工湖的岸边。人工湖的水是从阿尔瓦尔高地部分地区引来的。当米尔扎·纳贾夫·汗发现贾特人停止了突围时,他率部离开迪格的营地,前往巴萨那。在巴萨那,米尔扎·纳贾夫·汗与贾特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1775年,莫卧儿军队的先锋由纳贾夫·库里·汗指挥。这支军队主力的中心位置是米尔扎·纳贾夫·汗本人,两翼是印度兵纵队以及炮兵,由英国人在孟加拉国训练的一名军官率领。队伍的后方是莫卧儿骑兵。敌军在沃尔特·莱因哈特的率领下发起进攻,这是一支由五千名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步兵组成的队伍,贾特人的散兵和重型大炮负责掩护他们。在敌军连续不断猛烈炮击下,米尔扎·纳贾夫·汗的炮军部队也迅速做出反击。但米尔扎·纳贾夫·汗还是很快失去了几名优秀的军官,自己也负了伤。随后队伍发生了短暂的混乱,但米尔扎·纳贾夫·汗虔诚地祈求伊斯兰教诸神的保佑,立即率领莫卧儿骑兵进攻贾特人。这些骑兵是他忠诚的追随者,人们将会永远牢记他们。纳贾夫·库里·汗率领步军紧随其后,终于打败了贾特人。沃尔特·莱因哈特率领的军队仅仅能够掩护剩余的败军向迪格撤退。撤退途中,虽然沃尔特·莱因哈特的军队一向秩序井然,但他此时不得不竭力维持秩序。胜利者缴获了大量战利品,他们很快来到一片开阔地,紧紧包围了失败的敌军。然而,因为迪格要塞中的粮食储备量很大,所以十二个月的严密封锁最后证明是无效的。1776年3月底,这个要塞还没有沦陷。迪格要塞的守军发现了一个可以逃走的方法,他们将所有能够带走的物资驮在大象身上,逃到了邻近的库姆比哈伊尔城堡。贾特人的塔库尔剩余的财产被胜利者洗劫一空。他的银盘,一切奢华的用具和装备,以及军队的金库,加起来可能有六十万卢比。这些钱的相对价值可能不少于我们现在的二十五万英镑。

米尔扎·纳贾夫·汗取得胜利后,忙于安排被征服地区的各种事务。这时,他收到了一条来自宫廷的情报。情报上说,因为扎比塔·汗轻而易举地战胜了迪万阿卜杜勒·阿希德·汗(即马贾德-乌德-道拉),他变得越来越大胆,甚至抓了大批锡克教徒,准备率领他们进军首都。

这位有魄力的宰相立刻回到德里,并受到了规格极高的迎接。他在佣兵队长沃尔特·莱因哈特的陪同下出席了迎接仪式。巴萨那战役后,沃尔特·莱因哈特用他惯常的做法,带着军队投奔了势力最强的一方。与此同时,沃尔特·莱因哈特的老上司米尔·卡西姆在德里附近去世。经过多年东躲西藏的痛苦生活后,米尔·卡西姆最后定居在他后来去世的地方,幻想着有朝一日在君主的军队中谋得一官半职。布鲁姆记载的米尔·卡西姆去世的日期是1777年6月6日[11]。需要补充的是,米尔·卡西姆的全部财产最后被洗劫一空,为了购买一块裹尸布,他的家人卖掉了他的一条披肩。然而,这一年发生的事件的细节以及结果需要在新的一章中说明。

注:以下是汉米尔顿上尉记录的1772年条约的附加条款,其中前一部分是联盟军队关于进攻和防御的普通条款。

纳贾夫·库里·汗

米尔·卡西姆

帝国的宰相将会承认罗希拉人的地位,用和平方式或战争手段促使马拉塔人撤退。无论马拉塔人在任何时间进入印度,宰相必须驱逐他们。因为以上原因,罗希拉人的酋长同意通过以下方式支付宰相四百万卢比,支付方式如下:其中一百万卢比用硬币支付,剩余的三百万卢比从1780年开始,三年内付清。

这里仅仅省略了多余的或不重要的词语,但并没有一个词提到关于支付给马拉塔人酬金的事情。认为奥德省督是马拉塔人酬金的唯一担保人的观点并不明确。因为马拉塔人并没有放弃罗希尔坎德,直到宰相将他们驱逐出去,而且也没有付钱给他们。然而,正如我们所见,这个注解没有史料依据。除汉米尔顿的著作外,《莫扎法伊尔传》以及弗兰克林的《沙·阿拉姆》都是这一章的主要参考资料。

* * *

[1]浦纳是地处印度西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第二大城市。——译者注

[2]布朗克即威廉·布朗克(1620—1680),英国的一位政客,1660年被选举为代表韦斯特伯里的下议院议员。——译者注

[3]齐芬奇即托马斯·齐芬奇(1600—1666),英国查理二世的私人衣橱与珠宝的管理者,深受查理二世宠信。——译者注

[4]也就是十万英镑,但当时的十万英镑也许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万英镑。——原注

[5]法鲁卡巴德是今印度北方邦中部著名的城市,临恒河右岸而建,位于阿格拉以东一百六十公里处。——译者注

[6]包括五十二个帕尔加纳,现在属于萨哈兰普尔县和穆扎法尔纳格尔县。——原注

[7]阿拉胡-阿克巴(allah ho akbar),伊斯兰常用语,意为“真主至大”。——译者注

[8]《上世纪印度伊斯兰教统治史》,即a history of the mahomedan power in india during the last century,作者是格拉姆·侯赛因。——译者注

[9]《上世纪印度伊斯兰教统治史》,第三卷,第268页。——原注

[10]哈马丹是伊朗的一个省。——译者注

[11]《孟加拉军队史》,第467页。——原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