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8章 世界大战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战争的范围 根据官方文件,始于1914年8月月初的世界大战最初被称为“欧洲战争”。不久,土耳其参战。战火蔓延至欧洲之外。欧洲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事实上,欧洲之外绝大多数国家相继卷入了战争。当然,有些国家仅仅宣称参战,实际上并未真正参战。

交战双方 战争一方是德国与奥匈帝国,另一方是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英国和日本。根据1879年《三国同盟条约》及续订条约,德国与奥匈帝国并肩作战。三国同盟的第三方意大利宣布保持中立,因为《三国同盟条约》规定:在奥匈帝国单方防御战或者德国单方防御战中,意大利才有义务参战。1914年9月5日,英国、法国与俄国签订了《伦敦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形成。《伦敦协约》要求三国“战争期间不得与德国单独媾和”。根据1902年《英日同盟条约》(1905年续订),日本作为英国盟友参战,并遵守《伦敦协约》。比利时纯粹为了卫国而战,不是任何一方的盟友。

比利时的立场 我们应该为比利时点赞。比利时人放弃幸福、安逸的生活,全心全意捍卫国家尊严。当时,德国向比利时抛出了诱人的条件——不必与德国结盟,只须保持中立。比利时人只要让德军畅通无阻地进入法国,就能继续过着平静、富足的生活。然而,1914年8月2日,比利时政府拒绝了德国诱人的条件,决定捍卫国土。这个决定意味着外援到来前,比利时这个小国将独自面对世界大战主战国的雷霆之师。

协约国的兵力 在世界大战中,欧洲人民与亚洲人民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战争中心始终在“西线”,即从比利时海岸一直到瑞士进攻与防御的战线。此外,尽管英国(征兵八百五十万人)、俄国和意大利竭尽了全力,但战争的重担都压在了法国身上。法国人口比英国人口少很多。1914年,从比利时尼乌波特到瑞士四百英里的战线上,其中三百英里由法军守卫。甚至到了战争后期,在法国男性人口数量已经降到极少的情况下,法军依然坚守着二百五十多英里战线。相比而言,英军与比利时军队只坚守着约一百五十英里的战线。同时,无法忽略的事实是,在孚日山脉漫长的边境线上,守军寥寥无几。无论如何,法国已经竭尽全力,几乎用完了一切可用的资源,这个事实不容否认。

施里芬计划 为了与俄军、法军作战,德军总参谋部准备了几套方案。德国最高统帅部最终选择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源于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的一个伟大构想,最终由1891年至1906年任德军总参谋长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制订。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的最初设想是,一边对俄国进行防御战,一边集结德军主力一举击溃法军。一旦德军达到了目的,法军就丧失战斗力,而德国就能利用外交手段从容对付俄国。当初,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设计这个计划时,打算命德军穿过法国东部的埃皮纳勒和图勒的中间地带,迅速攻入法国。不过,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的判断十分准确,这条进攻路线将在法国意料之中。如此一来,德军必定要打一场正面硬仗,不可能速战速决。因此,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修改了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的计划:德军经中立国比利时进攻法国。施里芬计划强调德军避开正面迎战,穿越比利时,绕过法军左翼,然后直捣巴黎。

“十六号计划” 施里芬计划离成功仅仅一步之遥。经过反复研究与德军作战的种种可能,法军总参谋部猜测德军可能会取道比利时发动进攻。法国将军奥古斯坦·米歇尔制订了应对计划。不过,战争开始时,法国最高统帅部最终采纳了“十六号计划”。“十六号计划”认为,德军只会入侵比利时部分领土,然后取道比利时默兹河东岸进攻法国。然而,德军下定决心入侵比利时,绝不会畏首畏尾。德军打算充分利用比利时的平坦地形,征用比利时境内所有道路、运河与铁路。开战后,法国发现“十六号计划”与德军的入侵路线不符。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风暴,法军不得不沿西线重新部署兵力。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

列日战役 尽管法军十分强大,拥有悠久的尚武传统,并且指挥官既训练有素又经验丰富,但战争初期阻挡德军前进的并非法军,而是从未经历战争、力量弱小的比利时军队。1914年8月4日清晨,德国将军奥托·冯·艾米赫率军越过比利时边境,向十英里外的列日挺进。比利时将军吉拉德·莱曼率军坚守阵地,直到阵地被德军重炮摧毁。1914年8月16日,列日的最后几座要塞陷落。比利时军队英勇战斗,使德军实施“施里芬计划”受阻。截至1914年8月12日,法军已经部署完毕。

奥托·冯·艾米赫

吉拉德·莱曼

进攻阿尔萨斯 此前,法军总指挥约瑟夫·霞飞已经下达进攻阿尔萨斯的命令。这次军事行动开始于1914年8月5日。1914年8月10日,来自斯特拉斯堡的一支德军进行了反击,迫使法军撤退。又过了一个星期,法军总参谋部才确信德军主力要穿越比利时。

蒙斯战役 与此同时,萨尔堡以南直到隆维北部的西线,几场战役同时打响。1914年8月21日,约瑟夫·霞飞才命令法军进攻从列日赶来的德军。1914年8月20日,英国远征军登陆,配合法军左翼作战。英军约八万人,在约翰·弗伦奇将军的率领下,1914年8月23日抵达蒙斯。在蒙斯,英军遭到德国将军亚历山大·冯·克朗克指挥的第一军袭击。与此同时,英军最高统帅部获悉,法军在沙勒罗瓦发动猛攻,被德军击败。由于面临被德军包围的危险,约翰·弗伦奇将军下达了撤退命令。随后,英军从蒙斯撤退,最终摆脱了穷追不舍的德军。这次撤退可谓虎口脱险。根据约翰·弗伦奇将军发回的一份急报,撤退详情公之于世了,引起英国民众的极大反响。人们发现,历史竟然惊人的相似:1809年,正是因为约翰·穆尔爵士下令从西班牙科伦纳撤退,才确保了英军顺利登船离开。

约翰·弗伦奇将军

法军猛攻沙勒罗瓦

法军撤退 1914年8月24日,约瑟夫·霞飞将军向法军下达命令:撤退至阿拉斯-凡尔登防线。1914年8月29日,法国第五集团军在吉斯打了一场阻击战,但未能阻挡住德军前进的步伐。德军迅速向巴黎挺进。1914年9月3日,法国政府迁至波尔多,约瑟夫·西蒙·加利埃尼将军率军坚守巴黎。法军有条不紊地撤退。然而,约瑟夫·霞飞将军很清楚——正如他随后发给政府的急报中所述——“法军稍有懈怠,就会有溃败的危险”。此时,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岌岌可危。德军所向披靡,法军处于崩溃边缘。不过,沉着、冷静的约瑟夫·霞飞将军依然安之若素。

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3日,法军飞行员报告:亚历山大·冯·克朗克所率部队抵达桑利斯后,并未直捣巴黎,而是转向东南,继续前进。德军放弃了原定目标巴黎,进行了一场举世闻名的冒险。一旦德军成功,将会切断约瑟夫·霞飞将军所率部队与巴黎守军之间的联系。随后,约瑟夫·霞飞将军指挥军队反击。英法联军和约瑟夫·西蒙·加利埃尼将军的巴黎卫戍部队共同进攻德军。1914年9月6日至13日,双方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马恩河战役。最终,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宏伟计划受阻,德军被迫撤退。然而,德军并非强弩之末。按照精心设计的防御计划,德军撤退至埃纳河沿岸预设阵地。很快,德军巩固了埃纳河防线。不过,德军已经失去了攻占巴黎的时机。马恩河战役粉碎了德军占领西欧的计划。

马恩河战役,法军炮轰德军阵地

马恩河战役,法军进攻德军阵地

坦能堡战役 正当德军向巴黎迅速逼近时,俄军勇敢地承担了应尽义务。人数众多的俄军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地与德军拼杀。然而,整个战争期间,俄军几乎没有打过胜仗。1914年8月28日,在坦能堡战役中,进攻东普鲁士的俄军遇到了保罗·冯·兴登堡的德军,最终大败而归。坦能堡战役一度被德国人传为佳话。然而,遭受惨败的俄军不仅勇于担当,而且不辱使命。俄军长驱直入东普鲁士,虽然在坦能堡战役中阵亡了五万人,但缓解了西线英法联军压力。

保罗·冯·兴登堡

坦能堡战役

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与伊瑟河战役 在西线,双方进行了“奔向海岸”之战。德军沿埃纳河,不断北进,与英军、法军、比利时军队竞赛,最后双方都到达了海岸。冬天即将来临,从比利时的尼乌波特到瑞士四百英里的战线上,双方进入战壕(尽管并未完工)对峙。虽然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已经被德军占领,但比利时近海一隅,也就是从尼乌波特到迪克斯梅德的沿海地区,依然被比利时国王阿尔伯特一世的军队控制着。英军坚守着著名的伊普尔突出部。从尼乌波特到德军控制的圣米歇尔,一直向南延伸,途经英法联军控制的法国北部的阿尔芒蒂耶尔、德军控制的里尔及法军控制的阿拉斯、苏瓦松和凡尔登,最后沿着易守难攻的孚日山脉,直到贝尔福和巴塞尔之间的瑞士边界。“堑壕战”初期,德军想攻破这条战线的最北端。然而,1914年10月21日至10月30日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中,英军奋力抵抗。1914年10月18日至10月25日伊瑟河战役中,比利时军队利用汛期与德军对峙。最终,德军的行动受阻。

唯一出路 欧洲文明一向以善于创造而著称。然而,步入现代,欧洲文明正不遗余力地毁灭一切。其结果可想而知:短短时间内,满目疮痍,令人震惊。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是:参战哪方能够消耗得起并承受得住这场漫长的灾难?欧洲智囊团正在精心设计毁灭方案与克敌致胜的方案。德意志战略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曾指出:“只有一种战术,那就是消耗战。”因为没有哪一方能够避开敌人。军事决策没有捷径。小规模战争或“小打小闹”往往具有诱惑力,这是因为各国认为人力、物力的损失必定微乎其微。然而,西线重大战事绝不可能与“小打小闹”同日而语。号令之下,西线成千上万士兵从战壕内一跃而出,勇敢地直面战斗中的死亡与伤痛。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迈出了走向和平的第一步。虽然前路漫漫,充满血腥,但绝非永无止境。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他们慷慨赴死。在古希腊罗马诗人及早期基督教作家笔下,为战争献身的人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

第一次伊普尔战役,英军阻击进攻的德军

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中的肉搏战

第二次伊普尔战役 1915年,英国与法国在西线背水一战。结果损失惨重,收效甚微。1915年3月和9月,英军先后进攻德军在新沙佩勒和洛斯的阵地,均无果而终。1915年5月与9月法国将军菲利普·佩坦与诺埃尔·德·卡斯特诺分别在阿拉斯和香槟发动数次突袭,均以失败而告终。法国官方从未公布阵亡的兵力。不过,在1915年阿图瓦战役和香槟战役中,英法联军很有可能战死了二十万人——不包括堑壕战每日损失人数。德军以防御战为主,虽然损失较少,却不得不退避,丧失了“先发制人”的主动权。1915年4月22日,德军打响了第二次伊普尔战役。这场战役与1914年冬第一次伊普尔战役极其相似。其间,德军使用瓦斯毒气暂时突破了英军防线。不过,英军随后重筑防线,德军的进攻最终失败。

第二次伊普尔战役,德军向法军阵地释放毒气

杜纳耶茨和盖利博卢撤退 在其他战场,同盟国接连获胜,德国与奥匈帝国的人民倍感振奋。此时,两国国内的生活必需品已经变得紧缺。俄军最高统帅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叔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他身材魁梧,看起来威风凛凛。他虽然才华一般,却也聪明能干。1914年,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率军进攻加利西亚,并于1915年初将奥匈帝国军队赶走。1915年春,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的军队已经攻入匈牙利境内。与此同时,前来援助奥匈帝国军队的德军打了一场与坦能堡战役不相上下的胜仗。1915年4月28日,德军陆军元帅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在杜纳耶茨大破俄军,史称“杜纳耶茨战役”。俄军从杜纳耶茨撤退。俄军虽然兵多将广,却缺乏训练,缺少装备。撤退途中,俄军边打边逃,苦不堪言。骁勇善战的德军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指挥有方,穷追不舍。俄军死伤及被俘人数多达一百多万人。这是自拿破仑·波拿巴从莫斯科撤退以来,俄军遭遇的最大一场败仗,曾经的军事强国风光不再。然而,1915年9月,在加利西亚战场全面溃败的情况下,俄军最高司令部临危不乱,在普里佩特沼泽附近,以平斯克为中心,最终稳住了军心。1915年4月至1915年12月,为了夺取君士坦丁堡,英军试图进攻加里波利半岛,但最后彻底失败。然而,英军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军压力。或许正因如此,举步维艰的俄国才没有退出战争。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

塞尔维亚沦陷 1914年10月,支持同盟国的土耳其参战。与此同时,意大利向奥匈帝国索要特伦蒂诺与的里雅斯特,但无果而终。尽管俄军惨败,但1915年5月意大利还是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协约国。然而,这让保加利亚望而却步。1915年10月,保加利亚军队越过塞尔维亚边境,在奥匈帝国军队帮助下,一举占领了塞尔维亚这个不幸的国家。1915年10月2日英法联军在萨洛尼卡登陆,但无力改变塞尔维亚灭亡的命运。大批塞尔维亚人越过阿尔巴尼亚山脉,抵达亚得里亚海海岸,搭乘英法联军的军舰黯然离去。

凡尔登战役 1916年的主要战役是2月21日至11月30日的凡尔登战役与7月1日至11月18日的索姆河战役。大战期间,德军的重要目标是夺取凡尔登。凡尔登战役与德国将军埃里希·冯·鲁登道夫1918年3月发动的著名攻势有所不同。这次,德军不急于突破英法联军阵线。进攻凡尔登之前,德军已经进行了周密计划——不惜一切代价,缓慢向前推进,一寸寸逼退强大的敌人。

凡尔登战役

埃里希·冯·鲁登道夫

第一次进攻时,德军逼退了法军。原本平淡无奇的凡尔登小镇陷入了危险之中。不过,法军很快振作起来,展示出法兰西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法军不仅守住了阵地,而且在亨利·菲利普·贝当担任指挥官后取得了新的进展。每天夜晚,在唯一一条通往凡尔登战场的路上,运输军火的大卡车络绎不绝。送到战场的军火很快就被战争的熔炉消耗殆尽。直到仲夏,德军依然在攻打凡尔登。法军资源极其匮乏,几乎难以为继。就在这时,英国陆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在绵延二十五英里的阵线打响了索姆河战役。

道格拉斯·黑格

索姆河战役 英国打响的索姆河战役与德军发动的凡尔登战役一样,恰好印证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的话:只有一种战术,那就是消耗战。英军虽然竭尽全力将战斗减员降到最低限度,但正面迎敌,步步为营,寸土不让,依然有成千上万的人或死或伤或俘。当然,寸土值得一争。正是因为索姆河战役,德军最终在凡尔登战役中惨败,因为德军无法把全部兵力投入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动摇了德军战无不胜的信念。最终,英法联军发动的进攻在冬天的泥沼中落下帷幕。

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

为了支援英法联军的西线攻势,1916年6月4日俄国将军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在普里佩特沼泽对德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奥匈帝国军队在西线支援德军,猛攻特伦蒂诺的意大利军队。作为普里佩特沼泽战役和特伦蒂诺战役的进攻方,俄军与奥军的开局都十分顺利。随着防御方的优势逐渐显露,进攻方均无果而终。

罗马尼亚奋战 1916年8月,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一方,但几乎没有对战局产生任何影响。当时,德军恰好能够抽出一支强大的部队。击败罗马尼亚军队之后,德军占领了布加勒斯特和瓦拉几亚。后来,在摩达维亚的锡雷特河,德军遭遇亚历山德鲁·阿维雷斯库指挥的军队,最终停止了军事行动。

俄国革命 1917年,欧洲大部分地区遭到严重破坏,这场可怕战争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这时,一个原本强大的帝国彻底倒下了,1917年3月15日,一场革命迫使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新成立的共和政府想要继续战争。然而,从这一刻起,俄国继续战争的努力毫无价值。德军在东线的压力得到缓解,无异于起死回生,导致战争推迟十八个月才结束。

美国参战 然而,德军的兵源枯竭了。1917年2月24日至3月6日,德军按照原定计划将西线部分兵力撤至兵力更加短缺的预设战线,即著名的“兴登堡防线”。这样一来,德军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有限兵力,而且可以在东线留出储备军。不过,1917年4月6日美国国会及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宣布参战,敲响了德军的丧钟。

亚历山德鲁·阿维雷斯库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美国人一向反对干涉欧洲事务。许多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美国驻伦敦大使沃尔特·海因斯·佩奇,极力鼓吹干涉的理由,但最终美国依然坚持中立。直到1917年1月31日,德国发动了无限制潜艇战,美国才改变了立场。美国人一向渴望海上贸易自由,一直为国家有能力保护海员生命安全而感到自豪。这次,美国人支持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一直想要做的事——参战。很快,士气旺盛的美军投入了战斗,给协约国带来了信心。

法国兵变 1916年12月,罗伯特·乔治斯·尼维尔接替约瑟夫·霞飞将军任法军总司令。1917年4月,他指挥法军,配合英军进攻德军在香槟的防线。第一天战斗结束后,法军死伤惨重,法国内阁匆忙决定停战。法国已经疲惫不堪,政府几乎陷入绝望。法国男性公民感觉一直在被迫流血牺牲。人们用粉笔在运兵火车上写着“和平万岁”。甚至在开往前线的一列火车车身上,写着“开往肉铺”的粉笔字样。后方部队出现了兵变迹象(一般兵变总是从后方部队开始)。驻扎在巴黎附近的部队准备进入巴黎宣布革命。后方部队中的一些将士加入了“布尔什维克”——此时,俄国布尔什维克正在进行革命。世界濒临灾难边缘,协约国体系正在崩溃。

西奥多·罗斯福

沃尔特·海因斯·佩奇

罗伯特·乔治斯·尼维尔

约瑟夫·霞飞

法国将军亨利·菲利普·贝当 法国将军亨利·菲利普·贝当阻止了法军兵变,避免了形势恶化。当时,各种公开或秘密的和平运动势头强劲。亨利·菲利普·贝当将军没有使用暴力镇压,而是通过精神感化缓解了局势。他的这种成就可谓史上一大壮举,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钢铁般的硬汉亨利·菲利普·贝当将军展现出侠骨柔情的一面。他亲自访问各师,分组与所有军官谈话。他命令所有军官倾听部下心声,担当士兵的世俗“告解牧师”。就这样,军中纪律丝毫没有松弛,兵变的火苗在精神感化下熄灭了。据说,当时有谋反之心的几千人(或许是成千上万人)被感化了,只有二十多个人被处决。埃内斯特·拉维斯在《法国现代史》中写道:“时至仲夏,法军士气恢复了。”

亨利·菲利普·贝当

第三次伊普尔战役和卡波雷托战役 1917年下半年,英国承担了最艰难的战斗任务。当时,驻法英军力量非常强大。1917年7月1日,英军达到一百九十六万六千八百三十五人。1917年7月月底,在法军协助下,英军发动了第三次伊普尔战役。1917年11月月初,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战斗后,英军进至帕斯尚尔,并且最终止步于此。1917年8月,法军完全收复了1916年2月德军疯狂进攻凡尔登抢占的阵地。1917年7月,经历了二月革命的俄军在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和拉夫尔·科尔尼洛夫两位将军激励下,鼓起勇气,做最后一搏。不过,俄军进攻加利西亚的行动很快便以失败而告终。1917年10月24日,意大利军队在卡波雷托也遭遇惨败,被迫全面撤退。穷追不舍的德奥联军将意大利军队逼至威尼西亚平原。意大利军队一直撤到皮亚伟河畔才停下脚步。截至1917年年底,双方各条战线再次陷入胶着。

第三次伊普尔战役,英军炮兵向德军阵地发射炮弹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 1918年年初,同盟国旗开得胜,协约国一筹莫展。此时,布尔什维克完全控制了俄国政府。在革命狂潮中,俄国政府公开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并于1918年3月3日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在此之前,布尔什维克一直拒绝偿还欠德国的债务。如今,为了实现令人不耻的和平,布尔什维克竟然同意偿还。《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进行了有利于德国的领土调整。1919年,《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在巴黎和会上被废止。当时,德国从《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中获利颇多,得以从东线全身而退。与此同时,布尔什维克的和平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也渗入德国,侵蚀着德国人的“战争意志”。这是俄军梦寐以求却无法做到的事情。不过,协约国对此并不知情。德国最高统帅部对此已经有所察觉。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发现国内形势日益恶化,便着手计划于1918年3月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

意大利军从卡波雷托战场撤退

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

第二次索姆河战役 1918年3月21日,德军大胆而巧妙地发动了这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第二次索姆河战役”。战斗持续了几个星期。在高压统治之下,厌战的德国人民已经筋疲力尽,变得骚动不安。德国政府财政枯竭,濒临土崩瓦解,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因此,在1918年3月21日大规模进攻中,德军还能够发动持续、迅猛的攻势,这充分反映出德军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军队统帅运筹帷幄的能力。同样,英法联军不屈不挠的精神也着实令人钦佩。英法联军虽然对德国濒临崩溃的局面一无所知,但依然顽强抵抗。将士们明白,经过四年的顽强战斗,数百万人阵亡了,这时就算惨败,目睹德军最后“突围”,也要血战到底。

法国元帅斐迪南·福煦 正当德军疯狂进攻大获全胜之时,协约国各国政府达成共识:英法联军与美军不是统一作战,而是协同作战。法国元帅斐迪南·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军队总司令,指挥各国军队协同作战。不过,协约国各国军队统帅——英军总司令格拉斯·黑格、法军总司令亨利·菲利普·贝当和美军总司令约翰·约瑟夫·潘兴——依然全权负责解决各自军队的战术问题。因此,这绝非统一作战。事实上,各国统帅不仅机智过人,而且忠诚大度,加上斐迪南·福煦元帅行事光明磊落,巧妙地运用人性化手段,使协约国在作战中非但没有乱作一团,反倒井然有序。实际上,从斐迪南·福煦上任之日起,协约国军队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大批德军尽管如潮水般涌向巴黎,但最终被阻挡在亚眠城外。

斐迪南·福煦

约翰·约瑟夫·潘兴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经过协约国军队两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德军最终停止进攻。斐迪南·福煦终于能够腾出手来利用美军大量后备部队发起反攻。1918年7月18日,斐迪南·福煦打响了“第二次马恩河战役”。这场战役持续了三个月,最终以协约国军队大获全胜而告终。

同盟国的困境 实际上,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结束前,早在1918年7月月底,德军的计划已经失败。德军总参谋部已经黔驴技穷,无法派出更多兵力。当时,人们并不清楚补充战场损失的德军后备兵力仅剩下五十五万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年轻的新兵,他们是德国最后的希望。当然,英法联军也陷入了困境。补充战场损失的后备兵力是年满十八岁的孩子与伤口尚未痊愈的士兵。但法国境内已经有一百五十万美军。另外,美军几百万后备兵力正源源不断地从大西洋彼岸赶来。英法联军坚信胜利就在眼前。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协约国军民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取得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然而,德军情况恰好相反。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的情况更糟糕,饥荒与革命接踵而来。此时,德国需要和平。至少目前,德国还能争取到有利条款,因为协约国并不了解德国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还可以为已经残破不堪的国家挽回一些脸面。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英军士兵在弹坑中休息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被俘的德军

德国容克贵族统治破产 历史上,德国从未经历过如此失败的统治。德国政府不仅不承认领导失误,而且听从总参谋部的冲动决定将战争延长了三个多月。结果造成更多人员伤亡与一系列难以估量的政治灾难。德军最终以惨败而告终,并于1918年11月11日签订了停战协定。事实上,德军投降可谓一场军事灾难。德国政府失去了二十二个加盟邦国的统治权,国内一片混乱,有些地方甚至处于无政府状态。

战争结束 1918年秋,同盟国的战争机器与政治机器最终停止运转。在此之前,垂死挣扎的奥匈帝国在意大利前线做殊死一搏。同时,德军在法国的军事行动并未停止。1918年6月15日,奥匈帝国军队在皮亚韦河畔向意大利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此前,被击退的奥匈帝国军队已经损失了十万人。1918年10月24日,双方打响了意大利境内最后一战——维托里奥维内托战役。这时,一场革命正在奥匈帝国酝酿。面对意大利军队进攻,奥匈帝国军队溃不成军。1918年9月29日,保加利亚签订停战协定。1918年10月4日,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退位。土耳其军队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分别被美国将军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和英军元帅埃德蒙·艾伦比击溃。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帝国签署了《穆兹罗斯停战协定》,宣布投降。因此,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时,已经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