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类证治裁

暑症论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冒暑 伤暑 中暑 中 夹暑 暑风 暑厥 暑瘵 疰夏 湿温 暑泻 暑疡 伏暑附)

暑为阳邪,感之者从口鼻吸入,先阻上焦气分,则为头胀脘闷,渐至面垢舌苔,烦渴自汗。热则气泄。

或呕恶腹痛,泄泻肢冷,倦怠少神,经所谓热伤气也。仲景言伤暑脉虚。夫肺主气,夏火铄金,则肺伤而气虚,心主血,暑先入心,则烦汗而脉虚,此《千金》生脉散,所以重保肺而清心也。经云:因于暑,汗烦则喘渴,静则多言。盖暑内扰于营则汗,上迫于肺则喘,内干于心则言多,知暑邪始伤肺,继传心包也。节斋曰:夏至后病热为暑,相火行令,人感之,自口齿入,伤心包络经。烦渴而热,头痛自汗,甚者火热制金,不能平木,搐搦不省人事,名曰暑风。张兼善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其风寒湿,皆地之气系浊邪。所以俱中足经。惟暑乃天之气,系清邪,所以中手少阴心经。暑本属火,而兼风寒湿燥,其传变为疟痢霍乱,而条其浅深同异变症,则有冒,有伤,有中,有中 、暑风、暑厥、暑瘵、湿温之不同,其感而不即病者,至秋时为伏暑。其候寒热苦闷,午后为甚,日暮更剧,得汗则减。治不合法,热炽则伤阴化燥,湿滞则伤阳化浊,以致神昏内闭,脘痞肢厥,斯危候矣。叶香岩宗河间三焦立法,在上以辛凉清解,如竹叶、连翘、杏仁、薄荷、栀皮、郁金、沙参、鲜荷叶。在中以辛苦宣通,如半夏泻心汤之属。在下以温行寒性,质重开下,如桂苓甘露饮之属。此治三焦之大旨也,更宜细审邪在气分营分,治气分有寒温之别。寒则宗白虎汤及天水散;

温则从二陈汤及正气散。理营有清补之宜,清则犀角地黄汤,加入心之品;补则如三才汤、人参固本丸、复脉汤。又如湿热沉混,宜苍术石膏汤。气血两燔,宜玉女煎。宣闭逐秽,宜至宝丹、牛黄丸、紫雪等。扶虚养正,如参附汤及两仪膏。随其变幻,审其阴阳而治要得矣。

〔冒暑〕腹痛水泻,系胃与大肠受之,香薷饮。恶心者,胃口有痰饮也。香薷饮下消暑丸。此暑病之轻者。

〔伤暑〕由静而得之,阴症也。伤暑,则暑邪伤及肉分。纳凉广厦,起居不时,恶寒肢厥,面垢烦躁,汗出,脉虚细,清暑益气汤。或过袭阴凉,恶寒头痛,肢体拘急,肤热无汗,脉弦紧,消暑十全散。或外感暑邪,内伤生冷,腹痛吐利,正气散、六和汤。身热烦渴,小便不利,乃湿盛而气不施化。益元散。烦热头痛燥渴,乃湿蒸而热耗津液,麦冬汤。此暑病之稍重者。

〔中暑〕由动而得之,阳症也。中暑,则暑邪伤及脏腑。夏日远行,阳气内伏,热舍于肾,水不胜火,烦渴喘促,猝然昏晕,用蒜捣汁,和童便灌下。待苏醒后,随症用药。麦冬汤,或人参白虎汤。忌用香薷辛温之品。香薷饮,可治伤暑,不可治中暑。此暑病之尤重者。

〔中 〕行旅农夫,日中劳役,忽头痛壮热,汗泄,肌肉如火,大渴引饮,无气以动,乃热伤元气。益元散、白虎汤、或清暑益气汤。若吐泻脉沉微,不宜用凉药。六和汤、大顺散。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盛身热,得之中 ;此暑与 微有辨也。

〔内伤夹暑〕暑月房劳,兼膏粱水果杂进,致阳气不得伸越,脉沉细,或弦紧。面垢无汗恶寒,四肢厥逆拘急,霍乱呕吐,冷香饮子。或吐利兼作,脉微欲绝,急宜浆水散温之。又有暑痿症,暑月膏粱之人,阳事顿痿,不可全用热药,亦不可全用凉药。黄连解毒汤合生脉散。

〔暑风〕因病暑忽手足搐搦,昏迷不醒,脉浮虚急,先以温水化苏合香丸灌之。俟醒再用药,黄连香薷饮加羌活大效。此因痰火鼓风,蒙蔽心包。若呕吐,前药加陈皮、藿香。小便不利,加茯苓、猪苓、泽泻、滑石。

痰多,加石菖蒲、姜汁。口渴,去半夏、加花粉。泻利,加白术。转筋,加木瓜。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此热兼 也。白虎汤。

〔暑厥〕中暑手足逆冷,二香散,或人参羌活散合香薷饮。有热深厥亦深,烦躁昏冒,便秘溺赤,脉沉滑而数者,大小承气汤加减。有湿热沉混者,苍术白虎汤加滑石。若寒厥脉微者,理中汤,四逆汤加减。

〔暑瘵〕暑热劫阴,咳血吐血。六味汤加阿胶、麦冬、丹皮,或杏仁、西瓜翠衣、竹叶、鲜石斛。

〔疰夏〕夏月患头痛足软,食少体羸,倦怠嗜卧,五心烦热,多属元气不足。补中汤去升麻,加半夏、白芍、薏米、五味子、沙参。肺胃阴虚,生脉散,或加玉竹、杞子、扁豆、石斛等,甘润之品。

〔湿温〕其人伤湿,因而中暑,两胫逆冷,胸满头重,妄言多汗,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切不可汗,汗之必死。苍术白虎汤。

又有冷水澡浴,致暑湿相搏,一身尽痛,自汗发热,五苓散加羌活。若冒暑作劳,乘汗冷浴,身痹如针刺,间有赤肿处,或发水泡者,六和汤加苍术、荆、防。

〔暑泻〕暑伤肠胃,或挟食挟湿,烦渴溺赤,腹痛,阵泻如水,桂苓甘露饮加减。久泻者,玉龙丸。

暑伤心脾,呕泻浮肿,霍乱转筋,六和汤。暑热引饮过多、致水暑交并,上吐下泻,解暑三白散。伤暑吐泻,兼烦乱,香朴饮子。脾胃停积冷湿,致成吐泻,大顺散。若暑盛伤于外,阴冷伤于内,内外受迫,连理汤、桂苓丸、缩脾饮。

〔暑疡〕暑月头顶赤肿,咽喉肿痛,或腿足 肿长至数寸,不堪步履,日夜发热,败毒散。热解,肿自消。

暑疮发泡,由湿热入经腠。黄连解毒汤、香薷饮。

〔伏暑〕秋发为伏暑,初由口鼻吸受,继而内结募原,至伏邪为新凉引动,头痛脘闷,渐至唇燥齿干,烈焰内燔,阴津消灼。内热烦冤,忽然鼻冷气窒。夫暑秽,熏蒸则为粘涎,遏郁则为厥冷,得汗则凉。然有一厥而热,便得汗解者。有再厥三厥四厥而热,但头汗出者。有四末不和,身温而躁扰益甚者。盖邪伏募原之里,热内结,外反不热,仲景所谓热深厥亦深也。若用苦寒直降,竟走肠胃,与膈上结邪无干,宜山栀、石膏、天冬、淡竹叶、枳壳、栝蒌、郁金汁等味。若初但气分阻痹,手太阴肺。宜治上焦,宜杏仁、贝母、薄荷、薏米、滑石、通草、半夏、橘皮、浓朴等味。若由气分延及血分,神呆舌缩,鼻煤唇血,邪已逆走膻中,包络心主。既入营络,神识渐昏,内闭外脱,危期至速。急宜石菖蒲、犀角尖磨汁、连翘、元参、鲜生地、金银花露等。或芳香逐秽宣窍,如藿香、佩兰、郁金、牛黄丸、至宝丹、紫雪等。若热痰粘腻,用竹沥、贝母、橘红、栝蒌、花粉、沙参、甘草、蔗梨汁。俱可选用。最忌脉象涩数,正虚邪陷,手足厥逆,神昏液涸。若溺短自利,潮热不解,中下焦均受,或参用六一散、四苓散。然总以清理上中焦为要。

治暑 ,汗液大泄,中气先伤,虽有膈满潮热,最忌攻下,以无形之热,不能随药攻散也。虽有头额重痛,最忌发汗,以表药皆能升举,痰食浊气支撑膈上也。

许学士治湿温病,胸项多汗,两足逆冷,谵语,其脉关前濡,关后数,此先受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濡弱见于阳部,湿气搏暑也。小急见于阴部,暑气蒸湿也。许氏以关前为阳,关后为阴。纪氏以浮为阳,沉为阴。是名湿温。先以白虎人参汤。次用白虎加苍术汤。头痛渐退,足渐温,汗渐止,三日愈。

孙兆治湿温病,遍身皆润,两足冷,腹满,不省人事,脉小弱而急。以五苓散合白虎汤,十余剂少苏,更与清燥汤调理而安。凡阴病厥冷,胫臂皆冷,今胫冷臂不冷,故知非下厥上行,是阳微寒厥,而合用祛热药也。

张石顽曰:中 用白虎汤,热伤气之治也,用人参白虎汤,兼伤无形之气也。中暑用生脉散,暑伤无形之气也。用清暑益气汤,暑伤于气,兼挟风热,乘虚伤其经也。伤暑用十味香薷饮,风热湿合而伤形气也。

偏于表,则变香薷饮为消暑十全;偏于里,则变香薷饮为六和汤。此夏月鼎峙三法。其用消暑丸者,上盛之湿泛滥而为痞满也。用益元散者,下盛之热,阻滞而为溺涩也。用大顺散者,水果伤于脾也。用冷香饮子者,冷食内伤于胃也。用来复丹者,阴气固结于下也。用五苓散者,阳气遏绝于内也。

暑症脉候

暑脉虚而微弱,或虚大而散,或隐伏。仲景以弦细芤迟为伤暑。皆虚类也。《活人书》曰:中暑与热病相似,但热病脉盛,中暑脉虚,以此辨之。

附方

〔开痞〕半夏泻心汤 见前温。

〔清热〕桂苓甘露饮 肉桂 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名五苓散。 加石膏、滑石、寒水石,名桂苓甘露饮。

〔中 〕白虎汤 见前中风。

〔泻暑〕天水散 见前温。

〔除痰〕二陈汤 见前中风。

〔调中〕藿香正气散 见前中风。

〔凉血〕犀角地黄汤 见前温。

〔滋阴〕三才汤 天冬 地黄 人参 名三才汤。再加麦冬、生地黄,蜜丸。名人参固本丸。

〔滋液〕复脉汤 见前中风。

〔湿热〕苍术石膏汤 即苍术白虎汤,见前中风。

〔生津〕玉女煎 见前温。

〔宣窍〕至宝丹 见前中风。

〔清心〕牛黄丸 见前温。

〔开闭〕紫雪丹 黄金十两,或真金叶,煮取汁一斗,去金。入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各五两,以四味捣入前汁,煮五升,去渣。入乌犀角镑、羚羊角镑、木香、沉香研各五钱,元参、升麻各一两六钱,甘草八钱,丁香捣一钱,以八味入前汁,煮取一升六合,去渣。入芒硝、焰硝各二两,入前汁中,微火煎,以柳木槌搅不住手,候熬至七合半,倾入盆中,半日欲凝,入朱砂研细水飞五钱,麝香当门子研一钱二分,搅匀,候结成霜紫色,铅罐收贮,每服一分至二分,冷水或薄荷汤下。能治一切实火闭结,狂越躁乱,口舌生疮。

〔回阳〕参附汤 人参 附子

〔补润〕两仪膏 人参 熟地 熬膏,白蜜收。

〔除湿〕四苓散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加桂,名五苓散。

〔冒暑〕香薷饮 见前中风。

〔涤饮〕消暑丸 半夏 茯苓 甘草 姜汁糊丸。

〔伤暑脉虚〕清暑益气汤 黄 人参 白术 苍术 神曲 青皮 陈皮 甘草 麦冬 五味子 当归黄柏 泽泻 升麻 葛根 姜 枣

〔袭寒〕消暑十全饮 香薷(一钱半) 扁豆 浓朴 苏 术 赤茯 藿香 木香 檀香(各一钱)

甘草(五分)

〔食伤〕六合汤 香薷 浓朴 扁豆 甘草 赤茯 藿香 砂仁 木瓜 人参 半夏 杏仁 姜 枣

〔清燥〕麦冬汤 石膏 知母 茯苓 白芍 山栀 竹茹 麦冬白术 扁豆 人参 陈皮 乌梅 莲子 甘草

〔夹暑〕大顺散 干姜 杏仁 官桂 甘草

〔内伤〕冷香饮子 生附子 草果 橘红 甘草(各一钱) 姜(五片) 水煎冷服。

〔温里〕浆水散 肉桂 附子 干姜 甘草(各五钱) 良姜 半夏(各二钱五分) 浆水即淡醋,调药末,每服一钱。

〔暑痿〕黄连解毒汤 见前温。

〔保肺〕生脉散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暑厥〕二香散 香附 香薷(各二钱) 苏叶 苍术 陈皮(各一钱) 浓朴 扁豆 甘草(各五分)

木瓜(二片) 葱 姜

〔暑风〕人参羌活散 二活 二胡 参 苓 芎 草 枳壳 桔梗(各六分) 天麻 地骨 薄荷(各三分)

〔胃实〕大小承气汤 见前温。

〔寒厥〕理中汤 见前中风。

〔回阳〕四逆汤 生附子 干姜 甘草 葱 冷服。

〔暑瘵〕六味汤 见前中风。

〔气虚〕补中益气汤 见前中风。

〔久泻〕玉龙丸 硫黄 硝石 滑石 明矾 水丸。

〔暑泻〕解暑三白散 茯苓 白术 泽泻(各二钱) 姜(三片) 灯心(二十茎)

〔泻烦〕香朴饮 香薷 浓朴 扁豆 甘草 赤茯 泽泻 陈皮 木瓜 半夏 人参 乌梅 苏叶 姜 枣

〔理中〕连理汤 理中汤加茯苓、黄连。

〔止泻〕桂苓丸 肉桂 茯苓 蜜丸。

〔祛暑〕缩脾饮 砂仁(钱半) 草果 乌梅 香薷 甘草(各一钱) 葛根 扁豆(各七分) 姜(五片)

〔湿温〕清燥汤 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麦冬 五味子 生地 升麻 猪苓 神曲 柴胡苍术 黄柏 泽泻 黄连 陈皮

暑脉案

吴 脉虚伤暑,得汗身凉,头眩神疲,懈言不食,溺少而痛,生脉散合六一散主之。潞参(五钱)、麦冬(三钱)、五味(五分)、赤苓(二钱)、滑石、甘草(各六分)

荷叶(一张)、灯心(三分)、玉竹(钱半)。二服效。

族某 感暑头晕,微热额汗,左胁痞硬,汤饮格拒不下,脉濡涩,此中焦气阻湿聚。用香薷饮加减,香薷、浓朴、杏仁、枳壳、栝蒌、橘白、半夏(姜制)、薄荷梗。二服痞硬除,热眩减。去朴、枳、蒌、夏,加栀子、丹皮、苓、薏米、灯心,再剂而瘳。

厉氏 暑热伤气,劳倦食少,烦满口干,下部骨蒸,足心如烙,仿清暑益气汤加减。潞参、麦冬、五味、陈皮、神曲、当归、生地、沙参、地骨皮,数服效。

李 暑症,用伤寒六经治法,致壮热烦冤,头目重胀,喉梗气窒,呼吸不利,舌白不饥。夫暑 所伤,必脉虚少气,自汗面垢,纵有兼症,大异伤寒浮紧脉象,岂堪例治。迨失治而症加重,本症尚自显然。何者?

暑入心,故烦冤;暑挟湿,故重胀;暑犯肺,故气窒不利。叶氏所谓暑由鼻吸,必伤上焦气分,每引经义云:自上受者治其上,法宜辛凉微苦,廓清上焦气分,自愈。黄芩(酒炒八分)、黑山栀、橘白、郁金(磨汁。

各一钱)、栝蒌仁(麸炒)、赤苓(各二钱)、薄荷梗(八分)、沙参、薏仁(各三钱)、新荷梗(五钱)。

二服头清咽爽,烦热大减。去黄芩、郁金,加麦冬、鲜藕,渴热退而思食矣。

族某 有年,力农中 ,恶热无汗,腹痛自利,唇干肌槁,舌焦而燥,脉小数,乃热烁肌消,阳津阴液俱涸也。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用花粉、麦冬,沙参、黄芩(酒炒)、枳壳、白芍、丹皮、鲜石斛、甘草,三服舌润利稀,腹不痛,身热减。去沙参、黄芩、枳壳,加青蒿、知母(酒炒)、滑石、赤苓、生地、车前子、灯心。数服热退利止,呃逆间作,少寐,此胃虚有痰。用淡竹茹、杏仁、潞参、茯神、当归、白芍、柿蒂、橘红、枣仁,二服呃止熟寐,又调补乃平。

族某 禀赋素弱,中年暑热伤气,神倦嗜卧,食少肢麻,闻腥欲呕,脉右虚左促。按东垣论长夏湿热损伤元气,肢倦神少,足痿软,早晚发寒厥,日午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也。此症虽未至甚,然热伤元气,久则水不胜火,发为骨痿。先服清暑益气汤,苍术改生白术,去泽泻、升麻、干葛,加归、芍、半夏、石斛、茯神。后服生脉散,又服大补元煎,加橘络、桑枝膏,丸服而安。

张 暑热作劳,汗泄面垢,初起吐蛔,厥阴受病,已非浅恙。消导表散,延至谵妄神昏,舌心灰而尖绛,齿燥鼻煤,津液告涸,脉虚细涩数,邪陷营络。治者徒知下焦火亢,用黄柏、知母,苦寒直降,与心包袭入暑邪全不相涉。更医,用羚羊角、陈海 ,泄胆热而降肺火。究竟治不中病,使热邪漫布,神明渐昏。昔人治邪入心包,每用芳香宣窍逐秽,如至宝丹之类。若得痰热净扫,如清风卷雾,神识稍开,方不至内闭外脱。

然症险难挽,姑据理论治而已。犀角尖(磨汁冲)、连翘心、赤芍、丹皮、佩兰叶、琥珀、石菖蒲(捣汁冲)、鲜荷梗煎服。明晨颇觉神气清爽,更酌加梨皮、灯心、麦冬、银花。煎送至宝丹,乃穷乡一时竟同返魂香,无觅处矣。

王 脉不鼓指,渴不多饮,舌尖绛,身热语谵,肢冷溺浑赤,伏暑晚发,热深厥深之象。川连(酒制三分)、元参、连翘、山栀、麦冬(各钱半)、石斛、梨肉、赤苓(各二钱)、灯心、滑石(各四分)。一服而手足温,谵语息。去川连加生地,再服再汗而解。

幼儿 伏暑秋发,头痛壮热,燥渴引饮,自汗,手足心如烙,脉洪而疾,溺赤而浊。由素禀阴虚,伏邪内烁,仲景所谓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不寒痹热,令人肌肉消烁者也。宜甘寒生津,以解热烦。用生地、知母、麦冬、石斛、丹皮、花粉、甘草、鲜芦根、鲜荷梗,一服汗彻身凉。越日再发,觉热气由腹背上蒸,顷刻如焚,一日夜渴饮唇干。前方去丹皮、荷梗,加石膏,一服热退。越日又发,一日两夜汗出热不解。去石膏,加鲜地黄、绿豆皮、车前穗,又服又退。越二日,夜分又发热,势较轻,原方再加通草、滑石、青蒿,半夜热退,调理而安。(暑必挟湿,此症历四五发,于清暑中必兼利湿,方得热退凉解。)按暑湿伤人,随发者浅,迟至秋后为伏气,晚发者深,其候脉色必滞,口舌必腻,或微寒,或单热,头重脘痞,渴烦溺浊,午则甚,暮尤剧。

一次汗则邪一次散,比伤寒势较缓,比疟疾发无时,秋来此症最多,名曰伏暑晚发,不似风寒之邪,一汗辄解。

温热之症,投凉即安。以暑湿为熏蒸粘腻之邪,故难骤 耳。

汤氏 灼热无汗,下泻后重,舌干少润,脉缓大,乃湿热交蒸。用六一散加薄荷、青蒿、麦冬、藿香、赤苓、石斛、绿豆皮、车前穗、灯心。一啜热退,去首四味,加猪苓、枳壳,泻止。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