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一百四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三

宋 乐史 撰

山南东道二

均州

均州武当郡今理武当县治禹贡豫州之域春秋及战国其地并属楚史记秦昭王三十五年置南阳郡其地属焉在汉为武当县属南阳郡後汉因之在荆州部魏属南乡郡晋属顺阳郡齐永明七年于今郧乡县置兴郡舆地志云梁武帝以此郡为南始平郡复有武功武阳二县仍属南雍州太清元年于梁州之齐兴郡置与州後魏废帝元年改兴州为丰州所因以丰城为名後周武成元年自今郧乡城移于延岑城即今理是也隋开皇三年罢郡丰州不改五年改丰州为均州因界内均水为名大业初废州改为浙阳郡今郡城即後汉将延岑所筑义宁二年割浙阳郡之武当均阳二县置武当县又置平陵县唐武德元年改为均州七年省平陵县八年省均阳入武当其年以丰州之郧乡堵阳安福三县来属贞观元年废均州又省堵阳安福二县以武当郧乡二县属浙州八年废浙州又以武当郧乡二县置均州又废上州割丰利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武当郡乾元元年复为均州贞观五年勅均房二州隶山东南道

元领县三 今二

武当 郧乡

一县废

丰利【入郧乡】

州境

东西三百六十六里 南北一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九百八十里 东北 至西京八百八十五里 东北至长安九百五十四里 东至邓州二百四十四里 南至房州二百六十八里 西至金州七百三十二里 北至邓州内乡县二百六十八里 东南至襄州三百七十六里水路三百六十二里 西南至房州三百七十二里 西北至商州上津县石丹山界三百四十四里 东北至邓州三百四十四里

唐开元户一万三千七百皇朝户主三千七百九十二客三千八百二十七

风俗

汉书地理志汉中风俗与汝南郡同有汉江川泽山林少原隰多以刀耕火种人性刚烈躁急信巫儿重淫祀尤所好楚歌

人物

土产

鹿脯【今贡】 羚【旧贡】 麝香 山鸡皮 葳? 椒蜡

武当县旧八乡今三乡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取武当山以名县旧治延岑城唐显庆四年移於今所 武当山一名太和山武当山记云区域周回四五百里中央有一峯名曰参岭高二十余里望之秀絶出於云表清朗之日然後见峯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清霄盖其上白云带其前日必西行夕而东返则惟其常谓之朝山盖以重朝揖之主也郭仲产南雍州记云武当山广圆三四百里山高壠峻若博山香炉苕亭峻极干霄出雾学道者常数百相继不絶若有于此山学者心有隆替辄为百兽所逐陶弘景玉匮云太和山形南北长高大有神灵栖凭之者甚多太和山虽在南阳界而去洛阳甚近度轘辕南阳界而北趋鲁阳便得至焉又南雍州记云武当山有石门石室相傅云尹喜所栖之地隂君内传云尹字长生入武当昇仙 石阶山隋图经云一名华岳地肺一名肺山福地记云西北角有大树树下生草名救穷冬夏不枯日食三寸絶谷不饥登之度世陶先生谓之西岳佐命是也 女思山汉武当长来郡女嫁为河内张德子妇随夫还至此山南望其父思慕而死即葬此山女即来歙曾孙也 三夫人亭亭若博山香炉 古塞山在今县北战国时楚筑以备秦今城所据之山峻险按今名大寨山是 三王城前汉末王匡王凤王常所筑各一城今号三王城 社树隋图经云南阳武当门有社栢树大四十围梁萧欣为郡伐之言有大虵从树腹中坠下粗数围长三丈羣蛇数十随之入南山声如风雨未伐树前曾见梦於欣不之信後欣果死於治所

郧乡县西一百十三里旧八乡今五乡古糜国之地左氏传曰楚潘荣伐糜至於锡穴汉初置锡县按地记云汉中郡之东界有锡县即古之锡穴也汉置锡县属汉中郡今县城即汉理晋太康五年改锡县为郧乡县梁代志云其地出猫牛沙牛 兜牟山在县东十里即汉中郡与南阳郡分界处 西山今名宝盖山水经注云郧乡有西山山有虾蟆石仓卒看之与真不别山北有崖傍观之有一穴甚明传道为星牖 狼子山隋图经云山临汉水山边凿石作六字皆方一尺四字犹可识云元田中邱两字不可识山下有狼子冢为水所坏今成小洲亦为狼子葬父之所 渚水在县西六十里有渚水汗池注渚水入於汉俗名【阙】 是 寒泉水注水经云汉水又东谓之涝滩冬则水浅而下多大石又东为静滩夏水急盛川多湍洑行旅苦之故谚曰冬涝夏静断官使命言二滩阻碍也 沧浪洲隋图经云汉水出琵琶谷至沧浪洲即渔父棹歌处庾仲雍汉记云谓之千龄亦通名沧浪水又东经龙巢山下 丹水隋图经云丰州丹水出丹鱼先夏至前十日夜伺之浮水有赤光上照如火以网取之割其血以涂足可步行水上废丰县西二百四十里元【阙】 乡本汉长利县地後

汉省晋复立太康五年改长利为锡县所属不改宋於此侨置南上洛郡属梁州後魏分锡县置丰利县按荆州图副云丰利熊川阳川三县即武当之地唐武德元年置上津郡于此贞观八年废郡以县属均州皇朝乾德六年并分郧乡县 锡义山一名天心山在县东北六十五里道书福地志云天心之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坛长十余丈山高谷深多生薇蕨其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揺也

房州

房州房陵郡今理房陵县土地所属与金州同此即古麋庸二国之地春秋为房子国左氏传曰楚子伐麋成大心败麋师于防渚即此是也又阚駰云防陵即春秋时防渚也史记秦惠文王三十年攻楚取汉中地置汉中郡始皇灭赵徙赵王迁于房陵是其地四塞险固即为汉中郡地其後始皇诛吕不韦其後亦徙于此历两汉郡如之後汉末以为房陵郡华阳国志孟达既降魏魏文帝合三郡为新城郡以达为太守理上庸达後归蜀司马宣王讨之仍从新城移理房陵历晋宋齐为新城上庸二郡梁天监末立岐州与郡同理房陵侯景之乱地入後魏废帝二年改新城郡为光迁国昔传此地古有三百人于州西南房山中学道得仙因名其地为广仙後人语讹为光迁後周武帝三年废国为迁州改房陵为光迁县隋因之炀帝废州为房陵郡唐武德元年改为迁州领光迁永清又置受阳浙川房陵凡领五县其年又於竹山县置房州领竹山上庸又置武陵凡领三县五年废迁州之浙川七年又废房陵受阳二县贞观十年废迁州自竹山移房州治於废迁州城其年省武陵县改光迁为房陵县天宝元年改为房郡乾元元年复为房州贞元五年以房州均州隶山南东道皇朝为保康军节度

元领县四 今二

房陵 竹山

二县废

上庸【入竹山】 永清

州境

东西二百五十里 南北二百五十四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一千五百四十三里 东北至西京一千五百五十五里 西北至长安一千四百六十八里 东至襄州四百二十三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南至归州山路五百一十二里 西至金州五百五十三里 北至均州二百六十二里 东南至襄州界四百九十五里 西南至金州界五百七十八里东北至襄州界一百七十八里 东北至金州五百四十二里 西北至归州五百三十八里 东南至均州二百五十里

唐开元户一万四千四百四十二皇朝户主四千八百八十二客六百九十

风俗

与金州同

人物无

土产

赋紫布 锺乳 麝香 石楠叶 黄芩 羊雷丸子 黄蘖皮

房陵县旧十六乡本汉旧县属汉中郡初为防字後汉改为房陵以为名 建鼓山袁崧记云登勾将山见马鬛建鼓凝然天半华阳国志云此即山水之滩有马鬛建鼓之险 房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其山四面有石室因房以为名 狼山夹水导源出此山 筑水注水经云筑水出梁州阆阳县魏遣夏侯渊与张合下巴西集军岩刘备军筑口即此水所出又按汉志云筑水东至筑阳入沔今按筑水在州理北东流经永清县南又东北流至襄州谷城县南又东北方注於江汉 黄香冢香後汉为吏部尚书即此郡人有至孝之名卒於此有塜在郡东北 河水源出县西界来遶城东流不通船有石崖门阻隔 又有三十五小溪其名恶者有临愁水 城四面有三十四小山其名恶者有骂詈山三王冢其县南有大坟三所号三王冢县北有赵王冢并无碑记皆故老所传 废永清县在县东一百一十里本汉房陵县地周地图记云後魏废帝三年分房陵东郡于今县东六里置大洪县属光迁国後周保定二年移于今理乃改为永清县今并入房陵县 景山在县西南二百里东与京山连接有阻水源出景山一名雁浮山山海经云荆山之首曰景山雁南翔北归徧经其上土人由兹改名为雁塞山又曰荆山之首曰景山上多金玉 筑水在县南三里东流 粉源水出县东北永林山注水经云粉水导源东流经上粉县取此水以淘粉则皓曜鲜洁有异衆流 粉城因粉水为名竹山县东一百五十里元八乡本汉上庸县古之庸国也今县古城即是昔周武王伐纣会诸侯于孟津之上庸人往焉故尚书泰誓曰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即此也汉书志上庸县属汉中郡 白马塞山盛弘之荆州记云孟达为新城太守登白马山而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不能守岂丈夫也哉为上堵吟今人犹传此声音韵愤激其哀思之音乎游者云重山叠障亦信然 方城山在县东三十里左传云楚使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即此山顶平坦四面峻 龙祗山在县南二里古老相传昔有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栢叶身上毛生碧緑色白日昇天 黄竹山在县东一百里 鳌水源出县西十里入堵水其水多蛇邑人云莫饮鳌谷水水中有蛇龟一名龟水 上元水在县北六十里源出庸岭下南流入孔阳水有深潭不可测或投石其中即卒风暴雨 漫水在县西七十里出王冢山下南流入武陵水堪浣罗纱色白如练 鬼田在县东二里隔渚水约二顷不生树木只有茅荻每岁清明日祭而燎之预卜其丰俭燎草至尽即是丰年风俗为验於今亦然堵水源出金州平利县界黄平源岭下图经云郭带

堵水水出汉江舟船往来商贾所凑也 废上庸县在州西二百五十里本汉上庸城县古上庸城在县东四十里武陵故地是也後汉省曹魏更立属新城明帝改属上庸郡萧齐改为武阳县梁改为新丰县又改为武陵县後魏改为京州县废帝二年改为孔阳县以西有孔阳水为名隋开皇三年罢郡废孔阳县仍於今竹山县上庸县於废孔阳县为理今并入竹山县 庸城山在县西五里旧名悬鼓山庸人居此山置鼓 王冢山在上庸县西六十里古老相传有三王冢在此 孔阳水在故县西六十里十步其源出檀溪岭下其水洗物除垢亦堪磨刀剑甚利也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