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卷之三

答张维时

一真一切真。此虽佛氏语,然圣学亦不能外也。志向真伪,毫厘之际。精一不二,则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无不在我。种种外慕,只是不真。一真则万伪消除矣。

答陈盘溪

良知二字,朋友讲说日精,求其真实扩充、尽释尘累、真得赤子未有学问思索见解知识以前纯一无伪之心,亦未见有承当得起者。

答友人问

无自欺三字,是心学真诀。吾辈正坐自欺耳。

答朱芝山

良知即是独知,显浅易知,简易易从。盖虽童稚愚蒙,独知未尝 不明。虽放僻邪侈,独知未尝不良;虽昏迷蔽昧,独知未尝可以自欺。......慎其独知,日精日明,五常百行,皆由此出。苟自欺自迷,则旦昼所为,牿之反复,虽其事亲从兄,亦义袭而已矣。故学问之道,唯此知最真最近,不假强为,不待远取,上智下愚,皆可持循。吾兄犹谓无下手得力处,何耶?

答李古原

夫道,由之而后知,知之而后言。臆而知之,臆而言之,则于己于人皆不足以达道。

答孙蒙泉

说到此,须造到此,始是修辞立诚。不然总是虚见虚谈,无益于学。

答王鲤塘

夫不从躯壳起念,虽富贵功名,何者非道;从躯壳起念,虽道德仁义,何者非私!

答友人问

良知之学,相传浸久。习其说,不既其实。知字或未有的确,若之何致之?盖孟子良知,征诸孩提,言赤子之心也。吾人为赤子时,意虑不作,欲习未染,爱敬中出,是非内明,不由学问,匪涉思为。......博学学此,力行行此。问此辨此,思此得此。

寄黄久庵

道有本,德有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基本不立,种种修为,尽是胜心浮气、私智小慧。

答王蒙泉太守

良知之灵,于义利公私诚伪,分毫不可欺蔽。某尝谓,无功利之心,则通体是义,出义则入利矣;一体万物,则通体是公,出公则入私矣;不失赤子之心,则通体是诚,稍有起作,即入于伪矣。

答戚补之

象山先生分别学者之病有二种,一是情欲,一是意见。吾侪以情欲未了之心,而又文之以意见,则二病兼受之矣。然意见作障,亦只是情欲未了。 三 凡私意甚微处却甚真,却是圣凡大界限。然须从根本究竟始得。昔人谓齐得丧、一生死者,言得丧死生皆循其良知耳。良知本体,生亦自爱,死亦自恶;得亦自喜,失亦自恶。皆其虚灵之因应变化,如太空浮云,起灭无碍,即是死生得丧处之一也。今俗人以死生得丧为心,固有所著,然以齐死生得丧为心者,亦是从死生得丧上发心,亦有所著。有著即是作好作恶,即是凡情。惟循其良知,无所倚著,即是真好真恶,即是王道,即是天则。

寄萧文奎

夫学以性命为宗,然性也有命,君子不谓性;命也有性,君子不谓命。何则?天人一体,性命无二。谓性者,以强力必致为功,故不足以知天而尽性;谓命者,以纵任无作为贤,故不足以知人而至命。凡此各有所倚,未免二之。意见为蔽,迷本丧真矣。昔子思语尽性而察鸢鱼、推鬼神,阐隐微之旨,盖言命也。孟子语知命而远岩墙、避桎梏,立顺受之教,盖言性也。道不可以智求,理不可无心得。故君子无所不尽其心,而未尝有所容心,所以顺性命之理,通神明之德,岂容分毫倚著?遂将千里谬迷矣。

答吴苏山 世情遮迷,犹易警发,意识衬贴,卒难破除。因思吾侪虽与后来诸友精粗浅深稍有不同,然不免落此二病。其为不彻悟良知则一而已。良知不得彻悟,纵有格致功夫,终是影响。

答周良卿

良知在人,无有提而不悟、呼而不醒者。然须真有为圣人之志,直截将有识以来种种习气彻底勘破,全体放下,则赤子之心,本自光明莹彻,本自充拓变化,如日中天,如水行地,真不假知识凑泊、意气帮助者。

答陈明水

学无巧法,惟是此心当体即真,纤尘不染,不由解悟,不待思为,真如赤子之初,然后种种色色莫非真觉,莫非实用。

答彭云根

人心虚灵,虽小人闲居为不善者,与圣人同然。涵养扩充,不以欲蔽,使虚灵之用火燃泉达,足以保四海,则君子之所以克念作圣者也。......愿静观默识,姑置古人种种议论,如生在未有文字以前,直从自心虚灵独知处涵养扩充,以得其炯然不可欺、勃然不可已者,则凡荀程欧子之言,其精纯者,皆发吾心所自有,而其疵驳者,亦足以知其受病之所自,以为内省之助,此固古人多识畜德之道。

寄李汝贞

儒佛之辨,不必急急于此,而彼之言说近吾儒者,亦不必故加排斥以求异,要在念念不欺良知,自强不息,到得精义入神,则千古是非,只在目前,毫厘仿佛,如见黑白矣。不然,流入意见想象,终无自得也。

寄贡玄略

致知之学,本自简易明切,但吾党未能毋自欺、未能恒自慊耳。事事慊于知之谓格,是谓知本;念念不欺其知之谓诚,即是无念。人己本末、主宰流行,本非二事。

答郭平川 性有七情,欲居一焉。欲也者,性之情、天之理也。循天之理,是谓道心惟微;动于意必,至于不节而纵,是谓人心惟危。危微之几,如水涌为波,波平为水,间不容发。窒欲者,警省戒惧,窒其意必之萌,以不至于纵而无节,致知之学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