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伤寒寻源

大青龙汤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五十粒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此即合麻桂二方。去芍药而加石膏也。按桂枝主风伤卫。麻黄主寒伤营。此则伤风见寒。伤寒见风。主大青龙。方中行喻嘉言皆以此分为三大纲。疏太阳上中下三篇。程郊倩谓本论太阳烦躁一条。系寒温杂邪。温得风而阳热化气。阴寒在表。郁住阳热之气在经。而生烦热。热则并扰其阴而作躁。故加石膏于麻黄汤中。使辛热之气变为辛凉。则寒得麻黄汤之辛热而外解。热得石膏之辛凉而内解。又以伤寒脉浮缓一条。属小青龙汤。大字系坊本之讹。而柯韵伯又谓此属麻黄证之剧者。由风热相搏。故倍麻黄以发汗。加石膏以除烦。不宜以风寒两伤立说。愚按经文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本自回环互说。若拦入温热一路。则温热未有内郁而不口渴者。何以本文并不言渴。而发热恶寒身疼痛。皆中风伤寒互见之证。虽烦躁似属热象。亦因不汗出。则风寒之邪无从解。邪无从解。则郁而成热。因致烦躁。故方中麻桂生姜辛热之药。用至十两有奇。而石膏仅如鸡子大一块。又得甘草大枣相辅。借其生津之妙用。以作汗而除烦止躁。谨将经文两条阐发于后。

经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按太阳中风。脉当浮缓。是桂枝汤证。今浮紧是见寒伤营脉。又发热恶寒身疼痛而不汗出。又与中风之汗自出者不同。不汗出则风邪之伤卫者。得寒凝而多束。寒邪之伤营者。得风拒而内郁。内烦外躁。正阳气壅遏不宣。将致化热入里之候。治法虽仍不离乎麻黄桂枝而证已见烦躁。

辛热之性。虑劫伤津液。故加入石膏。且得枣甘相辅。用以生津而保液。此正立方入微入细处。不可概执石膏为凉解之品也。

又经云。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按伤寒二字。便已括无汗而喘之证在内。伤寒脉当浮紧。是麻黄汤证。今浮缓是见风伤卫脉。伤寒体重。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今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则又非全属伤寒证。其为风寒错杂之邪显然。以无汗而喘之伤寒病。又得风之阳邪相合。非惟桂枝汤中之芍药不宜用以敛阴。即麻黄汤之纯行辛热。亦恐有碍风邪。则宜理肺金清肃之气。佐麻桂以驱风散寒。故不得不借资于石膏矣。此条徐灵胎疑有错简。程郊倩谓小青龙之误。总由忘却伤寒自有无汗而喘之本证在。至张令韶又谓此证太阳兼太阴。此方即越脾之义。尤凿。

按大青龙原为阳气壅实。汗不出者立法。若汗出恶风。便是中风之本证。只取和营卫以解肌。误服此汤。即致厥逆筋惕肉 种种亡阳之变。然风寒两伤之证。又必辨无少阴证相杂。盖少阴之脉微细。正恐与太阳浮缓浮弱之脉相混。喻嘉言谓无少阴证。仲景原文。但重乍有轻时六字。早已挈明。言但身重而无少阴之欲寐。其为寒因可审。况乍有轻时。不似少阴之昼夜俱重。又兼风因可审。此解颇为入细。至成注谓不久厥吐利。则尤辨证之显者矣。再按青龙取义。诸家皆神其说。以形自己一篇绚烂文本。余则谓其理甚庸。试观夏日地中之阴气未升。而天上之阳威已极。人在气交之中皆苦炎热。霎时间龙升云兴。滂沱遍野。人皆精神爽慧也。天地郁蒸。得雨则和。人身烦闷。得汗则解。其理本庸。惟其庸也。正其所以神乎。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