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恺撒大帝

第8章 庞培败亡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庞培麾下的士兵落荒而逃,到处乱窜。恺撒追至庞培的军营。庞培的军队在营地门口和防御墙上抵抗了一阵,但只是毫无意义的挣扎,很快就被恺撒胜利的浪潮淹没。他们不断攻破战壕,一波又一波地冲进军营。庞培在营帐中听到嘈杂吵闹之声越来越大,呼喊之声越来越近。终于,他回过神来,召集部下研究对策。一些无处可逃的士兵闯进庞培的营帐。庞培喊道:“什么情况?你竟敢闯入我的营帐!”作为一个军功卓著的将军,他习惯了荣华富贵、绝对权力和最高的军中职位带来的高贵与尊严。毫无疑问,在军营、在征服的城市,他的权势不容置疑。他的营帐无比奢华、极其壮观,高贵得让人望而却步。即使是一国之君进入他的营帐,他也会感受到那无形的威严,心生敬畏。但现在,粗鲁的士兵闯了进来。空气中到处充斥着喧嚣与混乱,并且越来越近。这些喧嚣和混乱似乎在向这位落幕的英雄诉说着失败近在眼前。

庞培从恍惚中清醒过来,立即脱掉盔甲战袍,匆忙伪装起来,希望能够逃离现场。他骑马从营地后方的出口逃出,只见此处士兵和守卫也在四处逃窜,乱作一团。而另一边恺撒麾下的士兵势如破竹,步步紧逼。庞培逃离危险的营地后,立即丢下战马。他认为这样自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普通士兵。他带着一些死心塌地、愿意追随的侍从,拖着疲惫的步伐,向爱琴海的方向逃去。

此时,庞培走在帖撒利亚的土地上。帖撒利亚的地形类似于一个巨型半圆形竞技场,被群山环绕。其间,溪水流淌,浇灌着肥沃的峡谷和平原,最后汇成一条大河向东流去。这条大河蜿蜒曲折,流经两座大山之间美丽的峡谷,最后汇入爱琴海。这个峡谷就是坦佩谷。从古至今,坦佩谷四季风景如画,闻名遐迩,集柔美与壮观于一体。庞培沿着河岸上的道路前行,身心俱疲,极其沮丧。恺撒彻底胜利的消息从四面八方传到他的耳朵里,浇灭了他全部的希望。他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个人安危问题。他很清楚,自己现已处于被追捕的状态。为了避免敌人发现他的踪迹,他尽量避开大城镇,选择偏僻的小路,忍受日益增加的煎熬。最后,他来到了坦佩谷。此时,他饥渴难耐,身心俱疲。他在溪流旁坐下,稍事休息,为接下来的行程储备一点儿力气。他想喝水,却没有盛水的器具。这个曾经有权有势的统帅,营帐里满是美酒,金杯银器应有尽有,如今却只能趴在溪边的沙地上,直接喝溪水。

庞培心急火燎、千辛万苦地逃往海边时,恺撒已经彻底击败庞培的军队。当恺撒攻克营地防御时,这些士兵发现再无安身之地,只能听命于没有逃跑的将领,继续撤退。恺撒完全攻占了庞培的整个营地。他发现,庞培的营地奢华无比,到处都有驻军娱乐留下的痕迹。这说明庞培对能够战胜恺撒充满信心。将军们的营帐上盖满桃金娘枝,床上撒满鲜花,桌上摆满美食,杯中尽是美酒,准备随时狂欢。恺撒占领了整个营地,安排心腹护卫队守好这里,然后带领士兵继续追击。

庞培的部下逃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匆匆构筑防御工事,防备恺撒趁夜晚发动突袭。山丘旁有一条小溪,他们尽力保护通往水源的道路,以保障水源的供给。恺撒的士兵追逐到此时,天色已晚,来不及进攻。与此同时,他们因连续作战而疲惫不堪,需要休整。然而,他们还是控制了通往小溪的道路,架起临时防御工事,又派出一队卫兵警戒,其余人马驻扎休息。这让无助的庞培士兵整晚饱受干渴的煎熬,绝望又焦虑。他们深知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第二天清晨,他们便投降了。恺撒得到了两万多名战俘。

此时,庞培穿过坦佩谷直奔大海,无暇观赏沿途美丽壮观的景色,一心想着命运的无常,绝望地思考着自己最终可能的毁灭方式。终于,他来到了海边,在一个渔夫的小屋过夜。此时,仍有一小部分侍从追随他,其中还有些奴隶。庞培遣散了他们,让他们回去找恺撒投降,说恺撒是一个慷慨大度的敌人,他们不必担忧。留下的随从和庞培一起找到了一条小船,准备第二天出发。这是一条内河船,不适合在海上航行。然而,这已是庞培能找到的唯一船只了。

天刚破晓,庞培便起来了。他带着两三名随从上船,桨手们开始沿着海岸划船。不久,他们看到一艘准备起航的商船。碰巧,这艘船的主人见过庞培,知道其容貌。据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叙述,船主在前一天晚上梦见过庞培。梦中,庞培伪装成普通士兵的样子,痛苦万分。梦中,船主允许庞培上船。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并非一个奇怪的梦。因为恺撒和庞培之间的斗争,以及最后一战中一方消灭另一方的结果已经尽人皆知。船主在最后一场战争发生前见过庞培,并且知道恺撒将庞培打败,因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到自己救助了这个落魄的英雄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说,船主看到庞培的小船,就和船员说了自己的梦。庞培已经从陆地逃到海上,以为面临的危险已经结束。不承想,在如此情形、如此伪装之下,船主还是认出了他。不过,船主虽然认出了庞培,但看到庞培处境如此窘迫,不由得悲伤万分。于是,他向庞培招手,请其上船,下令放下自己船上的救生船,去接庞培。庞培登上商船,船主就把这艘船送给了他,并且为他安排好了一切。这让庞培感到自己非常有尊严。

庞培乘船到达安菲波利斯。这是马其顿的一个沿海城市,处于庞培登船的东北方向。庞培到达港口后,向岸上发布公告,号召当地居民拿起武器,加入自己的队伍。然而,他自己没有上岸,也没有采取措施做进一步安排。他只是在流经安菲波利斯的河中等了很久。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一收到朋友从岸上送来的钱财及航行所需物资,他就又起航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因为他知道恺撒正率领一支强军而来,他无力抵抗;还是因为他发现当地人民不愿意支持自己东山再起;或者是因为整件事都是他设计好的,只是为了把恺撒引向马其顿,这样自己就能在海上秘密地安全逃亡了?原因到底是什么,时至今日,已经成谜,我们无从知晓。

庞培的妻子科妮莉亚住在米蒂利尼所在的莱斯沃斯岛。莱斯沃斯岛靠近小亚细亚西海岸。科妮莉亚是一个集美貌、智慧和高尚品德于一身的女子,精通当时的所有知识。研究她的历史学家说,学识渊博的女性的怪癖,在她身上完全找不到。恺撒的女儿茱莉亚死后,庞培娶了科妮莉亚为妻,夫妻恩爱有加。庞培在莱斯沃斯岛上为科妮莉亚建造了一个美丽的住所。她的生活优雅,从容。因为自身的魅力,再加上丈夫庞培获得的荣誉,她受到众人的爱戴和尊敬。她经常听到庞培胜利的消息,带来消息的人也经常夸大庞培的成就,以此讨她的欢心。

看到庞培的孤船到达米蒂利尼,科妮莉亚突然感觉失去了所有。一直荣耀无比、幸福快乐的科妮莉亚,听说丈夫庞培沦落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现在又亲眼所见,所有这些令她既悲伤又难过。她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不已,不知所措。庞培也感叹自己遭遇的灭顶之灾。显然,心爱的妻子科妮莉亚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令他们彻底覆灭的境地。

虽然如此,庞培的战败带来的不只有痛苦,还有在这种痛苦下滋生的快乐和欣慰。丈夫庞培经历灾难,深情的妻子科妮莉亚陪伴左右,两人的相互陪伴和鼓励,使两人相濡以沫。也许妻子科妮莉亚什么都做不了,但只是默默地关心、怜悯和安慰庞培,也使庞培感到舒服、安心。不过,科妮莉亚也为丈夫庞培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帮助。她决定,无论丈夫庞培走到哪里,她都会陪伴在他的左右。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筹集了一支小型船队,匆忙准备了一些物资,带着那些心甘情愿与他们同甘共苦的侍从和追随者登上了船。在此期间,庞培都没有上岸,而是待在港口的船上。这或许是因为他害怕遭到背叛或者突袭,或许是因为他不想让那些曾见证过自己辉煌的人看到自己现在的失落和绝望。

最后,一切准备就绪,庞培率领船队起航。他沿着地中海海岸东行,希望找一处有利于自己东山再起的港口停靠。然而,所到之处都是令他胆战心惊的传言。这些传言模棱两可,真假难辨。传言说恺撒仍在追捕庞培,各行省公民也在纷纷站队,有人支持庞培,有人支持恺撒。局势十分紧张,庞培的一举一动都必须高度警惕,慎之又慎。有的港口不允许他登陆;有的地方朋友太少,无法提供保护;有的地方,虽然官员友好,但庞培不信任这些官员。尽管困难重重,庞培还是筹集了一些金钱和一定数量的船员,最终组成了一支规模可观的船队。他辉煌时期在他手下服役的高级将领,个别几个现在仍然追随着他,在船上组成了类似于委员会的机构,跟他这位曾经取得辉煌战绩如今落魄的指挥官一起,频繁地讨论最佳行动方案。

最终,庞培决定向埃及寻求庇护。其实,这也是他唯一的选择。因为除了埃及,其他地区整体上倾向于支持恺撒。多年以前,庞培曾经帮助过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二世夺回王位。当时,庞培的很多士兵留在了埃及,现在依然还在那里。托勒密十二世已经驾崩,留下了女儿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年纪尚幼的儿子托勒密十三世。二人都是托勒密十二世指定的继承人。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托勒密十三世联合执政。然而,托勒密十三世,更确切地说是托勒密十三世的大臣和顾问,驱逐了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想让托勒密十三世单独执政。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叙利亚组建了一支军队,向埃及边境进军,想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托勒密十三世的大臣带领军队前去迎击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托勒密十三世也随军出征。他们到达位于埃及和叙利亚接壤的边境之地—贝鲁西亚。贝鲁西亚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小镇。他们在贝鲁西亚登陆,安营扎寨。船舶等运输工具一应抛锚停泊。庞培一行认为托勒密十三世会接纳他们,像对待朋友一样,回报庞培对托勒密十二世的帮助。然而,他已经忘了,在政治利益面前,“感恩”这种美德是不存在的。

庞培的船队沿着地中海水域,缓缓驶向贝鲁西亚的托勒密十三世营地。靠近海岸时,庞培和科妮莉亚都有不祥的预感。庞培派了一个使者前去面见并告知托勒密十三世,庞培前来寻求庇护。托勒密十三世紧急召开会议,讨论此事。

会议上,大臣们提出了各种建议、多项计划。最后,大臣们认为,接纳庞培非常危险,会使自己与恺撒为敌;如果拒绝,庞培也会视自己为敌。虽然现在庞培失势,难保将来不会东山再起,回来报仇。因此,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杀掉庞培。于是,他们决定邀请庞培登陆。在他上岸之际,立即杀死他。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取悦恺撒,还不用担心庞培寻仇。提出这个恶毒建议的人说:“死狗不咬人!”

最后,托勒密十三世下令让埃及人阿基拉斯执行刺杀任务。他们邀请庞培上岸,并承诺给其庇护。当庞培的船队距离岸边不远时,阿基拉斯带领一小队全副武装的人,乘船向庞培的船驶去。

庞培的军官和随从站在甲板上,关注着对面的一举一动。他们密切注意,万分焦急地仔细分辨对方的举动,想确定来人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然而,形势并不乐观。庞培的朋友发现,岸上没有准备任何符合庞培身份的欢迎仪式,还似乎有点儿像是在等待恶魔降临。只有一艘普通的小船,这完全不符合庞培这个之前曾统治半个欧罗巴的人的身份。此外,庞培的朋友还注意到托勒密十三世的几艘战船正在起锚,像是随时准备迎接战斗。这不像是在欢迎朋友,更像是在准备御敌。科妮莉亚和小儿子站在甲板上观察着,强烈的不祥之感萦绕着她。很快,她警惕起来,恳求庞培不要上岸。但庞培觉得为时已晚,无法撤退。如果刚起锚的那几艘战船奉令截留,他根本无法逃脱;如果这是有预谋的安排,他也无力抵抗。类似撤退或者让守卫保护庞培的行为,都会让埃及人觉得庞培不信任他们,在防备他们。这会将庞培置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凸显庞培的不信任,反倒会让埃及人找到攻击他的正当理由。至于逃跑,如果埃及的这几艘起锚的战船奉命防止他逃跑,又如何能逃跑。即使逃跑,又能逃往何处?整个世界都在与他为敌。得胜的对手—恺撒正倾尽罗马共和国的兵力和资源全力追捕他。留给他的只有孤注一掷,向埃及求助,或者无条件向恺撒投降。而他的骄傲又不允许他投降。尽管种种迹象表明了危险的存在,但庞培还是决定选择相信托勒密十三世,把自己交到其手中,听天由命。

阿基拉斯的小船靠近了庞培的船。当小船接近大船的船舷时,阿基拉斯和船上的其他官员向庞培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称呼庞培为“英白拉多”这一罗马共和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阿基拉斯用希腊语向庞培致辞。当时,只有知识渊博、受过教育的西方人才会说希腊语。他告诉庞培,前面的海水太浅,大船无法靠岸,请庞培跟自己上船,随自己上岸,托勒密十三世正在岸上等着迎接他的到来。庞培压下心头的不祥预感,准备接受邀请,并向妻子科妮莉亚告别。科妮莉亚紧紧拥抱着他,因为他们都有强烈的预感:今日一别,可能再无相见之日。两名百夫长和两个侍从先登上小船,庞培紧随其后。船夫滑动船桨向海滩驶去。庞培的船队和埃及船队的甲板上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列队的士兵和成群的男人也分散在海岸上。他们全都密切关注着上岸的全过程。

协助阿基拉斯刺杀庞培的人中,有一位罗马军官。他曾在庞培手下服役。庞培刚坐进船舱就认出了他。庞培说道:“我记得我们从前一起战斗过。”这个人只是点了点头。想到即将到来的背叛,他非常内疚、自责,不愿回忆自己与庞培曾经一起战斗的日子。实际上,参与刺杀行动的人都忐忑不安,一方面是因为刺杀行动马上开始,十分紧张;另一方面又因刺杀前途未卜,他们心怀恐惧,不愿讲话。庞培拿出用希腊语写给托勒密十三世的致辞,认真阅读。船舱内一片死寂,只有船桨浸入水面的沉闷之声,还有浪花轻拍海岸的呢喃之声。

小船抵岸,科妮莉亚仍站在甲板上,忧心忡忡,密切关注着整个过程。有个叫菲利普的侍从,是庞培最喜爱的随从。他站起来扶庞培上岸。他伸手协助庞培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就在这时,那个罗马军官从后面刺向庞培的后背;与此同时,阿基拉斯和其他人也一同拔剑。庞培知道一切都结束了。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发出任何惊慌的喊叫,尽管科妮莉亚骇人的尖叫如此尖锐,岸上的人都能听见。可怜的受害者什么也没有说,只听到他喉咙哽咽着发出模糊不清的痛苦声音。庞培把披风盖在脸上,倒地不起。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此时,现场一片混乱。任务完成,行凶者立即撤退,带走了庞培的人头,以此向恺撒表明,庞培真的不在人世了。留在船上的军官,匆忙带着可怜的科妮莉亚起航离开。科妮莉亚悲伤绝望,没有一丝力气。菲利普和几名同伴还留在沙滩上。面对爱戴的主人成为无头的尸体,他们目瞪口呆,茫然失措。大批公民相继拥来,默默观看这一骇人的场面。震惊过后,在驱赶之下,公民转头离开。回过神后,菲利普一行知道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履行庄严的职责,埋葬庞培。他们在河岸上找到了一艘渔船的残骸,取下一些木头。这些木头足够焚烧庞培的无头尸体。然后,他们为庞培举行了简陋的焚烧仪式,将其骨灰装进瓮里,送给了科妮莉亚。后来,伴着无尽的痛苦的哭泣之声,科妮莉亚把庞培的骨灰葬在了阿尔巴。

庞培被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