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十划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能引支】在十二有支中,能引支是无明和行二支,由于无明于诸谛理的迷闇无知,而由行的造作诸业,熏习第八阿赖耶识中,能引熏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的种子, 故名能引支。《成唯识论》卷八载:‘一能引支,谓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

【能生支】在十二有支中,能生支是爱、取、有三支,能近生当来世生老死果,故名能生。《成唯识论》卷八载:‘三能生支,谓受取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

【能作因】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一法生起时,除其自体外,余一切法不障碍其生故,即以一切法为能作因之体。然余因对果具有能作之因,故为能作因,然余因各有别名,故独以此名总称之。《俱舍论》卷六即谓,一切有为法,除其自体之外,其余一切法均为其能作因。能作因有不障碍、有所办二义;前者属无力之能作因,后者属有力之能作因。即此能作因于法生起之时,不惟无障,亦能加力而成办之。见《俱舍论》卷七。

【能所】二法对待,其主动的一面称‘能’,被动的一面称‘所’。亦即有为法之造作,主体的一面称能,客体(对象)一面称所。如心识缘境,心识为能缘,尘境是所缘。阿赖耶识储藏万法种子,阿赖耶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等是。

【能取所取】能取即认识的主体,所取是被认识的对象。换言之,能取者为心识,所取者是外境。在唯识学上,能取是识体四分中的见分,所取是识体四分中的相分。

【能造所造】能造与所造之并称。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具足五因(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能造作一切色法(即为构成一切物质的原素),故称为能造四大;其他一切色法皆四大种所造作者,故称为所造。说一切有部称四大种为能造,五根五境及无表等十一种色为所造。大乘唯识宗破斥极微,不以四大为能造。

【能遍计】对所遍计而言,称能遍计。《唯识三十颂》之三性颂曰:‘由彼彼遍计’,指的即是能遍计之识。‘遍计种种物’是所遍计之境。而‘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即遍计所执性。对于能遍计之识,唯识诸家解释不同,无著认为第六意识是能遍计之识,故《摄大乘论》谓:‘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而安慧认为八个识都有‘能遍计’的作用。护法、难陀二师认为,只有第六第七两个识是‘能遍计’之识。一般以此说为正义。

【能诠所诠】诠为诠显经典、事物之文句,能显义理者称为能诠,所显义理称为所诠。

【能熏四义】《成唯识论》卷二载,在熏习法中,能熏之法与所熏之法间必相和合,能熏法始能熏习‘所熏处’,于所熏处中发生种子、长育种子。因此,能熏法的七转识,和所熏法的第八阿赖耶识之间,必须各具四种条件,始能熏习。能熏的七转识所具备的条件为:一、有生灭:有生灭变化之法,始有熏习作用,无生灭变化——常住的无为法,无熏习作用。七转识是有生灭变化的有为法,故能熏习。二、有胜用:胜用是作用力强盛,方有熏习作用。此有二义,一是能缘挚用,二是强盛势用。能缘势用,是心及心所的作用,而色法无此作用;强盛势用,是‘作意筹度,不任运起’的作用,这是指善的恶的染污法、作用力强盛者而说。在五位法中,色法无缘虑作用,不能为能熏;异熟无记心有缘虑作用,而势用劣弱,不能为能熏;心不相应行法二用俱缺,亦不能为能熏,唯有前七识强盛的善恶染污心为能熏。三、有增减;有了盛用,且在量上高低不定,有增有减,方能熏习。佛果是圆满的净法,不增不减,不能熏习;七转识是杂染的有漏法,所以能熏习。譬如以樟脑丸放置箱橱中,樟脑丸散发了,衣服上也有了樟脑味;以金丸玉丸放置箱橱中,金

丸玉丸本身不散发、无增减,但也不能熏衣服。四、与所熏和合而转:能熏与所熏要具和合性,即能熏法与所熏法同时同处,不即不离,故能熏的七转识,唯能熏习现在、自身的第八识,不能熏习过去、未来,及他身的第八识。参阅‘熏习’条。

【能熏所熏】种子生现行,种子是能生,现行是所生。能生的,是第八识中能生果法作用的种子,所生的是七转识,所以第八识为因,七转识是果,这是‘种子生现行的因果’。现行熏种子,现行是能熏,种子是所熏,能熏的,是七转识的现行法,所熏的是第八识种子,于此,七转识是因,第八识是果,这是‘现行熏种子的因果’。阿赖耶的所藏之义,也于此可见。《阿毗达磨经》曰:‘诸法于藏识,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能转道】指证悟转依之智。即压制烦恼、所知二障种子的势力,而使之不作用的能伏道,及断灭种子的能断道。换言之,此即是能转舍二障、转得二果的智(能转道的道、即是智。)此有二类:一、能伏道:即是有漏无漏的加行、根本、后得三智,此智能伏二障的种子势力,使其不生现行。二、能断道:即是无漏的根本、后得二智,此智能断除二障的种子。

【根】根为能生之义,增上之义。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则名为眼根。信有生他善法之力。则名为信根。又人性有生善恶作业之力,则名为根性。《俱舍论》卷二曰:‘根者是何义?最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大乘义章》卷四曰:‘能生名根’

【根本依】前五识生起有四种依,若缺任何一种识则不生。根本依为四种依之一,谓依于第八识,第八识是根本识,前五识依第八识而得生起,故以第八识为根本依。参阅‘四依’条。

【根本依缘】生识的九缘之一。根本,即第八阿赖耶识;依,指倚托。谓第八识为诸识之根本,眼等六识依第八识相分而得生,第八识相分托眼等六识而得起,故根本依为六识及第八识之缘。参阅‘九缘生识’条。

【根本智】又作根本无分别智、如理智,无分别智之一。相对于后得智,乃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故亦称无分别智。此为体得究极真理的智慧,修唯识行,至通达位,证得所取之境空,能观之智空,证此二空之智,无能缘所缘之差别,故名无分别智。见《成唯识论》卷九。

【根本烦恼】又作本惑,略称烦恼。为六作心所有法之一,与‘随烦恼’对称。此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种。其中见复分为五,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称为五利使;其他之五烦恼则称为五钝使。两者合之,即为十随眠。《成唯识论》曰:‘烦恼心所,其相云何,颂曰:烦恼谓贪嗔,痴慢疑恶见。论曰:此贪等六,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得烦恼名。’所谓烦恼,烦者烦闷、烦扰,恼者恼乱、恼热。’《大智度论》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

【根性】根为能生之义;性指习性而言。人性有生善业或生恶业之力,故称根性。《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称:‘能生为根,数习成性。’。

【根所取色】五根所取之色,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根缘】生识的九缘之一。根,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谓根能生识,前五识依五根而生起,若无五根,则五识无所依,故五根为五识之缘。参阅‘九缘生识’条。

【真如】指遍于宇宙间真实的本体;为一切万有的根源,是本然的真实之意。此为遍布于宇宙间真实的本体,也即是事物的真实相状、或真实性质。《大般若经》第三六ο卷中,列出了十二名称,如法性、法界、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等,都是真如的异名。他如涅槃、无为、空性、胜义、一如、如如等,也是真如的异名。真如成了大乘佛教的标志,为万有的本体,并以此立为‘一实相印’,与小乘佛教‘三法印’相对称。虽然如此,但各宗各家对真如的含意,在解释上各不相同。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解释真如曰:‘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曰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曰如。’《法集经》谓:‘善男子,言真如,真如者,名为空,彼空不生不灭。’《成唯识论》卷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其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妙法莲华经、第一方便品》曰:‘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华严经探玄记》卷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曰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是以,空宗以诸法空相为真如,有宗以圆成实性为真如;而天台宗依据性具说,主张真如本身本来具足染净善恶诸法。华严宗依据性起说,主张‘本体即现象’,即真如本为万法,万法本为真如。后二者,都是受了《大乘起信论》的影响。本来,印度佛教所称的真如,基本上是客体性的、静态的理体,永恒不变的真理。如《般若心经》经文:‘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但在中国,自《大乘起信论》出世后,标示一心开二门:‘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又谓:‘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这样,真如就不仅是客体性的、静态的理体,亦是主体性的,动态的事用。成为‘不生不灭,离言说相离名字相,而能生万法之体’,真如能够生起万法,这就和外道的自性、神梵没有什么差别了。

如果我们自佛陀的基本理论‘缘起’,来探讨真如的涵义,则所谓缘起、是一切法待缘而起,彼此关涉对待而起。《杂阿含·二九八经》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是说,任何一法的生起存在,必有其互相关涉对待的因素与条件。既是互相关涉对待而生起,其本身无实体,无独立的自性,可想而知。无实体、自性即是空——空性,这是诸法的本质,是本来如此的,不增不减的、不生不灭的绝待理体,这就是真如。例如诸行无常,此无常诸行自性本空之理即是真如。诸法无我,此我法自性本空之理亦是真如,推之万法皆是此意。因此,真如者,乃万法本然之理,与万法不一不异,而为万法之实性也。所谓此理与万法不一不异者,以此自性本空之理即寓于万法生灭之中,离生灭法则无此真如,故曰不异;然生灭法是无常,而此无常之理为常,故曰不一。诸法自性本空之理,即诸法之实理;其空性空相,亦即诸法之实性实相,故而真如为诸法之实性无颠倒性。

【真如无为】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六无为中,前五种是或约其因来说,或约其用来说,只是方便譬喻,唯有真如无为才是诸法的法性、实相。《成唯识论》卷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真如是诸法的实性,诸法如波,此性如水,诸法如绳,此性如麻,诸法离此则无自体;此离诸法则无自相,故此实性与诸法不一不异。

【真如熏习】谓真如之法自熏习众生之心。真如熏习有自体相熏习、用熏习两种。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具有不可思议的业用。真如本自具足无漏之法,亦成为智之境界之性;常熏习众生之心,令众生渐厌生死、欣求涅槃,而信本具之真如性,发心修行,称为自体相熏习。若藉诸佛菩萨以外缘之熏力,使众生善业增长,则称用熏习。见《成唯识论》卷八。

【真如凝然】全称‘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此为唯识宗所立之说。谓真如凝寂湛然,毫不随缘起动。唯识宗以真如为客观的、静态的,无变化、无作用的无为法,不因熏习而生诸法,为常住不变平等无相的理体。若真如随缘起动,违背无为无作用之条件,则落入生灭迁流之有为法。此即唯识宗的真如观,而与《大乘起信论等》之真如缘起说相反,见解各异,遂演成三乘一乘之区别。

【真见道】指如实证得生、法二空所显的真理,与如实断除所知、烦恼二障的阶位。见道、一心见道。唯识宗所立菩萨乘之见道,分为真见道、相见道。真见道复涵括由加行功德成就而生之正断烦恼根本智的无间道,及于次一念正证所显真理的解脱道,虽涉于多刹那,然非别之所作。以其同等,故称一心;又以其无分别智,体会真如,如实断证,故称见道。《成唯识论》卷九载:‘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参阅‘见道’条。

【真带质】唯识宗所立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之一。带质境有二种,称真带质与似带质。一、真带质,指色子所生的实法,例如第七识的见分缘第八识的见分,中间生出一个‘我’相(相分)来。这‘我’相是由七、八两识的见分生出来的,七、八两识各有其实种的本质,所以称为真带质。即所谓:‘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

【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

【真实行】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十位。此位菩萨,修智行,成就成实了悟,言行相应,色心皆顺,称真实行。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行’条。

【真谛】摄论宗的创始人,西天竺优禅尼人,婆罗门种姓,后入佛教出家,博通三藏五部,究明大乘妙理。梁武帝中大同元年(五四六)来华,受到梁武帝的礼遇,本想在建业译经,因值侯景之乱,展转流寓各地,曾在富春令陆元哲宅译《十七地论》。后于陈文帝天嘉四年(五六三),应广州刺史欧阳讫之请,译出《摄大乘论》三卷,《摄大乘论释论》十二卷。陈光大二年(五六八)八月,他的首座弟子慧恺逝世,他与其余弟子法准、道尼、智激、法泰等十二人,发誓弘传《摄大乘论》及《俱舍论》二论,使无断绝。翌年元月即于广州病逝,享年七十一岁。真谛为我国著名的译经家,《续高僧传》载真谛在华二十余年间,译出经论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其主要译作有《十七地论》、《金光明》、《弥勒下生经》、《仁王般若经》、《大乘唯识论》(即唯识二十颂)、《摄大乘论》等。

【俱大种因声】声尘的三声之一,是执受大种因声、与非执受大种因声二者和合之声,如以手击鼓,以口奏箫等,此又名内外声。参阅《执受大种因声》条。

【俱生起】此指与生俱来的烦恼,与‘分别起’对称。烦恼生起时有二种型态,一、分别起,是后天的,受邪师邪教邪思维的影响而生起之惑。二、俱生起,是先天的,与生俱起的。亦即不是由于邪师邪教邪思维的影响,于境自然生起者。此中分别起之惑,其性强而易断;俱生起之惑,其性弱而难断。修唯识行,于见道位,顿断分别起之惑;于修道位,渐断俱生起之惑。《成唯识论》卷一曰:‘无时始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

【俱生我执】我执又作人执、生执。执著实我,与分别我执对称。一般所称的‘我’,为五蕴假合而有,若妄执具有主宰作用的实我存在,而产生‘我’与‘我所’等的妄想分别,即称我执。《成唯识论》卷一载,我执可分为二种:一、俱生我执,即先天性的我执,由无始以来虚妄熏习内因力之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谓俱生。参阅‘分别我执’条。

【俱有因】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又作共有因、共生因。同时存在之法,相互为因,称为俱有因。如地、水、火、风等四大,必四大相依而生,彼为我之因,我为彼之因,恰如三叉之相依而立,故称俱有因。四大之中,一大为因,则其他三大为果;其他三大为因,则此一大为果。盖以相互为因,亦必相互为果之故。俱有因又可分为互为果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之别。如以三杖相倚,一杖为其他二杖之因,同时其他二杖亦必为此杖之因;此三杖相互为果之理亦然,称为互为果俱有因。又如三杖鼎足相倚,以支持一物;即由二物以上相互资助,以产生同一结果,譬如由多柱而支持一屋,称为同一果俱有因。见《俱舍论》卷六。

【俱有依】又作俱有所依、增上缘依。指与心、心所同时具有,而为其所依之法。《成唯识论》卷四载,五识之俱有所依有四种,即五色根与第六、七、八等三识。论中举出护法、难陀、安慧、净月等四师之异说,以广释‘所依’之义,而以护法之说为正义,辨‘依’与‘所依’之区别,说明‘依’之义广通于一切法,而‘所依’唯限于内六处,其理由有四义:一、决定之义,二、有境之义,三、为主之义,四、令心、心所取自所缘。具足以上四义者,唯五根与第六、七、八等三识,故为心、心所法之俱有依。

若以能依之心来分别,前五识之俱有依有四种,第六识有两种,第七、第八识各有一种俱有依。前五识四种俱有依为:一、同境依,又作顺取依,即五根;根与识乃同取现在之境而生,故称同境依。二、分别依,即第六识;前五识生起时意识亦必生起,前五识无分别,而意识有分别,故称分别依。盖五同缘之识无分别,第六识原为寻伺相应之识能取境故,又能令五识明了取境,故称明了依。三、染净依,即第七识;前诸识无染净之别,染净分位依第七识而成,故又称分位依。四、根本依,即第八识;为诸识所依以生起之根本,故称根本依。以上四依中,唯前五识之不共依为同境依,即五色根,其余三者为诸识之共依。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七。

【俱舍宗】依俱舍论而立的小乘宗派,称俱舍宗。为我国十三宗之一,相对于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初由世亲入迦湿弥罗国学毗婆沙之义,其后根据《大毗婆沙论》,及参酌经量部之义,造《阿毗达磨俱舍论》,批判说一切有部的传统理论,时有众贤论师,撰《俱舍论》,破世亲新说,又造《阿毗达磨藏显宗论》,显扬毗婆沙宗义。尔后,德慧、世友、安慧、陈那、称友、增满、寂天等诸师相继制疏,以释《俱舍论》,遂缔造说一切有部教义的新纪元。

陈天嘉五年,真谛译出《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又别作疏十六卷以释之,慧恺、慧净、道岳等亦相继制疏敷扬。唐永徽五年,玄奘再译,称《阿毗达磨俱舍论》,世称新俱舍,即此宗所依之今本。玄奘门人神泰、普光、法宝等三师各撰疏以布衍其义,合称俱舍三大疏。又有怀素、圆晖等作疏记,一时讲习颇盛。惜唐以后,此宗遂绝不传,元世祖时,帝师八思巴造《立彰所知论》二卷,是为研究俱舍的最后余光。此宗除以《俱舍论》为主要论典外,所宗之经典有四阿含等,论典有七论及《大毗婆沙论》、《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等。世亲造长行,以论理明晰,叙述顺序得宜,理长为宗,故赢得‘聪明论’之美称。此宗教义旨在说明诸法因缘之正理,破外道凡夫著我之执见,以断惑入圣,永离三界系缚。为说明三界诸法,乃大别之为有为、无为二类;又区分为五位,细析成七十五法。亦即有为法包括色法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有法四十六种、不相应行法十四种,无为法则有三种,总成七十五法。有为法乃指万有中众缘聚集所作为,有生灭变迁之部分;无为法则指非因缘所作为,无生灭变迁,湛然常住之部分。此外,并立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门。盖此宗批判一切有部所说诸法之体实有,贯穿三世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主张,而依经量部之义,提倡过去、未来无体论之说。认为生灭乃是刹那相续者,灭为现在必然之推移,不须其他之因缘促成,而生则必有生因,并以六因、四缘、五果等法门说明之。又概括迷悟之因果为苦、集、灭、道四谛,并以十二因缘法门说明生死相续无穷之理;立七方便、四向、四果以阐明转迷开悟之因果阶次。此外,特别论证在禅定状态下静悟四谛之理,可以达至解脱。

【神我】神我即第八识。外道执神我能生诸法,常住不坏,计为涅槃。是二十五谛之主。

【神我外道】十种外道之一。如数论,胜论等立人天各自有常住之神我而主宰万有之外道也。见《行事钞》下。

【神通】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的作用。神通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种,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飞行至任何地方;一为随意改变相状的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的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的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的报通,二、仙人依业力自由飞空的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的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的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是属于外道的神通。

【神识】阿赖耶识异名之一。佛法中本无‘神我’之说,而此识含藏万有种子,功能殊胜,故名神识。

【修行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三位,又作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参阅《十住》条。

【修习位】又作有学道。此乃唯识五位修行的第四位。修行菩萨,于通达位(见道位),虽然证得无分别智,断除一切心识上的颠倒知见,但微细烦恼尚未断除,还需要修习。故菩萨于此位修十种胜行(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十真如,舍二种粗重,由此即能证得转依。即转烦恼障证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得大菩提。《唯识三十颂》曰:‘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成唯识论》解释此颂曰:‘菩萨从见道起已,为断除余障证得转依,复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此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远离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说不思议,是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随眠,是世间本,唯此能断,独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及证真如。此智俱斯二种义故,独名出世。余智不然,即十地中无中无分别智。’

无分别智,是一种能所两空,‘无智、亦无得’的空慧。这种空慧不可思议,是一种出世间的智慧,它能舍灭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种子,以此而证得菩提及涅槃二转依果。颂文中‘粗重’二字,仍是种子的异名。

【修惑】此为修道所断惑的略称,与‘见惑’对称。又作思惑,意指修道所断之惑。即于修道时所断贪等迷事之烦恼。《俱舍论》卷二十五载,贪、嗔、慢及无明等四烦恼对色、声、香、味、触等境,生起染著、憎背、高举及不了之行相转,称为修惑。因修惑遍起于三界九地,因此惑难断,故每地各细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令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次第断除,总有八十一种,称为八十一品修惑。修道时所灭之根本烦恼有十种,即在欲界有贪、嗔、痴、慢四种;在色、无色界不行嗔恚,各有贪、痴、慢三种。见《俱舍论》卷二十三。

【庄严经论】又名《大庄严经论》,为瑜伽十支论之一,无著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凡十三卷。内容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的各种法门。本论援引经典颇多,有《十地经》、《无尽慧经》、《行清净经》等数十种。关于作者,众说纷纭,梵本未举出作者之名,一般均谓本书为无著所造。

【庄严体义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大庄严经论》,这是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参阅‘十支论’条。

【高建法幢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三十唯识论》,这是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参阅‘十支论’条。

【涅槃】又作泥洹、涅槃那,意译作灭、寂灭、灭度、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大般涅槃。原来指的是吹灭,或表示火渐渐熄灭的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的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的实践目的,故表佛教的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部派佛教,以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余之依身,)仍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

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余依涅槃之意。

【涅槃八味】涅槃,大灭度之义;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乃三德之秘密理藏,在诸佛为不增,在众生为不减,具有如下八种法味,即:一、常住,涅槃之理通彻三世而常存,圆遍十方而常在,故称常住。二、寂灭,涅槃之理寂绝无为,生死永灭,故称寂灭。三、不老,涅槃之理不迁不变,无增无减,故称不老。四、不死,涅槃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灭,故称不死。五、清净,涅槃之理安住清寂,诸障皆净,故称清净。六、虚通,涅槃之理虚彻灵通,圆融无碍,故称虚通。七、不动,涅槃之理寂然不动,妙绝无为,故称不动。八、快乐,涅槃之理无生死逼迫之苦,而具真常寂灭之乐,故称快乐。见《方等般泥洹经》卷二。

【般若波罗蜜多】六波罗波密之一。亦修唯识行,于修习位所修的十种胜行之一。般若有三种:一生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人空,而不起人我见的智慧。二法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法空,而不起法我见的智慧。三俱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人、法俱空,而不起人、法二种我见的智慧。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波罗蜜多’条。

【救护众生离众生迥向】菩萨修行历经四十一阶,此为十回向位的第一位。此位菩萨,上求菩提,下度众生,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参阅‘十回向’条。

【害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 害者损害,心无悲愍损害有情,是不害之反。《成唯识论》曰:‘云何为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谓有害者逼恼他故。’

【悔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悔又名恶作,对于先所作的事生起悔心。《成唯识论》曰:‘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即对已作恶事追悔,就是善性;对已作善事追悔,就是恶性。悔能令心怅怏不安,故有障碍止(观)的作用。

【眠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眠即睡眠,惛迷而不自在,能障智慧。《成唯识论》曰:‘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闇劣,一门转故。’睡眠之时,心极阇劣,身无力用,故有障碍(止)观的作用。所以适度睡眠是为善法,过度睡眠是为恶法。见《成唯识论》卷六。

【病苦】八苦之一。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之说,病能损坏可爱安适,故称病苦。盖病之发有四大不调,又有因四大不调而生四百四病之说。据《五王经所》载,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水大不调,则举身胀肿;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风大不调,则举身僵硬。诸此百节苦痛,犹被鞭笞,气力虚竭,坐起须人,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心怀苦恼,言辄悲哀,甘美饮食,入口皆苦;凡此皆为大苦。《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说病苦有五相,即:一、身性变坏,二、忧苦增长多倍,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四、非其所欲之不可意境而强受用,五、能令命根速离坏。参阅‘八苦’条。

【回向】又作回向。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的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慧远的《大乘义章》卷九,分回向为三种: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种德。二、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

【迷悟】为惑业所缠缚,称作迷;解脱惑业,了知真理,称作悟。佛教旨在引导众生转迷成悟,由凡夫趣向佛果。迷则轮回转生,悟则解脱涅槃。迷与悟实为一体两面,非异非一。如途中见绳,误以为蛇,此即迷;后知所见非蛇,而系绳索,此即悟。绳初后无别,只因见者迷悟,乃有绳、蛇之别,此即禅家所谓‘迷悟不二’之理。

【时】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时即时间,是诸法相续的分位。《百法直解》曰:‘时者,依于色心刹那展转假立,故有日月年运长短差别。’在《百法纂释》中谓:‘言时者,谓过现未来,成住坏空,有为法一切事物年月日夜之类。’时间与空间相待而有,空间与物质相待而有,以物质生住异灭的变化,始显示出时间。

【流转】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一切因缘和合的有为法,迁流变异,相续不断,就是流转。这在有情而言,一般称之为轮回。《百法直解》曰:‘流转者,依于色心前后相续假立。’《百法纂释》中谓:‘言流转者,谓因果相续,由因感果,果续于因,前后不断,故曰流转。’也就是万有现象的生灭相续,循环不止,称为流转。

【流转还灭】流转门与还灭门。迷悟相对之一双也。

【浮根尘】又名外根,是四大粗色所造,即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这是外在的根,没有生识的作用,其功能在于扶持内根,故名扶根尘。

【破我】佛教不主张有一个常、一、主宰的神我(即婆罗门教的 atman),故说‘诸法无我’,并所以破我。破我者,在破除有情对我之执著。我之执著通常不出下列三种:一、即蕴我:世间一般人的执著,执著五蕴法即是我,《成唯识论》卷一曰:‘初即蕴我,理且不然。……’其理由是:五蕴是五类法的和合体,非一非常,故不是我。如色蕴的五根,具质碍义,与五尘同为四大所造,为虚假之法,不能是我;受、想、行、识四蕴,都是仗因托缘生起的因缘法,不具常、一、主宰义,也不是我。二、离蕴我:执著离开五蕴法外有一个实我,这是外道数论派、胜论派、及小乘经量部等执著的我。《成唯识论》曰:‘中离蕴我,理亦不然。……’因为离开了五蕴,就不会作业,也不会受报,就像虚空一样,何处有一个我呢?三、非即蕴非离蕴我:这是部派佛教正量部的执著。正量部出于犊子部,《异部宗轮论》曰:‘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与五蕴不是一体)非离蕴(也不是离开五蕴),依蕴、处、界,假名施设。’《成唯识论》破之曰:‘俱非我理亦非然。……’,因为此部一方面说:我是依五蕴而立的,另一方面义说我不是蕴(不即蕴)。这有如瓶、钵依泥团而有,却又说瓶、钵不是泥团做的。因此,这非即蕴非离蕴的我,当然不是我了。

【带质境】唯识宗所立的三类境,即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所谓带质境,带质即兼带本质。谓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其相分有所依的本质,而不得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换言之,带质境即是此境兼带本质,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其相分是实种所生,有其所依的本质,而不能如实的为见分所认知者。如第七识之见分,缘第八识的见分(以第八识的见分为其相分),误以为常、一、主宰的自我,第八识见分不是自我,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此称为‘真带质’,所谓‘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又如第六识缘草蝇误为是蛇,草蝇固有其本质,但并不是蛇,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此称作:‘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参阅‘三类境’条。

【等持】定的别名,意思是平等持心,心住一境,平等维持。

【奘门四哲】此为玄奘门下成就最高的四位弟子. 玄奘门下上座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人称奘门四哲。神昉是新罗人,他通达三藏,精于大乘,有大乘昉之称。他尝列玄奘译场,担任笔受,著有《成唯识论要集》、《种姓差别章》等,今皆失传。嘉尚在奘师门下、深得《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之要旨。玄奘译《大般若经》,嘉尚充证文缀义。普光又称大乘光,他师事玄奘,精苦恪勤,侍师直至终老。玄奘所译经论,多半由光充笔受。他著有《大乘百法明门论疏》、《俱舍论记》等。他的《俱舍论》,与法宝、坤泰二人的《俱舍论疏》,合称《俱舍三大疏》。窥基,后人尊之为唯识宗初祖。

【唐大圆】近代唯识学著名学者,太虚大师早期弘法及事业上的助手。大圆湖南武岗人,约出生于在民国前二十年左右。民国初年曾皈依印光大师,初修净土,于佛学造谙颇深。民十一年开始追随太虚大师,大师聘其为汉口佛教会佛教讲习所主任。继之武昌佛学院创立,大圆任教务主任。大师在武院讲《成唯识论》,大圆任记录,自此对唯识学倾心,精勤研究,日益深人。此后在各地演讲,均以唯识为题。民十五年,大圆任教于东南大学,十八年太虚大师欧美递化归来,欲成立‘世界佛学苑’,大圆任筹备主任。二十年后,自行在武昌创设‘东方文化研究院’。二十六年中日战事爆发,大圆返回湖南故里,民三十年(一九四一)病逝。遗著有《唯识研究述要》、《唯识的科学方法》、《唯识方便谈》、《唯识三字经》、《唯识易简》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