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冀州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九州次第,林氏之辨亦详。林曰:唐孔氏言九州之次,以治水为先后,水性下流,必自下泄之,故首冀而终雍。苏氏以为水患河为甚,江淮次之。河患冀兖为多,故禹行自冀始。皆未为通论。洪水泛滥天下,其始必相视水之大势,顺地之高下,渐次导之,其首尾本末,大概相应。下文所纪导山、导水之序是也。此序九州,但各记一州之事,及其山川所在,施功之曲折,非谓先一州之水既毕矣,更治一州也。而朱曰:治水固先治下流,然下流既疏,则上流当踵 治,势有不容已者。如导河一役,既于冀兖导其下流,则上流之在雍者,必应继踵施功,不应已治其下流,姑置上流在后,且别治他水也。

禹贡山川,多以孔安国、汉志为据。林曰:「禹贡山川地里,历三代、春秋至今数千年,其间变易不同,又川泽下流,多所圮坏,无复钩考。唐孔氏据孔安国所载,而益以汉地里,其意谓秦焚诗、书,图籍皆在。高祖入关,萧何尽收之。孔安国去汉初七十年,身为博士,承诏作传,必具见图籍,所载山川,必得大槩。」

或问:「林氏言凿龙门,止就浅狭处凿而广之,何以知其然?」曰:「禹贡凡施功处,或治或修,或绩或乂,皆随轻重载之。使其果如贾逊之说,则他处功用皆不及此之多,何以止言载与治,而略不及于堕断之迹邪?」

或问:「孔氏及苏、王诸儒说衡漳,新安王氏以为非,如何?」王曰:「清漳出并州,浊漳出潞州,即潞也,东至邺下入清漳。邺,相州也,清、浊二漳合于相而东,则为从。亦漳出于赵州,自赵入清、浊二漳则为衡。」曰:「汉孔氏去古近,苏、王诸儒皆至中原,所谓漳者,宜亲见之。新安王氏言漳之源流虽详,恐未必是禹之旧迹。兼王乃近世人,未尝身至中原,故未敢从。」

或问:「恒、卫大陆远于帝都,故言于田赋之后,如何?」曰:「朱、吕之说已尽,若所当治,禹岂以其远而后之哉?岷、嶓之于梁,弱水之于雍,岂不远乎?」或问:「孔氏谓大陆之地已可耕作。春秋传魏献子畋于大陆,地说云:河东北流,过洚水千里,至大陆为地腹,则皆以大陆为地也。尔雅十薮,晋有大陆,郭璞曰:今距鹿北广阿泽是也。杜预谓昭庆县有大陆泽,山海经谓大陆之水,皆以大陆为泽也,当何从乎?」曰:「皆是也。谓大陆为地者,盖以陆名地也。谓大陆为泽者,盖大陆之傍有泽,而因地以名泽也。今经言大陆既作,则是大陆之地有泽已可耕作,而泽则非可以言作矣。故当以孔说为当。譬如言钱塘既作,是钱塘之地可作,岂可因钱塘之名而指为江水之作乎?」

或问:「新安王氏谓北方地寒,故服皮,南方地缓,故服卉,何如?」曰:「非也。此自言各有所出耳。北方皮服,岂夏亦服之乎?南方蕉葛,岂冬亦服之乎?如吉贝、木绵,皆南方所出,然皆非暑服也。」

「夹右碣石,新安王氏之说亦可采。王氏曰:夹右碣石,对左言之。其在北平者,右山也;其在辽西者,左山也。」唐志平州石城县、营州柳城县,皆有碣石山。平州,汉之右北平也。营州,汉之辽西也。

或问河入海之道。曰:「新安王氏辨之详矣。」王曰:禹贡言夹右碣石入于河,此禹河之旧也。周定王五年河徙,已非禹之故道。汉元光三年,河徙东郡,更淫渤海,继决于瓠子,又决于魏之馆陶,遂分为屯氏河。大河在西,屯河在东,二河相并而行。元帝永光中,又决于清河灵鸣犊口,则河水分流入于博州,屯河始壅塞不通。后二年,又决于平原,则东入齐、入青,以达于海,而下流与漯为一。王莽时,河遂行漯河。夫河不行于大伾之北,而导于相魏之南,则山泽在河之濒者,支川与河相贯者,悉皆易位,而于禹贡不合。故欲辨冀州山川,不可不先讲求河之故道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