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盟会要第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题解】

本篇论述了《春秋》之所以详细记载天下祸患的原因。圣人的心意虽然难解,但是很看重扫除天下的祸患,《春秋》广圣人之意而遍记天下的祸患,意欲“除天下之患”,这样人心就会向善,清廉的教化就会流行,王道就会施行,礼乐也会兴盛。《春秋》广圣人之意建立道义、褒贬人事,从而达到匡正世俗流弊的目的。

至意虽难喻(1),盖圣人者贵除天下之患。贵除天下之患,故《春秋》重而书天下之患遍矣,以为本于见天下之所以致患(2),其意欲以除天下之患,何谓哉?天下者无患,然后性可善;性可善,然后清廉之化流;清廉之化流,然后王道举,礼乐兴,其心在此矣(3)。《传》曰:“诸侯相聚而盟。”君子修国,曰:“此将率为也哉(4)!”是以君子以天下为忧也。患乃至于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细恶不绝之所致也。辞已喻矣,故曰:立义以明尊卑之分;强干弱枝,以明大小之职;别嫌疑之行,以明正世之义;采摭托意(5),以矫失礼;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以纯其美;别贤不肖,以明其尊。亲近以来远,因其国而容天下(6),名伦等物(7),不失其理,公心以是非,赏善诛恶,而王泽洽(8),始于除患,正一而万物备。故曰:大矣哉其号(9),两言而管天下(10),此之谓也。

【注释】

(1) 至意虽难喻:圣人极深远的心意虽然很难明白。至意,极深远的心意。喻,明白、理解。

(2) 本:根据,掌握。

(3) 心:心意,即思想旨趣。

(4) “君子修国”二句:俞樾云:“‘修国’二字,当在‘也哉’之上……”陶鸿庆亦正其文为:“君子曰:‘此将率为修国也哉!’”俞、陶之说可从。

(5) 采摭(zhí)托意:择取古代的历史事件,寄托自己的心意。

(6) 其国:指鲁国。

(7) 名伦等物:就人伦的亲疏贵贱而正名分,就事物的大小轻重以定等级。

(8) 王泽洽:君王的恩泽周流遍布天下。

(9) 大矣哉其号:苏舆注:“大矣哉!《春秋》之名号。”

(10) 两言而管天下:用褒、贬两个字就把天下管治住了。两言,两个字,苏舆注:“‘两言’,谓褒贬。”其说是。管,管理、管治。

【译文】

圣人极深远的心意虽然很难明白,但是大概圣人是很看重扫除天下的祸患。正因为圣人看重扫除天下的祸患,所以《春秋》对此也十分看重而把天下祸患之事记载得十分详尽周遍,认为根据展示天下出现祸患的原因,它的意思是想用这种方式消除天下的祸患,这是什么意思呢?天下没有祸患,然后人性才可以向善;人性可以向善,然后清正廉洁的教化才会流行;清正廉洁的教化流行,然后王道才能施行,礼乐才会兴盛,《春秋》的思想旨趣就在于此。《传》说:“诸侯互相会聚而订立盟约。”君子说:“这是要带头修治国家啊!”因此君子把天下作为自己忧虑的对象。祸患发展到有三十六位君主被弑杀,五十二个国家灭亡,这是由于没有阻绝小恶而导致的结果。言辞已经很清楚了,因此说:建立道义以明确尊卑的差别;增强天子的力量而削弱诸侯的力量,以此来表明大小的职分;分辨有嫌疑的行为,以此来阐明匡正世俗的道理;择取古代的历史事件、寄托自己的心意,以此来矫正失礼的行为;对于那些善事,不因为它们小就不列举出来,对于那些恶事,不因为它们小就不摒除,以此来纯化美好的东西;区别贤能和无能的人,以此表明尊重贤者。亲善近在身边的人以招来远处的人,凭借自己的国家而包容天下,就人伦的亲疏贵贱而正名分,就事物的大小轻重以定等级,使其道理不丧失,用公正的心判断是非,奖赏善行、诛讨恶行,因而君王的恩泽周流遍布天下,以扫除祸患开始,使一件事正确了就可以使万物完备。因此说:《春秋》的名号真是伟大,用褒、贬两个字就把天下管治住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