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三峰集

三峰集卷之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奉化郑道传著)

佛氏杂辨

佛氏轮回之辨

人物之生生而无穷。乃天地之化。运行而不已者也。原夫太极有动静而阴阳生。阴阳有变合而五行具。于是无极太极之真。阴阳五行之精。妙合而凝。人物生生焉。其已生者往而过。未生者来而续。其间不容一息之停也。佛之言曰。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于是轮回之说兴焉。易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又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先儒解之曰。天地之化。虽生生不穷。然而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能原其始而知其聚之生。则必知其后之必散而死。能知其生也得于气化之自然。初无精神寄寓于太虚之中。则知其死也与气而俱散。无复更有形象尚留于冥漠之内。又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天地阴阳之气交合。便成人物。到得魂气归于天。体魄归于地。便是变了。精气为物。是合精与气而成物。精魄而气魂也。游魂为变。变则是魂魄相离。游散而变。变非变化之变。既是变则坚者腐存者亡。更无物也。天地间如烘炉。虽生物。皆销铄已尽。安有已散者复合。而已往者复来乎。今且验之吾身。一呼一吸之间。气一出焉。谓之一息。其呼而出者。非吸而入之也。然则人之气息。亦生生不穷。而往者过。来者续之理。可见也。外而验之于物。凡草木自根而干而枝而叶而华实。一气通贯。当春夏时。其气滋至而华叶畅茂。至秋冬。其气收敛而华叶衰落。至明年春夏。又复畅茂。非已落之叶。返本归源而复生也。又井中之水。朝朝而汲之。爨饮食者。火煮而尽之。濯衣服者。日暴而乾之。泯然无迹。而井中之泉。源源而出。无有穷尽。非已汲之水。返其故处而复生也。且百谷之生也。春而种十石。秋而收百石。以至千万。其利倍蓰。是百谷亦生生也。今以佛氏轮回之说观之。凡有血气者。自有定数。来来去去。无复增损。然则天地之造物。反不如农夫之生利也。且血气之属。不为人类则为鸟兽鱼鳖昆虫。其数有定。此蕃则彼必耗矣。此耗则彼必蕃矣。不应一时俱蕃。一时俱耗矣。自今观之。当盛世。人类番庶。鸟兽鱼鳖昆虫亦蕃庶。当衰世。人物耗损。鸟兽鱼鳖昆虫亦耗损。是人与万物。皆为天地之气所生。故气盛则一时蕃庶。气衰则一时耗损。明矣。予愤佛氏轮回之说惑世尤甚。幽而质诸天地之化。明而验诸人物之生。得其说如此。与我同志者。幸共鉴焉。

或问。子引先儒之说。解易之游魂为变曰。魂与魄相离。魂气归于天。体魄降于地。是人死则魂魄各归于天地。非佛氏所谓人死精神不灭者耶。曰。古者。四时之火皆取于木。是木中元有火。木热则生火。犹魄中元有魂。魄煖者为魂。故曰钻木出火。又曰形既生矣。神发知矣。形。魄也。神。魂也。火缘木而存。犹魂魄合而生。火灭则烟气升而归于天。灰烬降而归于地。犹人死则魂气升于天。体魄降于地。火之烟气。即人之魂气。火之灰烬。即人之体魄。且火气灭矣。烟气灰烬。不复合而为火。则人死之后。魂气体魄。亦不复合而为物。其理岂不明甚也哉。

佛氏因果之辨

或曰。吾子辨佛氏轮回之说。至矣。子言人物皆得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今夫人则有智愚贤不肖。贫富贵贱寿夭之不同。物则有为人所畜役。劳苦至死而不辞者。有未免网罗钓弋之害。大小强弱之自相食者。天之生物。一赋一与。何其伪而不均如是耶。以此而言释氏所谓生时所作善恶。皆有报应者。不其然乎。

且生时所作善恶。是之谓因。他日报应。是之谓果。此其说。不亦有所据欤。曰。予于上论人物生生之理悉矣。知此则轮回之说自辨矣。轮回之说辨。则因果之说。不辨而自明矣。然子既有问焉。予敢不推本而重言之。夫所谓阴阳五行者。交运迭行。参差不齐。故其气也有通塞偏正清浊厚薄高下长短之异焉。而人物之生。适当其时。得其正且通者为人。得其偏且塞者为物。人与物之贵贱。于此焉分。又在于人。得其清者智且贤。得其浊者愚不肖。厚者富而薄者贫。高者贵而下者贱。长者寿而短者夭。此其大略也。虽物亦然。若麒麟龙凤之为灵。虎狼蛇虺之为毒。椿桂芝兰之为瑞。乌喙堇茶之为苦。是皆就于偏塞之中而又有善恶之不同。然皆非有意而为之。易曰。乾道变化。各定性命。先儒曰。天道无心而普万物。是也。今夫医卜。小数也。卜者定人之祸福。必推本于五行之衰旺。至曰。某人以木为命。当春而旺。当秋而衰。其象貌青而长。其心慈而仁。某人以金为命。吉于秋而凶于夏。其象貌白而方。其心刚而明。曰水曰火。莫不皆然。而象貌之丑陋。心识之愚暴。亦皆本于五行禀赋之偏。医者诊人之疾病。又必推本于五行之相感。乃曰。某之病寒。乃肾水之證。某之病温。乃心火之證之类是也。其命药也。以其性之温凉寒热。味之酸咸甘苦。分属阴阳五行而剂之。无不符合。此吾儒之说。以人物之生。为得于阴阳五行之气者。明有左验。无可疑矣。信如佛氏之说。则人之祸福疾病。无与于阴阳五行。而皆出于因果之报应。何无一人舍吾儒所谓阴阳五行。而以佛氏所说因果报应。定人祸福。诊人疾病欤。其说荒唐谬误无足取信如此。子尚惑其说欤。

今以至切而易见者比之。酒之为物也。曲蘖之多寡。瓷瓮之生熟。日时之寒热久近适相当。则其味为甚旨。若蘖多则味甘。曲多则味苦。水多则味淡。水与曲蘖适相当。而瓷瓮之生熟。日时之寒热久近。相违而不相合。则酒之味有变焉。而随其味之厚薄。其用亦有上下之异。若其糟粕则委之污下之地。或有蹴踏之者矣。然则酒之或旨或不旨或上或下或用或弃者。此固适然而为之耳。亦有所作因果之报应欤。此喻虽浅近鄙俚。亦可谓明且尽矣。所谓阴阳五行之气。相推迭运。参差不齐。而人物之万变生焉。其理亦犹是也。圣人设教。使学者变化气质。至于圣贤。治国者。转衰亡而进治安。

此圣人所以回阴阳之气。以致参赞之功者。佛氏因果之说。岂能行于其间哉。

佛氏心性之辨

心者。人所得于天以生之气。虚灵不昧。以主于一身者也。性者。人所得于天以生之理。纯粹至善。以具于一心者也。盖心有知有为。性无知无为。故曰。心能尽性。性不能知检其心。又曰。心统情性。又曰。心者。神明之舍。性则其所具之理。观此。心性之辨可知矣。彼佛氏以心为性。求其说而不得。乃曰。迷之则心。悟之则性。又曰。心性之异名。犹眼目之殊称。至楞严曰圆妙明心。明妙圆性。(按楞严经曰。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言心则从妙起明。圆融照了。如镜之光。故曰。圆明妙心。性则即明而妙。凝然寂湛。如镜之体。故曰宝明妙性。)以明与圆。分而言之。普照曰。心外无佛。性外无法。又以佛与法分而言之。似略有所见矣。然皆得于想象髣髴之中。而无豁然真实之见。其说多为游辞而无一定之论。其情可得矣。吾儒之说曰。尽心知性。此本心以穷理也。佛氏之说曰。观心见性。心即性也。是别以一心见此一心。心安有二乎哉。彼亦自知其说之穷。从而遁之曰。以心观心。如以口龁口。当以不观观之。此何等语欤。且吾儒曰。方寸之间。虚灵不昧。具众理应万事。其曰。虚灵不昧者。心也。具众理者。性也。应万事者。情也。惟其此心具众理。故于事物之来。应之无不各得其当。所以处事物之当否。而事物皆听命于我也。此吾儒之学。内自身心。外而至于事物。自源徂流。一以通贯。如源头之水。流于万泒。无非水也。如持有星之衡。称量天下之物。其物之轻重。与权衡之铢两相称。此所谓元不曾间断者也。佛氏曰。空寂灵知。随缘不变。(按佛氏以为真净心。随缘是相。不变是性。如一真金。随大小器物。等是随缘相也。本金不变是性也。一真净心。随善恶染净。等是随缘相也。本心变性也。)无所谓理者具于其中。故于事物之来。滞者欲绝而去之。达者欲随而顺之。其绝而去之者。固已非矣。随而顺之者。亦非也。其言曰。随缘放旷。任性逍遥。听其物之自为而已。无复制其是非而有以处之也。是其心如天上之月。其应也如千江之影。月真而影妄。其间未尝连续。如持无星之衡。称量天下之物。其轻重低昂。惟物是顺。而我无以进退称量之也。故曰。释氏虚。吾儒实。释氏二。吾儒一。释氏间断。吾儒连续。学者所当明辨也。

佛氏作用是性之辨

愚按佛氏之说。以作用为性。庞居士曰。运水搬柴。无非妙用。是也。(按庞居士偈曰。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须取舍。处处勿张乖。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盖性者。人所得于天以生之理也。作用者。人所得于天以生之气也。气之凝聚者为形质为神气。若心之精爽。耳目之聪明。手之执足之奔。凡所以知觉运动者。皆气也。故曰。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人既有是形气。则是理具于形气之中。在心为仁义礼智之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在头容为直。在目容为端。在口容为止之类。凡所以为当然之则而不可易者是理也。刘康公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故有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其曰。天地之中者。即理之谓也。其曰。威仪之则者。即理之发于作用者也。朱子亦曰。若以作用为性。则人胡乱执刀杀人。敢道性欤。且理。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佛氏自以为高妙无上。而反以形而下者为说。可笑也已。学者须将吾儒所谓威仪之则与佛氏所谓作用是性者。内以体之于身心。外以验之于事物。则自当有所得矣。

佛氏心迹之辨

心者。主乎一身之中。而迹者。心之发于应事接物之上者也。故曰。有是心。必有是迹。不可判而为二也。盖四端五典万事万物之理。浑然具于此心之中。其于事物之来。不一其变。而此心之理。随感而应。各有攸当而不可乱也。人见孺子匍匐入井。便有怵惕恻隐之心。是其心有仁之性。故其见孺子也。发于外者便恻然。心与迹。果有二乎。曰羞恶曰辞让曰是非。莫不皆然。次而及于身之所接。见父则思孝焉。见子则思慈焉。至于事君以忠。使臣以礼。交友以信。是孰使之然耶。以其心有仁义礼智之性。故发于外者亦如此。所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者也。彼之学。取其心不取其迹。乃曰文殊大圣。游诸酒肆。迹虽非而心则是也。他如此类者甚多。非心迹之判欤。程子曰。佛氏之学。于敬以直内则有之矣。义以方外则未之有也。故滞固者入于枯槁。疏通者归于恣肆。此佛之教所以隘也。然无义以方外。其直内者。要之亦不是也。王通。儒者也。亦曰。心迹判矣。盖惑于佛氏之说而不知者也。故并论之。

佛氏昧于道器之辨

道则理也。形而上者也。器则物也。形而下者也。盖道之大原。出于天。而无物不有。无时不然。即身心而有身心之道。近而即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远而即于天地万物。莫不各有其道焉。人在天地之间。不能一日离物而独立。是以。凡吾所以处事接物者。亦当各尽其道。而不可或有所差谬也。此吾儒之学所以自心而身而人而物。各尽其性而无不通也。盖道虽不杂于器。亦不离于器者也。彼佛氏于道。虽无所得。以其用心积力之久。髣髴若有见处。然如管窥天。一向直上去。不能四通八达。其所见必陷于一偏见。其道不杂于器者。则以道与器歧而二之。乃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按此一段。出般若经。言目前无法。触目皆如。但知如是。即见如来。)必欲摆脱群有。落于空寂见。其道不离于器者。则以器为道。乃曰善恶皆心。万法唯识。随顺一切。任用无为。猖狂放恣。无所不为。(按善心将生。随顺一切。任用无为。恶心将生。猖狂放恣。无所不为。心之所有。识乃为之。惟善惟恶。非心无识。非识无心。心识相对。善恶生灭。)此程子所谓滞固者入于枯槁。疏通者归于恣肆者也。然其所谓道者。指心而言。乃反落于形而下者之器而不自知也。惜哉。

佛氏毁弃人伦之辨

明道先生曰。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是天地之间。无适而非道也。即父子而父子在所亲。即君臣而君臣在所严。以至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所以不可须臾离也。然则毁人伦去四大。(按四大受想行识)其分于道远矣。又曰。言为无不周遍。而实则外于伦理。先生之辨尽矣。

佛氏慈悲之辨

天地以生物为心。而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以生。故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即所谓仁也。佛虽夷狄。亦人之类耳。安得独无此心哉。吾儒所谓恻隐。佛氏所谓慈悲。皆仁之用也。其立言虽同。而其所施之方则大相远矣。盖亲。与我同气者也。人。与我同类者也。物。与我同生者也。故仁心之所施。自亲而人而物。如水之流盈于第一坎而后达于第二第三之坎。其本深。故其及者远。举天下之物。无一不在吾仁爱之中。故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此儒者之道。所以为一为实为连续也。佛氏则不然。其于物也。毒如豺虎。微如蚊虻。尚欲以其身喂之而不辞。其于人也。越人有饥者。思欲推食而食之。秦人有寒者。思欲推衣而衣之。所谓布施者也。若夫至亲如父子。至敬如君臣。必欲绝而去之。果何意欤。且人之所以自重慎者。以有父母妻子为之顾藉也。佛氏以人伦为假合。子不父其父。臣不君其君。恩义衰薄。视至亲如路人。视至敬如弁髦。其本源先失。故其及于人物者。如木之无根。水之无源。易致枯竭。卒无利人济物之效。而拔剑斩蛇。略无爱惜。地狱之说。极其惨酷。反为少恩之人。向之所谓慈悲者。果安在哉。然而此心之天。终有不可得而昧者。故虽昏蔽之极。一见父母则孝爱之心油然而生。盍亦反而求之。而乃曰多生习气未尽除。故爱根尚在。执迷不悟。莫此为甚。佛氏之教。所以无义无理。而名教所不容者此也。

佛氏真假之辨

佛氏以心性为真。常以天地万物为假合。其言曰。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及第二月。(按此一段。出圆觉经。言众生业识。不知自身内如来圆觉妙心。若以智照用。则法界之无实。如空华。众生之妄相。如第二月。妙心。本月。第二月。影也。)又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立。(按此一段。出楞严经。言大觉海中。本绝空有。由迷风飘鼓。妄发空沤。而诸有生焉。迷风既息。则空沤亦灭。所依诸有。遽不可得。而空觉圆融。复归元妙。)佛氏之言。其害多端。然灭绝伦理。略无忌惮者。此其病根也。不得不砭而药之也。盖未有天地万物之前。毕竟先有太极。而天地万物之理。已浑然具于其中。故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千变万化。皆从此出。如水之有源。万泒流注。如木之有根。枝叶畅茂。此非人智力之所得而为也。亦非人智力之所得而遏也。然此固有难与初学言者。以其众人所易见者而言之。自佛氏殁。至今数千馀年。天之昆仑于上者。若是其确然也。地之磅礴于下者。若是其隤然也。人物之生于其间者。若是其灿然也。日月寒暑之往来。若是其秩然也。是以。天体至大。而其周围运转之度。日月星辰逆顺疾徐之行。虽当风雨晦明之夕。而不能外于八尺之玑。数寸之衡。岁年之积。至于百千万亿之多。而二十四气之平分。与夫朔虚气盈馀分之积。至于毫釐丝忽之微。而亦不能外于乘除之两策。孟子所谓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者。此也。是亦孰使之然欤。必有实理为之主张也。且假者。可暂于一时。而不可久于千万世。幻者。可欺于一人。而不可信于千万人。而以天地之常久。万物之常生。谓之假且幻。抑何说欤。岂佛氏无穷理之学。求其说而不得欤。抑其心隘。天地之大。万物之众。不得容于其中欤。岂乐夫持守之约。而厌夫穷理之烦。酬酢万变之劳欤。张子曰。明不能尽诬。天地日月以为幻妄。则佛氏受病之处。必有所自矣。要之其所见蔽。故其所言诐如此。呜呼惜哉。予岂譊譊而多言者欤。予所言之而不已者。正惟彼心之迷昧为可怜。而吾道之衰废为可忧而已耳。

佛氏地狱之辨

先儒辨佛氏地狱之说曰。世俗信浮屠诳诱。凡有丧事。无不供佛饭僧。云为死者。灭罪资福。使生天堂。受诸快乐。不为者。必入地狱。剉烧舂磨。受诸苦楚。殊不知死者。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舂磨。且无所施。又况佛法未入中国之前。人固有死而复生者。何故都无一人误入地狱。见所谓十王者欤。此其无有而未足信也明矣。或曰。释氏地狱之说。皆是为下根之人。设此怖令为善耳。程子曰。至诚贯天地。人尚有不化。岂有立伪教而人可化乎。昔有僧问予曰。若无地狱。人何畏而不为恶乎。予曰。君子之好善恶恶。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皆由中而出。无所为而为之。一有恶名至。则其心愧耻。若挞于市。岂待地狱之说然后不为恶乎。其僧默然。于此并书之。俾世之惑于其说者。知所辨焉。

佛氏祸福之辨

天道福善而祸淫。人道赏善而罚恶。盖由人操心有邪正。行己有是非。而祸福各以其类应之。诗曰。求福不回。夫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盖君子之于祸福。正吾心而已。修吾己而已。福不必求而自至。祸不必避而自远。故曰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祸苟有自外而至者。顺而受之而已。如寒暑之过于前。而吾无所与也。彼佛氏则不论人之邪正是非。乃曰归吾佛者。祸可免而福可得。是虽犯十恶大憝者。归佛则免之。虽有道之士。不归佛则不免也。假使其说不虚。皆出于私心而非公道也。在所惩之也。况自佛说兴至今数千馀年。其间事佛甚笃如梁武,唐宪者。皆不得免焉。韩退之所谓事佛渐谨。年代尤促者。此其说不亦深切著明矣乎。

佛氏乞食之辨

食之于人。大矣哉。不可一日而无食。亦不可一日而苟食。无食则害性命。苟食则害义理。洪范八政。食货为先。重民五教。惟食居首。子贡问政。则夫子以足食告之。此古之圣人。知生民之道。不可一日而无食。故皆汲汲于斯。教以稼穑。制以贡赋。军国有须。祭祀宾客有给。鳏寡老幼有养。而无匮乏饥饿之叹。圣人之虑民远矣。上而天子公卿大夫。治民而食。下而农工商贾。勤力而食。中而为士者。入孝出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食。此古之圣人。知其不可一日而苟食。故自上达下。各有其职。以受天养。其所以防民者至矣。不居此列者。奸民也。王法所必诛而不赦者也。金刚经曰。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按舍卫。波斯国名。)乞食于其城中。夫释迦牟尼者。以男女居室为不义。出人伦之外。去稼穑之事。绝生生之本。欲以其道。思以易天下。信如其道。是天下无人也。果有可乞之人乎。是天下无食也。果有可乞之食乎。释迦牟尼者。西域王之子也。以父之位。为不义而不居。非治民者也。以男耕女织。为不义而去之。何勤力之有。无父子君臣夫妇。则又非守先王之道者也。此人虽一日食一粒。皆苟食也。信如其道。诚不食如蚯蚓然后可也。何为乞而食乎。且食在自力则为不义。而在乞则为义乎。佛氏之言。无义无理。开卷便见。故于此论而辨之。

佛氏其初。不过乞食而食之耳。君子尚且以义责之。无小容焉。今也华堂重屋。丰衣厚食。安坐而享之如王者之奉。广置田园臧获。文簿云委。过于公卷。奔走供给。峻于公务。其道所谓断烦恼出世间。清净寡欲者。顾安在哉。不惟坐费衣食而已。假托好事。种种供养。馔食狼藉。坏裂䌽帛。庄严幢幡。盖平民十家之产。一朝而费之。噫。废弃义理。既为人伦之蟊贼。而暴殄天物。实乃天地之巨蠹也。张子曰。上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蔽。非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哉。噫。先正之所以深致叹息者。岂偶然哉。岂偶然哉。

佛氏禅教之辨

佛氏之说。其初不过论因缘果报。以诳诱愚民耳。虽以虚无为宗。废弃人事。尚有为善得福。为恶得祸之说。使人有所惩劝。持身戒律。不至于放肆。故人伦虽毁。义理未尽丧了。至达摩入中国。自知其说浅陋。不足以惑高明之士。于是曰。不立文字。言语道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说一出。捷径便开。其徒转相论述。或曰。善亦是心。不可将心修心。恶亦是心。不可将心断心。善恶惩劝之道绝矣。或曰。及淫怒痴。皆是梵行。戒律持身之道失矣。自以为不落窝臼。解缚去械。慠然出于礼法之外。放肆自恣。汲汲如狂。无复人理。所谓义理者。至此都丧也。朱文公忧之曰。西方论缘业。卑卑喻群愚。流传世代久。梯接凌空虚。顾盻指心性。名言超有无。(按佛说。大略有三。其初斋戒。后有义学。有禅学。缘之名有十二。曰触爱受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业之名有三。曰身口意。指心性。谓即心是佛。见性成佛。超有无。谓言有则云色即是空。

言无则云空即是色。)捷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号空不践实。踬彼榛棘涂。谁哉继三圣。(按三圣。谓禹周公孔子。)为我焚其书。甚哉。其忧之之深也。予亦为之怃然三叹。

儒释同异之辨

先儒谓儒释之道。句句同而事事异。今且因是而推广之。此曰虚。彼亦曰虚。此曰寂。彼亦曰寂。然此之虚。虚而有。彼之虚。虚而无。此之寂。寂而感。彼之寂。寂而灭。此曰知行。彼曰悟修。此之知。知万物之理具于吾心也。彼之悟。悟此心本空无一物也。此之行。循万物之理。而行之无所违失也。彼之修。绝去万物。而不为吾心之累也。此曰心具众理。彼曰心生万法。所谓具众理者。心中原有此理。方其静也。至寂而此理之体具焉。及其动也。感通而此理之用行焉。其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所谓生万法者。心中本无此法。对外境而后法生焉。方其静也。此心无有所住。及其动也。随所遇之境而生。其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按此一段。出般若经。言应无所住者。了无内外。中虚无物。而不以善恶是非。介于胸中也。而生其心者。以无住之心。应之于外。而不为物累也。谢氏解论语无适无莫。引此语。)又曰。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按出起信论)是也。此以理为固有。彼以法为缘起。何其语之同而事之异如是耶。

此则曰酬酢万变。彼则曰随顺一切。其言似乎同矣。然所谓酬酢万变者。其于事物之来。此心应之。各因其当然之则。制而处之。使之不失其宜也。如有子于此。使之必为孝而不为贼。有臣于此。使之必为忠而不为乱。至于物。牛则使之耕而不为牴触。马则使之载而不为踶龁。虎狼则使之设槛置阱而不至于咬人。盖亦各因其所固有之理而处之也。若释氏所谓随顺一切者。凡为人之子。孝者自孝。贼者自贼。为人之臣。忠者自忠。乱者自乱。牛马之耕且载者。自耕且载。牴触踶龁。自牴触踶龁。听其所自为而已。吾无容心于其间。佛氏之学如此。自以为使物而不为物所使。若付一钱则便没奈何他此。其事非异乎。然则天之所以生此人。为灵于万物。付以财成辅相之职者。果安在哉。其说反复。头绪虽多。要之。此见得心与理为一。彼见得心与理为二。彼见得心空而无理。此见得心虽空而万物咸备也。故曰。吾儒一。释氏二。吾儒连续。释氏间断。然心一也。安有彼此之同异乎。盖人之所见。有正不正之殊耳。四大身中谁是主。六根尘里孰为精。(按地水火风四大。和合为一身。而别其四大则本无主。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尘。相对以生。而别其六根则本无精。犹镜像之有无也。)黑漫漫地开眸看。终日闻声不见形。(按以慧照用则虽黑漫漫地开眸看。暗中有明。犹镜光之暗中生明也。)此释氏之体验心处。谓有宁有迹。谓无复何存。惟应酬酢际。特达见本根。(按朱子诗)此吾儒之体验心处。且道心但无形而有声乎。抑有此理存于心。为酬酢之本根欤。学者当日用之间。就此心发见处体究之。彼此之同异得失。自可见矣。请以朱子之说申言之。心虽主乎一身。而其体之虚灵。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物。而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人之一心。初不可以内外精粗而论也。然或不知此心之灵而无以存之。则昏昧杂扰。而无以穷众理之妙。不知众理之妙。而无以穷之。则偏狭固滞。而无以尽此心之全。此其理势之相须。盖亦有必然者。是以。圣人设教。使人默识此心之灵。而存之于端庄静一之中。以为穷理之本。使人知有众理之妙。而穷之于学问思辨之际。以致尽心之功。巨细相涵。动静交养。初未尝有内外精粗之择。及其真积力久。而豁然贯通焉。亦有以知其浑然一致。而果无内外精粗之可言矣。今必以是为浅近支离。而欲藏形匿影。别为一种幽深恍惚艰难阻绝之论。务使学者。莽然措其心于文字言语之外。而曰道必如是然后可以得之。则是近世佛学诐淫邪遁之尤者。而欲移之以乱古人明德新民之实学。其亦误矣。朱子之言。反复论辨。亲切著明。学者于此。潜心而自得之可也。

佛法入中国(按此以下至事佛甚谨年代尤促。引用真氏大学衍义说。)

汉明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遣使之天竺。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抵以虚无为宗。贵慈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作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修鍊。以至为佛。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精于其道者。号曰沙门。于是中国始传其术。图其形像。而王公贵人。独楚王英最先好之。

真西山曰。臣按此佛法入中国之始也。是时所得者。佛经四十二章。缄之兰台石室而已。所得之像。绘之清凉台显节陵而已。楚王英虽好之。然不过洁斋修祀而已。英寻以罪诛。不闻福利之报。其后灵帝始立祠于宫中。魏晋以后。其法寝盛。而五胡之君。若石勒之于佛图澄。符坚之于道安。姚兴之于鸠摩罗什。往往尊以师礼。元魏孝文。号为贤主。亦幸其寺。修斋听讲。自是至于萧梁。其盛极矣。而其源则自永平始。非明帝之责而谁哉。

事佛得祸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九月。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释御服持法衣。行清净大舍。群臣以钱一亿万。祈白三宝。奉赎皇帝。僧众默然。上还内。上自天监中用释氏法。长斋断肉。日止一食。惟菜羹粝饭而已。多造塔。公私费损。时王侯子弟。多骄淫不法。上年老。厌于万机。又专精佛戒。每断重罪。则终日不怿。或谋叛逆事觉。亦泣而宥之。由是王侯益横。或白昼杀人于都街。或暮夜公行剽掠。有罪亡命。匿于主家。有司不敢搜捕。上深知其弊。而溺于慈爱。不能禁也。中大同元年三月庚戌。上幸同泰寺。遂停寺省。讲三慧经。夏四月丙戌解讲。是夜同泰寺浮屠灾。上曰。此魔也。宜广为法事。乃下诏曰。道高魔盛。行善障生。当穷玆土木。倍增往日。遂起十二层浮屠将成。值侯景乱而止。及陷台城。囚上于同泰寺。上口燥乾。求蜜于寺僧不得。竟以饿死。

真西山曰。魏晋以后。人主之事佛。未有如梁武之盛者也。夫以万乘之尊。而自舍其身。为佛之厮役。其可谓卑佞之极矣。以蔬茹面食。易宗庙之牲牢。恐其有累冥道也。织官文锦。有为人类禽兽之形者亦禁之。恐其裁剪。有乖仁恕。臣下虽谋叛逆。赦而不诛。剽盗肆行。亦不忍禁。凡以推广佛戒也。盖尝论之。使仙而可求则汉武得之矣。使佛而可求则梁武得之矣。以二君而无得焉。则知其不可求而得也明矣。纵求而得之。戎夷荒幻之教。不可以治华夏。山林枯槁之行。不可以治国家。况不可求也。汉武贪仙而终致虚耗之祸。梁武佞佛而卒召危亡之厄。则贪佞之无补又明矣。且其舍身事佛。岂非厌尘嚣而乐空寂乎。使其能若迦维之嫡嗣视王位如弊屣。褰裳而去之。庶乎为真学佛者。而帝也既以篡弑取人之国。又以攻伐侵人之境。及其老也。虽慈孝如太子统。一涉疑似。忌之而至死。贪恋如此。又岂真能舍者乎。释服入道。既可徼浮屠之福。奉金赎还。又不失天子之贵。是名虽佞佛。而实以诳佛也。且其织文之非实。犹不忍戕之。彼蚩蚩之氓。性命岂能鸟兽比。而连年征伐。所杀不可胜计。浮山筑堰。浸灌敌境。举数万众而鱼鳖之。曾不小恤。是名虽小仁。而实则大不仁也。且国所与立。惟纲与常。帝于诸子。皆任以藩维。而无礼义之训。故正德以枭獍之资。始舍父而奔敌国。终引贼以覆宗祊。若纶若绎。或总雄师。或镇上游。当君父在乱。不闻有洒血投袂之意。方且弟兄相仇。叔侄交兵。极人伦之恶。此无佗。帝之所学者释氏也。以天伦为假合。故臣不君其君。子不父其父。三四十年之间。风俗沦胥。纲常扫地。宜其致此极也。使其以尧舜三王为师。不杂以方外之教。必本仁义。必尚礼法。必明政刑。顾安有是哉。

舍天道而谈佛果

唐代宗始未甚重佛。宰相元载,王缙皆好佛。缙尤甚。上尝问佛言报应。果有之耶。载等对曰。国家运祚灵长。非宿植福业。何以致之。福业已定。虽时有小灾。终不能为害。所以安,史皆有子祸。怀恩出门病死。二虏不战而退。此皆非人力所及。岂得言无报应也。上由是深信之。常于禁中饭僧百馀人。有寇至则令僧讲仁王经以禳之。寇去厚加赏赐。良田美利。多归僧寺。载等侍上。多谈佛事。政刑日紊矣。

真西山曰。代宗以报应为问。使是时有儒者在相位。必以福善祸淫。亏盈益谦之理。反复启告。使人主凛然知天道之不可诬。而自彊于修德。载等曾微一语及此。乃以宿植福业为言。而谓国祚灵长。皆佛之力。毋乃厚诬天道乎。夫唐之所以历年者。

以太宗济世安民之功。不可掩也。而所以多难者。以其得天下也。不纯乎仁义纲常。礼法所在。有惭德焉。继世之君。克己砺善者少。恣情悖理者多也。天有显道。厥类惟彰。此之谓矣。载等舍天道而谈佛果。是谓灾祥之降。不在天而在佛也。为治之道。不在修德而在于奉佛也。代宗惟其不学。故载等得以惑之。且夫安,史之乱。以其太真蛊于内。杨,李贼于外。酝酿而成之也。而所以能平之者。由子仪,光弼诸人尽忠帝室。驱而攘之也。其所以皆有子祸者。禄山,史明以臣叛君。故庆绪,朝义。以子弑父。此天道之所以类应者也。回纥吐蕃。不战而自退。则又子仪挺身见虏。设谋反间之力。推迹本末。皆由人事。载等乃曰此非人力所及。其欺且诬。顾不甚哉。

事佛甚谨。年代尤促。

元和十四年。迎佛骨于京师。先是功德使上言。凤翔寺塔有佛指骨。相传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安。来年应开。请迎之。上从其言。至是佛骨至京师。留禁中三日。历送诸寺。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如恐不及。刑部侍郎韩愈上表谏曰。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黄帝至禹汤文武。皆享寿考。百姓安乐。当是时。未有佛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唯梁武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事佛求福。乃反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可知矣。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不知君臣父子之情。假如其身尚在。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槁之骨。岂宜以入宫禁。乞付有司。投诸水火。永绝祸本。上大怒。将加极刑。宰相裴度,崔群等言。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刺史。

真西山曰。按后世人主之事佛者。大抵徼福田利益之事。所谓以利心而为之者也。故韩愈之谏。历陈古先帝王之时未有佛而寿考。后之人主事佛而夭促。可谓深切著明者矣。而宪宗弗之悟也。方是时。既饵金丹。又迎佛骨。求仙媚佛。二者交举。曾未期年。而其效乃尔。福报果安在耶。臣故并著之。以为人主溺意仙佛者之戒。

辟异端之辨

尧舜之诛四凶。以其巧言令色方命圮族也。禹亦曰。何畏乎巧言令色。盖巧言令色。丧人之心。方命圮族。败人之事。圣人所以去之而莫之容也。汤武之征桀纣也。一则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一则曰。予不顺天。厥罪惟均。天命天讨。非己之所得而辞也。夫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害之一字。读之令人凛然。孟子之好辩。所以距杨墨也。杨墨之道不距。圣人之道不行。故孟子以辟杨墨为己任。其言曰。能言距杨墨者。亦圣人之徒也。其望助于人者至矣。墨氏兼爱。疑于仁。杨氏为我。疑于义。其害至于无父无君。此孟子所以辟之之力也。若佛氏则其言高妙。出入性命道德之中。其惑人之甚。又非杨墨之比也。朱氏曰。佛氏之言弥近理而大乱真者。此之谓也。以予惛庸。不知力之不足。而以辟异端为己任者。非欲上继六圣一贤之心也。惧世之人惑于其说。而沦胥以陷。人之道至于灭矣。呜呼。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不必士师。邪说横流。坏人心术。人人得而辟之。不必圣贤。此予之所以望于诸公。而因以自勉焉者也。

佛氏杂辨识

道传暇日。著佛氏杂辨十五篇。前代事实四篇。既成。客读之曰。子辨佛氏轮回之说。乃引物之生生者以明之。其说似矣。然佛氏之言。有曰。凡物之无情者。从法界性来。凡有情者。从如来藏来。(按无情者。犹岩石点头之类。法界。如云无边也。有情者。如本觉。众生心与诸佛性。本为如来也。)故曰。凡有血气者。同一知觉。凡有知觉者。同一佛性。今子不论物之无情与有情。比而同之。无乃徒费辞气。而未免穿凿附会之病欤。曰。噫。此正孟子所谓二本故也。且是气之在天地间。本一而已矣。有动静而阴阳分。有变合而五行具。周子曰。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盖于动静变合之间。而其流行者有通塞偏正之殊。得其通而正者为人。得其偏而塞者为物。又就偏塞之中而得其稍通者为禽兽。全无通者为草木。此乃物之有情无情。所以分也。周子曰。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以其气无所不通。故曰神。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以其囿于形气而不能相通。故曰物。盖动而无静者。有情之谓也。静而无动者。无情之谓也。是亦物之有情无情。皆生于是气之中。胡可谓之二哉。且人之一身。如魂魄五脏耳目口鼻手足之属。有知觉运动。毛发瓜齿之属。无知觉运动。然则一身之中。亦有从有情底父母来者。从无情底父母来者。有二父母耶。

客曰。子之言是也。然诸辨之说。出入性命道德之妙。阴阳造化之微。固有非初学之士所能识者。况下民之愚庸乎。吾恐子之说虽精。徒得好辩之讥。而于彼此之学。俱无损益。且佛氏之说。虽曰无稽。而世俗耳目。习熟。恐不可以空言破之也。况其所谓放光之瑞。舍利分身之异。往往有之。此世俗所以叹异而信服之者。子尚有说以攻之也。曰。所谓轮回等辨。予已悉论之矣。虽其蔽之深也。不能遽晓。然一二好学之士。因吾说而反求之。庶乎有以得之矣。玆不复赘焉。至于放光舍利之事。岂无其说乎。且心者。气之最精最灵的。彼佛氏之徒。不论念之善恶邪正。削了一重。又削了一重。一向收敛。盖心本是光明物事。而专精如此。积于中而发于外。亦理势之当然也。佛之放光。何足怪哉。且天之生此心者。以其至灵至明。主于一身之中。以妙众理而宰万物。非徒为长物而无所用也。如天之生火。本以利人。而今有人焉。埋火于灰中。寒者不得热。饥者不得爨。则虽有光焰发于灰上。竟何益哉。佛之放光。吾所不取者。此也。抑火之为物。用之新新。乃能常存而不灭。若埋之灰中。不时时发视之。

始虽炽然。终则必至于灰烬消灭。亦犹人之此心。常存忧勤惕虑之念。乃能不死而义理生焉。若一味收敛在里。则虽曰惺惺着。必至枯槁寂灭而后已。则其所以光明者。乃所以为昏昧也。此又不可不知也。至于像设。亦有放光者。盖腐草朽木。尚有夜光。独于此。何疑哉。若夫人之有舍利。犹蛇虺蜂蛤之有珠。其间所谓善知识者。亦有无舍利者。是则蛇虺蜂蛤而无珠之类也。世传人藏蜂蛤之珠不穿不蒸者。久而发之。添得许多枚。是生意所存。自然滋息。理也。舍利之分身。亦犹是耳。若曰有佛至灵。感人之诚。分舍利云耳。则释氏之徒。藏其师毛发齿骨者多矣。何不精勤乞请以分其物。而独于舍利。言分身哉。是非物性而何也。或曰。舍利此甚坚固。虽以铁块击之不能破。是其灵也。然得羚羊角则一击碎为微尘。舍利何灵于铁而不灵于角也。是固物性之使然。无足怪者也。今或以两木相钻。或以铁石相敲而火出。然此尚待人力之所为也。以火精之珠。向日而炷艾。则薰然而烟生。焰然而火出。固非人力之所为。其初不过荧荧之微。而其终也赫赫然炎昆崙而焚玉石。何其神矣哉。

是亦非其性之使然。而有一灵物寓于冥漠之中。感人之诚而使之至此欤。且火之益于人者。抑大矣。爨饮食则坚者柔。烘坑突则寒者热。汤药物则生者熟。饥可以饱。病可以愈。以至镕铁作耒作斧作釜鼎以利民用。作刀枪剑戟以威军用。火之生也。其神如彼。火之用也。其利如此。子皆莫之重焉。彼舍利者。当寒而不得以为衣。当饥而不得以为食。战者不足以为兵器。病者不足以为汤药。使佛有灵。一祈而分数千枚。尚以为无益而废人事。举以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况复敬奉而归依欤。噫。世之人。厌常而喜怪。弃实利而崇虚法如此。可胜叹哉。客不觉下拜曰。今闻夫子之言。始知儒者之言为正。而佛氏之说为非也。子之言。扬雄不如也。于是并书卷末。以备一说焉。

佛氏杂辨序[权近]

予尝患佛氏之说惑世之甚。而为之言曰。天之所以为天。人之所以为人。儒与佛之说不同矣。自有历象之后。寒暑之往来。日月之盈亏。皆有其数。用之千万世而不差。则天之所以为天者定。而佛氏须弥之说诬矣。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而所谓阴阳五行者。有理有气。得其全者

为人。得其偏者为物。故五行之理。在人而为五常之性。其气为五脏。此吾儒之说也。医者以五行诊其脏脉之虚实而知其病。卜者以五行推其运气之衰旺而知其命。亦用之千万世而皆验。则人之所以为人者定。而佛氏四大之说妄矣。原其始。不知人之所以生。则反其终。安知人之所以死哉。则轮回之说。亦不足信。予持此论久矣。今观三峰先生佛氏杂辨二十篇。其言轮回及五行医卜之辨。最为明备。其馀论辨。亦极详切而著明。无复馀蕴矣。先生自幼读书明理。慨然有行所学辟异端之志。讲论之际。谆谆力辨。学者翕然听从。尝著心气理三篇。以明吾道异端之偏正。其有功于名教大矣。遭逢圣朝。弥纶王化。以兴一代之治。所学之道。虽未尽行。亦庶几矣。而先生之心犹歉然。必欲尧舜其君民。至于异端。尤以不能尽辟而悉去之为己忧。戊寅夏。告病数日。又著是书示予曰。佛氏之害。毁弃伦理。必将至于率禽兽而灭人类。主名教者。所当为敌而力攻者也。吾尝谓得志而行。必能辟之廓如也。今蒙圣知。言听计从。志可谓得矣。而尚不能辟之。则是终不得辟之矣。愤不自己。作为是书。以望后人于无穷。欲人之皆可晓也。故其取比多鄙琐。欲彼之不得肆也。故其设词多愤激。然观于此则儒佛之辨。瞭然可知。纵不得行于时。犹可以传于后。吾死且安矣。予受而读之。亹亹不倦。乃叹曰。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佛法入中国。其害甚于杨墨。先儒往往虽辨其非。然未有能成书者也。以唐韩子之才。籍湜辈从而请之。犹不敢著书。况其下乎。今先生既力辨以化当世。又为书以垂后世。忧道之念既深远矣。人之惑佛。莫甚于死生之说。先生自以辟佛。为死而安。是欲使人祛其惑也。示人之意亦深切矣。孟子谓承三圣之统。先生亦继孟子者也。张子所谓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者。真先生之谓矣。予实敬服而欲学焉。故书尝所言者以质正云。洪武三十一年后五月既望。阳村权近序。

佛氏杂辨跋[尹起畎]

三峰先生所著经国典心气理及诗若文。皆行于世。独此佛氏杂辨一书。先生所以闲先圣诏后人。平生精力所在。而湮没不传。识者恨之。岁戊午。予以生员在成均馆。吾同年韩奕。先生之族孙也。得此书于家藏乱帙之中。持以示予。观其文辞豪逸。辨论纤悉。发挥性情。摈斥虚诞。真圣门之藩篱。而六经之羽翼也。予爱而宝之。藏之久矣。今守襄阳。适时无事。于公暇。校正谬误三十馀字。命工刊梓。以广其传。幸有志于吾道者。因是书而辟其邪。惑于异端者。因是书而释其疑。则先生为书传后之志。庶几遂。而吾道亦且有所赖矣。是书之幸存而不泯。岂不为吾道之大幸哉。景泰七年午月仲旬。金罗尹起畎。敬跋。(按金罗。咸安郡别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