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庄子集解

外篇第十五刻意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刻意尚行,其意峻刻,其行高尚。 離世異俗,高論怨誹,李云:“ 非世無道,怨己不遇。”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宣云:“非,猶輕。”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司馬云:“枯槁,若鮑焦、介推;赴淵,若申徒狄。”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自修其身。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成云:“此平時治世之士,施教誨物之人,若宣尼之居洙、泗,子夏之在西河。”游居學者之所好也。語大功,立大名,禮君臣,正上下,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強國之人,致功並兼者之所好也。並兼敵國。就藪澤,處閑曠,釣魚閑處,無為而已矣,宣云:“無為,猶言閒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 成云:“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納新,如熊攀樹而自懸,類鳥飛空而伸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李云:“導氣令和,引體令柔。”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郭云:“ 忘,故能有。”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宣云:“不立一極而美無不全。”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惔同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釋文:“質,正也。”宣云:“本也。 ”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釋文:“休,息也。”俞云:“此本作‘故曰聖人休焉,休則平易矣',‘休焉'二字,傳寫誤倒。天道篇‘故帝王聖人休焉,休則虛',與此文法相似,可據以訂正。”案:郭注、成疏、陸釋,皆止一“休”字,俞說是也。此後來刊本之誤。平易則恬惔矣。平易恬惔,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故曰:聖人之生也天行,郭云:“任自然而運動。”其死也物化;郭云:“ 蛻然無所系。”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郭云:“動靜無心,而付之陰陽也。”案:四語又見天道篇。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去知與故,管子心術篇:“去智與故。”此用其語。淮南主術篇高注:“故,巧也。”循天之理,成云:“循,順也。”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 四語亦見天道篇。“災”,彼文作“怨。”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宣云:“無心於取必。”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神純粹,其魂不罷。此語亦見天道篇。虛無恬惔,乃合天德。故曰: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德之失。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郭云:“至德常適,故情無所概。”一而不變,靜之至也;郭云:“靜而一者,不可變也。 ”無所於忤,虛之至也;郭云: “其心豁然確盡,乃無纖介之違。”不與物交,惔之至也;郭云:“物自來耳,至惔者無交物之情。”案:惔同淡。無所於逆,粹之至也。 郭云:“若雜乎濁欲,則有所不順。” 故曰: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宣云:“又將腐濁。”天德之象也。宣云:“靜而日運。”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惔而無為,動而以天行,郭云:“若夫逐欲而動,人行也。” 此養神之道也。夫有幹、越之劍者,司馬云:“幹,吳也。吳、越出善劍。”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精神四達並流,無所不極,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化育萬物,不可為象,宣云:“不可得而跡象之。”其名為同帝。宣云:“ 與天帝同用。”純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倫。合于自然之理。野語有之曰:“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成云:“體,悟解也。妙契純素之理,則所在皆真道也。 ”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