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思考中医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1)对中医的心理。今年五月,我应邀参加一个中医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就作了个“略说中医的学习 与研究”的报告,报告之后,一位与会的博士找我交 谈,一方面对我在这样的年代里还能用如此大的热情来研究经典、宣扬经典表示赞叹,另一方面,则是对我的行为感到不解。据说在他们一帮中医博士里,已经绝少 有人看经典,如果哪一位博士的案头放上一部《黄帝内经》,那绝对是要被笑话的。博士的案头都是什么书呢?不可以不读都是分子生物学一类的现代书。博士这个 群体,无疑是个高层次的群体。在他们身上肩负着中医现代化的使命,所以,读些现代的书是理所当然的。但为什么不愿读中医书尤其不读经典的书呢?我想答案只 能有一个,就是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医只不过如此,经典只不过如此,难道还有什么更多的看头吗?我想与上述许多问题相比,这个问题显得尤其严重。大家知道, 博士这个群体,将很快、很自然地要成为中医这个行当的决策者、领路人,等到这个群体真正当政的时候,中医会成一个什么样子呢?这是不难想象的。所以,这样 一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出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医,我们现在认识的这个中医,究竟代不代表真正的中医?我们现在在各类中医医疗机构看到的这些医生的水 平,究竟能不能代表中医的真正水平?中医的真正水平在哪里?中医的制高点在哪里?在现代,还是在古代?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形成对中医截然不同的认 识。如果真正的中医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那我们值不值得花很多时间来学习 她?值不值得花毕生的精力去钻研她、实践她?我想首先我不会的!何必陷在 这个死胡 同里呢?花去许多精力还只能做个配角。所以,我提出“如何正确认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被当今的这个局面所迷惑,从而丧失掉对中医的 信心。

(2)中医理论是否滞后于临床 近十年里,中医界提得很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 的问题。对于任何一门科学而言,都是理 论走在前面,实际运用慢慢跟上来。有关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详细谈。这几十年来,中医的局面为什么没有办法突破?临床 疗效为什么老是上不去?遇到高热降不 下来,最后还得上青霉素。为什么呢?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中医的理论已经形成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没有大的突破、大的变化,会不会是因为理论的落后已 经不能为临床 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指导了呢?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 的问题便顺理成章地提了出来。大家可以思考,今天我们的临床 落后,我们治病的水平上不去,是 不是因为理论落后造成的?我的看法完全不是这样。恰恰相反,理论不但没有落后,在很多领域还大大地超前。这与其他传统学问有类似的地方。近代著名学者梁漱 溟先生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皆系人类文化之早熟品。我想中医的情况大抵亦如此,正因为其早熟,而且早熟的跨度太大,乃至 现代她仍不落后,甚至还超前。所以,在中医这个体系里,完全不存在理论落后于临床 的问题。你认为理论落后于临床 ,你认为理论在你那里不能指导临床 ,那我就 要问你:你真正弄通中医理论没有?对于中医的理论,对于《内经》的理论,你把握了多少?有十成把握了没有?如果不到十成,二三成呢?如果连二三成都不到, 有的甚至搞了一辈子中医最后竟然还分不清阴阳,那你怎能说理论落后于临床 ?现在的人把中医理论看得太简单了、太朴素了。因为太朴素,就有点像山里的农民。 其实,朴素有什么不好呢?朴素才是最高的境界,因为返璞才能归真!如果你还没有真正认识中医的理论或者最多只是一种相似的认识,你怎么能说中医理论是超前 还是落后呢?上述这个问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认识好,那导致中医今天这样一个局面的症结就不容易抓到。我们今天看到的临床 水平比较低下的状况是什 么原因造成的?如果错误地把这个原因归结到理论的落后,而去寻找理论方面的原因,那我们可能就会形成真正的倒退,真正的落后!记得本科毕业后,我在附院搞 临床 。一次,接治一位女性肺炎患者,患者年龄 60 岁,入院体温 39.5c,wbc 近两万,中性 98% ,右肺大片阴影,按照西医的看法,这是一例重症肺炎患者。老年人患重症肺炎是很容易出危险的。但是,当初的我,初生牛犊不畏虎,总想试试中医的疗效,所 以,选择了中医治疗。经过辨证,属于肺热所致,遂投清肺之剂。不料服药之后,不久即泻,始则药后 2 小时泻,后渐至药后十余分钟即泻。所泻皆似药水,入院三天体温 丝毫未降,其他症状亦无缓解。按照院规,次日再不退烧,就必须上西药。此时的我,心情比病人 还要着急。遂匆匆赶到师父处求教,师父听完介绍后,说这是太阴阳明标本同病,阳明热而太阴寒,阳明热需清,然清药太阴不受,故服之而泻利。此病宜太阴阳明 分途而治,方不至互相牵扯。内服仍守前方以清阳明,外则以理中汤加砂仁,研末调酒加热外敷神厥以温 太阴。我赶紧如法炮制,当晚近 9时敷上,约过1小时,继服上药,服后竟未再泻。次日晨查房,体温 降至正常,一夜 之间,他症亦顿减。此病始终未用一粒西药,周余时间肺部炎症即全部吸收而 出院。此例病人给我的影响极深,使我于长长的十多年中,在遇到临床 疗效不如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怀疑过是中医的问题,是理论的问题。所以,对于理论是否滞后 于临床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地去思考。这个问题解决了,对于理论我理论的先进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信受奉行。在遇到障碍的时候,我们?与落后靠什会在自身 的领悟上找问题,而不会去归咎于理论。当然,如么来衡量?果问题真正出在理论上,确实是理论滞后了,我们亦不应死抱住这个理论。但是,根据我的经历和观 察,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并不出在理论上,而是出在我们的认识上。

(3)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启示有关上述问题,我还想从另外一个方面加以 申说。理论与实际运用,理论与临床 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有关这一点,我们只要回顾一下 20 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就会很清楚。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达到了人们想象中的十分完美的程度。人们也许认为,这就是解释世界的最终极、最和谐的理论。但 是,时间一跨入 20 世纪,这种和谐就被打破了。随着 1905年狭义相对论的创立,以及后来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人们对宏观及微观世界的看法产生了根本的改变。在认识上的这个改变,导致了技术应用 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宇航技术、原子能技术,到微电子技术,乃至我们今天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变化,都无不与新理论的建立相关。在经典的物理学框架里,宇航技 术、原子弹 ,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回顾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理论的重要,理论确实制约着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这样的一 种感受和经验,能否作为我们提出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 的理由呢?我想这个理由应是双重的,正因为我们看到了理论的重要性,它制约着实践和技术的发展,所以, 更应该重新来评价我们今天的认识,重新来认识中医的理论。看看经典中医理论的包容性究竟有多大?它的延伸性、超前性究竟有多大?它究竟还能不能给我们今天 的临床 带来指导?而不应光看到她是两千年前的产物。如果这个理论的确落后了,的确不能适应现代,那就要毫不犹豫地打破她,在中医这个体系里建立起“相对 论”。如果这个理论根本没有落后,如果在这个经典的框架里已然具足“相对论”、“量子力学”,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打破她呢?现在在中医界有一个怪现象, 也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就是对中医经典的教育逐步在减弱。现在大多数中医院校都已将经典改为选修课,就连成都、南京这些老牌的、原本非常注重经典的学院亦不 例外。这种改变是不是一种进步呢?很值得怀疑。在我们没有建立起新的理论前,在我们还没有切实地发现传统理论的破绽前,经典仍然是中医的核心,经典仍然是 中医的基础,经典仍然是中医的必修。怎么可以将核心和基础作为选修呢?有人说《中基》不是从《内经》里来的吗?《内科》不是从《伤寒》、《金匮》里来的 吗?而且比《内经》、《伤寒》、《金匮》更完善了,怎么不可以用它们来取代经典呢?实在的说,《中基》与《内经》,《内科》与《伤寒》、《金匮》根本就不 是一回事,相差太远太远了,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我想这个问题今后会有机会谈到的。好比新的力学尚未建立,就将经典力学束之高阁,这是一个什么格局呢?大 家可以思考。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来说明,这是普适的,东西方文化都是如此。在现代科学里,由于许多杰出科学家的工作,理论的价值显而易见,如我们从费米 的工作里可以充分体会到量子理论的魅力。但?扁鹊与费米是,在我们一般人那里,量子论、相对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有没有可比呢?所以,理论评价绝不是一件简 单的事情。在中医的历性?史里,出现过许多成功运用经典理论的人,比如张仲景,比如扁鹊。扁鹊运用经典理论成为起死回生的一代神医,而张仲景则因为谙熟经 典而最终成为医圣。我们是否可从扁鹊、张仲景及历代名医那里,看到经典理论的价值,就像从费米及许多科学家那里领略到现代物理一样。

2.杨振宁教授所认识的中国文

化 1999年 12月 3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于新亚书院举办了一个题为“中国文化与科学”的讲座。在这个讲座中,杨教授用了相当长 的篇幅来阐述中国文化的特征。杨教授是公认的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在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所以,他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杨振宁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 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文化是求理,而近代科学(包括现代科学)是求自然规律。传统文化所求的理并非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而近代科学追求 的是自然规律。这样一种划分就使传统文化与近(现)代科学泾渭分明了。传统文化求理,不求自然规律,那么,这个理又是什么呢?杨教授解释这个“理”就是一 种“精神”,一种“境界”。那么,这个“精神”,这个“境界”又是指的什么呢?难道科学没有精神,没有境界吗?第二,杨教授认为在传统文化里只有归纳的方 法,而没有逻辑推演(或称演绎)。大家知道,在科学体系里进行研究,需要两种方法,一个是归纳,一个就是推演。所谓归纳,就是把许多现象归纳起来得到一个 认识,一个定义,一个理论,把许多事物聚在一点上,一个认识上。原来现象上看似不同,本质上却是这么相近。所以,归纳实际是由外向内的一种认识。逻辑推演 则是另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个过程非常严密,比如由一到二,由二到三,这个次序只能这样。现代科学既有归纳,又有逻辑推演,而逻辑推演是它的标志。中国文化 里只有归纳却没有逻辑推演,这又将传统与现代区别开来了。第三,传统文化里缺少实验,缺少自然哲学。在很多场合,许多人都认为中医与其说是一门自然科学, 倒不如说是一门自然哲学。而杨教授在讲演中却以中医为例,认为传统文化中缺少自然哲学,这显然与许多人的观点相左。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离开实验几乎寸步难行。即便是审视科学的部门也是如此。当年我读博士的时候,管理博士这一层次的机构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除了文献博士外,其余的都要 搞实验研究。所以,我这个博士算是侥幸得的,因为我并没有做实验研究,这要得益于我的导师。在中医历史里没有实验,我们没有看到黄帝问岐伯,你的阴阳理论 是怎么发现的?是不是通过小白鼠实验发现的?确实没有。所以在中医乃至其他传统科学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实验,这是合乎实际的。以上就是杨教授对中国文化的 大体认识。

3.传统理论的构建?这一小节的内容主要是杨教授的上述认识是具有代表性的,但是不是很正确就传统文化呢?是否真正表述出了传 统文化的内涵呢?这一点我有不与中医的问同的看法。传统文化虽然有许多分支领域,但是,中医是最题跟杨振宁具代表性的。下面就以中医为例,次第讲述我的观 点。教授商榷。

(1)何为理?首先,我们要来认识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理”。传统文化孜孜以求的这个“理”,是不是仅仅是一个精神和境界的 问题,还是包括了精神和境界?我们可以先从文字的角度来考究这个问题。《说文》曰:“理,治玉也。”所谓治玉,也就是雕刻玉。玉石开采出来以后,经过我们 的琢磨,经过我们的精雕细刻,形成我们所需的形状,形成一个艺术品。所以,理的原意,是指的这样一个过程。在古人眼里,所有的物质中最致密的东西是什么 呢?是玉。为什么玉看起来很冰清、很细腻呢?就是因为玉的纹理非常细润的缘故。大家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解牛,目无全牛。为什么呢?因为 他非常熟悉牛的理,每一块肌肉的走向他都非常清楚,顺着这个走向、这个纹理去解牛,既快捷,又不费刀。那么,玉的理当然就要比牛的致密多了。所以,治玉更 要加倍地细心,更要清楚这个理,顺着这个理去琢磨,去雕刻,就可以弄出我们所喜欢的艺术品,要是逆着这个理去雕刻,玉就会被损坏。理的原意就是这样。引申 出来呢,就是你要这样走才行得通,那样走就行不通,为什么呢?因为理在这里发生作用。大家想想看,这样的理不是自然规律又是什么呢?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是 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行不通。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理的意义就在这里。你要顺着走,路子才走得通,这就是理。人理也好,天理也好,自然之 理也好,都是这样。自然之理就是我们要顺着这个理与自然相处,才行得通;人理就是我们如何跟人相处才行得通。所以,理不光是精神和境界的问题。理是一个很 实在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你这样走就行,那样走就会碰壁。而精神有时是虚无的、飘渺的,没办法把握的。我们说在中医里面,更显得上面这个理、这个 规律、这个法则的重要,而这个理、这个规律、这个法则是什么呢?就是阴阳四时!所以,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 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里为什么要用“得道”这个字眼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得道这个词在古人那里用得很多,得道可以 升天,连天都可以升,还有什么不能的呢?那因为什么得道呢?因为你明白了这个理,顺着这个理走,当然就得道了,当然就步入坦途了。现在的宇宙飞船为什么能 够升天呢?不就是因为我们弄清了相对论这个理吗?所以,这个理,这个道,这个道理都是很有义趣的词语,古如是,今亦如是。

(2)归纳与推 演的结合传统文化的建立是不是只有一个归纳呢?这一点上我也是不同意的,在《素问·上古天真论》里明确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 数。”这里的知道者,也就是得道者。得道者,当然必须是明理者。这里的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阴阳,一个是术数。所以,这就有两个问题,阴阳表示的是归 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里将天地万物,将一切事物的变化、生杀都归 结到阴阳里,所以,就归纳的角度而言,天下没有比阴阳更完美的归纳法。那么,术数呢?术数所表述的显然就是推演的一面,显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的一面。 谈到推演和逻辑就必须联系数学,所以,杨教授认为在中国古代没有数学产生,只是到 16、17世纪西学传入后,才有了数学的苗子。而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则到 20 世纪才有,这要以清华、北大于20世纪初开设数学课程为标志。那么,中国文化里究竟有没有数学呢?答案是肯定的,术数就是关于数学的学问。《四库全书总 目》在谈到术数的定义时,有下面一段文字:“物生有象,象生有数,乘除推阐,务究造化之源者,是为数”当然,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数理逻辑系统,但是,它 属于推演的部分却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要想成为知道者,要想真正把握传统这门学问,就既要把握阴阳,又要明于术数。因此,传统文化是归纳和推演的结合,二 者缺一不可。

(3)理性思考与内证实验传统文化里没有实验,这个问题杨振宁教授只说对了一半。确实,在中国文化里我们看不到像现代的这样 一类实验研究。就医学而言,运用人体 以外的东西,如用大白兔、小白鼠或其他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这样的实验的确没有。但是,在传统文化里,存在很细 微、很精深的内证实验,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产生了传统文化,才构建了中医理论。当内证实验是?然,内证实验这 样一个问题确实不容易说清楚,为什么呢?任何一个有因为这个内证实验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小白鼠,你看得见,志于研究中摸得着,它完全是通过自身修炼来实现 的一种能力。一旦医的人所不具备了这一能力,就可以自在地进行各种有别于在机体之能回避的。外进行的各种实验。所以,这个问题不好谈,但是,不谈不行。如 果讲传统文化回避了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按照上面的路子理解传统文化。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中医是不具备理论结构的经验医学,要么,中医的理论 是仅凭思考得出来的结果。大家可以想想,光凭一个思考得出的理论,值不值得我们完全地去信受?大家也可以想想,中医的许多理论,中医的许多事实,光凭一个 思考行吗?比如经络、穴位这样一些东西,你能够思考出来吗?比如风池、风府这个问题,你凭什么思考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特定的穴位要叫做风池、风府?你凭什么 思考出少阳经是这样一个循行,太阳经又是那样一个循行?我想无论你如何聪明,这些东西也是思考不出来的。不信,你就思考出来一个看看。显然,如果没有内证 实验的参与、没有非常精微实验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传统文化,特别像中医这样的学问,在其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是既有思考,又 有实验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实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只有理由来区分内证实验与现代的外证实验,而根本没有理由来否定内证实验。这个问题不应该含糊。因 此,理性思考和精微实验是传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完全可以信受的。问题在于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认为传统文化里有试验。因为我们很难想 象内证实验是个什么东西,比如说经络,李时珍曾经说过,经络隧道,若非内视返观者,是难以说出道道的。内视返观是什么呢?内视返观就是典型的内证实验。具 备这个内证能力,经络穴位都是看得见的东西,可是在现有的科学实验那里看不见,甚至动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也难以看见,那你完全可以不相信,所以,困难就在 这里。要进行上述的内证实验,需要主体具备一定的素养,一定的能力,在我们本身不具备这种内证实验的条件与能力的情况下,你有没有这样一个直觉?科学也需 要直觉。爱因斯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直觉的信奉者。离开直觉,科学研究就少了一条腿。我想在我们许多人里,也许会有人具备这样一种内证的能力,也许一个 也没有。但你相不相信呢?这是学中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人问我,学中医需要什么条件?我想就是需要这个条件,在你做不出来的情况下,你相不相信有这么一 个存在?内证实验究竟是什么一个情况呢?梁启超的一句话说得很好:“心明便是天理。”这也是杨振宁教授在讲座中引用过的一句话。心明不是普通的心里明白, 要获得这样一个心明是很不容易的。心明实在的就是已经具备了内证实验的这么一种状态。心明就可以内视,就可以返观,经络隧道就可以一目了然。你就可以进行 内证实验的操作。为什么说这是内证实验呢?因为它不是在人体 外部进行的。大家知道,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中提到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胎胪药 录》。过去认为,既然有一本《颅囟经》是讲小儿疾病的,现在又用一个胎字,所以,《胎胪药录》自然应该是讲小儿用药的书。如采用现代的语言来翻译,或者可 以叫做《儿科用药全书》吧。但是,我们翻开历史就会清楚,东汉以前会不会有一本专讲小儿用药的书呢?《神农本草经》只分上、下、中三品,而不分内科、外 科、妇科、儿科,就是到明代的《本草纲目》也只分木部、草部、石部、兽部,等等。所以,有这些常识,就不应该这样来思维《胎胪药录》。那么,《胎胪药录》 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胎,不是指胎儿,而是讲的胎息,是一种回复到胎儿时期的特殊呼吸状态。人一旦进入到胎息的状态,心明的状态也就自然产生了,内证 的条件也就具备了,这个时候内证实验室就可以建立起来。此时,你对药物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药物服下去以后,它的气味如何,它先走哪一经,后走哪一经,在 这些部位发生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古人讲药物的气味,讲药物的归经,并不都是思考出来的,而是真正试验出来的。所以,《胎胪药 录》就是在能够进行内证实验的条件下,对药物在体内运行作用过程的一个记录。因此,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理论的构建,完全是在理性思考与内证实验的结合下 产生的。所以,光有思考,没有实验这样一种认识是不能接受的。可以接受的是,中医确实没有像现代一样的外证实验。

(4)理论的运用中医 理论产生以后,它是怎么应用的呢?理论应用就有一个技术问题。在现代科学领域里,我们可以划分为三大块,就是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应用学科。技术学科是什 么呢?就是基础理论与应用之间的一个桥梁,一个中介。?现代科学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往往是科学技术并称呢?就是因为这两者中 介 科 学;的相互影响太大,有些时候科学决定技术,有些时候技术决传统科学是定科学。比如物质结构的研究,没有理论不行,但是要突破非 中 介 科理论,没有高速度、高能量的碰撞机也不行。所以,科学与学。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但,在传统文化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在理论与应用之间,缺少一 个现代意义上的技术,理论与应用之间没有中介,没有桥梁。我们看现代医学,理论与应用之间有一个庞大的技术中介,整个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都在 为这个中介服务,这使得医学理论的应用变得非常方便。现在,医生很少再用望触叩听去诊断疾病,而代之的就是上面这个庞大的技术中介,这一?中医是一门系列 的理化检测手段。而中医呢?我们没有这样一个中没有技术学介。理论的应用,理论价值的实现,这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科的医学。去心领神会,靠我们自己去把 握,这就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要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差别,我想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现代科学里,理论与应用之间有一个技术中介来帮助实现理论的价 值,而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完全没有这个中介。理论的应用只有靠主体直接来把握,主体能够把握多少呢?像现代科学这个技术的过程完全可以由科学精英来创 造,而技术一旦创造出来,就可以进行大批的复制,这个过程是可以由普通技术工人来进行的。钱学森搞原子弹 ,并不需要他亲自去造原子弹 ,电脑的专家发明电脑 后,也不需要他一台一台地去造电脑,技术就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这个过程。所以,现代技术是很方便的东西,它可以帮助我们,使再高深的理论都能够变成现实。所 以,在现代科学面前,精英是可以复制的。但是,在传统的领域里就没有这样一个方便。这样一个理论再好,如果你不能把握的话,还是等于零。就像我们现在拿到 相对论,我们能搞出什么明堂?大家可以想想,一个相对论摆在你面前,你可以搞出些什么东西?我很难想象这个问题。如果你搞不出什么,是否就能说这个相对论 太落后,爱因斯坦太糟糕呢?所以,中医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它落后就落后在这样一个环节上。并不是说它理论真正的落后了。因为历史上已经有非常多的 精英成功地运用了这个理论,成功地运用它造出了“原子弹 ”,造出了“计算机”。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很清醒的头脑,要好好地思考上面的问题。思考清楚以 后,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出在理论的环节上,还是出在其他的环节上。通过上面这些讨论,大家是不是能建立这样一个认识,中医这门学问,现在并 不是理论出了问题,并不是理论滞后于临床 ,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中医的理论,你一旦进去了,你就会有感觉,你就会有受用,怎么还会说她滞后呢?现在, 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共识:中医的问题没有出在理论上面。既然没有出在理论上,那为什么会出现我们今天的这个局面呢?这就需要从我们自身上去找原因。我们 对中医理论的领悟如何?我们是否真正把握了中医理论的临床 运用?记得 1987年,我的师父曾经接治过一例血气胸的病人,患者经过一周的西医保守治疗,病情不见缓解,仍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左肺压缩 2/3。在这种情况下,西医只有求诸手术治疗。但,患者本人及家属并不愿放弃保守治疗的希望,于是转而求治于我的师父。师父诊后,认为 · 91 ·这是阳明病,属阳明不降所致,只要设法恢复阳明之降,血气胸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于是处了玉竹 120 克、陈皮 120克、白芷 120 克、大枣 120 克,共四味药。服药以后出现大量腹泻,自觉症状迅速缓解,第四天,体温 恢复正常,治疗一周血气全部吸收,左肺复原。血气胸与阳明又有什么关系呢?看来这完 全是一个领悟和运用技巧的问题,而不是理论本身的问题。经典的这个理论不但能够解决 20 世纪的问题,而且能够解决 21世纪的问题。二、学问的传承接下来我们要谈一谈学问的传承,具体地说就是中医这门学问的传承。我们在这里用“传承”这个词,可以说比较的古典,一门学 问要流传下去,它靠的什么呢?靠的就是这个传承。所以,学问的传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们分两部分来讨论。1.现代中医教育的模式传承用现代的词语说 就是教育,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现代的中医教育。什么是现代中医教育呢?这个“现代”的界限应该是中医高等院校建立以后的这么一个年限。中医高等院校是 1956年开始筹办的,那么,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回顾中医所走过的这四十多年的教育,我们能够看到她的一些利和弊。首先,从形式上来说,大家在这么一 个高等学府里学习 ,我们所采用的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基本上与医科大学没有什么差别。大家现在同时学两套,既学中,又学西,从在中医传承形式上大家想想有 什么区别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所谓的现代中医教育,实际上是模仿了现代医学的一种教育。现代教育有些什么特色呢?教育这个问题是与学科相关的,学科的 性质决定了教育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前面第一部分,杨振宁教授曾谈到现代科学有别于传统文化的一个很特殊的方面,就是它的数理逻辑体系,它的推演体 系。这个逻辑体系是很严密的,而且公理性很强,透明度很大,所以,在教育的时候就有很容易趋于接受的一面。另外一个有区别的方面,就是现代科学是一门中介 性科学,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多次谈到,它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中介具有储存的功用,具有复制的功用。人类的思维,人类的智慧都可以聚集在这样 一些中介体上,如电脑这样一个中介体。然后再由中介来认识事物,改造事物,服务人类。所以,我们把现代科学叫做中介科学。有了这个中介,就有了复制的可 能。我们的电脑从“板块”设计出来以后,就可以批量生产。这就是复制的过程,而不再需要我们一台一台地重新设计,重新制造。所以,它的复制性很强,复制性 就决定了它的规模性。现代教育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规模,就是与现代科学这个特性相应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代科学的分科非常精细,这也决定了现代教育 的分科性极强的特性。近现代科学的这些特征,也充分体现在西方文化的各方面,比如绘画艺术,我们看到西方的一幅油画,它给我们一种什么感受呢?它给我们一 种实实在在的感觉,比如画人体 ,它是裸露的,整个人体 充分暴露在你的面前,有时甚至每个毛孔也清晰可见,而反过来看中国画呢?中国画不画人体 ,展开一幅通 常的国画山水画,总给人一种烟雨蒙蒙、飘飘渺渺的感觉,就像《老子》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用行家的话说,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重写意。在中医传 承形式上大家想想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所?问题上的科谓的现代中医教育,实际上是模仿了现代医学的一种教育。学现代教育有些什么特色呢?教 育这个问题是与学科相关的,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教育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前面第一部分,杨振宁教授曾谈到现代科学有别于传统文化的一个很特殊的方面, 就是它的数理逻辑体系,它的推演体系。这个逻辑体系是很严密的,而且公理性很强,透明度很大,所以,在教育的时候就有很容易趋于接受的一面。另外一个有区 别的方面,就是现代科学是一门中介性科学,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多次谈到,它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中介具有储存的功用,具有复制的功用。人类的 思维,人类的智慧都可以聚集在这样一些中介体上,如电脑这样一个中介体。然后再由中介来认识事物,改造事物,服务人类。所以,我们把现代科学叫做中介科 学。有了这个中介,就有了复制的可能。我们的电脑从“板块”设计出来以后,就可以批量生产。这就是复制的过程,而不再需要我们一台一台地重新设计,重新制 造。所以,它的复制性很强,复制性就决定了它的规模性。现代教育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规模,就是与现代科学这个特性相应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代科学的 分科非常精细,这也决定了现代教育的分科性极强的特性。近现代科学的这些特征,也充分体现在西方文化的各方面,比如绘画艺术,我们看到西方的一幅油画,它 给我们一种什么感受呢?它给我们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比如画人体 ,它是裸露的,整个人体 充分暴露在你的面前,有时甚至每个毛孔也清晰可见,而反过来看中国 画呢?中国画不画人体 ,展开一幅通常的国画山水画,总给人一种烟雨蒙蒙、飘飘渺渺的感觉,就像《老子》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用行家的话说,西洋 画重写实,中国画重写意。一个 · 12 ·一目了然,一个朦胧可见。这就构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别,亦正是这样一个差别,促使我们去思考,中西文化的教育,中医西医的教育应不应该有所区别?从现代中 医的教育,我们看到她的分科愈趋精细,有的?中医传承上甚至尝试将一本《中基》划分为数个学科,将针灸也分为经的问题。络学、俞穴学、灸刺学。这种学科的 分化是否提高了原本这些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呢?从规模上讲,中医教育确实步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时期,培养出了大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特别是 现在许多中医院校相继升级为大学,———规模上去了,教育的内涵上去了没有呢?这些年都有大四的学生在实习 前请我作讲座,讲什么题目呢?还是讲前面的“如 何学好中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中医还是觉得困惑,还是觉得不清楚,不知道用什么去对付实习 ?4年的时间应不算短,过去学医 3 年出师,像蒲辅周那样,15岁随祖父学习 ,3 年后即独立开业行医。我们现在 4 年了,还困惑,还糊涂,问题出在什么上面呢?是不是出在教育的路子上?这是我们很自然就想到的原因。前面我们提到学科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模式,我们是否充分 考虑了这个问题。

2.形而上与形而下以下我们从内涵结构的角度继续上面的问题,现代文化明确地将世界划分为两个,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 精神世界。现代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限于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东西涉及并不多,所以,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那么,这个物质世界又是属 于一个什么范畴的东西呢?这一点我们可以暂时放下,而先来看一看古人对这个世界的划分。在古代有这么一个“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 而下者谓之器”。所以,世注意:这里?的“形而上”界就分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一个道,一个器。什么是不是所谓的器呢?器就是有形质的东西,有结构的 东西,所以,叫做形形而上学。而下。很显然,现代科学所探讨的物质世界,就是这个形而下的器世界。所以,现代科学所探讨的范畴就是这个“形而下”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形而上呢?有形之上的东西,那当然就是无形的东西了。这个无形的“形而上”的东西,就称之为道。道世界的东西是否就是精神世界呢?这个问题还 有待三思。但,至少在范畴上有相近的地方。上述的这个区别,关键在于“形”。《素问》里面对这个“形”有很具体的描述,那就是“气合而有形”,或者说“气 聚而成形”。形是怎么构成的呢?气聚而成形,气合而有形。气聚合以后就可以构成有形质的东西,形而下的东西,器世界的东西。那么,气还没有聚合以前呢?这 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显然这就是一个无形的,形而上的状态。所以,按照上述的这个划分,现代科学讨论的领域,实际上是气聚合以后的这个领域。比如物理学,她 探讨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组成。因此,就有基本粒子这样一个概念。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由分子,分子又由原子,原子又由原子核、电子,后面又有质子、中 子、介子,介子后面又是什么呢?是夸克!夸克是现代科学目前所发现的物质最微细的结构,尽管它很微细,但,它仍属于形而下的这个层面。夸克这个名字起得相 当幽默,它反映了科学家们对寻找物质最终结构的一种心态。夸克原本是西方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这种鸟的叫声就像“夸克”、“夸克”,这个鸟平常不轻易叫,它 一叫太阳就要落山,大地就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科学家们对现今发现的物质的最细微结构赋予了“夸克”的名字,看起来他们不愿再寻找下去了,再寻找下 去又有什么结果呢?太阳落山了,天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了。在这一点上,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按照这样一个模式去寻找物质的最终结构,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找到这 个结构呢?看来遥遥无期!在这个遥遥无期,难有希望的问题上,古人没有驻足,他只讲“夫有形者生于无形”,而不去追究这个最有形的东西,最形而下的东西。 所以,《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前面我们谈到现代科学的研究领域大概属于“形而下”的范围,也就是“有”的范围。那么,中医呢?中医属 于一个什么范围呢?很显然,她既有形而上的成分,又有形而下的成分。她是道器合一的学问。所以,《老子》也好,《内经》也好,都强调要形神合一,形气合 一,要形与神俱。所以,中医所探讨的,既有夸克以前的东西,又有夸克以后的东西。中医是不是一门道器合一的学问,这一点有太多太多的证明,就以五藏而言, 在五藏的心、肝、脾、肺、肾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有一个很重大的区别,就是肝、肾、脾、肺都有一个月旁结构,而心没有这个结构。“月”这个部首,《说文》 把它归在“肉”部,“肉”当然是有形质的东西。所以,古人对肝肾脾肺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它属于形而下这个范畴,属于一个形器结构。那么,心呢?心就不同 了,它没有这个?心的定位不“肉”部,也就是说它没有这个“形器”,它是形而上的东西,但是对中医而非形而下的东西。五藏的这个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定的 定 位,也位,不是一个轻松的定位,实在的,它是对整个中医的定位,是对整个传是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定位。这个定位我们也可以从五行的统文化的定联系中去认识, 像金、木、水、土这些都是有形有质的东西,位。这些东西都是往下走的,因为它有一个重量,都受万有引力的作用,都属于器的范围。而火呢?惟独这个火,我们 很难用形质去描述;惟独这个火,你放开后它是往上走的,难道它没有重量?难道它不受引力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形而上”,这就是道。 在这一点上,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按照这样一个模式去寻找物质的最终结构,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找到这个结构呢?看来遥遥无期!在这个遥遥无期,难有希望的问题 上,古人没有驻足,他只讲“夫有形者生于无形”,而不去追究这个最有形的东西,最形而下的东西。所以,《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前面我 们谈到现代科学的研究领域大概属于“形而下”的范围,也就是“有”的范围。那么,中医呢?中医属于一个什么范围呢?很显然,她既有形而上的成分,又有形而 下的成分。她是道器合一的学问。所以,《老子》也好,《内经》也好,都强调要形神合一,形气合一,要形与神俱。所以,中医所探讨的,既有夸克以前的东西, 又有夸克以后的东西。中医是不是一门道器合一的学问,这一点有太多太多的证明,就以五藏而言,在五藏的心、肝、脾、肺、肾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有一个很重 大的区别,就是肝、肾、脾、肺都有一个月旁结构,而心没有这个结构。“月”这个部首,《说文》把它归在“肉”部,“肉”当然是有形质的东西。所以,古人对 肝肾脾肺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它属于形而下这个范畴,属于一个形器结构。那么,心呢?心就不同了,它没有这个?心的定位不“肉”部,也就是说它没有这个 “形器”,它是形而上的东西,但是对中医而非形而下的东西。五藏的这个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定的 定 位,也位,不是一个轻松的定位,实在的,它是对整个中医的定位,是对整个传是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定位。这个定位我们也可以从五行的统文化的定联系中去认识, 像金、木、水、土这些都是有形有质的东西,位。这些东西都是往下走的,因为它有一个重量,都受万有引力的作用,都属于器的范围。而火呢?惟独这个火,我们 很难用形质去描述;惟独这个火,你放开后它是往上走的,难道它没有重量?难道它不受引力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形而上”,这就是道。现在我们知道了,中医光 讲肝、肾、脾、肺行不行呢?不行!还要讲心。所以,中医肯定是一门既讲形而下,又讲形而上的学问。那么在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一个轻重的区别呢?这个答案也是 很明确的。我们看一看《素问·灵兰秘典论》就可以知道,《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君主”意味着什么呢?我想大家应该很清楚的。而《灵兰 秘典论》的另外一段话,也很值得引出来供大家参考:“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 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从这个五藏的关系,从这个十二官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传 统中医,虽然的确是道器合一的统一体,虽然,它强调要形气相依,形神合一,但是,总的侧重却在道的一面,神的一面,气的一面。所以,她是一门以道御器,以 神御形,以形而上御形而下的学问。有关上述这个侧重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就是医生的等级。《内经》里将医生划分为两个等级,即上 工与下工。上工指的是非常高明的医生;下工呢?当然就是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医生了。上工、下工怎样从更内在的因素去加以区别呢?《灵枢》在这方面给出了 一个很具体的指标,就是“上工守神,下工守形”。神是什么?神是无形的东西,属于道的范畴,属于形而上的范畴,上工守的就是这个。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守持 这样一个范畴的东西,能够从这样一个层面去理解疾病,治疗疾病,那就有可能成为上工。反之,如果守持已经成形的东西,从形而下的这样一个层面去理解疾病, 治疗疾病,那只能成为一个下工。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 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守神就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的病,在未成形的时候你拿掉它,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等成形了,甚至等它牢不可破了,你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那就 会吃力不讨好。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西医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在非器质性 的阶段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的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因此,为医者不但要善于治病更要善于识病。疾病在未病的阶段,在未成形的阶段,你能否 发现它,截获它,使它消于无形。像扁鹊望齐侯之色一样,病还在皮肤就发现了,在皮肤就进行治疗,应该不费吹灰之力。而张仲景为侍中大夫王仲宣诊病,提前 20 年作出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这就是见微知著的功夫,这就是防微杜渐的功夫。等到晚期癌症了你才发现它,又有多少意义呢?目前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从 总体上来说还是处于诊断已病的水平阶段,也就是说这个诊断技术再先进,也只是诊断出那些已成形的病,对于未病,对于尚未成形的病,现代的诊断还无能为力。 但是,到了基因诊断,检查婴儿,甚至胎儿的基因,就能发现将来的疾病,到了这个阶段,就应该是知未病了。所以现代医学从总体上说,还是向传统中医这样一个 方向发展。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识,都是从已病的这个层次上去认识,都是从形而下的这个层次去认识。从这个层次上去认识中医,当然觉得中医处处不如西 医。我经常打一个比方,比如一个心梗的病人,心梗发生了,你会往哪个医院送呢?是往中医院送,还是往西医院送?我看 100 个人会有 100个人要往西医院送,也许就是张仲景再世,他也会建议你送医科大附院,而不送中医学院附院。凭着这个,搞西医的人个个挺胸抬头,搞中医的人个个垂头丧 气,以为中医确实糟糕,自己入错了行。如果这样比较,那中医确实不怎么样,要甘拜下风。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治的这个病人,我治的这个冠心 病,根本就不发生心梗,乃至根本就不发生冠心病,我是使它不发生,你是发生了以后去救治,这两个如何比较呢?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对患者个人,哪一个 更有利益?我想 100 个人里,也会有 100个人是赞成我的。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比较,也许中医的认识我们就会有信心。中医讲究治未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是 从“ 渴 而论》的开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这门医学的出发点,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斗而铸锥的,可现在许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 医较劲,搞什么中医急救医学,这就叫做不自量力,这就叫做以己之短击人之反映中医的长。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你怎么可能和现代的速度相比真实吗?所以,上 面这个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中医是这样的一门医学,它整个地是偏向于形而上的一面,是以形而上统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统治已病。而我们现在却在完完全 全地用形而下的眼光去看待它,把它当作一门完完全全的形而下的学问,治已病的学问。我们提倡科研,提倡现代化,提倡现代中医教育,完全就是用现代科学这个 “形而下”的筛孔去对中医进行过滤,滤过去的是“精华”,是可以继承的东西,滤不过去的东西,就是“糟粕”,就要扬弃掉。大家想一想,这个通不过筛孔的部 分是中医的哪一部分呢?必定是形而上的这部分。对上述问题我们思考清楚了,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所采用的现代教育方式,我们所采用的现代中医教育路子, 只是一条培养造就下工的路子!大家也许不会同意我的看法,认为这太偏激。但是,我们需要解释,为什么用这个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医没有多少信心?为什么 临床 医生碰到一点困难不在中医里想办法,而急着上西药?中医里有许许多多的办法,不是开两剂药就了事。除了时代造成的客观因素外,我们怎么去解释当前中医 的这个现状?我想原因不外两个,一个就是教育上、传承上出了问题;一个就是中医自身的问题。可是,只要我们回顾历史,看一看这些有成就的医家,我们就会发 现,问题并不出在中医身上。

3.师徒相授既然传统中医是这样一种学问,它的确有许多有别于现代科学的地方。如果我们照搬现代科学这样一个教育模式,那势必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丢失掉许多东西。而丢失掉的有可能恰恰是传统中医所注重的东西。这就使我们要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最适合于中医?

(1) 访雨路老师中医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学问的传承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个经验就是师徒相授。我想这样一种模式比较有利于中医这 样一门特殊学问的传承。这里我先讲个故事,1998 年上半年我到北京开会,到京以后,就向朋友打听,有没有中医方面的“高手”?当然,我打听“高手”并不是要跟他“过招”,而是想找个地方讨教。因为自己感 觉自己中医的火候还太欠缺,而我的恩师又在1991年去世了,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很迫切地想找一位高人指点。这个心情有些像金庸武侠小说中描述的那样。 朋友给我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雨路老师,雨老是搞温 病的,他是某位著名老中医的开门大弟子。某老是我国老中医里非常了不起的一位,他的父亲、祖父、曾祖 三代皆为朝廷御医,所以,家学渊源很深。雨路老师是个悟性很高的人,而且勤于表达,随师三年,深得某老家学三昧。但,由于其他各方面的因素,以后的师生关 系处得并不融洽,甚至到了见面都不打招呼的地步。我在拜访雨路老师的时候,他给我谈到许多学问上的见解,我也请教了不少问题。在临送我出门的时候,雨老师 语重心长地说:“刘老师,中医这个东西要想真正学好来,只有两个字,就是要有‘师传’”。这次造访,给我最深的一个感受就是临别时雨老师送我的这两个字。 什么是“师传”呢?师传是个传统的字眼,就是要有师父的传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现在这样一个教育规模里,在我们这样一个教育模式里,有没有“师传”呢? 可以说没有师传!这个模式里只存在工具式的老师,却不存在师父。雨老师与某老的关系有这样不愉快的经历,可是他还是要送这句话给我,这就说明了师父对他的 影响之深。我想雨老师的这句话对中医的学习 、中医的传承,应该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是我有同感的。

(2)师者,人生之大宝下面谈谈我的 从师经历。现在,我之所以能在这里向大家谈出一些感受来,能够在中医这门学问里继续不断地钻研下去。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是廿个春秋了,在这么些春秋里,我 能孜孜不倦的学下去,从未回过头、歇过气,不管什么浪潮,经济浪潮,做官的浪潮,还是西医浪潮,始终都没有打动过我。为什么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 师父。我是 1983年毕业后,于 1984年元月 8日拜于我师父门下的。师父名叫李阳波,现今已经去世十年余。我跟师父整整 8年多的时间,前面的两年半是跟先师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铺床 ,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地讨论学问。8 年的从师生活,使我在中医这个领域里开了些窍,也就是师父把我领进门了。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的确是古今过来人的行话。门确实是需要师 父领进的,没有领进门,你始终是在门外兜圈子,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的人为什么努力一辈子还是摸不到“火门”,有的人为什么在学问之道上坚持不下来,很可能 就是因为缺少这样一个关键的环节。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跟师父的这个过程,感受是很深的。这个世间的人无不是厌苦求乐的,你说光是苦没有乐,谁都不想干。所 以,光是讲“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句话,已然将很多人吓在学问门外了。实际上,学问一旦做进去了,一旦进了门,并非全都是苦,至少是苦乐参半,甚或乐多苦 少。所以,《论语》的开首句就是:“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乎。”而不是:“学而时习 之,不亦苦乎。”古来都说“穷学富商”,做学问的必定是穷,做生意才可能 富。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搞学问呢?就是因为有这个“不亦说乎”。搞学问是精神上的富有,搞生意是物质上的富有。能够给人真正带来安乐的,到底是物质 还是精神呢?大家可以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上面这个“不亦说乎”并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我想这个正体现了“师传”的意义,师父可以指引你找到这个“说”、 这?传统的学问个“乐”。而在传统文化的其他领域,“师传”的这个意义就为什么要讲更为突出了。这是我在传统文化,在中医领域里,经历过的究 师 徒 相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上面这个感受,值得大授?家参考。教育也好,传承也好,它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知识的传授;一是知识的运用;再一个就 是创新。我们说知识,实际上就是指的这一刹那前,已经知道的这些见识,这些常识。因此,知识实际上是已经过去的东西,我们学习 这个已经过去的、旧的东西, 总是会感到厌烦;所以,人总是有喜新厌旧的一面。但是,这个厌旧的一面是必须克服的,你不学习 旧的知识,你怎么可能利用它去开创新知?因此,搞学问必须做 到“喜新而不厌旧”。《论语》中提到做师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温 故而知新”,“温 故而知新,乃可以为师”。“故”是什么,“故”就是旧有的东西,就是知 识;“新”呢?新就是创造。有创造就有新,有新就有乐。所以,你是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就看你有没有这个东西,你的学问做不做得下去,也要看你有没有这个 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学乐!有了学乐,学问之道就会(苟)日新,日日新,你的学问就能深入下去,就能坚持下去。没有它,学问总是枯燥的,你就会转 而去求物质财富,这就转学为商,下海了……学乐从哪里来呢?从师处来!为师者能够“温 故知新”,必能使你也因故知新,这也是一种克隆。学问传承应该是更值 得研究的克隆。

(3)在泸沽湖的意外收获我的先师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曾使一些非常诋毁中医的西医人反过来信奉中医。他靠的什么呢?就靠 的临床 的功夫。但,在我从师以后,先师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他试图完成爱因斯坦在现代科学领域未完成的任务,企图在传统文化这个领域建立一个“统一场 论”,因此,工作的重心从临床 转到了理论的建立。所以,我从师以后更多得到的是理论上的熏陶,而临床 上则感到比较欠缺。先师去世后,我在理论上仍努力不断 在深入,而临床 上,总觉得思路打不开,心里没有底,效果不稳定。有些时候听人说,刘力红真神,那么顽固的病,到他手里,几剂药就好啦,有些时候却听人议 论,刘的理论还可以,临床 却不怎么样。对这些情况我 内心很清楚,特别对有些远道而来的病人,人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可我又未能解决问题时,心里特别感到困惑和难过。心里明白,我又到了一个坎上了,也 许还要有师父的提携才能迈过去。前面我提到,为什么每到一处就急着打听有没有“高手”呢?其实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1999年 8月,我应美国波特兰国立自然疗法学院中医系主任付海呐教授之邀,前往云川交 界之泸沽湖为该系的部分研究生及本科生作《伤寒论》讲座。付海呐是一位汉学 家,为复旦大学的文学博士。学成回美国后,哈佛大学曾聘请他去做教授,可是因为一个特殊的因缘,他迷恋上了中医,于是他放弃了哈佛大学教授的这个职务。大 家应该知道,在哈佛这样一所大学谋到教授这个职位将意味着什么?可是付博士放弃了这个职位,而转过来学中医,教授不做,反而来做学生。这个经历对我们这些 本来就学中医的人应该有所触动。我们许多人是被迫学中医,是在痛苦中学中医,而不是有幸能学中医,这个对比太鲜明了。我在泸沽湖给他们做了十多天的讲座, 听讲的这帮人有双博士、有硕士、有本科生,还有几位根本没接触过中医的诗人、画家。开始几天只安排上午讲,下午他们自己安排,可三天下来,他们觉得光讲上 午不过瘾,要求下午连续讲。十多天讲座结束了,每个人都依依不舍,都竖起大拇指称我是 greatman。这些人的称赞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也使我感到在中西文化的交 流上,只要方法恰当,是可以超越语言文化这个障碍的。在这次 讲座中,付博士的感受也非常深。出于感谢,他将他的学医经历告诉了我,并特别介绍了他的师父曾荣修老中医。曾荣修老中医不是科班出生,开始是自学中医,以 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特殊的机缘得以亲近成都名医田八味。大家听到田八味这个名字一定会感到很刺激,真像有些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不过,田老 师的确是一位医林高手,田老师临证善经方,用药不过八味,故此得名。田老之临证尤精脉诊,因为应诊者极多,日看三四百,故常无暇问病,而多以脉断之。有是 脉则定是证,而用是方,临床 疗效极佳。曾老从师田八味后,也渐渐体悟到脉法的重要,加之自己的实践琢磨,对《伤寒论》中许多方证的脉象也有了很独到的体 会,临证往往也是有是脉用是方,疗效亦多高出同道。付博士的这番介绍令我兴奋不已,我搞伤寒虽然多年,在理论上已有一定的感受,但在经方的临床 运用上,总 觉还不自如。搞伤寒,却不能用伤寒方,那叫什么搞伤寒?我感到曾老的这些正是我当时最最需要的,于是我请求付博士,一定要将我引见给他的师父。就这样我们 从泸沽湖回到成都之后,付博士就带我去见了他的老师。见面后我表达了这个拜师的请求,曾老是个直爽的人,也觉得与我投缘,加上有付海呐的引荐,便欣然接受 了我的请求。2000年 11月,我把曾老接到广西,跟他抄了一个礼拜方。这一个礼拜的学习 对我的帮助太大了,前面所讲的那个坎,被曾老这一带,就轻轻地迈过来了。使我再一次切身 感受到要学好中医,师父的这个意义太重要了。雨路老师送我的那两个字,真正是他的肺腑之言。经过上面这个从师过程,现在应用起经方来虽不能说得心应手,但 比以往要自如多了,治病的把握亦与以往不同,从临床 的疗效上看,也在稳步上升。前些天为一位同行看病,病的是左颧部位红肿痒痛,已经用过西药抗菌治疗,但 效果欠佳。这么一个病摆在大家面前,你会怎么思考呢?又是红,又是肿,又是痒,一定是要清热,要解毒,要祛风,要止痒吧,过去我可能会是这样一个思路。当 时我为这位病人号脉,脉浮取可见,但有涩象,不流利,这是一个什么病呢?这还是一个太阳病,是由于表病汗出不彻,阳气怫郁所致。《伤寒论》48条就专门讨 论到这个问题,治疗的原则是“更发汗则愈”,于是我开了一个麻黄桂枝各半汤的原方,一剂药后红肿痛痒消大半,两剂药后平复如初。麻黄汤桂枝汤本来是治疗感 冒的方,你为什么用来治疗我的左颧红肿呢?这位同道感到惊惑不已。的确,要是在过去,我顶多想到左颧属肝,红肿属热,应该用泻肝的方法。我可能会用龙胆泻 肝汤,而不会想到用这个麻黄桂枝各半汤。我想我今天有这样一个进步,这样一个思路,与受曾老的指点是分不开的。这一摆又把师传的重要性摆出来了。为什么 呢?这确实是由它这样一门学问的性质所决定的。这样一门特有的学问确实没有现代科学那样的通透性,特别是在技术的应用上,它不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而必须 靠我们这个主体自身去用功。所以,这样一门学问的教育过程,有些时候确确实实需要言传身教。大家想一想,这样一种言传身教,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本质上一对一 的师父行不行呢?中医既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二合一的学问,它的教育,它的传承就应该围绕这两方面来进行。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我们现今所采用的这套教育模式 只能适应形而下的部分,那么,形而上的部分呢?这就要依靠真正意义上的师传,就要依靠师徒授受这样一种古代的模式。所以,中医的教育应该包括这两种形式。 本来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恢复应是一个可喜的苗头,导师就有点像是师父。但是,现在看来随着众多名不行了,这个制度已经流于一种形式。加之具有师传经验?老的 谢世,中的导师相继退位,而代之以完全科班出身的。这批人少有医这种真正师传的法脉,他们很难体会师传,亦不知道何以授徒。现在意 义 上 的的研究生,不管是硕士这个层次,还是博士这个层次,管导“师”还会 有师叫什么呢?叫老板!为什么叫老板呢?这应该不是偶吗?然,应该事出有因。老板与师父怎么样都想不到一块来。三、寻找有效的方法———依靠经典思想的问 题解决了,信心就很自然地会生起来,加上有了师传的条件,那么,剩下来的,我觉得就是如何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我有一个认识,中医这门学问,要想真正搞上 去,要想真正抓住她的价值,除了纯粹医学的技术成分外,还应关切和体悟她的科学层面,哲学层面,以及艺术层面。而要真正地做好这一点,不借重经典是不行 的。我们提出要依靠经典来学好中医,这个方法好像不合符时宜,因为现在大多数中医院校已将经典改为选修。从必修沦为选修,经典的这个地位大大地下降了。它 给人们的信息就是对于中医的学习 来说,经典已经不是必须的了。

为什么会发生经典的这个变动呢?首先一个理由就是中医已经发展了二千年,时 代在进步,一切都在进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死抱住这些经典呢?其次,后世的这些东西,像现在的《中基》、《方剂》、《诊断》及临床 各科不都是从经典里总结 出来并赋予了现代的意义,有这些就足够了,为什么我们还要抱着经典不放?再次就是我们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这个调查统计显示出很多人都认为经典的学习 没有 太多的意义,学也可,不学也没有太大的损失。基于这样一些原因,经典的命运便有了上面这样一个改变。而我的体会则与上述这个认识截然相反,经典的东西不但 不能削弱,而且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为什么呢?下面就来讲述这个依靠经典的理由。

1.历史的经验经典对于中医的学习 和把握究竟重不重要?

究 竟应不应该必修?这一点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它,就会很清楚。翻开历史,我们看一看从张仲景开始直到清代,在这长长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在中医这 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医家,我们研究一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大多数医家都是从经典中走出来的,大多数医家都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中医这样一个特殊 的历史现象,不得不使我们去思考,经典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尽管东汉以后,中医的著述汗牛充栋,尽管这浩如烟海的著述无一不自称是来自于经典,但 是,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们无法替代经典,无法超越经典,甚至有时会成为我们认识经典内涵的障碍。所以,到了清代,陈修园和徐大椿这两位大医家,竟然呼吁要 烧掉后世的这些书。当然,陈、徐的这个观点过于偏激,但却不妨碍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中医经典的意义。从上面这个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古医家出 经典。古人的经历如是,那么,近人、今人呢?只要我们翻阅周凤梧等编著的《名老中医之路》就会有相同的感受。就以大家最熟悉的蒲辅周老中医为例,蒲老初出 茅庐时,求诊病人颇多,然有效者,亦有不效者。为此,蒲老毅然停诊,闭蒲老的三年门读书三年。将中医的经典熟读、精思、反复揣摩。三年?闭关。后,复出江 湖,遂能于临证得心应手。以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屈一指的大医家。对这段特殊的经历,蒲老深有感慨地说:“当时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认为我闭户停诊是 ‘高其身价’,实际是不懂得经典的价值。”无独有偶,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亦强调,要做好一个中医临床 医生,每年应拿出三个月的时间来温 习 经典。蒲老、 秦老的经验与诫训,值得我们重视。已故名老中医林沛湘教授是我非常景仰的一位老师,林老不但理论上有心得,而且临床 的疗效卓著。临床 上除内科疾病外,还善 治妇科、儿科,甚至五官科的疾病。但,林老从未读过内、外、妇、儿、五官这些临床 各科的书籍,他就凭一本《内经》治病。在一次讲座中,林老深有感慨地说: 经典对于医?“《内经》的东西,只要有一句话你悟透了,那你一辈子都吃者的切身受用。不完。”林老的这个意思很清楚,《内经》的东西,一个问题,一句话你 搞明白了,你一辈子都受用无穷。这是经验之谈、这是肺腑之言啊!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经典独具的魅力呢?一句话悟清了,都吃一辈子,那么,两句话,三句 话,甚至整部《内经》你都搞清了,那会受用多少辈子呢?从林老的这个切身感受,我们看到经典的这个后延性实在太大太大,它确实是一个早熟的文化,它确实是 历久弥新的东西。

2.扫清认识经典的障碍要说服大家把这个逐渐被放弃的东西,把这个已经改为选修的东西,重新重视起来,是不容易的。

因 为大家已经习惯了用现代科学的思路来思考问题,总认为是长江 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我们怎么会认可经典能够超越时空,超越时代,超越后世呢?这简直 是难以置信的,但,又是在传统的许多领域中存在的事实。我们要消除上述这个认识过程的障碍,仍然还得从理论的构建谈起。前面我们讨论过,中医经典不是光凭 一个理性思考构建的,还有一个内证过程,是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正是这样一个完美的结合,构成了梁漱溟先生所称之为的———人类未来文化的早熟品。而且这 个未来,这个早熟的跨度异常之大,以至于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地理解这个理论,比如说形而上的这个领域,现代科学的涉及就相当少,很多东西我们无法说明,于 是都归之为迷信和伪科学。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只是它已经超出了形而下这个器世界的层面,它的认识半径不完全局限在形而下这个器世界。所以,你完全地 用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它,就难以完全地发现它。而造成这样一个差异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这个实验不是常规的外证实验,它是内证实验。前面我向大家表述过,内 证实验的问题不好谈,但是,?这里是对内要真心探讨中医,这个问题不得不谈。这个实验不是靠买证实验的进多少设备、多少先进仪器构建起来的,不是一个有形 的实验一 步 申 说,室摆在那儿,让你看得见摸得着。它完全是通过艰辛训练可 以 与 第而构建起来的,是超越有形的东西。这就关系到一个潜能的问题。前些天翻阅《发现母亲》这部书,作者叫王东华,这的内容相互部书收集的资料很丰富。其中一 个章节专门谈到人的潜能问题,书中以植物为例,相同的种子,由于培养的条件不同,培养的过程不同,得出来的结果会相差很多。比如一棵西红柿,我们在农村呆 过的人应该有经验,一棵西红柿能结出多少个果呢?在没看到这则资料以前,根据我以往的农村经验,我在想,一棵西红柿苗顶多可以结几十、上百个,如果再培育 得好一些,充其量不过几百个吧,可一看到经过日本育种专家所培育的一棵西红柿,竟然长出一万三千多个果,不禁为之咂舌。当时这棵经特殊培养的西红柿在日本 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大家可以思考这个现象,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潜力!同样一粒种子,由于栽培的方法不同,结果有这样大的 差别。从植物种子所包含的巨大潜力,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的潜力有多大?大脑的潜力有多大?这个大是难以计量的。所以,从理性上我们完全可以推断这个内证实 验的存在,经过特殊的“培育”过程,这个内证的条件是完全可以获得的。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自在地进行建立经典所需的各种内证实验。内证实验加上理性思 考,这个经典就建立起来了。但是,经典的理论形成以后,后世的人往往就只学习 这个理论,而不去亲身感受这个内证实验过程,久而久之,由于没有有意识地培养 这个内证能力,内证的条件逐步丧失,人们甚至不相信有内证实验的存在。但,在早期,像张仲景的那个时代是不会怀疑这样一个内证实验的。所以,张仲景在《伤 寒论》的序言中以“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来结尾。张仲景这里的方术,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指的内证,这一点是有史可查的。我们可以查阅《汉书》、《后汉书》 的方术列传,就可以知道,方术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谈内证的术。时代越往后走,人们对这个内证术,这个内证实验过程就越来越模糊,宋明为什么会有理学产生呢? 很显然,到了这个时候,对内证的认识已经很不清楚了,所以,只能在理上,在思辨上绕圈子。理学的产生究竟是不是由于内证的失传,这可以从宋明人对“格物致 知”的理解来作出判断。“格物致知”在这里不准备作申说,但有几个基本的原则应该弄清楚。首先“知”不是通过学习 或深入分析而得到的一般性知识。这个知是 觉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讲的心明的状?知是觉的意态。就是要靠这个心明,这个觉,才能进入内证的状态,才思。能进行内证实验。那么,这个心明怎么来?通过格 物来,格物不是像宋明人说的穷究物理,格物是要远离物欲(颜习 斋?“格物”是远尝释格物之“格”同“手格猛兽”之“格”意),这是一种精神境离物欲;“致 界,只有获得了这个境界,才有可能进入内证的状态。这个知”就 是 致境界儒、释、道都有。孔子说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智。其实就是讲的这个境界。《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家想一想,这个止,这个定,这个静,这个安,如果不“格物”行不行?你不“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成天的物欲横流,想着这个股票要 涨了,那个股票要跌了,你能够止、定、静、安吗?不能的话,怎么能得?怎么致知?在道家那里,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 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损物、就是格物。而格物在佛教里,则显然指的是远离一切戏论。所以,格物在儒、释、道里都有所指,所指的层次虽然有差异,但大体的意义 上是相近的,这个与宋明的认识显然是两码事。要获得内证的能力,格物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这个条件不具备,或者弄错了,内证就无从谈起。宋明人将格物作细 微地分析讲,作穷究讲,仅此一途,已见他们不明内证,已见他们没有实验了。所以,到现在我们就容易看清楚,为什么中医的有些问题我们不容易弄明白?为什么 我们总是很难正视经典的价值?对中医的很多东西总是抱有怀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少了内证这只眼睛。这实际上是造成我们认识障碍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我 们要想对中医,特别是对中医的经典,获得一个比较公正的认识,首先得从思想上扫清这个障碍。

3.三种文化前面我们强调了理论认识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

因 为现在与过去不同,过去许多名医走上学医的道路,并不先需要一个理性过程,他们是直接从感性开始的。感性这个东西很奇怪,力量很大,一旦感性的动力确定 了,其他问题都好解决。古人大都是从这上面走上学医道路的。像张仲景一样,他是“感往昔之沦丧,伤夭横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针灸甲乙经》 的作者皇甫谧以及其他医家都有类似的情况,都是从这样一种感性中获得动力,从而发奋学医的。但是,现在大家来分析一下自己,看看我们有没有这个动力?我看 大家并没有这个动力,即便有,也是模糊的。大家看看自己是怎么到中医学院来的。高考分数达不到清华、北大,达不到重点线,甚至入不了一般高校,于是就上了 中医学院。考分不争气,无可奈何,这就上了中医学院。有没有能上清华、北大的分数而来报中医学院的呢?我看没有!大家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学中医的,一种 良性的感性动力根本就没有,这个中医怎么能学好?现代科学需我师父曾经多次跟我谈到,中医不是一般人所能学的?要高素质的东西,必须具有北大、清华这样的 素质才有可能学好中医。人才,中医也而宋代的林亿、高保衡亦持如是观点。他们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言:“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 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高素质的人对中医不屑一顾,低素质的人,压根儿又学不好中医,所以,其不废绝,为已幸矣!这种情况如 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中医怎么继承?怎么发扬光大?高素质的人为什么瞧不起中医?这与环境的关系很大。现在大家身边所感受的都是现代文化的气息,都习惯了用 一种文化视角去看待问题,去思考问题,所以,从感性的层面讲,很难产生对传统、对中医有利的动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理性,要从理性的层面来分析,通过 这个分析,帮助我们寻找传统的感觉,建立感性的动力。文化实际上是多元的,不局限在一种模式里,只是现在大家业已习惯了这么一种模式,就用这么一种模式的 东西去看待一切,其实,这是局限的、片面的。大家现在已经习惯了的这种文化实际上就是现代科学文化,或简称科学文化。这种文化有它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时 代性很强,时代进步,它也进步,真可以用日新月异这句话来形容。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自己身边的一切是不是这样?看看前十年跟这十年有什么差别?差别太大了。 正因为我们很鲜明地感受到了这一切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一切文化都是如此,长江 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时代进步了,一切文化都在进 步,新的文化总比旧的文化强,古老的东西落后于今天的文化,这是必然的。有了这个认识他们怎么会瞧得上中医?怎么会重视经典?我们说文化的多元性,就是说 文化不仅仅局限在上述这样一个模式里。当然现代科学文化在迄今为止的这样一个阶段里,都让我们感受到它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的。是不是其他任何文化都有 这个特性呢?比如艺术文化,是不是时代进步了,艺术这门文化也一定进步了呢?我们不用专门从事艺术研究,只要粗略地回顾一下中外的艺术历史,就可以确定根 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以诗词为例,比如说唐诗,以唐诗这样一种格律体裁的诗,在唐朝这几百年里已占尽风光,是不是到了宋代,这样一种诗又有进步了,又有发展 了?当然不是这样。古人知道,诗写到唐的份上,诗机已然让他们占尽,要想再超过唐诗,几乎不可能了。于是宋人学聪明了,他们不再在唐诗里绕圈子,而转往另 一个方向,宋词也就这样形成了气候。同样,元曲也是类似的情况。这是诗词方面。那么,音乐呢?绘画呢?情况也差不多。在维也纳,每年元旦都要举行新年音乐 会,音乐会演奏的都是什么曲目呢?几乎都是大小施特劳斯的作品。演奏这些曲目并不仅仅为了纪念,作品的水平摆在那儿。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这样的顶级音 乐家所代表的音乐水平,是不是过若干年、几十年、几百年就一定有发展,就一定会有超过这个水平的音乐出现呢?至少搞音乐的人都很清楚,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这 样的阶段。音乐也好,绘画也好,诗歌也好,在这些领域的文化,确实不像科学文化,存在线性发展的规律,它们往往是非线性的。一个高峰出现后,若干年、几百 年,或许会出现另一个高峰,但,这个峰的峰值并不一定能超过前一个。一个是线性,一个是非线性。一个是直线向前发展,一个是曲线徘徊。很显然,这个文化的 层面和模式都很不相同。除了上面两个层面的文化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文化,就是古代形成的一些文化,比如佛教文化。佛教文化诞生于公元前四百余年,由印度 的悉达多太子释迦牟尼所创立。与其他文化,特别是与科学文化截然相反,释迦佛没有预言他所创立的这门学科会不断发展壮大,相反的,他以一种反常规的模式预 言了他的学科的三个不同阶段,那就是正法时期,象法时期,末法时期。此处我们暂且不去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一门特殊的学问会走这样一条不同寻 常的路子?这个原因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我们只要清楚这个现象是确凿的就行了。另外,像道家的文化,儒家的文化,实际上,它也跟佛教的这个模式差不多,它也 是创立以后就处于实质性的鼎盛阶段,然后逐渐走向衰落,乃至于到现在名存实亡。所以,文化是多元的,并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模式里面。若都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 题,那也不一定符合事实。在上述这些文化层面里,中医究竟属于哪一个层面的东西,或者三个层面兼而有之,这一点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去思考。我的意见,中医至 少不是局限在科学文化这一个层面的东西。?关于中医传所以,光从这一个层面去看待它,研究它,就难免会出问题。承问题上的对于中医,有些时候需要向前看, 有些时候需要向后看。科学主义的我常说,中医究竟属于什么样的文化,我们观察自身也制 约,可 以许就会有答案。你可以观察,在你那里,中医究竟是一个么情况?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你是高等学府的毕业生,甚至还是研究生、博士生,如果你的中医很 棒,理论和实践论述。都没有问题,对经典的理解无有障碍,那也许中医在你那里是发展的,是一种线性的模式。如果情况反过来,你的中医不怎么样,理论不怎么 样,临床 也解决不了问题,特别对于经典一窍不通,那中医在你那里就成问题,就倒退了,就是另外一种模式。所以,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自知之明。另外一个重要的 问题,就是对于经典的认识,对于经典的评价,那是要讲受用的,对经典没有觉受,那说出来的必定是空话。所以,我奉劝那些欲对经典发表意见的人,一定要三思 而后言。否则你的底线在哪儿,人家一望便知。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孔子在《系辞》中的话说得很好:“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 君子之道鲜矣。”经典的东西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还有一句话,在这里不好说出来,不过,大家可以仔细去琢磨。仁者见之谓现在经典改选修了,为 什么改选修呢?当然是它的重要性、?之仁;智者见必要性下降了,当然是在某些人眼里,经典的“仁”、“智”成之谓之智;愚分不够了。另外一个支持经典改选 修的依据就是搞民意调者见之谓之查统计,弄几百份,甚至上千份问卷,要大家在上面打“?”愚……或者打“ × ”,结果许多人的确在经典的一栏里打了“ × ”,这个结果经过统计处理好像有意义,因为多数的人认为经典的意义不大,可以改为选修。但是,如果按照孔子的标准,这样的调查有可能没有丝毫意义。为什么 呢?因为这是一门见仁见智的学问,你是仁者你方能见仁,你是智者,你方能见智,如果你什么都不是,你怎么见得到经中的“仁”、“智”?那你当然会说经典没 啥意义,甚至选修都可以不要。前面我们不是说学习 经典要有觉受吗?觉受没有生起你绝对“觉受”的?不会说经典的好话。所以,这个对象问题很重要,不是你随 理解请参看39页的有关便拿一个人来问话,都可以反映真实。申说。举个例子,像中国古代的四大文学名著,“三国”、“西游”、“水浒”、“红楼”,前三部 我都读过不只一次,可是“红楼”呢?我很想读它,也看过不少名人的赞许,特别毛泽东就非常推崇这部名著。可是我每次读它,读到几回,最多十几回就读不下去 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所以,至今我连这部名著也没能通读一遍,只知道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设想如果红学的东西问到我,那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前面曾 经跟大家介绍过我们学院的已故名老中医林沛湘教授,在林老那里,现代的内、外、妇、儿这些书可以不读,但是《内经》却不可以不读。林老不读内、外、妇、 儿,他就凭一部《内经》。可是内、外、妇、儿的病,他都治得很漂亮。如果问卷问到林老那里,大家可以想一想他会是怎么回答。所以,像经典这样一些见仁见智 的学问,我们在征询它的意义时,一定要注意对象,不是你认为经典没什么就没什么,你认为经典没什么,恰恰证明了你在经典中没有得到什么。人家下海发了财, 成了百万富翁,偏偏你下海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本,那你当然说下海不好。经典的意义实际上也是这么回事。

4.学习 经典的意义

(1) 不是守旧上面我们从文化层面的角度来谈经典,目的就是想说明,经典的年代虽然久远,但,它不一定就过时了,就落后了。所以,大家不要轻易地否定它,遗弃 它。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现在强调二千年前的经典,大家还是会担心,这是否在守旧?因此,对于新、旧这样一个概念,大家还是应该从多层面去看待。张仲景在 《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谈到:“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张仲景在这段文字所显示的资料,提醒我们注意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正值经典产生,或愈是接近经典的年代,名医、大师愈多?而为什么一旦远离这个时代,名 医、大师就“未之闻也”?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我们现在强调经典的重要,并不是为了其他什么,而是明知我们在时间上离经典愈来愈远了,但是,能 否通过有效的学习 ,使我们在实质上接近它呢?接近它,其实就接近了这些大师,我们通过学习 经典,最后把我们自己造就成了雷公、少俞、少师,这有什么不好 呢?我想这是我们学习 经典的最根本的意义。张仲景在序言的下一段文字中接着谈到:“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从这段文 字我们可以看到,仲景在 1700年前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什么是守旧,什么是创新。当时的医生中,各人只抱守家传的一点经验,这就叫守旧;而反过来呢?能够“思求经旨,演其所知”, 这就是创新。所以,我们学习 经典,学习 《内经》、《伤寒》这些著作,完全是为了“演其所知”。演是什么意思呢?演就是推演、扩大、发展、延续的意思。能够 把我们那点局限的知识发展、拓宽开来,能够发扬光大它,这个东西就是只有真正地经旨。现在我们老说中医要创新才有出路,但,你凭什么去?把握传统,才创新 呢?所以,搞经典完全不是守旧,而是为了创新。这一能真正把握点你学进去了,你就会有体会,这个过程究竟是不是创新,现代。你会有感觉,临床 实践上也会有 印证,光是口说还不行。我经常谈到,做学问要学会“喜新而不厌旧”,这也是孔子的一个思想。孔子所说的,做学问的一个关键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大家好好琢磨这句话以后再来做学问,不管你做什么学问,西医也好,中医也好,我看就会有着落。学,学什么呢?学就是学习 过去的、现在以前的东西, 实际上就是旧有的东西,只是这个旧的程度有不同而已。光学现有的东西行不行呢?这种为了学习 而学习 ,孔子认为那是罔然。所以,光是学了很多东西,知识积累 了很多,哪怕你成了一部活字典,那还是不行。有知识,不一定有学问。古人的这个认识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孔子说学了还要思,思是什么呢?思就是一个组合的 过程,通过这个组合,各种材料,各个部件逐渐碰撞、接触,融合成新的东西。因此,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创新的过程。“喜新”这是每个人的习 性,但,新不能凭 空来,新是从旧中来,所以,“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材料,我们怎么搞建筑?学习 经典亦是如此,要想有收获,就得这样去做。不这样做,光学不思,你哪会有收 获,当然是白打工,罔罔然!现在听许多人说《内经》、《伤寒》没什么,不是丢在一边,就是束之高阁,心里面很是难过。这样宝贵的东西,他们却说没什么,怎 么不叫人痛心。所以,学经典必须要即思即学,即学即思。

(2)万变不离其经我们说经典的意义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这是有实义的。这里我想 给大家讲两个我经历的故事。1998年上半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南宁附近宾阳县上的一位老中医,老中医名叫廖炳真,我喜欢称呼他廖老。廖老从医 几十年,在某些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的经验,但更使我感到佩服的是廖老的医德与人格,所以,我很喜欢去拜访廖老。而廖老亦视我为忘年交 ,有什么心得都毫无保留 地传授给我。一次,廖老给我讲蛇伤的治疗,在旧社会,有些江湖郎中治疗蛇伤往往都会留一手,这一手的方法很巧妙,让你根本没有办法察觉。郎中给你治蛇伤, 很快就把蛇毒治住了,让你没有生命危险,很多症状也消除了,可就是有一点,伤口老不好,隔上一段时间伤口又腐烂,你又得到郎中那儿买些药,管上两三个月, 就这样拖上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江湖上,这叫郎中钓病人,病人养郎中的招数。但是,这个窍门被廖老从父辈那里探知了。窍门就在忌盐,如果让病人忌 盐几天,再吃上几剂解毒、生肌的药,伤口很快就长好,而且不再腐烂。就这么一点奥妙,可要是你不知道,你会被折腾得够呛。听过廖老的这席话后,我就在琢 磨,这不就是《内经》的东西吗?《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谷豆。其 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肾家的臭是腐,所以,凡属腐烂一类性质的病变都与肾相关。肾病需要忌盐,“多食盐则伤 肾”,这既是《内经》的教证,也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蛇伤引起的伤口腐烂,忌盐几天,再吃几剂普通的中药,伤口便从此愈合,这是一个多么神秘而又极 其简单的事实。经典的东西就是这样,没有揭开时,它非常神秘,揭开了,又这么简单,这就是至道不繁!这些东西,百姓日用而不知。像这些江湖郎中,他绝不知 道,他留的这一手,原来是《内经》的东西。这就是君子之道。还有一件事,就是廖老治骨癌的经验,骨癌在所有的癌症里,疼痛是最剧烈的。而且这个疼痛往往很 难止住,就是用上麻醉剂,效果也不见得理想。而廖老对这个疼痛有个撒手锏,虽然骨癌最后不一定都能治好,但是,这个疼痛却能很快地消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 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廖老用的是什么药呢?就是在一些草药里面加上一味特殊的东西,然后煎汤外洗患处,洗几次以后疼痛就能逐渐消除。这味特殊的东西很灵验, 加上它就很快止痛,不加它完全没得其用者,腐有这个效果。这样特殊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棺木的底板?朽亦能神奇。上长出的一种东西。过去人死了,用的是土 葬,把尸体放在棺材里,再埋在土里,埋下去以后,这个尸体就逐渐腐烂,腐烂的这些东西就往下渗,渗到棺木的底板上,连同木质一同腐坏,上面这个东西就是感 受这个腐气而生的。大家可以闭目沉思片刻,在所有的腐气里面,还有比人的尸体腐臭更厉害的吗?所以,说到腐字,应该到这里就打止了。既然这个东西是感受这 样一个腐气而生的,那么,按照上述《内经》的教言,它与肾的病变就有一种非常特殊的亲缘关系,所以,用在骨癌上有这样特殊的疗效。后来我问廖老,是谁告诉 您用这个方法的?廖老也说不出所以然,这个方法既没有传承,也没有理论的依据,廖老只是觉得骨癌是个怪病,而上述这个东西也是个非常的东西,那就以怪治怪 吧,可万没想到有这样好的效果。当我将上面的那段经文翻给廖老看时,廖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又是《内经》的东西。上述这两个事例,虽然都比较特殊,但, 都可以从《内经》里面找到教证。当然,这个过程是被动的,事情发生了才去找依据,但这个被动的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经典的内涵,经典的潜力。让我们对经典的 每一句话都感到不可小视,如果我们对经典建立了这样的信心,然后变被动为主动,利用经典去主动思考一些东西,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我坚信,我们从 《内经》里面,必定能够找到解决艾滋病的方法。

另外,我再讲一件相关的事情,几年前有两本书曾经引起很大的轰动,一本是美国人写的《学习 的革 命》,一本是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博士写的《脑内革命》。尤其是后者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脑研究热潮。《脑内革命》这部书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探讨如何提高大脑 的效率,唤醒脑细胞的巨大潜能。而这个焦点又集中在如何引发大脑的α波,如何激活内啡呔的分泌。在增加内啡呔的分泌,使大脑处于更多α波状态这个关键环节 上,春山茂雄博士总结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其中包括运动方面,饮食方法和调节心身方面。在饮食方面,春山茂雄博士的研究显示,在日本所有的常用食品 中,惟独有一种日本人很钟爱的食品,在促进内啡呔分泌方面独占鳌头。这种食品,类似于中国的豆豉,就是大豆经过发酵以后制成的,这是日本人每天早餐必备的 食品。这种食品为什么对提高大脑功能有这样独特的作用呢?打开经典我们才发现,答案还是在《内经》里面。上过《中基》大家都很清楚,这个属于神经系统的 脑,与肾的关系最密切,有道是:“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所以,要想改善和提高脑的功能,从中医的角度来思考,就要设法从肾入手。这是一个基本的方向和 原则。这个方向确定后,那就好办了。还是上面的《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那段话,肾的谷为豆,其臭为腐。肾之谷为豆,这个很好理解,大家只要拿一颗豆瞧一 瞧,你就明白了,豆的外形与肾怎么样?简直一模一样,只是缩小了。所以,豆与肾有一种非常的关系,这是不难理解的。另外,经过发酵的豆,使上述这个“亲 情”关系又密切了许多。为什么呢?因为发酵,实际上就是一个腐质化的过程。所以,发酵以后的豆,对肾的作用更大了,对肾的作用大,当然对脑的作用就大,这 就从经典的角度印证了春山茂雄的研究。上面这段短短的经文我们已经用它来说明了三个事情。当然,还可以继续地说下去,从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到一些 经典的魅力。事情不管你再复杂,不管你再怎么变化,似乎都没有逃出经典,这就叫“万变不离其经”。

(3)读经开智讲到经典的意义,我还有一个切身 的感受,就是经典与智慧很有关系,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如果大家以为研习 经典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些知识,那经典的意义当然就不大了。知识多了不一定就有 智慧,知识多了,也不一定学问就知识和智慧?的区别。高,这个关系大家应该搞清楚。而读经典却确实能够提高智慧和学问。所以,我经常说,学问是从读经开始 的。在这一点上很多人都有共识。现代的脑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左脑是逻辑脑,主管语言文字、逻辑思维,人类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左脑。而右脑是直觉脑,这右脑 大部分时间是在闲置,当然,这与科学讲求逻辑是有关联的。近些年的脑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已渐渐地把目光瞄向右脑这块处女 地,如上面提到的春山茂雄的《脑内 革命》就较多地阐述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大脑处在较多的α波状态,就是一种唤醒激活右脑的状态。对于上述这个左右脑,我喜欢用另外一个概念来描述和定义。 左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逻辑脑定义为现代脑;右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觉脑定义为传统脑。所以,左右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具体地 说,现代脑的涵义是什么呢?所谓现代脑就是这一世的脑,或者称现世脑,自从你生降到这个世间,与你相关的一切信息就贮存在这个脑里。所以,如果从信息的角 度来看这个左脑,它的信息容量有多大呢?就与这一辈子的经历有关。经历的时间长短,这个要看每个人的寿命,经历事情的多少,这个要看每个人的阅历。但,总 起来说,与它相关的信息就只是几十年,至多百年。这是左脑的大体情况。那么,传统脑呢?传统脑的信息要大得多了,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所经历的一切,都有可能 与右脑发生联系。所以,右脑所贮存的东西,或者说与右脑发生联系的这些信息,这些经验,就不仅仅是这几十年,这百年。这个信息关联的跨度可能是几百年、几 千年、几万年,甚至若干亿年。而且这个信息,这个经验不是个体的,有可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整合(这有点像道金斯所谓的“觅母”)。如果我们借用一个藏传佛 教的概念,这个右脑,也可以叫做伏藏脑。什么叫伏藏呢?伏就是埋伏潜藏,藏是宝藏,人类无始以来的文明宝藏都潜伏在这个右脑里。如果从意识的角度,我们也 可以说,人类无始以来的意识宝藏都埋伏潜藏在右脑里。我们这样来对比左右脑,就知道这个差别太大,大到难以形容的程度。只可惜现在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这一 点,他们只知道现代脑,而没能认识传统脑,进而想方设法去开发它。大家可以思考,认识右脑,进而开发右脑,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真正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 上,我们站在这个基础上往前走,与我们仅仅依靠个体的,非常局限的这几十年,这是一个什么量级的差别?所以,认识、研究左右脑,这个意义太大了,大家不可 小视它,也不要当作天方夜谭,这绝不是天方夜谭!我们从《脑内革命》的研究,已经可以看到这方面的可喜苗头。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生物学家亚历山大· 卡缅斯基在近期得出结论,人的记忆除了我们所知的神经记忆之外,尚有一种遗传记忆和免疫记忆。其中,遗传记忆又被称为“自然界的储备基金”,这与我们前面 所称的“伏藏脑”有极为相似的地方。人是传统与学医的人都大体知道大脑的结构,在左右脑之间有一?现代的完美个沟通和联结两侧大脑的结构,这个结构叫脑胼 体。脑胼结合体。体的存在说明左右脑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右脑的信息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交 换到左脑而为其所用。所以,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是必然的,这 里面有生理结构作基础。我这一节的题目叫“读经开智”,阅读经典为什么能开智慧呢?其实这个意义就体现在上述这个过程。有效地阅读经典、研究经典,可以帮 助我们挖掘伏藏,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上述的伏藏脑,从而让人类文明的共同宝藏源源不断的流向个体。这个过程如果实现了,大家想想,怎么会没有智慧?怎么会没 有学问呢?大家如果从这个高度去认识经典,经典就有意义了,经典就容易学进去了,这是真正的源远流长啊!愿意开取你当然,现在许多人不但不会对我们上述的 观点表示赞?的伏藏吗?许,而且还会嗤之以鼻。因为他们一提到传统就喜欢跟现代对立起来,以为传统的东西都是阻碍现代的,都应该抛弃。其实,这样的认识是 没有真正地认识好传统。在门外谈传统,对它望而生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台中师大的王财贵教授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到位:“凡是将传统看成是包袱的人,不是 懦弱者,就是败家子!”希望大家能以懦弱者和败家子为戒。传统怎么可能是包袱呢?它是资本!通过适当的“投资”,它可以发展和壮大我们的事业。

5.认识经典与现代下面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经典,可以分三方面谈:

(1) 保守性问题一提起经典,一提起传统,大家都免不了会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文化的保守性问题。以为现代文化必然都是开放性的,而经典的、传统的文化,必然带有 保守性。中国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甚至中国的科学家为什么没有拿到诺贝尔奖?这些似乎都与我们的文化有关,都是我们文化中固有的保 守因素造成的。这样一来,传统的东西当然就成了障碍。但,事实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如果我们对传统的文化持这样一种见解,那就是太不了解我们的文化了。 1998年度,又有一位香港的华裔科学家摘取了诺贝尔化学奖的桂冠,在一次座谈会上,杨振宁博士专门就此谈到了大陆 的科学家为什么至今仍未有一位问鼎诺贝 尔奖。他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受儒家文化保守性的影响。?在 中 国,诺在这里,我想单就儒家文化的保守性问题提出来与杨振宁贝 尔 奖 的博士商榷。缺失究竟认为儒家文化有保守性,我想杨教授的这个观点是很是 不 是 儒有代表性的。现在要是抽问 10个人,起码会有 9个人这样家的责任?回答。但是,儒家文化究竟有没有保守性呢?有保守性,你要拿出证据;没有保守性,你也要拿出证据。这个证据从哪里找呢?当然要从孔子 那里找,当然要从正宗的儒教文化里找。《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我们翻开《论语》,哪一点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保守性呢?这一点我们似乎看不到。而相反 的,我们看到了它的另一面,它的开放性。《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也就是谈论学习 方面的问题,一门文化它有不有保守性,它是不是固步自封,很重要的就 是看这个学习 的方面。在“学而”篇里,孔子开篇即言:“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开篇的这 段教诲,实际上道出了治学的三大窍诀。第一窍诀是“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悦)乎?”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个窍诀。它不仅仅是学习 了知识,要经常安排复习 的问 题,大家都经历过复习 ,大家回想一下,学习 了,复习 了,是不是就产生了快乐呢?是不是就有喜悦呢?当然,时习 之还不仅是指复习 的问题,更多的是指实践的问 题,用的儒家的学问问题。大部分经验告诉我们,学习 这个过程是枯燥的,要不?就是重行的然,怎么会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呢?所以,在学问海里没学问。有 几个人能坚持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见到“悦”。没有见到“悦”,那学习 就是件苦差事,吃力不讨好,哪个愿意去做?前些年为什么那么多人下海经商,原因 就在这里。海里面有“悦”,书里面没有“悦”。有几个人能见到书中的玉女,有几个人能见到书中的金屋呢?所以,学问能不能真正地活到老学到老,关键的就要 看他有不有这个“不亦说乎”。这个“不亦说乎”在学问上叫“学乐”,要有学乐融融,在佛道里叫“法喜”,要法喜充满。初学的修行僧,为什么叫苦行僧呢?因 为这个过程非常苦,几乎没有乐趣可言,全靠一个信念在维持。所以,这个阶段戒律很重要,要靠这个戒律来约束,否则坚持不下去。而一旦迈过了这个阶段,学以 致用了,在用中有了乐趣,有了感受,真正产生了法喜,到了这个境界,那完全就不同了。你不用再担心你的信心会退失,不再需要用什么东西来强迫你、约束你修 持,你会自然而然地去行持菩萨道。修行变成了你的生命,修行变成了你的生活。这又叫无勤而作。所以,学问能不能做下去?修行能不能搞下去?这个“学乐”、 这个“法喜”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这第一个窍诀就是讲的你要设法获得这个东西,这样你的学问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学习 为什么一定要讲兴趣呢?兴趣就与这一窍诀 有关。第二窍诀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学而”篇里讲“朋”,显然这个朋不是讲的一般的酒肉朋友,或义气朋友。这个朋友是与学习 有关的朋友,是 有志于学问的这么一帮人。古人讲: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但,这个同门我们不应该狭隘地去看,同一个师门才叫朋,这个同门是广义的,同一个学门都叫朋,也就 是凡有志于学问的都是朋。朋从远方来,这个远方有可能指省外、有可能指国外,有可能来自秦国,有可能来自赵国,当然也可能是楚国、燕国,甚至是偏邦。这些 来自不同国度的学人自然带来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学问。与他们在一起交 流,吸取新鲜血液,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吗?按照今天的地理观念,这个远方为什么 不可以指西方,为什么不可以指美国呢?所以,孔子的这第二个窍诀明明是在讲学习 就要善交 流,就要有开放。保守和自封会有什么后果呢?孔子告诫说:“独学而 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第二窍诀。第三窍诀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窍诀也很重要,它讲的是做学问要能耐寂寞。这个窍诀对于做传统的学 问,特别是像中医这样的学问尤其重要。学中医要是不能耐寂寞,三年二年就想出名,就坐不住了,那我劝你尽早改行,改个什么金融或电子,也许会更适合你。学 中医要能够沉潜下来,十年、二十年人不知你都不愠,这样才有可能学好中医。做学问一要讲兴趣,要有学乐,学习 要想坚持下去就必须有这个东西;二要开放,要 交 流,不能固步自封,孤陋寡闻;三是学问要做得深,要真正成为学问家,就必须能耐寂寞。大家想一想,这三条能够少吗?一条都不能少!从孔子给出的这三大窍 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儒家文化哪有一点保守性呢?根本没有!以上我们是讲道理,讲理论依据,下面我们可以摆事实。大家知道中国文化主要有三大块,就是 儒、释、道。其中儒、道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而释家则是完完全全的外来文化。三者之中,儒家始终是主导文化。讲三家文化,大家就应该留意一个问题,释家 文化是怎么传入我国的?这个异域文化的传入说明了什么?儒教祖师孔子出生于公元前 551 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出生年代亦大致相近,约在公元前 565 年。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公元前 2 年,即西汉哀帝元寿元年,距孔子不过 400 余年的时间。这正是儒家文化非常鼎盛的时期,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皇帝老子就以这家文化来治理天下。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儒家文化是说话算数的。大家不妨 思考一个极简单的事实,如果儒家文化是一门保守性很强的文化,如果儒家文化固步自封,那么,在这个时候,佛教这个异域文化有可能传入中国吗?简直一点可能 也没有!就凭这个事实,已经足以说明儒家文化是一门开放性、吸纳性很强的文化。哪有一点保守可言?说儒家文化保守,很显然,这个儒家文化已然不是孔子所创 立的这个文化,而是被后世的这些徒子徒孙们歪曲了的这个文化,这哪能算是儒家的文化呢?所以,要了解儒家,就一定要到孔子那里去了解,这才算正宗。同样, 要学正宗的中医,也一定要从经典着手,这就避免了以讹传讹。这是我们强调学习 经典的另外一层意义。

(2)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谈到经典的特殊,以及 它与现代的差别,我们可以作一个很形象的比较,就是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古典音乐与流行曲在现代是一个什么情况?我们可以设置一 个问卷,在年轻人当中,甚至扩大到整个人群中去调查,看喜欢流行音乐的有多少?喜欢古典音乐的有多少?我感觉这个问卷不问即知,喜欢流行音乐的占绝大多 数,喜欢古典音乐的寥寥无几。大家可以看一看港台歌星,大陆 歌星的演唱会,歌星往台上一站,眼睛一闭,台下人山人海,群情亢奋,有时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 而演奏古典音乐呢?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演奏厅里静悄悄的,人也少得多,最多在一曲终了,有些掌声,这个反差太大了。现代的人为什么喜欢流行歌曲?为什么不 喜欢古典音乐?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反映出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流行歌曲在过去叫做下里巴人,它是一种很浅白的 音乐。比如唱爱情的歌,它似乎把什么都唱出来了,爱得死去活来,爱得发疯,不管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态下,你一听都会知道它是首爱情歌曲。可是古典的音乐 呢?情况就不同了,比如我们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你不静下心来,你不认真的去感受,你根本就不知道这首乐曲的主题是什么。音乐和歌曲都是为了抒发内 心,表达志意。流行歌曲较古典音乐在表达上虽然更加直截了当,但是,正如古人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对于很深沉的内心世界,对于复杂的感情,这种很浅 白的旋律是没有办法表达的。可是大家为什么还要这样偏爱它呢?从这样一个喜好,我们可以感受到,现代人的浮躁心理,现代人的急功近利。他们只喜好吹糠见米 的东西,做什么都要立马见功,而不愿意静下心来感受什么,体悟什么,这种情况令人忧心。在中医界,为什么要取消经典?为什么对经典的重视程度日益下降?中 医界的这个情况正好可以用上面这个例子来说明。经典就好比古典音乐,而现在的这些书籍,包括各种教材,就好比流行歌曲。经典的东西不像现代的教材这样白, 拿起来什么就明了,它需要你去感受,需要你去悟。这个过程与听受古典音乐十分相近。要真正感悟出“味”来,并不那么容易,而一旦你感悟出这个“味”了,你 才真正知道它的意义,你才知道音乐的真正生命力在古典音乐那里。同样,中医的真正生命力亦存在经典里面。诸位还是“吃大家应该都喝过茶,喝过饮料,茶与饮 料有什么区别?茶去”!呢?饮料很方便,打开来就能喝,而且立马可以尝到它的滋味。可是茶就不那么方便了,它讲究沏泡,特别是功夫茶,这个过程很讲究,而 且味要慢慢品,这个比饮料要麻烦得多。所以,很多人没这个耐心,宁可去喝饮料。但是,饮过以后的回味,饮过以后的感受,饮料是没法跟茶比的。相信大家都有 过这样的经验。读经典与读后世的书就有点像品茶与喝饮料,大家可以认真琢磨,看是不是这么回事。所以,我们不能用喝饮料的眼光去看茶,同样也不能用流行歌 曲的标准去衡量古典音乐,如果我们把茶当成饮料来喝,这个味你是品不出来的。

(3)《中基》能不能取代《内经》经典为什么要改成选修?甚至很多人 干脆主张取消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现在不是有《中基》教材吗?《中基》不就是从《内经》里来的?而且较《内经》更清楚、更明白。所以,《中 基》为什么不可以取代《内经》呢?应该完全可以。《中基》取材于《内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基》?茶杯能盛得能否真正涵盖《内经》?进而取代之 呢?我们想举两个例子下茶壶吗?来说明。第一个是病机,病机这个概念是中医一个很关键性的概念,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综观《内经》全篇,就是这一 章讨论这个问题。这样一个问题放在“至真要”里来讨论,已足见它的重要性。与之相对应,在《中基》里,病机亦立了专门的章节,而且在章节下罗列了许多内 容。可是你看完这整个章节后,你就会感到这是在挂羊头卖狗肉。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内经》中的病机,它只字不提。用《内经》的病机做名,可实际上《内 经》中那么丰富的病机内容却不提,这个差别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此其一也。另外,就是《中基》对病机这个概念的解释。这里我们引用它的原文:“病机,即疾 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能不能作机理讲?这个差距有多大?我们可以从文字上去考究。病,这里当然可以作疾病讲,当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有 关,但是,“机”作什么讲呢?机是不是机理?我们翻《说文》、翻《康熙》,都看不到这样的解释。机的原义我们可以从说文那里看到:“主发谓之机。”箭在弦 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 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这个关键与 机理显然不是一码事。这就让我们看出了《中基》与《内经》的不同,《中基》有些时候很难说明《内经》。这是第一个例子。我们靠什么第二个是“肺主气,肺主 治节”。我们首先来看“肺主?来天人合一。气”,在《中基》里,这个气指的是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肺所主的这个气究竟是不是指的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呢?从 《内经》里我们知道,肺主气实际上说的是“肺者,气之本”,这段经文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里。《六节藏象论》在讲说肺的这一重要功能前,首先探讨了气 的概念。让我们来看一段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黄帝问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 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上面这段对话是很关键的对话,但也不失幽默。黄帝说我很想知道气这个概念是说的什么,请夫 子给我发蒙解惑,好让我清楚它。可这一问触到了岐伯的难处,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轻易说出来,这是“上帝所秘”的东西,是先师单传下来的,可是碰到黄帝老子 问起来,又不能不回答。没办法,只好如实言之。什么是气呢?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也就是十五天,这个十五天的周期就叫做气。大家算一算一年有多少个 “气”呢?一年有二十四个气。原来这个气指的就是节气。这不很简单吗?现在读小学都能背二十四气歌,翻翻日历我们也知道,2月 4号立春,再过十五天就是雨水,再过十五天就是惊蛰,似乎没什么稀奇。可是大家想一想,在当时这可是一个要命的问题,你如果知道了它,老天的奥秘你就知道 了,天地变化的节律你就知道了。所以,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中医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天人怎么合一呢?说白了就是天地在变化,人也要跟 着变化,这个变化的节律要能够同步。从上面这个气的概念中,我们知道了天地变化的基本节律就是气,也就是十五天一个变化,十五天一个变化。在这个节律上, 人也要有一个类似的同步变化,这个变化跟上了,天人就合一了。那么,在人体 内,具体是哪个部门负责这个基本节律层次上的天人同步变化呢?就是肺。所以,肺 者,气之本,说的是这么一件事。这个气与呼吸之气,与一身之气又有什么关联呢?显然没有什么大的关联。再一个就是“肺主治节”,《中基》里把这个“治节” 说成?“治节”不宜是“治理和调节”,这个差距似乎就更大了。什么是治节呢?解 作“治 理治节这个概念出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它与后面的气之本和调节”。是相呼应的。我们前面讲的这个三候为一气,实际还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细分起来,一个 月的两个气,一个叫节气,一个叫中气。所以,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节与气实际上是非常相近的概念。治节当然是治的这个“节”,怎么会 扯到治理和调节的问题?即便它是调节,调节什么呢?有关上面的“肺主气”、“肺主治节”,我们还可以从其他一些方面来思考。肺处胸中,其外包以肋骨,大家 数一数,肋骨有多少根呢?左十二,右十二,一共是二十四根,正好是二十四节气这个数,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呢?是一年先有二十四节气变化,还是先有二十四根肋 骨呢?大家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另外,节与关节也有关联,我们先看一看人的四肢大关节一共有多少?一共有十二个,每一个关节由两个关节面组成,合起来还是二 十四个面,这里一个面与节气相应,一个面与中气相应。四肢应四时,每一肢有六个关节面,正好应“六气为一时”。关节与节气相关,与天气变化有关,这是平常 老百姓都知道的。我们可以问一问周围上年纪的人,特别是一些关节有毛病的人,她们对天气变化的敏感程度往往超过气象仪器。气象预报说有雨,她可以说没雨, 结果真的就没雨。她为什么敢这样断言呢?因为她的关节有反应,这个反应与天气的变化是十分相符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关节看做是人体 对天气变化的一个感 应器。而这个感应器是由肺来掌管的。弄清了肺与节气的这层关系,肺的意义也起了根本的变化。天人相应,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就落实在这个“肺主气”、“肺主 治节”上面。但是,我们看一看《中基》,却根本没有谈到这方面的问题,如果现在就急着用《中基》来取代《内经》,大家想一想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6.如何学好经典

(1) 直觉与工具的重要学习 经典必须有方法,而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要懂得“ 咬 文 嚼 字?是中国文化借重工具。经典至少产生在东汉以前,由于特殊历史条件之最高境界。” 的限制,它必须用很精练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它那深广的内涵,这是经典的一个特色。我们现在学习 经典,你凭什么去了解经典深广的内涵呢?别无他法,惟有从文字 开始。了解文字就要借重工具。所以,学习 中医经典要有像样的工具书,光是《新华字典》还不够。古人云:文以载道。我们要明白道,当然就要首先知晓文。所 以,《康熙字典》始终是案头翻动最多的一部书。翻弄多了,对文字你就会有感受,你就会觉得中国的文字的确有很多优越的地方,你就会对它生起感情。中国文字 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很注重形义之间的关系。所以,看到一个文字,除了查阅工具外,你还要分析它的结构,形部的结构需要分析,声部的结构也要分析,两者 都与义有关联。以“味”字为例,味是由口去感觉的,所以,它用一个口?在古汉语研字作形部部首。声部呢?由未组成。义除与形部有关外,究领域,“右与声部 似乎有更特殊的关联。未是十二地支之一,它位于文 说”已 是西南方,西南这块地方在五行中属土,属长夏;后天卦中属被广泛确认坤;五藏属脾。弄清了未的上述涵义,我们就知道“味”字为的观点。这什么要用它来作声 部。个观点的中学过《中基》我们懂得,脾开窍于口,脾和口方能知五心内容就是味。也就是说味觉是由脾来掌管的,而脾属土,土在西南,强调汉字右文(多 为 声未所属的这个方位正好是由脾来主理的。所以,用一个未,部)的 语 义已然将与脾相关的这样一些生理全包括进去了。这是其学作用。一;其二呢?味在古代涵义很广,在《内经》里称五味,实际上,凡属食物一类的东西都归于味, 当然也包括药物。大家可以考虑,大地生长的食物,特别是粮食一类,主要成熟于什么时候呢?在长夏。味成熟于长夏,这个成熟显然又与未有关联。另外,未处西 南,在我们国家,西南这个地方由四川所居。四川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就是“天府之国”,为什么叫做“天府之国”呢?因为这个地方的物产特别丰富,味特别丰 富。而我们反过来思考,为什么这个地方的物产丰富,味属丰富呢?因为它属未,属西南,属土,土生万物。所以,从文字的造字,从文字的结构,我们可以感受 到,它里面的涵义太深太深了。像这样一个味字,它的形、声、义结构已然将许多很深沉的理论包含进去了。一个文字包融这样深广的内涵,这在其他文字是难以做 到的。?“汉 字 是 人因此,要想深入经藏,文字就是一块敲门砖,一把钥匙。类 最 高 智而要解决文字,当然就得依靠工具,依靠对文字结构的一种慧 的 结直觉。二者不可缺一。晶。”(2)曾国藩的读经窍诀对于经典,熟读强识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个口诀尤其适用于经典的学习 。学后 世· 46 · 思考中医的书,我们不用读百遍,有时一遍就行了,而对经典,非读百遍不行,尤其是像《伤寒论》这样的典籍。有些人读经一二次就想过关。一二次没有感悟,就 以为经典没什么,丢在一旁了。这哪是读经典呢?这是把茶当饮料喝了。你把巴赫的曲子当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你怎么会感受出味道呢?有关读经,我以为曾 国藩的经验很值得借鉴,他在道光二十三年给其诸弟的一封信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记述:“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 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曾国藩的这个“耐”字诀,可谓深得读经三昧。当然,对于曾氏的这个 诀我们也可以灵活地看,不一定这句不通,就不读下句。但是,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这是一定要做的。总之,读经不是三年、二年的事,更 不是三月、二月、一个学期的事,读经是一辈子的事。经要放在案头,更要常置心头。经典是一辈子的必修课,你要想真正学好中医,学好经典,就必须做这样的打 算。(3)基本条件“信是道源功学好经典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具备一个?德母。”基本条件,或者说一个基本的素质,这就是信受奉行。现在很多人 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 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 会有收获。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依靠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这里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条件和素质 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习 整个就成了障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 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 定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但,我 不这么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齿日 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 题。骨、髓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亦是前面所讲的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 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 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1991年接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 很困难。我按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的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上面的这 个案例。骨刺病也叫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形成· 66 · 思考中医骨性赘生物所致。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有差别。于是我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 20 分钟。出乎意料,不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够落地,坚持近月,病即痊愈。上面这个例子给我的感受很深,什么感受呢?就是对这个“信受奉行”的感受。对这件 事我首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有可能去进行上面的思考。如果对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么会有以后的思考?没有这些思考,就不会想到要用白术来治疗跟骨骨刺。 所以,相信是第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有可能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机会。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绝了,一切的机会就没有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 回事。因此,这一节里讲的这个条件,也是学习 中医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以上这一章,我们从宏观的方面,理性的方面,和从某些感受上谈了中医学习 和研究的一 些基本问题,只有从思想上把这些问题真正解决了,学习 中医才没有障碍,学习 经典才没有障碍。

一、伤寒论说什么?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进入《伤寒杂病论》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这些问题前,应该首先弄清楚这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我想这 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论题,通过书名来解决。1.伤寒的涵义伤寒,是我们讨论的这部书的核心,有关它的涵义我们应该很清楚。伤寒这个概念,在《素问·热 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 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内经》对伤寒的这个定义,是从最基本的点上去定义的,但是,扩展开来却显得很泛化,不容易把握。为此,到了《难经》 的时候,又给它作了一个更具体的定义。《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 、有热病、有温 病。”《难经》的这个定义说明了,这个具 有发热特征的伤寒常见于五类疾病里,哪五类疾病呢?就是中风、伤寒、湿温 、热病、温 病。稍稍具有临床 经验的人就能感受到,《难经》给伤寒的这个定义确实很 具体,临床 所见的发热性疾病,大多也就见于这些疾病里面。所以,要研究伤寒,就应该着眼于上述这五类疾病。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难经》中谈到两 个伤寒,第一个伤寒当然是总义的伤寒,也就是《素问·热论》讲的伤寒,现在的教材又叫它广义伤寒;后一个伤寒是分义的伤寒,又叫狭义伤寒。而我们这个论题 上,书名上的伤寒,当然是指第一个意义上的伤寒,这一点不容混淆。这个问题弄清了,我们就知道张仲景并不偏重于谈寒,他也谈湿温 、热病、温 病。2.杂病的 涵义伤寒是《伤寒论》或者《伤寒杂病论》这部书的经,但,还有一个纬,这就是杂病。杂病与伤寒相比,它具有什么意义呢?这里先讲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故 事。“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洪文当上了党 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个保卫干事,能有什么特别的才干?有一次当时的副总理邓 小平就问王洪 文一个问题,说中国到底有多少厕所?让王洪文告诉他。王副主席一听这个问题,当时就愣住了,这个问题我怎么回答?我又没有作过具体调查,毛主席不是说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看到这个尴尬的局面,总理便在一边解围说,这个问题不用作调查,中国就只有两个厕所,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这虽然是个玩笑,但 是,哲理却很深。联系到伤寒与杂病的概念,如果我们从发热的角度去认识天下所有的疾病,那么,天下的疾病也无外乎两个,一个就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一个 就是不具备这个特征的疾病。天下的所有疾病中,要么是发热的,要么是不发热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现在,既然发热的疾病让伤寒占去了,那么,不 发热的这一类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所以,一个伤寒,一个杂病,已然将天下的疾病占尽了,这就是伤寒与杂病的真实涵义。弄清了上面这个涵义,可以解除我们许 多的顾虑。过去我们常会担心,光搞一门伤寒会不会太局限了?担心搞伤寒的只会治外感,不会治内伤;只会治伤寒,不会治温 病;或者只会治内科,而不会治其他 各科的病。现在我们知道了《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知道了它的研究范围。这些问题清楚了,怎么还会有上面的担心?所以,读古书,对书名的理解是很 重要的。3.论的涵义书名的最后一个字是“论”,大家也别小看了这个字。论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一个与经相对应的概念。所以,要搞清楚论,必须首 先搞清经。“经”是什么?经就是经典。中医有中医的经典,道家有道家的经典,佛家有佛家的经典。这个经典意味着什么呢?它往往代表某一门学问里最权威的东 西。经典产生的时代,往往就是这门学问最成熟的年代。这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经典的这样一个特性决定了我们要研习 这门学问,就得依靠它,这一点 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而经典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作者。经典的作者是很讲究的,像佛家这门学问,只有释迦牟尼所讲述的那些著作能够称经,其他后世的 这些著述统统不能称经。儒家的学问也是如此,只有孔子的著述,或孔子删定的诗、书、礼、易能够称经,而后世的那些同样也不能称经。经典作者的这样一个特殊 性,使我们发现,他们都是这门学问的开山祖师,只有开山祖师的东西才能称经。开山祖师亦称圣人,像儒家这门学问,只有孔子能称圣人。所以,孔子又被称为 “大成至圣先师”,而孔子以后的人统统不够圣人的条件,要称的话,最多勉强称作亚圣、或后圣,亚于圣人、后于圣人。那么,上述的这些圣人,上述的这些经典 的作者灭度以后,后人便要对这些经典进行诠释,进行发挥,这些对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挥的著述就称之为论。所以说论是与经相对的概念,没有经就没有论。我们从 手头的这部书叫论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是诠释和发挥经典的著述。上述这个关系清楚后,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医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把造论的作者当成了 医圣,反而作经的黄帝、岐伯没有称圣。这个现象当然有它的原因,张仲景对中医的贡献太大了,他于危难之中拯救了中医,中医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张仲景是 功不可没的。正是张仲景的这个功绩,他被越称为医圣,他的论亦成了经。但是,作为张仲景自己,他是很谦虚的,他并没有把他的著作叫《伤寒杂病经》,这一点 他要比后世的皇甫谧、张介宾高明。有关经论的上述涵义,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关系来说明,那就是“体”与“用”。经为道之体,论为道之用。经以言体,论以 明用。没有体不行,如果我们没有强健的身体,那一切的理想都会落空。所以,体是基础,没有它不行。同样,用也很重要,有体而无用,那这个体的意义怎么体现 出来?我们光有强健的身体,却不去发挥作用,那么这个身体有什么意义呢?还不是臭皮囊一个!因此,体与用、经与论就是这么一种关系。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要 学好中医,经必须读,论也必须读,而《伤寒杂病论》呢?它既具有经的一面,又具有论的一面,它既言体,又明用。就是这么一部著作,大家看应不应该读?应不 应该把它作为依靠处?二、认识阴阳探求至理上面的论题搞清以后,这就开门见山了。接下来的是要提出三个问题:第一,《素问》里讲:“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 类也。”明明热病就是热病,怎么要把它归到伤寒呢?寒与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这是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它与第一个问题也有联系,伤寒就是伤寒,就是一个 病嘛,《难经》为什么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 、有热病、有温 病。”一个伤寒怎么会包括这么多病,这是一个问题;第三呢?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 为经?后世的王叔和为什么径直用“伤寒”来作书名?上面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在读《伤寒论》前必须搞清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弄不清,《伤寒论》你没法子读通。 那么,上述的这三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搞清呢?这里可以借用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的一个窍诀:“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因此,学者 若欲在仲景这门学问里真正的深入进去,那就必须把阴阳的问题放在首位。1.认识阴阳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 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的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我们做任何学问,尤其是中医这门学问,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阴阳是万物 的纲纪,一个万物,一个纲纪,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这个分量,有什么东西还能逃过这个阴阳;它是变化的父母,我们探讨事物,无非是探讨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 空间的变化,而是什么导致这个变化呢?是阴阳;我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社会的东西也好,自然的东西也好,不论你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是 宇宙还是银河,它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一个生生杀杀的过程,那么,这个生杀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始还是阴阳;另外,就是神明之府,神明就是讲精神讲思维, 所以,这一条与人类自身的关系特别大,那么,神明怎么来,还是与阴阳有关;最后,就要谈到治病求本的问题,现在人都知道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当我们问 一句中医怎么治本?或者中医通过什么来治本呢?这就回答不上了。其实,这个本还是阴阳,还是要在阴阳里面寻求。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最本始 的东西。不知大家对阴阳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是否达到了《内经》的高度?我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时都喜欢提这个问题,而同学们给我的回答也就是《中基》教 材的那几条,什么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等。而再往下问,答不出了。学阴阳,光懂这些还不够。怎么个对立,怎么个互根互用,这些你都要 有真实的感受。对于任何事物的变化,你都能落实到阴阳上面,甚至一举手、一投足你都能分辨出阴阳来,都能感受出阴阳来,只有这样,阴阳才能为你所用,你也 才能用阴阳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1)阴阳的关系阴阳谈的是阴与阳两者之间的事,既然是两者,就有一个相互的关系问题,这也是阴阳这门学问里最重要的一个问 题。上述这个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有很精辟的论述,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基本上将阴阳的主要方面包含进去了,因此,只要弄通了 它,阴阳的学问也就可以基本解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的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阳生阴长主要讲上半年,也就是春夏的变化。在这 个过程中,阳渐渐生,阴渐渐长,两者的关系非常协调。联系到具体的自然,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 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阳 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属阴的万物也随着这个阳的增长而不断地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荣。这个过程真正是阳在生,阴在长,夫唱妇随。与我们以往所说的 对立的、消长的关系好像不同,并不是阳产生了,万物反而消灭,完全不是这么一个情况。如果用现代一些的语言来形容这个过程,那么,阳气就好比能量,我们可 以设想在天地之间有这样一个能量库,而在春夏这两季,能量是处在一个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茂起来。否 则,万物凭什么会生长繁茂呢?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这个能量的释放造成的。这是阳生阴长。那么,阳杀阴藏呢?这是讲秋冬的变化。大家不要把这个“阳 杀”看成真正的杀灭,“阳杀”与“阳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然春夏的阳生指的是阳的释放,能量的释放。那这个释放是不是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呢?应该不 会。这好比我们拳击,拳头伸展打出去了,如果拳头还老是停留在这个状态,那就没办法进行第二击。所以,必须先把拳头收回来,才能打下面的一击。阳气也是这 样,老是生发,老是释放行不行?不行!这样就不能持续。所以,生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阳气的收藏相对于释放而言,就是“阳 杀”。阳杀了,能量收藏起来了,天地万物得不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万物的生长就趋于停止,而且渐渐地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冬景象。所谓“秋风吹渭 水,落叶满长安”就是讲的这个肃杀的状态,就是讲的这个收藏的状态。上述的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所以,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 生发、释放。这便是《素问》所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阳指的是生发、释放的这个过程,阴指的是收藏的过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指的也是这个过程。用 《素问》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来阐述上面的这个转换,是非常形象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周易》方面的知识。《周易》是一本专 门讲阴阳变化的书,而且这个阴阳的变化它用一个二维的图象表示出来,这就使阴阳的变化更为直观、更为清晰。特别是描述一年的阴阳变化,它有专门的“十二消 息卦”,即:复(聓)、临(耹)、泰(耺)、大壮(耼)、聎(耾)、乾(聀)、姤(聁)、遯(聄)、否(聅)、观(聇)、剥(聈)、坤(聉),如果用一句 诗来记忆十二消息卦,就是“复临泰壮聎乾姤,遯否观剥坤二六。”其中复卦对应的是老历十一月的变化,依次类推,临为十二月,泰为正月,大壮为二月,聎为三 月,乾为四月,姤为五月,遯为六月,否为七月,观为八月,剥为九月,坤为十月。上述的十二消息卦,在易系统里又叫别卦,它是由两个经卦重叠而成,经卦也就 是我们常说的八卦系统,别卦也就是常说的六十四卦系统。从十二消息卦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乾坤两卦以外,其他的十个卦都是阴阳爻混杂在一起,既有阴,也 有阳。而乾坤两卦不同,它是纯阴纯阳。乾卦由两个纯阳的经卦(乾)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阳卦。坤卦由两个纯阴的经卦(坤)重叠而成,所以,又称重阴卦。 从复卦开始我们可以看到,阳爻在逐渐增多,标志着阳气的生发、释放在不断地增强,一直到乾卦,变成六爻皆阳,变成重阳,阳的生发、释放也到了最大的程度。 再往下去怎么样呢?重阳必阴。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姤卦的时候,上述这样一种阳的格局就起了根本的变化,阳不再增长了,而阴却悄然而起。姤卦所对应的月份 是五月,而姤卦对应的这样一种重阳必阴的转换则发生在五月的夏至节上。“至”不是到来的意思,“至”的意思是极限。夏为阳,到夏至这个点上,阳的增长已经 到了极限,而物极必反,所以就有这个“夏至—阴生”的变化,就有这个阳极生阴,重阳必阴的变化。姤卦以后,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格局,阴不断在增 长,而阳不断在萎缩,直到坤卦,变成六爻皆阴,变成重阴。而重阴必阳,所以,到了下一卦,到了复卦,又重新转入阳的格局。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个阳爻不断增 长,阳气的释放渐渐增强的过程。这里为什么要起复卦这个名呢?复就有重复、来复的意思,到了这个点上,又开始新一轮“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变化,所以这 一卦取名为复。在上述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还应留意另一个问题,这就是重阴必阳的变化,一阳生的变化并不发生于立春,而是发生在隆冬。同样,重阳必阴的变 化,姤所涵的一阴生的变化,也没有发生在立秋,而是在盛夏。这又反映了阴阳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上面这 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讨论阴阳,讨论中医,如果结合《周易》来谈,会显得更方便、更直观,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她的确切内涵。所以,历代都有人强调医易的关 系,尤其孙思邈指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这一点我们应该引起重视。(2)主导问题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阴随阳生而长,阴随阳杀而藏的关 系,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两个更具体的主导问题。第一个主导,是阴阳之间协同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这也是前面所讲的“夫唱妇随”的关系。阴阳在现实生 活中一个更为具体的例子就是男女,就是夫妇,就是一个家庭关系。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妇两个以对立为主,一个面南,一个面北,水火不相容,那 这个日子怎么过,连基本的日子都没法过,更不要谈事业了。所以,家庭的关系,夫妇的关系,阴阳的关系应该以协同为主导。第二个主导是阴阳之间阳为主导,这 个主导实际上已经包含在第一个主导里。这个主导说明在阴阳之间,阳的变化起主导的作用、决定的作用。作为阴它是随着阳的变化而变化。有关这层主导关系,我 们可以在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前面《素问》所说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长、收、藏。生、长、收、藏虽然用于表述一年 里万物的变化情况,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更实质的东西,更内涵的东西,则是阳的变化。是阳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导致了这个万物的生、长、 收、藏。有关这一点,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里说得很清楚:“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阳者岁之主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 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大家考察一下自然,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呢?确实就是这么回事。草木也好,昆虫也好,植物也好,动物也好,它确实是在随着 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而春夏秋冬怎么来?春夏秋冬由什么来决定?大家知道是由太阳的视运动决定的。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就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 因此,春夏秋冬即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阳的状态。什么叫春呢?春实际上就是阳气处于生的状态所占的时段,依次,夏就是阳气处于长的状态所 占的时段;秋就是阳气处于收的状态所占的时段;冬为阳气处于藏的状态所占的时段。由阳的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而万物又依着这个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它们 之间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从社会的角度,阳(男)作为主导的地位就更为明确,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不需多谈。上面我们谈阴阳用了十二消息卦,看到这些卦象的 变化,也许大家还是容易将阴阳分开来,对立来看。比如从复到乾这个阳局的变化,明明是阳日增,阴日消,我多你少,你死我活,这个对立好像很鲜明。其实,我 们不能这样看。阳日增,说的是这个阳的生发,释放的增加,阴日少,不是说随着阳的增加,有另外一个独立的东西(阴),它在慢慢的减少。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 阴阳,那就会出根本上的问题。阴日少,我们确实看到这个阴爻从复卦以后,在慢慢减少,直到乾卦减为零,那,我们是否可以说在乾所主的这个时候,是纯阳无阴 呢?一点阴都没有,那不成了孤阳!《内经》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可是我们看到夏三月的景象是万物蕃秀,真正的一派繁荣。可见我们不能这样来理解阴阳。 上述这个阴日少,说的是随着阳气生发、释放的增加,阳的收藏自然就日益地缩减,前面我们不是申明过,阳的收藏状态为阴吗?释放增加了,收藏自然地就减少, 不可能又释放,又收藏,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再收回来,收回来才能再打出去,不可能在同一个时候,又收回来,又打出去。这就是阴阳的消长关系。所以,虽 然是在谈消长,其实说的还是一个问题,即阳气的变化问题。十二消息卦的另一个层面,也就是阴局这个层面,也非常容易发生误解。大家看从姤卦以后,阴爻日 增,阳爻日减,很多人就认为这是阴日盛,阳日衰,是一个阴盛阳衰的过程。我们从卦上看,从表面看,好像是这么回事。但,究竟的思维一下,就知道这个看法有 问题。为什么说这个看法有问题呢?大家可以思考,从姤以后,也就是从夏至以后,一阴始生,阳气逐渐由释放转入收、转入藏。那么,这个收藏的目的是什么呢? 就像我们的拳头打出去,要收回来,收回来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打出去。同样,阳气要收藏,收藏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重新释放。如果收藏以后,阳气反而衰减了,那它 怎么能够再释放?实际上释放就会有消耗,就会有衰减,而收藏的目的正是为了补偿这个消耗、这个衰减。因此,从量上来说,这个秋冬的过程,这个阳气收藏的过 程,也就是我们前面认为的这个“阴盛阳衰”的过程,阳气的量不但没有衰减,反而得到了补偿,得到了增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经过收藏以后再发动新一轮的生 发、释放。联系我们人体 ,白天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阳气释放的过程,而晚上的休息,则是阳气的收藏过程。休息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白天更好的工作,是为 了获得更旺盛的精力,如果通过休息,阳气反而衰减了,那么这个精力怎么旺盛?那还有谁愿意睡觉、愿意休息?所以,我们只要一思考,上面这个问题就不难解 决。阴阳的问题是一而二,二而一。分开来好像有两个,一个男、一个女,好像是两个确凿的、独立的东西。但,合起来的实质却是一。所以,阴阳的问题如果我们 只能分开来看,而不能合二为一,那就很难看到点子上。就比如寒热这个问题,寒热如同水火,很难把它们扯到一块。这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 能把它合二为一。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看到的这个截然不同,只是显现上的不同,如果进一步从深层去考虑,发现它还是一个阳气的问题。前面我们说 过,阳气好比能量,好比热能。春夏的天气为什么温 热?就是因为这个阳气的释放造成的,属热的东西释放出来了,那天气当然就变热了。到了秋冬,秋天的天气为 什么凉?冬天的天气为什么寒冷?热的东西不释放了,收藏起来了,天气当然就变得寒冷。也就是说,寒热是伴随阳的生长收藏的一个表象,阳气释放了,天气就变 热,阳气收藏了,天就变冷,并不是在热之外又有一个独立的属寒的东西。上述这个问题,一个谈实质,一个讲显现,对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多思维之,善思维之。要 是这个过程我们思考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阴阳的问题可以说基本地解决了。《素问》强调:“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 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个“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其实就是讲显现,是从现象上讲。而 这个不可胜数的显现,就其实质而言却只是一个。知道了这个实质,就可以一言而终,就可以“能知一,万事毕”,而不知道这个实质,则必会流散无穷。上述这个 阴阳变化,上述这个主导关系,我们还可以从最原始的天文测算过程去体悟。大家知道《周髀算经》这本书吧,这部书记述了最原始的测量太阳运行轨迹,也就是一 年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就是在日中正午的时候,在太阳下立一个八尺的圭表,圭表的投影叫晷影,测量这个晷影的长度,就能够知道太阳运行到了什么地方,就能够 确定出二十四节气。《周髀算经》告诉我们,晷影最长的长度是一丈三尺五寸,最短的长度是一尺六寸。大家可以思考,最长的这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短的这 个晷影应该对应哪一天?最长晷影的这一天应该是冬至这一天,相反的,最短晷影的这一天就是夏至这一天。晷影也就是太阳的阴影,盛夏的时节我们外出,大家总 是喜欢走在树阴下面,或者总是希望来一片青云,为什么呢?因为树阴把太阳遮住了,青云把太阳光收藏起来了。所以,我们马上就会感受到清凉。因此,我们可以 把上述的这个晷影当作是阳的收藏状态的一个尺度。为什么冬至的晷影最长呢?因为这个时候阳的收藏最厉害。冬至一过,我们看到这个晷影就日渐缩短,这反映了 阳的收藏在减弱,随着这个收藏的减弱,阳气自然日益显露,日益生发、释放。所以,冬至以后,白天也一日一日增长,黑夜一日日缩短,这些都是收藏与显露,收 藏与释放的变换。上述这个日益短缩的晷影到了夏至这一天,缩至了一尺六寸,一尺六寸与一丈三尺五寸相比,零头都不到。这个时候的阳气充分显露出来了,几乎 没有什么遮拦,这就使得阳气的释放达到了最大的程度。然而重阳必阴,所以,夏至一过,这个晷影就一天天地变长。与之相应,白天也一天天地缩短,黑夜一天天 地延长。阳气在充分地释放以后,又渐渐转入到收藏。由上面这个晷影的伸缩,我们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其实就是阳气收藏与释放之间 的变化。我们抓住了这个主导,阴阳的方方面面就会自然地连带出来。(3)体用关系阴阳除了上面的这些关系外还可以从体用的角度来谈,体用是传统文化里一个 重要的概念。体是谈基础,用是谈作用,谈应用。没有体,这个用不可能发生,而没有用的体,那这个体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上面这个体用的关系怎么说明阴 阳呢?具体地说,阴阳之间,哪一个属体?哪一个属用?很显然,如果我们把阴阳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反映用的主要是阳,反映体的主要是阴。在《中基》里,当 谈到肝的功能时,有一个体阴用阳的概念,实际上,不但肝如此,整个阴阳都是如此。我们从一年来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个春夏的过程主要就体现了阳的作 用,我们看春夏的阳光,看春夏的温 热,看春夏的繁荣,这一切都反映了阳气在积极发挥作用。所以,春夏为阳,这个阳是讲用,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这与前面讲的 释放状态相应。那么,秋冬呢?秋冬这样一个寒冷的、凋零的景象,显然与阳的作用不符。为什么呢?因为阳用收藏起来了,你看不见了,所以,你见到的是另外一 番景象。这就关系到体的问题。体是基础,体是本钱。而秋冬的阴,秋冬的收藏,正是为了培植这个基础,蓄积这个本钱。基础巩固了,本钱增加了,上述这个用才 能更好的发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体与用,阴与阳一点不相违。两者相辅相成,互根互用。缺一不可。阳的用这一面,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但是,我们也不能 因为前面对阳的强调而忽视了这个体的意义。应该知道,它与强调阳用并不矛盾。所以,光强调男权不行,还要谈女权。现在不是有一句流行的语言,“每个成功男 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吗?这句话讲得很实在,很多情况确实是这样。只是现在很多男人成功之后,就把原来助他的女人抛弃了,这个不但不道德,而且 很愚蠢,将来注定他要遭挫折。阳讲用,这个用可以反映在很多方面。首先一个就是阳生阴长,这个化气的阳,能够促成万物的生长。春夏的景象为什么发陈?为什 么蕃秀?就是因为这个因素。第二个用,阳为寿命之根本,《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因此,阳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反映在它与寿命的关系,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这个阳气上面。长寿的人阳气没有不充足,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第三,“阳者,卫外而为固”, 这也是阳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这个身体牢不牢固,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这个作用与健康的关系很大。我们说人身最大的问题 除了事业以外,就是一个健康,一个长寿,而阳用就反映在这个上面。阴讲体,这个体的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一个家庭,尤其是过去的家庭,妇女只会生儿 育女,操持家务,怎么来体现女人的作用呢?就看你这个男的有没有出息。男的搞得好,说明你家的内助不错。为什么叫内助?帮助的意思,助阳的意思。也就是 说,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助阳方面,怎么帮助阳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个就是阴体的意义。阴为阳体,阳为阴用。“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两者就 是这么一种关系。阴为体,它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就是它的藏精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什么叫“精”? 实际上,精既不是阴,也不是阳。现在很多人在概念上搞混淆了,把上面这个精作阴来看,所以,习惯就称阴精。如果精就是阴,那这个藏精怎么讲,它还怎么藏 精?这从逻辑上讲不通。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精”实际上指的是阳气的蓄积状态,能量的蓄积状态就叫“精”。某样东西暴发的能量越大,说明它阳气的蓄积状态 越好。当然,在《内经》里,在《中基》里,精还有许多其他的解释,我这里是从最基本的义理上去分析。精是阳气的聚集态,而不是释放态。而阴的藏精就体现在 帮助这个聚集的过程。阳气能不能聚集?能不能由释放状态转入蓄积状态?就靠这个阴的作用。那么,具体地说,这个精藏于何处呢?《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蛰是藏伏的意思,肾是主藏的,所以,又称作封藏之本。封藏什么呢?封藏阳气,封藏精。这个精,这个聚集态的阳气就被封 藏在肾的领地里。所以说“精之处也”。肾在一年里属冬,冬主藏;肾在五藏属阴,属阴中之阴。这就与上面这个阴体,上面这个藏精相应了。所以,上面的这个 体,上面这个阳气的蓄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在这个肾上。精能否封藏好?阳气能否得到充分的蓄藏,休养生息?就要看这个肾的功能。只有蓄养好了,释放 才好,精力才会旺盛。所以,人的精力如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肾。阴讲体的这一面清楚了,体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这样人们就不会再把阴阳的关系对立起来。 应该从统一中去看对立,而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由对立看对立。阴阳的体用关系,我们还可以从生活的许多方面去感受。比如说休息,过去我们对休息的理解也许比 较笼统,以为坐下来就是休息,睡觉就是休息。其实,细分起来,它仍然是谈的两个方面。上面这个笼统的方面实际上包含在“休”字里,休就是指的这个过程。休 者休心也,停下手中的活小歇一下,叫做休,而停止一天的活动,上床 睡觉更叫休。所以,休字从人从木,人躺在木床 上是谓休。那么,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这 一点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晚上睡觉是为了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午休的目的也如此。有午休习惯的人,突然哪一天不午休,那整个下午都会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 来。因此,休的这个作用就落实在“息”上。什么叫“息”呢?现在大家在银行里存钱,为的什么呢?为的就是这个“息”。早十年我们在银行存钱,年息是 9% 、8% ,也就是一万块钱一年下来,就变成了一万零九百元,增加了整整九百元。正是为了这年息 9% ,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因此,这个“息”就是增加的意思,通过存钱使利益增加了,所以叫利息。休息呢?很显然,就是通过这个休的过程,使我们在工作 中消耗掉的精神体力得到增加,重新恢复精力充沛的状态。所以,休息也包含着体用两个方面,也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实际上是讲春夏为 用,秋冬为体。用的发挥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体好不好。所以,春夏的用如何,就要落实在秋冬,尤其是冬这个体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所 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过去许多人对这个养阴养阳不理解,以为春夏养阳岂不是火上加油,秋冬养阴岂不是雪上加霜,《中医杂志》还专门就这 个问题组织公开讨论。其实,我们从体用的角度看,这有什么疑问呢?春夏养阳就是促进用的发挥,秋冬养阴就是把体涵养得更好。这是从体用的角度来谈阴阳,大 家尚可以引而伸之,推而广之。2.伤寒总说以上我们讲到了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阴阳的这些东西弄清以后,就可以解答上述的那三个问题。(1)寒 为冬气首先,我们来看寒,寒是冬日的正气,这一点我们在《中基》里面已经学过。春温 、夏热、秋凉、冬寒,怎么会产生寒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阳的 本性是属热的,春夏的阳气处于释放状态,热的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 热。但是,春天释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春天的温 度要比夏天低。到了秋 冬,阳气由释放转入到收藏,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关闭起来了,天气也就变得渐渐地寒冷。但是从程度而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气温 更为寒冷。 这是寒的一个根本意义。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寒实际上是反映阳气的收藏状态,是阳气收藏的外在表现。所以,寒不但是冬之气,其实也是藏之气。现在我们 暂且放下时间,来看一看空间方位的情况。在我们国家,大家都很清楚,西北的气温 要较东南低得多,我们每年冬天看天气预报,北方有些地区都零下十几度了,南 方还在零上二十多度。这个反差太大了,要是海南的人到北方出差,上飞机前穿衬衣,下飞机就要穿皮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看一看《内经》就清楚 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方位的角度而言,整个西北方以收藏为主,整 个东南方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这个气温 上的悬殊。这就提示我们一个问题,学中医不但要注意时间,也要注意空间方位。时空在中医里是同一的,是统一 的,这个观念必须牢牢记住。前面我们提出过,阴阳的问题要真正弄清,不能光停留在书本的那几点上,要有切身的感受。什么事情都要养成用阴阳来思维,比如我 们生活在南宁的人,时间都快到春节了,身上却还穿着衬衣,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不从阴阳这个角度去思考,去弄清它,那作为一个学中医的人,你就麻木了, 就凭这个麻木,你要学好中医,我看没多少可能。(2)何以养藏知道了寒的属性、寒的意义,也就知道了冬日的寒,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根据这个寒的表象,这 个寒的程度,就可以推断这个阳气的收藏情况,就可以看到这个“体”的情况。冬日的天气应该寒冷,也就是冬日的阳气应该封藏,这个体应该涵养。因此,《素 问》专门提到了一个养藏的问题。冬三月养藏,秋三月养收,实际上就是秋冬养阴的互辞,这是很明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讨论这方面问题的专论。这 里我们只看相关的冬三月。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的这一篇讲“四气调神”,四气,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气,就是指的 生、长、收(杀)、藏之气。调神呢?这个讲的是人的因素。人怎么在春三月适应这个生气;怎么在夏三月适应这个长气;怎么在秋三月适应这个收(杀)气;怎么 在冬三月适应这个藏气。这就提出了要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现在的人只讲一个养生,养长、养收、养藏都不管了,这是很片面的。上面这段经文主要讲养藏。 冬三月怎么养藏,怎么适应这个闭藏的状态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无扰乎阳”。冬三月属阴,《素问》又明确指出“秋冬养阴”,而这里却点出“无扰乎阳”,可见 春夏秋冬的这个生长收藏确实是围绕着阳的这样一个主导。无扰乎阳,就是指的冬三月这个过程已经在闭藏了,什么在闭藏呢?阳气在闭藏。既然已经闭藏了,就不 要再打扰它,这就叫“无扰乎阳”。就像我们住宾馆,睡觉的时候要启动一个“请勿打扰”的按钮。睡着了,再被打扰醒,会是什么滋味呢?相信大家都会有体验。 那么,怎么实现这个“无扰乎阳”呢?上述的经文谈了四个方面。其一,慎起居。冬三月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是反对睡懒觉的人,而且一贯也 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但是,冬三月却可以例外,要早一些睡,晚一些起,太阳出来再起床 也没有关系,这是《内经》的教证。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医学 院的作息表,不应该搞什么夏时制,而应该搞四时制,就根据这个《四气调神大论》来制订作息的时间,这样才与中医相应,这样才叫四气调神。我相信冬天搞“早 卧晚起”,搞“必待日光”,大家都会很欢迎,冬天有几个不想晚起?说不定就从这里你喜欢上了《内经》,喜欢上了中医。冬天为什么要早卧晚起呢?这个就是为 了适应养藏。睡觉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那么,现在冬三月要强调养藏,这个睡眠的时间就当然要适当的延长。我们看冬三月,白天的时间 短,夜晚的时间长,再看看上面说过的晷影,冬天长到一丈多,而夏天只有一尺多。晷影也好,晚上也好,都是反映一个藏的状态,人要跟这个藏相应,那就必须早 卧晚起。我们嘴上常说天人相应,怎么个相应呢?冬日养藏就是相应,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相应。要讲相应,时间就很重要,天地在这个时候收藏。 你也要在这个时候收藏,天地在这个时候释放,你也要在这个时候释放。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睡觉就是收藏,工作劳动就是释放。现在许多人习惯晚上工作,白天 睡觉,这就不相应了,就阴阳颠倒了,这个对身体肯定不利。年轻的时候也许没关系,到老了你就会有感受。学中医的人应该避免这个颠倒,避免这个不相应。其 二,调情志。冬三月的情志应该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里的志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心志,就是心的志向,《康熙》云:心之所之谓志;二是 讲我们平常说的情绪,《左传》里面将喜怒哀乐好恶称作六志。所以,总起来我们把它称为情志。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若伏若匿”,伏也好,匿也好,都指的是 藏。所以,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收藏一些,不要那么开放,不要那么显山露水。平常我们都劝人要开朗一些,但,这个时候则应该趋于内向。“若有私意”有什么 话,有什么打算不要告诉别人,藏在心里就是了。“若已有得”,这个东西好像已经得到了,不用再到外面去寻求,可以悄然安住。总之,这个心志,这个情绪,应 该伏匿,不应该张扬,这样才有利于养藏。其三,适寒温 。冬三月要“去寒就温 ”,这一点很重要,以上我们讨论的许多问题都要落实到这一点上。为什么要去寒就 温 呢?我们本来说过寒为冬气,寒为藏气,养藏不是应该更寒一些吗?这里为什么要去寒就温 ?其实这个并不矛盾。大家都清楚,夏天我们不仅穿衬衣,而且穿短 袖,女的还要穿什么一步裙,反正能暴露的都暴露无遗。这样的穿着不但为着凉爽,也是一个相应。因为天地在这个时候也在充分的显露,你看这时的白天特别长, 大地能长出来的东西也都长出来了,与这个相应的穿着就是养长。可是冬天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北方,人们都棉裹裘衣,不但手套帽子,还要围围巾,封闭得严严实 实,这个衣着不就是一个“藏”吗?不就是一个“去寒就温 ”吗?将整个身体封藏起来了,闭藏起来了,这个也是相应,与冬藏相应,这就是养藏。但是,现在风气 不同了,冬天女的还穿裙子,这个时候还要露,中医不赞成这个做法。所以,我的朋友里要是冬天穿裙子,我会劝她们别穿。现在年轻你可以顶过去,年纪稍大,关 节痛了,骨质增生了,那就悔之晚矣。当然,去寒就温 还包括了其他保温 防寒的方法。其四,节动静。冬三月应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也就是皮肤的开 泄。大家知道,什么时候皮肤会开泄呢?当然是激烈活动的时候。皮肤开泄了,自然汗出,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使气亟夺。冬三月是阳气闭藏的时候,这个时候 皮肤也应该相应的闭藏,不要做过多的开泄。这就提示冬天的运动,冬天的活动应该避免像其他的时候一样,应该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喜欢运动锻炼的人应该注意 这个问题,冬天的锻炼应该避免过多的开泄皮肤,应该多做静功,这样才能与冬相应,这样才有利于养藏。(3)伤寒即伤藏上述这四个方面都是与冬相应,都是养 藏之道。它们都围绕一个原则:无扰乎阳。那么伤寒呢?伤寒为什么这么重要?它核心的问题就是破坏了这个原则。冬主藏,寒就与这个“藏”相伴,所以,冬日的 寒非常重要。如果冬日不寒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阳气还在释放,没有收藏。因此,冬季应寒反暖,农民就知道不是好事情,第二年的收成就不会好。要是用古 人的话说,就会“米贵长安”。我老家湖南有句乡话:雷打冬,九个牛栏十个空。雷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响呢?应该在春季。立春以后的第三个气叫“惊蛰”,应时 的春雷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打响。春雷一声震天响,就将这些蛰藏的万物从沉睡中惊醒过来。春雷的打响意味着阳气真正地全面启动,全面的释放出来。而雷在冬天打 响,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冬雷的响动将整个的闭藏打破了。闭藏打破了,阳气非时的释放,使阳气不能蓄积,阳气的这个体得不到应时的涵养。体不足,用 怎么发挥?所以到了来年,真正应该阳气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却发挥不了作用。万物得不到这个阳气的作用,整个秩序就打乱了,不但天灾,而且地祸,不但植物受 影响,动物也受影响,怎么不会“九个牛栏十个空”呢?民间还流传另外一句话,叫做“瑞雪兆丰年”。瑞雪怎么预兆丰年呢?现在的说法是下雪以后,病虫害冻死 了,所以,可以给来年带来好的收成。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冬日的瑞雪反映了阳气处在很好的蓄藏状态。阳气蓄藏得好,体就能够得到很 好的充养,体充则用足,来年的释放就会好。万物得到这个充分的能量供给,怎么不会“五谷丰登”呢?另外,这个瑞雪也反映了阴阳的秩序很好,秩序没有破坏, 自然的灾害就会减少,所以,瑞雪兆丰年。上述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从经典的角度来教证,《素问》有句名言:“善养生者,必奉于藏。”或者说:“奉阴者寿。” 大家看到这个“奉阴者寿”,也许就觉得她与前面讲的阳用有矛盾。阳是反映和主宰寿命的,怎么不说“奉阳者寿”,反而是“奉阴者寿”呢?现在大家只知道养 生,只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可是生怎么来?生是从藏中来!水生木这个道理难道大家不清楚吗?大家看一看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那些喜静的动物往往寿命长。像 龟、蛇、仙鹤,这些动物寿命都比较长。而相反,那些喜动的东西反而寿命不长。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儒家讲燕坐,讲知止;佛家讲禅定。这些都是强调静,强 调藏。所以,大家不要只知道运动,应该动静结合。以上这些道理无碍了,我们就可以回到前面的关键问题上来。冬日气寒,这个寒是天地阳气在蓄藏,人要与天地 相应,所以,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冬日的气候本来寒冷,这个时候阳气本来应该更多地释放来为机体取暖,怎么反而在这个时候要收藏,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这就要靠我们主动地去做好“去寒就温 ”的工作。这个时候应该穿得很严实,甚至要把取暖的设备打开。我们依靠这个人工制造的环境,就能够让阳气安然地休养生 息。阳气蓄养的这个过程做好了,那以后就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如果“去寒就温 ”的工作没有做好,机体“伤寒”了,那会是一个什么后果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这 个时候,阳气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它会从“沉睡”中“醒”来,它会马上转入释放。阳气被扰动了,这样一个“养藏”的格局就被彻底打破,“体”的涵养程序遭到 破坏,那“用”的方方面面就会受到影响。大家看一看,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思考,伤寒重不重要?太重要了!伤寒实际上就是伤藏,它把整个“养藏”给破坏了。阳 气的“体”受到伤害,这个基础不牢固了,用怎么发挥?阳用不能发挥,不能作寿命的保障,不能卫外而为固,那不但中风、伤寒、湿温 、热病、温 病要发生,百病 都会发生。所以,伤寒不但可以有五,还可以有十、有百、有千、有万。一个伤寒,就将上述的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都破坏了,从这样一个层面去思考, 我们就知道伤寒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对于本节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内经》为什么将热病归伤寒?《难经》为什么把伤寒分五?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作书名?就迎 刃而解了。而通过这样一个主题的探讨,又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连带出来。这是经典的开端,也是学习 经典的一个方法。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