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2000年,4000名少年精英报考了清华大学国际mba,最终,62人入选,其中就有北京四中才华横溢的高材生王海翔。

海翔的妈妈张培祯是我的老朋友、北京翠微小学的退休干部。说起海翔的成长,张老师感触最深的是“没有什么能比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了。”

的确,自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对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三种优秀的品质:一是性格上具有坚韧性;二是善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进行成果的积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

海翔就是一个“很自信,不自卑”,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清华大学mba分普通班和国际班,考入国际班的学生英语水准很高,英文听说读写成绩都在80分以上。与他们不同的是,海翔没有在外语环境中工作过,口语也不如别人好。所以一开始他就面临很大压力。

细心的妈妈看在眼里,劝他说“要不行咱们就回到普通班?”

张培祯是个心地平和的人,她很欣赏自己的儿子,也从不给儿子增加压力。她对海翔说:“你已经是大学本科生了,又考上清华大学mba。只要那个位置适合你就好,上普通班、国际班都是研究生,不必太勉强自己。”

海翔却不同意调班,他说:“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下功夫不会有问题。”

这之后,海翔用数倍于别人的努力去学习。第一学期坚持下来,毕业考试就获得优秀,在清华大学mba国际班里拿到中华奖学金。

海翔的自信正是来自妈妈对儿子的自信。当儿子“爬坡”时,妈妈从不给儿子任何压力,而是在一旁赞赏儿子已经走过的路程,帮他“数脚印”。妈妈的这种“欲擒故纵”(儿子语)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儿子继续向上攀登的愿望:“人家行,我为什么不行?让我试试吧!”

那些整天“逼”孩子学习的父母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那些对孩子“推着、压着、 吵着、骂着”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

自信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不是盲目地自以为是,而是面对压力“知己知彼”。刚刚进入清华,学校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拓展训练:站在一个9米高的木板上,从一块木板跨到另一块木板。海翔起初很害怕,他去问教练:“两个板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教练说大概是一米四到一米五吧!海翔偷着跑到旁边,在平地试了一下,发现自己使劲跨出去,能跨出一米六七,他心里有数了: 到上面有什么好怕的?这样他完成了“知彼”。他又想:上去就当在平地,最差掉下来也有防护设施,只不过寒碜点而已,于是,他又完成了“知己”。结果,他一次成功。

海翔因此大受启发:自信来自心中有数,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有成功的把握。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他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劣势:英语用的少,那么现在就开始用,加大阅读量,在课堂上完全用英语对话;接下来分析优势:自己原本学经济,对其他同学来说,经济是新的学科,而对自己来说是学第二遍。

自信使海翔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功,毕业后他分到一家国际基金会,工作出类拔萃,还获得全系统演讲比赛第一名。他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电视栏目当了一次嘉宾,就被导演看中,不久,成了这个节目的业余主持人。

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张老师是怎样帮助儿子树立自信心的呢?

母子俩总结出三条经验:

第一是:“今天比昨天强!”

她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人积极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会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第二条经验:孩子需要张扬。

“你看,人一旦被人发现,就发现了自己。”海翔这样说。

孩子在成长中特别需要“发现”。尤其是对自我还不甚了解的孩子,格外需要有人去欣赏。孩子需要张扬,不要怕孩子骄傲,他张扬的时候就会把个性表现出来,这时候家长与老师要对他说:“孩子,你真棒!”

第三条经验:志不高者智不达。

自信的人往往拥有远大的抱负,志向不高的人智力也达不到。

自信的人能够走遍天涯海角,自信的根基就是他能够扬起理想的风帆。

自信是根。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