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3.1.9. 还没看的书: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3.1.9. 还没看的书:

觉得总有一天会读,“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谈到没办法丢书的原因,荣登第一名的就是“说不定还会再看”。 那么,请数一数过去你曾经重读的一爱一书究竟有多少本?或许有人只有五本,或许也有强者有一百本。但是,会多到一百本以上的人,除了学者、作家这种特殊职业的人之外,像我一样极其普通的一般人当中,实际上几乎没有吧?

换句话说,会重读的书,其实是微乎其微。

在此,让我们试着做一件事,那就是“思考这本书真正肩负的任务”。原本书指的是在纸上印有文字,然后装订起来的东西。让人阅读上面的文字,获得资讯,是书原本的任务。书的意义在于写在书上的资讯,而“书架上有书”这件事本身毫无意义。

换言之,我们读书,是在追求阅读的经验。

读过一次的书,就是“已经体验过了”。就算没有牢记内容,全部的内容应该已经都进入你的内在。

因此,整理书的时候,请完全不需要考虑会不会再读、是不是已经记住,只需要一本一本拿在手上,用是否感到心动来判断即可。只需要留下拿在手里会真的令你感到心动,光是看到它摆在架上就会觉得“有这本书在这真幸福!”的书就好。

当然,我写的这本书也不例外。如果你拿在手上时不觉得心动,请不要犹豫,马上丢掉。

那么,如果是读到一半、还没读完的书呢?或是已经买了但还没开始看的书呢?这类“打算将来有一天会看”而还没看的书该怎么办才好呢?

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网络上买书变得很方便,一个人平均拥有的未读书量有急巨增加的倾向。三本算是少的,多的人或许高达四十本以上。之前买的书都还没看,又买了新的,结果不知不觉中就累积了很多还没看的书。

而且,比“已经读过一次的书”更麻烦的就是,这种还没读的书往往更难以丢弃。

以前,我曾经指导一位社长整理书桌周边的环境。真不愧是社长,他的书架上满满都是看起来很艰涩的商业书籍。从卡内基、杜拉克到最新的畅销书,收藏完整丰富,俨然就是一个小型书店。但因为排列得太过整齐,彷佛陈列商品一般,反而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等到要开始整理书的时候,“这个还没看”“这个也还没看”,他开始不断地在未读书的区域里堆起了一本又一本的书。结束之后,还没读的书居然高达五十本。书架上的阵容几乎没有减少。问他没办法丢的原因,结果就和我“整理预设问题集”里的基本答案如出一辙——“我觉得有一天会想读”。

包括我自己的经验在内,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我仍必须断言,那个“有一天”永远都不会来。

即使是别人推荐的书,或是一直想看的书,只要错过了阅读的机会,就趁此时彻底地放弃吧!或许买的时候你的确想看,但到头来这种书的任务就是告诉我们,这本书并没有读的必要。读到一半的书也不需要读完,因为这种书的任务就是读到一半。

所以,还没看的书要全部丢掉。比起好几年都束之高阁没有看的书,读那些现在就是想读的书,一定比较好。

最常见的未读书就是英语学习书和考试用书。

拥有很多书的人,一定都是求知若渴、热衷学习。因此,在客户的书架上看到参考书或学习用书一字排开的景象,就一点也不足为奇了。

英语学习书包括多益的参考书、出国旅行能派上用场的英语会话书,以及商业英语等书籍。考试用书则是种类繁多,从簿记、宅建2、秘书检定等常见的考试,到芳疗、色彩等……让人不禁佩服“原来有这种考试啊!”的书也屡见不鲜。除此之外,学生时代的教科书、硬笔字的练习簿等也是很常见的一种。

因此,,如果你拥有这些发现率非常高的学习书籍,觉得“有一天会读”,建议你现在马上就丢掉。

因为,多数人实际上都没有在使用这些学习用书。说到实践率,就我的客户来说,竟然不到百分之十五。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一样,书买是买了,却没有活用。尽管如此,问他们为什么没办法丢,回答都是“我觉得将来有一天会想学”“我想如果有时间的话就要来看”“我觉得要学英文比较好”“因为我是会计,所以觉得要学一下簿记”,全都是“我觉得”的大集合。

光是“我觉得”却没有看的书,请绝对要丢掉。

唯有把书丢一了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对这项学问的热忱。如果丢一了之后什么都没有改变,那就到此为止吧!如果是丢一了之后还会想再买的书,下次再买来读就好。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