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44招 永远不对孩子进行体罚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美国的一项教育研究报告表明:当父母试图用体罚手段来达到减少孩子反社会行为的目的时,其远期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体罚孩子只会使孩子的行为更加不规矩。

这份研究报告的作者社会学家默里?斯特劳斯说,这项研究表明,体罚效果适得其反,它令父母自食苦果,并使事情变得更糟。

斯特劳斯的研究小组分析了1988-1990年间对美国全国807名6-9岁孩子的父母进行调查得到的数据,并比较了在这段时间内受体罚和未受体罚的孩子反社会行为的程度差异。

研究表明:44%的父母表示,在接受调查前的一周内曾体罚过孩子,并且在那一星期平均每人一体 罚两次。若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给予孩子一温一 暖和支持的程度等,体罚越频繁,最终孩子反社会行为的程度就越高。

反社会行为包括:欺骗、撒谎、吹牛,对待他人野蛮、刻薄、做了坏事毫不内疚和刻意打坏东西,在学校不守纪律,与老师关系恶化等。

殷辰兵的父母原在某水泥厂上班,由于单位不景气,二人都下了岗。殷父在街上踏三轮车,殷母在家操持家务。他们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殷辰兵身上,希望他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在教育方式上,殷父信奉“棍打出孝子”,而殷母则是百般哄劝,夫妻之间为此经常发生争吵。

在这种家庭中,殷辰兵性格孤僻,成绩一般。他上初中三年级,有几次考试不及格。殷父十分恼火,对他非打即骂。每当殷辰兵挨打后,殷母总是偷偷地给他几元钱,要他做个乖孩子,不要惹父母生气。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效果,殷辰兵成绩每况愈下。

一天晚上,殷父在街上踏三轮车,发现几个流里流气的小青年正调戏一个女孩子,其中竟有殷辰兵,而且嘴上还叼着香烟。殷父将他扭回家,用绳子捆住,结结实实地揍了他一顿。事后,殷母搂住儿子,哭着哀求他要争气,不要学坏。

第二天,殷辰兵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上学,一整天没有回家,在殷辰兵的床 上,发现了一封信。信中说:“我总是惹你们伤心,我走了,等混出名堂我再回来。”殷母很是焦急,而殷父则大骂:“早死早好,不许你去找他!”

5天后,公安人员到殷家,告诉他们殷辰兵因参加一抢劫一团一 伙被抓住了,这一天,殷辰兵离16岁的生日还有一个星期。

在这个案例中,殷父采用“棍棒”教育的方法,心中虽然也有强烈的爱,但为了维持父母的尊严,强迫孩子服从自己,要求孩子逆来顺受,简单地让 孩子服从,否则就打骂,行为粗野。打骂只能让孩子暂时屈服,挨打的时候,百依百顺,避开父母就有一种轻松感和自一由 感,恶行显露。长此以往,使孩子的恶劣一习一 气不断滋长。常受训斥和打骂的孩子,对别人也习惯于张口就骂,抬手就打,行为粗野,也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香港教育专家莫琳在自己的专著里曾举过一个例子:

多年以前,我发现了一个有效的家教小秘密,就是宽容比惩罚更有效。当时我的孩子10岁。他已经习惯于不时大发一阵脾气。事后他总告诉我他无法控制自己,他一直认为男孩子就是这样。

对于这件事情上,我没有对他取用惩罚或说教的老方式使他改掉这种图一时之快的习惯,而是采取宽容和奖励的办法,说如果他能够一个月不发脾 气,我就给他买他一直渴望的那件昂贵的玩具。结果以后的一个月内,他真的没有发一次脾气,这时我向他指出,如果他愿意的话,他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气的。从 此,他就不再乱发脾气了。

莫琳的经验正告诉父母:父母只要肯动脑筋,只要真正关爱孩子,就一定能够找到比体罚孩子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育专家指出:家庭教育,惩罚得越少越好。如果父母惩罚过度,对孩子或打或骂,就会失去父母的道德权威。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的脾气捉摸不定而害怕,但父母永远无法赢得他们的尊敬。而权威应该取决于尊敬——而不是棍棒、皮带和“笨蛋”的叫骂。

因此,作为合格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进行体罚。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