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教育故事

胸有成竹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文同(公元1018—1079年),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他是北宋著名画家,历任邛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调任湖州知州,从开封赴任。元丰二年(1079年)初,走到陈州的宛丘驿病逝,人称“文湖州”。

他善诗文书画,擅画墨竹,创造了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主张画竹必须是“胸有成竹”。苏轼画竹便受他的影响,其后学他的人很多,有“湖州竹派”之称。

文与可在洋州任知州的时候,洋州西北有个筼筜谷,谷中盛产竿粗节长的竹子,叫做筼筜竹。筼筜谷中生长着一种“偃竹”,就是仰斜着生长的竹子。文与可曾经画了一幅这样的竹子,赠送给苏轼。苏轼展开画卷来欣赏,登时看得眉飞色舞,连声赞叹。这幅画卷虽然仅有几尺大小,却表现出竹子生长的“万尺之势”,气韵生动,栩栩如生。此刻,苏轼面对这幅“筼筜谷偃竹”,又回想起文与可的一些往事……

文与可曾在自己窗前的庭院里种下一片竹子,以便随时进行观察。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一陰一晴雨雪,文与可对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的姿态、色泽、韵味等等都要进行细细的揣摩。对不同品种的竹子,他又分别观察,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特征。时间长了,文与可的心中就装着许多完整的竹子的形象。画竹的时候,手中握着画笔,眼睛看着画绢,好像在捕捉要画的竹子。一旦脑海中出现自己打算画出的竹子形象,马上就落笔作画,毫不迟疑,一气呵成,就像担心那竹子跑掉一样。文与可教苏轼画墨竹时也是这样讲的。同时代的诗人晁补之称赞他“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就是说他心中有完整的竹子,而不是支离破碎的一片竹叶、几节竹杆。

苏轼又想起文与可曾在信中介绍自己在洋州经常观察筼筜谷竹子的情况,并告诉苏轼,山野中的竹子与庭院中的竹子在形态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苏轼此时正任徐州知州,恨不能马上见到在陕西的文与可,他提笔给文与可写了一封信。文与可接到信的时候,正和自己的妻子游筼筜谷,烧好了竹笋在吃晚饭。他打开信来看,苏轼在信中附上一首《筼筜谷》诗:“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蛟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意思是说,汉水流域那长长的竹子太多,像蓬草一样便宜;料想你这位生活清贫却又贪吃竹笋的太守,一定是把渭水之滨千亩竹林都吃进心里去了。

苏轼以开玩笑的方式,高度赞扬了文与可的艺术创作态度。文与可读到这里,忍不住开怀大笑,把口中的饭都喷了出来……

【大视角】

先得万物之形,次得万物之神,而后写得万物之妙。得其形神,汇于一心,心便纵横自如,手便挥洒自如。形神之得,却待物我交一融,物我两忘,浑然一体之后。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