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褐马鸡的宜斯策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圆通山动物园从山西太行山购进七对褐马鸡,大概是水土不服的原因,不到半个月,就有六只雌褐马鸡相继病死了。

铁笼子里剩下七只雄褐马鸡和一只雌褐马鸡,雌雄比例严重失调。

褐马鸡尾羽披散很像马尾,两耳边有发达的耳羽像角,具有很高的观赏性。雄褐马鸡骁勇好斗,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动物,我国古代武将的帽子上爱插褐马鸡的尾羽,清代官员也用马鸡翎来区别官位品级。

春末夏初,是褐马鸡的繁殖季节,褐马鸡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动物园无法及时补充雌褐马鸡,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铁笼子里肯定会爆发一场残酷的争偶大战。按照褐马鸡暴烈的性格和动辄诉诸武力的秉性来推论,极有可能七只雄褐马鸡中有六只会死于非命。

果然,随着阳光一天比一天炽热,七只雄褐马鸡之间的对立情绪也越来越严重。它们在水泥地上磨动琥珀色的嘴喙,遒劲有力的双爪不停地在地上抓刨着,摆出一副磨刀霍霍准备大开杀戒的姿势。

有时候,一只正在稻草堆啄食的雄褐马鸡和另一只在水槽边散步的雄褐马鸡目光对视了一下,突然就会颈毛耸立翅膀半开互相扑过来,大眼瞪小眼,你啄我一口, 我撕你一爪打斗起来。每每这个时候,其他五只雄褐马鸡情绪也会昂奋起来,扇动翅膀一起奔过来,加入这场战斗。它们没有固定的仇人,相互之间也不搞什么联 盟,各自为战,能啄到谁就去啄谁,能抓谁一爪就抓谁一爪。

这是可以理解的。整个铁笼子里仅有一只雌褐马鸡,也就是说,七只雄褐马鸡里只 有一个幸运儿能喜结良缘,因此对任何一只雄褐马鸡来讲,其他六只雄褐马鸡都是竞争对手,都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仇家。动物没有思想境界可言,也没有道德品质 一说,生活的最高原则就是生存和繁殖,谁阻碍了生存和繁殖,谁就是冤家对头。

奇怪的是,一旦出现七只雄褐马鸡蜂拥而上的混战局面,那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斗不到几个回合,它们就会不约而同停止攻击,虽然仍怒目而视,颈毛恣奓,但身体却慢慢地朝后退却,四下散开。

据在野外考察过褐马鸡生活形态的专家们介绍,他们曾许多次目睹繁殖期两雄争偶之战,比专门培养和训练过的斗鸡斗得还要厉害,羽毛飘零,血迹斑斑,非要打到一方受了重伤逃之夭夭,才会罢休,称得上是殊死的较量。

显然,七雄争偶与两雄争偶是有很大不同的。

两雄争偶时,双方都会这样想:虽然激烈的打斗会消耗我的体力,会损坏我漂亮的羽毛,会让我流血受伤,但我一旦打赢的话,就能获得一个配偶,繁殖后代,因此,冒点险是值得的。

多雄争偶时,各方就会这样考虑:我就算在一次挑战中获胜,也一定元气大伤,不是流血负伤,就是耗尽体力,其他雄褐马鸡就会趁机前来挑战,轻而易举将我击败,我不仅不能得到配偶繁殖后代,而且连性命都难保,所以我不能贸然行事。

那只唯一剩下的雌褐马鸡从窝棚走了出来,立刻有一只雄褐马鸡心急火燎地追上去,但还没等它接近雌褐马鸡,左侧角落里的两只雄褐马鸡就蹿了上来,拦截住那 个想占便宜的家伙。它们刚开始啄咬撕扯,另外四只雄褐马鸡又赶过来参加战斗,同以往一样,才打了个开始,就偃旗息鼓休战了。

当攻击行为能带来生存和遗传上的好处,这种攻击行为就会愈演愈烈;当攻击行为不能带来生存和遗传上的好处,攻击行为就会趋于缓和,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

但我想,这七只雄褐马鸡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明摆着,谁也不愿放弃繁殖的机会,也不可能临时改一夫一妻制为一妻多夫制的。这七个家伙个头都差不多 大,都目光凶狠,走起路来昂首阔步,没有一盏省油的灯,除非被打得身负重伤,是不可能自动退出这场竞争的,我以极大的兴趣注意观察它们是如何解决这道难题 的。

两天后,在那只雌褐马鸡身旁又出现了群雄混战的局面。就在大家气咻咻准备四下散开的当儿,一只耳廓羽丛呈银白色的雄褐马鸡突然尾羽一甩,身体优美地转了个圈,一只翅膀挂地,另一只翅膀微微朝天上翻转,双爪有节奏地踢蹬抖动,跳起了求爱舞蹈。

据教科书介绍,鹑鸡类禽鸟一般都会跳求爱舞蹈,褐马鸡属于鹑鸡类,当然深诸此道。

但求爱舞蹈通常是在两雄争斗结束后,胜利者在雌褐马鸡身旁翩翩起舞,炫耀自己非凡的力量和华丽的羽毛,以便自己能顺利地俘虏一颗芳心。目前的情况是,争斗远没结束,或者说酷烈的争斗还没开始呢,急急忙忙跳求爱舞蹈,我怀疑这家伙神经是否搭错了。

更让我目瞪口呆的是,其他六只雄褐马鸡竟然也骄傲地扭着脸,垂下一只翅膀,抖动脚爪,跳起了求爱舞蹈。

它们不是围着雌褐马鸡跳舞,而是与竞争对手--另一只雄褐马鸡面对面地跳。虽然它们的舞姿与平时在雌褐马鸡面前跳的一模一样,但表情有天壤之别。在雌褐 马鸡面前跳时,雄褐马鸡目光温柔,含情脉脉,优美稳健,颇有绅士风度。此时此刻这七只雄褐马鸡,目光狠毒,面色冷峻,刚猛激烈,标准的武士风范。

它们是从早上十点二十分左右开始起跳的,发了疯似的不肯停歇,你神采飞扬,我更热烈奔放,你一口气转十二个圈,我旋风似的转十三个圈气死你,不吃不喝,走火入魔。

到了下午一点多钟,一只腹毛紫黑年纪偏大的雄褐马鸡终于精疲力竭,身体一歪,摔倒在地,躺在地上大口喘气。又过了几分钟,另一只过于肥胖的雄褐马鸡也累得支撑不住,跌跌撞撞退出了场。

剩下的五只雄褐马鸡,仍雄风犹存,舞兮蹈兮。

我明白了,它们是在用求爱舞蹈替代肉搏厮杀,进行繁殖期的竞争。这求爱舞蹈,同样需要耐力、毅力、体力、精力、技巧、勇气和殊死的拼搏精神。唯一不同的是,输方和赢方都不会受到身体上的伤害,不会有谁致残,更不会有谁丧命。

这是一种高妙的生存策略,套用生物学家的术语,就是“宜斯策略”。所谓的宜斯策略,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是指动物面临不可回避的竞争时,采取相宜的办法,或者说采取权宜之计,尽量避免对生存和遗传没有好处的结局。宜斯策略一旦形成,全体成员都会遵照执行。

按照动物学家的观点,竞争分两大类,一是种外竞争,二是种内竞争。种内竞争比起种外竞争来,频繁得多,也激烈得多。需要相同的领地,索取相同的食物,寻觅相同的配偶,当然会发生摩擦与争斗,这就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根源。

从生命进化这个角度看,攻击性行为有利于汰劣留良,因为争斗的结果,一般都是强者胜而弱者败,强者获得领地、获得食物、获得配偶,产下较强的后代,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整个种群也就强壮而充满活力。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攻击性有利也有弊,攻击性过强,频频发生,群体成员就会死于非命,给种群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尤其对那些具备利齿尖爪有杀伤力的动物而言,认真格斗起来,非死即伤,攻击性行为的弊端更是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动物将攻击行为仪式化,或者说艺术化,取其利而避其害。例如野牛,发情期雄牛相争,一般都是互相亮出犄角,喷着响鼻,气势汹汹地对峙 着,谨慎而又有节制地用角互相碰撞,很少有用尖角拼命荆捅的,当一方觉得自己力量不占上风抽身退却,另一方也只是象征性地追几步,而不会痛打落水狗将对方 的身体戳成蜂窝煤。狗和狗打架,一般都是叫得凶而咬得轻,雷声大而雨点小,很少听说某条狗在打架时被其他狗打死的事。

求爱舞蹈持续到下午三点,又有四只雄褐马鸡累得趴了下来,最后只剩下耳羽银白的雄褐马鸡还在翩然起舞。那只雌褐马鸡羞红着脸,来到它面前,它骄傲地鸣啼一声,扇动强有力的翅膀,拥着新娘扬长而去。

被淘汰出局的其他六只雄褐马鸡,用疲惫、伤感、羡慕、嫉妒的眼光望着幸运儿的背影。

没有死亡,只有遗憾,而遗憾是构不成对生存的威胁的。

有人说,人类体育竞赛最原始的起因,就是为了释放可怕的攻击性,一种成功的宜斯策略;还有人说,人类的体育竞赛就是不会受到伤害的战争。我想,不能简单地将动物行为套用到人类身上,不然的话,就会变成庸俗的社会生物学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