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篇 第六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第二篇 缔造通信航母,“非”一般的智慧

第六章 “狼性文化”的积淀

“狼性文化”是企业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创举,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精神。没有显赫背景,初现江湖的华为顽强而执着地进行着“狼性”的发展,为自己争夺领地,把传统的游击战术发挥到极致。颠覆秩序,挑战行规,以弱胜强,以小博大。任正非率领这支队伍在市场上纵横驰骋,困境求生,成功打开一片新天地。

嗅觉无比敏锐

在大草原上,狼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它们的主要目标——羊或羊群,窥视着羊的活动规律甚至牧羊者的状况,一有机会,马上出击。难怪人们常常将觊觎者形容为“恶狼似的眼睛”。发达的嗅觉是狼寻找猎物的“细力武器”,狼领依靠敏锐的嗅觉捕捉机会。“哪儿有肉,隔老远就能嗅到,一旦嗅到肉味就奋不顾身”。

在商界,从行业的发展到战略的制订,从价格的变动到竞争者的动静,也无时无刻不需要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狼性。华为也培养了一群“狼”,这些“狼”嗅觉发达,能够嗅到“千里之外”的“肉味”,因此他们迅速抢占了先机,不断攻城略地,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在华为成为行业新的统治者后,人们在惊讶于华为的另类同时也开始探究其中的缘由。任正非所倡导的狼性文化很快就抓住了很多人的眼球,把这一经验视为企业管理的法宝广为传颂,恰巧一本叫做《狼图腾》的小说适时地面世并迅速走红,这本书和华为的狼文化一时都被一些企业家视为达到成功的灵丹妙药。一些企业大量采购此书发给员工学习,并针对华为的做法展开研究,结论就是要做狼,要像狼一样去争夺生存空间。一时间,狼赫然成为很多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图腾,到处一片狼啸,杀气四起。

在中国的历史上,狼从来都不是正面形象,做狼就意味着要接受头狼的独裁专断,军事化的内部铁腕管理,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置对手于死地,任何规则都可以践踏的非主流思维,这在讲究中庸含蓄、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里自然声名不佳。

但这样的内涵为什么曾经被中国的企业赋予新的含义,而且要大加宣扬呢?说到根本上还是源于生存竞争,所谓的狼文化不过是把人的理想和优点强加给狼,把人的优秀文化异化成狼的优秀特征。

一、敏锐地感知商机

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动力,没有竞争也不会有发展。现代社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竞争。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竞争之道,不然,等待自己的肯定是淘汰。

狼拥有敏锐的嗅觉,距离两千米远就可以嗅到被捕猎动物的味道。狼的态度也很单纯,对成功坚定不移地向往。狼的耐心总是令人吃惊,它们可以为一个目标耗费很长时间而丝毫不感到厌烦。凭借敏锐的嗅觉、专一的目标、锲而不舍的耐性,狼总能获得成功。

任正非能摸准产业脉动,并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像“狼”一样,对市场近于“血腥”的利润或“血腥”的寒冷都能提前嗅到。

任正非,用“狼”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他有着敏锐的嗅觉,能嗅出常人不能嗅出的味道。早在华为成立之初,做产品代理就使他看出了通信市场潜藏着的巨大商机,他毫不犹豫地“扎”了进去,研制出c&c08机,“农村包围城市”,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了。

任正非坚信适当领先的技术可以带来机会和利润,因此华为瞄准革命性的主流技术,实现质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任正非已经嗅出了市场的味道,咬紧牙关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依靠集体奋斗,日夜攻关,重点突破,研制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任正非凭着敏锐的嗅觉大胆预期新技术带来的无限机会,把研发目标转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任正非坚信基于gsm的wcdma的技术方向,集中精力攻关。虽然,目前中国3g牌照迟迟不发,但是总会有发放的一天,那时华为将引领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前沿。

1999年,华为最先和中国移动一起做神州行预付费业务。当时他们已经提前觉察到这个将要出现的市场,私下做了技术储备。中国移动一提出需求,就立刻全力响应。一期工程全国铺了25个省市的点,只有华为一家承建。结果业务推出后,中国移动尝到了甜头,在二期招标时一次性给了华为8.2亿元,这是华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合同,且利润率远高于其他产品。之后别的厂家见有利可图,也纷纷跟进,但是,他们落后了,如今该工程项目的价格只有当初的1/5了。

近年来,下一代网络又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华为凭借着发达的嗅觉,嗅出了这股味道。它静悄悄地完成了从试验、试商用到商用的转化。2003年10月,华为在日内瓦国际通信展上推出了一整套一代网络解决方案。

2004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联合宣布,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示范工程核心网,cernet2主干网在北京正式开通。在这一程的设备招标中,三家中标单位中就有华为一家。由于华为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了中国下一代网络规模商用的“领航人”。

敏锐的嗅觉带来了非凡的洞察力,也给华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任正非带着“狼群”总能赶在前面,先发制人,引领着前沿技术,这也使得华为生生不息,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二、快速的反应速度

狼在寻找猎物的时候,一定是找它自己非常熟悉的对象。为了这一点,狼会不断地积累经验,通过不断观察来了解猎物。狼眼犀利是公认的,一旦发现目标,必定死死盯住决不允许它们在眼前消失。成功者也一定具备了狼的敏锐目光,才能用独到眼光去审视市场,发现危机与机遇;还要有快速的反应速度,才能牢牢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在市场的运行中,随时会出现新情况,哪怕是最微小的动态也都会影响整个策略的进行。狼族兄弟知道,运用好敏锐的目光才能很快找到猎物,并向着有利于自己的目标快速前进,进而占领“主战场”,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在盛大年轻主帅陈天桥身上,我们看到了狼奔跑的速度。2003年,陈天桥突然蹿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富的位置,惊艳亮相之后,东奔西突;突袭新浪、垂青网络电视、结盟百度,速度之快令人叹服。

任正非虽然比陈天桥年纪大,但反应速度绝不比他慢。华为的最大优势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摩托罗拉亚洲区总裁高瑞彬说,用户总觉得华为的反应速度快,机房一有问题,华为就能派人连夜赶到,立马修改。

华为“狼团队”反应速度之快令国外同行都竖起了大拇指。华为曾经在45天内就完成了泰国ais智能网的安装测试和运行工作,而在国外电信设备商看来,这至少要半年。

1996年,香港和记电信获得了固定电话运营牌照,但是它面临着一个难题: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所有移机不改号的工作,和记找了许多欧洲的设备供应商,但是它们最快的也得6个月,而且开出的更是天价。就在这“节骨眼”上,有人推荐了华为,华为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就圆满完成了任务。这让和记的老板李嘉成喜上眉梢,遂决定与华为展开更有深度的合作,转战海外。

1997年,天津电信的人提出“学生在校园里打电话很困难”的问题。华为中研部副总裁方惟一回忆说,任正非当时紧急指示:“这是个金点子,要立刻响应。”华为两个月后就做出t201校园卡,推出后市场反应热烈,很快推向全国。等其他公司反应过来时,华为已做了近一年时间。实际上,这项新业务只需要在交换机原本就有的200卡号功能上进行“一点点”技术创新,但就是这个小小创新,使华为在市场上变劣势为优势,最终虎口夺食,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

2000年春节,黑龙江的一个本地网交换机中断,网上运行着多种机型,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厂家的设备上。华为的技术人员在1天内从深圳赶到黑龙江,发现问题不在华为。偏偏出问题的厂商又迟迟没有回应,华为只好将自己的接入网改接到另一路由器上,通话才恢复。

2003年6月中旬,华为员工刘彦玲接到去阿塞拜疆开局的任务。她刚刚在家前后不过一个小时,就赶快整理资料,经过20个小时没合眼,又匆匆办理签证,26号抵达阿塞拜疆。当时的阿塞拜疆经济不佳,很像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商品短缺。刘彦玲在那里熬了两三个通宵,开局圆满成功。7月31日回国的她终于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但是8月19号,又突然接到通知,要把俄罗斯v110问题拿下,她又开始了艰苦的攻关。10月1日,刘彦玲飞抵莫斯科,10月9日,升级活动开始,升级第二个局和第三个局就大费周折了,业务没跑起来,也没法定位问题出在哪里。她和几个同事开始认真研究协议,找问题,反反复复,终于找出了点眉目,随即开始修改代码,迅速将方案修改完毕。接着升级,每一次呼叫,华为人心都怦怦跳个不停,呼叫终于开通了。大家欢呼起来。

2008年10月,根据中国电信cdma网络一期项目招标的结果,华为将负责承建全国范围内36个大中型城市的cdma网络。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华为已经向中国电信成功交付了广州、深圳、西安、苏州、宁波、天津、乌鲁木齐等30个重要城市的cdma网络。北京、无锡、厦门等6个本地网的工程割接及优化,也已经于春节前完成全部主体工程。

截至2008年12月20日,华为以每月1万套基站的产能,顺利完成了一期项目2万多套基站的发货工作,成为本期工程到货最快的厂家。华为在接受任务后短短3个月内共计完成14000多套基站和310套核心网设备的割接入网,成功实现中国电信的年度交付目标。例如,华为仅21天就完成了广东省广州、深圳、佛山等7个本地网共计4100多个基站,以及9个地市的核心网超过1000万线的割接入网,连续刷新交付纪录。优化后的新网络各项kpi指标都优于原网,满足中国电信建设精品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要求。

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于欧美老牌电信设备提供商来说,华为的快速反应是优势之一。华为负责海外市场的副总裁邓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欧洲企业普遍反应较慢,用户提出一个修改建议,他们往往要一年甚至一年半才能改进。而中国企业,只要用户有需求,总是能加班加点,快速反应。一个要1年才改进,一个只要一个月就能改进,优势自然体现出来了。

法国neuf公司是目前仅次于法国电信的第二大固网运营商。自2002年该公司首次采用华为的光网络设备以来,仅两年时间,华为就成为该公司的5大设备供应商之一,目前华为光网络、ipdslam、媒体网关等设备广泛运行在neuf公司遍布法国的网络上。谈到与华为合作的原因,michel paulin先生说:“他们的技术很好,我多次到华为在中国的总部参观。他们的生产线绝对是世界一流的。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快速作出反应。不管我们提出什么样的需求,他们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华为的快速反应能力令人惊讶。”

2009年3月12日,华为同印尼电信(pt telkom)签署建设mataram-kupang海缆系统mkcs的协议。这条海缆连接印尼东部五个岛屿,总长度1200公里。印尼电信是印尼最大的国有电信运营商。该公司表示华为海缆公司大大降低了这条海缆的建设成本,他们同时对华为的快速反应和专业印象深刻,这也是他们选择华为公司的主要原因。

力量无限扩张

狼为什么可怕?除了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机警敏锐,善于捕捉目标外,它们团结一致,有纪律,行动快捷,大敌当前能够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发起迅猛攻击,而且它们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极强的毅力,永不言败,屡败屡战,对成功强烈渴望;它们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复杂环境中对危险和机会有特殊的直觉,懂得如何穿过灰色地带。这些都是狼性力量的无限扩张,也是它们能够与狮子和猎豹周旋,取得地盘和食物的根本原因。

人们常常喜欢把西方跨国公司比作狮子,把合资企业比作豹子,那些在激烈市场厮杀中幸存下来并有所成就的中国本土企业就是狼,而华为就是这些狼中的杰出代表。任正非毕竟是四十多岁才开始创业,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有激情更有智谋,把战争中的谋略和策略几乎完美地用到商战中。

“中华民族是一种忍耐的文化,而不是扩张的文化。我们就是要在利益均沾原则上强行推行扩张文化。”任正非有着打破传统的气魄,他强调,“华为要用5-10年的时间将内部关系合理地理顺,使之充满扩张的力量。”

一、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狼为什么那么小,可它却能把自己高大的牛猎为囊中之物,成为自己的美味佳肴,这就是因为狼由于要生存,要吃饭。于是就有了力量和动力,想办法去找猎物。饥肠辘辘的狼群碰到了猎物,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决策,果断决策让狼抓住了最好的时机,向猎物发动突然袭击,美美地饱餐一顿。唯有这样才是自己的出路。

华为创立的时候,正是中国商品短缺的年代,巨大的需求和有限的供给矛盾突出。但是中国电信市场被跨国巨头垄断,价格昂贵,巨额的利润都装进了外国人的钱袋。由于没有独立的技术产权,政府只能花巨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技术被外国电信运营商垄断了,中国企业要立足,拥有自主技术是关键。

1992年全球的数字交换机的技术已经成熟,空分的模拟交换技术处于被淘汰的边缘。此时,华为面临着一个决定生死的选择:搞自主研发风险大,等于找死;不搞技术研发,就是等死。任正非在关键时刻成了指路人,果断做出决定: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搞技术研发。

任正非孤注一掷地将宝押在c&c08数字交换机上。c&c08研发成功后,华为迎来了无限的光明。

从1994年起,华为开始进入无线业务。中国电信决定采用新的制式——gsm制式,华为的ets450制式已经过时。当时华为人担心产品最早也得1998年才能上市,那时国外厂商早已分割完市场了。经过一番研究后,1996年,任正非果断敲定:挥师gsm业务。华为常务副总裁徐直军后来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也表示,现在来看“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华为的这一决定为进入3g市场培养了后备军。

在进军美国市场前,任正非曾经与钱伯斯有过接触,并向他表达了友好合作的愿望,但是思科根本看不上这个“无名小辈”。钱伯斯提出干脆思科兼并华为得了,最终双方不欢而散。后来“老虎嘴上拔牙”,任正非提出“敢打才能和,小输就是赢”。最后,以体面的方先和解,华为名声大振。

2002年,我国57位院士上书国务院,呼吁“建设我国第二代互联网的学术性高速主干网”。次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由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启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专家介绍说:“它以每秒10g的传输速率(相当于每秒传送15个vcd光盘存储的信息)连接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核心节点,速度是2009年以前的互联网的1000倍;为全国几百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高速ipv6网络接入服务,高速连接国内外下一代互联网。通过下一代互联网,人们将进一步享受到网络带来的好处。网格计算、高清晰度电视、强交互点到点视频语音综合通信、智能交通、环境地震监测、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都将得以真实实现。”

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是国家解决ip地址短缺危机、升级信息产业的必然选择。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我国设备厂商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任正非认为这又是一个展示华为实力的机会,他马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下一代互联网”中。2005年,华为参与了“支持ipv6的宽带接入设备产业化项目”以应对cngi网络可运营可管理的需求。2006年,为开发高速无线数据传输专用芯片,推动和加快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及通信设备厂商在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研发及产业化的目标,华为参与了“宽带无线接入终端的射频及基带处理部件设计和实现”项目;为了满足网络带宽爆炸性快速增长对设备容量的需要,华为参与了“高性能核心路由器项目的开发”;为了满足ipv6安全应用的需要,华为参与“ipv6安全网关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推出了ipv6安全网关。

华为在高性能核心路由器上的突破最令业界惊异。华为参与了cngi核心路由器项目后,一举突破国外厂商对高性能核心路由器垄断的局面。2008年4月29日,华为在伦敦发布了全球首家支持10t商用集群系统核心路由器,因此进入全球业界3家核心路由器供应商之一。

古人云:“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任正非深知这一弊端,当机立断,果断决策,争取到了最好的商机,使华为一帆风顺地走下去。

二、执行力提高竞争力

纵观当今中外市场,诸多企业中,为什么有着相似策略的企业结果却相反?为什么有着聪明才智的经营者最后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无数拥有伟大构想的企业成功的却是寥寥无几?我们再看,为什么市场上众多的咖啡店只有星巴克一支独秀?为什么在众多的超市中只有沃尔玛、家乐福能够成功?同样做pc机为什么只有戴尔独占鳌头?所有那些失败的企业都有着不同的失败原因,所有那些成功的企业之所以成功也有着诸多的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一点就是强有力的执行力团队。

狼体型如狗,与魁梧的肉食动物相比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是狼却是动物世界里的强悍者。狼能够将体型和力量比自己大得多的牛置于死地。甚至敢于与强壮的狮子叫板,连素有“群兽之王”称号的虎也惧怕群狼三分。狼之所以有这样的威力,关键在于它惊人的执行力。

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谈到:“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中国民营企业大多数寿命都很短,很大原因是工作效率低,执行力度不够。要提高竞争力,执行力是关键。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华为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绩,在高速飞奔的道路上没有出现过执行力模糊、团队模糊的危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强大的执行力。

一只幼崽从出生后,就不断地学习老狼的捕猎本领,练习奔跑,学习擒获动物的本领,通过不断地学习,就会增强本领。而华为在新员工培训中,除了培训员工各项技能外,还有一条铁的纪律:“穿皮鞋、西裤、衬衫、打领带,一个都不能少。”在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将被仔细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改正,否则就有可能被退回。许多人习惯了随意的休闲装束,对这种要求感到“浑身不自在”,而华为却坚决执行这一规定,因为这是完成学生向职业转变的标志。

任正非认为,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深知,要保证战斗力就必须有强劲的执行力。华为也染上了浓重的军事色彩,在军事化管理中,公司强调: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后才可以不遵守。任正非也明白,公司的规章制度是有不合理之处,但是他为了保证执行的效率和速度,宁可犯一些错误。

经过这种熔炉式的锻炼,华为的员工个个精明强干,随时准备着冲到战场上拼搏一番。

1999年4月,员工汪宏被派遣到肯尼亚,负责ets450项目的工程实施。这是华为在非洲的第一个项目,任正非希望把它做成样板工程。为了尽快了解现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汪宏来到距肯尼亚首都80多公里远的工程现场奈瓦夏小镇(naivasha),迅速开展工作。一天深夜,用户打来电话说华为设备所在的机房有异味飘出,汪宏紧急奔赴现场,原来是其他厂家的电流模块被烧掉了,正散发出难闻的味道。为保证安全,他接连测试各项设备,直到凌晨3点多钟。经过9个月的艰苦努力,经过测试,合作方对结果非常满意。

在埃塞俄比亚开局更能显示出华为人的超强的执行力。那里的基站建在一座海拔近4000米的山上。一路上都是土路,早晨8:30出发,11:00才能到机房。为争取更多的时间,员工中午只能留在山上,饿了就啃面包。基站上气温低,风力大,架设天线困难。但他他克服了重重难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顺利通过了验收。

华为今日的成功,正是依靠着华为人强大的执行力才完成的。华为贯彻执行力只有一个原则:万众一心。方法、手段只是形式,重要的是统一思想,使上下级相互认同,真正走出执行力实现难的瓶颈,实现共赢。

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对于狼,它们为了猎物可以以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为代价。狼为了生存,它可以和马去较量,但马高大无比,可狼只要抓其一点,就会将其捕为囊中之物,有时会有生命危险,一只狼一但抓住马的脖子,马也会不惜一切想尽办法摔掉狼,把其拖在地上跑,可狼也紧紧抓住不放,直到马没有力气为止。狼是难缠的,不达目的永远不会罢休。它会想尽各种招数,实现自己的目的。在一个企业就要培养员工的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只有这样不管员工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去克服,去战胜困难,找出办法寻求企业的发展。

同行们都称华为是“难缠的狼”,令对手坐卧不安,很有道理。

华为研制出自己的交换机以后,承接的第一单业务是浙江义乌试验局。对于刚刚起步的华为,没有打广告的经济实力,更没有认知度,大多数业务都是赊销。因此,义乌是华为展示自己、获得生存权的一次最重要的机会,一旦失败了,华为就要倒下。一位曾经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苦战的华为人说:“如果那次真的出了什么错,没有搞成,就没有今天的华为了。”带着公司的希望,华为人奔赴义乌,前后整整四个月,大家不分昼夜,连续开工,与机器吃住在一起,经过反复的调试,完成了第一个试验局。

1992年,华为决定开发c&c08万门机,方案一确定,就立即组织了一批技术骨干开始研发。为了尽快研制成功,科研小组从周一到周日,早出晚归,一心扑在机器上,连正常的休息日都投入到工作中。

负责软件开发的刘平刚已经几天没有睡一个囫囵觉了,这天他在公司吃完午饭,正想美美地睡一觉,就被李一男叫走,进行联合调试。忙碌一番后,李一男在一个模块上拨号,另一模块电话振铃响了起来,两人欢呼起来。李一男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刚才做试验时,是不是设置了‘永久连接’?”刘平检查一下果然是。去掉永久连接后又不通了,软件还是有问题。经过反复的琢磨和试验,电话终于打通了,而一天的时光也溜走了。

在开发窄带电话网信令网这一技术的过程中,华为人遇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设备运行不稳,很容易死机。马上邮电部就要派人去测试了,问题还是没有找到,大家都快要急死了。经过反复检查,发现是某个部件出现异常高温导致的,但一时想不出让部件降温的方法。在测试当天,大家的“鬼点子”来了,在那台机器后面放了一台台扇,总算蒙混过关了。

邮电部人员刚走,他们就马上又开始忙了。大家把设计图纸和各部件都检查了一遍,但死机的问题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兴致勃勃地跟大家玩起了捉迷藏。“就不信找不到你”,大家心里憋了一股火,干脆鏖战。一次偶然的机会,终于找到答案了,原来一个电容焊反了,调整过来就正常了。等到故障排除时,技术人员在机房已经住了一个月了。

正是靠着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华为人不断攻破一个个难题,为华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群狼何惧狮虎

一本《狼图腾》,让“狼”和“狼性”成了人们的所关注的话题。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以及民族性,以狼为标准进行了反思并以独特的方式为广大读者展现出与以往人们普遍观念有着巨大差异的狼性,让我们对狼——这个一直代表着奸诈和残忍的动物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狼的生存,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地创造生存空间;狼的团体,就是在充满争斗的对手中组织强大的团队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强者之列不断竞争、超越。”

人常说,见过成群的狼,没有见过成群的虎。狼喜欢群体行动,狼群行动具有超强的一致性,同心协力。不论胜败它们都共同面对:胜利则共享胜利的果实,失败则拼死相救。这种超强的凝聚力确保狼群在行动中同进同退,内部保持着高度的协调。

单个的狼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狼群。狼群为了达到目的勇往直前,不管前面是狮子、老虎,还是拥有先进武装的人类,统统不是它们的对手,会被它们全部吃掉。

狼的某些特性和某些生存技能,确实是我们人类所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狼群中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他们各自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他们知道自己做什么,知道自己在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团队中,他们讲求合作,彼此相互忠诚,只为了一个共有目标——生存。

三国时期的孙仲谋言:“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单枪匹马是没有力量的,天才也是产生于天才的民众之中的。华为依靠群体的力量,群策群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乘风破浪前进。

一、“狼团队”战无不胜

狼猎食时通常不会单独行动,而是依靠群体的力量共同奋斗。

一群狼每次觅食,都会协同作战,尤其是要捕获强大的猎物,就得靠团队精神,否则就会空手而归。狼有着极强的团队精神,只要有了捕猎对象,他们便群起而攻之,一只狼只要抓住猎物的一端,那其它狼很快去配合,从各个部位抓住猎物的不放,直到把猎物捕获,然后才去分享食物。众狼一心,众志成城,狼群的阵势,就是凶猛的猎豹也要退让三分,狼的团队精神震慑四方。

任正非的“狼团队”之所以有着强大的攻击力,也是源于强大的团队合作。他认为,英雄是一个群体,个人要抑制英雄情结。

华为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遵循国际上最规范的软件工程化设计方法。这种方法需要群策群力,每个人都必须开放自己,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使集体智慧得到最好的发挥。

宁夏之战堪称典范。1996年,张爱东从浙江大学毕业不久,来到华为,就接到h产品急需的t120协议的研究任务。1998年,h产品进入生死关头,硬件单板开发出来没有进行过一次升级,软件面临着与国外产品互联互控的问题,整个系统运作稳定性极差。中研总部对h产品线进行了重新调整,他开始负责软件工作。至此,华为集中所有精英开赴宁夏,集中作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回深圳后,在华为4号楼的一个房间里,张爱东和同伴们又开始了艰苦的攻关。十来个人分为开发与测试两组,大家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过起了集中营般的生活。期间,大家学习软件版本库,进行版本控制,首次提出了“虚拟mcu”、“虚拟终端”等大网组建思想,并一一付诸实践,解决了福建,云南等地的组网问题。但是,h产品在市场上仍然是屡战屡败,华为人却屡败屡战。

挺进俄罗斯时,华为遇到了麻烦。2002年的一天,喻建华等3名华为员工匆匆来到俄罗斯,他们肩负着艰巨的任务:要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在莫斯科开通华为第一个3g海外试验局。这是华为派去的第二批技术人员了。此时关于3g标准的争论仍不见分晓,3g的泡沫愈演愈烈。莫斯科这家运营商对此也犹豫不决,以前另一家公司曾在这里栽过跟头,这次与华为合作,他们心里也没底。

运营商摇摆不定,让华为吃尽了苦头。没有核心机房,大批试验局物料滞留在海关,运营商不同意华为使用他们的内部传输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这时,机会来了。国际电信联盟和gsm协会在莫斯科举办了一个研讨会,华为终于有展不的机会了。时间限定3天,华为人迅速安装好基站,装好软件。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兴致勃勃却又扫兴一半。控制器和基站就是接不通,数据业务也有问题,视频点播速率太慢。还有最后一天时间,大家可急坏了,感觉就像末日要来临一样。

他们在机房架起会议电视,通过宽带接到互联网,一直连接到遥远的上海开放实验室,同时通过长途电话与总部联系,就这样,三地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沟通,共商对策。经过一个不眠之夜,故障终于排除了。在运营商的带领下,专家们和有关部门官员在奔驰的测试车上,饱览了莫斯科街景和市貌。此外还在手机上,一眨眼工夫就下载了一段“懒猫伸腰”视频流,在场的俄罗斯人都惊讶了。

这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在一系列的技术攻关中,他们团结一心,共同排除故障,依靠集体的力量取得了一次次的成功。拥有这样的队伍,华为能不成功吗?

在管理上,任正非也认识到靠一个人的决策难免会出问题,所以管理决策需要一个班子,要靠集体的智慧。

尤西姆说:“管理团队的能力比一把手的领导能力更重要,管理团队更能有效预示公司的绩效。”

ibm前ceo郭士纳的许多战略决策都是来自于企业中的许多高级幕僚,如接受原ibm高级副总裁丹尼-韦尔什向it服务转型思想的建议;与丹尼·韦尔什反复讨论酝酿发展电子商务的决策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ceo杰克·韦尔奇在听取了顾问的建议后,推行六西格玛,最终超越了摩托罗拉。

2001年之后,任正非开始着手改变领导集体,他任命洪天峰为公司的coo,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此后,华为成立投资决策委员会,由资深副总裁费敏担纲。

2002年,华为成立营销工程部,郑宝用担任总裁。郑宝用病后由徐文伟接任。

2004年,任正非痛下决心,正式将公司战略与营销职能统一划归营,销工程部,任命徐直军为部门总裁。

2004年11月,华为又做了一次重大调整,将公司层面的日常最高决策层重组为执行管理团队(execute management team,emt),主要业务部门经过重新组合,组建了市场和服务、战略和市场营销、产品和解决方案、运作和交付四大部门,分别由胡厚坤、徐直军、费敏和洪天峰负责。

加上财务、策略和合作、人力资源三大部门,被重组成七大部门。

目前华为已形成在董事长孙亚芳领导下,常务副总裁徐直军、财务总监纪平、产品总裁费敏、销售与服务部门总裁胡厚坤、资本与人力部门郭平、首席运营官洪天峰等“六大金刚”各司其职,协同合作的新气象。

二、同心协力凝聚力量

华为自诞生之日起,就遭遇了一连串的险情,如果不是他们同心协力,把所有的力量凝聚起来,那么,我们就不会看到现在这个叱咤全球的通信巨头。

当年08机开发成功后,如何取得市场突破成为摆在任正非面前的下一个棘手问题。国际电信巨头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华为要与这些拥有雄厚财力和先进技术的巨无霸正面对抗简直是以卵击石。由于国内市场迅速进入杀价竞争阶段,国际电信巨头依仗雄厚财力也开始大幅降价,妄图以此将华为等国内新兴企业扼杀在摇篮里。

此外,华为还面对着诸多国内同行的竞争:邮电部与比利时贝尔在上海合资成立了上海贝尔公司,这家企业在管理与工艺装备上与国际接轨,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04机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大唐电信有着多年国家级科研打下雄厚技术储备;同处深圳的中兴公司直接与华为比肩,市场开拓扎实,工作成效高。

任正非坦言:华为在“在自己的家门口遇到了国际竞争,知道了什么才是世界先进。我们是在竞争中学会了竞争的规则、学会了如何赢得竞争”。生活的磨练和事业挫折使得任正非对企业面临的危机特别警觉,他用三个字描述了华为的根本目标——“活下去”。华为首先要生存下去,而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市场份额,否则就没有一切。

为此,任正非要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华为召开员工大会之前,经常号召大家唱《团结就是力量》、《解放军进行曲》等革命歌曲以鼓舞士气。为了增强员工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任正非不停给员工们灌输各种概念:“活下去是硬道理”、“为了市场销售增长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可耻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等信念。

任正非说,所谓“狼性”,就是“哪儿有肉,隔老远就能嗅到,一旦嗅到肉味就奋不顾身”。后来他把狼的优点总结为三条: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因此他提出“胜者举杯相庆,败者拼死相救”,不一而足。这些鼓动性很强的概念,经过任正非富有煽动力的讲话,使一线年轻员工很容易进入大无畏的精神状态,以舍我其谁的气势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展开贴身肉搏。正是这些凶悍的企业文化,使华为成为连跨国巨头都寝食难安的一匹“土狼”。华为从上到下对竞争对手同仇敌忾,全体员工目标明确、士气高涨。

企业创始人的主张和行为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文化,这些主张和行为一旦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并加以执行,企业文化就初具雏形了。由于任正非的强调,这种狼性被深深地印在华为所有员工的心里,并成为华为的标志文化。而由于华为的成功,“狼性”迅速成为中国企业乃至社会热捧和仿效的观念,被人视为华为文化的核心和华为成功的原因之一。

华为的人力资源配置做到哑铃式的“两头重,中间轻”,非常适应市场发展快,变化快的特征。其中研发占40%,市场营销占35%,生产占10%,管理占15%。外人最能接触到的就是华为的营销人员,而华为的营销人员数量之多、素质之高、分布之广、收入之高都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前所未有的。

华为一开始并没有充足合适的人才储备来做市场,任正非下令本着“矮子里面挑高的”,先将事情干起来,不能裹足不前,贻误商机。他强调只要方向对,干起来,成功只是时间问题。华为的销售队伍大部分是国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不一定是通信或营销专业出身,有的甚至是文史哲专业毕业,任正非和华为就要冒着朽木难雕的风险,花上宝贵的时间耗费大量的培训资源,硬是逼着一个个通信盲经过魔鬼训练之后投入到市场第一线,让他们成为华为的产品代言人,去冲锋陷阵。

尽管设备出来了,但业界知道华为的人仍然很少,了解华为的人更少。华为的市场人员屡败屡战,一年内跑了500个县,他们背着机器在各地跋涉,努力敲开客户的大门,有时打着解决华为电源等老产品问题的旗号设法和客户接上头,有机会就介绍华为的情况和企业文化,邀请对方到深圳参观华为,有时把整个单位上下几十号人都请过去。

华为建立了一支善于打硬仗业绩突出的业务队伍,一线主管人人骁勇善战、身先士卒,对业务订单死缠烂打,对客户无微不至,与运营商建立利益同盟关系。这种模式带来的业绩和问题都很明显:市场突破能力强、短期见效快;员工长期高负荷工作,战略协同能力弱,员工升迁靠论功行赏。任正非对一线人员期望极高,希望一线的人永远充满激情和活力。他提出“只要有1%的机会,就必须花100%的工夫促其成功。”而在华为的销售人员当中,刚出校门的学生往往比有经验的人做得更成功,也许这就是激情的作用。

三、合纵连横打天下

狼和秃鹫是一对很好的搭档。它们都很喜欢吃动物的腐肉,但狼在陆地上活动,用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有限。秃鹫在高空飞翔,观察的范围就比较大,容易发现动物的尸体,但是它不能撕开动物厚重的皮毛。所以,秃鹫就找狼帮忙,分工合作就可以共享可口的食物。狼对食物很珍惜,总希望独享,然而它明白,如果没有秃鹫的引领,自己是绝对不会轻松地找到食物的,因此狼对秃鹫满怀感激,愿意与它共享食物。

在我国通信领域还被“七国八制”所控制的时候,“巨大中华”迅速崛起,但只有华为一家是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它的竞争劣势是明显的。最初,华为在各地建立办事处进行销售。这种销售模式迅速打开了市场,但弊端也随之暴露出来。办事处主任紧盯订单,短期行为严重,市场关系不稳定,人员调换频繁,开支庞大。

为了建立稳定的市场关系,尽快了解客户的需求,任正非开始探索新形式:与客户“联姻”,建立合资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以此巩固市场,拓展市场。

由此,华为的第一个合资公司——华为电气诞生了。1995年,华为莫贝克电源公司(华为电气前身)将18个省邮电管理局的直属企业作为自己的股东。

1996年,招商银行开始与华为合作,推出买方信贷业务,允许邮电部门从招商银行贷款购买华为的设备,华为再从银行提取货款。

1997年,任正非首次提出与用户建立合资公司,让利赢得客户的信任。这既促进了销售,又疏通了长期客户关系。“合资企业要办30个,如果华为在海外上市,合资企业也要打包上市。”随后,华为与铁通合资建立北方华为。

从1998年开始,继北方华为之后,又在辽宁、河北、山东、四川、北京、天津等地,与当地政府电信局等共负盈亏、共担风险,成立了合资公司。

其中,与辽宁的合作遇到了一些波折。任正非亲自到辽宁,与辽宁邮电。局高层进行了一年的频繁接触。后来,他找到负责该项事务的李玉琢说:“在辽宁要办一个合资企业,采用职工集资的办法,我已经和辽宁省电信局孟局长说好了。”谁知来了沈阳,孟局长已调到人大,接任者对此事反应冷淡,集资也没人响应。后来经多方努力,1998年2月沈阳华为成立了。当年,华为在沈阳全省14个地市的销售额就有两三亿元。

此外,华为还积极与外国公司进行合作。

1997年4月,华为在“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西麓的军事重镇乌法市与当地企业建立了贝托-华为合资公司,由俄罗斯贝托康采恩、俄罗斯电信公司和华为三家合资成立。华为把合资企业作为平台,以本地化模式来开拓当地市场。

2003年3月,经过长达9个月的艰苦谈判,华为和美国3com公司达成协议,组建合资公司。又经历了8个月的漫长等待,合资公司才正式在香港成立,并在杭州和北京两地挂牌。在等待批准的期间,3com中国区与华为数据通信部门的团队就开始进行整合了。合资公司中原3com的员工只留下了不到50人,而华为则有1500多人加入。两家公司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和背景:华为的人初生牛犊,生气勃勃;3com的人则温文尔雅、谦虚谨慎。一个是在新兴的中国市场通过拼杀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另一个则是以太网的发明者和拥有全球5万多家渠道的老牌跨国公司。

通过此次合作,华为在北美市场站稳了脚跟。2003年年底,合资公司一系列面向企业用户的路由器产品闪亮登场,华为和3com借助各自原有的技术积累,准备联起手来大干一场。

2004年2月12日,西门子和华为正式宣布成立td-scdma合资公司。该公司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西门子占股51%,华为占股49%。华为公司无线产品线总裁徐直军表示,新合资公司的实质意义在于td-scdma技术标准的具体应用和产品业务层面,而对td-scdma基本专利的分配没有任何影响。

2003年9月16日,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总裁兼ceo舒马赫来到华为,与董事长孙亚芳亲切握手,在3g领域华为又多了一位朋友。英飞凌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厂商,在2g、3g芯片和全套解决方案上技术成熟。双方在北京共同宣布,合作开发低成本的wcdma手机平台。此次合作对于快速研发wcdma商用手机平台,迅速占领市场,实现共赢提供了条件。

截止到2005年为止,华为已经先后与德州仪器、ibm、摩托罗拉、朗讯、英特尔、sun等大公司展开了合作。

借助一系列的对外合资项目,华为在企业技术积累和国际化战略上能实现更深层次的目标。

通过与客户建立合资公司,华为迅速稳定了市场,双方分工合作,各取所需,互惠互利。这些合资公司与一般的合资企业不同,这些企业的作用只是签单走账。当地运营商和政府的投资甚至可以先由华为垫付。这促进了华为的销售,也疏通了长期客户关系。

在当初,华为内部就建立合资公司这个问题分歧很大。特别是1999年,各地的合资公司业绩普遍不佳,有的甚至出现亏损。围绕这一问题,华为内部大辩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以支持的一方获胜谢幕。

在今天看来,合资公司对华为拓展市场、树立企业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2002年,华为实行改革,按地区划分、注册子公司,合资公司也被纳入其中。至此,大大小小的合资公司寿终正寝。

要狼性更要人性

2004年4月,《狼图腾》一书横空出世,该书以北京青年陈阵在内蒙古草原上插队的经历为主,由十几个连贯的“狼故事”组成,对“狼文化”做出了形象而又深刻的描述。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作者试图以“狼文化”的强悍和智慧给农耕或者儒家文化注入新的因素。很多企业梦寐以求地希望能够拥有具备“狼性”的员工和团队。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具备“狼性”的组织生存能力会更强,更有生命力。

继《狼图腾》一书问世以来,人们对狼的生存哲学和发展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狼图腾》让我们认识到“狼性文化”,狼性的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狼道”进入企业文化成为媒体的关注焦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关注。

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读了《狼图腾》,觉得狼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其二,最佳时机出击,其三,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号称中国第一ceo的张瑞敏之言,立即在企业界掀起了阅读《狼图腾》的高潮,大小企业纷纷仿效狼的精神,打造狼一样的团队。

我们知道,狼其性野、残、贪、暴,都应在团队文化中得以再现,那就是对工作、对事业要有“贪性”,?无止境地去拼搏、探索;狼性地“残”用在工作中,便是指对待工作中的困难要一个个地、毫不留情地把它们克服掉、消灭掉;狼性文化的“野”,便指这种在工作中、事业开拓中不要命的拼搏精神;狼性文化中的“暴”则是指在工作的逆境中,要粗暴地对待一个又一个难关,不能对难关仁慈。

但是,也不要否认,古往今来,狼给人类留下的印象是凶残狡诈,人们把狼性归结为野蛮、残忍、贪婪、暴虐。

因此,“狼性文化”其实也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在所谓“文化”的背后,狼性中深藏着固有的本质——残酷无情,你死我活,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蔑视规则,无视人性等等,极易造成企业及员工在文化上的迷失。在与市场竞争对手的拼杀中,置对方于死地将是惟一目的,即使一方获胜,也会因失血过多元气大伤,形成“双输”的结果;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由于人性的缺失,很容易形成强硬的刚性文化,员工与老板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将以“性恶论”为原则,互相提防、互相猜忌,毫无信任感,必然产生巨大的内耗。很显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狼性文化”是一剂致命的毒药,绝非商业大道。

一位工商管理学教授在mba课堂上授课,讲到企业的管理与文化时,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应该选择做“狼”还是做“羊”呢?

大部分学生选择做“狼”,其余学生选择做“羊”。

教授最后说:我们既不该选择做“狼”,也不该选择做“羊”,我们应该选择做“人”。

任正非自称是一匹来自东方的“土狼”,“凶猛而难缠”;华为的企业文化也定位为“狼性文化”,“狼精神”在华为一次创业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狼性文化”是战争年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革命运动已经过去,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要求。时代在变,企业文化也应该随着变化,这才是客观真理。

现在,在许多场合任正非已经不再讲“狼”了,而是大力提倡“友商”,学“以土地换和平”的拉宾,努力营造和平氛围,为华为的国际化开路。

一、“狼性”是时代的产物

在“企业文化仿生学”日益成为时尚的今天,国内企业界掀起学习狼性文化的热潮,在管理方面,一样需要借鉴狼的智慧,尤其是头狼的管理智慧。狼性文化已被众多企业认同并引入到经营管理体制上来。实践证明,狼的智慧、狼的韬略以及狼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于指导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狼性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在充分利用狼性文化优点的同时,绝对不可忽视其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带来的危害。

任正非提出“狼性文化”,可以说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传统的叛逆,为滞后的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对传统的振聋发聩的批判。

但是,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它的时代,“狼性文化”也是时代的产物。任正非当初选择“狼性文化”是时代的必然,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他推出“狼性文化”无可厚非。“狼性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不规范的体制和刚刚起步的企业发展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刚经历了“文革”的创伤,各项制度都有待于完善。为了迅速摆脱落后的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政府给予外资企业许多优惠条件,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着“超国民待遇”。本来“家底”就“殷实”的外资企业一拥而入,迅速占领了巨大的中国市场,形成市场垄断,攫取着高额的利润。

中国改革开放必然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培养扶植自己的经济团体,因此民营企业开始成长。然而,就在“家门口”,它们就遭到了外资企业的强势“围剿”,若与之正面硬抗,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只会落得个被歼灭的下场。而且由于两者的地位差别,竞争一开始就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本来起跑就晚了,还要突破重重障碍,生存更是举步维艰。于是,它们要想生存,就需要有“狼的精神,要有敏锐的嗅觉、强烈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和牺牲精神”。因此,它们自然会选择“狼性”,不大讲究规则。

20世纪80年代是冒险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没有“狼性”,畏首畏尾,企业根本就不会成长起来。

在西方资本积累时期也存在这一现象。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疯狂的殖民掠夺和奴役,“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铤而走险……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华为其实就是一匹狼。它的冷静、清醒、韧性和团队的协调作用再加上任正非大大会小会时时灌输的危机意识,与国内其他企业取得一丁点成绩时的张狂、自大形成了鲜明对照,因而,它能一路绝尘也就不奇怪了。

与tcl李东生遭遇国外并购碰到的挫折再进行深刻反思不一样的是,任正非好象一直与生俱来就有忧患意识,不管企业取得多么辉煌的业绩,他的眉头一直紧锁而没有舒展开的时候。

难道他体内的基因就是危机吗?瞧,出现在媒体中的任正非始终是一张不苟言笑、冷峻深沉的脸,说老实话,如果是不熟悉的员工和客户,看见这张脸还真有些诚惶诚恐和敬畏。

“狼性文化”使华为人具有深重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警惕,积极捕捉战机、果断决策、蓄势待发、有效执行、团结协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正是由于不起眼的“狼团队”奋力拼搏,华为才得以生存下来,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文化,为华为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如果没有“狼精神”,或许华为就活不下来,也就走不到今天了。“狼性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它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客观的事实。

二、要“狼性”更要“人性”

在一次创业阶段,“狼性文化”为华为的成长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华为走向国际,“狼性文化”的弊端日益暴露。“狼性文化”是市场发育不完善、体制不规范的产物,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各项规则会逐渐完善,为有序竞争创造了环境。

说到底,“狼性文化”是战争文化,给华为自身也带来了不少麻烦,“狼”跑到哪里,都会引起对手的高度警惕。思科首先开始遏制,华为招来了令人头疼的官司;欲收购马克尼公司,遭到了英国政府的拒绝,生意泡汤,爱立信得手;欲在印度投资办厂,又遭到印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强烈反对……一连串的麻烦使华为在海外的扩张受阻,虽然包含着一些歧视,但是也不能忽视“狼性文化”的影响。

华为那些过度的硬性管理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给华为的明天带来阴影。华为是一家非常讲求“狼性”的企业,与万科那样的温情文化相比,华为的文化强硬和激进,可以看一下公司的内部刊物《管理优化报》上的标题,全是攻击性的:“我们能够丢什么?”“黑武器的按钮能随便按吗?”

从近年来华为暴露出的管理问题上也说明,华为正在经历一种文化变革的考验,内部文化过于强硬、人性化不足,家长余风严重等等,时时困扰着今天的华为发展。

另一方面是一种人性的缺失。多年来在华为一直奉行高强度劳动,曾经一直是6天工作制,最后改为5天半,后来是两周一大休一小休,最后是一个月有一周是6天。但即使如此,员工依然感觉到压力像一座大山一样罩在头顶。

2006年5月28日,25岁的深圳华为公司员工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死亡。之前胡经常在公司加班加点,打地铺过夜。

2007年7月18日,26岁的华为员工张锐在深圳梅林某小区的楼道内自缢身亡。进入华为只有60多天的他,生前曾多次向亲人表示工作压力太大,并两度想要辞职,为此父亲两度来看望劝说。但在父亲第二次来到深圳时,张锐选择了以这种方式与亲人告别。

2007年8月11日,长春市国联小区,华为长春办事处员工赵炳与人在电话里争吵20分钟后,纵身从七楼跳下身亡。

2008年3月6日,36岁的中央软件部员工张立国因压力过大从公司食堂三楼纵身而下,当场坠亡。

为了华为的发展,任正非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都有。由于狼的无情竞争,华为内部气氛紧张。紧张地加班,拼命地工作,未老先衰……更重要的是“狼群”内部开始出现不和谐,许多人开始走出去创业,甚至成为老东家的竞争对手。

对于华为遭遇的这些难题,任正非也已经意识到“狼性文化”需要转型,“狼性”只是手段,人性才是根本。著名经济学家毛仲强说:“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大责任,就在于谋求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两者的一致,两者越一致管理效果就越好。”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关怀员工,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企业才能更快进步。

做企业确实需要有点狼性,时刻有危机感,处处行动要领先,但是“狼性”也遵守规则,有秩序的竞争。但是,“狼性”最终还要回归人性,只有散发着人性光芒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企业凭借强大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跃过了生存线,开始了向大企业迈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减少文化中的刚性,这是企业保持长久活力的关键。华为已成功完成了一次创业,现在正在向二次创业过渡,人性化成为转型的关键。

近年来,任正非身体力行,逐渐放弃《华为基本法》,废除“加班文化”,实现管理与国际接轨,“狼性文化”正在经历着艰难的转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平共赢成为时代要求,人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彰显。华人企业领袖施振荣曾说,创业的三十年实际上是在经营人性。这一人性化管理使宏碁人才辈出,迅速成长为全球大企业。

华为在由狼性向人性转变的时候,任正非把华为的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跨国大企业而言,需要有一套全球化的标准和规则,在制定和执行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文化的包容性和共生性。在一个地方成功的经验,在另一个地方可能会导致失败,所以必须尊重差异,做到兼容并蓄。

要做世界级企业,就要有世界级企业的气魄,兼容并蓄。要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首先就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的大企业文化。任正非要做世界级企业,国际化是成就这一目标的关键。走出国门,在国内一度成功的“狼性文化”就面临着一个门槛,带有鲜明个性的华为特色就需要转变。

企业跨国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需要融合三种文化:企业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近年来,华为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淡化华为文化,考虑到跨文化的差别,发展兼容并蓄的文化也日益迫切。

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惯作风等方面差异很大。一次,在华为印度研究所,一个项目组在讨论技术方案时双方争执不下,国内去的员工相互拼命叫嚷,争吵场面激烈,这时一位印度经理悄悄把一方拉到一边,说:“你们不要那么大声,如果你很愤怒,就使劲握着拳头,等平静下来再去讨论。”

文化融合是引进海外人才的关键。华为海外研究所招募外籍员工很困难,因此必须破除狭隘的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2000年以后,任正非对“狼性文化”的宣传逐渐淡化,华为文化开始向西漂移,逐步建立具有普遍价值的商业文化。“狼性文化”在完成了它的使命后淡出,华为文化逐渐有了更多的包容性,更有了大企业的气派,随着华为向国际大公司迈进,任正非已在有意识地淡化“狼性”,遵循国际共同的商业价值取向,与国际巨头为友,有了真正的“绅士”风度,人性越来越浓。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