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徐志摩传

赶赴英伦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1920年9月24日,徐志摩毅然放弃了他那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离开了哥伦比亚大学,赴英投他景仰的罗素去了。他准备到那里后去剑桥大学研究院读博 士。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游学英伦,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与他当初《启行赴美分致亲友文》里告白天下的抱负各异其趣。难怪有人说,其结果是使中 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

徐志摩横渡大西洋,当他10月上旬到达英国伦敦时,面对的却是一连串的失望:罗素 已经到中国讲学了。徐志摩计划来英国时,罗素确实是在伦敦,等他到了伦敦,罗素早已离开英国,踏上了去中国的途程。罗素8月间离开英国,在法国待了二十多 天,10月间到中国。从1920年10月到1921年7月,罗素访华近十个月。在华期间,罗素发表演说十多次,这些讲演很受欢迎,各大报刊纷纷转载。罗素 访华,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极大的震动。此外,早在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素就被剑桥大学最负盛名的三一学院处了名,一是因为他在战时主张和 平,积极反战;二是因为他异于世俗的离婚事件。

失望和无奈之余,徐志摩只好进了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著名政治学家拉斯基教授,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热情如火、浪漫任性*的徐志摩觉得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易冲动的他感到有些孤独,有些痛苦。

他渴望慰藉、渴望温情,心中涌起强烈的家国之思。于是在到伦敦两个月后,1920年11月26日,他写了一封家书。

在给父亲的家信中,徐志摩说自己在海外留学,只影孤身,无限地思念亲人。上次崇庆来信告诉他说,家人已经写好了万言长信,并且爱自己的母亲也写了好多 话,听说不久就要寄来了。他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然而都过了将近四个月了,信还没有到他手中。以前妻子张幼仪不时有短信安慰他,然而自从他自发游欧 以来,竟然也不给他写信了。

徐志摩觉得自己实在可怜,家人能否体会得到呢?虽然父亲早已许诺他让张幼仪出国和他团聚,可是到现在 为什么还不见她的身影呢?徐申如已经打算让张幼仪跟着一个熟人同去伦敦。可父亲的话,一直没有兑现。徐志摩觉得冬渡重洋,是极安全和方便的,他催促父亲赶 快把自己切盼的张幼仪送来。还有,他想他的欢儿已经快3岁了吧。可是等他回去的时候,他的欢儿未必能认出他来。他答应不久就给家里寄一张相片。

徐申如对儿子的离美赴英非常震怒,可是鞭长莫及,只能对儿子报以沉默,使他到英国两个月得不到家里的一纸消息。让徐申如颇感欣慰的是儿子攻读政治经济学 博士。徐志摩细诉衷肠,凄楚可怜,又一次求父母让张幼仪出国与他团聚。这番亲切的话语打动了申如夫妇,他们于是决定早些送张幼仪出国。儿子的孝顺也让申如 夫妇无限欣慰。况且,徐志摩不改初衷,让也申如夫妇宽了心。“更有一事为大人所乐闻者,即儿自到伦敦以来,顿觉性*灵益发开展,求学兴味益深,庶几有成, 其在此乎?儿尤喜与英国名士交接,得益倍蓰,真所谓学不完的聪明。儿过一年始觉一年之过法不妥,以前初到美国,回首从前教育如腐朽,到纽约后,回首第一年 如虚度,今复悔去年之未算用,大概下半年又是一种进步之表现,要可喜也。伦敦天气也不十分坏,就是物质方面不及美国远甚,如儿住处尚是煤气灯而非电灯,更 无热水管,烧煤而已,然儿安之。”

徐志摩是个爱热闹的人,初到英伦,就和留英的中国学生,还有来英国考察的中国学者熟识了。

初到英伦,徐志摩就跟陈源相识了。一天在饭厅里,徐志摩看到了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与他同时离美赴英的刘叔和就对他说:“那不是小陈 吗?”下一次相见的时候,徐志摩就主动跟陈源打招呼。陈源后来以笔名西滢发表文章,回国后,更为人知的就是陈西滢了。1921年2月的时候,徐志摩又结识 了来英国考察战后欧洲政治的章士钊。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