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鸦胆子的功效与作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鸦胆子-原态

鸦胆子-药材

鸦胆子-原态鸦胆子-药材

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javanica (l.) 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西、广东等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去壳取仁,生用。

【药一性一】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应用】

1.热毒血痢,冷积久痢。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尤善清大肠蕴热,凉血止痢,故可用治热毒血痢,便下脓血,里急后重等症。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单用本品去皮25~50粒,白糖水送服。本品又有燥湿杀虫止痢之功,可用治冷积久痢,采取口服与灌肠并用的方法,疗效较佳;若用治久痢久泻,迁延不愈者,可与诃子肉、乌梅肉、木香等同用。

2.各型疟疾。本品苦寒,入肝经,能清肝胆湿一热,有杀虫截疟之功,对各种类型的疟疾均可应用,尤以间日疟及三日疟效果较好,对恶一性一疟疾也有效。

3.鸡眼赘疣。本品外用有腐蚀作用。用治鸡眼、寻常疣等,可取鸦胆子仁捣烂涂敷患处,或用鸦胆子油局部涂敷。如《经验方》至圣丹,即以鸦胆子仁20个,同烧酒捣烂敷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治疗鸡眼;《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用上法,治疣。

【用法用量】内服,0.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一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拾遗》:“治冷痢久泻……外无烦热燥扰,内无肚腹急痛,有赤白相兼,无里急后重,大便流利,小一便清长。”

2.《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极苦,一性一凉,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善治热痢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最能清血中之热及肠中之热,防腐生肌,诚有奇效。”“捣烂醋调敷疔毒。善治疣。”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苦木苦味素类,生物碱(鸦胆子碱、鸦胆宁等),苷类(鸦胆灵、鸦胆子苷等),酚一性一成分,黄酮类成分,香草酸,鸦胆子甲素以及鸦胆子油等。

2.药理作用:鸦胆子仁及其有效成分对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对其他寄生虫如鞭虫、蛔虫、绦虫及一陰一道滴虫等也有驱杀作用;所含苦木苦味素有显著的抗疟作用;并具有抗肿瘤作用;本品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赘疣细胞可使细胞核固缩,细胞坏死、脱落。

3.临一床一研究:据报道,用本品连皮带仁共研细末,加入65%乙醇100ml内,浸泡10天,用治传染一性一软疣,在局部消毒后,剥一开软疣表皮,将鸦胆子酊点滴于软疣表面,每日1次,多数在4~9天软疣自行干枯脱落,共治疗196例,总治愈率100%,无全身毒一性一反应(中医外治杂志 2001,3:56);另用鸦胆子复方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一性一结肠炎35例,疗效显著(四川中医1996,10:21);近年来用鸦胆子油一乳一制剂,口服或局部注射,可广泛用于治疗肺癌、食管癌、胃癌、脑瘤、肝癌、宫一颈癌、前一列一腺癌、大肠癌以及五官科肿瘤等多种癌症。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给药途径,对中晚期癌可明显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如鸦胆子油一乳一联合抗癌药顺铂胸腔一内注射治疗癌一性一腹水30例,较单纯用顺铂治疗者,疗效明显提高,且不一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杂志2001,9:56一9)。此外,尚有用鸦胆子油口服一乳一液治疗银屑病,亦收到良好效果。

4.不一良反应:鸦胆子壳及种子均有毒,临一床一的毒一性一反应发生率较高。其毒一性一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一性一的苦味成分中,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肝肾实质有损害作用,并能使内脏动脉显著扩张,引起出一血。其挥发油对皮肤和粘一膜有强烈的刺激一性一。据临一床一报道,成一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中毒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乏力,腹痛,便血,胃肠道充一血,尿量减少,体一温一增高,眼结膜充一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一抽一搐等。局部应用对皮肤和粘一膜有强烈的刺激一性一,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鸦胆子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口服时直接吞服或嚼服。因此,应用鸦胆子必须严格掌握好用量,且按正确方法服用,以保证用一药安全。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早期催吐、洗胃,口服牛一奶一或蛋清,酌用泻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盐水及注射维生素;在昏睡、呼吸困难时,酌情给予中枢兴奋剂,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