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五讲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五讲

各位听众!十善业道经,过去于十种善业的利益中,已经讲过了不杀生,不偷盗的两种利益。今天讲到:

丙字下第三段、不邪行的利益。

行、是人们的行为。邪者、不正。不正当的行为叫做邪行。不邪行者,就是不做不正当的行为。

按照十种善业的常规:第三应该是不邪一婬一。男一女之间的一性一行为叫做一婬一。一婬一、为繁殖人类必须的行为,但高下等的动物,和人类有同样的需要。人类的智能高于动物,假如没有一个限制,则与禽一兽的行为,有什么两样。古时候的孟夫子曾经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一兽者几希,’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人类的社会里,关于男一女的配合问题,在旧时代有礼教的约束,如同姓的男一女,不可以结婚,同一血统的男一女,更不可以结婚。在女的方面,义不再嫁第二个丈夫;男的则正妻而外,可以有妾,但也得名正言顺。新时代的现在,则文明国家,皆有婚姻法,男一女之间,各各不得重婚,可算是很接近佛法。大智慧的佛陀,洞烛到众生的生死根源,由于男一女之间的一婬一欲。而佛教最高的目标,是超脱生死。所以制定戒律:出家的沙弥、比丘、全断一婬一欲;在家信佛的男一女,先断邪一婬一。依据文明国家的法律,佛陀所制定的戒律,配合上社会道德,那就是除一夫一妻,合法的配偶而外,再与第三者有一性一行为,都叫做邪一婬一。我国旧社会上有两句格言说:‘万恶一婬一为首,百善孝为先’。圆觉经上说:‘一切众生,皆以一婬一欲而正一性一命’。由于一婬一欲为一切众生,生生不已的源流,所以凡有血肉之身的众生,没有一个能离开一婬一欲的,一般的说来,就是生理上的关系。因为生理的关系,假如没有礼教来防范,听其自然发展,势必至人欲横流,人类的无耻,尤甚于禽一兽。因此、过去所说的忠孝节义的‘节’,就是指女人的贞一操一而言。如果一个女人,不怕威胁,不受利诱,无论如何,不事二夫,这就是‘节’的一种。在专制政一府的时候,遇到这一类的女人,应该传圣旨,竖牌坊、以为奖劝。但这都偏于女人的一边,而且即使女人,不守这个‘节’,也只是背后受到人的指责,名誉破产而已。佛陀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就制定了这个戒,是男一女两方都要遵守的。假如违犯了这个规定,生前则把你踢出佛教的大门以外,死后还要堕一落地狱里去受苦。地狱里的罪受完了,投到畜生道里,也只能做班鸠之类的一婬一鸟。转生到人间来,还是下贱的男一女,不受人们重视的苦人。可是、任凭佛陀这样苦口婆心,和先贤‘一婬一人一妻女,妻女一婬一人’,严重的警告,但是犯邪一婬一的,仍然是大有人在。因为这条戒,难持而容易犯,如果有人,有勇敢,有毅力,能够坚定信心,守持清净,那是具有很大的功德的,所以经上说: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音调ㄉ一ㄠˋ)。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音钦ㄑ一ㄣ)是为四。’

佛陀的意思是说:人们中如果有能不邪行的人,就能获‘得四种智所赞法’。‘邪行’就是邪一婬一,前面已经说过。智所赞法的智,是智慧的智;赞法的赞,是称赞的赞。这四种法,唯独不邪一婬一的人具有,邪一婬一的人,绝对不会有。而且这四种法,是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而加以赞叹。反过来说:愚痴的人,粗心浮气,成见太深,习气太重,他是看不出的。那末!那四种法呢?让我一一的解释在下面:

‘一、诸根调顺’。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调、是调和,或者协调。顺、就是随顺。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尤其是六根中的眼耳两根,他有闻声见色的作用,耳根听到一爱一听的声音,眼根见到美丽的男一女色相,于中生起耳识眼识来。由于耳识眼识,于声色再生起一爱一染贪著,于是乎欲一火内烧,一婬一态外现。如果不能满足其欲一望的话,那末!饮食吃到嘴里没有味,躺到一床一铺上也睡不著,神魂颠倒,举体不安,这就是诸根不能调顺的表现。文昌帝君陰骘(音至音ㄓˋ)文上说:‘逢佳丽于闺阁,肠回百转;遇娇姿于道左,目注千翻’。佳丽、娇姿、是指好看的女人。一个欢喜邪行的男人,假如在路上或人家家里,碰到好看的女人,他那心眼儿里有说不出来的难受。肠回、目注、那都是诸根不调顺的表示。四十二章经上佛陀也曾说过:‘情一爱一于色,岂惮(音但ㄉㄢˋ)驱(音区ㄑㄩ)驰(音池ㄔˊ),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音逆ㄋㄧˋ),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这里的色,是指的女色,一个男人对于女色,有了染著,为了满足自己的肉一欲,前面虽有吃人的老虎挡路,他也满不在乎。为什么呢?因为心上有了染著的人,他周身不安,周身不安,就是诸根不调顺。反过来说:一个以礼法自持的人,或者知道色相本空,身一体不净的修行人,他对于声色,如镜现像,无动于衷。那末!他就身安,心安了。这就是诸根调顺。

‘二、永离諠掉’。人声嘈杂,说话的人多,叫做諠。意识里,胡思乱想叫做掉。諠、是外面的不静;掉、是内心的不安。一个不邪行的人,心理上永远光明磊(音垒ㄌㄟv)落,到什么地方,他都是身心寂静,动止安详。

‘三、世所称叹’。世、就是世间。称叹、就是称扬赞美。以现在的话来说:世间就是舆论,舆论上对某一个人都一致赞美,叫做世所称叹。古时候,对一个守节的女人,在形式上用竖牌坊,立祠堂来表扬他的贞烈;在文字上用‘冰清玉洁,彤(音同ㄊㄨㄥˊ)管留芬’的字眼儿来赞美,让他的美德,流到四方,传到后世。这都是叫世所称叹。这种因贞节而受到舆论赞美的光荣,唯有不邪行的人,可以享受。

‘四、妻莫能侵’。莫能、就是不能,也就是不会。侵、就是侵害。换句话说:就是妻子对丈夫的侮辱,或者不礼貌的讥(音基ㄐㄧ)讽调诮(音峭ㄑㄧㄠˋ)。

世界上的各国,大都以男人为社会的重心;而贞一操一的责任,又多责备女人,好像女人生来就负有守贞的义务,所以谈到好色,多半侧重在男人身上。然而、在一爱一情专一上,男一女双方,有互相约定的权利。所以一个已经结了婚的男人,在以男人为社会重心,家庭生活所系(音系ㄒㄧˋ)的地位上,即使现在是二十世纪的时代,丈夫还是受到妻子尊敬的。可是一个做丈夫的,富有好色的僻(音譬ㄆㄧˋ)一性一,结婚已后,还是在外面,偷偷摸一摸的拈花惹草,破坏了一爱一情专一,白头偕老的双方协定。那末!他的妻子,就不再对他尊敬,而要河东狮吼,对他辱骂,或加以管束了。一个不邪行的人,循规蹈(音道ㄉㄠˋ)距,守身如玉,他的妻子对他,绝对不会有不礼貌的举动,这叫做妻莫能侵。如果根据中国人,一婬一人一妻女,妻女一婬一人的因果定律来说:那末!‘妻莫能侵’者,就是不邪行者的妻室,绝不会受到他人侵犯。

这四种受用,隐伏一在不邪行者的身心上,家庭里,很不容易为他人看出。唯有目光锐利的智慧者,才能体察得出,所以叫智所赞法。经上接著说: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的德号,前面已经讲过。‘丈夫’,是男人的代名词。‘隐密藏相’,就是男人的生一殖器一官,如马的生一殖器一官一样,隐伏而不外露。隐、密、藏、都是不露的意思。

释迦佛陀,有三十二相,任何一个人,修行成了佛,都有三十二相。‘马陰藏相’,和‘眉如秋月’,‘眉间白毫’,‘两耳一垂肩’,‘垂手过膝’等,同为三十二相之一。

上面的四种智所赞法,是有漏众生分上,因不邪行而获得的荣誉。如果这一位不邪行的人,将这不邪行的功德,回转过来,以为无漏位上,佛果的庄严。那末!他以后成佛的时候,决定获得如现在佛陀一样的‘马陰藏相’。

过去佛陀在世时,安陀国有一沙弥,奉师傅的命,去施主家取饭。施主家只一少女在家,少女见到沙弥年青俊秀,一见钟情。把沙弥请到屋子里,向沙弥表示他的一爱一慕!沙弥知道环境危险,一失足成千古恨,乘少女出房,就寻觅了一把剃刀,自刎(音吻ㄨㄣv)而死。这件事传播出去了,不但受到佛陀的赞美,而且得到国王的尊敬。国王发动全城的人,来为他国葬,并且造塔供养。他自己圣洁的一性一灵,固然是高升果位,那是不用说的。我们应该知道,不邪行的美德,有这样的尊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