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

圆瑛法汇序

弥陀要解讲义序

弥陀要解讲义序

二种题目

译经法师

解经大师

著解序文

解经玄义

正释经解—序分

正释经解—正宗分—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

正释经解—正宗分—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

正释经解—正宗分—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正释经解—流通分

蕅益大师跋

校勘及重新排印说明

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

佛法难闻,凡情忽之也;净宗难信,旨奥罔解。佛法者何?净而已矣。所净者何?根尘识皆是也。故群经蕴义,无不在净;学而一习一 于净,扼乎佛法之要矣。然三藏烟海,畏繁求专,得阿尔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古德汇而辑之,曰‘净三经’;近德益以华严行愿品、楞严势至圆通章,曰‘净五经’。前汇专之专者也,各明一义;后益选其专者也,自行化他之加行也。依圣言量,末法惟净成就,又云普被三根。姑无论其探源析流,遍饮其水;盱衡当时,果能贯彻三经者,宁多乎哉?仅弥陀一经,闻者较广,但亦依其文,而作讽诵,鲜能达其义,如法实修。虽有圆中钞及疏钞等,非不浩浩渊渊,探赜索隐;第以辞藻典雅清铄,非夫人尽能受;仍如宝珠裹衣,贫子不富。佛法难闻,似又不一其障也!蕅益大师要解出,文润而质,言简而一精一;性与相,双彰其谛;禅与净,融而无诤。求解者,豁显其义;求行者,详示其端。十三祖叹为观止,良有以也!古闽高僧圆瑛法师,复虑格于教相者,或犹难入,又随文逐句,增以讲义,使解若疏,讲若钞也;如是,则弥陀一经,三根庶普被矣!宁知尚有不然者:末世版本不竞,流通典籍,亦复为一障焉!台省净学,一习一 是经解者,乃为上海锓版,序有‘壬午暮春’。迭次翻印,皆依原书摄影为之,后始察知多讹;凡所翻,无不讹也。虽亟思而正之,惟艰于校勘之求,罔须胜其事,细其心,且当恒其德也。辛亥夏,古粤许宽成教授,慨而任之;复得郑胜一陽一居士之助,遂铸铅易型,自成新版;并拟遍搜旧刊而封之,不使重出于世。嗟夫!无圆公讲义,要解不彰;无要解,阿弥陀经之秘不显;无阿弥陀经,净土之普不被;无净土,无量佛法不能济其穷矣。稔其事重大也如此,又安可再容鲁鱼亥豕,混淆于人心耶?闲尝省其咎由,其辞至无可遁,其事至无可委者:何以未先塼本于上海,后不肇末于台湾,任其悠久流讹,垂三十年也?不知而翻,是其疏;知而仍之,是其慢。信奉弘护云乎哉?今之刊也,在正其讹;讹正而后流通,冀少补既往之愆也。若因之忽者不忽,弗信者信,是又今刊之所切愿者矣。

中华民国六十年辛亥仲秋稷门李炳南谨识

圆瑛法汇序

闽中山川磅礴。灵气所钟。高僧辈出。黄檗心要。百丈清规。古德流风。至今犹有存者。圆瑛法师。籍隶古田。蚤岁脱俗。真参实学。孜孜弗懈。卒能成就其德业。光明俊伟。与先哲同揆。乡人士皈依座下者。如水趋壑。比岁卓锡浙东。先后住持七塔天童二寺。法雨覃敷。三根普被。余今夏曾诣天童。参承道席。是时方演讲楞严。缁素翕集。法师阐明义趣。机辩纵横。听者无不悦服。又以持戒为学佛之要。每反复诰诫而不已。信乎宗说兼通。行解相应。足为学者之模楷也。今上海佛学书局。以法师平生撰著。汇刻行世。征序于余。夫我佛设教。法门虽广。无非使人解黏脱缚。明心见性而已。学道之士。真积力久。有悟于第一义谛。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虽不立文字。可也。其或明宗弘教。发为文辞。等身著作。亦可也。何以故。此心既空。则文字与实相。不相违异。故法师愿力宏毅。所至修废举坠。钜细靡遗。至于挺身卫道。处事变艰危之会。不怵不挠。尤为难能可贵。惟其真理既彻。应物无方。虽炽然有为。而不著有为之相。故观法师之文。即事即理。圆融无碍。而佛法之体用彰明。具可于言外得之。呜呼。魔说害教。鱼目混珍。大法之陵夷甚矣。有如法师言句。引经据论。涵义深广。而归于平实。是能灿真灯放既昏。续慧命于将坠者。余安得不为之往复赞叹也哉。

闽侯林翔敬撰

弥陀要解讲义序

法门无量。统如来随机而说。众生既各入门。终令圆入佛道者也。夫弥陀经。乃释尊普被三根。群摄利钝之法。故佛于方等中。不俟请而矢口告舍利弗。广赞极乐妙境。深叹弥陀光寿。劝人坚固信愿。专持圣号。定得往生。终成佛果。斯经也。乃世尊以平等心。运无缘慈。放无量法门。开出方便中最方便。捷径中最捷经者。良由末世众生。善根闇钝。世缘嚣杂。摄心尤难。若非至简至捷。奇妙方便法门而圆收。岂易入道。是故佛经自东渐震旦以来。持诵之盛。往生之验。无尚此经。由此。自古先达注疏殊多。皆如日星具丽于天。一江一 河皆汇于海。故诸缁素。其起信者。并持而专切者。由来盛矣。迄明智旭大师。特著要解以释此经。更超前贤之不逮。发所蕴奥之未发。析义判教。劝导信愿。若画龙之点睛。宛转一精一耀。彻净宗之骨髓。达佛意之普周。类六方之共赞。同诸佛之广长。厥趣幽深。若非再添注释。今人岂易入室。顷圆瑛法师。受天津居士林请。讲斯解全文。欲使众闻了若指掌。特先编辑讲义。普令或闻或见。一目贯通。夫荆山之玉。务须剖释。衣里明珠。总赖指示。师为现代知识。明眼宗匠。舒胸中之真彩。发矿里之一精一金。俾达要解而入经义。由经义而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则极乐莲花不外当人一念。当念果证。步步皆是已矣。稿成付印而问序焉。余虽不敏。聊叙片言以弁其端。庶广起信云尔。时壬午暮春。兴慈谨撰

弥陀要解讲义序

夫净土之教。无相而无不相。无为而无不为。理超象系之表。智绝有空之境。是诸佛不思议解脱。大乘不二法门。故一切大士本行。皆始于发心。终于净土。兼具万善。成就众生。功莫有先于此者矣。大化东流。庐山远公创弘禅戒。首勤净业。三睹圣相。沉厚不言。神鸾继起。一精一修净观。流风益扇。及智者大师。以无碍解。说天台教。圣行道力。专志西方。自时厥后。弘一心三观之旨者。罔不以净土为指归。如四明尊者之观经妙宗钞。慈云大师之决疑行愿二门等。皆研穷理奥。曲畅玄风。即考之扶桑净土法门之开启。亦智归功于慈惠之九品义。源信之往生要集。源空之选择本愿念佛集。此诸师者。皆天台宗人也。亲鸾上人既受源空选择集之付嘱。乃以非僧非俗之身。竭一精一弘阐。而斯教益盛。故净土法门之与天台宗义。其关涉之深。有如此者。中土自宋元而降。天台诸祖。亦莫不盛弘净土。灵峰大师崛起于明季。大明台教。因宗妙宗圆中二钞。而造弥陀要解。所云要者。谓心要境要法门要。心要有破有立。破则破缘影之妄心。立则立即境之真心。境要有破有立。破则破缘影之妄土。立则立即心之实境。法门要者。有事有理。事则净土横超三界。胜过一切竖出法门。理则心境圆融。自具十乘观法。以天台性具法门。释甚难希有之教。诚为甚深法要。净土资粮。顾其文约义丰。语近旨远。讲贯者众。一精一诣罕觏。圆瑛法师为当今龙象。大乘司南。讲席之盛。四方向往。既以高座敷扬之语。录成弥陀经讲义。玆又录成弥陀要解讲义。俾未获亲侍讲筵者。亦得均沾法乳。开启愚蒙。大慈悲心。善巧方便。引领玄模。不胜庆喜。乃承 不弃。索为序引。粗述所怀。藉资赞劝。仰冀世贤。普共流通。传灯无尽。同栖神于安养。指大觉以为期尔。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一日靳云鹏敬序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

上海圆明讲堂沙门韬光圆瑛讲

弟子芬陀利子明旸日新录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今讲此解。略分为六 一二种题目 二译经法师 三解经大师 四著解序文 五解经玄义 六正释经解 今先讲二种题目

(讲)前佛说阿弥陀经六字。是经题。后要解二字。是疏题。

甲一经题分二 乙一别题 二通题

(讲)经题六字中。复有通别之分。前五字是别题。别者辨别。与诸经之题不同故。后一字是通题。通者通同。凡是经藏。智名经故。

今初别题

(讲)别题。按古德七种立题中。乃是单人立题。诸经别名无量。不出七种。以人法喻三字。有单的三种。即单人。单法。单喻。复的三种。即人法。人喻。法喻。具足一种。人法喻三字。智具足故。

单人立题。如本经佛说阿弥陀经。能说之佛。所说之佛。皆是大觉悟之人。是娑婆极乐。两土教主。已证究竟极果之人也。题中无法喻。○单法立题。如大涅槃经。涅槃是不生灭之法。题中无有人喻。○单喻立题。如大宝积经。譬如大宝积聚。题中无有人法。○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题中无譬喻。○人喻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喻。题中无法。○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题中无人。○具足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最上一乘之法。佛是一切智人。华严喻以万行因华。庄严果德。具足人法喻三字。诸经虽多。总不出此七种立题。

再将经题六字分讲。先讲佛字。梵语本有佛陀二字。译为觉者。即大觉悟之者。中国人有好略之习惯。单称佛之一字。我等信佛念佛学佛之人。第一要明白佛字意义。此字意义无穷。说不能尽。今且略请。佛者觉也。觉有本觉。始觉。究竟觉。佛即究竟大觉之人。又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佛即觉行圆满之人。又有法报应三身佛等。信佛念佛学佛之人。所应深知而解悟也。

何谓本觉。即吾人本有之觉性。此性本来自有。不假修成。觉即是佛。乃人人本具之佛性。今在凡夫迷位之中。称为本觉。迷此本觉。而为不觉之众生。虽然不觉。而本觉之性未尝失。如醉汉衣里明珠。贫人宅中宝藏。诸大乘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又云众生本成佛道。又云一切众生。本元真如。与十方佛。无二无别。金刚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皆谓此也。是本有觉性。故名本觉。

何谓始觉。因众生本具佛性。迷而不觉。忽逢善知识开导。或看经书。方始觉悟。本具天真佛性。此性有称本来面目。或呼无位真一人。一向迷之。今始觉悟。故名始觉。

何谓究竟觉。前本觉属理。始觉属智。一切众生。由本觉内熏之因。遇善知识开导。及看经书。外熏之缘。因缘具足。依理起智。方始觉悟。既觉悟已。则以智照理。时时回光返照。照破一切妄惑。惑尽智圆。复还本有心源。究竟清净。朗然大觉。是名成佛。堪称究竟大觉之人。

何谓自觉。即前所云。本觉内熏为因。善知识与经教。外熏为缘。发起始觉之智。了知吾人本具佛性。生灭身中。自有不生灭性。称性起修。必得无上菩提涅槃。成佛有分。此为自觉。

何谓觉他。即以自觉之理。辗转教化他人。令他人亦得觉悟。亦能发心修行。不同二乘。无利他行愿。自觉之后。不肯觉他也。

何谓觉满。即自觉觉他。二种功行圆满。自觉圆满。断五住烦恼。得四智菩提。则慧足。觉他圆满。经三祇练行。住百劫修因。则福足。福慧满足。为两足尊。是名成佛。堪称觉行圆满之人。

又有法报应三身佛。身者。积聚之义。凡夫则积聚业报以成身。佛则不然。业尽识空故。

法身佛。是理积聚。积聚真如理法以为身。真如圆净。遍一切处。法身亦然。故曰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

报身佛。是智慧积聚。积聚一切种智以为身。真智圆满。妄惑干净。故曰圆满报身。卢舍那佛。梵语卢舍那。此云净满。惑净智满也。

应身佛。是功德积聚。积聚无量功德以成身。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时至机熟。应机示现。故曰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

今此能说之佛。即释迦牟尼佛。此佛名号具悲智二德。自他两利。释迦译能仁。属悲德。能以仁惠。度脱众生。此为利他。牟尼译寂默。属智德。寂照分明。默契至理。此为自利。

说者。古德云悦所怀也。以佛有此圆顿法门。时未至。机未熟。秘而不宣。不畅本怀。今时至机熟。观众生于此圆顿法门。自能信愿修行。故以八音四辩。畅悦本怀而说也。

阿弥陀。译云无量寿。本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此无量之称。有有量之无量。与无量之无量。二种差别。弥陀法身。无始无终。及报身。有始无终。皆无量之无量。而应身有始有终。乃有量之无量。应身寿量虽长。亦有涅槃。正法住世。劫亦无量。无有像法末法。正法上半夜灭尽。下半夜观世音菩萨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世界不名极乐。名为众宝普集庄严。更胜极乐。

阿弥陀。又译无量光。本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佛有智光身光。智光遍照法界。是无量之无量。身光虽然彻照十方。尚属有量之无量。

又自性弥陀。亦具无量寿。无量光二义。自性竖穷三际。即无量寿义。自性横遍十方。即无量光义。又弥陀法身真理。常住不变。即无量寿义。根本实智。遍照法界。即无量光义。此约理智而论。

若约事相而谈。弥陀之无量寿光。亦属修成。乃由愿行功德之所庄严。弥陀因中。为转轮圣王。闻世自在王佛说法。从佛出家。名曰法藏比丘。对佛发四十八愿。庄严极乐。依正二报。第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第十二愿云。设我得佛。光

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因愿后历劫修行。行满果圆。故寿光悉皆无量。弥陀如是。我等若能发大愿。立大行。亦可随愿所成也。上讲别题竟。

乙二通题

再讲通题经字。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乃是我佛。契理契机之教。上契诸佛所说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故曰契经。有教经。行经。理经之别。此经能诠之一声 名句文。与所诠之信愿持名。皆是对机之教。为教经。其中所授执持名号。清净三业之行。为行经。所有依正庄严。不出一心实相之理。为理经。经题六字讲竟。

甲二疏题

疏题。要解二字。要是重要。纲要。蕅公老人。智慧宏深。不事广释。但著要解者。欲将弥陀一经。重要之纲宗。提挈以示人也。略讲本经要义。一直诠无上心要。此经。佛说西方极乐。依正庄严。即是唯心之净土。自性之弥陀。一切依正。不离吾人心性之外。此心非肉一团一 之假心。非意识之妄心。乃是包太虚。周沙界。竖穷横遍之真心。生唯心净土。即是生现在极乐世界。唯心所现之净土。非别有一净土也。见自性弥陀。即是见现在说法。唯心所现之弥陀。非另有一弥陀也。若依报。若正报。皆不离心。此为本经之纲要。

二直示法门要。此经。佛教人专持弥陀名号。以修净土之行。行由信愿而立。故经中先详陈依正庄严以起信。次特劝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以一念消除种种妄念。而得一心不乱。即此信愿行。三种资粮具足。便可横超三界。往生极乐。圆证三不退地。。此为法门之纲要。大师之解。即解如是要义。故名要解。一二种题目讲竟。

二译经法师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讲)此经结集天竺。流传中华。姚秦。是纪时也。纪传译之时代。拣非符秦。乃是姚兴在位时。故名姚秦。亦名后秦。前秦。即符坚称王名符秦。时有异星现于西北分野。太史入奏。当有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龟玆国。有鸠摩罗什法师。得非此人欤。即遣骁骑将吕光。率兵伐龟玆。临行谓曰。朕非贪地用兵。若得法师。即日班师。驰驿送归。龟兹王既悉。即劝请法师入秦。以解国难。光迎师回国。至西凉。闻符坚为姚苌所杀。乃自据凉上。即三河王位。苌闻师名。属请入关。光皆不允。姚兴继父位。复请不允。于是起兵伐凉。吕光卒。侄吕隆嗣位。无力抵抗。兴乃得迎师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延入西明阁。乃集义学沙门八百人。从什受学。什师所译经论。九十八部。凡三百九十余卷。此经亦所译之一。时在姚秦。故以纪之。

三藏法师者。显德也。三藏者。一修多罗藏。此云契经。为定学之藏。二毗柰耶藏。此云善治。又云律。为戒学之藏。三阿毗昙藏。此云无比法。又云论。为慧学之藏。○法师有二义。一以三藏之法。为我之师。即依法为师也。二深通三藏之法。自行化他。可以为人师范也。什师博通三藏。七佛以来。为译经师。堪称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标名也。原名鸠摩罗耆婆什。译云童寿。谓童年而有耆德也。有云此名。乃连父母为名。父名鸠摩罗琰。母名耆婆。什者。善识此方文字之称。○译者。易也。易梵语为华言。周制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北方曰译官。汉时译官兼善西语。圣教西来。请其译语。故以称焉。

什师家世相国。其父鸠摩罗琰。弃官出游。至龟兹国。王美其德。以妹妻之。生师。母即出家。得证初果。师年七岁。母亦令出家。日诵千偈。一日随母入寺。见铁钵。即举加颈。俄念钵重。我年少力弱。何以能举。力即不胜。遂悟万法唯心之旨。慧性过人。九岁随母到罽宾国。依槃头达多法师。一习一 小乘经论。十二岁其母携还。至月氐北山。有罗汉见而异之。谓其母曰。此子当善守之。如过三十五岁不毁戒。度人当不减优波毬多。若破戒。只为才明□艺法师而已。博通四围陀典。五明诸论。一陰一陽一星算等术。莫不穷微尽奥。又从须利耶苏摩。咨禀大乘。乃知从前学小乘之非。于是传一习一 大乘。广求要义。复到罽宾。为其师槃头达多。具说一乘妙理。达多感悟。反礼为师。什师不敢受。其师曰。我是汝小乘师。汝是我大乘师。受礼何妨。及还龟兹。名震诸国。其母知龟兹运衰。辞往天竺。进证三果。临行谓什曰。方等深教。当阐秦都。但于自身。少有不利。奈何。什曰。菩萨之道。利物亡躯。大化得行。虽当炉镬无恨。乃留龟兹。止新王寺。后为大秦。请入华夏。一生所译。咸共流通。

昔道宣律师。问天人陆玄畅。什师所译经论。何以迄今。受持转盛。答曰。此师七佛以来。为译经法师。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什师临终自誓。若所译经论。不违佛旨。当使焚身。舌根不坏。迨火化后。果然一舌独存。此师之舌。当与六方诸佛。广长舌相同。其所译此经。自应可信也。二译经法师讲竟。

三解经大师

明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

(讲)明是朝号。大师生于明朝。俗姓钟。字振之。名际明。又名声。始祖由汴梁南渡。世居古吴。母金氏。父岐仲公。持大悲咒十年。梦大士送子。遂生师。七岁即茹素。十二岁就外傅。闻圣学。即以千古自任。誓灭佛老二教。开荤酒。作论数十篇。辟异端。至十七岁阅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乃不谤佛。取所著论焚之。二十岁注论语。大悟孔颜心法。是冬丧父。闻地藏菩萨本愿。发出世心。二十二岁。专志念佛。焚窗稿二千余篇。二十三岁。听楞严经。二十四岁。一月中三梦憨山大师。师往曹溪。不能往从。乃从憨山大师门人。雪岭师出家。命名智旭。二十五岁。住径山悟道。二十六岁。受菩萨戒。二十八岁。母病笃。四刲肱不救。悲痛无限。丧葬尽礼。誓往深山。掩关修道。关中大病。乃以参禅工夫。求生净土。三十岁出关。始述毗尼事义集要。三十二岁。方究心台宗。三十七岁后。宏化诸方。著述各种经论疏解。计四十八种。约三百余卷。五十七岁。圆寂于灵峰。越三年。门人开龛荼毗。见趺坐巍然。发长覆耳。面貌如生。火化后。牙齿俱不坏。与罗什法师。舌相不坏。同一征信。大师生前遗嘱。荼毗后。将灵骨研磨。和面为饼饵。散放山水之中。以结众生之缘。后众门人。不敢从粉骴遗嘱。遂奉骨。塔于灵峰大殿之右。

西有。是大师之别号。此号根据本经。佛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即是西方依正二报。皆是实有。故号西有。并非寓言。亦非理想。因无人知。故佛举告舍利弗。实有西方极乐之依正。不可偏理而废事也。

沙门。为印度出家修道者之通称。译云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又曰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此二字实不易称。○沙门有四种分别。一胜道沙门。三乘圣众。修证道果者。二说道沙门。代佛宏化。说法利生者。三活道沙门。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门。破戒比丘。玷污佛门者。蕅公是前三种沙门。

蕅益。乃是大师一精一修净业之号。蕅为莲之因。由蕅而生荷。开华。结莲。莲即蕅之果。意以种蕅。有得莲之益。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自有往生九品莲华。横超三界。直趣菩提之益。

智旭。是大师法讳。旭为清晨东升之日。其师以其智慧。譬如东升之日。能破大夜之昏。光明遍照也。

解。即解释。将本经重要之义理。纲要之心宗。一一解释。令得显明也。三解经大师讲竟。

四著解序文分二科 甲初序法门 二序注疏 初科又分二 乙初总序多门 二别显净宗 今初

《序》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

(讲)原夫。是起语之辞。诸佛者。诸是众多之谓也。即指过去现在。十方一切诸佛。佛佛道同。同以无缘之大慈。同体之大悲。悯念众生。悯者哀悯。即大悲之用。念者护念。即大慈之用。群迷范围广大。指九法界众生之多。六凡众生。于本来无我。妄执此身为实我。迷却我空之理。于本来无法。妄执心外有实法。迷却法空之理。二乘之人。灰身泯智。趣向偏空。迷却真空之理。权教菩萨。未悟真如。所修不能离相。迷却圆中之理。九界之迷虽分轻重。其为无明所覆。一也。随机施化者。诸佛转八识成四智。有妙观察智。能观察众生。是何种机。为说何种法。是随其机宜。施以教化。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

又。诸佛称为无上医王。能医众生各种心病。如医师对症。开方授药。自可药到病除矣。随机施化。为度生之唯一方法。如不净错施于炉犕。数息不利于冢人。皆不能受益。

昔有二人。投佛出家。一是制炉犕之人。一是守冢墓之人。佛弟子授制炉犕者。以不净观工夫。授守冢墓者。以数息观工夫。二人依教修观。皆不得益。遂同欲还俗。佛呼而问之。汝二人何欲还俗。乃将依教修观。不得益之故。禀明于佛。佛嘱不必还俗。汝二人易观修之。自能得道。要制炉犕者。修数息观。守冢墓者。作不净观。二人不久。皆得道果。此即随机施化。易于得益之明证也。

凡为善知识者。应当通达。大小偏圆。权实顿渐。一切法门。随众生机。而为宣说。因众生根性不同。乐欲各异。只得俯就机宜。曲垂方便。而饶益之。是为善知识。○若偏执一门。自是他非。排摈异己。无论法门如何。皆非善调物倩。广行化导者。如世专科医师。其利不溥也。

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者。诸佛说法。无非指示众生。一条归元之路。元即本元真心。众生最初。一念迷一情妄动。乃迷真起妄。背本逐末。所以流转生死。长劫不休。诸佛说法。示以归元之路。一归本元。无有二致。惟一清净本心。而所教方便。修证法门。别有八万四千。故谓之多门。如千径九逵。皆达王城也。初总序多门讲竟。

乙二别显净宗分二科 丙初净土横超胜 二特显持名胜 今初

《序》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讲)然字。转语之辞。上云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法门之中。拣择其至直捷。而不纡缓。至圆顿。而非偏渐者。莫若念佛法门。求生净土。念佛法门。但持洪名六字。可以横超三界。径登不退。疾趣菩提。其直捷圆顿。为何如耶。

横超三界。带业往生。为净宗特点。一切法门。皆竖出三界。不能横超三界。竖出则难。横超则易。今有一喻。喻如虫生竹中。若从竹节。一节一节咬穿。向竹梢而出者。此喻竖出三界。何等为难。若从竹边。咬穿一洞而出者。此喻横超三界。何等容易。此即直捷圆顿之譬喻也。初净土横超胜讲竟。

丙二特显持名胜

《序》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讲)念佛一门。而分四种。一实相念佛。二观想念佛。三观像念佛。四持名念佛。本经即释迦如来。教人专持名号。于四种念佛法门中。此为至简易。至稳当者。

何谓简易。但持一句佛号。何等简单。一教便会。何等容易。不必参究。不劳观想。与夫观像。何等简易。

何谓稳当。略说有三。一念佛众生。常得弥陀光明。之所照烛。常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自始至终。可以不遭魔事。二念佛之人。一生一精一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可免隔胎之迷。世有修一习一 他种法门。一生功行未圆。欲一望 来生。继续再修。一经转胎。迷却前生志愿。是为隔胎之迷。三念佛之人。只要信愿行。三种资粮具足。纵使一生念佛。不得开悟。亦得往生净土。永明寿祖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其稳当为何如耶。

《序》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研究推重。)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讲)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辞。净土三经。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与本经。皆为净土法门经。虽然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推重本经。列在日课。无论何宗寺庙。皆早晚二课。念佛经行。是以持名念佛。为尤要也。岂非二字反显。古人有见于持名念佛一法。可以普被上中下三根。如一雨所滋。大根大茎。中根中茎。小根小茎。皆得蒙润也。

念佛一法。若智若愚皆有分。是男是女总堪修。上焉者。如文殊普贤。不能踰其阃。文殊发愿偈云。愿我临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普贤偈意全同。每句加二字。曰。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下焉者。铁匠屠夫。亦得臻其域。昔日衡州有一王打铁者。一家四口。以打铁度日。一日不打。即生活费无著。自怨前世不修。今世吃苦。总想修行。不知修法。一日见有一位游方僧。请入其铺奉茶。请教修行之法。告以穷苦。要求示以不花钱。不妨工作之法。僧即传授持名之法。可不花钱。不妨工作。煨铁时。将风箱一掣一声佛号。一推一声佛号。要打铁时。一槌一声佛号。并告以一生持念不辍。则临终时。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其国。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王甚喜。即依之而修。其妻谓曰。打铁本来辛苦。再加念佛。岂不更苦。王告其妻曰。是法极好。往日站在炉边。觉得火热。念佛则不热。往日打铁。觉得臂酸。念佛则不酸。晚间念佛亦好睡。如是益加一精一进。数年后。一日理发沐浴更衣。谓其妻曰。我今天要回家去。妻曰。此不是汝家。汝家在何处。曰我家在西方。妻笑曰。汝去好了。少顷又站在炉边煨铁。高声念佛。铁煨红取出。说偈曰。“钉钉铛铛。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举槌念佛一声。敲下即立亡。异香芬郁。面不改容。天乐鸣空。众所共闻。当知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无疑。衡州从此。人多念佛。迄今念佛之风仍盛。

昔日屠夫张善和。一生杀牛为业。将终之时。见群牛竞来索命。乃呼其妻。请僧救度。妻请一念佛僧至。谓善和曰。汝杀业甚重。惟有念佛可救。随我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善和依教念佛。念不多声。则曰牛去矣。僧云再念。复念多声。曰佛来了。一手拈香。含笑而逝。其带业往生。自可为证。乃至八哥念佛。亦得往生。其被机之广可知。

摄事理以无遗者。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念无间。行住坐卧。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不为内惑外境。之所动乱。名得事一心。○何谓理念。了知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一如。无有二相。唯是一心。寂然不动。名得理一心。故曰摄事理以无遗。

统宗教而无外者。宗乃直指向上宗乘。不落思量分别。念佛法门。专持一句佛号。绵绵密密念去。念到一心不乱。而得念佛三昧。梵语三昧。译云正定。即是禅定。又古德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此即统宗。○教者教相。有大小偏圆。顿渐权实不等。按天台宗。分藏通别圆四教。今念佛之人。以能念心。念所念佛。能所分明。不离事相。此藏教意。○念念念佛。念念明了。能念所念。皆不可得。此通教意。○始从有念。念至无念。不住有无。而归中道。此别教意。○能所情忘。有无见泯。湛然一心。常住不动。此圆教意。净土一门。而该四教。此即统教。故曰统宗教而无外。

尤为不可思议哉者。尤者更也。此句对其余三种念佛比较。持名更为不可思议。其理深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莲池大师云。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本经六方诸佛。各出广长舌相。同声赞叹。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经不可思议。即持名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一序法门讲竟。

甲二序注疏分二科 乙初序古疏 二序今解 今初

《序》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一精一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讲)自古以来。弥陀经注疏。历代不乏其人。第时世既经久远。便就湮没者多。而所存无有几家。此序古疏。○云栖下序近疏。云栖在杭州。是莲池大师道场。师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县人。俗姓沈。官家后代。年三十一岁。闻说万物皆有无常一语。忽然觉悟人生亦是无常。遂发出世心。参拈花遍融禅师。笑岩宝祖。有省。大明隆庆五年。至杭之五云山。见五色彩云。栖于西坞。复观山明水秀。遂结茅居焉。后以道德所感。远近来归。成为丛林。名云栖寺。文殊菩萨。化为童子。来参大师。师见问曰。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童子曰。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师曰。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童子曰。两手攀虚空。一脚踏到底。○今称云栖和尚者。不敢直呼其讳。重其人也。梵语和尚。此云力生。以有力能生弟子智慧。蕅公从其塔前受戒。故称和尚。

著为疏钞者。将此经著疏解释。恐浅智未了。复著钞解疏。婆心特切。足见其为法为人之处。广大者。文言浩瀚。一精一微者。义理明妙。一经要旨。阐发显了。可谓尽美矣。又尽善也。

幽溪师伯者。幽溪地名。即天台山幽溪高明寺。传灯大师道场。大师俗姓叶。少从映庵禅师出家。后弘扬念佛法门。每临登座。天乐鸣空。大众俱闻。蕅公是其侄辈。亦以地尊称其人。曰幽溪师伯。○圆中钞者。圆中。是圆融中道之理。真俗中三谛。圆融无碍。故名圆中。幽溪大师。以圆中之理。钞释弥陀略解。称为弥陀圆中钞。略解是苏州北禅寺。大佑法师所著。

高深洪博者。赞圆中之理。是最上第一义谛。如须弥之高。是无边无尽法界。如沧海之深。洪博即广大也。圆中之理。包太虚。周沙界。故曰洪博。

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者。以喻二书并行于世。如日月之丽中天。凡有目者。皆能睹见两轮并耀。光华焕发。若无目者。则日月虽明。彼亦无见。意以二书利于夙根有智之者。不能及于下根无智之人。

《序》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

(讲)此数语。即著述要解之发起因缘。承上弥陀疏钞。与圆中钞。特以文广为富。义多曰繁。边际涯畔。莫能测度。或致初机之人。依之生信发愿为难。程度不及。故曰信愿难阶。上序古疏讲竟。

乙二序今解

《序》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也]。

(讲)承上发起因缘。故不揣自己庸碌无能。愚暗无智。再述要解。此大师自谦语。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贤。不敢与二翁。竞争其异彩。亦不必与二翁。强唱其同调也。

《序》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将释经文。五重玄义。]

(讲)此举喻。其喻是苏东坡游庐山诗。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有事有理。事者。事相。此山横看成岭。侧看则成峰。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山势各各不同。皆非尽见庐山全境。故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之中故。不能尽见庐山真境也。后云纵然不尽庐山真境。也许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理者。理性。东坡为五祖戒禅师后身。乃悟道之人。欲即事以显理。故吟此诗。以庐山喻理性。若峰若岭。皆不离庐山。喻若依若正。无非唯心所成。不识庐山真面目者。不识心性本来面目也。只缘身在此山中者。身亦在心性之中。故不见心性之全体。虽不见全体。亦许各见心性而已。楞严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即法法唯心之理。东坡乃即事显理。以诗说法也。

蕅公引此诗。喻弥陀经疏。以庐山喻弥陀经。以峰岭喻疏解。或谈理高远。或解释浅近。总是阐扬此经之理性。纵使不能将全体和盘托出。亦许亲见佛理。不失佛意也。四著解序文讲竟。

五解经玄义分五科 甲初释名 二辨体 三明宗 四明力用 五明教相

(讲)玄义。即经中玄妙之义。乃一经之纲要。先行提挈在前。发挥明了。至后经中余义。易于领会。天台宗解经。总以五重玄义在前。贤首宗解经。则用十门分别居先。此乃二宗解经之家法也。

甲初释名

《解》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

(讲)第一重玄义。即解释此经之名。佛说阿弥陀经。此题即前七种立题中。单人立题也。以能说所说。娑婆极乐。两土果人为名。释迦弥陀。皆是究竟极果。大觉悟之人也。

《解》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

(讲)此土。指吾人所住娑婆世界。以释迦牟尼佛。为能说教利生之主也。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者。诸佛虽大悲平等。而我佛偏悯极苦众生。故发愿生此娑婆。五浊恶世。示现成佛。以先觉下三句。即成就佛道之义。前云必要三觉圆满。方得称佛。

以先觉者。即自觉。自己先能觉悟也。觉后觉者。即觉他。觉悟其他一切众生也。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即觉满。觉行圆满。觉至一心本源。是谓大圆满觉。入佛知见。佛知真知。无所不知。佛见真见。无所不见也。

此三句。即解佛字要义。佛字。乃超九界以独尊之号。自觉。超六凡法界众生之不觉故。觉他。超声闻缘觉二乘法界。不能自觉觉他故。觉满。超权实教菩萨法界。虽能自觉觉他。而觉行未曾圆满。乃至等觉菩萨。喻如十四夜月。比之十五夜。尚差一等故。惟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为三觉圆。万德具。超九界以独尊。堪称世尊。

《解》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讲)悦所怀者。乃畅悦所有怀抱。佛惟以度生为怀。今众生成佛之机已熟。可以为说。念佛成佛。难信之法。令得究竟脱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故悦也。

此二节解。即解成佛说法二事。如本经后文。佛呼舍利弗而告曰。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佛说此经。能为甚难希有之事也。

《解》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讲)阿弥陀。是本师所说。彼西方极乐世界之导师。导是引导化导。弥陀过去为转轮圣王。于世自在王佛会下。闻法出家。发四十八种大愿。第一愿。国中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乃至第四十八愿。他方菩萨。闻佛名号。即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总之以四十八愿。成就极乐依正庄严。接引信愿念佛众生。生彼世界。永阶不退者。即永远登不退地。而直趣佛果也。不退有三。一位不退。趣入圣流。不退坠凡夫地。二行不退。恒常度生。不退坠二乘地。三念不退。任运增进。证入如来地。凡生极乐者。皆得三不退地。本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故曰永阶不退。非独上品不退。乃至十念功成。带业往生之者。亦得不退也。

《解》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讲)梵语指印度语。劫初光音天人。下降于印度。因食地肥。足不离地。留为人种。光音天是梵天。印度人。称为梵天苗裔。故彼土语言。称为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但将寿命光明。二种而说。已解在前。要之弥陀功德。具有恒沙称性功德。智慧。已证一切种智。神通。具足三明六通。道力。已得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法。依报正报。种种庄严。说法。则转一切*轮。化度。则度一切有情。故云一一无量也。

《解》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讲)金口。指佛口为金口。以佛全体阎浮檀金之故。一切佛亲口所说。通名为经。经字是通题。对上佛说阿弥陀五字别题。是通别合为一题。教行理三。各论通别。今佛说阿弥陀经。经中所诠。信愿持名之教。与诸经不同。为教别。同名为经。故教通。依教所起之行。非观想观像二种。乃是持名之行。故行别。同归极乐。故行通。依行所契之理。有唯心四土。一凡圣同一居 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净土。四土差别。故理别。四土不出唯心。故理通。教行理三经。其义甚广。具如台藏所明。五重玄义第一重。释名讲竟。

甲二辨体

《解》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

(讲)第二辨体。即辨明此经所依之体。大乘经。对小乘说。乘是车乘。有运载义。法华经。有羊车。鹿车。牛车。以譬喻大中小三乘之法。更有大白牛车。譬喻最上一乘佛法。羊鹿二车。指声闻缘觉。可从凡圣同一居 土。运载至方便有余土。牛车。指大乘权教菩萨。可从前二土。运载至实报庄严土。大白牛车。指一乘实教菩萨。可从前三土。运载至常寂光净土。

诸大乘经。谈理深广。故皆以一乘实相为正体。如妙法莲华经。以实相为体。楞严经。以如来藏为体。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其余不必广举。名异体一。如来藏。一真法界。亦实相也。

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之体最深。最关紧要。不得不详细讲明。静心察听。自能领会。若明实相。是为悟大乘理。

先讲无相之实相。无相者。离虚妄相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非相即离相。意谓若见所有虚妄诸相。能离虚妄之相。即见真实之相。真实之相。即是法身如来。故曰即见如来。此即无相之实相也。

次讲无不相之实相。无不相者。不是没有真实相也。诸法虽妄。妄中有真。诸法生灭。生灭之中。有个不生灭性。凡虚妄生灭者。皆差别相。真实不生灭者。乃平等相。此即无不相之实相也。

如上所讲二种实相。今以譬喻明之。经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譬喻者。以易知之事相。譬喻难知之理性。令难知者。亦成易知也。且试举金与金器。譬喻无相之实相。及无不相之实相。世间所有一切诸相。种种不同。如金器各有相状不同。有生有灭。一一金器。皆可改造。所有诸相。皆虚妄不实之相。无相之实相。无字。当作离字解。若离却金器。瓶。环。钗。钏。虚妄之相。即见金之实相。法中。若离却世间。诸法虚妄之相。即见真如实相。故曰无相实相。○又。一切金器虽然千差万别。于差别异相中。不是没有平等之一相。瓶。环。钗。钏。差别相也。真金。平等相也。真金是一。能成无量器。无量器。不出一金。即依金作器。器器皆金。诸器差别相上。不是没有金之平等相。法中。即世间诸法差别。虚妄相上。不是没有真如平等真实之相。故曰无不相实相。是实相。为诸法所依之体。亦为诸大乘经正体。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者。此正指现前念佛之一念心性。心有灵知之用。性乃不变之体。用不离体。故合称心性。下不在内外中间。过现未来等。是教人必须深研痛拶。自有一番消息。不可徒落语言。作道理领过。今当以二义释之。一本空义。即无相之实相。以现前一念心性。本自空寂。故不在内外中间三处。如二祖神光。断臂求法。求初祖达磨。为他安心。初祖伸手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即时回光返照曰。觅心了不可得。初祖云。与汝安心竟。不可得。即本空义也。

二常住义。即无不相之实相。以现前一念心性。常住本然。不属过现未来三际。此之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不生不灭。故三际悉皆不属。此常住义也。无生论云。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即法界。达此者。由持名念佛。而悟实相也。

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者。离一切虚妄相也。如楞严经。空如来藏。空诸一切妄染之法是也。古人悟道云。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此中即香味触法。而非香味触法。且道是甚么。试参看。

《解》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其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讲)此即不落空有二边。全归中道。承上不在三处。不属三际。故曰觅之了不可得。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也。又古德云。内外追寻一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故曰不可言其无。此不落空边也。

具造百界千如者。具是理具。造是事造。理即心性不变之体。事即心性随缘之用。谓吾人一念心性理中。本具百界千如。喻如海水本具百浪千波也。若约随缘之用。事上则造作百界千如。喻如水随风缘。而起百浪千波也。

喻中虽明。法中未了。何谓百界千如。吾人一念。具足十法界。四种圣人法界。一佛法界。二菩萨法界。三缘觉法界。四声闻法界。更有六种凡夫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合为十法界。每界各具十界。则成百界。○千如者。一界有十如是。法华经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百界各具十如。是则成千如。复有假名一千。正报一千。依报一千。共有三千。复有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古人云。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一居 一念也。不可言其有者。以百界千如。种种差别。惟一真如。各无自体可得。故不可言其有也。此不落有边也。

《解》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非离此别有自性。

(讲)上二句言性离妄相。下三句言相不离性。缘虑分别者。是心缘念虑第六意识能分别心也。又此心能攀缘尘境。思虑分别也。此心有明了意识。独头意识。二种差别。明了意识。同前五识。俱时而起。缘五尘境界。又名五俱意识。独头意识。缘法尘独影境。即前五尘落卸影子。二种意识。俱有分别。又名妄相心。上二句即起信论所云。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

而缘虑分别下三句。一切诸相。不能离此心性。别有自性可得。喻如水若无风。本无波相。因风波起。波相不能离水。别有波之自性也。

《解》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讲)此段结成圆融中道。实相妙理。以要言之。实相。离一切诸法之相。实相。即一切诸法之相。离约真谛真空说。离一切幻相。故为无相之实相。即约俗谛妙有说。即一切诸法。故为无不相之实相。正说真空无相。不坏俗谛。即真不碍俗。正说俗谛妙有。不坏真谛。即俗不碍真。真俗圆融无碍。无名立名。不得已强名实相。

《解》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讲)实相之体。不落二边。寂是空义。照是有义。非寂非照。即非空非有。不落空有二边也。又。寂是不变义。照是随缘义。而复寂而恒照。即不变常随缘。照而常寂。即随缘常不变也。

《解》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讲)此四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即是如来身土。照而常寂。此句重寂字。寂者不动之义。故强名常寂光土。土亦有不动义也。寂而常照。此句重照字。照有随缘义。故强名清净法身。身亦有随缘义也。

常寂光。是四土之一。前三土。不离常寂光土。常即法身德。常住不灭。寂即解脱德。寂然不动。光即般若德。光明遍照。清净法身。有自性清净法身。一切众生之所同具。有离垢妙极法身。十方诸佛之所独证。

《解》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

(讲)此二句。明吾人一念心性。又即如来法报二身。法身清净不动。故合寂义。报身光明遍照。故合照义。○问。上科以法身合照。此科以法身合寂。岂不自相矛盾。答。法身有随缘无相二义。上科身土对论。法身随缘合是照。寂光不变应属寂。此科法报对举。法身无相合是寂。报身有相应属照。并非前后相违。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照寂。名报身。

(讲)性德属性具之德体。如在矿之金。修德属修成之德相。如出矿之金。法身本有。不假修治之功。故性德寂照。名法身。报身修成。惑净智圆方显。故修德照寂。名报身。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

(讲)又修德照寂。照属智。寂属理。用始觉智。照本觉理。照彻心源。得根本智。又名理智。又名实智。成自受用报身。依根本智。起后得智。又名事智。又名权智。现他受用报身。故曰照寂。以智契理。始本合一。依法垂报。名受用身。

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者。即不动寂场。而游鹿苑。仍现丈六比丘相。为小乘弟子。说四谛法。名应化身。

《解》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实相无二。亦无不二。

(讲)上文所举寂照。身土。性修。真应。理具。事造。悉皆不二者。因不出一念心性故也。无非实相者。即楞严经所云。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

实相无二者。以实相之理。本是平等一相。放曰无二。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亦无不二者。从理起事。事应无量。故曰亦无不二。上句约理。下句约事。

《解》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讲)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辞。承上亦无不二之故。实相举体随缘。作十方国土之依报。作十界圣凡之正报。作法报二身。作自他诸相。乃至超略之辞。超略其他不说。但就本经而说。作能说之释迦。作所说之弥陀。能度之佛。所度之生。能信之心念。所信之法门。能愿之愿乐。所愿之极乐。能持之身口意三业。所持之阿弥陀佛号。能生之三种资粮。所生之四种净土。能赞之释迦诸佛。所赞之极乐依正。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现。

此科作字。应贯下诸法到底。喻如依金作器之作字。一金能作众器。众器不出一金。喻实相能随缘。而作依正等诸法。诸法无不是实相。故曰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此段之理。与诸大乘经同。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古德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皆此义也。故随拈一法。体即法界。以此而知。一句弥陀名号。亦复体即法界。此经亦复体即法界。故以实相为此经之正体也。五重玄义。第二辨体讲竟。

甲三明宗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

(讲)第三明宗者。五重玄义。此当第三。须当显明。此经之宗旨。宗者要也。即经中所立之行。故曰宗是修行要径。行门无量。必择其要。古德云。念佛是修行捷径。持名念佛。又为径中之径也。

会体枢机者。体。即上科所辨之正体。有谓宗即是体。体即是宗。此言不当。要知体是理。宗是行。体为宗依之体。宗是显体之宗。宗体不即不离。故曰宗是会体枢机。门之开闭由枢。一弩一之发动由机。以枢机喻宗。则宗是会体之要行也。

而万行之纲领也三句。而字转语之辞。此经以信愿持名为宗。余常言持名一法。为大总持法门。三学全该。六度具足。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故此经之宗。为万行之纲领。纲者。网之纲也。提其纲。则网中众目自张。领者。衣之领也。挈其领。则衣之襟袖自至。故辨体之后。应须辨宗也。

《解》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讲)此经信愿行三资粮。为修行之宗要。三资以信为首者。以信为道源功德母故。又五根。十一善法。亦皆以信居先。至吾人学佛阶级。信解修证。亦必以信为入门。三资若非有信心。不足以启愿。若非有愿力。不足以导行。若非有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明所信。即平日所信。西方极乐。依正庄严。皆为弥陀愿行之所成就。既念佛往生。亲见胜境。乃证所信也。

《解》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

(讲)经中佛呼舍利弗。而告之曰。西方有极乐世界。有弥陀现在说法。复广陈行树。栏楯。罗网。楼阁。宝池。莲华。天乐。金地。天华。众鸟风树说法。皆广陈极乐之依报世界。种种庄严。○经中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下。征释无量光。无量寿。罗汉菩萨。亦复无量。众生生者。皆得不退。一生补处菩萨甚多。皆广陈极乐之正报主伴。种种庄严。广陈依正种种庄严者。正欲令闻者以生信也。

次劝发愿以导行者。经中佛告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此即佛劝众生。发愿导行之文。有愿方能起行故也。

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者。经中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示持名念佛之法。从一日至七日。克期取证。而得一心不乱。临终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以径登不退也。

《解》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讲)此总标信愿行三资。能信之心是一。所信自他因果事理不一。愿则厌苦欣乐。行则但持一句佛号。求得一心不乱。即求证念佛三昧也。

《解》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一团一 。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

(讲)信自者。以心性为自。乃对其他一切而说。即是信我现前一念真心。以为自也。此心本不是世人所认。四大身内之肉一团一 。亦不是世人所认。缘尘分别之影事。此二种皆非真心。世人多皆认假为真。及认妄为真。学者须从这里。好好研究一番。死尽偷心。不可草草过去。

何谓认假为真。世人皆认身内肉一团一 假心。以为自心。且试问于人曰。汝心在何处。彼必以手指其胸曰。在这里。此即是认胸间一一团一 肉。状如倒挂莲花。昼开夜合者。以为自心也。此肉一团一 心。是假非真。有生必灭。终归烂坏。非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此肉一团一 心。亦无作用。我说此言。定有许多人不信。必曰此心能知。何以说为无用。我曰无知。不妨试验看。若是有知。此心在人身内。未烂未坏。皆当有知。何以世人乍死。此心仍在。即不能知。足证能知者。非此心。说有知者。非事实也。何谓认妄为真。世人皆认缘尘分别影事。以为自心。且试问于人曰。汝有心否。彼必答曰。谁人无心。再问曰。汝以何为心。彼必曰。现前能缘尘境。种种分别者。即我心也。此正是认妄想为真心。是为不觉之凡夫。同楞严会上。佛问阿难。曰汝目可见。以何为心。阿难答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言。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此即认妄为真。致受长劫。生死之患。

现今信自者。即信自己本有常住真心。不是肉一团一 之假心。亦非缘影之妄心。乃是竖穷三际。无有初后。横遍十方。无有边涯。之真心也。真心具不变随缘二义。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喻金体不变。随缘而成众器。虽随缘成器。金体依然不变。吾人真心。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亦复如是。

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者。真心包裹太虚。周遍沙界。楞严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又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当知空界。本自心所现。西方极乐世界。亦自心所现。

《解》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讲)真心本来广大周遍。我等虽然在迷。此心不失。昏谓昏于无明。迷谓迷却真俗中三谛。起种种颠倒。五住地惑。依惑造业。依业受苦。轮转不休。苟能一念回心者。回昏迷倒惑之心。专持佛名。横超三界。持至事一心不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凡圣同一居 。方便有余。二种净土。持至理一心不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实报庄严。常寂光。二种净土。更无丝毫疑虑。是名信自。即信唯心之净土也。

《解》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讲)信他者。以教为他。信释迦无诳语。佛具五语。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弥陀无虚愿。四十八愿。愿愿圆满。方成正觉。果后一定不违本愿。六方诸佛。广长舌相。乃因中不妄语。所感之果相。无二言者。即诸佛异口同音。故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者。即依诸佛所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决志求生净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解》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一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讲)信因者。以念佛为因。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故曰犹为成佛种一子。又佛世一老人。投佛出家。舍利弗以慧眼观察。其人八万劫来。毫无善根。不度出家。老人闻言。自悲障重。放声大哭。佛呼而问何故。老人即以尊者之言。奉白于佛。佛饬舍利弗。度其出家。舍利弗言。佛前谕嘱。无有善根之人。勿许出家。此人八万劫来。毫无善根。佛何以许度出家。佛云此人。八万劫前为樵夫。在山采薪。见一虎来。即攀上树以避之。虎过。念南无佛一声。即此念佛善根。今已成熟。可度出家。后得阿罗汉果。散心称名尚然。反显念佛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况字。即反显义。是名信因。

《解》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讲)信果者。以往生为果。深信净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从念佛三昧真因。而得往生实果。文中四种譬喻。二喻依因感果。二喻果不离因。决无虚弃者。有念佛之因。必得往生之果。决定功无虚弃。但肯念佛。必得往生。是名信果。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讲)信事者。以境为事。境由心现。深信心无尽故。依心所现之境亦无尽。实有极乐世界。在此土之西。最极清净庄严。虽云过十万亿佛土。亦非心外。○不同庄生寓言者。寓是寄寓。又托也。寄托之言。虽有其名。实无其事。如庄子南华经云。有人名混沌。生而无七窍。人怜而凿之。七窍有而混沌死。有其名。而无其人。故为寓言。佛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有。非寓言。亦非理想。故曰信事。

《解》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

(讲)信理者。以法界为理。深信十万亿土。无量事境。实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介尔者。微小之谓也。以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然微小。体即法界。本来广大周遍。实无有外。喻如虚空广大周遍。虚空无外。一切世界。皆在虚空之内。心性广大周遍。心性无外。极乐即心内之极乐。故曰不出。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一交一 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讲)此文具四法界。一念心性。是理法界。所现极乐。是事法界。全事即理四句。是理事无碍法界。我心遍故三句。是事事无碍法界。一室千灯。即喻事事无碍之义。

又深信西方。依报世界。正报佛生。主即弥陀。伴即菩萨声闻人天。皆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所现之影。性心如镜。西方依正。如镜中之影像。全事即理者。事依理成。事不离理。故即理。如一切金器。依金而成。器不离金。故众器即是真金。○全妄即真者。妄依真起。妄无自体。全体即真。如冰依水起。冰无自体。全冰即水。○全修即性者。修德属始觉智。性德为本觉理。依理起智。全智即理。如依镜有光。镜光即镜。○全他即自者。他指诸佛众生。自即自心。谓不独我之正报身心。与我之依报世界。是我自心所现。即诸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他之依正二报。亦即是我自心所现。此中四句。皆是事不碍理。理不碍事。理事无碍法界。

我心遍故下。事事无碍法界。我之心性随缘。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佛心。众生心。亦随缘。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事与事。亦得无碍。故立一譬喻。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相遍满。重重一交一 相摄入。一光遍多光。多光遍一光。多光摄一光。一光摄多光。光光相融。不相妨碍。即法界十玄门中。一多无碍法门。如是信者。是名信理。上六种信讲竟。

《解》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

(讲)此明二种愿。愿离娑婆。愿生极乐。娑婆极乐。两土秽净。皆由自心染净业所感。觉林菩萨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古德云。娑婆心险。感陵谷之高深。极乐心平。致宝地之如掌。此皆即理之事。自心所感之秽。应生厌离。自心所感之净。应生欣求。欣厌二字。即是愿。

厌字。是修行基础。若无厌离。那得欣求。如世人不厌生老病死苦。自然不会求出生死。不思修行。世人对此世界。不生厌者。皆是不觉悟也。第一不觉悟。人生是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外。还有种种诸苦。说不能尽。身是众苦之本。为众苦所集故。○第二不觉悟。人生是空。任汝功名富贵。无非大梦一场。“万贯家财带不去。一双空手赴幽冥。”○第三不觉悟。人生无常。人生上寿。不过百年。善导大师云。“任汝千般快乐。无常总是到来。”佛问弟子云。人命在几间。一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呼吸间。佛言子知道矣。○第四不觉悟人生无我。个个都认此身为我。处处爱我。贪著五欲。贪财为我受用。贪色为我娱乐。贪名为我荣耀。贪食为我滋养。贪睡为我安息。不知此身。四大和合。假名为我。毕竟无我可得。果能觉悟。人生苦。空。无常。无我。深生厌离。则厌堪为入道之门也。

《解》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

(讲)前四句明有欣厌。便有取舍。厌秽者。厌娑婆浊恶之秽。欣净者。欣极乐庄严之净。欣厌二字。即是信愿行之愿。既厌秽。必须愿舍。既欣净。必须愿取。如何是舍至究竟。方无可舍。必须求出娑婆。横超三界。则永离众苦。方是更无可舍。如何是取至究竟。方无可取。必须求生极乐。直上九莲。则但受诸乐。方是更无可取。以现前方便欣厌取舍。而至究竟不取不舍也。前欣厌取舍。是即理之事。后取舍究竟。是即事之理。

故妙宗下引证。妙宗钞问云。至理微妙。不垢不净。无取无舍。今立垢净令人取舍。既乖妙理。即非上乘。答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辙者车路。此中问意。乃偏理而废事。答处乃即事而达理。

我等发心修行。但老实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极乐。从事实上做起。最为稳当。千万不可执理废事。莲池大师云。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解》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讲)设使世人念佛。不从事相发愿。舍秽取净。但重理性。不取不舍。此即执理废事。亦是不离取舍。何以故。执理就是偏取于理。废事就是偏舍于事。取舍宛然。既废于事。理亦不得圆通。岂是大乘。理事无碍之道耶。

若达全事即理下五句。谓若能了达全事即理。具大乘正信者。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全体法界。此文当举喻以明之。若能了达全波是水。则水是水。波亦是水。水波虽有二名。同一湿性。而念佛舍秽取净。正是起大乘正信。而发大乘宏愿。故次信而明愿也。

《解》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讲)此正明妙行。执持名号。即是求生净土之妙行。行深则得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固难。而理一心不乱尤难。事理一心不乱。详讲在后若七日下。持名是修法。不乱是成功。

名谓假名。德乃实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实德。如念阿弥陀佛。光寿即佛之实德。佛之实德无量。略举光寿二者。佛器亦贵重。器依金成也。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者。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上二句。六字洪名。万德具足。下二句。一心念佛。六度齐备。故曰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也。

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者。散乱心称佛名号。已纳佛种于八识田中。时节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执持。即一心执持佛号。念念相续。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登不退地。故曰执持登不退也。

《解》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讲)此下校量行妙。先示诸行。然诸经中。有示净土之行。种种不一。故曰万别千差。观像。即般舟三昧经。示观像之法。观想。即十六观经。观想西方。依正诸法。礼拜。供养。五悔。即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此两愿。摄属礼拜。既礼拜。必恭敬称赞也。三者广修供养。此愿属供养。

五悔者。一忏悔。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五发愿。后四亦名悔者。以五者皆能悔过灭罪故。四者忏悔业障。此愿属五悔第一忏悔。五者随喜功德。此愿属五悔第三随喜。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此两愿摄属五悔第二劝请。既请佛说法。必请久住世间也。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此两愿。摄属五悔第五发愿。十者普皆回向。即回向众生。同生净土。同证真如。同成佛道。此愿属五悔第四回向。

六念等者。一者念佛。为慈悲导师。二者念法。乃诸佛所师。三者念僧。是人天福田。四者念天。得长寿安乐。五者念戒。能清净三业。六者念施。能普济有情。此六念是十六观经。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之一。三种者。一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等字。即等前二种。以及万善。皆可庄严净土也。奉劝念佛。必宜正助双修。以念佛为正修。以余行为助道。所修余行。回向发愿。亦得往生。故曰。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解》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讲)此显持名。先示诸行不及持名。以持名具足事理二妙。堪称妙行。唯者独也。独显持名一种法门。收机最广。普被三根。下手最易。但持六字。此二乃事妙。下三为理妙。方便者。对机修法也。持名念佛一法。念念即佛。不落三乘诸行。故为第一方便。了义者。大乘显了之义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第二义门。故为无上了义。圆顿者。圆融顿超之法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偏渐阶级。故为最极圆顿。

故云下。譬喻清水珠。能清浊水。珠到水清。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以喻佛号能治乱心。故曰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解》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其四种净土之相。详在妙宗钞。及梵网玄义。兹不具述。俟后释依正文中。当略示耳。

(讲)此结三资。信愿持名。以为一乘实教之真因。同一居 。方便。实报。寂光。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圆修之妙果。宗者。具足因果。今举三资之因。有因便有果。而四土之果。必随之。故此经以信愿持名为正宗。其四种净土下。如文易知。五重玄义。第三明宗讲竟。

甲四明力用

《解》第四明力用。此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

(讲)先总标力用。即功能力用。达默法师。以力言功。以用言德。此经以往生为功。以不退为德。经中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仅上三土不退。即同一居 土。亦得圆证三不退。既生彼国。即是最后身。可以入补处位。疾趣菩提。

《解》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一居 土。分三辈九品。

(讲)此下别明力用。有往生四土。不退四义不同。四土者。一凡圣同一居 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土。每土各论九品。皆以念佛之勤惰。功行之浅深。而分品位之高下。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四句。此先明凡圣同一居 土之相。极乐同一居 。与娑婆不同。娑婆此土。有六道凡夫。二种圣人。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后三名三恶道。阿修罗。善恶杂修。人天为善道。二圣者。一实圣。即已证三乘圣果。未入涅槃者。二权圣。即四圣法界。示现人天等道度生者。凡圣杂居。故名凡圣同一居 土。极乐此土则不然。虽有凡夫。纯是念佛净业得生。非是有漏业感。但有人天。无四恶趣。亦无四空。外道。魔王等天。纯入正定聚。无不定聚。及邪定聚。但见思烦恼未断。且名凡夫。圣人亦有权实可知。若执持名号。是修法。断见思。即力用。未断者。于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未断故是凡夫。虽是凡夫。横超三界。带业往生。能了生死。不同娑婆。定要断尽见思。竖出三界。方了生死也。或散即名字位。或定乃观行位。于同一居 土分三辈九品。此土以见思二惑分九品。方便有余土。以尘沙惑分九品。实报寂光二土。以无明分九品。

《解》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土。

(讲)此明方便有余土之相。极乐此土。与娑婆亦复不同。娑婆必须超出三界。凡圣同一居 土外。三乘圣众。修方便道之所游居。但离三界内生死。未断变易生死。但断三界内见思烦恼。未断尘沙无明。以烦恼生死。二皆有余。故名方便有余土。依天台宗所判。有九人生此土。藏教二乘人。通教三乘。别教三贤位。圆教十信位。皆断见思烦恼故。○若约净土。但出娑婆三界。不出极乐同一居 。极乐此土。纯是大乘菩萨。经中虽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此皆大乘阿罗汉。非是定性声闻。以其但断见思惑。未断尘沙无明。故名方便有余耳。

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者。此约功行。见思任运先落者。此约断惑。此节意义。极关重要。不可不明。我等修持净宗之人。但求一心念佛。不要求断惑。持至事一心不乱之时。见思二惑。任运先落。即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而然。可以横超娑婆同一居 秽土。而生极乐方便净土也。

如何是事一心不乱。事者。念佛之事相。一是纯一。乱为杂乱。令依事相法门。以能念之心。专念所念之佛。心口相应。非同口念。而心不念。又非同心念。而心不一也。既一心系念。六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无间。名为事一心。一心是功用纯熟。不乱即三昧成就。梵语三昧。此云正定。不乱即正定。亦即念佛三昧也。

《解》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

(讲)此明实报庄严土之相。亦名实报无障碍净土。全性起修。称性所感。真实果报。色心自在。身土互现。身能现土。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土能现身。于微尘里转大*轮。称性庄严。无障无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所游居。必由全性起修。而至理一心不乱。豁然大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方生此土。乃至破四十一品无明。位居等觉。亦属此土。位位皆得分证。常寂光净土。

如何是理一心不乱。理者。净宗之理性。即达理念佛。称性念佛是也。了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所双亡。心佛一致。不住有念。不落无念。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无念而念。念即无念。唯是一心。寂然不动。是之谓理一心不乱也。

《解》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

(讲)此明常寂光净土之相。常寂光土。即如来所证三德秘藏。究竟涅槃。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不迁故。寂即解脱德。一切尘劳永寂故。光即般若德。般若光明遍照故。三德不离一心。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是证常寂光净土。

若无明断尽者。四十二品无明。生住异灭四相。悉皆断尽。如起信论云。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则是上上实报。即实报土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即至究竟位。而证究竟无上菩提。究竟无余涅槃。常寂光净土也。往生四相讲竟。

《解》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

(讲)此明不退四义。本来只有三不退。今加毕竟不退。故成四义。特显佛号功德。念佛功德。二皆不可思议也。

一念不退者。念念流入如来果海。已破无明。已显佛性。用中道观智。破一品根本无明。显一分三德佛性。正因佛性。理心发。显法身德。了因佛性。慧心发。显般若德。缘因佛性。善心发。显解脱德。是谓圆发三心。圆证三德。开佛知见。径生实报上上品。分证常寂光土。

《解》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

(讲)二行不退者。度生之行一精一进。不退堕二乘地也。见思我执之惑既落。而尘沙法执之惑亦破。尘沙二字。从喻立名。此惑能障化道。化道多故。如尘若沙。须修假观。此惑可破。见思既落。即生方便有余土。从空出假。涉俗利生。常修度生之行。上求佛道。故曰进趋极果。

《解》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一居 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

(讲)三位不退者。娑婆与极乐不同。此土要破我执。断见思。证阿罗汉。辟支佛果。已经成圣。不退堕凡夫地。名位不退。彼土则不然。不必一定断惑。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功成。亦得带业往生。从此娑婆同一居 秽土。横超西方极乐同一居 净土。于九品莲华托质。永离退堕之缘。即圆证三不退。此点要注意。华开见佛。以常见佛故。念念求成佛道。证念不退。永离念退缘。以常闻法故。乐修大乘之行。证行不退。永离行退缘。以常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观摩薰陶证位不退。永离位退缘。

《解》四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

(讲)四毕竟不退者。以显佛号。经名。不可思议功德。不论至心念。散心念。有心念。无心念。或解义。不解义。只要佛名经名。一经历到耳根。纳入八识藏中。即成善根种一子。永远不坏。假使过千万劫后。善根成熟。毕竟因斯得度。如佛世一老人。八万劫前。因畏虎扒上树避难。虎过念南无佛一声。以此善根成熟得度。故曰因斯度脱。

下立二喻。一喻普及。如闻涂毒之鼓。远近闻者。皆要丧命。古云。欲挝涂毒鼓。须佩返魂香。二喻不坏。食少许金刚。决定不得消化也。四不退四义讲竟。

《解》复次只带业生同一居 净。证位不退者。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处。

(讲)此判较力用。前二句指往生之人。不讲上三土。只论带业往生。同一居 净土。证入位不退之者。皆与补处俱。虽证位不退。亦具行念二不退。经中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乃至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与俱会。必学利生之行也。末二句亦皆一生。必补佛位者。指虽生同一居 。即登补处。必补佛位。念念入佛果海。

《解》夫上善一处。是生同一居 。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

(讲)此段乃要解眼目。带业往生。即与上善俱会。一生补佛。是生同一居 。即已横生上三土。是居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念佛法门。称最圆顿者。即在此也。

《解》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阶者。不可同日语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讲)此与宗教较量。如斯力用者。即圆证三不退之力用也。千经万论所未曾有。此与诸教较量。从来未经道彻。即八万四千法门。念佛第一。较彼顿悟正因五句。此与宗门较量。沩山文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顿悟正因者。拣非渐悟。及与邪因也。渐悟不易。况顿悟乎。纵使顿悟正因佛性。能入名字位中。仅为出尘阶渐。若未得分证位。尚恐有退。即使生生能得不退。由名字位。入观行相似分证之位。始可期望。趣进佛阶。何如念佛。横超娑婆三界。横生极乐四土。圆证三不退也。不可同日语者。比较力用不齐。未可相提并论。末二句诰诫之辞。谓参禅学教之士。为何勿思察。不及早念佛。五重玄义。第四明力用讲竟。

甲五明教相

《解》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萨藏摄。又是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

(讲)已知此经力用殊胜。未审何为教相。教相即佛教之法相。教海汪洋。不出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声闻藏。佛对小乘机所说。又为半字教。菩萨藏。佛对大乘机所说。又为满字教。此经是菩萨藏。大乘圆顿教所摄。以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此经佛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故非藏通二教。又横生四种净土。圆证三种不退。位居补处。一生成佛。亦非别教。

又是无问自说。乃是十二分教中。无问自说教。此经圆顿中。最极圆顿。无人能问。故佛观察时机既至。无问自说。是彻底无缘大慈。之所加被摄持。特向大智舍利弗。而告之曰。有西方极乐世界。有弥陀现在说法。此为持名念佛。从出之大原。乃金口所亲宣之妙法也。

能令末法多障有情者。我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住世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有情。三障具足。一惑障。二业障。三报障。既具三障。故名多障有情。佛令多障众生。修念佛观。求生净土。是谓依斯径登不退。径是捷径。持名念佛。是径中径。姑勿论念到事理一心不乱。但十念功成。皆得带业往生。圆证三不退也。

《解》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佗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讲)大无量寿佛经云。当来经法灭后。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经法灭时。楞严经首先灭。然后诸经相继灭尽。特留佛说阿弥陀经。住世一百年。凡念一遍者。皆得往生净土。以此广度含识。含识即含灵抱识。乃有情众生之别称。此经灭后。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现在虚空之中。众生业重。虽见不肯念。有人发心念一句者。即得往生。如地狱中。能念一佛名号。即得出离地狱。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者。梵语阿伽陀。此云普去。是妙药之名。此药能普去众病。故称总持。喻此经持名之法。能治众生一切烦恼心病。三根普被。六度全该。故我常称此经。为大总持法门。念佛为大总持修法。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念佛法门。何为绝待。能念之心。心即是佛。所念之佛。佛即是心。能所双亡。心佛一体。绝诸对待。圆融无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

《解》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讲)华严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此经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为华严深奥之藏。法华经偈云。但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又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此经专示持名念佛。圆证三不退。必得成佛。故为法华秘密之髓。

一切诸佛心要。不出我现前念佛之心性。菩萨万行司南。亦不出我一念心性。万行虽多。以心为主。如指南针。依此而行。故称司南。皆不出此者。即诸佛菩萨。所修所证。皆不出此经。此经体即法界。法界无尽。故叹述亦莫能尽。智者当自知之。不必广明。五重玄义。第五明教相讲竟。合大科。五解经玄义讲竟。

六正释经解

(讲)此后入文。正释本经要解。因本经文浅义深。莲池大师著疏钞。幽溪大师著圆中钞。乃将妙义。阐发无遗。蕅公以二书。文富义繁。初机浅识。莫测高深。故有要解之作。文虽简。而义仍丰。许多入理之谈。亦不易领解。特于讲演时。命度徒明旸。笔而记之。或可为披阅要解。及修净宗者之一助也。

文三分 甲初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解》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腑脏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

(讲)经文之分三分。始于道安。证于亲光。上古讲经。随文释义。不分科判。迨道安法师。将经文。分为序正流通三分。众议其非。多不肯从。后唐玄奘法师传来。亲光菩萨佛地经论。亦分三分。初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名异义同。后人称为弥天高判。今古同遵。

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下明三科之要。复举喻显之。序如首。五官具存者。五官为百骸之总。观其五官。便知此人。智愚善恶。序分亦复如是。观其序分。便知此经。大小偏圆。○正宗如身。腑脏无阙者。六腑五脏。皆在身中。极关重要。正宗分亦复如是。一陈依正庄严以启信。二劝应求往生以发愿。三示执持名号以立行。三种资粮要义。皆在正宗分中。亦为净土重要之义。○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者。人有手足。方能运动行走。流通分亦复如是。流传万古。通达十方。即流通今后。无有滞碍。故以一人喻一经也。

《解》故智者释法华。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又一时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

(讲)此引证初中后三善。智者。乃天台宗祖师。名智顗。字德安。系颍川人。其母梦五色彩烟萦怀。而生师。及诞光明照室。目有重瞳。卧必合掌。坐必向西。诚非常人也。十八岁出家。日诵法华经。诣光州大苏山。礼慧思大师。思一见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今复遇矣。即示普贤道场。顗于此行法华三昧。诵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一精一进。是名真法供养。寂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得一旋陀罗尼。后立天台宗。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创立三止三观。一生宏扬法华。著三大部。享寿六十七岁。后坐脱于石城寺。

释法华经。亦分三分。第一序品为序分。从第二方便品。至第十七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止。为正宗分。从后至第二十八普贤菩萨劝发品。共十一品半为流通分。即为初善中善后善。

又一时下。指智者大师。先将全经二十八品分三分。又有一时。讲法华经。则将述本二门。各分序正流通三段。法华一经。前十四品。乃迹门开权显实。迹者。即释迦今生。示现成佛之事迹。开三乘之权教。显一乘之实理。○后十四品。乃本门开近显远。本者。乃释迦久远。早成佛道谓之本。开如来之近寿。显本地之远寿。迹本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者。第一序品。全为迹门序分。第二方便品。至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共八品为迹门正宗分。第十法师品。至第十四安乐行品。共五品为迹门流通分。第十五从地涌出品前半。至弥勒菩萨已问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当。因是得闻。乃本门发起序。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至第十七分别功德品止。共二品半。乃本门正宗分。从第十八随喜功德品尽经。有十一品。皆为本门流通分。

《解》盖序必提一经之纲。流通则法施不壅。关系非小。后人不达。见经文稍涉义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

(讲)此乃寄责疏家。分科未善。蕅公对本经。所分三分。与人不同。故首明三分。皆属紧要。引法华为证。以显初中后善也。

甲初序分为二 乙初通序 二别序

(讲)通序者。通于诸经皆具故。即六种成就。又名证信序。有此六种证明。方信此经乃为佛说。又名经后序。是佛说经之后。佛临涅槃时。阿难问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示云。如是我闻等。六成就者。具足六种。法会方得成就故。别序者。别于诸经不同故。惟此经是此序。为本经发起因缘。又名发起序。亦称经前序。是说经之前。序述缘起也。

乙初通序分二 丙初标法会时处 二引大众同闻 今初

(讲)标弥陀法会。科中但云时处。文具信闻时主处五成就。乃从略也。

《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解》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佛标教主。舍卫等。标说经处也。

(讲)此总标五种成就。标者表显也。如是标信顺者。阿难结集经时。大众请云。如尊者所闻。当如是说。阿难答云。如是当说。如我所闻。故为信顺。乃表其信实。以顺众心也。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居其首。○我闻标师承者。师资一堂。面命耳提。亲承金口施教。非辗转传闻也。○一时标机感者。时至机熟感应道一交一 。良时嘉会。大法当宣也。○佛标教主者。佛自觉已圆。然后觉他。以为应机施教之主。○舍卫等标说法处者。舍卫是波斯匿王都城之名。此翻丰德。有谓国觉四德。多闻。解脱。财宝。五欲。四皆丰足。余以财宝五欲。未可称德。将丰德二字。要分开说。当云国多财宝五欲之丰。人有解脱多闻之德。祇树。是只陀太子之树。给孤独园。是给孤独长者。金砖布地。所买之园。供养佛僧。为佛说法之处。

《解》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

(讲)此别释如是。不变名如。无非曰是。实相妙理。乃指本经正体。实相者。真实之相也。远离虚妄名相故。妙理者。妙性理体也。并非一切事相故。此体非古非今。不属古今。故古今不变。名之为如。譬喻虚空。非明非暗。不属明暗。而明暗不能变也。

依实相理。求生净土四句。实相妙理。并非他物。即现前一念心之自性。依此心性念佛。求生净土。能念是实相心。所念是实相佛。能求是实相信愿。所生是实相净土。即前辨体文中所云。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故谓决定无非。曰是。

小字批云。悟此者少。达默法师曰。真实不多也。世人但知实相无念。而不达无所不念。又但知实相无生。而不达无所不生。今依此无所不念。故念佛。无所不生。故求生也。是之谓决定无非。曰是。

《解》实相非我非无我。阿难不坏假名。故仍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

(讲)此别释我闻。实相无相。故非同凡夫之有我。实相无不相。故非同二乘之无我。阿难乃随顺菩萨假我。随顺世间。假名为我。并无我见之与我慢。但不坏假名。故仍称我。非如凡夫妄执之实我。及与外道妄计之神我也。

耳根发耳识者。耳根。有浮尘胜义之分。浮尘是地水火风。粗四大所成。即今两耳。人人可见。胜义是清净四大所成。惟天眼圣眼能见。耳识依胜义根发。当知根无分别。识有分别。不可不知。唯识云。愚者难分识与根。

亲聆圆音。如空印空者。谓依耳根。所发之耳识。亲听如来所说圆音。佛一音具足众音。故称圆音。又佛音圆被众机。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称为圆。亲聆者。亲耳闻佛所说。非私淑诸人也。○耳识。亦第八识见分。映在六根门头了境。声尘是第八识相分。见相二分。不离自证分。今耳根发识。闻佛声教。以见分而取相分。是为自心取自心。故云如空印空。楞严经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解》时无实法。以师资道合。说听周足。名一时。

(讲)此别释一时。时无实法者。以时本无实体可得。乃依色心诸法假立。亦无一定长短。一夕之梦。经历一生。足证无实。○师资道合者。佛为师。弟子为资。以资之机。与师之教。机教相契。故为道合。自始至终。说听周足。是为一时。

《解》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天大师。名佛。

(讲)此别释佛在。佛者觉也。觉有三义。自觉。超六凡法界。众生之不觉。觉他。超二乘法界。但求己利。而不觉他。觉行圆满。即自觉行满慧足。觉他行满福足。超菩萨法界。三觉圆。万德具。证极无上菩提。福慧两足。乃超九界以独尊。为人天大导师。名之为佛。

原解略释在字。今补之。在者住也。行住坐卧。通名为在。应身。则应机示现。所以有在。若法身。则无在。无所不在也。

《解》舍卫。此云闻物。中印度大国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只陀。此云战胜。匿王大臣名须达多。此云给孤独。给孤独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只陀感叹。施余未布少地。故并名祇树给孤独园也。

(讲)此别释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本非国名。乃憍萨罗国之都城。因有南憍萨罗国同名。故以都城为国号。舍卫此云闻物。因国有财宝五欲之丰。人有多闻解脱之德。名闻各国。故以称焉。为中印度大国。波斯匿王所都也。梵语波斯匿。此云胜军。以其军胜诸国故。太子名只陀。此云战胜。适王奏凯班师。太子出世。故以字之。

给孤独。是匿王大臣。须达多长者之善名。因长者财富无量。常周给孤儿独夫。故称为给孤独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者。因须达多为儿聘妇。至邻国王舍城。珊檀那长者家。见其种种设备。非常忙碌。因问其故。珊檀那云。明晨请佛斋僧。今预办其供。须达多云。何者名佛。珊檀那云。净饭王太子悉达。十九岁出家。雪山修道。至三十岁。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具足三明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法。教化人天。有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现在竹园一精一舍说法。须达多闻佛。身毛皆竖。欢喜无量。即欲见佛。睡不安枕。佛放光照之。以为天亮。即起而行。将至佛所。天忽黑暗。疑云莫非妖邪惑我耶。遂闻空中有神告曰。汝善自前行。莫得迟缓。前行一步功德。胜过七车七宝布施。须达多信步前行。乃见佛身。金色晃耀。巍巍堂堂。在竹林外经行。须达多未知见佛礼仪。天人化现一人。绕佛三匝。礼佛三拜。须达多依仪敬礼。佛为说法。即证初果。便请世尊。来年至舍卫国说法。佛云来年已受瓶沙王请。复请后年。世尊应许。便问舍卫城外。可有清净园林。远离愦闹。能容千众处所否。须达多云。但愿世尊不弃。自当办之。须达多回国。沿途宣告。以至本国。想自己所有园林。皆不敷用。惟有只陀太子花园。围一由旬。宽广茂好。但太子必不肯卖。次日至太子所。赞佛功德。告以请佛。欲与买园之事。太子戏曰。长者财富无量。能将金砖布满园地。即算此园。为卿所买。金砖我亦不要。长者闻言称善。遂即辞归。用牛车装金砖以铺之。太子闻报遂异之。乃亲往观看。大生感叹。尚余少地未布。乃与长者面商。此地不必铺。愿与长者。共成供佛功德。长者不允。要独任其事。太子曰。卿虽金砖布满其地。树根金砖铺不到。树应属我。若砍树铺砖。又失园林之胜。况周围墙垣。亦复是我。何得不允共成。长者闻说始允。只陀施余未布少地。及诸树林墙垣。故称祇树给孤独园。有经称只桓一精一舍。有经称只垣一精一舍。各随所称。佛家有金砖布地之典。即出自须达多。初标法会时处竟。

丙二引大众同闻分三 丁初声闻众 二菩萨众 三天人众

《解》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

(讲)此别释听众。有声闻。菩萨。天人。大众同闻。非一人独闻。即六成就中。第六众成就也。声闻者。闻佛四谛音声而悟道。故得此名。有定性回心二种。即大小乘之分。定性属小乘。所作已办。生死已了。居灭已休。更不前进。耽著小乘涅槃之乐。不肯前趋宝所。求成佛道。是为定性声闻。

回心属大乘。回小乘心。向大乘道。出离化城。涉俗利生。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广修六度。普度众生。同诸菩萨。运智上求佛道。运悲下度众生。是为回心声闻。

三种众中。不先列菩萨。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亲。出家修道。剃发染衣。具出世之相故。二佛成道后。教化成就。感佛深恩。常随从不离故。三为佛法所系。佛法二宝。必赖僧宝得传故。

《解》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

(讲)菩萨居中者。一以菩萨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其相不定故。二有此界菩萨。有他方菩萨。乘时利见。到处化度众生。不常随从故。三声闻欣涅槃。是滞空。人天乐生死。是著有。菩萨不住涅槃。不畏生死。处染若净。在俗恒真。不落空有二边。常居中道。故曰表中道义故。

《解》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讲)天人列后者。一三界内人天虽分。同是世间有漏相故。二有圣有凡。有苦有乐。品类杂故。三天人从佛闻法。亦复护法。为外护职故。以是列后。

丁初声闻众分三 戊初明类标数 二表位叹德 三列上首名 今初

《经》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大比丘。受具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语。含三义。一乞士。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专求出要。二破恶。正慧观察。破烦恼恶。不堕爱见。三怖魔。发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讲)与者同也。师资同堂晤对。大比丘。即大乘声闻。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身。受具足戒者。受二百五十戒。割爱辞亲。出家学道人也。

又既称大比丘。则具足戒。亦可云具足三谛戒也。真谛戒具足。出同一居 家。俗谛戒具足。出方便家。中谛戒具足。出实报家。

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故不翻。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也。三义者。一乞士。外向施主乞食。以资身命。内向如来乞法。以资慧命。一钵资身。即手持钵多罗。常行乞食。佛制比丘。乞食资身。舍除贪慢故。行乞则折伏傲慢。无所蓄藏。则破除贪心。专求出要者。专心研求。出离生死之要道也。

二破恶者。以三观正慧。破除烦恼诸恶。小乘云破身口七支之恶。大乘自当广指诸恶。不堕爱见者。爱即思惑。见即见惑。我执已空。见思惑尽。超出三界。不堕爱见深坑。

三怖魔者。发心受具足戒。登坛白四羯磨成就。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辗转赞善。声传六天。魔闻生怖。

《解》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见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讲)僧是略称。具足应云僧伽。译为和合众。有理事二种和合。理和者。同证无为之理。解脱生死苦缚也。事和者。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合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天竺僧分大小乘。六和亦然。○又僧有五种。一无一耻僧。毁犯禁戒者。二哑羊僧。不解三藏者。三朋一党一 僧。一交一 游族姓者。四世俗僧。昏昏度日者。五胜义僧。证果说法者。此僧非前四。乃第五胜义僧。

《解》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叶。师资共千人。身子目连。师资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脱。感佛深恩。常随从也。

(讲)首句举总数。三迦叶兄弟三人。过去在迦叶佛时。共立刹竿。感为兄弟。先为事火婆罗门。后遇佛得度。迦叶此云龟氏。姓也。先人在山修道。感灵龟负图而出。因是命族。三兄弟。一优楼频螺迦叶。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住故。又云木瓜癃。胸前有癃。状如木瓜故。年一百二十岁。频沙王奉为国师。世称大仙。师徒五百人。释迦如来。初度憍陈如等五人之后。即思要度一位。世界有名之人。可以广度多众。乃以妙观察智。观察三迦叶。机缘已熟。即至木瓜林借宿。优楼频螺。以道不同。拒而不纳。释迦云。天色已晚。即指石室云。此处可否借我一宿。答曰。此处有毒龙。佛云无碍。迦叶即许住之。其徒曰。必为火龙所害。师云。彼愿意。汝勿多事。佛即往住。众徒心均不安。恐佛必遭火难。其夜火龙吐火。佛则放三昧火胜他。龙嗔喷毒气。佛入慈心三昧。则不受毒。龙降伏。次日迦叶众徒往观。火龙伏于足旁。乃大异之。归告其师。迦叶云。彼道不如我道真。意劝众徒。勿信小沙门。迦叶于是留佛少住。以礼待遇。佛为显神通。至第十六次。迦叶心起一念。佛即为说出。并谓迦叶云。汝自谓得阿罗汉果。其实未得。汝勿自高。成大妄语。于是迦叶心伏。求佛度其出家。佛令与众徒宣布。各愿从佛修道。将事火之器。弃之河中。二伽耶迦叶。伽耶山名。即象头山。在王舍城外。依此山学道故。闻知大兄。从佛出家。师徒二百五十人。亦相率从佛。三那提迦叶。那提此云河。在河边学道故。一日见河中事火法器。随流而下。疑二兄为人所害。即往探之。知二兄皆从佛出家。师徒二百五十人亦相率归佛。师资共一千人。身子。即舍利弗。其母身形端正。是其所生之子。故称身子。目连即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婆罗门种。二人先事沙然梵志。沙然去世。众推二人为师。后闻佛因缘教。心有领悟。师徒二百人。皆从佛出家。耶舍长者子。及同学共五十人。亦从佛出家。并初度憍陈如。十力迦叶。额鞞。跋提。俱利。五人。应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数。故曰千二百五十人。

皆佛成道。先得度脱四句。此大比丘众。皆是佛成道后。观察机缘成熟。先得度出三界。解脱生死。感佛度脱深恩。恒常随从。与佛俱在一处。不离左右也。初明类标数竟。

戊二表位叹德

《经》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解》阿罗汉亦含三义。一应供。即乞士果。二杀贼。即破恶果。三无生。即怖魔果。复有慧解脱。俱解脱。无疑解脱。三种不同。今是无疑解脱。故名大。

(讲)前比丘是修因名。此阿罗汉是得果名。因果相契。因具三义。果上亦含三义。一应供。罗汉为世间福田。应受人天供养。即乞士所感之果。二杀贼。杀心中烦恼之贼。烦恼名贼者。以能伤害法身慧命故。即破恶所感之果。三无生。出分段生死。于三界内不再受生故。即怖魔所感之果。以魔乐生死。闻说受具足戒。即怖佛界增多。人天减少也。

有慧解脱下。标三种罗汉。今是无疑二句。是拣大阿罗汉。慧解脱罗汉者。因中修性念处观慧。即修四念处观。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观成断惑证真解脱生死。能破一切智外道。○俱解脱罗汉者。因中修共念处观慧。谓诸禅三昧。与四念处共修。具三明八解脱。能破五通外道。○无疑解脱罗汉者。因中修缘念处观慧。缘念世出世法。皆悉通达。能决众疑。能破围陀外道。三种罗汉。修因证果。彼此不同。今经云。皆是大阿罗汉者。决定是无疑解脱。故名大也。

《解》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不思议法。故名大也。

(讲)此是开迹显本。以释大也。又此阿罗汉。约迹则是声闻。约本则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是菩萨之别称。破无明见法身。大乘之士也。示作声闻者。隐藏法身大本。示作声闻小果。如舍利弗。过去已证金龙佛位。须菩提。乃是青龙陀佛。倒驾慈航。故曰示作。证此持名念佛。不思议之法。故名大也。

《解》从佛转轮。广利人天。故为众所知识。

(讲)上表位。是阿罗汉位。此叹德。是大菩萨德。从佛转轮者。依从佛所转之*轮。悉能代佛宏化。转妙*轮。法以轮称者。譬喻二义。一轮有推碾之功。喻法能推碾众生。粗细烦恼故。二轮有运载之义。喻法能运载众生。从凡夫地。到圣人地故。既能代转*轮。自可广利人天之众。为众所共知共识者也。闻名曰知。见面曰识。二表位叹德竟。

戊三列上首名

《经》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冕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解》德腊俱尊。故名长老。身子尊者。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目连尊者。神通第一。饮光尊者。身有金光。传佛心印。为初祖。头陀行第一。文饰尊者。婆罗门种。论议第一。大膝尊者。答问第一。星宿尊者。无倒乱第一。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喜尊者。佛之亲弟。仪容第一。庆喜尊者。佛之堂弟。复为侍者。多闻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司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受天供养第一。不动尊者。久住世间。应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寿命第一。无贫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

(讲)此列常随众上首之名。长老二字。贯下十六尊者。非独指舍利弗一人。德腊俱尊者。若德重智深。是谓法性长老。若腊久年高。是耆年长老。俱者并也。德腊并尊。故名长老。此中多有德有腊者。亦有有德而无腊者。并无有腊而无德者。

身子尊者。已证阿罗汉果。堪称尊者。身子乃连母为名。其母身形端正。故名身。是身所生之子。故曰身子。本经称舍利弗。舍利此云鹙鹭。其母眼目伶俐如之。故称舍利弗。弗即子也。又称鹙子。声闻众中。智慧无能及者。在胎已能寄辩母口。八岁登座。论议无双。七日之内。遍达佛法。故称智慧第一。亦姑显一德耳。十六尊者。各有偏长。非余尊者。不具智慧。亦非身子。不具余德。

目连尊者。神通第一。具云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先人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因是命族。此族出家多人。以摩诃二字拣之。云大采菽氏。神通者。神妙莫测。通达无碍。罗汉具六神通。一如意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漏尽通。前五。天仙神鬼皆有。彼是报通。此皆修通。后一圣人方得。言第一者。如止耆婆之车。焚得胜之殿等。难以具述。

饮光尊者。身有金光。梵语摩诃迦叶。此云大饮光。由宿世为冶金师。有一贫女。至塔中礼佛。见佛像金身。坏了一块。乃起一念。我如有金。当为装饰完好。发一善愿。即有感应。后行乞途中。拾一金钱。即倩冶金师。为其锤薄。不取工价。发心同饰佛像。自尔以来。九十一劫。身常圆满紫金光聚。光吞日月。故名饮光。加以大者。拣异其他迦叶也。

传佛心印者。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云。梵王至灵山。以金色钵罗华献佛。舍身为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今付摩诃迦叶。此即我佛传心印于迦叶。为初祖。迦叶复传心印于阿难。递代相传。心心相印。故称心印。

头陀第一者。梵语头陀。此云抖擞。以十二行。抖擞尘劳烦恼故。一住阿兰若。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四日中一食。五节量食。六过中不饮浆。七著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坐。十树下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迦叶年老。不舍头陀。佛悯其老。劝令休息。迦叶头陀如故。佛赞有头陀行。我法久存。故曰头陀第一。此尊者未曾入灭。佛嘱传衣弥勒。在鸡足山入灭尽定。以待弥勒佛出世。

文饰尊者。即摩诃迦旃延。此云大文饰。南天竺国婆罗门种。西域四大姓一刹帝利。此云王种。二婆罗门。此云净裔。三毗舍。此云商贾。四首陀。此云农夫。婆罗门多智。尊者又复出家闻法。善解契经。阿含经云。有外道执断见。问曰。我见人死不还。云何说其受苦。故知无他世。答曰。如罪人被囚。宁得归否。又问若生天上。何故不归。答曰。如人堕厕得出宁肯更入。如是种种善论。故云论议第一。大膝尊者。即摩诃俱絺罗。是舍利弗母舅。平日与姊论议辄胜。自姊怀胎后。皆姊胜。知胎中必怀智人。自思弟屈于姊。尚是小事。将来舅屈于甥。岂不令人见笑。遂辞姊。到南天竺国。读四围陀典。发愤一精一进。尚无剪爪之功。世称长爪梵志。十六年归。欲与甥论议。问姊甥今何在。姊云先从沙然梵志学道。现从佛出家。即至佛所。索甥归还。佛令立论。论胜则还。心中大快。即思十六年苦功。今日正好在此广众一显。遂曰。论胜还甥。论屈我头把汝斩。佛笑谓曰。汝以何为宗。答曰。不受为宗。佛云。汝见受否。大膝一想不好了。两头俱堕。说受则自宗相违。说不受。世间相违。被佛一问。自知论屈遂逃。行不数武。心思大丈夫。一言既出。何以逃走。乃返佛所。高声曰。瞿昙取刀来。斩我头去。佛曰我法无如是事。汝既知屈。可从我出家。由一精一勤故。得四无碍辩。触问能答。故称答问第一。

星宿尊者。父母祷星宿而生。即离婆多。又译假和合。释论云。夜坐空亭。见一小鬼负一尸一而来。有一大鬼追来争之。乃请尊者分判。自思若依理而判。必为大鬼所害。若枉理而判。难免小鬼所害。俱不免害。乃依理判曰。我见此一尸一。是小鬼负来。大鬼怒。拔其手足食之。小鬼取一尸一手足补之。因此烦恼。遂疑此身非我。若我本身。眼见鬼拔食讫。若非我身。云何随我行。逢人即问。汝见我否。僧答云。本是他遗体。非我有也。遂悟此身假和合。即得道果。入定心无倒乱。故云无倒乱第一。

继道尊者。即周利槃陀伽。周利是兄名。译大路边。槃陀伽译继道。相继于道路而生。其母二次。皆于归家途中生子。继道随兄从佛出家。因根机愚钝。仅持一偈。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兄遣还俗。哭泣不已。佛怜而教之。使诵扫帚不辍。于三七日。将一把无相扫帚。把心地见思烦恼。扫得干干净净。得阿罗汉果。具足辩才。义持第一。可见修行。不怕愚钝。只怕不肯发心。若肯发心。下愚可得上智。但诵扫帚。亦能证果。如若念佛。岂不成佛。此其证也。

喜尊者。佛之亲弟。四月九日生。身黄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故称仪容第一。摩竭提国。有裸形外道。世称智者。与舍利弗论议结舌。深信佛法。有欲出家。见难陀色貌殊伟。叹曰。短小比丘。智慧难概。况堂堂者乎。遂从其出家。

庆喜尊者。佛之堂弟。是佛成道日生。净饭王是日。先得太子出家成佛之报告。又闻王弟白饭王。报告生子。故字之曰庆喜。至二十岁。佛度出家。要求佛将二十年所说之法。重为宣说。悉能记忆。迦叶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故称多闻第一。

覆障尊者。即罗侯罗。过去因塞鼠穴六日。报感在胎六年。故云覆障。是佛之子。佛与耶输陀罗。为名字夫妻。未行欲事。何以有子。因悉达第四次出游。见比丘僧。为度生老病死苦。回归向父王请愿出家。净饭王闻言流泪曰。阿私陀仙人之言应矣。次日至宫中。劝太子曰。汝若有子。当许出家。太子指耶输陀罗腹云。他已有孕。耶输一惊。即觉成孕。于太子出家后。六年始生。恶声盈路。诸释皆愤恨。请王治其罪。耶输虽能自信。欲雪不白之冤。求王设一火坑。誓言我若为非。母子俱灭。若真遗体。天当为证。抱子投坑。火化红莲。托耶输体。母子无损。国人始信。从此息谤。后佛度罗侯罗出家。密行第一。

牛司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司者。牛虽不食。恒事虚哨。憍梵波提。过去世为沙弥。见老比丘诵经。轻弄云。如牛食草。老比丘已证阿罗汉果。告云。汝此言有罪。随即忏悔。犹堕落五百世为牛。余报未尽。尚事虚哨。佛恐世人。睹形不知观德。讥谤又要获罪。于是令居天上。诸天敬奉。故受天供养第一。

不动尊者。即宾头卢。颇罗堕。昔树提长者。以钵置刹竿上。号于众曰。谁能现通取钵。当以与之。尊者即时现通取之。佛诃责不许入灭。留身世间。应末世供。为人天福田。故称福田第一。

黑光尊者。为佛使者。即迦留陀夷。身形粗黑有光。人见惊骇。佛禁夜行。因之而始。此尊者为佛使者。摩利夫人师事焉。教化夫妇同证道果者。数满一千。一人证果者。不知其数。故称教化第一。

房宿尊者。即劫宾那。由父母祷星宿而生。房宿乃二十八宿之第四星也。能知星宿第一。

善容尊者。即薄拘罗。毗婆一尸一佛时。以阿梨勒果。施一病僧。自尔九十一劫。无病无夭。又持不杀戒。感五不死报。初生现异。母以为怪。遂欲处死。置之熬盘不死。复置釜中不死。复投水中。巨鱼吞之。鱼为人获。刀剖子现。竟无所伤。渔人养育成一人 。因火不能烧。汤不能煮。水不能淹。鱼不能噬。刀不能伤。名五不死。颜貌端正。故曰善容。享寿一百六十岁。故称寿命第一。

无贫尊者。即阿冕楼陀。楞严经。名阿那律陀。译云无贫。亦云如意。由昔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不受贫穷。得如意乐。亦佛之堂弟。听法之时。常乐睡眠。佛即呵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因闻佛呵。恐受坠一落 。乃自责发愤。经七昼夜。眼不一交一 睫。一精一进失目。佛怜而度之。示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好乐反见。照明金刚不坏本体。而得正定。遂得半头天眼。告螺髻梵王云。我不因眼。观大千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是为天眼第一。如是等。诸大弟子。如是。指上十六尊宿。等者。等余未列之众。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者。或过去古佛。倒驾慈航。或法身大士。隐本垂迹。或他方圣众。影响法会。助宏道化。今闻净土摄受十方众生。不可思议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第一义悉檀。为四悉檀之一。得入理益。所入之理。即中道第一义谛之理。○增道损生者。闻此念佛法门。悟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自净佛土。即净自心之佛土。复名当机众者。因此等常随众之机。与念佛之教相当。堪能得益。故称为当机众矣。初声闻众竟。

丁二菩萨众

《经》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一精一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解》菩萨摩诃萨。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乃智悲(并)[双]运。自他兼利之称。

(讲)此释菩萨通名。正文并者。及也。承前文义。在会听众。不独声闻。诸菩萨。亦所同闻。摩诃萨。乃菩萨中大菩萨。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大道心者。发大菩提心。即运智上求佛道也。成就众生。乃运悲下度众生也。故曰智悲双运。自他兼利者。运智上求是自利。运悲下度是利他。菩萨二利兼焉。

《解》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

(讲)此释文殊等别名。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而得自在。王者。自在之义也。法王有三子。菩萨是真子。二乘是庶子。凡夫是外子。于真子中。文殊为首。能承绍佛之家业。故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者。文殊为七佛之师。过去已成龙种尊王如来。现在北方成佛。名曰宝积。得一切种智。倒驾慈航。勇猛实智。即根本智。非此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难信之法。故以文殊居初。

《解》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列次。

(讲)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姓也。本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当来成佛。龙华三会。度众无量。现居等觉之位。在兜率天内院。候补作佛。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者。必以断深惑。度众生。究竟福慧二种庄严。净佛国土。为要务之急。故次列。

《解》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一精一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

(讲)旷者远也。此菩萨。从远劫修利他行。乃至今日。不暂停息。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故此菩萨不休息。常一精一进与不休息义同。其行亦同。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度众生以利他。智悲并运。常无疲倦。故名常一精一进。

《解》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讲)此明菩萨等得益。深位菩萨者。位邻极圣。深证等觉。已破四十一品无明也。必皆求生净土者。以不离三宝故。小注云。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既得不离三宝。即是成佛大因缘。常见佛闻法。开示佛之知见。常近众僧。同得悟入佛之知见。故云大因缘。佛知见。即三德秘密之藏。证入三德秘密藏中。乃能速成正觉。圆满无上菩提。故曰不可忽过。二菩萨众竟。

丁三天人众

《经》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解》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通序竟。

(讲)此会。不独出世间声闻菩萨。并有世间天人。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者。能为忉利天之主。未来成佛。号无著尊佛。迦叶佛时。有一女人。发心建塔。三十二人助成其事。感报此天。中间一天。天王所居。东西南北各八天。即三十二人所居。为内臣。合名三十三天。等者。下等四天王天。在须弥山半。东方持国天王。宫殿建于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宫殿建于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官殿建于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宫殿建于水晶埵。此四王统领八部鬼神。护持世间。又称护世四王。是忉利天王外臣。上等夜摩天。兜率天。此天有内院。菩萨所居。三灾不及。外院天众所居。化乐天。他化天。至此为欲界六天。有男有女。未离欲故。

更等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各三天。四禅本天三天。外道天一天。五不还天五天。合为十八梵天。名为色界者。色蕴胜故。以离欲清净。无有女人。自然化生。又名梵天。梵者净也。以禅定为乐。又名四禅天。

更等无色界。四空四天以灭色趣空。无色蕴故。名无色界。三界共成二十八天。俗云三十三天。不知但是横论第二天之名。以为竖论总数。三十三层者。错误也。

无量诸天。应指大千世界。四禅以下。诸天之数无量。大众俱者。总指在会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鬼神等。无不与会。共秉同闻。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旁注。唯广大故微妙者。唯法门广大。故无机不收。能三根普被。故法门微妙也。初通序竟。

乙二别序

《解》发起序也。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佛自倡依正名字为发起。又佛智鉴机无谬。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如梵网经下卷。自倡位号云。我今卢舍那等。智者判作发起序。例可知也。

(讲)前是通序。即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证信序也。与诸部经相同。故为通序。此为别序。乃发起一经之由致。与诸部经各别。故名别序。又称发起序也。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他经多为弟子发起。请问而说。此经乃无问自说。以净土妙门。无人能问。法门何以称妙。以但持六字洪名。即得三界横超。念佛为因。而得成佛之果。非大众智力所能知能问。故曰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乃自倡依报极乐世界。正报阿弥陀佛。二种名字。以为发起也。

又。佛智鉴机无谬者。佛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善鉴众生之机。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纤毫不错。见此现前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得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四益。即四悉檀之益。第一世界悉檀。得欢喜益。闻佛说有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国中有佛。现在说法。心生欢喜。第二为人悉檀。得生善益。闻说欲生彼国。亲见弥陀。只要执持名号。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则知念佛即能生善。第三对治悉檀。得灭恶益。依教专修净行。念念相续。而得灭除身口意三业之恶。第四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教令持名念佛。念到日久功深。豁悟实相第一义谛之理。即得理一心不乱。是谓四悉普益也。

如梵网下。引例也。梵网经下卷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等。亦自倡位号。智者大师判此段偈文。作发起序。以彼例此。可知此文。亦发起序。

《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讲)净土法门。收机最广。故能三根普摄。上中下三根。皆可念佛。皆得往生。师子峰云。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又后文云。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亦即圆超也。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绝待即绝诸对待。唯一无二。唯此无外也。如彻祖云。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宗。○唯心为宗者。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心性竖穷横遍。心外无有一法可得。○唯佛为宗者。全心即佛。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佛亦竖穷横遍。佛外亦无有少法可得。上二皆明绝待义也。

圆融。乃圆通融洽。无障无碍。即以心佛明之。心性圆满周遍。不妨佛性。亦满亦遍。一切法性。皆满皆遍。佛性法性。圆满周遍亦然。彼此无障无碍。此明圆融义也。○问理虽如是。事上难免生疑。既许心性圆遍。如何能许佛性诸法之性。同时圆遍耶。答此乃法界无障碍之义。不独理与事。而得无碍。乃至事之与事。一一皆得无碍。喻如千灯一室。各得圆遍。各各无障无碍。即此可以断疑。

绝待圆融。共为一宗者。正绝待便圆融。正圆融便绝待。如台宗所云。随举一法。体即法界。举心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心。举佛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佛。同时绝待圆融。不前不后。如千珠宝网。一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珠。珠珠皆能互含互遍。不相妨碍。

超情离见为宗者。超凡情。离圣见也。但约绝待。已超凡情。已离圣见。若约心佛圆融。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问。凡情当超。圣见如何亦离。答。但有一法当情。都是法执之病。都为清净心中之障碍。不得不离。喻如好眼。不容沙著其中。以沙是不好之物。能坏于眼。急当去之。若以金屑著眼。虽是贵重之物。亦能妨碍于眼。亦当去之。是为超情离见之宗。一句弥陀名号。具此四句宗旨。非语言分别之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议。

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者。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说出一切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学。今此净土法门。可以三学全该。正念佛时。都摄六根。身口意三业清净。不犯众戒。念到一心不乱。而得正定。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又了知能念之心。念念相续。所念之佛。历历分明。又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能所情亡。空有见泯。而得三观妙慧。是则一句阿弥陀佛。具足戒定慧三学。即圆收一切法门也。

古德云。八万门中。念佛第一。又云净土法门。为径中捷径。即圆超一切法门。旁注云。从未道彻者。即此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从来未经何人道彻也。

甚深难信者。即此念佛一法。若理若事。悉皆难信。莲池大师云。兼众德而俱备。统百行以无遗。其理甚深。若人执持名号。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事亦复难信。故经云。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此念佛法门。事是无上大因缘。理是三德秘密藏。是为难信之法。故特告大智慧之者。非第一大智慧人。不能直下承当。无所疑惑也。旁注。可见正智庸愚。两不思议者。正智之人。依智不依识。远离分别。故不思议。庸愚之辈。昏昏度日。不知分别。亦不思议。故云两不思议也。特告大智慧者。正以不思议法。向不思议人说也。

《解》西方者。横亘直西。标示现处也。十万亿者。十万曰亿。今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所绕。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

(讲)此正释西方。从是娑婆世界。向西方横亘直过。十万亿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极乐。乃标彼佛。示现同一居 土成佛之处也。按世界刹种。高二十层。每层有无量诸佛国土。娑婆与极乐。同在刹种第十三层。故得平横通达。直至极乐。十万亿。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之土。

且以此娑婆世界。三千大千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有一洲。梵语须弥。此云妙高。以四宝所成曰妙。上至忉利曰高。在一个小世界大海中心。出水八万四千由旬。此山东面有洲。名弗婆提。此云胜身。身形殊胜。从人立名。人高八肘。寿命二百五十岁。西面有洲。名瞿耶毗。此云牛货。以牛为货。从物立名。人高十六肘。寿命五百岁。南面有洲。名阎浮提。此云胜金。从树立名。洲有此树。树汁入水。沙石成金。超胜余金。人高三肘半。寿命百岁以下。北面有洲。名郁单越。此云胜处。胜三洲故。人高三十二肘。寿命一千岁。无中夭者。

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山所绕者。日月在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之高。与四天王天齐。旋转须弥。光照四大部洲。四洲之外。全是海水。海外有一小铁围山。其山纯铁。围此四洲。是一小世界。名一四天下。上有六欲天。初禅天。一千个四天下。六欲初禅。上有二禅天。名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二禅。上有三禅天。名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三禅。上有四禅天。名大千世界。三次言千。是为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化之土。过如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有极乐世界也。

《解》问。何故极乐在西方。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足致疑。

(讲)此假立问答。所以破疑也。此非善问句。所答最妙。离诸戏论。下出戏论所以。即可断疑。

《解》有世界名曰极乐。序依报国土之名也。竖约三际。以辨时劫。横约十方。以定疆隅。故称世界。极乐(国)[者]。梵语须摩提。亦云安养。安乐。清泰等。乃永离众苦。第一安稳之谓。如下广释。

(讲)此正释依报世界。有世界名曰极乐。乃释迦自倡依报国土之名。以为发起之序。依报者。众生所依止之果报土也。世是迁流之义。约竖论。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以辨时劫。界是方位之义。约横说。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以定疆隅。故称世界。极乐三种翻译可知。永离众苦者。佛于经中自释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曰永离。是为第一安隐也。

《解》然佛土有四。各分净秽。凡圣同一居 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净。

(讲)此别明净秽。然佛土有四。一凡圣同一居 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净土。若据此土。则各分净秽。所有伪谬。悉皆得正。此段辨凡圣同一居 土净秽之相。凡是凡夫。圣是圣人。圣人应迹世间。与凡夫共同一居 处故。名凡圣同一居 土。五浊者。楞严经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投以尘土灰沙之伦。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喻心水本净。因尘劳而成浊也。○一劫浊。梵语劫波。此云时分。劫浊无别体。四浊一交一 凑为体。迁流不息为相。二见浊。五利使为体。诸见纷起为相。三烦恼浊。五钝使为体。恼乱逼迫为相。四众生浊。三缘和合为体。色心陋劣为相。五命浊。寿暖识三为体。催年减寿为相。此论娑婆世界五浊之体相也。

轻重分净秽。如此土三途浊重。则土秽。人道浊轻。则土净。人天比较。人道浊重亦秽。天道浊轻乃净。欲界与上二界比较。欲界浊重又秽。上二界乃净。娑婆极乐比较。娑婆有五浊皆秽。极乐是五清乃净。因同一居 土中凡夫。与圣人同一例故。

《解》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证入者秽。体空巧度证入者净。

(讲)此段。辨方便有余土净秽之相。方便者。是佛权巧方便而设。是为化城。中途暂住之所。名有余涅槃。非究竟宝所。无余涅槃也。藏教阿罗汉。辟支佛所证。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已断见思烦恼。未破无明者。亦寄居于此。

析空拙度证入者秽。此指藏教二乘。禀析空观智。析色入空。将四大五蕴。分析此身。毕竟无我。但得我空。四大五蕴之法不空。此观智拙。以此观智断见思惑。度出生死海。证入方便有余土。为拙度证入者属秽。

体空巧度证入者净。此指通教三乘。禀体空观智。体色入空。观四大五蕴色法。现前此身。当体本空。非但我空。法亦如幻。本不可得。此观智巧。以此观智断见思惑。度出生死海。证入方便有余土。为巧度证入者属净。○又。通别比较。通教三乘。不达中道亦秽。别教三贤。以达中道故净。○又。别圆比较。别教三贤。不达即中亦秽。圆教十信已伏无明。三谛圆融。所见乃净。极乐方便土皆净。以小乘回心故。

《解》实报无障碍土。次第三观证入者秽。一心三观证入者净。

(讲)此段。辨实报无障碍土净秽之相。实报者。真实果报土。种种庄严。无障无碍。又名实报庄严土。乃别教十地。等觉。妙觉。圆教初住至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居。次第三观证入者秽。此指别教所修三观。次第而入。先空。次假。后中。谓十信修析空观。伏见思惑。十住修体空观。断见思惑。十行修假观。破尘沙惑。十回向修中观。伏无明惑。初地修中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始入实报土。以智不圆融故。所见土相则秽。一心三观者。乃圆教菩萨所修。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谓圆修三观。此观若成。则能圆断三惑。圆证三德。故初发心住。即破一品无明。即证一分三德。而入实报土。以观智圆故。所见土相则净也。极乐实报土皆净。以国中一切菩萨。所修所证悉圆顿故。

《解》常寂光土。分证者秽。究竟满证者净。

(讲)此段。辨常寂光土净秽之相。此土乃如来所居。若约别教妙觉。于本教虽称究竟。但断十二品无明。与圆教二行齐。无明未尽。是为分证者秽。究竟满证。乃圆教妙觉。破四十二品无明尽。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圆满无上菩提。是为满证者净。极乐是寂光净。以受用同佛故。

《解》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一居 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

(讲)今极乐世界。称净土者。正指凡圣同一居 土一土。横具上三净土。以同一居 境净故。真俗圆融。不可限量。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佛在同一居 。即寂光净土。菩萨在同一居 。即实报净土。声闻在同一居 。即方便净土。

《解》此论修德。不论性德。性德。则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今约信愿行三。弥陀名号。不可思议故。能令凡夫所感。同一居 极乐。最极清净也。此则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一居 独擅。方是极乐净土宗旨。下明义处皆然。

(讲)此乃成时大师所批。修德是修成。性德是本具。性德即真心之别名。若论性德。法法唯心。随举一法。体即法界。故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今约能修之信愿行三资粮。所修之一句弥陀名号。不可思议之真因。以感不可思议之妙果。同一居 极乐最极清净也。此种同一居 净土。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一居 独擅。唯一无二。方是极乐净土宗旨。虽属修德所成。亦是性德本具。不出性外。是谓唯心净土也。上佛倡极乐世界之名。为下文依报发起之序。再倡阿弥陀佛名号。为下正报发起之序。

《解》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也。翻译如下广释。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法身复者。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复者。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化身复者。示生化身。应现化身。又。佛界化身。随类化身。

(讲)此释正报教主。有佛号阿弥陀。乃释迦自倡正报教主之名。以为发起之序。翻译如下文广释。此处但解佛有三身。身者。积聚之义。众生积聚业障以为身。佛则不然。一法身。积聚理法以为身。理法平等普遍。故法身遍一切处。二报身。积聚智慧以为身。故报身惑净智满。三应身。积聚机缘以为身。故机缘成熟。应时出世。

各论单复者。三身各皆有单有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即如如理。此理生佛同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迷此而轮回。诸佛证此而成道。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即如如智。始觉还源。惑净智满。以智慧为身。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色像。

法身复者。一自性清净法身。即众生本源自性天真佛。人人本具。不假修成。生佛一如。此身通因彻果。二离垢妙极法身。即如来修德究竟所成佛。离五住垢。断尽烦恼。极三智妙。证得菩提。此身唯佛果方有。

报身复者。一自受用报身。即弥陀智德究竟。圆满无上菩提。断德究竟。永离二种生死。得菩提觉法之乐。涅槃寂静之乐。以自受用。故名自受用报身。二他受用报身。此从后得智所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二乘有眼。不见报身刹尘相好。

化身复者。一示生化身。即示现降生。八相成道之身。二应现化身。应众生机。现胜应劣应之身。又。佛界化身。现佛界之身也。随类化身。随九界之类。而示现其身也。上明单复三身竟。

《解》虽(辩)[辨]单复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

(讲)此段铲除情见。乃论性德。恐人不明理性。而生三一之情见。故破之曰。虽辨明单复三身。实际理地。究竟非一非三。又恐人执著非一非三。故又曰。而三而一。上句双遮。下句双照。合之则正双遮时便双照。正双照时便双遮。圆融中道理性。超情离见也。

不纵横。不并别者。是三德秘密之藏。为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涅槃经云。云何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伊。别亦不成伊。如摩醯首罗天。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佛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即佛所证三德秘密之藏。

按∴字。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喻圆教不思议三德。不可说一。不可说三。而三而一。离四句之过。绝百句之非。岂思议之所能及耶。离定三思议。离定一思议。离非三非一思议。离而三而一思议。此离四句也。百非者。依根本四句。每句各具四句。四四十六句。约三世则有四十八句。再约已起未起。则有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则成百句。但能离根本四句之过。百句之非自绝。佛身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如金刚经云。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故曰不可思议。上辨单复三身竟。

《解》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一居 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

(讲)此段所云。阿弥陀佛。乃论修德。正指在同一居 土中。示生之化身。以是同一居 土见故。恐疑非法非报。故又云。即报即法也。化身本不离法身。依法身体。垂报化用。三身不相舍离。如摩尼珠。珠体。珠光。珠影。不相离也。旁注随横四土现。即同一居 横具上三土。在同一居 土中现也。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令欣求故。诚语指示。令专一故。简非干城一陽一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讲)此重释西方依正二有。世界及佛。皆言有者。二俱现有。非过去。非未来。具四悉檀之义。悉者普也。檀者施也。以四益普施故。一的标实境。令欣求故。的确标显。西方依正。现在实境。令众生心生欣慕。求生彼国。此世界悉檀。令得欢喜也。○二诚语指示。令专一故。释迦及六方佛以诚语指示。持名念佛法门。令得专一其心。净念相继故。此为人悉檀。令得生善益。○三简非干城一陽一焰。简者简别。西方依正。二皆实有。非同乾闼婆城。乃幻现。旷野深山常见。倏有即无。同妖魔之气所现。一陽一焰乃田间游气。春晴伏地可见。远看似水。近看则无。渴鹿逐一陽一焰。即错认为水也。非权现曲示者。破华严合论之伪。李长者著华严合论。谓西方是权现。曲引小根所示。故特破之。非缘影虚妄者。第六意识。是缘尘分别影事。举体虚妄。此破末世众生。认缘影为真心。谓西方依正。皆在心外。非保真偏但者。上破邪魔。此破权小。保真。乃藏教保真涅槃。法华经云。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偏。谓藏教之偏真。但。谓别教之但中。今西方依正二有。乃圆教圆中之妙有。故非偏非但也。此对治悉檀。令得灭恶益。○四圆彰性具。令深证故。即圆彰西方依正二报。乃自性本具。虽过西方十万亿刹之外。不出唯心。即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令悟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得深证受用。此第一义悉檀。令得入理益。

《解》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未来未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

(讲)此释现在说法。今即今时。非过去已灭。非未来未成。故曰现在。彼佛度生。亦以音声而作佛事。亦不外说法也。释迦说大云经时。告大云密藏菩萨言。西方世界。有国名安乐。佛号无量寿。现在说法。告一菩萨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今说大云经。汝可往听。今彼菩萨。将来至此。则正当释迦说法时。弥陀亦在说法。弥陀寿命无量。释迦虽灭度已久。弥陀还是现在说法。佛世难值。此土弥勒。尚未下生。当来下生。未知我在何道。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弥陀。常随佛学。速成正觉也。

《解》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复次。[阿]弥(陀)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起信愿行。序宗。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讲)此结出发起序之义。经中不外信愿行三资粮。此先序其由致。前六句即劝信。劝愿。劝行之序。依正二俱现在实有。非假设理想。应当深信不疑。世界名极乐。循其名则乐之极。应当切愿求生。佛号阿弥陀。光寿无量。闻说应当力行念佛修行。○复次阿弥陀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此合序三宝。及经中五重玄义。佛法僧是住持三宝之名。序名。住持不离实相。则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实相之体。起信发愿力行。序宗。信愿行三资成就。必得往生。见佛闻法。横超生死。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者。惟念一佛。不念他佛。即以一句佛号。为所缘之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中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虽略。意则五重玄义俱周。初序分竟也。

甲二正宗分三 乙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 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 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解》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讲)蕅公判此经正宗。不出信愿行三科。为千古独唱。深合佛意。无人能及。

乙初中分二 丙初依报妙 二正报妙 丙初又二 丁初征释 二广释 丁初又二 戊初征 二释 今初

《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讲)佛自征极乐之名。乃欲广释其义。令闻者生信也。

戊二释分二 己初约能受用释 二约所受用释 今初

《经》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解》众生是能受用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今且约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讲)此略明众生。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一陰一。众法相集而生也。外身四大假合。属色一陰一。前五识。领纳五尘之境。为受一陰一。第六识。攀缘六尘。忆想分别。为想一陰一。第七识。恒审思量。念念迁流。为行一陰一。第八识。执持根身器界种一子。为识一陰一。具足众法而得生。故名众生。是能受用人。世界。是所受用境。

等觉以还皆可名者。等觉。乃始觉将要圆满。只剩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尚去佛一等。生相无明一破。即成究竟觉佛也。又等觉。即一生补处菩萨。以还即从等觉以下。皆名众生。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今云极乐。且约同一居 土人民言。以下下品。尚且如是。例知上上品。自不待言。旁注净宗不思议在此者。同一居 人民。与补处菩萨。同其受用。

《解》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讲)此总论苦乐。娑婆此云堪忍。亦云能忍。此土众生。堪能忍受诸苦故。此土苦乐相杂。对文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相反。其实苦即苦受。为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众苦逼迫身心。是苦而复苦。故曰苦苦。乐即乐受。为坏苦。此土无真乐。虽有少分之乐。乐不久住。故曰坏苦。非苦非乐。即舍受。为行苦。虽然不苦不乐。难免行一陰一迁流。终归变灭。故曰行苦。行是迁流不息之义。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即借水寄叹。行一陰一迁流之相。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彼土无有众苦。故得永离三苦。苦既全无。乐即绝待。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乐外有苦可对。则乐非极乐。彼土绝待之乐。乃名极乐。问。乐必对苦而显。彼土既无众苦。何以显乐。答。乃对娑婆极苦。而显净土极乐。故旁注曰。众苦极乐映释。令知胜劣。而生忻厌也。

慈云忏主。开此土彼土。修行难易十种。今以苦乐对之。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二者此土有不闻说法苦。彼土但受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三者此土有恶友牵缠苦。彼土但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四者此土有群魔恼乱苦。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五者此土有轮回不息苦。彼土但受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六者此土有难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八者此土有寿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以此十种对辨。则两土苦乐显然。

《解》一往分别。同一居 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

(讲)此别明苦乐。一往分别者。大略分别也。依四土明苦乐有无之相。无分段八苦者。分是分限。指寿命有长短。段是形段。指身量有大小。乃此土三界内生死。名曰分段生死。彼土莲华化生。是最后身。一生补处成佛。故无分段生死。

八苦者。彼土一一皆无。一无十月胎狱生苦。但受莲华化生之乐。二无形骸衰朽老苦。但受相好圆满之乐。三无内外诸科病苦。但受自在晏安之乐。四无四大分离死苦。但受寿命无量之乐。五无恩爱别离之苦。但受海会相聚之乐。六无怨憎会遇之苦。但受上善俱会之乐。七无所求不得之苦。但受自然如意之乐。八无五一陰一烦恼炽盛之苦。但受照见五蕴皆空之乐。前七是别。后一是总。五一陰一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炽盛火旺貌。须以智慧水。方能灭除烦恼火。两土比较。苦乐悬殊。即净秽之所攸分也。

但受不病不老四句。于诸乐中。大略言之。天食天衣者。天是天然。不假经营造作。思食食来。食毕。盛食之具自去。思衣衣至。随意美妙庄严。应法之服。自然在身。

《解》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讲)此土方便有余土。有藏教析空观。拙度证入者。有通教体空观。巧度证入者。皆沉滞化城。偏空寂灭之苦。彼国此土圣人。皆秉圆教观。体色即空证入。不滞空寂。即能从真出假。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熟众生。故曰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解》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

(讲)实报无障碍土菩萨。皆秉一心三观证入。观智圆融之故。无三观前后隔别。三谛不融之苦。故云但受无碍不思议乐。

《解》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

(讲)寂光究竟等。指常寂光净土。由始觉觉至心源。本始合一。成究竟觉。佛之住处。理智不二。身土一如。故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若约别教妙觉。虽称究竟。只破十二品无明。但齐圆教二行。尚余三十品无明未破。法性之水。犹有渗漏流注也。彼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圆满无上菩提。觉法之乐。究竟无余涅槃。寂静之乐。以上别明苦乐中。正释四土也。

《解》然同一居 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

(讲)此点示妙行。执持名号。即为妙行。以多善根多福德故。然同一居 土众生。以持名念佛。正当念时。便以佛之善根。为己善根。佛之福德。为己福德。故曰善根福德同佛。此中道理。尚待辨明。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则应以多善多福乃生。下即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是则持名念佛。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也。明矣。

因是亲因。如世间种一子。缘是助缘。如世间水土。有因无缘不生。有缘无因亦不生。因缘具足。方能成办。能念之心属因。今发菩提心。一精一进念佛。求成佛道。名多善根。即亲因也。所念之佛属缘。今修净土行。一句佛号。具足万德。名多福德。即助缘也。因缘具足。故能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此方是持名妙行。极乐净宗。合上正释四土。别明苦乐也。

《解》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一居 。良以上之。则十方同一居 。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讲)此乃指同一居 殊胜。极乐同一居 。上而言之。十方佛土同一居 。皆要让极乐最殊胜奇特。下而言之。又可与此土较量苦乐。此娑婆五浊恶世。是极苦世界。彼西方净土。是极乐世界。厌苦求乐。人之常情。故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者多。万修万人去。故曰优入。十方往生之众虽多。极乐仍从容不迫。如海纳百川而不隘。镜含万象而有余。横超而度越者。但有闻说。两土苦乐悬殊。厌秽忻净。念佛求生极乐。可得横超三界。度越生死苦海。佛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意即在于此。要令人深信极乐殊特。切愿求生。力行念佛。而得往生受用。初约能受用释竟。

己二约所受用释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环)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

(讲)先总释胜境。即极乐殊胜庄严之境。七重栏楯。横曰栏。直曰楯。俗云栏杆。庄严界畔。罗网庄严空际。行树庄严露地。一重行树。一重栏楯。重重相间。而至于七。上覆以七重罗网。一一皆是金。银。琉璃。玻璃。四宝所成。七重四宝亦但略言。其实重重无尽。宝宝一交一 错。周匝围绕。佛菩萨住处。

大本云。七宝诸树。遍满世界。所谓金根金茎。枝叶花果。亦皆以金。则名一宝。金根银茎。枝叶花果。亦分金银。则名二宝。如是三宝四宝。其宝间错。辗转增多。乃至七宝。

观经云。七宝行树。一一高八千由旬。一一花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又云。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此经文略。但言罗网。未言网间宫殿。

此中文有表法。表者显也。即借文以显义。借事以显理等。七重。表七科道品。三十七分。解在后文。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此土同一居 。有凡夫四倒。无常执常。非乐执乐。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方便。有二乘四倒。常计无常。乐计为苦。我计无我。净计不净。合之二土有八倒。彼国同一居 。人人实具四德。常者。同佛无量寿故。乐者。但受诸乐故。我者。自在无碍故。净者。清净庄严故。皆四宝则自功德深者。人具四德。则自功德深。内因胜也。周匝围绕。则他贤圣遍。外缘胜也。此即极乐真因缘。

《解》此等庄严。同一居 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讲)此下别明四土。先明同一居 土因果。以善业观行为能感因。以缘生胜妙五尘为所感果。极乐此土。横具上三土。唯横无竖。此等庄严者。总指同一居 庄严。有二能感因。一增上善业。即持名多善根之业。以念念即佛。乃成佛之亲因缘。净念相继。乃等无闲缘。以佛号为所缘境。乃所缘缘。言增上者。即增上缘。总摄前三缘。有大力用。为中道无漏善业。○二圆五品观。圆教观行五品位。谓随喜。读诵。解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以此二者。为能感之因。同一居 净土。为所感之果。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者。缘生。即因缘所生法。殊胜妙好。非同娑婆粗恶五尘也。同一居 之体质。亦即色声香味触。五尘为体也。

《解》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

(讲)此明方便土因果。以即空观智。相似三观。为能感因。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有横竖。竖则即空观智。非通教即有之空。乃圆教即假即中之空。横则相似三观。乃圆教相似位。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方便土果。为妙真谛者。非是藏通二教之真谛。乃圆教不思议真谛。即假即中。故称为妙。无漏五尘者。方便土。亦不外五尘为体。乃中道无漏五尘也。

《解》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

(讲)此明实报土因果。以妙假观智。分证三观为能感因。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横竖。竖则妙假观智。非别教次第之假观。乃圆教即空即中。不思议假观。横则分证三观。乃圆教分证位中。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实报土果。为妙俗谛者。非是别教之俗谛。乃是圆教不思议俗谛。即真即中。故称为妙。无尽五尘者。色声香味触。随举一尘。皆具一切尘。尘尘无尽。实报土亦不外五尘为体。乃中道无尽五尘也。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

(讲)此明常寂光土因果。以即中观智。究竟三观。为能感因。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横竖。竖则即中观智。非别教次第中观。乃圆教即空即假。不思议中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常寂光土果。为妙中谛者。非是别教之中谛。乃是圆教不思议中谛。即真即假。故称为妙。称性五尘者。色声香味触。称合真如自性。不可思议之五尘。为常寂光土之体也。上明四土横竖也。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一居 净境。真(假)[俗]圆融。不可限量。下皆仿此。

(讲)此明四土圆融。欲令易于了解。作此四土。次第分别。同一居 是缘生。方便是即空。实报是妙假。寂光是即中。此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四句偈分之。其实四土庄严。无不圆融无碍。无非因缘所生法者。四土唯一同一居 土也。无不即空者。四土唯一方便土也。无不即假者。四土唯一实报土也。无不即中者。四土唯一常寂光土也。又无不即空者。方便土横具上下三土。无不即假者。实报横具上下三土。无不即中者。寂光横具下三土亦然。

所以极乐同一居 净境者。引此圆融之境。以证圆融之理也。此论修德所成之境。元依性德起修。故得全修在性。称性无碍。真俗中三谛圆融。不可限量。

极乐同一居 。具足四土。圆融无碍。人民表因缘所生法。同一居 土也。声闻表即空。方便土也。菩萨表即假。实报土也。佛表即中。常寂光土也。称合圆融之理。成此圆融之境。即一土具足四土。故曰不可限量。下有显理处。悉皆仿此。以上别明四土竟。

《解》问。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庄严。答。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胜妙五尘。何异偏真法性。

(讲)此假立问答。以断偏执理性之疑。恐人不达寂光乃即事之理。而落偏理废事之见。前二句是问词。下答云。一一三土庄严。不在寂光之外。三土全体。是寂光理性。一一理性。本来具足无量庄严。事在理中。理随事遍。寂光亦不在三土之外。此是诸佛究竟依报之果土也。经云。诸佛住处。名常寂光。若约如来分上。全三土而成寂光。若约众生分上。全寂光而成三土。是自业之差别。何关土有高下。又。人民但见同一居 。不见上三土。声闻但见同一居 方便。不见上二土。菩萨能见下三土。分见寂光。唯佛圆见四土。若谓寂光在三土外。不具三土胜妙庄严五尘。则与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别。以上约所受用释竟。大科征释竟。

丁二广释分二 戊初别释所受 二合释能受所受 初又二 己初释生处 二结示佛力 今初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解》上明住处。今明生处。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讲)上四土依果明住处。此宝池莲华明生处。池以金银等七宝所成。异此方土石也。此即对待而论。以显彼土绝待之乐。此土同一居 是有漏惑业所感。彼土乃无漏净业所成。又为弥陀愿行之所庄严。大本云。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一宝二宝。乃至七宝。所共合成。今不言由旬数量者。略也。

《解》八功德水[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缩)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

(讲)八功德水。略显八德。文易可知。惟缩腐褪色。与沴戾六字。解注如下。缩者臭也。腐者日久味变。褪色日久色变。沴者不和。戾者不顺。因不和顺。所以增病。

极乐宝水。非止八德。实则功德无量。十六观经云。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其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是水本无情。而能说法。岂思议之所能及哉。

无量寿经云。诸上善人。入七宝池。澡雪身体。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乃至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是水本无心。能随人意。又岂思议之所能及哉。

《解》充满其中。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阶道四宝。异砖石。陛级名阶。坦途曰道。重屋为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讲)此方之水。有时枯竭。则不能得其用。有时泛滥。儒书云。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则复损坏一切。底纯金沙。亦只略言。观经云。真金为渠。其下皆杂色金刚。以为底沙。大本云。纯一宝池。底沙亦以一宝。黄金池者。白银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宝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宝。亦复如是。异此方池底皆污泥不净也。

陛级名阶。践之上升。坦途曰道。履之游行。重屋曰楼。岑楼曰阁。此即佛僧所居。及聚会说法之处。七宝所成。则皆用七宝庄严而较饰之。异此方土木。彩画丹青而严饰也。

无量寿经云。阿弥陀佛。讲堂一精一舍。宫殿楼阁。皆以七宝。胜于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万倍。菩萨所居。亦复如是。诸天及人。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宝二宝。至无量宝。今言七宝。不云高下大小者。皆省文也。

七宝以金为首。金具四义。体则坚固。性则柔软。色具光明。价本贵重。银之四义。所不能及。琉璃此云青色宝。又云不远山宝。玻璃此云水玉。即水晶。砗磲此云大贝。贝为海中介虫。大者为宝。有云非梵语。以其形似车之渠。渠者网也。赤珠乃赤虫所出之珠。玛瑙有山玛瑙。水玛瑙之分。如上七宝。但取名同此方。实则一一超胜百千万倍。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禹王卑宫室。颜回居陋巷。只贵其德。不重宝严。读古者。无不景仰其风。答。此由弥陀大愿所成。亦由诸上善人净行所感。不待造作经营。又由弥陀大开方便。随顺众生厌秽忻净之心理。以大愿行。庄严成就极乐净土。今十方众生。有欲舍苦求乐。信愿念佛。求生彼国。即可横截生死。正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莲池大师云。喻如正厄饥寒之国。忽闻饱暖之乡。方沉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岂不身心踊跃。舍故趣新。但得往生。终成解脱。方便接引。当如是耳。

《解》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由同一居 净土。身相不等故也。

(讲)此明华轮。即莲华大如车轮。非指普通车轮。乃举轮王金轮。轮王有四。铁轮王。统领南洲一洲诸国。铜轮王。统领东南二洲诸国。银轮王。统领东西南三洲诸国。金轮王。王四大部洲。至要即王位。有金轮宝自然现前。乘之一日之内。可以周游四大部洲。金轮王出世。海水低落。海边现有轮王道路。能通四洲。轮王有七宝。千子。以十善化导。四洲皆服。金轮大一由旬。四十里。乃举最小由旬言。若据观经。及宝积经中。无量寿如来会所明。大小实不可限量。由同一居 净土。有凡有圣。身相不等故。观经云。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团一 圆正等。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莲华。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

问。莲华大小。何以相去甚远。答。由十方念佛众生。工夫勤惰不等。故所感莲华大小不一。现前有一众生。闻说净土法门。发心信愿持名。七宝池内。即时产一莲芷。标名于上。如若一精一进念佛。莲华日大一日。光色日鲜。如中途退心。或另学别种法门。则莲华渐枯。倘一生修持到底。则临命终时。弥陀接引往生。即生此莲。名为托质莲胎。以九品莲华为父母。清净受生。华开见佛。是莲华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莲喻车轮者。不但状莲之形。而且表莲之德。轮有运载义。而此华轮。能至十方。接引众生。出离苦海。往生极乐。可为弥陀大愿船。普载众生。同赴莲池会也。

《解》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讲)此先明莲华光色。后举四德。莲分四色。色各有光。由众生身有光明。故莲胞亦有光。光色本应无量。四色亦略言耳。

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者。既曰略叹。当知莲之德。亦不止此。质而非形曰微者。质乃宝华之体质。形量大小不定。各随念力而现。故曰非形。无碍曰妙者。自在无碍。不可思议。十方众生发心念佛。华即标名。勤惰才分。荣枯顿异。是为感应冥符妙。又上中下品。各随功行。无量往生。不致错谬。是为胜劣分明妙。香者。彼土之莲。光色既胜。香气应异。非此方莲香可比。非形即非尘者。既非一定大小之形。则自然非色尘之德。而全体唯心矣。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故曰非尘故洁也。莲胞既光色明耀。微妙香洁。则生身庄严殊胜可知。以上释生处竟。

己二结示佛力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讲)此结示佛力。故呼舍利弗而告之曰。极乐国土。成就如是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愿行为能庄严。极乐是所庄严。此约佛释。大愿。即弥陀因中为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第三十二愿云。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大行者。即弥陀愿后。勇猛一精一进。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大本云。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摄取二十一亿佛刹。清净之行。

称性功德者。称合真如自性。本具功德。一切庄严。亦复性本自具。但非佛力。不能成就。故曰称性功德之所成就。

遍严四种净土者。由真性圆满周遍。故能普遍庄严。四种净土。弥陀愿行圆满。庄严净土。为众生作增上缘。带起十方三世。一切凡圣。自心种种庄严。为所缘缘。一切凡圣。缘此庄严净土。起欣慕心。而修净业。求生净土。故曰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圣凡。令往生也。

《解》[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讲)复次。弥陀以因中所发大愿。能作众生多善根之因。又以愿后所修大行。能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此意须善会。何以弥陀愿行。能为众生作殊胜因缘。因佛以此愿行。庄严成就四种净土。又以此愿行。庄严成就一句洪名。令众生对此庄严之依正。信愿持名者。以佛之愿为愿。以佛之行为行。皆得多善根多福德也。念念执持名号。相续无间。即念念以此善根福德。成就如是称性功德庄严。此义约众生释。皆是已成者。众生性本自具一切庄严。但由信愿持名。方能成就。已起信愿行。即是已成。非今非当者。非现今成。非当来成也。

《解》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约生佛圆融不二释。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四句。以弥陀大愿大行。种种称性庄严。此属性宗。能为众生作增上缘之本质。带起众生。自心所现种种庄严。此属相宗。性不碍相。相不离性。性相圆明。生佛不二。撤尽性相二宗法门界限。

缘有四种。一亲因缘。二次第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有增上力用故。谓弥陀愿行。称性所起之种种庄严。有增上力用之本质境。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者。带是变带。谓众生托佛增上缘本质境。变起自心种种庄严。为带质境。为己所缘。本质能现带质。带质无异本质。故曰全佛即生。全他即自。二义祗是一义。成就如是。生佛一如。自他不二。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也。初别释所受竟。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分二 己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 次约耳根声尘明受用 己初又二 庚初正明 二结示 今初

《经》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解》乐是声尘。地是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食是味尘。盛华散华经行是触尘。众生五根对五尘可知。常作者。[即]六时也。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故云昼夜六时。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

(讲)经中举极乐五尘胜境。为众生五根所受用。文显可知。常作者。即指天乐。昼夜六时。无有间歇。不同世乐之或作或辍也。乐以天称有二义。一天人之乐。乃诸天奏乐。供养弥陀。以及海会圣众。二天然之乐。不假人力。自然敷奏。如本经云。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不特其音之美。且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黄金为地者三句。指地之体质。本是黄金。七宝但是地上庄严耳。昼夜六时者。昼夜各有初中后三时。合为六时。又一解。昼六时。夜六时。每昼夜共十二时。然彼极乐净土。依报世界。正报色身。皆有光明。不假日月。假者藉也。既不假日月。则安分昼夜。安分是反难辞。后解答云。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但顺此方比拟。英顺此方情见始得。

《解》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衣祴是盛华器。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经四华。表四因位。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佛)[极]果。果德无不遍也。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意显生极乐已。还供释迦弥勒。皆不难耳。若阿弥神力所加。何远不到哉。

(讲)上是天乐。为耳根所对之一声 尘。金地为眼根所对之色尘。此是天华。为眼鼻二根所对色香二尘。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此云适意。色香美妙。适悦人意。又云白华。清白一洁 净。世所未有。此即天华。乃天人所雨。以表供养之意。如大本所云。一切天人。皆□天上百千华香。来供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

衣祴。是盛华器。盛字平声。贮也。衣祴例如进香香袋。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法莲华经之四华。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以四华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佛果。果德无所不遍也。住行向地诸菩萨。破无明见法身。乃为真因。念念趋向无上妙觉之佛果。果德遍十方界。故曰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极言供佛之多也。

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四句。蕅公之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今在彼土。能供十万亿佛。意显往生彼国已。有欲还供本师释迦。及当来弥勒。亦不成难事。若承阿弥威神之力加被。则何远不到哉。更不落十万亿之数量耳。

《解》食时。即清旦。故(曰)[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迥)[回]还也。

(讲)食时。乃受食之时。清旦盛华。供养多佛。食时即归。明其神足不可思议。神足乃六通之一。亦名如意通。此通有三。一能到。身能飞行。轻举远到。二转变。大小一多。互相转变。三圣如意。化现无方。应变莫测。故能不离彼土。常遍十方。此二句有二义。一十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也。二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也。譬如月不离空。而能影现众水。不假逾时。回还本处。极言其速之至也。此种神力。固由众生净业所感。亦由弥陀愿力所致。因中第二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解》此文显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

(讲)上文神足。已显不思议之理。此文显极乐事事皆无障碍法界。故举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举足跨步。伸手弹指。一一无非全体法界。极乐净土。随拈一法。体即法界。摄尽十方无尽三宝。十方三宝。体即法界。摄尽极乐依正。故云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如帝珠网。一珠摄多珠。多珠摄一珠。一多相摄。贯彻无碍。

《解》又。显在裟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在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也。

(讲)又。显在娑婆。则五浊深重。恶业为障。故与极乐。不隔而隔。如五台清凉胜境。我等凡夫。不隔而隔。在极乐。则诸善俱会。功德甚深。隔而不隔。如圣人之与人间。隔而不隔也。

《解》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讲)饭食经行者。受斋之后。一心行道也。念食食至。乃受天然饮食之乐。并不假安排造作。食毕钵去。自然化去。亦不劳洗涤举拭。并无尘缘障道之苦。大本云。诸往生者。其饭食时。金钵。银钵。种种宝钵。随意现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碱甘淡。各如所愿。不余不缺。不以美故。过量而食。食已自消。而无遗滓。或见色闻声。意以为食。自然饱适。无所味著。身心轻利。食毕化去。时至复现。但经行金地下。虽有天华缤纷。天乐敷奏。娱乐之境。心不贪著。优游自在。一心行道。任运进修。或称念佛名。或参究禅理。或修一习一 观行。非徒散虑逍遥也。

此饭食经行。是寻常日用事。当知日用之中。头头是道。古德云。运水搬柴。无非妙用。穿衣吃饭。尽是禅机。莲池大师云。拈匙放箸。口口不离。举足动身。步步踏著。何得埋头吃饭。空过一生。玩水观山。徒劳万里。味哉言乎。初正明竟。

庚二结示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如来重呼舍利弗。告以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天乐天华。神足往还。饭食经行。一一无非弥陀愿行功德之所庄严。○愿庄严者。大本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以香华等。种种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即可遍至。又愿我刹中人。欲食之时。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自去。今者成佛。一一如愿。○行庄严者。法藏比丘。既发愿已。天雨妙华。而散其上。故果上亦感天华之庄严。又愿后修行。恒往佛所。承事供养。故感果上国中人民。一食之顷。遍供多佛。神足之庄严。又手中常出衣服饮食。幢幡宝盖。一切音乐。供养于佛。故感果上天乐鸣空。国中众生。自然衣食之庄严。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竟。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分二 庚初别明 二总结 庚初又二 辛初化有情声 二化无情声 辛初又二 壬初鸟音法利 二征释略显 今初

《经》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解》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此二种。西竺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

(讲)此重呼舍利弗。复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故以音声而作佛事。极乐摄法界机。五根五尘。一一圆妙。此姑就声尘。以显法利。非全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也。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者。常有。谓非时有时无。种种。言其品类不一。形殊众鸟曰奇。音能说法曰妙。毛羽光彩。形形色色。多而且美也。下略出六种。白鹤以纯白为正。孔雀华彩夺目。鹦鹉以红嘴绿羽为贵。能学人语。舍利旧云鹙鹭。元朝楚石梵琦禅师。西斋诗云。舍利是春莺。修眉漆点睛。或然。未确定之辞。

迦陵频伽。此云妙音鸟。正法念处经云。迦陵频伽。出妙音声。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大论云。迦陵频伽鸟。在卵中未出。声超众鸟。

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者。梵语耆婆耆婆迦。此译为生。胜天王经云。生生。或译命。法华经云。命命。杂宝藏经。名为共命。心识各别。报命相同也。后二种。雪山等处有之。此等诸鸟。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相似也。名虽相似。实则不同。十六观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此鸟原是弥陀化身。

六时出音者。则净土诸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而无间歇。非同此方。夜栖昼鸣。良以极乐众生。莲华托生之身。本来无有昏睡。不假夜卧。鸟亦如之。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讲)上明鸟音。此明说法。谓以上众鸟。非但音声和雅可爱。且能演扬宣畅。佛法道品。五根等他经七科三十七分。即修行入道之品也。此经惟列二十五品。或谓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极乐为大乘机。如何演畅不对机之法。当知三十七品。实通大乘。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经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此皆能通大乘之明证也。

所谓四念处下。解七科名义。正文无前三科。但有五根等后四科。仔细研究。极乐众生。莲华化生。清净庄严。不必观身不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必观受是苦。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无有诸恶。所求如意。圆证三不退。故不必更闻四正勤。四如意足。蕅公因解后四科。顺带前三科耳。

四念处。念。是能观之智。处。属所观之境。以智观境为念处。一身念处。观净土之身。究竟清净。非同娑婆不净。二受念处。观净土之受。纯不思议乐。无有众苦逼迫。三心念处。观净土之心。真实常住。远离生灭无常。四法念处。观净土五一陰一之法。自在为我。非同诸法无我。

《解》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

(讲)正勤。即正一精一进也。净土众生。圆证三不退。惟善无恶。净念相继。入三摩地。不退入凡夫位。不退菩萨行。不退无上道。念念趣向萨婆若海。即正勤也。

《解》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一精一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讲)如意足。亦名四神足。能发神通。所愿皆遂。故名如意足。一欲如意足。向所欣慕极乐净土。今已得生故。二一精一进如意足。三种不退。已得圆证故。三心如意足。菩提行愿。念念不舍故。四思如意足。深入佛慧。任运增明故。

《解》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一精一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讲)五根者。信进念定慧也。五者何以名根。具二义故。一能持义。如树有根。能持所生枝叶。不致焦枯。二能生义。能生花果。令得成熟。故以根名。一信根。信正道及助道法。正道。即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发菩提心。趣向真如佛果。助道。即修一习一 一切善法。助发正因。名信根。二一精一进根。修正助道法。勤求不息。名一精一进根。三念根。念正助道法。更无他念。名念根。四定根。摄心在正助道法。相应不散。名定根。五慧根。于正助道法。慧照分明。名慧根。蕅公云。观于苦等四谛。即慧照现前。观于苦谛。当体即是法身。集谛。当体即是般若。道谛。为解脱因。灭谛。即解脱果。名慧根。

《解》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一精一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一精一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讲)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长。具大力用。不为他法所伏。而能摧伏他法。一信根增长。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能破众生不能成佛之疑惑。能破邪信。不为邪法之所动摇。及破见思尘沙无明。各种烦恼。名信力。○二一精一进根增长。能破种种身心懈怠。不存身见。悍劳忍苦。破身懈怠。心不昏昧。亦不沉没。破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者。即成办出离生死大事。名一精一进力。○三念根增长。破诸邪念。空有二边之念。皆属于邪。成就出世。中道正念功德。名念力。○四定根增长。一心不乱。能破散乱妄想。而发事理禅定。禅定即三昧。功浅者。发事一心不乱三昧。功深者。发理一心不乱三昧。名定力。○五慧根增长。慧光透露。能遮通别诸惑。见思为通惑。三乘同断故。尘沙无明为别惑。别属菩萨所断故。三惑黑暗。慧光能破。诸暗既破。显发真正无漏之智。名慧力。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一精一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一精一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

(讲)七菩提分者。梵语菩提。此译为觉。故亦名七觉分。即由前慧力。所发真正无漏之智。善能觉了。一择法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即以智慧观察五蕴诸法之时。慧照分明。善能简择分别。何者是真。何者是伪。与无漏智相应为真。不相应为伪。不致谬取虚伪之法。五蕴本来无我。妄执实我。五蕴本非实法。妄执实法。我相法相。皆虚伪也。与无漏智不相应。我法二空真理。与无漏智相应。如是简别。名择法觉分。

二一精一进觉分。一精一进修诸道法时者。不杂谓之一精一。不退谓之进。修趣向佛道之法。一心一精一进。不倦不怠。慧照分明。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如楞严经所云。勤心役身。事火祟水等。诸外道所修。无益之苦行。不能出离生死。是为无益。常勤心在真法中行。真法。即真正道法。四摄六度等。如是一精一进。名一精一进觉分。

三喜觉分。若心得法喜者。即进修道法。工夫深造。与真法相应。心得法喜。慧照分明。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计断计常。著空著有。皆颠倒也。住真实之法而生喜。名喜觉分。

《解》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若舍所见念著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爱见妄想。名定觉分。

(讲)四除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者。诸见。即身边邪见戒五利使。烦恼。即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五利使属见惑。迅速敏捷故利。五钝使属思惑。纡回迟缓故钝。此十使是造业受报之因。能使众生。受轮回生死之苦。故名使。断除十使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之惑。此惑无有自体。故曰虚伪。不损真正善根者。以无漏智为真正善根。智能断惑。其智不损。如日光能破暗。其光不损。名除觉分。

五舍觉分。若舍所见念著境时。谓所见念著之境。此境本来无有。慧照分明。善能觉了。所舍之境。举体虚妄。因念著故。似现前境。乃由意识所变。故曰不实。既已了知。永不追忆。如人所见梦中之境。梦时妄生爱著。醒觉之后。了知虚伪。无有真实。故不追忆。名舍觉分。

六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禅有多种。外道禅。修无心定。用强制力。将第六意识。伏而不行。生无想天。寿五百劫。初半劫。用功入无想定。能经四百九十九劫。如夹冰鱼。虽然不动。冰融复一活。迨最后半劫。定力一失。妄想复起。因谤三宝。堕落地狱。○有漏禅。如四禅四空诸天。各皆有定。若未得灭受想定。不能了生死。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如郁头蓝弗。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三界极顶。舍报之后。堕作飞狸之身。此定觉分。慧照分明。善能觉了。如上诸禅。悉皆虚假。非真实定。不生爱见味著。名定觉分。

《解》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一精一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

(讲)七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即修出离世间。了脱生死之道。三十七品。出世道也。修此道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定慧不可偏重。常使定慧均平。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一样高低长短。或有时定力太过。其心沉没。当念用择法一精一进喜三觉分。而审察提起。不令沉没。成有时慧力太过。其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收摄任持。不令浮动。务必调和其心。定慧适中。名念觉分。

《解》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讲)八圣道分。圣者正也。亦名八正道。由前择法觉分。不依偏邪。故入正道。无漏圣法曰正。能通涅槃曰道。共有八种。一正见。修无漏行观者。即苦集灭道四谛。每谛有四行观。合为十六行观。详在三藏法数。恐繁不录。修此行观。不至漏落生死轮回。故称无漏行观。慧眼分明。见理正确。名正见。

二正思惟。以无漏心。即四谛智。总名一切智心。以无漏心。相应思惟者。不是识心思惟。乃是无漏心相应之思惟。动发觉知筹量者。依四谛智。动发四谛观。觉知筹量四谛境。为令观智增长。断惑证真。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解》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

(讲)三正语。以无漏慧。除四邪命者。一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力。二维口食。谓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三仰口食。谓仰观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上四种。邪心求利。以活身命。多有口业。摄诸口业者。即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

四正业。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凡不正之行。皆名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即修清净梵行。如楞严经云。尚无不杀不盗不一婬一。云何更随杀盗一婬一事。名正业。

五正命。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一诈现异相奇特。以奸诈为怀。示现异相。与人不同。如不食五谷。卧刺投灰。诸奇特事。冀人信仰。二自说功德。诱动人心。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占卜相命。报吉谈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此二可知。此五种亦皆邪心取利。以自活命。故名五邪命。住清净正命中者。以道自活。而全法身慧命。名正命。

《解》以无漏慧相应。勤行一精一进。修涅槃道。名正一精一进。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

(讲)六正一精一进。以无漏慧。修涅槃道。勤行一精一进。不倦不怠。行契于智。谓之相应。名正一精一进。

七正念。以无漏慧相应。除诸妄念。一心专念真如实际。佛果菩提之正道。及万行庄严之助道法。名正念。

八正定。以无漏慧相应入正定。远离不定。及邪定。与有漏禅定等。名正定。

《解》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讲)此料简道品。先约四教简。后约四土简。道品即四谛中道谛也。通大小乘。乃如来妙智。对机所施之教法。如医师之因病设药。修行道品。如服药除病也。

天台宗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化仪四教。为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四教各有四谛。故道品须约四教料简。极乐世界。十方往生者众。机当不一。若约夙种而论。当有四教道品修法之差别。

一藏教。即三藏教。四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小乘学者。依此而修。故名藏教。约事立名。后三教大乘。约理立名。藏教诠生灭四谛。苦谛。则生住灭三相流迁。集谛。则贪嗔痴等分。四心流动。道谛。则对治易夺。灭谛。则灭有还无。净土众生。若小种先熟者。定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

二通教。为大乘初门。钝根人通前藏教。利根人通后别圆。故名通教。诠无生四谛。苦谛如幻如化。无逼迫相。集谛。如幻如化。无和合相。道谛不二相。灭谛无生相。净土众生。若是通教机。定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

三别教。独菩萨法。别前藏通。别后圆教。故名别教。诠无量四谛。苦谛。有无量相。十界果报不同故。集谛。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谛。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谛。诸波罗密不同故。净土众生。若是别教机。定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

四圆教。三谛圆融。圆修圆证。故名圆教。诠无作四谛。苦谛。五一陰一本如来藏。无苦可离。集谛。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道谛。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灭谛。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净土众生。若是圆教机。定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解》藏道品。名半字法门。净土浊轻。似不必用。为小种先熟者。或暂用之。

(讲)前约四教简道品。此约四土简道品。藏道品。名半字法门。以小乘偏真。而不圆满。故名半字法门。对大乘通别圆。满字法门而说。净土浊轻者。以净土本无五浊。因娑婆众生。生彼国土。故有浊轻。似不必用者。若为小种先熟。则暂用之。若无小种。不必常用也。

《解》通道品。名大乘初门。三乘共禀。同一居 净土多说之。

(讲)名大乘初门者。为别圆二教初门也。声闻缘觉菩萨。小中大三乘。同闻共禀而修。同一居 净土众生。有具见思惑者。故多说无生道品也。

《解》别道品。名独菩萨法。同一居 方便净土多说之。

(讲)名独菩萨法者。非三乘共禀。惟菩萨独修之法。同一居 方便净土多说之。实报寂光二土。则不用别教道品也。

《解》圆(教)道品。名无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净土。皆得闻也。

(讲)名无上佛法者。第一义谛也。最尊最上。无有何法能加其上。如有利根之者。于四种净土。悉皆得闻。因四土圆融故。如是方是极乐净宗。总论四土。同一居 则具四教。方便但具别圆。实报唯圆教。寂光惟是一心。无教不教。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处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

(讲)如是。指法之辞。指根力觉道四科。等者。等念处正勤。如意足。及余四摄法等。四摄者。一布施。众生无缘不能度。先以布施。结众生之缘。二爱语。以柔软语。令众生乐闻。易于受度。三利行。行种种饶益行以利众生。四同事。和光同尘。欲施教化。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以此四法。摄取众生。故名四摄法。

六度者。一布施度悭贪。二持戒度诸恶。三忍辱度嗔恨。四一精一进度懈怠。五禅定度散乱。六智慧度愚痴。悭贪等六蔽。是众生心病。六度是如来法药。以法药对治心病。自可药到病除。

十力者。如来所有十种智力。一是处非处智力。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作善业得乐报。因果相契。为是处。作恶业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二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或善不善。漏无漏等。○三定智力。知诸禅三昧。世间禅。四禅四空定。出世间禅。小乘禅。大乘禅。出世上上禅。○四根智力。知诸众生。诸根上下。随机施教。○五欲智力。知他众生。种种乐欲。各各不同。○六界智力。知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七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相。○八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万世。姓名苦乐寿夭等。○九天眼智力。见众生受生舍报。从何道来。向何道去。或苦或乐。○十漏尽智力。自知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无畏。乃四无畏。一一切智无畏。谓于一切诸法。尽知尽见。故无所畏。○二漏尽无畏。谓诸漏已尽。五住究尽。二死永亡。故无所畏。○三说障道无畏。谓于障道之法。能知能说。故无所畏。○四苦尽道无畏。谓于尽苦之道。能知能说。故无所畏。

无量法门者。众生烦恼之病无量。故佛说法门之药。亦复无量。如上诸佛所说之法。净土诸鸟。一一皆能说之。众生闻者。皆能得益。

《解》三十七品。收法虽尽。而机缘不等。作种种开合。名义不同。随所欲闻。无不演畅。故令闻者。念三宝。发菩提心。伏灭烦恼也。

(讲)此明开合。开合乃是随机。三十七品。收一切道法虽尽。而众生机缘不等。故作种种开合。其中名义。自应不同。若是好广之机。则开演三十七品。成无量法门。若是好略之机。合演三十七品。无量法门。成戒定慧三学。名既不同。义亦有异。总而言之。随众生机缘。乐闻广者。略者。无不演畅。曲尽其宜。如乐说无碍辩。各随好乐而说也。

故令闻者。念三宝。足见极乐众鸟。说法有方。善能开导于人。令念三宝也。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三者俱称宝者。皆可尊可贵故。既圆念三宝。自可圆发三心。明正因佛性。则理心发。明了因佛性。则慧心发。明缘因佛性。则善心发。一发一切发。是为圆发。自能圆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也。

《解》灼见慈威。不可思议。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闻共禀。一心修证。故念僧。

(讲)此正明念三宝因缘。以修持净业。往生为因。谛闻众鸟说法为缘。灼见慈威三句。亲见弥陀。有摄受之慈。有折伏之威。慈威二皆不可思议。故念佛。法喜入心三句。闻法心欢喜。谓之法喜。法喜入心。如饮甘露。是为法味充足。故念法。同闻共禀。一心修证者。大众同闻。共禀受教法。一心修持。随功行之浅深。而证位有高下。故念僧。

《解》能念即三观。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及四教意义。三谛权实之不同。如上料简道品应知。

(讲)此简别能念所念。以及三宝不同之相。能念即三观者。谓能念之心。体本空寂。即空观。用则圆照。即假观。正空寂时。寂而常照。正圆照时。照而常寂。即中观。

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者。何谓别相。差别之相也。法身。报身。应化身。为四教佛宝。教理智断。为四教法宝。三乘贤圣。为四教僧宝。何谓一体。真实之体也。湛然智照。灵明觉了。为佛宝。实相理体。清净圆妙。为法宝。理智不二。和合无违。为僧宝。别相是相。相即性中之相。一体是性。性即相中之性。性相一如。二而不二也。

及四教意义者。别相一体。各分四教。但有三谛权实之不同耳。藏通二教。为真谛三宝。别教为次第三谛三宝。圆教乃一心三谛三宝。前三教总属权。圆教乃属实。此乃如上文。料简四教道品应知。初释鸟音法利竟。

壬二征释略显

《经》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讲)此文征释疑难。恐人疑云。弥陀因中。第一大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现有众鸟。岂不有违本愿乎。故呼舍利弗而诫之曰。汝勿谓此诸众鸟。五一陰一实法。是罪报所生。此鸟非但不同人间之鸟。随业受生。而且不同天上之鸟。虽能说法。仍属业报所生也。

所以者何。此句是征。所以不可说此鸟。实是罪报所生者。何也。彼佛下解释疑难。彼佛国土。由弥陀愿行。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此三恶道。由五逆十恶。感地狱道报。由悭贪嫉妒。感饿鬼道报。由愚痴暗昧。感畜生道报。故名恶道。

又呼舍利弗而告之云。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此引法藏比丘。所发第十六愿为证。愿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不善名者。不取正觉。名且不闻。何况有实是罪报所生之众鸟耶。何况。反显其必无也。非但目所未睹。亦复耳所未闻也。

是诸众鸟四句。出其所以。难云。彼国既无恶道。何以现有众鸟。告曰。此鸟皆是阿弥陀佛愿力。欲令法音宣扬流布。以不思议力。变化所作耳。又引难云。法藏愿后偈云。地狱鬼畜生。皆生我刹中。何得谓无三恶道。引释云。彼偈次云。一切来生者。修一习一 清净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则知未生。虽属恶道。早种净因。既生彼国。皆成上善。同佛相好。岂复存恶道形耶。

《解》征释可知。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

(讲)经中征释。无三恶道之疑已显。故曰可知。此假立问答。以释尚无恶道之名。故问云。白鹤等岂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者。是诸众鸟。五一陰一实法。既非罪报。则白鹤等假名。亦非恶名。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者。此承上对显。五一陰一既非罪报。则属善报。假名既非恶名。则属善名。善报则究竟五一陰一功德。善名则究竟假名功德。一色一香。一尘一名。皆即全体法界。不可思议。故一一名。皆诠如来究竟功德。诠者显也。以假名诠显实法。如来究竟功德。以如来证穷十法界功德。是为究竟。彻法流之源底故。是法平等。一究竟一切究竟。故一一名字。悉皆究竟。所谓究竟白鹤。乃至究竟共命之鸟。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反显是究竟功德之名也。故旁注曰名字法界。不可思议如此。

《解》问。化作众鸟何义。答。有四悉[檀]因缘。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

(讲)此问答显益。问。弥陀欲令法音宣流。变化众鸟。有何意义。答。有四悉檀因缘。梵语悉檀。此云普施。四悉乃有四益。一世界悉檀。欢喜益。因世界凡情。喜此诸鸟。弥陀随顺凡情而化。令得欢喜。二为人悉檀。生善益。化鸟说法。事出奇特。令闻者。咸念三宝。而得生善。三对治悉檀。灭恶益。鸟能说法。未可轻视。不于诸鸟。起下劣果报想。令得灭恶。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第一义。即甚深究竟之义。生佛一如。鸟为弥陀变化所作。鸟即弥陀法界藏身。无一法不具。无一法不造。即理具事造。令得入理。此经为圆顿教。皆第一义悉檀。便具下三悉檀。以事造不离理具也。

《解》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乃)[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

(讲)此文标指法界。即直指万法唯心之旨。以显西方六尘之境。一一无非全体法界。微风。乃触尘。树网。乃色香味三尘。音。乃风声。此前五尘为实法。五尘落卸影子。落在意地之中。是法尘。为假法。此六尘是依报。众生是正报。若依若正。若假若实。随拈一法。当体即是弥陀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亦即我及众生。三身四德。生佛平等。依正无殊。此为第一义悉檀也。初化有情声竟。

辛二化无情声

《经》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解》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无量法门。同时演说。随类各解。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讲)此中经文。重告舍利弗。无情法利。微风者。风之美也。轻清柔和。不徐不疾。吹诸宝树宝网。铿然有声。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宫商并奏。律吕克谐。出微妙音者。幽雅曰微。说法曰妙。音中或赞佛。福慧两足。能作众生导师。或赞法。犹如妙药。能治众生心病。或赞僧。信解修证。能作众生模范。能令闻者。自然兴念三宝。此明念三宝因缘也。

解中情与无情。同宣妙法者。情指上文众鸟。无情指本科风树罗网。同时宣演。四教道品。无量法门。能随上中下。各类之机。皆得领解。则何异佛音圆妙。随类得解也。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问。无情声。何以亦能说法。答。情与无情共一体。迷者茫然罔觉。悟者豁然契入。如香岩闻击竹声。而悟道者是也。又古德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此土无情尚然。何况极乐庄严佛土耶。

《解》念三宝。是从悉檀获益。凡夫创闻。大踊遍身。是欢喜益。与三宝气分一交一 接。必能发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灭烦恼。是(灭)[破]恶益。悟证一体三宝。是入理益[也]。初别明竟。

(讲)此明念三宝四益。念三宝是从四悉檀获益。以同一居 净土凡夫。创闻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大喜遍身。是欢喜益。外与别相三宝。内与一体三宝。气分一交一 接。必能发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发心起行。或伏烦恼。或断烦恼。喻如浊水静深不动。灰土自沉。清水现前。去泥纯水。搅亦不浊。心中烦恼伏断。亦复如是。是破恶益。悟证一体三宝。人人具足。是入理益。本科二化无情声竟。大科初别明竟。

庚二总结

《经》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长思矣。

(讲)重重结示令深信者。前三教皆浅信。惟圆教事事无碍之信乃深。一切庄严。即四土庄严。皆导师因中。所发四八弘愿。愿后所修。六度万行。之所成就。乃至果上成佛。得一切种智所现相分庄严。此皆约佛边说。

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者。净业。即修持念佛法门。清净三业。以此净业为能感。一切庄严为所感。乃至往生净土。由唯识所变相分庄严。以为受用。此乃约众生边说。

佛心生心。互为影质者。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是全庄严。乃佛心也。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现。是全庄严。乃生心也。全心即境。全境即心。佛生互为影质。本质如石印之印模。影像如影印之印刷品。以佛之庄严为本质境时。却在众生心中。为影像境。以众生庄严为本质境时。却在佛心内。为影像境。故曰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者。以众灯。喻佛心及一切众生之心。以灯之光明。喻佛心所现庄严。及一切众生心所变庄严。众灯光遍一室。虽然似一不分。却是各各遍满。无坏无杂。互不相碍。以喻佛心生心。所现四土庄严。似一不分。亦是各各庄严。无坏无杂。互不相碍。此即唯心庄严。事事无碍之境也。

全理成事。全事即理者。此指上文。心境无碍。理即是心。事即是境。全心成境。全境即心。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也。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者。此指上文性修一交一 成。性即是理。修即是行。称理起行。行不离理。全行即理。理不离行。全性德庄严而起成修德庄严。全修德庄严。还在心性之中。不在心性之外。心性本无外故。如依地种花。千葩万卉。皆不离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净土弥陀。不在心性之外。此理微妙。亦可深长思矣。岂浅智短识之所能知耶。

《解》奈何。离此净土。别谭唯心净土。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哉。初依报妙竟。

(讲)奈何。寄叹之词。谓奈之何。世人不了即事之理。即土之心。离此不思议净土。别执缘尘影事之妄想。以为真心。别谭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甘心堕于鼠即鸟空之诮。良可哀也。

鼠即。乃鼠鸣声。譬喻谭有不知妙有之理者。鸟空。亦鸟鸣声。譬喻谭空不达真空之理者。初依报妙竟。

丙二正报妙分二 丁初征释名号 二别释主伴 初分二 戊初征二释 今初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解》此经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征释名号。欲人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也。

(讲)此经乃是如来。的确指示。持名念佛之妙行。故特征佛名而解释之。持名而称妙行者。一但持一句佛号。而得三界横超。此简捷妙。二但要十念功成。亦得带业往生。此殊特妙。三但得往生净土。便证三种不退。此圆顿妙。故称妙行。此文释正报妙。正报有主有伴。先征释化主名号。故问当机。在汝之意。以为云何。彼佛因何之故。号为阿弥陀。就此一征。正欲人因名思义。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之心也。初征竟。

戊二释分二 己初约光明释 二约寿命释

《解》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一交一 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讲)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释迦本师。以光寿无量二义。收尽一切无量之义。非弥陀但具光寿二义也。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光寿二义。即弥陀心性。光则寂而常照。不变常随缘也。寿则照而常寂。随缘常不变也。寂中有照。照中有寂。横竖一交一 彻。即一真法界之全体。为十界之纲宗。乃诸法之实相。故举此作弥陀三身四土。三身四土。乃此体之所现。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光寿无量。亦此体之所成也。

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者。本觉理性。即众生人人本有之佛性。此性横遍竖穷。寂照照寂。即光寿无量之义。持名即始觉合本者。执持名号。能持之心即始觉。所持佛号即本觉。始觉不离本觉。本觉具足始觉。故曰始本不二。如摩尼珠。珠具光明。还照珠体。光不离珠。珠不离光。光珠不二也。

生佛不二者。生心如是。横遍竖穷。寂照照寂。佛心亦如是。佛号亦如是。故念佛众生。一念心与佛号相应。则一念佛。念念相应。则念念佛。是则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也。

己初约光明释

《经》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解》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讲)此释佛光无量。先约证释。首句为一切诸佛心要。诸佛心性。悉皆寂而常照。不变常随缘。故为光明。遍照法界。今弥陀从因至果。复本心源。彻证心性无量之体。称体起用。故光明无量也。

《解》诸佛皆彻性体。皆照十方。皆可名无量[光]。而因中愿力不同。随因缘立别名。弥陀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有光明恒照十方之愿。今果成如愿也。

(讲)此约愿释。前三句佛佛道同。无有差别。而欲立别名者。必约差别因缘。如弥陀因中。为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第十二愿云。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今果成得如所愿。可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也。

《解》法身光明无分际。报身光明称真性。此则佛佛道同。应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弥普照。故别名无量光。然三身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别耳。

(讲)此约三身。简法身横遍竖穷。故光明亦无分际际限。报身以智慧为身。乃称性所现。故光明亦称合真性。法报二身。诸佛一如。应身光明。乃有差别。有照一由旬者。由旬无正翻。乃轮王巡狩停留之处。如此方驿馆。有小中大之不同。或照十百千由旬。或照一世界。十百千世界不等。唯阿弥陀佛。大光普照。故别名无量光。此指弥陀应身。常光如是。非指放光而言。放光者。如本师未说法华之前。先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亿佛土。正说楞严之时。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如百千日。普照十方。微尘世界等。

三身不一不异者。法身。以理为身。报身。以智为身。应身。以机缘为身。应机示现故。如何可以说一。三身本来一体。如何可以说异。说一说异。皆为戏论。佛身不可思议。离诸戏论。故曰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悉檀利益。故作三身光明分别耳。

《解》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

(讲)此释佛光无碍。佛光而言碍无碍者。皆约众生分上说。众生与佛缘浅。不睹佛光。故说为碍。若与缘深。能睹佛光。说为无碍。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有缘众生。无不圆见。故曰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问。佛光既照十方。何以念佛之人。许多不见佛光。答。正因念佛功浅。宿世障深。故不能见。不可因不见佛光。遂疑佛光不能照十方国。譬如日光普照。生盲不见。岂可谓日无光耶。倘能一心念佛。念念无间。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何况佛光。初约光明释竟。

己二约寿命释

《经》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解》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

(讲)此释佛寿无量。先约证释。首句指诸佛心性之体。悉皆照而常寂。随缘常不变。故为寿命。法身常住。今弥陀因行已满。果觉已圆。彻证心性无量之体。始本合一。故寿命无量也。

《解》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

(讲)此约愿释。法身清净。犹若虚空。既无形相。安有始终。报身修成。智德圆满。断德究竟。故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本无差别。应身寿命。则随佛本愿。及与机缘。而为长短。如释迦生于人寿百岁时。愿减寿二十年。以补末劫众生。故八十岁入涅槃。此为随愿。机薪既尽。应火须亡。此为随机。故或延或促不等。

法藏愿王者。法藏。即弥陀因中为比丘之名。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之弘愿。故称愿王。第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又第十五愿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故曰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故别名无量寿也。

《解》阿僧祇。无边。无量。皆算数名。实有量之无量。然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讲)此约三身简。阿僧祇。此云无数。乃印度十大数之首。第二由阿僧祇阿僧祇。为无量。第三由无量无量。为无边。以下皆倍倍积累。第四为无等。第五不可数。第六不可称。第七不可思。第八不可量。第九不可说。第十不可说不可说。今佛生寿命。以阿僧祇劫计算。有无量无边之阿僧祇劫。此实有量之无量也。

弥陀应身亦有涅槃。非同法报二身。无量之无量也。正法住世。亦复无量。正法于上半夜灭时。观世音菩萨。即补佛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国名众宝普集庄严。其佛寿命。正法。亦复无量。正法灭后。是夜大势至菩萨。即补佛位。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然三身不一不异下。是破情计。应身本来即法即报。故曰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解》及者。并也。人民指等觉以还。谓佛寿命。并其人民寿命。皆无(有)量[等]也。

(讲)此释生寿无量。佛为法王。惟妙觉堪称。等觉以还。皆人民也。彼佛寿命无量。并其人民。皆得无量之寿。

《解》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讲)此重释光寿二义。先总明。当知无量光寿之佛名。皆本于众生。现前一念。竖穷横遍之心性建立。以生心佛心。本同一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曰平等。能令持名者。即佛号而悟心性。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解》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讲)此别明光义。承接上文。由众生心性。有大智慧光明。横遍十方。无量光之义。故生极乐。即生十方。见弥陀。即见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自度谓断自性之烦恼。度自性之众生。十方一切众生。与我本来同体。故能自度。即是普利一切也。

《解》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讲)此别明寿义。由众生心性。有常住不变。竖穷三际。无量寿之义。故极乐人民生者。即是一生补处。以是最后身。圆证三不退。任运进趣佛果。故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也。

《解》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讲)此结归心性。劝人深思。导师证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性。故名阿弥陀。故曰离心无名号。离名号何由彻证无量光寿之心。是以叮嘱。应当起智观察而知。即心即佛。愿深思之。未可草草过去。初征释名号竟。

丁二别释主伴分二 戊初别释 二结示 初又二 己初主 二伴 今初

《经》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解》此明极乐世界教主成就也。

(讲)此别释教主。极乐世界。以弥陀为教主。故曰主成就。即六成就之一。阿弥陀佛成佛。是证果。证果必由修因。彼佛之因。藏经中所载不一。今略举其八。一大本云。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闻法出家。即法藏比丘。对佛发四十八愿。愿行圆满。得成为佛。今阿弥陀。即法藏比丘所成之佛也。○二法华经云。大通智胜如来时。有十六王子出家。净修梵行。勤求无上菩提。佛灭度后。常乐受持。妙法华经。后悉成佛。今阿弥陀。即第九王子所成之佛也。○三悲华经云。无量劫前。有转轮王名无诤念。供养宝藏如来。时王发愿。愿成佛时。国中种种清净庄严。佛与授记。过恒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国名安乐。今阿弥陀。即无诤念转轮王所成之佛也。○四大乘四等总持经云。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诸经。十四亿部。随众生愿乐。广为说法。今阿弥陀。即净命比丘所成之佛也。○五贤劫经云。云雷吼如来时。有王子名净福报众音。供养彼佛。发菩提心。上求下化。今阿弥陀。即净福报众音所成之佛也。○六贤劫经又云。金龙决光佛时。有法师名无限宝音行。力弘经法。今阿弥陀。即彼法师所成之佛也。○七观佛三昧第九经云。空王佛时。有四比丘。烦恼覆心。空中教令观佛。遂得念佛三昧。今阿弥陀。即彼第三比丘所成之佛也。○八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师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国王名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今阿弥陀。即彼国王所成之佛也。阿弥陀因地修行多劫。因应无量。不能枚举。

《解》然法身无成[无]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应身为物示生名成。皆可论劫。

(讲)此约事论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是本有。报应属修成。法身无相。故无成与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者。依始觉智修因。以智断惑。见思粗惑先断。从真出假。修二利行。断尘沙惑。修中道观。断无明惑。此别教意。若一断一切断。此圆教意。惑净智圆始本合一。得根本智。成自受用报身。依根本智。起后得智。成他受用报身。故可名成。亦得论劫。

应身为物示生名成者。应身。乃应众生机而示现。众生机缘未熟。佛不出世。物字指众生言。若众生机缘成熟。佛即示现八相成道。故可名成。亦得论劫。

《解》又。法身因修德显。亦可论成论劫。报身别无新得。应身如月印川。亦无成(与)不成。不应论劫。

(讲)此约理论三身。与上文互显。文法妙极。法身因修德显者。法身。是三德中第一德。虽然本具。必因修德方显。修德是三德中。第二般若德。第三解脱德。法身虽然人人本有。若不假般若智德。解脱断德。法身之性德。终不能显。如金矿虽具真金。若无人知。不开采煆炼。金终不显。必由了缘二因之功。正因方显。故亦可论成论劫。

报身别无新得者。报身虽属修成。以智断惑。惑净智圆。法身显现。譬如磨镜。垢尽明生。别无新得。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非从外得也。

应身如月印川者。应身。随机应现。如一月在天。影印百川。古云。千一江一 有水千一江一 月。千月还是一月摄。应身不出法身。并上报身。由法垂报。既法身无成不成。不应论劫。则报应亦然。

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梵语劫波。此云时分。有小中大三种。人寿从十岁。过一百年增一岁。如是递增。增到八万四千岁。以后过一百年减一岁。如是递减。减至十岁。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合有八十小劫。此约世界成坏为一劫。弥陀成佛至今。已经十劫。当依唐译。是十大劫也。种种教化成就。故声闻弟子。诸菩萨众。无量无边。一生补处菩萨。其数甚多。

《解》[但]诸佛成道。各有本迹。本地并不可测。且约极乐示成之迹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论成也。

(讲)十方诸佛成道。各各皆有本迹。本者。最初成等正觉为本。迹者。令生应化事迹为迹。如法华经。如来寿量品。释迦自谓。尘点劫前。早已成佛。此本也。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此迹也。弥勒是补处菩萨。尚不能测。一佛如是。佛佛皆然。故曰本地并不可测。今弥陀。且约极乐示现成佛之迹而言。非约本地而论。即上文所谓。一成一切成。亦即是三身。非成非不成而论成。此非偏论也。

《解》又。佛寿无量。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同佛寿命。一生成办也。又。下文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十劫所成就。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讲)此明佛寿无量。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经云。佛世甚难值。今既弥陀住世。寿命无量。故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面奉慈容。亲闻妙法。同佛寿命。依佛修证。一生可以成办道果。如下文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弥陀十劫中。教化之所成就也。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我等曷不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亲觐无量寿如来也。初主竟。

己二伴

《经》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解》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一习一 小行。临终回向菩提。发大誓愿者。生彼国已。佛顺机说法。令断见思。故名罗汉。如别教七住。断见思之类。非实声闻也。

(讲)此明非实声闻。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名同小乘。皆是回心大阿罗汉。非是实行声闻。因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佛土。定性者。即小乘实行声闻。志意下劣。得少为足。但证人空。未得法空。遂沉空滞寂。保果不前者。中乘辟支。亦复如是。故名定性二乘。极乐纯大乘机故。他方小机。皆不得生。

若生前先一习一 小乘之行。临终之时。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求生极乐。常随佛学。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此即回小向大。得生彼国。生彼国已。佛顺机而为说法。令先断见思烦恼。故名罗汉。非定性之类。乃回心大阿罗汉。如别教七住。亦但断见思之类。非实行声闻也。

《解》盖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今闻弥陀名号。信愿往生。总属别圆二教所摄机矣。

(讲)此明实是菩萨。盖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者。佛对彼二教。不说他方事。故不得闻也。今闻佛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由此信愿往生。定非藏通二教之机。故断定总属别圆二教所摄菩萨机矣。

正文云。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者。谓彼国不独声闻之众无量无边。而诸菩萨。亦非算数之所能知。菩萨之数难知。菩萨之功德亦复无尽。大本佛赞彼国菩萨功德。为二十三喻。一智慧深广。犹如大海。二三昧不动。如须弥山。三慧光明净。超踰日光。四净法满足。犹如雪山。五平等如地。好恶普载。六清净如水。洗诸尘垢。七犹如火王。烧烦恼薪。八如风行世。普遍无碍。九犹如虚空。一切无著。十净如莲华。无有染污。十一犹如大乘。广能运载。十二如震法雷。警觉未觉。十三如雨甘露。滋润众生。十四如金刚山。魔外不动。十五如梵天王。诸善最上。十六如大树王。普覆一切。十七如优昙华。希有难遇。十八如金翅鸟。威伏外道。十九如众游禽。无所藏积。二十犹如牛王。无能胜故。二十一如大象王。善调伏故。二十二如师子王。无所畏故。二十三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末复结云。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二伴竟。合上初别释竟。

戊二结示

《经》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佛及声闻菩萨。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处正文。与前全同。其义与前不一。前乃成就依报庄严。此乃成就正报庄严。化主以光寿无量为庄严。化伴。声闻皆是回心大阿罗汉。菩萨具诸功德。其数无量无边。非是算数所知为庄严。佛及声闻菩萨。若主若伴。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

愿所成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光明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及蜎蠕。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此光明随愿所成也。○又。法藏第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此寿命亦随愿所成也。○又。大本云。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同目犍连神通。欲共计算彼佛初会声闻。尽其神通。百分中不能知一。○又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神通。智慧。辩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来成佛。得随所愿。

行所成者。大本云。尔时。法藏教化众生。修行六度。广行教化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庄严。皆以愿行之因。为能庄严。光寿无量。化伴无数之果。为所庄严。故曰。并是弥陀愿行所成。

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者。果者。对因而言。因中由法藏愿行无碍之因。成就弥陀无碍之果。果上种智。一现一切皆现。现成化主光寿无量之庄严。化伴算数难知之庄严。○复由众生心性无碍之因。成就罗汉菩萨无碍之果。果上唯识。一变一切皆变。变起自他影像。互相成就。

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者。自是他心中之自。则自即非自。他是自心中之他。则他亦非他。○自他不二者。即生佛不二也。声闻菩萨。乃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乃声闻菩萨心内之佛。佛心内众生。全生即佛。众生心内之佛。全佛即生。生佛一体。自他不二。惟是现前一念心性。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

(讲)上约已成。此约今成。当成。今成者。即现今念念成就。当成者。即当来亦如是成就。今成当成。皆依已成之彼土。依正妙果为本质境。作增上缘。能令我等。信愿持名之众生。信。亦念念如是信。愿。亦念念加是愿。持。亦念念如是持。自然无量庄严。亦必念念如是成就。若今成。若当成。皆如已成者。如是成就也。二正报妙竟。大科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

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分二 丙初揭示无上因缘 二特劝净土殊胜

《解》[净土殊胜]谓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同一居 横具四土。开显四教*轮。众生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胜异超绝。(然)全在此二科点示。须谛研之。

(讲)此二科。乃发挥一经不可思议之力用。承前。既闻极乐依正庄严而生深信。自应依信发愿。谓净土法门。带业可以往生。横出三界生死。此为一切法门所未有。于同一居 净土。即能横具上三土。开显四教*轮。一生同一居 。即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即已横生上三土。是谓圆净四土。自可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菩萨甚多。即是一生可以成佛。此等殊胜奇异。超绝无比之法门。全在此二科点示。蕅公恐人忽略。故婆心特切。叮嘱须谛研之。

丙初揭示无上因缘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解》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

(讲)此正明三种不退。彼土众生。无论上中下品。但得往生者。一概皆是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地。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者。谓即得预入圣人之流类。不退堕凡夫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者。谓能修大乘行。恒常度生。不堕二乘地。不肯涉俗利生。○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者。谓双舍二边。全归中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此云一切种智海。即如来果海也。

《解》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向)[行]。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

(讲)此竖论三种不退位次。若约此娑婆世界。藏教初果名须陀洹。此云入流。谓预入圣人之流也。通见地。乃通教第四地。见真谛理。故名见地。别初住。乃初发心住。圆初信。乃圆教十信初心。此皆此土证位不退之位次。○若论行不退。藏教则以二乘不修大乘行。故无此位。通教菩萨。乃第九菩萨地。九地以前还有退。别十向。即别教十回向位。前十行。未能全不退。圆十信。乃圆教八至十信。八位以前。还有退也。此皆此土证行不退之位次。○若论念不退。藏通二教。皆无此位。以不破无明。不证法身故。别教要到初欢喜地。圆教要到初发心住。方破一品无明。方证一分法身。方得念念流入萨婆若海也。足见行念二不退之难证夷。

《解》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

(讲)此点示圆证胜异。即此经不思议之力用。今净土法门。乃至具足五逆十恶之众生。但要临终十念功成。亦得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位者。亦得圆证三种不退。此种殊胜奇异。功能力用。为其他法门所未有。岂思议所能及哉。

五逆者。一出佛身血。二弑阿罗汉。三弑父。四弑母。五破和合僧。十恶者。身杀盗一婬一。口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贪嗔痴。五逆十恶极重之罪。为地狱之因。十六观经。下品往生章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于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此即十念成就。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皆与补处菩萨俱。即是圆证三不退。圆见三身。一生可以圆成佛果也。此种胜异。惟净宗所独有。故特点示。

净土带业往生。人多怀疑。昔有国王。问那先和尚云。念佛带业往生。是事难信。那先对曰。大王。巨石置水沉否。王曰必沉。先又曰。要令不沉。其可得乎。王曰不可。先又曰。若以巨石。置巨船上。不亦可乎。王忽然领悟。若仗他力。自可不沉。念佛众生。同仗弥陀大愿船之力。何难出离苦海。同赴乐邦莲池会耶。

《解》然据教道。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复异生。行不退。非仅见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则成大妄。进步则舍故称。

(讲)此文进退双明。教道不乱。教中位次分明。丝毫不容紊乱。若是具足烦恼之凡夫。自然不是初果。见道位之圣人。若是但求自利之二乘。自然不是自他两利。常恒度生之菩萨。若是异生性之三贤。未破无明。未证法身。不与如来体同。名异生性。自然不是破无明证法身。同生性之菩萨等。此是下位。未可躐等上位。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成大妄语不可。

又。念不退菩萨。已得同生性。非复异生性。行不退菩萨。已发大心。非仅见道之小果。位不退圣人。非是具足烦恼之人民。此是上位。未可仍称下名。既已进步。而获新证。则舍故称。如登初地。则舍三贤之故名等。

《解》(惟)[唯]极乐同一居 。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讲)此点示圆超绝待。惟是极乐同一居 净土人民。约依正二报而论。悉皆超绝。一切俱非。是圆超。一切俱是。乃绝待。一切俱非俱是者。以与佛同体。本来是佛。圆证三不退。故非凡夫。非二乘。非菩萨。以五住烦恼未尽。二种生死未了。故非是佛。此俱非义也。又。具足烦恼。是凡夫。宿种已熟。见思粗垢已落。是二乘。已回小向大。恒度众生。是菩萨。往生净土。是最后身。一生成佛。故是佛。此俱是义也。如下文云。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是为不思议之妙门也。

《解》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讲)此承上文。所点示之胜异超绝。乃结归三种不思议因。谓十方无此等胜异超绝之名相。阶位。法门。唯极乐独有。○心性之极致者。此论心要。以心性平等一相。即非凡夫。二乘。菩萨。佛。种种名相阶位。是名凡夫。二乘。菩萨。佛。差别名相阶位。此等名相阶位。皆称性缘起。故曰极致。○持名之奇勋者。此论境要。以一句佛号为境。佛号称性不可思议。以持名之奇勋。所感果报。亦不可思议。○弥陀之大愿。此论法门要。以导师因中。所发四八之大愿。庄严极乐之依正。故得同一居 横具上三土。凡夫圆证三不退。心性之上非字。对末句。乃反显。若非三要不思议之力用。何以有此。

《解》一生补处者。只一生补佛位。如弥勒观音等。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数知[也]。

(讲)上释不退。此释补处。一生补处。即前文圆证三不退之别名。只一生补佛位者。只此莲华化生之身。是最后身。一生一精一进。即补佛位。如此土之弥勒。在兜率内院。候补作佛。极乐之观音。弥陀正法灭尽。即补佛位。非只观音一人。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寿命无量。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菩萨。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知。但可总说无量无边阿僧祇也。

《解》复次。释迦一代时教。(惟)[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

(讲)此亦点示胜异超绝也。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即说法四十九年。天台判为五时。八教。故称一代时教。其中所说诸经。惟华严一经。明一生圆满成佛之因。此指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初参文殊菩萨。得根本智。后参五十二员善知识。得差别智。而一生圆满之因。以最后参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以十大愿王。导归安养。圆满一生成佛之因。此经非独劝善财一人。乃华藏海众。同闻共禀。以前九愿。所积功德。于第十愿。普皆回向。求生净土。疾趣菩提。故曰且以此净土法门。劝进华严海会。一切圣众。若宏华严。而不信净土者。恐于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之旨。而未深思也。行愿品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诸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此偈即导归安养之铁证也。华严一生成佛。惟有善财。此经则一生补处。非是算数之所能知。其胜异超绝。为何如耶。

《解》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渺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讲)嗟乎。是慨叹辞。凡夫例登补处者。谓同一居 土凡夫。比例实报土补处菩萨。下下与上上同一例。而无异也。此为他经他土所未有。故为奇特之倡。极妙之谈。乃为法门大事因缘。不可测度。故六方诸佛云。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者。以此。○华严海众所禀。一生成佛之旨。末后导归安养者。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之者渺。而疑之者多也。如华严合论。尚云西方是权。华藏是实等。言辞既繁。将凡夫例登补处。念念即佛之义遂蚀。余。蕅公自称。唯有剖心沥血而已者。谓此种无上大因缘。既是信少疑多。余唯剖心沥血。而昭告于人而已。故此解字字。皆蕅公心血也。可不信欤。初揭示无上因缘竟。

丙二特劝净土殊胜

《经》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解》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其数甚多。故云诸。

(讲)此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故重呼当机。告以如上一生成佛。无上大事因缘。众生幸而得闻。必宜深信。既已深信。若不发愿。亦复无益。如人深信。饭可养身。若不想吃。何能滋养。故如来苦口悲心。殷殷垂劝。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愿之为力。不可思议。极乐净土。亦由法藏愿力所成。临终往生。全仗愿力。行愿品云。是人欲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以致亲属威势。象马珍宝等。悉皆散灭。惟有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观此。则发愿求生。自属当务之急。非愿无以导行也。

所以者何下。乃征释发愿所以。征有二意。一娑婆亦属佛国。何为劝其舍此趣彼。二十方无量佛国。何必劝其定求极乐。

得与如是下。出其劝愿之意。得与如是补处菩萨。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也。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与妙觉佛位相邻。乃可称上善人。得与同会一处。所谓观音势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贤。亲为胜友。则薰陶有自。成佛无难。可不愿生欤。

《解》俱会一处。犹言凡圣同一居 。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一居 。至实圣灰身。权圣机尽。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

(讲)俱会一处。即是凡夫与圣人。同一居 一处。进求佛果。故曰犹言凡圣同一居 。寻常。指普通佛前佛后而言。实圣有漏业者。谓实行现证初二三果之圣人。见道所断之惑虽除。修道所断之惑未尽。故曰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者。即上三土之圣人。权巧方便。示现受生。则由大慈悲愿力。有欲饶益众生。如观音三十二应。示现界内外身。故凡夫得与圣人同一居 。

至实圣灰身者。初二三果断思惑尽。证阿罗汉果。则有漏之业既尽。凡情亦空。灰身泯智。不受后有。权圣机尽者。大权示现之圣。应机出世。机缘既尽。所应度者。皆已度毕。大愿亦满。感应道息。即机薪既尽。应火亦灭。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升指权圣。实报寂光乐。沉谓实圣。沉空滞寂苦。现前同一居 。乃暂同。如石火电光。非究竟同。又天壤下。明天上人间。天。谓四禅天中五不还天。壤。谓人间名山圣道场地。见闻者少。如楞严经云。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如此生有幸。获见获闻。如文喜禅师之见文殊。闾邱胤之见丰干。虽得一时亲近。而得同一居 一处。亦步亦趋。不相远离者亦少。

《解》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

(讲)上明佛前佛后。此明佛世。辅扬佛化之圣人。纵使是多。亦不过如珍宝之罕。如祥瑞之奇。总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罗列普天。如微尘飞扬世界也。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不同。不能如极乐世界。上善俱会。作办皆同也。

《解》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如埙如(篪)[篪]。同尽无明。同登妙觉。

(讲)此明胜异。凡往生极乐者。同以无漏不思议业为能感。得生彼国。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以为师友。竟如兄弟。不相舍离。埙篪是乐器名。诗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和谐什奏。喻诸善俱会。作办皆同。此即胜异。前文作办不同。不得亦步亦趋也。

同尽无明者。即圆断五住之惑。由圆证三不退。圆净四土。同发妙觉极果。一生成佛。圆证三身。圆显四智。一切力用。自在其中。其胜异为何如耶。

《解》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者)[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讲)此明超绝。即顿超佛地。绝待无比。是则净土众生。即下凡带业往生者。一生彼国。圆证三不退。于念不退中。即能超尽四十一因位。此等众生。非凡非圣。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一生必补佛职。与观世音大势至。无二无别。故非凡。若谓是一生补处菩萨。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故非圣。而又即凡即圣也。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者。佛所说之教。法门无量。犹如网孔之多。故曰教网。捞摅有情故。一切教中皆无此等名相。此等阶位。是谓所不能收。○十方佛刹之多。亦如网孔。故曰刹网。诸佛刹中。亦皆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同一居 。不能与极乐同一例也。是谓所不能例。方见净士法门。极乐同一居 。超绝无有伦匹也。

《解》当知吾人一大事因缘。同一居 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一居 。超出十方同一居 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讲)此结显三不思议。劝人当知。不可或昧。大事因缘者。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为诸佛出世大事因缘。了脱生死。疾趣菩提。此为吾人成佛大事因缘。同一居 一关。即凡圣同一居 土。见思之惑难断。分段生死难出。故以关名。最难透脱也。唯极乐同一居 。圆具上三土。圆证三不退。故能圆断诸惑。一生圆成佛道。超出十方同一居 之外。

了此者。即了悟极乐同一居 。乃弥陀种智所现。念佛净业所感。吾人心性所现。故曰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以不思议心。持不思议名号。生弥陀愿力所成不思议同一居 。是谓三不思议也。

《解》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文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

(讲)具足三种深信。信以导愿。故方能发于大愿。愿横超生死。一生成佛。其愿故大。既具深信。复发大愿。即发无上菩提心也。合此信愿二者为慧行。慧行。即往生净土之指南针。由此信愿。方能执持名号。即由慧行。而起行行。二行并进。乃为净业之正行。自可感生净土。

《解》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心)[愿]为要。正与此同。

(讲)此明信愿为重。若使信愿能得坚固。虽临命终时。只十念或一念。亦决定得生净土。何以故。因彼念力坚固。一心不杂不乱。加信愿二坚固力。会三力于一时。收成功于片刻。如张善和。一生杀牛为业。临命终时。业报现前。群牛竞来索命。要其妻请僧救度。妻请一僧来。谓曰。汝杀业太重。惟有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仗承佛力。方可得救。善和求救心切。一心念佛。念得数声。曰。牛去矣。要妻点香与他。一手擎香。连声称念。少顷云。佛来了。僧劝再念。不久含笑而终。此即临终念佛往生之证。惟是此事不可误会。倘若以为。临终十念一念。决定得生净土。且待到临终再发心念。何必早早念也。若作如是思想。必定要自误。何以故。临终时。众苦逼迫。神识昏昧。多不能念佛。如张善和。虽今生业重。前世善根不少。故得遇善知识。教以念佛法门。神识不昏。而能称念。亦善根之力。与信愿行三力。及以佛力。故得带业往生。惟望及早念佛。信愿行三种资粮。早办为要。

若无信愿。纵使念佛。将一声佛号。持得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美则美矣。亦无得生净土之理。何以故。以不信西方。不愿求生。故不得生。如人于海中驾一舟。开足机器。若不想到西方。决不能到。念佛不愿生净土之人。如问他。子念佛何为。答曰。修修来世。此人临终。一定不得往生。转生人间受福。福中作业。仍要堕落。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信愿为往生之慧行。不可不重也。

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者。菩提愿。即四弘誓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求生净土。正欲度生。行愿品偈云。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二烦恼无尽誓愿断。若不求生净土。见思尚不易断。况尘沙无明乎。三法门无量誓愿学。求生净土。诸善俱会。则观摩有自。可以广学法门。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求生净土。可以横出生死。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发菩提愿。正与此信愿相同。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竟。

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二 丙初正示无上因缘 二重劝 今初

《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解》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独)[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

(讲)此文初正释善根福德。声闻下别明得生不得生。菩提正道名善根者。菩提二字。通因彻果。因中发菩提心。而修持名念佛之正行。为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因者种义。为成菩提果之种一子。种种助道。乃助成正道之法。如布施。持戒。禅定等诸度。名福德。即助缘。助成种一子。生根发苗。开花结果。

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者。因但求己利。得少为足。不发菩提心。故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者。因修诸度。但求人天福乐。未了无为。未得无漏。故福德少。皆不得生净土。故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唯以下明得生所以。欲生彼国。须具信愿行。三种资粮。信愿执持名号。即是三资粮。信吾人心性不可思议。西方依正。种种庄严。不出吾人心外。由是立大誓愿。愿求生彼国土。发菩提心。执持名号。正修净业。兼修诸度。以万善庄严净土。是为多善根多福德。如是念佛。则一一声中。悉具多善根福德。无上大因缘也。即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何况一心不乱。其福善。岂可得而思议哉。

持名念佛。为善中善。故多善根。福中福。故多福德。此理人多不信。当为证释。

何为善中善。以发菩提心念佛。具足智度论五菩提心故。○一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凡夫生死心中发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彼国。自度度人故。○二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三明心菩提。谓明了诸法。不外一心也。而持名。则了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故。○四出到菩提。谓得无生忍。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趋一切智故。○五无上菩提。谓坐大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圆证三不退。直至成佛故。是谓善中之善。为多善也。

何谓福中福。以弥陀名号。具足万德。而持名念佛。如莲池大师所云。举其名兮。兼众德以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则一心念佛。百行齐修。是谓福中之福。为多福也。

问。持名念佛。即为多善根多福德。有何圣教为证。答。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佛名者。一心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国。此二经即多善多福之明证也。

《解》故使感应道一交一 。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讲)承上多善多福之故。而使因果相契。感应道一交一 者。以三资之因为能感。以九品之果为能应。文成印坏者。出涅槃经。譬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此以铜铸像。像文成。则蜡模印坏。以喻念佛行人。临终往生。则净土文成。娑婆印坏。在于一念。

弥陀众圣。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者。佛圣。乃众生心内之佛圣。故不来。此约真如门。而来亲垂接引。此约生灭门。真如随缘显现。○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者。行人心识之体。本来周遍法界。故不往。循不思议业。现不思议事。故而往。托质宝莲也。古德往生偈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我佛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以上总释无上因果。

《解》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讲)此别明能持所持。善男女为能持人。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乃至六趣。四生。但得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方能得闻。若无善根。佛名永不得闻。闻佛名。即使五逆十恶。皆名善也。

阿弥陀佛。为所持佛名。此名具足万德。故曰是万德洪名。以名呼召佛德。罄无不尽。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何止光寿无量也。故即以执持弥陀名号。以为修行之正行。不必更涉及观想参究等行。但持一句洪名。至简至易。一教便会。一心受持。便得往生。至极直捷也。

《解》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

(讲)此别明闻慧。闻而信愿。乃肯立行。具足三资。方名闻慧。若不信不愿。正行无由而立。与不闻无异。虽佛号一历耳根。堪为道种。但成远因。不得名为闻慧也。

《解》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讲)此别明思慧。执持。则念念思忆佛之名号。净念相继。无有间断。故是思慧。然执持有事持理持。浅深不等。旁注可订久伪者。订为订正。久伪。指有人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等。不按教观。故为伪。今大师为之订正。

《解》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

(讲)此释事持。深信西方。实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未达心佛不二之理。是心作佛者。是事造之佛。是心是佛者。是理具之佛。理具事造。皆不出吾人一念不可思议心性之外。未明斯理。不达他佛全是自心。自心全是他佛。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但以信佛之故。决志愿求。生彼国土。执持名号。执受在怀。持守不失。念兹在兹。无有间断。喻如儿子忆念慈母。无时暂忘。此即思慧。但是事持。

《解》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讲)此释理持。理不离事。即由事持。而能达理。便是理持。了达所信西方阿弥陀佛。即是我心理具。即是我心事造。即以自心理具事造万德洪名。以为系心之境。以心缘境。以境系心。心境不相舍离。令不暂时或忘。悟明全境是心。全心即境。心境一如。能所不二。此亦思慧。即是理持。

《解》一日至七日者。克期办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讲)此别明修慧。先明七日克期。一日至七日者。乃克定期限。以办生死大事也。念佛三昧得成。即生死大事所作已办。何以故。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功成。不乱即正定也。七之为数。世间所重。故斋戒则定七日。持咒则定七遍。荐亲则定七七。今念佛亦定七日。以验根机之利钝。而分三昧之浅深。

利根一日即不乱者。根机灵利。天性敏捷。于克期取证中。才经一日念佛之功。即得一心不乱。非谓受持念佛法门第一日。乃谓平时或散或定。不得一心。于克期取证中。勇猛一精一进。一日念佛。三昧功成也。○钝根要经七日一精一进。方得不乱。中根或二日三日四五六日不定。此亦大略分之。

又利根者。志性坚固。平日工夫纯熟。于克期办事中。万缘放下。一念一精一专。能经七日。皆得一心不乱。安住三昧之中。○钝根者。于克期七日。仅得一日不乱。中根或能经六日五日四三二日。而能一心不乱。亦不一概。

以上乃据本经而言。其他诸部。克期念佛。长短不定。大本则定十日。文云。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昼夜不绝者。命终必生我刹。此文似指在家之众。若于克期之中。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日。亦得往生。○又鼓音王经。亦定十日。文云。若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必得见彼阿弥陀佛。○大集经。定四十九日。文云。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现身即得往生。○又般舟三昧经。定九十日。文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又文殊般若经。亦定九旬。文云。九十日端坐西向。专念于佛。即成三昧。此与般舟。克期虽同。行法全异。彼则半行半立。此则全坐也。

如上所引。皆以念佛功深。净业成就。然弥陀悲愿难量。即一日。或十念称名者。亦皆愿垂接引也。大本法藏愿云。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不断。必生我刹。○若世俗之人。俗务不能摆脱。未得处于空闲。专念彼佛。但每日早晚。端身西向。念十口气者。临终亦得往生。总而言之。念佛之法。但能一心。不论时之久暂。皆得往生。惟品位高下之分矣。

《解》一心亦二种。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

(讲)此别明修慧。念佛以一心不乱。方为极则。方是真修。一心不乱者。即纯一其心。专念弥陀。三昧现前。而不动乱。不起妄念。不落知解。然有事一心。理一心之别。故曰一心亦二种。

不论事持理持者。事持。如闻说念佛法门。可以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深信不疑。一心系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更无二念。即以一念。而除众念。由未达理。故曰事持。

理持。如闻说念佛法门。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深信不疑。一心持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极而空。了知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所双忘。心佛一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由达理故。是曰理持。

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者。念佛是圆顿修法。下事理二持。皆约圆教判。持名至圆五品位。伏见惑烦恼。至圆初信。除见惑烦恼。乃至二信至七信。思惑亦断。为见思先尽。此皆事一心也。○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者。由事持。持至圆初住位。破一品无明。藏心开显。藏心。乃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心。此心向为无明所覆。不得显现。今念佛功深。能破一品无明。藏心开显。即证一分三德。可以亲见本性法身佛。名理一心也。○事一心我执亡。不为见思所乱者。如念到事一心。则我执已亡。见思惑尽。故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法执尽。不为二边所乱者。若念到理一心。则法执已尽。无明亦破。双舍空有二边。全归中道。故不为二边所乱。此一心不乱。乃为修慧。

此中一心不乱。该括观经三种心。一至诚心。无伪无妄故。此一心不乱。惟一精一惟一。更无伪妄。即至诚心也。○二深心。具足善法故。此一心不乱。诸妄不起。万善同归。即深心也。○三回向发愿心。回向有三。一回向真如。此一心不乱。念念旋元自归真如实际。即回向真如。二回向佛道。此一心不乱。念念相应。念念佛。即回向佛道。三回向众生。此一心不乱。自性众生。悉皆得度。自行化他。即回向众生。合此三者。即回向发愿心也。

又即起信论之三心。一直心。正念真如故。此一心不乱。不落有念。不落无念。有无不著。全归中道。即直心正念真如也。○二深心。乐集诸善法故。此一心不乱。六度齐修。万行具足。即深心也。○三大悲心。广度诸众生故。此一心不乱。三昧成就。教化众生。即大悲心也。以上持名妙行。具足信愿行三资粮。闻思修三妙慧。是净土真因。下段临终见佛。接引往生。是念佛胜果。

《经》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解》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往生同一居 方便。二种极乐世界。

(讲)其人。即事理二持。一心不乱之人。临当寿命欲终之时。能感佛圣现前者。此乃以自力为能感之因。他力为能应之缘。因缘具足。感应道一交一 也。

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此自力也。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修诸功德。愿生我刹。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此他力也。接引往生有二相。上文闻思修三慧。为无上因。此临终佛现。往生四土。为无上果。不为见思所乱。承上生前念佛工夫。若得事一心。则临命终时。自然不为见思烦恼所乱。正念昭彰。如入禅定。与变化身佛。及诸圣众。感应道一交一 。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复起娑婆界中。欲有色有无色有。三界内我执颠倒。若但伏我执。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一居 土。若我执已断。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

《解》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讲)不为二边所乱。承上生前念佛工夫。若得理一心。则临命终时。自然不为二边所乱。心佛一如。入三摩地。与受用身佛。及诸圣众。感应道一交一 。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若无明分破。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若无明破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常寂光净土。

大凡人到临终。是为生死关头。死逆生顺。二一习一 相一交一 。一生所作善恶。俱时顿现。作善现善境界。作恶现恶境界。如念佛之人。则现西方胜境。及佛圣接引之境。身无痛苦。先从下身冷起。渐渐冷上。全身都冷。而顶门未冷。此即往生之验。往生之人。第八识从顶门而出。识离即冷。即得往生。不经中一陰一。不踰顷刻。一念之间。生极乐国。托质宝莲。自然化生。不由胞胎。不假乳养。得清虚之身。相好具足。纯丈夫相。随功行之浅深。分品位之高下。故有四土之分。

《解》当知执持名号。既简易直捷。仍至顿至圆。以念念即佛故。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余无欠。

(讲)此二段。乃结前正释。启后破疑。当知持名一法。但持一句佛号。何等简单。一教便会。何等容易。一心持去。即得往生。何等直捷。仍至顿至圆者。横出三界。顿超生死。一生同一居 。圆证三不退也。何以有此奇勋。以念念即佛故。不劳别作观想。不必更加参究。一念当下圆明。具足无量法门。即观想参究。亦不出一句名号中。无有盈余。亦无欠阙。此一句佛号。即是大总相法门也。

《解》上上根。不能踰其阃。下下根亦(得)[能]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可谓横该八教。竖彻五时。所以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讲)上上根。如文殊普贤。皆发愿求生极乐。二偈见前。不能踰其阃者。谓等觉菩萨。尚不能超越其范围。下下根。如鹦鹉八哥。学念弥陀。亦得往生。以臻其域。极乐称为莲域。

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者。所感应现之佛。有应化身。受用身之不同。所生土。有同一居 。方便。实报。寂光之不一。皆由能感三慧之力。有胜有劣故。感应道一交一 。不妨不来而来。各见所见。不往而往。各生所生矣。

往往胜进。亦不一概者。此论蒙佛接引。往往有胜进接。如圆教接别教。别教接通教。不按位接者居多。亦不是一概如是也。

此持名念佛法门。圆满具足。可谓横该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八教。竖而论之。亦可彻于五时。所以如来彻底悲心。不待问而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解》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答。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

(讲)此下释疑。因前云。不劳观想。故假设疑问。而解释之。问。观经专明作观。此是佛说。今何谓不劳观想。答。以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殊胜之观法。非凡夫心力所能及。胜观者。即观彼佛报身之相。在池水上。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此相岂凡夫心力所能观想耶。

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之人。心粗念杂。仍不能观。故于第十六观。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人根浅薄。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执持名号。○观经下品往生章云。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当知下。称理之谈。末世人根虽钝。心体本来具足百界千如。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是唯心。是心作佛像。是心是佛像。是心作名字。是心是名字。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故观劣者。不劳胜观。持名者。亦不劳观想。其义一也。

《解》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答。此义即出天奇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诘问。一猛提醒。何止长夜复旦。

(讲)此因前云。不必参究。故假设疑问。而解释之。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答。此义即出诸祖。天奇本瑞禅师。毒峰本善禅师。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如来彻底悲心。何谓彻底悲心。佛以大悲愍念众生。教人念佛。要人悟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旨。一切众生。不明斯旨。是为不契佛心。故诸祖在旁不甘心。以佛心如是大悲。念佛者昧而不觉。故天奇示众云。终日念佛。不知全体是佛。如不知。只看念佛者是谁。直下诘问。一猛提醒。曰念佛是谁。要人于言下。回光返照。亲见自性弥陀。

何止长夜复旦者。众生自从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即迷却本性。从迷入迷。在无明长夜中。而不觉悟。今为猛力提醒。豁然迷一情顿破。心佛显现。是谓复旦。众生由本觉而不觉。今由不觉豁悟本觉。喻如昨日从旦入夜。今早从夜复旦。即性天明朗。佛日现前也。

《解》我(等)[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苦欲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

(讲)释迦彻底悲心。要我念佛。我等犹不肯死心念佛。求生净土。苦苦的去看念佛是谁。一句话头。犹如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爷娘喻自心。能念所念。一一唯心。不了心作心是。反将念佛是谁。一句话头。苦苦参究。自问自己是谁。何异以敲门瓦子。打亲生爷娘也。参究之人。原欲善顺诸祖。因不达祖意。反成恶逆。违背祖师一猛提醒之意。非善顺也。

《解》进问。此在肯心者则可。未肯者何得相应。曰噫。正(是)[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应。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然)[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

(讲)此兼破不肯死心。更进而问曰。前此所说。乃在能肯死心念佛之人则可。如未肯者。何得与释迦彻底悲心相应。曰噫。谓我所说者。非为肯心者说。正唯对未肯者。要你发起肯心念佛。与释迦悲心相应也。汝等正信未开者。即唯心之正信尚未开发。我法二执坚固。喻如生牛皮。不柔软。不可屈折也。当知有目者。喻正信已开之人。深信即佛即心。即心即佛。自肯死心念佛。不必更加参究。故曰固无日下燃灯之理。

而无目者。喻正信未开之人。正好死心念佛。自得心开。何必苦苦参究。于心中更去觅心。故曰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火也。

《解》大势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敢有触者。宁不被烧。

(讲)此引证不必参究。楞严经。大势至法王子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二语。乃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谁敢有触之者。若有触者。那有不被烧之理。

《解》问。临终佛现。宁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见佛。已是相应。况临终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讲)修心人。指参禅之士。平时不作佛观。而佛忽现。定属魔事。如楞严所云。“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又永明大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一陰一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魔之恼乱行人。种种不一。皆投行人之所好。多现佛身。与菩萨身。而为说法。引入魔网。此非本所期望。忽见佛现。故名魔事。禅宗有防魔语曰。“魔来也斩。佛来也斩。”而念佛见佛。是本所期。是为相应。不为魔事。况临命终时。此时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解》问。七日不乱。平时耶。临终耶。答。平时也。问七日不乱之后。复起惑造业。亦得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讲)此料简七日一心。第一问答可知。第二答中。果得一心不乱者。更无起惑造业之事者。果得事一心不乱。如成具光明定意经云。“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而一其心。”不为内惑外境之所杂乱。故曰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解》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答。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一念。则但约临终时。

(讲)此料简十念一念。大本。即大本无量寿经。宝王。即念佛三昧宝王论。晨朝十念。即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每日清晨。以水嗽口。焚香西向。合掌念十口气。一口气尽。为一念。此接引事务忙碌。日间无暇念佛之人。能早晚终身十念。亦得往生。○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俱属临终时。看破一切。放下万缘。以最猛利之心。念佛十口气。亦得带业往生。○而一念。但约临终者。生平不信佛。不念佛。至临欲命终。业报现前。得遇善知识。开导念佛法门。善根发现。信心称名。虽只一念。当此生死关头。念力坚固。亦得往生。

《解》问。十念一念并得(往)生。何须七日。答。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从)[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讲)此段文虽明显。事极切要。每见世人。以为念佛不必早念。且待年老再念。并不思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半是少年人。”又闻说临终念佛。十念一念。并得往生。遂不肯平时念佛。欲待临终时。再发心念。此是很错误的。故蕅公云。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到临终时。百苦一交一 煎。就是要十念一念。都不容易。定要平时念佛工夫纯熟。临终方能提起正念。

纵下下品。逆恶之人者。谓五逆十恶之人。临终而能十念一念者。皆是夙世善根之因成熟。故能感善缘。临终时遇善友。开示念佛法门。闻便信愿。发心持名。虽十念一念。其行不多。而当时心力猛利。惟佛是念。惟佛是求。故得仗佛愿力。慈力。接引往生。此事一万人中。难逢一人。岂可待临终方念。而存侥幸之心哉。净土或问一书。诃斥此事最详。人人不可不读此书。

《解》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

(讲)此疑遥远即到。问。西方去此娑婆世界。相隔十万亿佛土。何得即生。答。以十万亿土。虽隔甚远。实在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太虚尚在心中。况十万亿土乎。故曰。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往生自心之净土。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何难即生。

《解》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

(讲)此以喻显法。法中心性包括太虚。此理难知。借喻显之。以镜喻心。以数十层山水楼阁喻十万亿土。一照俱了。实无远近。一见俱周。亦无先后。同在一时。故往生者。如一念顷生极乐国。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来去宛然。来去无性。如镜中之境。显现宛然。显现无性也。

《解》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

(讲)此以法合喻。西方依报。极乐世界。与弥陀说法。正报之佛生。亦如镜中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层数无性。一照俱了。见无先后。弥陀圣众现前。众生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亦如镜中来去宛然。来去无性。一念俱了。见无先后也。

《解》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讲)此总结唯心。当知二字。要即事以明理。此经字字行行。皆心性之灵文。海印三昧。与大圆镜智。皆心性之异名。心性具足一切法界。名海印三昧。即万众森罗海印含。此理具也。心性圆现一切依正。名大圆镜智。即圆光普照。无法不现。此事造也。

《解》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讲)此疑二行差别。问持名判行行者。因前文判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故此问曰。持名既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者。三资唯是一心也。既是一心。故非有先后。亦非定三也。○盖下明非定三之理。无有愿行。不名真信。无有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举一即三。全三是一。念一声佛号。圆具信愿行。声声悉皆圆具。正助皆不出一心。二行亦不出一心。所以名为多善根福德因缘也。

《解》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之谓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讲)此引经作证。观经称佛名故。于念念中。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声声圆具信愿行。福善既多。所以灭罪亦多。末二句反言者。福善不多。安能灭罪如此之大。

《解》问。临终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暗)[闇]消。称(佛)[洪]名。万罪灭。

(讲)此疑临终猛切念佛。能除多罪。平日至心念佛。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暗消者。此以喻明。谓众生将心造罪时。依惑起业。无明惑起。智慧日落。则全明成暗。今觉悟念佛。如日一出。群暗自消。智慧之日既现。愚痴惑业自灭。故曰称佛名万罪灭也。

《解》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

(讲)此疑散心称名。能否除罪。答。佛之名号。具足万德。不可思议。岂有不除罪之理。但不一定往生净土。下二句明不往生之故。以悠悠散善。散心称名为悠悠散善。力不充分。所以难敌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积众罪也。

《解》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

(讲)此引证。当知是叮咛告诫。应当知识。积罪假使是有体相者。则尽虚空界。皆不能容受。虽然于百年中。昼夜称念弥陀十万声。一一声皆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其所已灭罪。不过如爪上土。未灭之罪。如大地之土。其相去几何。

《解》唯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复三军能制耳。

(讲)此专重一心不乱。唯有念佛。念到事理二种一心不乱。则有殊胜力用。必得往生。譬如健人。指勇健之将被围。以有勇健之力。可以突破重围。挺身而出。非复三军之力所能制耳。三军。喻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也。

《解》然称名便为成佛种一子。如金刚终不可坏。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圣众皆谓无善根。佛言。此人无量劫前为虎逼。失声称南无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慧)[道]眼所知也。由此观之。法华明过去佛所。散乱称名(者)。皆已成佛。岂不信(欤)[哉]。

(讲)此喻证。念佛便为成佛种一子。永劫不坏。如金刚之坚固。终不可坏。引佛世一老人为证。失声念佛一声。当为得度之因。况专心念。一心不乱念耶。又引法华经。明过去佛所。散乱称名。皆已成佛。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岂有不信哉。

《解》伏愿缁素智愚。于此简易直捷。无上圆顿法门。勿视为难。而辄生退诿。勿视为易。而漫不策勤。勿视为浅。而妄致藐轻。勿视为深。而弗敢承任。

(讲)此诫劝也。伏愿缁素智愚者。缁指出家人。著染衣曰缁。素指在家人。看白衣为素。无论上智下愚。于此至简易。至直捷之无上圆顿法门。勿视为圆顿难修。而辄生退却推诿。勿视为直捷易行。而漫不策励一精一勤。勿视为简易浅近。而妄致藐视轻慢。勿视为无上高深。而不敢承当担任。此句明第一义谛。即心即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之理。

《解》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

(讲)此文明三要。所念之佛。即境要。以一句佛号为系心之境。不可思议者。以佛即是心故。能念之心。即心要。心为诸法之本也。不可思议者。以心即是佛故。能所不二。心佛一如。即法门要。声声皆不可思议。声声相续。念念相应。即如优昙钵罗华。时时出现。以喻佛身出现也。此解解此三要。要者。妙也。妙则不可思议。心境法门。三皆不可思议。此解亦不可思议也。初正示无上因缘竟。

丙二重劝

《经》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解》我见者。佛眼所见。究尽明了也。是利者。横出五浊。圆净四土。直至不退位[尽]。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讲)此约圆理释。我乃释迦自称。佛证八自在我。故亦称我。佛具足五眼。此见即佛眼所见。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功用颂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照差别之异相。一一体同平等相。佛眼所见。全事即理。法法唯心。曰究尽诸法实相。明了不昧也。是利。即念佛可以横出娑婆五浊。圆净极乐四土。乃至三种不退位尽。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解》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讲)此约实事释。是利。乃约临命终时。此即一生念佛。修因结果之时。仗自己念力。仗弥陀愿力。心不颠倒。此即是大利。由不颠倒。即得往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即得。乃不待移时。于弹指顷。横超三界。神归安养矣。盖秽土。依自力。到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一习一 相一交一 。谓之生死关头。最难作主。宗镜录。此位名乱心位。第六意识不行。八识中一习一 气乱发。故最难得力也。

若念佛之人。兼修福慧。及有净愿。临终自然。心不颠倒。故余归心净土。自号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以上二求。助成净土之求。高登上品。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欲度生死难关。但修净业。自得其利。

《解》无论顽修狂慧。么罗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傥分毫一习一 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

(讲)此为蕅公婆心苦口。闻者当知猛省。顽修者。谓盲修瞎练。但知用功。不谙修法。不明正理之人。狂慧者。谓天资聪敏。虽有狂解。不事进修。而无实行之人。此二种人。到生死关头。不能得力。全然无用。谓之么罗无功。此二种人。一则著事不达理。一则执理而废事。姑置勿论矣。下则进一步而论修禅之士。

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者。上句谓非顽修者。乃参禅悟理之人。不独浅悟。而悟门又复深远。下句谓非狂慧者。乃解行相应之人。操修履践。深潜确实。如此二种之人。应当临终有大把握。可以了脱生死。倘有一分一毫一习一 气种一子未除干净。未免还要随强偏坠。即随那种力强。而偏招坠一落 。况顽修狂慧者。此皆但凭自力修行之危险也。昔日草堂青禅师。有解有行。受曾姓妇人四事供养。心生感激。乃言。老僧与夫人作子。一日。见宰相告老还乡。非常荣耀。忽起一念羡慕之心。未久示寂。曾姓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脱矣。年少聪敏。早登科第。以前世之禅功。换一生之富贵。后入阁为宰相。即曾鲁公也。

又。唐朝惠林寺。圆泽和尚与李源一交一 善。源以不仕。常居寺中。一日。与泽相约。同朝峨嵋山。源欲取道荆州。泽欲由斜谷。须过京师。源以久绝人事。不欲入京。泽遂从之。一日。舟行南浦。见一妇人汲水。泽望而泣曰。不欲由此为是耳。源惊问其故。泽曰。妇人孕三年。吾迟为之子。不逢则已。今既见之。无可逃者。三日愿公临。以一笑为信。后十三年。于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源心悲哀。泽具浴。至晚而寂。过三日。源往亲之。儿果对源一笑。即以故语其家。葬讫。源还返寺中。后十三年。自洛赴杭。以应其约。于葛洪井畔。闻有牧童扣牛角而歌曰。“三生石上旧一精一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 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源曰。泽公健否。答曰。李君真信士也。然世缘未尽。且勿相近。唯勤修不惰。乃复相见。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一江一 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隐不见。源返惠林。

青禅师。宗门巨匠。圆泽具宿命通。尚于生死关打不透。况复其余。望学道之士。及早持名。求得事理一心不乱。并仗佛力往生。勿徒恃自力而已。

《解》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一陰一境(忽)[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

(讲)永明延寿智觉大师。为净土宗第六代祖。故称祖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一陰一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蹉路者。错路也。又失路也。一陰一境有二释。一五一陰一魔境。于禅定时。彼等诸魔。佥来恼乱。若不辨识其为魔。一瞥眼即随之而去。○一为中一陰一。临命终时。前一陰一已尽。中一陰一现前。自力不胜。又无佛力。难免随境而去。是为可惧。岂不寒心。

《解》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一陰一。(这)[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讲)初果。即须陀洹果。此云预流果。已破见惑。初预圣人之流。天上人间。尚须七番受生。昧于出胎者。一出胎。对前生之事。皆迷昧不知也。菩萨亦有隔一陰一之昏。前一陰一已灭。经中一陰一身投胎。后一陰一出世。对前生事。亦复昏昧。这里岂容勉强作主宰。而侥幸颟顸也。

世有修行不一精一进之人。自谓今生修不圆满。来生再修。总有一生。可以修得圆满。他不知有隔一陰一之昏。一转生。便不记得前生所修未满。并不思修行。不能继续。前功尽废。岂不可惜哉。

《解》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

(讲)修行。唯有念佛。最为稳当。有信愿持名。自己净业之力。更仗他弥陀愿力。佛以慈悲愿力。接引念佛众生。往生彼国。故一生所用之功。定不至唐捐。到临终时。弥陀圣众现前。安慰引导。故得心无颠倒。自在往生也。

《解》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

(讲)此明佛意。我佛见一切众生。临终时倒乱之苦。特说此文。保任此事。果能念佛。一心不乱。临终必感佛现。所以殷勤恳切。再劝发愿。求生彼国。以愿之为力至大。以能导行故也。

《解》问。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为胜。何也。

(讲)此问答。乃破我法二种执情。问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之力为胜。必仗他力者。何也。

《解》答。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则是)[却成]我见颠倒。

(讲)答。此念佛是圆顿法门。同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之旨。佛。是众生心内之佛。众生。是佛心内众生。生心佛心。本来一体。修此法门者。贵在悟理。方成理一心不乱。故曰全在了他即自。了知他佛。即是自心之佛。若讳言。讳者忌讳。人子于亲终之日。讳不敢言。若忌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未能了他即自故。若必言自佛。乃偏重自佛。则是我见坚固。颠倒莫甚。我见未除。何况法执。若明即佛即心之理。则自他见泯。我法双忘矣。

《解》又悉檀四益。后三益。事不孤起。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讲)悉檀四益者。一世界悉檀。欢喜益。二为人悉檀。生善益。三对治悉檀。破恶益。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后三益。事不孤起。起必有由。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者。谓释迦未说西方依正庄严。不能深发庆幸信仰之心。则欣厌二者之愿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耶。庆。即庆闻佛说。庆遇良缘。得欢喜益。欣。即欣慕极乐。欣修净业。得生善益。厌。即厌离娑婆。厌弃五浊。得破恶益。悟。即悟唯心净土。悟自性弥陀。得入理益。倘无第一悉檀。二三尚不可得。何况能得第四耶。

唯即事持达理持者。先由事持。以能念心。念所念佛。此属有念。再由有念。而至无念。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此属无念。若住无念。此亦非是。古德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透过有无两关。无念而念。念即无念。所谓“恰恰念佛时。恰恰无佛念。无佛恰恰念。常念恰恰无。”此乃即事持而达理持。所以得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之佛分明显现。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自性之中本有慧身。不由他悟。此即同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得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也。

《解》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我见是利。故说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岂敢违抗。不善顺入也哉。二正宗分竟。]

(讲)持名念佛一法。为无上圆顿法门。故以深妙称之。但持一句佛号。蓦直念去。不假分别。不落思量。直心直行。故得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而此无上圆顿深妙法门。唯有大根器人。如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方能直下承当。彻底担荷得去。

马鸣。东天竺婆罗门。因中五百世为马王。生时群马皆鸣。故号马鸣。为马说法。马皆流泪。七日不食。出家后。得法于富那夜奢尊者。传佛心印为十二祖。造大乘起信论。发起大乘正信。文云。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一习一 。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龙树。南天竺梵志。因中为树神。树中常有五百龙听法。后遇迦毗摩罗尊者。授以心印。楞伽经云。有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智者。讳智顗。字德安。俗姓陈氏。颍川人也。母徐氏。梦五彩香烟萦怀。欲拂去之。闻人语曰。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既诞。夜现神光。栋宇焕然。兼辉邻室。眼有重瞳。七岁至伽蓝。诸僧口授普门。一遍即得成诵。后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出家。得法于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一见谓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一日。诵法华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一精一进。是名真法供养。身心豁然。得入法华三昧。后住天台山。判释东流一代时教。分为五时八教。创立三止三观。为天台宗。后奉诏入京。行至石城有疾。右胁西向。称念弥陀观音而寂。足证大师。亦归心净土矣。

永明。名延寿。号冲元。俗姓王。钱文穆王时。为杭州税司。好放生。用亏库银。判处死刑。临斩面不改色。怡然曰。以吾一命。已救无量生命。死何恨焉。刽子一刀斩下。刀成三段。王颈无伤。监斩官奇之。具奏获赦。官复原职。王力辞。发心出家。参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后闻净土法门。横超三界。疾出生死。乃书禅净二阄。于佛前恳祷。拈取决定之。连拈三次。皆是净土。乃决志念佛。以万善庄严净土。日课一百八事。十万弥陀。住持杭之西湖净慈寺。夜间别峰行道念佛。后蒙观音菩萨。授灌顶水。福慧日增。著宗镜录。及阐扬净土诸书。清雍正帝阅其书。称扬赞叹。超过历代诸大善知识之上。年七十二岁。焚香别众。坐脱西归。有僧病中入冥。见阎王礼一僧像。问其部属曰。王礼是谁之像。告曰。永明大师。往生西方上上品。王重其德。故敬礼耳。三正示行者执名号以立行竟。三分中。第二正宗分竟。

甲三流通分

《解》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唯佛境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

(讲)此先明分科之意。诸家注疏。有以佛说此经已。判属流通。有以六方佛之后。判属流通者。今先明此处即判属流通之意。以免疑议。信愿持名一法。即此经之正宗。亦具信解修证之程序。圆收者。即竖论此经。由浅及深。与一切法门修证浑同。故曰圆收。圆超者。即横论此经。横截生死。与一切法门迥异。唯此一经独擅也。批中。诸经论中亦有横义。在同一居 土中。能断见思。即见方便土。能断无明。即见实报土等。此则约证位名横。约断惑仍竖也。

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者。此经以实相为体。既属释迦彻底悲心。无问自说。谁能堪任倡募流通之责。流者。流传万古。通者。通达十方。唯独佛之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堪共流通。此经无上圆顿法门。唯诠佛之境界。故曰唯佛佛可与流通耳。故将六方诸佛。异口同音赞叹此经。即判入流通分。文分为二。

流通分 文分为二 乙初普劝 二结劝 乙初又分三 丙初劝信流通 二劝愿流通 三劝行流通 丙初又分二 丁初略引标题 二征释经题 丁初又分六 戊初东方至六上方 今初

《经》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解》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进)[证]。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讲)上言我见是利。未曾明言何等之利。故呼当机直告之曰。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念佛功成。带业往生。即可横超三界生死。不待断惑。二往生极乐。圆证三不退。即横具四土。一生同一居 。即生上三土。非由渐次增进。是谓圆超。而不退。一生成佛等义。皆摄此义中。三但持一句名号。不假参禅观想诸方便。自得心开。四一七为期。即得一心不乱。不藉多劫勤修。多经年月。五持一阿弥陀佛名号。即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护者维护。令得安隐。无诸障难。念者爱念。令得一精一进。不至退堕。持弥陀名号。即为十方诸佛护念。不异执持一切诸佛名号。此皆导师因中。大愿行功德之所成就也。

《解》又。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下又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是诸佛释迦。皆以阿弥为自也。

(讲)又。行人念佛。具足信愿行。自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而得大利。下又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是诸佛释迦。皆以弥陀为自也。以佛佛道同故。又行人诸佛释迦功德。亦即弥陀功德。故曰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经》东方亦有阿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解》阿[鞞]。此云无动。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随机而立。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行愿等。虽举一隅。仍具四悉。随一一名。显所诠德。劫寿说之。不能悉也。

(讲)此下一交一 引六方诸佛赞辞。证明净土法门。为诸佛异口同音。所共赞叹。自当深信不疑。故为劝信流通。此举东方世界。东方为群动之首。佛名阿(音同触ㄔㄨˋ)鞞。此云无动。不为八风所动。不为三道所动。在世界动中。有无动佛。正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名是假名。德乃实德。名以召德。德既无量。故名亦无量也。一切佛名。多随机而立。或取因行而立。或取果德而立。或约性。或约相。或从愿。或从行。等余一切。虽举一隅。仍具四悉之益。如举一方。即具四方。一一佛名。所诠功德无尽。即以劫石之寿说之。皆不能悉。悉即尽也。

须弥相佛。梵语须弥。此云妙高。四宝所成曰妙。迥出众山曰高。佛身百福庄严。相好光明曰妙。九界瞻仰。最尊最胜曰高。故号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为众山之王。世界诸山所不能及。佛为大法之王。超九界以独尊。故号大须弥佛。○须弥光佛。须弥为四宝所成。故有光明。佛转八识成四智。遍照群机。故号须弥光佛。

妙音佛。佛音圆妙。普被群机。净名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此即显佛音圆妙。以一音具足众音。一切众生闻之。皆同本音。故随类得解。此一多无碍妙。又以佛音不可思议。一座之间。同听异解。大根解大法。小根解小法。自在成就故各得解。此小大并陈妙。故号妙音佛。

《解》东方虚空不可尽。世界亦不可尽。世界不可尽。住世诸佛亦不可尽。略举恒河沙耳。此等诸佛。各出广长舌。劝信此经。而众生犹不生信。顽冥极矣。

(讲)恒河。即殑伽河。此云天堂来。状其来处之高。旧云恒河。讹也。从雪山阿耨达池流出。阔四十里。沙细如面。佛常以沙。喻数之多也。如是等。如恒河沙等诸佛。各出广长舌相。劝信此经。而众生犹不肯生信。可谓顽愚冥暗极矣。何异无信阐提。

《解》常人三世不妄语。舌能至鼻。藏果头佛。三大僧祇劫不妄语。舌薄广长可覆面。今证大乘净土妙门。所以遍覆三千。表理诚称真。事实非谬也。

(讲)常人能持不妄语戒至三世者。可感舌相至鼻之果报。藏果头佛者。乃三藏教。应身之佛果也。经三大阿僧祇劫。感舌薄广长之相。可以覆面。今证明大乘净土圆妙法门。所以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认为一佛化土。佛现此相。表其理诚。称合真性。事实决定非谬也。

又。佛从无量劫来不妄语。故感广长之舌相。华严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舌。所谓开示演说。无尽众生行舌。开示演说。无尽法门舌。赞叹诸佛。无尽功德舌。乃至降伏一切诸魔外道。除灭生死烦恼。令至涅槃舌。菩萨成就此法。得如来遍覆国土无上舌。则广长舌相。亦是修成。证小事。则覆面门。证大事。则覆大千。今赞净土法门。舌覆全界。当知即是圆顿大法也。○又。广长舌相。诸佛得之。众生亦复具之。即万象亦皆有之。东坡居士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请试思之。

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者。此乃诸佛婆心苦口。说至诚无妄。真实不虚之言。劝令众生。发深信心。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是字指法之辞。即指下十六字经名。此经既具不可思议功德。而为诸佛之所护念。当知依教起行。念佛之人。亦得不可思议功德。而为诸佛同垂护念也。

《解》标出经题。流通之本。什师顺此方好略。译今题。巧合持名妙行。奘师译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有详略。义无增减。

(讲)六方佛于劝信辞中。标出经题十六字。乃此经原名。而现在流通之本。什师随顺此方人。好略之习惯。译今题曰。佛说阿弥陀经。正巧合持名妙行。故举世流通。多弘秦本。而唐玄奘法师。译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字虽有详略之异。而义理实无增减也。

戊二南方

《经》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一精一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讲)南方亦有无尽世界。无尽诸佛。对于净土法门。无不称叹。今略举五佛。余以等字该之。日月灯佛者。此佛约真俗中三智以立名。日以照昼。发育万物。喻佛以俗智照事。成就众生故。月以照夜。能除黑暗。喻佛以真智照理。破除无明故。灯能昼夜并照。随意受用。喻佛具中智。真俗并照。圆融无碍故。○名闻光佛者。名是名称。光是声光。谓佛名称普闻于十方。声光通照于四土。○大焰肩佛者。此佛约权实二智以立名。焰即二智之焰。肩有荷担之义。谓佛以二智之焰。烧众生烦恼之薪。

须弥灯佛者。此约四智立名。须弥四宝所成。宝各有光。能照如灯。喻佛转八识。成四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六七二识。因中先转。前五及第八识。果上方圆。以此四智。照破自他三惑。故名须弥灯。○无量一精一进佛者。此佛约行立名。因中行门无量。悉皆一精一进。不怯不退。故得疾成佛道。如是等。如是指前列五佛。等余南方沙数诸佛。劝信赞叹。与前同。

戊三西方

《经》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解》无量寿佛。与弥陀同名。十方各方面。同名诸佛无量也。然即是导师亦可。为度众生。不妨转赞释迦如来所说。

(讲)西方亦有无尽世界。无尽诸佛。对此净土法门。莫不赞叹。今略举七佛。余以等字该之。无量寿佛与弥陀名同。有二义。一十方诸佛既多。佛德无异。故有依德立称。同名诸佛亦多。二即是极乐导师亦可。为度生之故。不妨转赞释迦所说此经。令众起信发愿。依教受持。亦满导师度生之愿。

无量相佛者。此佛约相立名。佛有法报应三身。相各不同。藏通二教是应身。藏教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通教佛。则有八万四千相。别教佛。是报身。有刹尘无量相。圆教是法身。有不思议无量相。○无量幢佛者。此佛约法立名。幢有摧邪显正之义。法门无量。故佛树立法幢。亦复无量。可以摧破一切邪魔外道。建立正法。故名无量幢佛。大光佛者。此佛约智立名。佛证一切种智。智光广大。遍照法界。又或放大光明。接引摄受。一切众生。如本师将宣大法。先放大光普照。聚集有缘众生。闻法受益。○大明佛者。此佛依智立号。佛得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又佛得三智光明。能破三惑黑暗。故名大明佛。

宝相佛者。此佛约相立名。宝有尊贵之义。佛相百福庄严。殊特妙好。人皆尊贵也。又。佛身全体如紫磨金。毫相如琉璃筒。皆宝相也。○净光佛者。此佛亦约智立名。以智慧光。净烦恼垢。故名净光佛。如是七佛。等余西方沙数诸佛。劝信赞叹。与前同。

戊四北方

《经》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讲)北方亦有无量世界。无尽诸佛。对此净土法门。无不赞叹。焰肩佛者。亦以真俗二智。荷担众生之名也。○最胜音佛者。佛音具足不思议之力用。圆音一演。异类等解。九法界众生所不能及。故曰最胜音佛。○难沮佛者。证究竟坚固之理。法身常住不坏。故曰难沮佛。

日生佛者。佛出世间。以智慧日。照破众生愚痴黑暗。如杲日丽天。群昏烁破。故名日生佛。○网明佛者。佛张教网。捞摅法界众生。法门无量。犹如网孔。皆为佛智所成。教理明彻。能破众生痴暗。故曰网明佛。如是五佛。等余北方恒沙诸佛。劝信赞叹。与前同。

戊五下方

《经》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解》此界水轮。金轮。风轮之下。复有下界非非想天等。乃至重重无尽也。达磨此云法。

(讲)下方亦有无尽世界。无尽诸佛。对此净土圆顿法门。无不赞叹。此界水轮。指现在人间依水轮。结成洲潬。为人所居。而水轮依金轮。金轮之下有风轮。风金相磨。故有火轮。在风轮金轮之间。此世界为风力之所执持。风轮之下。有空轮。又有非非天。四空。四禅。六欲诸天。亦分三界。人间。乃至重重。无有穷尽也。

师子佛者。师子为兽中王。师子一吼。百兽脑裂。以喻佛为法中王。佛若说法。天魔外道。恐怖毛竖。故名师子佛。○名闻佛。名称普闻于十方也。○名光佛者。佛之一声 光所被。众生蒙益。犹如日光。普照四天下。能破黑暗。能育万物也。

达磨佛者。梵语达磨。此云法。法者可轨义。如世间之轨道。车必依之而行。佛所说之教法。为众生修行之轨则。必当依之而修。此教可轨也。佛所修之行法。戒定慧以自庄严。堪作众生轨范。此行可轨也。故名达磨佛。

法幢佛者。幢有高显义。佛所说法四谛十二因缘。高超同一居 土世间法。六度万行。高超方便土二乘法。第一义谛。高超实报土菩萨法。佛建竖种种法幢。故以为名。○持法佛者。佛善持大小顿渐。偏圆权实。一切诸法。随众生机。而为演说。令其信解修证。得大饶益。故名持法佛。如是六佛。等余下方沙数诸佛。劝信赞叹。与前同。

戊六上方

《经》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解》此界非非想天之上。复有上界风轮。金轮。及三界等。重重无尽也。

(讲)上方亦有无尽世界。无尽诸佛。此界无色界。非非想天之上。是空轮。空轮之上。复有上界风轮。火轮。金轮。水轮。四洲大地。及人间天上。三界等。如是一重一重。无有穷尽。故诸佛亦无尽也。

梵音佛。梵者净也。佛所说法音清净。无有染著。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一切无著。是谓梵音。佛说法如是。故名梵音佛。○宿王佛者。宿是星宿。月为宿中王。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以喻佛为法中王。于法自在。三乘圣众。一切智。道种智。不及佛一切种智。如月为众宿中王。故名宿王佛。○香上佛者。佛具足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以为一切香中之上。故名香上佛。

香光佛者。此佛亦修持名念佛法门。以香光庄严。得成为佛。何以知之。大势至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故知此佛。定由念佛所成之佛也。大焰肩佛。与前南方同。○杂色宝华严身佛者。此佛约行而立名。因中广修六度万行。万行既多。故喻杂色华。万行属两利行。较之二乘自利行。更为可贵。故曰宝华。以此因行。庄严法身。故得是名。

娑罗树王佛者。娑罗译为坚固。此树高大。一切林木无能及者。岁寒不凋。故称坚固树王。以喻佛证究竟坚固法身理体。高超九界以独尊。为法中王。故以名焉。○宝华德佛者。勤修万行因华。庄严一乘果德。因行可贵。喻如宝华。果德亦尊。称为佛宝。故名宝华德佛。

见一切义佛者。世出世间。诸法之义无尽。佛得一切种智。具足五眼。故能悉知悉见。即所谓真知无所不知。真见无所不见也。○如须弥山佛。此佛从喻立名。四宝所成须弥峰。高出众山之表。以喻四德圆证妙法身。独居十界之尊。故称须弥山佛。如是十佛。等余上方恒河沙数诸佛。劝信赞叹。与前同。

《解》问。诸方必有净土。何偏赞西方。答。此亦非善问。假使赞阿佛国。汝又疑偏东方。展转戏论。

(讲)此下问答破疑。先破偏赞西方疑。问。十方世界。许多净土。何以不赞。而独偏赞西方耶。答。此种问难。亦非善问。此诚为妙答。下出非善问之故。假使赞叹阿(音同触ㄔㄨˋ)佛国。汝又疑何以偏赞东方。如是展转问难。皆成戏论。无有真理。

《解》问。何不遍缘法界。答有三义。令初机易标心故。阿弥本愿胜故。佛与[此土]众生偏有缘故。

(讲)此破何不遍缘法界疑。问。何不遍缘十方法界。此问以不达所缘之境既广。能缘之心必散。此亦非善问。答义有三。先约事答。后约理答。约事约理。此问皆不当。事三义。一令初机之人。闻赞此经。信有西方依正庄严。愿生极乐净土。执持弥陀名号。心信。心愿。心念。易于标心也。二阿弥陀佛。因中四八弘愿。庄严极乐净土。本愿力胜。随愿所成。故得诸佛同赞。三弥陀慈尊。与此土偏有缘故。

《解》盖佛度生。生受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缘之所在。恩德弘深。种种教启。能令欢喜信入。能令触动宿种。能令魔障难遮。能令体性开发。

(讲)此明事中三义之所以。盖诸佛度生。众生受化。其间或难或易。或浅或深。总在于前缘。佛有三不能。无缘不能度。如城东老母。可以为证。前缘若浅。则众生难受化。佛亦难度。前缘若深。则众生易受化。佛亦易度。现见弥陀与众生。易化易度者。岂非弥陀与此土众生偏有缘也。

缘之所在。恩德弘深者。弥陀与众生缘之所在。在于何处。乃在弥陀因中。所发四十八种弘愿。成就众生。离苦得乐。此种恩德弘深。胜过诸佛。故为愿胜。

种种教启者。即此经信愿持名。三种资粮。圆顿之教。得以开启。诸佛赞叹。众生信受奉行。能得四悉檀利益。岂非易标心也。

四悉檀者。佛说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能令发欢喜心信入。即世界悉檀。得欢喜益。能令触动宿世善根种一子。起欣求心。即为人悉檀。得生善益。能令一心执持。以正念断除妄念。魔障诸难。得以遮遣。即对治悉檀。得破恶益。能令从事持。而入理持。法身体性。豁然开发。即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

《解》诸佛本从法身垂迹。固结缘种。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尊隆于教乘。举扬于海会。沁入于苦海。慈契于寂光。所以万德钦承。群灵拱极。

(讲)十方诸佛。本从法身。而垂应化之迹。法身乃应化之本。固结缘种者。诸佛应化。固结众生之缘。令未种善根者种。已种者增长。已增长者成熟。已成熟者解脱。不断佛种。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者。此指西方极乐四土。世即同一居 士。出世即上三土。悉皆不可思议。圆证三不退。补处菩萨甚多。乃为千经万论所无。此经独擅。故曰尊隆于教乘。诸佛异口同音赞叹。为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即举扬于诸佛海会。

沁入于苦海。慈契于寂光者。沁水名。水之渐流而出。谓释迦诸佛法水。流入娑婆苦海。众生心中。令其信愿持名。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由事持而达理持。则慈契于寂光真理矣。所以诸佛万德慈尊。悉皆钦承赞叹。

群灵拱极作二释。一群灵。指极乐诸上善人。菩萨。罗汉。无量无边。皆拱卫弥陀。如众星皆拱北。二谓十方无量菩萨。皆愿生极乐。亲近弥陀。大本云。佛告弥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亿菩萨生彼。一一已曾供养无央数佛。如弥勒者。他方世界。第一光远照佛所。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宝藏佛所。有九十亿。第三无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亿。以及无量佛刹。往生者众。故曰群灵拱极。

《解》当知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花)[华]。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缘因。名法界缘起。此正所谓遍缘法界者也。

(讲)此约理答。即答何不遍缘之问。当知二字。乃嘱其当知遍缘之理。佛种从缘起者。佛种乃佛性种一子。即众生所具之正因佛性。亦即一真法界必从缘了二因而起。若无了因佛性。慧心之解悟。及缘因佛性。善心之修持。则正因佛性理心。终归埋没。不得而发起。故曰佛种从缘起。

缘即法界者。当知缘了二因。即是全体法界。以三因不出一心故。而西方依正。亦不出一心。法界即一心别名。弥陀是法界藏身。故一念一切念。念一佛。即念一切诸佛。极乐是法界藏土。故一生一切生。生极乐一土。即生一切诸佛国土也。一香一花。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一一无非全体法界。一一皆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莫不互遍互融。事事无碍也。故此念佛增上缘因。得生净土。即名法界缘起正理。此专念弥陀。正所谓遍缘法界者也。若念西方。再念东方。南方。北方。下方。上方。皆非遍念。赞叹亦然。以未明理性。都属偏念偏赞也。

《解》浅位人。便可决志专求。深位人。亦不必舍西方。而别求华藏。若谓西方是权。华藏是实。西方小。华藏大者。全堕众生遍计执情。以不达权实一体。大小无性故也。

(讲)此是诫劝。上中下根。皆可修持净土。浅位人。未明理性者。便可决志念佛。专求往生。事念本不出法界外。若深位人。已明法界之理。念弥陀。即念诸佛。生极乐。即生十方。亦不必舍西方。别求华藏。西方亦不出自心。若谓西方是权。乃李长者华严合论之伪。于一心性中。分权分实。分小分大。全堕众生遍计执情。妄生分别。以不达权实唯是一体。大小本来无性之故。权实大小。皆依他起性。依他如幻。故无性。依他不离圆成。故一体。以不达故。堕遍计执性。初略引经题竟。

丁二征释经题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讲)此是劝信流通第二科。征释名题。先征下释。云何何故。皆征问口气。上诸佛劝信此经。经题共十六字。曰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有其名。必有其义。必须明了。方得受持。今佛自征。乃呼舍利弗。征问之曰。在汝之意。以为云何。何故此经。名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耶。此只征下八字。以上半题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前文已经极显。不必更释故也。

《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解》此经独诠无上心要。诸佛名字。并诠无上圆满究竟万德。故闻者皆为诸佛护念。又。闻经受持。即执持名号。阿弥名号。诸佛所护念故。

(讲)此释护念。诠者显也。经为能诠。无上心要。诸佛名字。圆满究竟万德。三为所诠。○一无上心要。即能念之心性。此心为诸佛之本源。万法之理体。是第一义谛。无有何法。能加其上。故曰无上心要。○二诸佛名字。即所念弥陀名号。前云。弥陀乃法界藏身。念弥陀一佛。即念一切诸佛。故曰诸佛名字。○三并诠圆满究竟万德。既诠佛名。名以召德。诸佛之名。皆称万德洪名故。诠佛名。并诠显万德也。何为圆满究竟。诸佛因行圆满。智德究竟。证般若德。断德究竟。证解脱德。心性究竟。证法身德。三德圆证。万德毕具。故曰圆满究竟万德。

此三德秘藏。为诸佛共证。亦为众生同具。能念之心。所念所闻之佛名。皆不离三德。故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闻必受持。故皆为诸佛之所护念。

护者加护。令不退堕。念者爱念。令得增进。大本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钦奉诸如来。故得因缘闻此义。”华严偈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愿生天中。而不闻佛名。”是则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皆有大善根大因缘。故得诸佛护念也。

又。闻经受持。即执持名号者。此经全示持名妙行。既受持是经。信愿在怀。必执持名号。又。阿弥陀佛名号。具足万德。为诸佛所护念。故受持者。亦必为诸佛护念也。

《解》问。但闻诸佛名。而未持经。亦得护念不退耶。

(讲)此料简。假设问答。于答处则明通局二义。自他二力。

《解》答。此义有局有通。占察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讲)此义。即但闻佛名。而未持经之义。有通局之分。此明局义。局者不通也。占察。即占察善恶业报经。有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杂乱指见惑思惑。纷杂混乱。于清净心中。心水本净。因见思而成垢浊。故名垢心。虽口诵佛名。而不为闻慧。以不能生决定信解者。出其不为闻慧所以。因其心水不清。定力不足。慧性不得现前。故不能生决定信解。虽诵佛名。但获世间善报而已。不得广大深妙。往生不退等利益。

《解》若到一行三昧。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乃为得闻十方佛名。

(讲)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又名一相三昧。专念弥陀名号。名一行三昧。即一心不乱。若到此三昧。则见思惑空。能转杂乱垢心。而成清净广大微妙行心。得入相似位。名得相似无生法忍。相似第一义谛。得第一义悉檀入理益。乃为闻十方佛名。

《解》此亦应尔。故须闻已执持。至一心不乱。方为闻诸佛名。蒙[诸]佛护念。此局义也。

(讲)此。指此经。对彼占察经而言。亦应尔。即亦如是也。闻已信愿执持。至事一心不乱。破我执。不为见思所乱。至理一心不乱。破法执。不为无明所乱。得成闻思修三慧。方为真闻佛名。得蒙诸佛护念。此约竖论局义也。

《解》通义者。诸佛慈悲。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故一闻佛名。不论有心无心。若信若否。皆成缘种。

(讲)此明通义。通论十方诸佛。皆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此种慈悲。称性而起。不可思议。而诸佛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故一闻佛名。仗不思议力。故不论有心无心。若信若否。能得佛名。一历耳根。皆成将来得度因缘之种一子。

《解》况佛度众生。不简怨亲。恒无疲倦。苟闻佛名。佛必护念。又何疑焉。

(讲)此明佛心平等。佛度众生。本广大平等慈悲心。怨亲一相。故不简择。平等而度脱之。恒常度生。无有疲倦。苟有人得闻佛名。佛必定能垂护念。佛佛皆然。此又何疑。

《解》然据金刚三论。根熟菩萨。为佛护念。位在别地圆住。盖约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护念。

(讲)此明自他二力。先明自力之难。引金刚三论为证。此论乃无著天亲二菩萨造。解释金刚般若经三论。○根熟菩萨。谓善根成熟。入正定聚。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得念不退。位在别教初地。圆教初住。分证之位。此皆约自力断惑。必入同生性。乃可得诸佛护念。○同生性。对异生性而言。如别教三贤位。以未修中道观智。而断惑证理与圣位不同。故名异生性。若登初地。念不退。与圆初住观智。断惑证理皆同。念念流入萨婆若海。故名同生性。分证法身之理。乃可蒙佛护念也。

《解》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护念。乃至相似[位]以还。亦皆有通护[念]之义。下至一闻佛名。于同体法性。有资发力。亦得远因。终不退也。

(讲)此明他力之易。上文自力。是自修之力。此科他力。是他佛之力。现今闻佛名。仗他佛力。故在别教三贤。圆教十信。相似位。即得蒙佛护念。此还约实行之力。念到事一心不乱。见思已空。往生方便土者。乃至相似以还。即相似位以前。观行位。未到相似位。未断见思。往坐同一居 土者。亦皆有通护之义。○下至一闻佛名。乃名字位。于同体法性。有资发力者。佛与众生。本来同一法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曰同体法性。一闻佛名。即有资熏种一子。发起现行之力用。虽未能即得近果。亦得成远因。终久得入不退也。

《解》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觉。即大乘果觉也。

(讲)上释护念。此释果觉。承上文善男女。闻经受持。及闻诸佛名者。不仅为诸佛护念。人人皆得圆证三不退。念念趣向佛果。妙觉之位也。

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诸经皆存梵语。即五不翻中。顺古不翻。此即圆教大乘佛果妙觉也。别教妙觉。尚不能当此称。以其只破十二品无明。只齐圆教二行故也。

无上正等正觉之号。即超九界以独尊。自觉。觉他。觉满之佛。解释此名。应从下以释上。三菩提。此云正觉。佛称正觉。超过六凡法界之不觉。或起妄觉。邪觉。而非正觉。○三藐此云正等。佛称正等。超过二乘法界之不平等。而非正等。○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佛称无上。超过菩萨法界之有上。菩萨虽得正觉正等。只得称三藐三菩提。以无明未尽。觉道未圆。即如圆教等觉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法身智断。犹未究竟。如十四夜月。尚欠一分。祗得名有上士。不得名无上正等正觉。堪当此称者。惟佛一人。三觉圆。万德具。超九界以独尊。独一无侣也。

《解》圆三不退。乃一生成佛异名。故劝身子等。皆当信受。闻名功德如此。释迦及十方诸佛。同所宣说。可不信乎。初劝信流通竟。

(讲)正文。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是字指法之辞。指上文释迦诸佛所说。闻经受持。及闻佛名。皆得圆证三不退地。圆三不退。乃一生成佛之异名。故劝身子等。皆当信解受持。

闻名功德。尚且如此。何况受持是经。一心念佛者。此为释迦及十方诸佛。异口同音之所宣说。岂可不信乎。初劝信流通竟。

丙二劝愿流通

《经》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解》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正显(因)[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非信。不能发愿。非愿。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

(讲)上科劝信。此科劝愿。佛复告舍利弗云。若有人发愿欲生彼国。发愿是自力。佛愿接引是他力。会自他二力。故有愿者。无一不生。皆得不退佛果也。○已愿已生者。谓过去前哲。求生净土。往生集中。四众往生。不一而足。今愿今生者。谓现今求生净土之人。只要信愿力行。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定蒙佛圣。接引往生。当愿当生者。谓当来之世。若有人愿生西方。一心念佛。弥陀悲愿无尽。寿命无量。自然不违本愿。接引往生。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

问。十方信愿念佛往生者众。极乐世界。何以容纳。答。维摩居士。方丈之室。只有一丈之方。尚能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况弥陀愿力。所成之极乐净土乎。喻如沧海纳众流而不溢。尺镜含万象而有余。何疑之有。

非信。不能发愿。非愿。信亦不生者。此明信愿互助。谓若非深信西方。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则不发欣厌心。愿生彼国。是信为往生净土之前矛。○若但有信。而无志愿求生。则信心虽足。亦不能得生净土。譬如相信轮船。能运载行旅。到达家乡。倘不愿乘轮。亦不得到。故劝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求生彼国。

《解》又。愿者。信之券。行之枢。尤为要务。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

(讲)此明三资中要。信愿行三。愿为尤要。故以愿为信之文券。行之门枢。喻信有愿。则文券在手。决无改悔。行有愿。则门枢安立。决定无倒。举一愿。则信行二者在其中。故为要务。所以信行只一劝。愿则殷勤三劝也。

此是第三番劝愿。第一番。在正宗第二科中。因闻说依正庄严。众生生者。皆得不退。故初劝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第二番。在正宗第三科末。次闻念佛。一心不乱。临终见佛。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故重劝云。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第三番。即本科。欲生彼国。有愿必生。皆得不退佛果。故三劝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而释迦悲心特切。不惮重烦。再三劝谕。若不发愿求生净土。则辜负佛恩甚矣。

《解》复次愿生彼国。即欣厌二门。厌离娑婆。与依苦集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欣求极乐。与依道灭二谛。所发二种弘(愿)[誓]相应。故得不退转于大菩提道。

(讲)此明愿依四弘。上云发愿。皆得不退菩提。愿之为力。何以如是之大。故复次显明。愿即欣厌二门。二门具足菩萨四弘誓愿。厌门。厌离娑婆。众苦逼迫。一切众生。皆在生死苦海之中。头出头没。故依苦谛。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厌离娑婆。诸惑炽盛。五住烦恼。悉皆积集众生心中。起业感报。故依集谛。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欣门。欣求极乐。助道缘足。常得听闻。根力觉道。道品等法。诸善俱会。故依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欣求极乐。众生生者。皆得不退。无上菩提。一生补处。故依灭谛。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之愿。愿离娑婆。愿生极乐。既与四弘誓愿相应。故得不退转于大菩提道。

《解》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一)刹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

(讲)此破疑。一问二答。初答易知。二答约一刹那。一念相应。即因果相应。能念念心为因。所生为果。如有人发信愿心。执持名号。西方七宝池中。即时产一莲萼。标名于上。若一精一进勇猛。莲萼日见增长光荣。若懈怠退悔。日渐焦枯。一念如是。念念皆然。是谓妙因妙果。因果同时。不可思议。皆不出一心。喻如一秤。两头低昂。低昂不离一秤。喻荣枯因果。不离一心。同在一时也。

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此即今愿今生。尚不待一期报尽。何况当来。故曰只今。不俟移时。正信愿持名。则莲萼光荣。金台影现。影不离形。果不离因。此皆即理即事。事不碍理。非徒论理也。故知此等行人。便非娑婆界内人矣。

引证。昔可久大师。常诵法华。人呼久法华。元祐八年坐化。越三日复还。语人云。吾游净土。见胜境。与经符合无异。此间修净业者。莲萼皆已标名。标金台者。有成都广教院勋公。有明州孙十二郎。及可久。标银台者。明州徐道姑。言讫复化。后孙十二郎临终。天乐鸣空。徐道姑亡。异香满室。

又越国夫人王氏。领导妾婢。专修净土。后有一婢无疾而逝。其夕。夫人梦婢致谢。幸蒙教诲。得生净土矣。夫人曰。西方其可至乎。婢曰可。遂导夫人。顷见一大池。中有莲华。大小闲错。荣悴不等。夫人问其故。婢曰。世间修西方者。才发一念。此中便生一华。勤惰不同。荣悴亦异。中有一人。朝服而坐。宝冠璎珞。庄严其身。夫人问曰。何人耶。婢曰。杨杰也。又一人朝服而坐。又问何人。婢答马圩也。两人俱净业。事具本传。夫人问曰。我当生何处。婢复导之行。可数里。见一华台。金碧辉煌。光明洞然。曰。此夫人生处。乃金台上品上生也。既觉。悲喜一交一 至。其年遇生日。晨起秉炉焚香。望观音阁而立。诸眷方趣前为寿。视之则已立化矣。

《解》极圆极顿。难议难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讲)一句名号。即佛即心。圆具三学。圆该万行。一心执持。便得顿超五浊。顿出生死。故为极圆极顿。此义。非言语思量之所能及。故曰难议难思。唯有大智慧者。方能谛实信受。故直告舍利弗也。二劝愿流通竟。

丙三劝行流通分二 丁初诸佛转赞 二教主结叹 今初

《经》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讲)此文述诸佛转赞之辞。呼舍利弗而告曰。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研究上文。释迦自说。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此云称赞诸佛。当以二义释之。一以, 弥陀即法界, 藏身。前云念一佛。即念一切诸佛。则赞弥陀。即称赞诸佛也。二释迦述六方诸佛。劝信之辞。即有赞叹诸佛。助扬净土功德。故曰称赞诸佛也。

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即为诸佛转赞。而作是言下。即转述诸佛赞辞。能为甚难希有之事。此二句是总赞。下五浊成道。说此经法。是为别赞。

《解》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

(讲)佛佛道同。故所有功德智慧。悉皆平等。所有自证虽皆平等。而施化他之迹。则有难易不同。亦各随愿力而已。

《解》净土成菩提易。浊世难。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

(讲)净土。即极乐五清之净土。又十方清净佛土。浊世。即娑婆五浊之恶世。两土成佛说法。自有难易之分。据便蒙钞。说有十种。一净土常常见佛故易。浊世不常见佛故难。二净土常常闻法故易。浊世不常闻法故难。三净土诸善俱会故易。浊世恶友牵缠故难。四净土无有魔事故易。浊世群魔恼乱故难。五净土不受轮回故易。浊世轮回不息故难。六净土无三恶道故易。浊世恶趣难逃故难。七净土胜缘助道故易。浊世尘缘障道故难。八净土寿命无量故易。浊世寿命短促故难。九净土圆证不退故易。浊世修行多退故难。十净土一生成佛故易。浊世多劫难成故难。此论净土浊世成佛难易之相。

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者。净土众生根利。惑业俱轻。故一闻说法。即便信受。发解起行。速得证入故易。浊世众生根钝。惑深业重。虽闻说法。闻多不信。则解行证入。更不待言。故谓之难。

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者。渐法即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等法。犹易生信。若说顿法。即大乘圆顿之法。众生本来是佛。万法不出一心等法。则虽说者谆谆。而信者寥寥。故谓之难。

《解》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

(讲)余顿法。指净土之外。其余说禅宗。是最上一乘。圆顿修证之法。不立语言文字。不起思量分别。一念不生。当体即佛等法。犹觉容易。而说净土横超三界。疾出生死之顿法。而望其信入者尤难。

《解》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故十方诸佛。无不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

(讲)此以净土比较。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之法。顿修顿证妙观。即实相念佛。与观想念佛。已自不易。说此无藉劬劳。但修持名一法。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极乐。径登三不退位。一生补处。圆成佛果。此等奇特希有。殊胜绝妙之法。超出思议之表。为方便中第一方便。此更为难中之难也。故得诸佛称赞。无一不推我释迦。于佛道难成者能成。于顿法难说法者能说。偏为勇猛。大雄大力者也。

《解》劫浊者。浊法聚会之时。劫浊中。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

(讲)此下明五浊。本师于五浊恶世成佛。为浊世众生说法。深知此界众生。非此持名圆顿之法门。必不容易度出生死海。故无问自说。不特佛道难成能成。即此顿法难说。亦能说。为甚难希有也。故蕅公解此五浊之文。一一按持名念佛法门。而解释之。

劫浊者。劫是时分。本来无有浊。因有四种浊法。聚会此时。是以成浊。楞严经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如若有人。投以沙土。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汨然。名之为浊。

劫浊无别体。四浊一交一 凑。即其相也。此当减劫。人寿减至二万岁时。众生具下四浊。即名劫浊。若减至人寿百岁。名为五浊恶世。本师于此时出世。成道说法。足见本师愿力之坚强。不畏不惧。极乐世界。是五清净土。无有浊恶之事。我等自当舍浊就清。求生彼国。以超劫浊。但劫浊之中。若非持名念佛。带业往生。突围而出。横超三界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见浊者。五利使邪见增盛。谓身见。边见。见取。戒取。及诸邪见。昏昧汨没。故名为浊。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讲)见浊者。五利使为体。诸见炽盛。即其相也。五利使。谓身见。边见。见取。戒取。及诸邪见。以此五种之惑。能使众生造业受报。趣入生死。故名为使。机微迅速。是以曰利。○一身见者。妄认四大为身。而起我身之见。深生爱著。不悟四大假合。虚幻无常。○二边见。执断执常。而起二边之见。一味偏执。不悟见解既偏。失乎中道。○三见取。非果计果。而起涅槃之见。未证谓证。不悟有漏界中。终非究竟。○四戒取。非因计因。而起持戒之见。修诸苦行。不悟蒸沙作饭。尘劫难成。○五邪见。拨无因果。而起邪外之见。以盲引盲。疑误众生。堕入深坑。此五种妄见。昏昧汨没。浑浊自性。故名见浊。极乐国中。人皆正见。我等自当念佛。求生彼国。以超见浊。但见浊之中。若非一心持名念佛。不容丝毫意见。不假参究观想。诸余方便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烦恼浊者。五钝使顿惑增盛。谓贪。嗔。痴。慢。疑。烦动恼乱。故名为浊。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讲)烦恼浊者。五钝使为体。烦恼惑增盛。即其相也。五钝使。谓贪嗔痴慢疑。五种根本烦恼。能生其余枝末烦恼。惑乱众生之心。故以烦惑增盛为其相。根本烦恼有六。前五利使。即不正见根本烦恼。属见惑。此五钝使。属思惑。以此五种之惑。能使众生。造业受报。趣入生死。故名为使。比前五利。稍为重滞。是以曰钝。○一者贪心。于顺情境上。起诸贪爱。不能看破。不了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幻。○二者嗔心。于违情境。起诸嗔恨。不能含忍。不了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三者痴心。于中庸境上。起诸痴心。不能觉察。不了诸行是无常。到底总是空。○四者慢心。于诸众生。心起傲慢。不能谦逊。不了诸众生。佛性本平等。○五者疑心。于诸人法。心起疑贰。不能决断。不了是善则可亲。是道则可进。此五种妄心。烦动恼乱。浑浊自性。故名烦恼浊。极乐国中。诸善聚会。离诸烦恼。我等自当念佛。求生彼国。超烦恼浊。但烦恼浊中。若非持名念佛。无取无舍。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众生浊者。见烦恼。所感粗弊五一陰一和合。假名众生。色心并皆陋劣。故名为浊。众生浊中。非欣厌之行。必不能度。

(讲)众生浊者。五一陰一和合为体。假名称呼。即其相也。见烦恼所感粗弊五一陰一者。即见思二惑。为界内生死之因。依见思惑。造有漏业。为缘。惑业因缘为能感。粗弊五一陰一为所感。

粗弊五一陰一者。粗是粗陋。弊是弊恶。谓其不胜也。五一陰一。即色。受。想。行。识。一陰一有盖覆义。众生积聚五法。盖覆真性故。○何为和合。众生外身。是色一陰一。有质碍之义。以皮肉筋骨。皆有形质留碍。故属色一陰一。○内心是后四一陰一。受有领纳之义。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领受五尘之境。故属受一陰一。○想有取像之义。第六识。种种分别计度。想像法尘之境。故属想一陰一。○行有迁流之义。第七识。恒审思量。念念迁易。如急流水。故属行一陰一。○识有执持之义。第八识执持息暖寿三者。一期住世。令不散坏。故属识一陰一。

中间三一陰一。有谓是遍行五心所中。受想思三心所者。今分属前七识。有何义可据。以诸识虽皆有受。而前五识。领受五尘。受力偏强。故以属之。又。诸识虽皆有想。而第六识。忆想分别。想力偏胜。故以属之。又。诸识虽皆有思。而第七识。恒审思量。思义偏重。故以属之。若以中三一陰一。判属受想思三心所。不能包括前七识。今判属前七识。自可不遗心所。请质高明。

五一陰一。不出色心二法。色法。有地水火风四大。外身。皮肉筋骨。为地大。痰泪一精一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气息动转。为风大。四大和合。外身生。四大分离。外身死。心法。有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以此六十三法和合。假名众生。即众法和合而生。故称众生。

色心并皆陋劣者。陋则不美。劣则不胜。此之色心。不净。无常。苦。空。故并皆陋劣。名众生浊。极乐生身。莲华化生。清净庄严。微妙相好。我等自当念佛。求生彼国。超众生浊。但众生浊中。若非持名念佛。欣慕极乐。厌离娑婆。舍秽取净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命浊者。因果并劣。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故名(命)[为]浊。命浊中。非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讲)命浊者。色心连持为体。催年减寿。即其相也。因果并劣。因。即见浊。烦恼浊。见思二惑。为受报之因。果。即是众生浊。粗弊五一陰一。为托生之果。若因若果。并皆是劣。命以色心二法。互相连持为体。色。即地水火风之色法。心。即见闻觉知之心法。身心相依为命。若无识一陰一之心执持。则色法之身必烂坏。若无色法之身执持。则八识之心无所托。故曰连持。○催年减寿。即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故名命浊。极乐国中。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我等自当发心念佛。求生彼国。超越命浊。但命浊中。若非一心念佛。七日功成。乃至十念一念。皆得往生。随人工夫善根。皆得满愿。如大海水。阿修罗。乃至蚊蚋。饮之皆得应量而饱。并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

(讲)此明三资能转五浊。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者。谓不必假藉诸余法门。厌此信愿行三资。即可转五浊为五清。信愿是慧行。为能庄严。依慧行而起行行。执持一声阿弥陀佛。即行行。又即以此二行。庄严净土。故能转五浊也。众生自心法界。本来清净。迷则成浊。今既觉悟。而起信愿行三资粮。自可转浊成清。庄严净土矣。

劫浊。为浊法聚会之时。今念佛往生极乐。则转劫浊。为净法聚会。○见浊。邪见增盛。今念佛往生极乐。则转见浊。成智德无量光。○烦恼浊。烦惑增盛。今念佛往生极乐。则转烦恼浊。成断德常寂光。○众生浊。色心陋劣。今念佛往生极乐。则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清净胜妙。○命浊。寿命短促。今念佛往生极乐。则转命浊。为无量寿。寿与佛同。此皆以三资粮为能转。五浊为所转。举世之人。如果个个都能发心念佛。转秽令净。转苦为乐。则不难转娑婆而成极乐矣。

《解》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讲)故字。承上文。一声佛号。能圆转五浊。圆成五清。则一声佛号功德。不可思议。即是本师。于五浊恶世。所修因行。所得果觉之全体也。

《解》[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讲)以此之此字。指上文一声阿弥陀佛。即是本师所证果觉之全体。今即以此果觉全体。一声阿弥陀佛。授与五浊恶世众生。如何授与。佛说此经。教人起信。发愿。专持一声阿弥陀佛名号。便得圆成果觉。故为授与。

乃诸佛所行境界者。能于五浊恶世。说难信之法。乃是诸佛所行之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难行能行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者。非独六凡二乘。自力不及。亦非菩萨法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解》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一切世间。通指四土器世间。九界有情世间也。

(讲)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诸众生。是别指五浊恶世之人。一切世间。是通指情器二世间。因佛自居佛法界。是正觉世间。说是一切世间难信法。此一切世间。包括九法界。是通指四土。依报之器世间。及九法界。正报之有情世间。初诸佛转赞竟。

丁二教主结叹

《解》前劝信流通。是诸佛付嘱。此本师付嘱。嘱语略别从通。但云一切世间。犹前诸佛所云。汝等众生。当知文殊迦叶等。皆在所嘱也。

(讲)此科题以下之文。乃蕅公标明科意。科名教主结叹。亦即付嘱流通。前劝信流通。是诸佛付嘱。此本师付嘱。嘱语略别从通者。上科有别指通指二义。本科但云为一切世间。不云为诸众生者。即略其别义。但从通义。以通该别也。犹如前文。六方诸佛。劝信文中所云。汝等众生。当信是。汝等二字。通指彼国九界众生在内。今本师云一切世间。亦复如是。当知文殊迦叶等。皆在所嘱也。

《经》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讲)此。本师重呼当机咐嘱云。汝等应当了知。我在此五浊恶世。行此等难事。此字。指成道说法二事。浊世佛道难成。顿法难说。已解在前。今难成者能成。早得无上正等正觉之佛道。难说者亦能说。竟为一切世间。说此持名难信之法。此二事。不独是难。且是难中之难。故曰甚难。此句即属劝行流通。既是甚难说者。我今已说。汝等自当力而行之。又。非仅自行。且当化他。辗转流通。俾得利益今后也。

《解》信愿持名一行。不涉施为。圆转五浊。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见此。行此。说此。众生何由禀此也哉。

(讲)此明法门难遇。信愿持名一行。为第一无上法门。不涉施为。即不假参究。不劳观想。但一心专持名号。即得圆超五浊。如前所说。唯有智者。方能深信。乃可得入。非是意识思议所行境界。是为圆顿不思议境界。

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者。以此不思议法门。设或不是本师。乘大愿轮。来入五浊恶世。示现难行能行。难得能得。得成无上菩提。于此不思议境界。亦不能究尽。

既成菩提。以大智即一切种智。以大悲即同体大悲。见此圆顿法门。可以圆超五浊。行此圆顿法门。自己圆转五浊。说此圆顿法门。欲令众生修此。同出五浊。设非本师如是。一切众生。何由闻此胜异超绝之法门。而得禀承也哉。诚法门之难遇也。

《解》然吾人处劫独中。次定为时所囿。为苦所逼。

(讲)此明五浊难超。文有五段。此文。要与前文五浊中。五种必不能度之训合观。谓吾人处此浊法聚会之时。决定为时劫之所囿。囿者苑囿。四边有围垣。圈囿其中不能出。如囚在狱。不能逃也。劫浊难逃。亦复如是。若非念佛。带业横出三界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处见浊中。决定为邪智所缠。邪师所惑。

(讲)吾人处此见浊之中。诸见炽盛。正眼未开。决定为邪智所缠绕。邪智者。邪知邪见。即五利使见惑是也。邪师所惑。如印度九十六种外道等。邪说之所惑乱。见浊难逃。若非念佛。不假诸余方便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处烦恼浊中。决定为贪欲所陷。恶业所螫。

(讲)吾人处烦恼浊中。烦恼炽盛。八万四千尘劳烦恼。贪为上首。所贪之境。五欲为多。五欲有二。一财色名食睡。二色声香味触。众生对此欲境。决定起贪。故曰决定为贪欲所陷。陷即陷井。一陷贪欲之中。多造恶业。犹如人陷毒壑。必为恶毒所螫。烦恼浊难拔。若非念佛。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此)[处]众生浊中。决定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甘于劣弱。而不能奋飞。

(讲)吾人处此众生浊中。五一陰一粗弊。决定不净计净。安于臭皮囊。盛满污秽。而不能洞然觉悟。其为不净。深生厌离。甘心受此劣弱之躯。而不能奋然而起。发向上心。以求清净庄严之果报。于众生浊不能超越。若非念佛。欣净厌秽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处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石火电光。措手不及。

(讲)吾人处此命浊之中。寿命短促。无常迅速。决定为无常所吞。即此身心。念念生灭。皆属无常。犹如石火电光。一闪便过。无可挽留。人命无常。只在呼吸之间。古德警语云。“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即使发心修行。倘修余行。无常一到。便是措手不及。是谓命浊难超。若非念佛。不经时劫。不劳勤苦。十念即生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若不深知其甚难。将谓更有别法可出五浊。烽勃宅里。戏论纷然。

(讲)此明不知之失。若不深知。此法甚难希有。第一方便。力行不懈。求出五浊。将谓更有别种法门。深奥玄妙。可出五浊。此等人。定属见惑所误。邪智所缠。或为邪师引诱。贪奇好妙。或重无益之苦行。不肯老实念佛。求离娑婆。求生净土。则在此臭烟烽勃火宅之里。贪著嬉戏。起诸邪智邪见。戏论纷然。虽多无益。不能出离五浊恶世。三界火宅。

《解》唯深知其甚难。方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此本师所以极口。说其难甚。而深嘱我等当知也。初普劝竟。

(讲)此明知难之得。唯有深知此法甚难遇。今已得闻。五浊甚难出。今可圆超。如向处幽暗之区。乍睹光明之幢。久困饥寒之国。忽闻饱暖之方。讵不身心踊跃。信愿修持。故曰方肯死尽偷心。不修余行。专事持名。宝此一行三昧。持名念佛。为一行三昧。偷心不死。即是志不决定。不肯死心念佛。今偷心既死。信愿之慧行已立。以一行三昧。为斩烦恼魔之宝剑。持名之行行亦修。以一行三昧。为渡生死海之宝筏。何难直泛莲池海会。圆超五浊。圆证四土。是以本师。说其甚难。而深嘱我等当知也。即当知五浊甚难出。念佛必能度。我等自应深信切愿。力行念佛。方不负本师至极悲心也。二教主结叹科竟。并前大科。初普劝竟。

乙二结劝

《经》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解》法门不可思议。难信难知。无一人能发问者。佛智鉴机。知众生成佛缘熟。无问自说。令得四益。如时[雨]化。故欢喜信受也。身心怡悦。名欢喜。毫无疑贰。名信。领纳不忘。名受。感大恩德。投身归命。名作礼。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讲)净土法门。至简易。至直捷。至圆顿。可以圆离五浊。横超三界。直截生死。速成菩提。不可思议。人所难信。亦所难知。故无人有能发问者。

佛智鉴机。谓佛以差别智。而鉴众生之机宜。了知众生。成佛之机缘成熟。故无问自说。令众而得四益。先总标。下别指。

佛说此一卷阿弥陀经已毕。当机舍利弗。及诸常随比丘众。不言声闻缘觉菩萨者。结集家语略也。此科非佛说。乃结集家叙述。法会圆满。法众得益。于比丘外。尚有一切世间。此指六凡有情世间。但举天。人。阿修罗三道。余以等字该之。

闻佛所说此不思议法门。得未曾有。几如得雨化禾。春雷跃鲤。故欢喜信受也。身心怡悦。若身若心。怡然自得。欢悦无量。此乃世界悉檀。欢喜益也。毫无疑贰名信者。以佛具五语可信。更加六方诸佛。各出广长舌相。同音赞叹。固然毫无有疑贰。信之深也。领纳不忘名受者。既信佛说。自然言言领纳识藏。不忘不失。此信受。乃为人悉檀。生善益也。

感大恩德。投身归命。名作礼者。能令众生。出死苦。得涅槃乐。是为大恩大德。佛于娑婆五浊恶世。成无上道。说难信法。欲令众生。信愿修持。同出五浊。是谓泛宝筏于生死海中。普度众生。同登涅槃彼岸。感此大恩大德。故投身归命。名为作礼。此乃对治悉檀。破恶益也。既归命于佛。常随佛学。自得破除三惑五浊之恶也。

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者。依不思议教。修不思议法门。成不思议感应。圆证三不退。一往直前。疾趣无上果觉而去。此乃第一义悉檀。入理益也。证入第一义谛之理故。流通分竟。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演已竟。且道我等。应如何而去始得。好把世间名利。抛去撇去。一切惑业。休去歇去。一声阿弥陀佛。死心念去修去。求生极乐。五清净土去。疾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去。切莫走向其他差路去。

蕅益大师跋

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呜呼。今正是其时矣。舍此不思议法门。其何能淑。旭出家时。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后因大病。发意西归。复研妙宗圆中二钞。及云栖疏钞等书。始知念佛三昧。实无上宝王。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吾友去病。久事净业。欲令此经大旨。辞不繁而炳著。请余为述要解。余欲普与法界有情同生极乐。理不可却。举笔于丁亥九月二十有七。脱稿于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所愿一句一字。咸作资粮。一见一闻。同阶不退。信疑皆植道种。赞谤等归解脱。仰唯诸佛菩萨。摄受证明。同学友人。随喜加被。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阁笔故跋。时年四十有九。

校勘及重新排印说明

一、版本方面:

(一)前上海佛学书局印行之‘阿弥陀经要解讲义’,简称‘上海版’。

(二)民国十九年印光祖师校订‘净土十要’,其中‘阿弥陀经要解’,简称‘十要版’。

(三)前金陵刻经处印行之‘阿弥陀经要解’,简称‘金陵版’。

二、勘印方面:

(一)以‘上海版’为底本重新排印。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