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共同外前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共同外前行

第一是前行引导,分为共同前行与不共前行。

这里首先讲共同前行。所谓的前行,就像起初要改良田地一样,要想求得正行法,必须要凭借共同前行来净化相续。依靠共同外前行使自己变得调柔。皈依等不共前行就如同种植庄稼及打捶庄稼一般,是不共同的法。到了该享用庄稼的时候,就相当于是正行引导。

正行引导也分为实修引导与信解引导。关于实修引导,按照布玛莫札的《螺文字论》阶段性的引导来讲,有阶段性传授窍诀和次第性传授窍诀两种。 其中阶段性传授,就像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依止上师格玛燃匝六年,圆满引导的同时究竟道位,由此达到了本来清净的法性尽地与任运自成的觉性如量境界。全 知大师无垢光尊者曾经教诫说:“以后凡是随行我的人必须长期依止上师,长期听受教言。”这一遗教保存在《誓言次第解脱海》中。否则,单单加上信解引导、七 日引导、一月引导之类的名称,走马观花的上师表面引导,弟子稍稍听听,那真应了“头还没熟先尝舌、床还没热先伸脚”的说法。如果上师没有空闲培养弟子,弟 子没有时间依止上师,光是一味声称“正行正行”好高骛远,而将前行法丢在一边,那就像所说的“头从高处系,颈从低处断”,自以为是修行人,事实上,口头所 说与实际所行背道而驰,表里不一,自相续与正法南辕北辙,只是改造身姿、眯着两眼,这样一来,自相续不会有丝毫长进。

本论就代替实修引导的次第传授教言来讲,包括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正行分支——捷径往生引导。所谓的共同,与谁共同呢?按照理论的说 法,是所有乘都共同观修的法,因此称为共同外前行。依照窍诀的讲法,是三士道共同观修的法。所谓的“不共”,是与谁不共呢?按照理论的说法,是与世间乘、 小乘声缘乘不共,依照窍诀的讲法,与小士道、中士道不共,是大士道的不共观修法,为此叫做不共内前行。关于破瓦法,如云:“修道差者以破瓦接迎。”针对最 初没有机会求得正行法、求完正行之后不具备生死中陰的暖量(即修行境界)以及修道没有得稳固者来说,就要依靠破瓦法来延续道的修行。圆满次第正行的分支 ——迁识破瓦法,归属在(不共内前行的)六法当中。

第一共同外前行分为六个部分:

一 暇满难得

我们要依靠“四种厌世心”或者“四种除贪法”的能遣法对所遣法——今生后世心生厌离,依靠利他菩提心,对自私自利的心念产生反感。具体来 说,依靠暇满难得与寿命无常对谋求现世心生厌离,依靠轮回过患与业因果对谋求后世轮回的心行产生厌恶,间接对谋求自私自利的心行产生厌恶,这是全知无垢光 父子不共的引导法。对谋取今生、后世、自利的心行生起厌离就必然追求解脱,为此务必要思维解脱的功德利益,并认识到解脱道只有具足法相的上师善知识才能宣 说,而你随随便便遇到一个人他不会宣说。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第一暇满难得,包括闻法方式和真正暇满难得引导。其中闻法方式,是讲闻法时怎么闻法、行法时怎么行法、修法时怎么修法。它分为发心和行为,发心又包括广大意乐菩提心的发心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的发心。发心主要是讲意乐,行为主要是讲身语的所为。

所谓的发心,就是在纷繁众多的分别念中,引发出特别的分别念。发心有不善的发心、无记的发心、善的发心。

一、不善的发心:又包括救畏的发心和善愿的发心。救畏的发心,就是为了救护今生疾病的怖畏、魔障的怖畏、国王惩罚的怖畏、饥馑的怖畏等等而 修行正法,这样一来,由下而上从声闻乘到光明大圆满之间,不管你修什么法,也只能救离这些怖畏罢了,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利益的成果,所以必须去除这种发 心。

善愿的发心:一开始就打算贩卖正法,于是思忖:如果我求一点法,得一点灌顶传承,闭关做一点依修,势必能得到一点利养、赢得赞誉、获得名 气、依靠赞誉名气在今生当中得到丰衣足食等安乐,这四种加上相反的四种不愿意之事,就是世间八法。依靠正法谋求今生利益,如果成功,那么所买到的也只是牛 马,下至羊毛牛毛,用弥足珍贵的正法换来世间的衣食等普普通通的财物,以贵换贱。

事实上,以正法来谋取世间利益和一个俗人拿着一支又细又长的火箭来求取财物这两者比较起来,以正法谋求世间利益更为下劣。诚如无等塔波仁波切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法,正法反成恶趣因。”

如果自身没有能力消化信财,必将感受燃烧法衣、燃烧钵盂、燃烧铁球、燃烧铁液等等苦果,因此我们一定要断除这种发心。萨迦派的《离四贪》中 说:“若贪今生非行者。”那么,给这类修行人取什么名称呢?就是出卖佛法灵魂者,三宝的败类,僧众的败家子。为此,我们务必像毒物一样弃离怀有这种发心的 人。华智仁波切曾经说:由这样的发心驱使,表面上修行声闻乘到大圆满之间的法,纵然在九年之中用泥粘封门来闭关,装模作样孜孜不倦进行依修,可是如果只想 自己得一点利养、赞叹、名声,那么修行正法的果就只有这个,除此之外连后世解脱的种子也不会播下。就比如一个狡猾的人在驴身上撒上野兽毛来出售一样,这类 修法者在驴子般恶劣的自相续上盖上野兽一样的正法毛皮,来贩卖正法,就如同对贩运做生意的世间人,人们叫他“贩子、贩子”一样,对于出卖正法者,人们都会 叫他“法贩子、法贩子”。

二、无记的发心: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只是会求求法,并没有什么追求的目标,就好比人熊模仿人、狗追着行人或者射空箭一样,既没有善的分别念 也没有不善的分别念,华智仁波切说:这种无记发心连解脱的种子都播不下。我的上师说:既没有善的发心,也没有恶的发心,就是播下解脱的种子罢了。

三、善的发心:包括小士道的发心、中士道的发心和大士道的发心。

(一)小士道的发心:希求自己从三恶趣解脱出来,获得人天善趣的果位,为此目的而修行声闻乘到光明大圆满之间的法。可是,获得善趣的远道近 道捷径,由补特伽罗的意乐所致,不会成为证得佛果的因。怀着这种发心的人即使守持二百五十三条别解脱戒,身穿三法衣,也不会胜过俗人的想法,因此只能算是 一个具戒的人。同样,如果观修生起次第实有的寂静本尊,结果将投生到欲界天,如果观修实有的忿怒本尊,会转生为魔和热札魔。华智仁波切亲口说过:“如果观 修张着嘴巴、瞪着眼睛的本尊,会变成鬼。”同样,怀着这种发心去观修本来清净直断与任运自成顿超,如果以积资净障摄持,将转生到无色界四处和色界十七处; 如果没有以积资净障摄持,只会变成老鼠和马熊,而别无出路。正如萨迦班智达所说:“愚者修行大手印,多数趋向恶趣处。”我们必须断除这样的发心。如云: “若贪轮回非出离。”

(二)中士道的发心:发现六道痛苦的自性犹如火坑、罗刹洲、剑锋以后追求自己从六道轮回之处解脱出来,达到声闻缘觉的寂灭果位而实修远道等 (等字包括近道捷径)。但是,获得声闻缘觉阿罗汉果位的远道近道并不能成为证得佛果的因。无等阿底峡尊者住在藏地期间,有一天早晨用餐时,对坐在面前的佛 子仲敦巴说:“哎呀呀!”仲敦巴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尊者说:“在印度,我有一个修黑班则的弟子,今年步入了声闻灭道。”仲敦巴问:“依靠黑班则法怎 么会入于声闻灭道呢?”尊者说:“不懂得以补特伽罗的意乐来修行,依靠黑班则法能引入到地狱中去,也能引入到饿鬼中去,也能引入到旁生中去,也能引到佛 地,因此修行的方法或修行的心态比所修的法更为重要。”如云:“若贪自利非发心。”如今上上下下的人都说“为了临终时不害怕不迷惑,我要修行修行”,这种 发心归根到底就是谋求私欲的心态。

(三)大士道的发心:以上四种发心(即不善的两种加上小士道、中士道的发心)终究都是谋求私欲的心态和行为。因此,从即日起,我们就要把谋 求自利的心态和行为看成怨敌,视为过患,心生厌恶,不求自己的利益而想到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不住二边的圆满佛果,这才是广大意乐菩提心的发心。 要想在相续中生起这种发心,必须观修知母、念恩等。否则,上师也是煞有介事地说说“为了利益遍布虚空的一切有情……”,弟子也是装模作样地想想,双方都眯 着眼睛说“好可怜啊”,这般空洞地说大话,没有任何实质。当今时代,有些伪装成上师、弟子的人,暂且不提相续中有其他功德,就连一丝一毫的善意都没有,这 样一来势必有着相当大的危险性。所以,我们首先要从自己的母亲开始观修知母、念恩、想要报恩、希望把她安置于遍知佛位。

现在来讲广大意乐菩提心的本体:具备两个条件或两层含义,就是发菩提心的本体。弥勒菩萨亲言:“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其中,第一个条 件或第一层含义,是以悲心缘有情,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第二个条件或第二层含义,是以智慧缘正等菩提,必须想到获证圆满佛果。不正确的悲心和不正确 的慈心:尽管想到“为了利益众生”,但如果没有生起想把众生安置到佛地的心念,那就只是一般相似的悲心;尽管想到要获证佛果,但如果没有想到为了利益众 生,那就只是一般相似的慈心。要想到一切有情都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圆满佛果,才是广大意乐菩提心。

如果有人问:这样的心态,在修行时怎么修呢?

首先要从自己的亲生母亲开始观修,再逐步扩展到遍布虚空际的有情。起初思维:虚空周遍之处,遍布着有情,有情周遍之处,充满着业感痛苦,充 满业感痛苦的一切有情从无始时以来无一不曾当过自己的父亲、母亲、亲友,进一步说,没有一个有情未做过母亲。在做母亲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以最大的恩情抚 育我。就拿现在的这位母亲来说,曾经无数次当过自己的母亲,我从无始以来迄今为止漂泊在轮回中,只是在巴掌大的地上,也曾多次生生死死过。除了地狱众生和 多数天人以外,没有母亲就无法出生。而且,也不一定总是一个有情当母亲,一切有情都不止一次当过我的母亲,当母亲的次数实在不可思议,做过母亲的边际没有 尽头……

以上是知母的内容。

念恩:特别要观想现今的母亲,自从我漂泊中陰的寻香神识进入到大恩母亲的胎中时起,住胎九个月零十天,母亲全然不顾罪恶、痛苦、恶语,她身体的营养和食品的精华经过脐道滋养我的身体(生身之恩)。

接着是出生时候的我,说活着,连头都抬不起来,说死了,气还没有断,就是这副要死不活、蔫蔫巴巴的样子,是深情的母亲,要死的没让死,要烂 的没让烂,要干的没让干。母亲满怀着生子的最大喜悦,双手搂在怀里,以慈爱的心抚育我,以含笑的目光凝视我,以温存的爱称呼唤我(赐命之恩)。

母亲用最初的食物——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以最初的衣裳——自己的体温暖热我,最好的食品先给我吃,最好的衣服先给我穿,用手抚摸看我是饿了还是饱了,用嘴给我喂饭,轻轻擦去我的鼻涕,用手擦拭我的脏物(施财之恩)。

我不会吃饭,母亲教我怎么吃,不会说话教我怎么说,不会走路教我怎么走,口中无食给我食物,手上无财给我财物,身上无衣给我衣裳,以最大的爱心抚养我成长,对我恩重如山(教世间知识之恩)。

以上忆念母亲生身、赐命、给财、教世间知识的恩德,是从世间法的侧面来感念恩德。

从佛法方面而言,具足十八暇满的这个珍宝人身也是依靠深恩母亲产生。如果没有母亲,首先无从发起殊胜菩提心,中间无从修学菩萨行,如果不具 备菩提心、菩萨行,最终现前圆满佛果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起初发殊胜菩提心,中间修持浩如烟海的菩萨行,最后现前圆满佛果也是来自母亲的大恩大德。而且, 还要忆念,如今修行正法的顺缘——住所、床榻、资具等也并不是不观待母亲就能获得的。

这以上是念恩。

接着想要报恩:以往,深情的母亲将一切利益胜利都奉献给我,所有亏损失败母亲自己承受,一切快乐幸福的事通通给予了我,所有罪恶、痛楚、恶 语,母亲自己来忍耐,她就是这样利益我的。现在轮到孩子我了,我必须要关注老母的疾苦,想想老母亲有没有享受安乐,有没有感受痛苦。结果就会发现:虽然她 希求暂时晒太陽暖乎乎的快乐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可是却不知晓奉行快乐之因的善业和正道,也没有机会听受如理讲经说法的善知识的言教;尽管她不想遭 受 下至微微火星落在身上直至三有轮回的一切痛苦,然而却糊里糊涂地造痛苦之因的业和烦恼,以至于所想、所行背道而驰,正如(《入行论》中)所说的“愚人虽求 乐,毁乐如灭仇”。她拥有的快乐真是寥若晨星,而受到苦谛直接的危害、集谛间接的危害。由此与希求心相关联:心想,如果母亲能离开苦因——集谛的业和烦 恼、苦果——三界轮回的一切痛苦,那该有多好!与发愿相联:但愿母亲能远离苦因及苦果。与发誓相关联:我一定要使她远离一切苦因及苦果。为了使老母远离苦 因及苦果,祈祷无欺的皈依处三宝予以垂念,念诵“上师如来……”到“奇哉三宝大悲尊……勇士您具大悲力……”来虔诚祈祷。

这以上讲的是第一个条件以悲心缘有情。

现在就该想:使老母有情离开苦因及苦果以后把他们安顿在哪里呢?这就要加以选择,是善趣吗?其实老母以前曾经多次得到过梵天、帝释天等果 报,可是仍然没有摆脱痛苦,而那些都不常存,依旧是三有轮回的边,所以不能把他们安置在那里。声闻缘觉的寂灭果位,虽然像患过天花的人一样解脱了轮回的一 切痛苦,不复退转轮回,可是佛子菩萨地和出有坏佛果的功德他们一无所有,如果将老母安置到他们的果位,那就是寂灭涅槃的边,为此也不能把老母有情安置到声 闻缘觉果位,而必须把老母有情安置于不住二边圆满佛陀的果位。

在这后一个条件上,出现了上、中、下三种心力。心想“不管我何去何从,首先就要成办一切有情的利益”,这是上等心力;心想“我不先成佛、不 把众生放在后,自己和他众一起成佛”,这是中等心力;心想“就像儿子被水冲走的断臂母亲一样,我现在不具备能力,真正具足能力者就是本师佛陀出有坏,所以 我先要成就佛果,以证法解脱自相续,以悲心普度一切有情,开示解脱之道”,这是下等心力。众生的利益广博等同虚空际,相续久长直至轮回未空之间,十方三世 的如来佛子持明者所有前辈是怎样修行的,我也照样去修行。

这以上是讲后一个条件以智慧缘正等菩提,这种智慧是成办他利的智慧。

一开始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生起菩提心,接着是父亲,随后是同胞兄弟,然后是亲朋好友,父系的亲属,母系的亲属,接下来是当地的所有人……逐渐 观修,到收座时,观修遍及到虚空际的一切有情。如果没有这样次第观修,就会导致停留在理解的侧面上,因此次第观修相当重要。具足以上两个条件或两层含义的 菩提心的发心,或者善根以方便摄持,就称为加行发心殊胜。正如伟大的全知无垢光尊者所说:“加行发心正行无所缘,后行回向殊胜所摄持,趋至解脱道之三关 键。”

首先,善根以方便摄持加行发心殊胜:依靠“为使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获得圆满佛果”如铁钩般的这一意乐钩住草堆般的善根。

其次,善根不被外缘毁坏正行无缘殊胜:善根到底会被什么外缘毁灭呢?它会被四种外缘所毁灭。一、如果你没有为他利获得圆满佛果而回向,那么 仅仅享受一次安乐的果报,它就会穷尽。二、假设你生起了嗔恨之心,那就像(《入行论》中所说的)“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一 千个大劫当中积累布施持戒所生的一切善根,能毁于相续中嗔心生起的那一刻。三、倘若你心生后悔,善根也会穷尽。比如,以前自己作过上供下施,后来懊悔不 已,心里盘算:以前的那个东西,当时只供养一半或三分之一就好了。萌生后悔之心,就会耗尽善根。四、如果炫耀善根,也会使它灭尽,比方说,不管念没念完观 音心咒一亿遍,都在念珠里穿上一个珠贝,口口声声说“我还没有念完一亿遍观音心咒”,说完把念珠向众人卖弄。只是办了一件微乎其微的善事,也是在走路的人 前坐着讲,在骑马的人前站着讲,这样一来,善根就会灭尽。要想使善根不被这四种毁坏的因所穷尽,就必须证悟基大中观、道大手印、果大圆满的见解。如果生起 与之相似的见解,引发出三轮现而无自性、如梦如幻、如乾达婆城、如水月般现而无自性的定解,也可代表初学者的正行无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初学者,一 开始达到正行无缘有一定难度,就好比把鼻子往口里放一样,所以诚如寂天菩萨所说:“紧系念法柱,已拴未失否?”

在观修暇满难得等引导时,要么是观察修,要么是安住修,要么是观察、安住轮番来修,这一点至关重要。

能使善根与日俱增结行回向殊胜:《慧海请问经》中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一滴水放在大 海里,在大劫期间它也不会荡尽,同样的道理,回向一切智智佛果大海的善法,即便暂时令你荣获如娑罗树般的婆罗门种姓、如娑罗树般的国王种姓、如娑罗树般的 施主种族也就是种姓功德财富庄严的果位,但是直到究竟大菩提之间它不会变朽,不会腐烂,不会唐捐,而会使你渐渐证得圆满佛果。

这样的回向包括两种,一是具毒回向,《般若摄颂》中云:“如吃杂毒丰美食,佛说缘白法亦尔。”比如,丰美的食品掺杂了一点点毒,在吃的时候 感觉味道绝好,可是一旦吞到肚里吸收营养时,毒性就会发作,造成痛苦。同样,即使获得了增上生安乐的善果,可是以耽著三轮的实执无法从轮回中得解脱,因此 必须弃舍这种回向。

二是无毒回向,它又包括真正的三轮清净回向以及相似的三轮清净回向两种。

真正的三轮清净回向,如《般若摄颂》中云:“无分别智行诸事。”就是以现空无别、慈悲菩提心、回向、发愿等见解摄持。

相似的三轮清净回向,我以往已经积累的善法、未来将要积累的善法、现在正在积累的善法、佛菩萨的无漏善法、一切有情的有漏善法,合而为一,综合起来,为了一切有情远离三有三界轮回的苦因及苦果、获得佛果而回向。

回向的方法:心里想,佛菩萨怎么以三轮清净的方式回向,我也那样回向。念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 修学”和“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两个偈颂可以代替真正的三轮清净回向。大乘显密的一切实修法都超不出三殊胜 的范畴,想修成圆满佛果,只需要这三殊胜,多了没有必要,少了不能包括。圣龙树菩萨曾说:“圆满福慧资,福慧所出生,二身愿获得。”三殊胜是二种资粮或二 谛的归纳。加行发心殊胜与结行回向殊胜是有现福德资粮,正行无缘殊胜是无现智慧资粮。有现福德资粮作为近取因,无现智慧资粮作为俱有缘,获得佛陀色身;无 现智慧资粮作为近取因,有现福德资粮作为俱有缘,获得佛陀法身。净化基二障、圆满道二资、获得果二身,就需要三殊胜,因为多无必要、少不能包。三殊胜是显 密共同所观修的法。

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这种发心在听闻、观修、行持密宗金刚乘法的时候,也相当关键,一开始务必做到不能破坏师徒之间的缘起。《三相灯 论》中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显密二宗的究竟所修——成就圆满佛果,目的完全一致,然而修行的方便,密宗从见解不愚昧 的特点、修行方便多的特点、行为不困难的特点及是利根中利根行人的特点四个方面超胜显宗。

虽说显宗密宗都是在所见对境法界上抉择见解,可是见解的本体方面却有如明亮的眼睛看色法与不明亮的眼睛看色法一般。尽管因相乘抉择了远离八 边戏论的法性胜义谛大空性,但并没有能够一五一十证悟法界智慧双运的自性,而密宗遣除了这一愚昧部分,抉择了法界智慧双运的自性,因此法性的见解不愚昧。 关于有法世俗事物,因相乘虽然抉择了缘起如幻的自性,但仍然存在着没有把不清净如幻抉择为五身五智的愚昧部分。密宗金刚乘将本来即是五身五智游舞、法界智 慧无二的意义抉择为二谛无别殊胜大法身,因此有不愚昧的特点。

第二在修行方面:密宗则以方便生起次第、智慧圆满次第超胜显宗。

第三行为不难:因相乘并没有宣讲不舍五欲妙而成就菩提的道。在这里,(密宗)由简便迅速救护心识、不舍欲妙转为道用、一生一世就能成就双运金刚持果位而超胜显宗。

第四行人是利根中的利根的特点:通常而言,密宗以能生起清净法(指解脱)的五根而超胜显宗,尤其成为能证悟密宗金刚乘甚深见解的慧根、不惧 广大行为的信根极其锐利,成为特殊行人的对境,由此更胜一筹。在听受、传讲、观修、行持密宗金刚乘法的时候,五种圆满是有则足矣、无则不可的。就像无畏洲 尊者亲口说过:“如果把上师看成人,(那只能在狗前取悉地了,)在狗面前不会获得悉地的。”上师看待弟子要观成佛,弟子看待上师,要视为佛。具备还是失毁 密宗金刚乘的誓言二者之间(如何来区分呢?)将显现视为本尊,就是具誓言,将地看作地、将水看作水,就是破誓言,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了。所以,五种圆满的 第一条,建立上师是佛,以教证和法尔理来说明,其中有关的教证,圣天论师说:“自然之佛陀,唯一本性尊,尽赐诸窍诀,金刚师胜彼。”又如云:“上师佛陀上 师法……”“上师普贤祈垂念”以及“金刚上师即佛陀……”诸如此类讲解上师是佛陀的教证无量无边。

上师是佛依理成立:上师的意——大智慧是法身,智慧的现象是色身,色身的本体是法身,法身的现象是色身,法身色身无二无别是金刚身。意—— 大智慧现似身,是现空身金刚,大身智传出语音,是声空语金刚,意现似起心动念是意金刚,上师是三金刚的自性。意——大智慧的现象是色身体,色身的本体是智 慧,这两者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双运金刚持,所有皈依境的本体就是上师。由此成立上师是佛。

所有眷属,不管自己证悟了也好,没有证悟也罢,如来藏就像芝麻里遍布油一样周遍于每位众生的相续。《二品续》中云:“众生本是佛,然为客尘 遮……”已明确宣说了众生是佛。虽然众生是自性清净的佛陀,本体本净的佛陀,功德任运的佛陀,但也不代表已经成佛。原因是,仍旧要离开客尘,尽管被将要远 离的客尘障碍着,但实际上就是佛,为此把眷属明观成某某部的一切勇士空行。既然本师、眷属都是佛,那么他的刹土显然也就成立是清净的,因此把地点明观为密 严刹土等。法是光明大圆满。时间是从普贤如来到现在的根本上师之间,口耳相传连续不断的恒常相续。正因为本来就是五种圆满才这样明观的,现有原本就是基住 的佛陀,所以在修行时才如此明观,并不是像人们把小驴说成马、把炭说成金那样。

这以上发心的内容已经讲解完毕。

接下来是行为,分为如毒所断之行为与如药所取之行为两种。

如毒所断之行为,包括法器之三过、六垢、五不持三个方面。所谓的法器之过,打个比方来说,在一个有毒的容器里灌入多么好的液体,都会因为容器有毒而变成有毒。同样的道理,对于不能堪为法器的弟子,再怎么宣说正法,非但不会成为烦恼的对治,反而会成为烦恼的附加品。

法器之三过中,其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如果你没有去听上师所讲的法,那就如同向覆口的器皿上倒汁液不会进入里面一样,尽管身体处在闻法的行列中,可是心没有入于正法之列。倘若充耳不闻上师的言教,就不会懂得上师在讲什么,因此耳根必须专注听受。

其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就算是耳朵在听,但如果没有记在心里也起不到作用,不会明白佛教的句义,所以必须要把所讲的法义铭记在心。

其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如果在听法的时候杂有烦恼,就会导致贩卖正法。倘若在听法过程中萌生贪嗔痴,就会造下恶业等,可见杂有烦恼好似毒 器一样。关于贪嗔痴的对治,经中说:“认真谛听,铭记在心,我为汝说。”如来只是对阿难说“你的发心不要掺杂烦恼,聆听词句,牢记意义,为汝阐释”,而并 没有说“掺杂贪嗔,耳不专注,心不铭记,为汝阐释”。为此,我们的发心切切不要杂有贪嗔烦恼,意乐万万不要离开菩提心,必须认真听受词句,牢牢记住意义, 这样来闻法。

六垢,“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

首先讲傲慢,观待比自己低的人,认为我自己高出一等。只要有了我慢,就会对不如自己的人加以歧视,对高于自己的人生起嫉妒,对中等者产生竞 争之心。正如俗话所说“我慢铁球上,不沾功德水”。自从自相续有了我慢时起,就看不见自己的过患,看不到别人的功德。要对治这种我慢就必须常常认清自我的 过失,揭露自我的罪恶,身居低位,身穿破衣,恭敬好、坏、中等的一切有情。

无信:对正法与佛陀等不起诚信。要对治它,必须对正法和佛陀等真实不虚这一点坚信不移。

不希求:认为得不得法都行,对正法没有希求心,就像是往马面前扔骨头、在狗面前扔青草一样。要对治这种心态,必须萌生正法难逢难遇、善知识难值难见的想法,进而对每一个法的句义都生起希求的渴望。

外散:心思涣散,生起贪欲等烦恼,要对治它,务必做到心向内收。

内收:如果心过分向内收,就会出现恹恹欲睡和昏昏沉沉的现象。为此,要做到诸根悠然、神志清晰来听法。

疲厌:当讲法的时间过长,加之又饿又渴,日晒雨淋,很有可能会舍弃正法和上师。在没有造舍法罪之前先发愿值遇正法和上师,再退出讲堂。或 者,生起喜悦之情,心想:我以前无有意义白白空耗了生身性命,这回为了妙法,依靠病痛饥渴等可以替代一切有情的病痛等苦难,由其他世界趋往金刚地狱的累累 恶业,在我等大师的刹土——这个业力之地的南赡部洲,只是以头痛脑热就能得以清净,这下可以尽除无量恶业,圆满无量资粮,我实在欢喜。以这般满怀兴高采烈 的心情听闻正法。

第三、五不持:就是指与如来珍贵的教法、证法相背离而受持。

其一、持文不持义:不考虑思维意义,只求文句优美动听,就像小说一样,或者声称“文句还是需要优美”,进而持受空洞的文章。

其二、持义不持文:诸如,口口声声说是“宁玛大修行人”的行者们,一边扬言“讲说只是文句罢了,必须要了解心的本来面目”一边用手指指着胸口,希望不观待词句而直截了当掌握意义。

要对治以上这两种,必须把句义结合起来受持。

其三、未领会而持:把不了义认定为了义,颠倒受持意趣、秘密以及四依。要对治这种现象,必须做到不依人而依法,即便是再颇有名气的人,如果 他讲的法与因果法大乘道不相符合,那么讲法者起不到作用,如果符合大乘法,那么不管讲法者怎么样都可以。因此,我们必须依止正法。不依法句而要依法义。不 了义法和了义法中,我们要依止了义法,了义法分为心识与智慧两种,我们要依止智慧。

其四、颠倒而持:就是指错误受持意义,认为求了密法以后就可以肆无忌惮喝酒、行婬、双运、降伏。要对治这种现象,行为必须要结合时间和修行 境界。达到获得禅定的暖相而依靠念诵三字咒就足能转变酒的色香味的时候,行为上拥有能诛能起死回生等暖相。如果没有懂得这一道理,没有了悟隐含的秘密,随 意乱行隐蔽的密宗法,胡作非为,那只会成为恶魔、热札一类的众生,而别无出路。

其五、上下错谬而持:在没有求得前行之前,就听讲正行,前行中共同外内前行本末倒置而受持。要对治这种现象,必须如阶梯般由下至上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受持圆满佛陀的正法。

应取之行为,依靠四想,把自己作为病人想,必须认清自相续患上了因三毒、果三苦疾病的过失。其余三想容易理解。

六度,包括闻法者的六种和讲法者的六种。

关于闻法者的六度内容,在《大圆满前行》中有直接说明。

讲法者的六度,不怀有求得名闻利养的奢望而讲经说法,即是布施;对他众没有冷嘲热讽、不屑一顾等行为,即是持戒;闻法者屡屡询问,也不嗔不 怒,即是安忍;日日夜夜讲经说法,也不厌其烦,即是精进;心专注句义,即是静虑;三轮清净,令弟子闻思有所长进,即是智慧。其余内容简单易懂。

所说之法的次第,包括暇满难得等六个引导。所谓的法,正如前文所说,我们一定要依靠此法来调伏自心,“非以发髻非以棍”。为此,自相续中要反反复复思维暇满难得等这些内容。

首先讲四种厌世法,或者四种除贪法,或者四种出离法,都是一个意思,只是名称不同。我们要依靠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两个引导对现世产生反感。 《离四贪》中说:“若贪今生非行人。”又如云:“暇满人身难获得,难以复得如昙花,得大利如摩尼珠。”我们务必要清楚地认识到,上去下去的关键犹如马被辔 头所转一样,就在如今的这个身体上。其实,这个身体也是无常的,有生就有死,这是必然规律。因此,我们必定走向无常的死亡。谋求现世没有意义或实质,明白 了这一点后就要寻求后世。想到轮回因果,必然对来世以后的轮回心生厌离。

厌离的方式,小士道行人厌恶三恶趣而追求善趣,中士道行人厌恶轮回六道而追求解脱,在其他引导中只有这两种,然而按照全知无垢光师徒的观 点,必须要对作意自私自利的心态深恶痛绝。在思维轮回过患之时,要切切萌生厌离心,由此生起了想解脱的出离心时,再进一步思维:单单我独自一人解脱有什么 利益,如果把无始以来恩养我的深情母亲抛在脑后,只是独自解脱,那再没有比这更可耻的了。因此,必须要让一切有情获得佛果,那才是超越二边的大出离心。

如果安立四种出离,那就是小士道的发心——相似的出离,声闻缘觉的两种出离,加上大出离。就三种出离而言,即声闻、缘觉和菩萨的三种出离。 出离一切轮回之后就要寻找一个逃避的地方,所以必须追求解脱和遍知的果位。解脱道并不是自己平平常常就能了知的,父母、亲属等不会宣讲,就算是给他们讲, 他们也不理解,因此必须找寻善知识。寻找善知识也绝不能随随便便遇到一个人就草草率率地依止,一定要以三喜承侍的方式依止一位具足法相的上师善知识,学修 他的意行。

在暇满难得等引导中,有实修引导和信解引导,如今除了信解引导以外再没有了。然而自大持明无畏洲以来还保留着可以代替实修引导的修法。暇满 难得的引导是关于自己身体的引导。在这个暇满人身上面只有两条去路,“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如果利用这个身体行持真实的正法,那就是幸福快乐的起点,终 将获得解脱和遍知的果位。特别是,如果修行光明大圆满,那么即生或中陰或后世就会解脱。“此身作恶便是轮回锚”,如果利用这个身体牟取今生世间利益,那就 是一切恐怖和痛苦的序幕。

从自身角度来说,修行正法没有违缘,有机会修行,由此称为“闲暇”。有空闲修法是来源于自己的这个身体,它的反面有八种无暇,这八种叫自相 续所依的八无暇,它包括非人的四种无暇和人的四种无暇。其中非人的无暇,从观修地狱开始,要反反复复思维他们有没有修行正法的机会。修行时分为入座和座 间,入座也有两座、三座、四座、六座等许多层次。这里就白天两座、晚上两座而言,为了便于初学者采用,早晨黎明头遍鸡叫开始入座,一直到天没亮之前,是黎 明座。天亮时起座,一直到太陽升起,进行座间事宜,例如作水施、烧素熏烟、诵日常功课。随后再入座,一直到中午之前,是上午座。起座之后用午餐、顶礼、看 书……一直到下午太陽出现大陰影(藏地一般是五点钟左右)之前,始终处在悠然的状态中。然后再入座,一直到太陽没 有落山之前,这是下午座。起座后供护法, 念诵自己会念的回向文、发愿文和荤烟仪轨。到了看见一个人只知道是人却认不清是谁的黄昏时候入座,这是傍晚座,一直到晚睡时才起座。如果在以上这四座的时 间里修行,那么心就会调柔。作为初学者,即使在所有座间观修,也不会修成,特别容易出现昏沉、掉举的弊病,因此在座间时要精进念经、勤奋行善悠悠而修。

每一入座,也都包括前行、正行和后行三部分。前行也分为前行的前行和真正的前行两个阶段。其中前行的前行阶段,要擤好鼻涕,洗好脸,里里外 外一切要办的事务必完成,总之要保证在入座期间不需要中断打坐而往外跑。随后,坐在床上身心放松,稍加休息,接着立下誓言:我这一座期间,纵然是大恩大德 的父亲来到,我也绝不中断入座而随着迷乱所转。指甲掐着肉 发下坚定誓言:“宁死也不舍弃此誓愿!”

真正的前行:1、身的要点,作毗卢七法,也就是双足金刚跏趺,双手结定印,脊背好像铜钱般挺直,臂膀放松舒展,颈部稍稍向前屈,舌抵上颚,眼睛垂视鼻尖。

2、语的要点:排除垢气,左右鼻孔轮番排三次,同时排三次,共排九次;或者,右鼻孔排一次,左鼻孔排一次,同时排一次,共三次;或者,左右 鼻孔同时排三次。以上三种除垢气法,做任何一种都可以。具体做法:左手握金刚拳,压在大腿根儿上(即腹股沟的位置),右手以三股金刚印按住右鼻孔,从左鼻 孔缓缓向内吸气,囤积在脐下,观想自己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积累的业、烦恼、罪障、破誓言、修行中出现昏愦、沉陷、迷茫错误这一切都变成黑气,向外排散,呼 气时就像青稞粒一样,从小扩大,末了一下全然排出,这与洗涤器皿相仿。

3、心的要点:调整发心,观察现在我修的这一座,是希求消除今生疾病等的救畏发心,还是牟取利养赞叹的善愿发心。假设是这两种发心,那就要 像毒物一般予以抛弃。倘若是无记的发心,就要调整过来。小士道的发心是世间俗人的观念,并不是入道者我所观修的法,中士道的发心也是成办一己私利的心态, 因此也要予以断除。而必须真正生起大士道的清净发心,也就是在心里思维: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圆满佛果,我才观修暇满难得。

接着祈祷上师:在自己的头顶上清清楚楚明观,十万瓣白色莲花的红黄色花蕊上,狮子座层层叠放的柔软绫罗垫上,自己的根本上师身穿出家法衣或 者咒师装束,怀着“上师是佛”等五种了知 ,默默祈祷,念诵“三世诸佛……”或者念诵四种厌世心前后的那些祈祷文 ,满怀感恩戴德的敬信之心深情祈祷,结果上师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浑然成为一体,处在这种状态中,不跟随过去的分别念,不迎接未来的分别 念,也不持续现在的分别念,尽可能入定安住。这以上是入座的前行。

正行,首先观修八闲暇的时候,(要观想八无暇,八无暇包括非人的四种无暇和人的四种无暇。)其中非人的四种无暇处,第一无暇是地狱,从处所、身体、痛苦和寿量四个方面来观修。

地狱的处所,是漆黑一片的地方,整个大地都是炽热的烧铁地,就像余烬的炭火形成的一样。一般的地方连放脚之处也没有,黑褐色的火山燃起一尺高的火焰,上面降下火烬、烧烫的石头和兵刃的雨。

地狱众生的身体,超过赡部洲人的四倍,身色好似血染的一样,或者像杂乱的黑羊毛片。或者如同刚刚出生的太子的皮肤一样只有薄薄一层,肌肤紧 绷绷的,极其透明,宛若双目一般经不起接触,他们的头发向上竖立,三角眼,汗毛耸立,肢体粗大,腹部庞大,好像忿怒本尊一样,如果赡部洲的人看见地狱的有 情,足能昏迷不醒。

地狱众生的痛苦,他们白天不闲、晚上不眠,不分昼夜地被兵器剖割,没头没尾地被烧灼的大地和石雨毁焚,没有一丝一毫安宁的机会,一直饱尝着痛苦。

地狱众生的寿量已经超越年数的限度,要感受长达中劫等的果报。寒地狱的处所是风雪交加、冰天雪地的雪山领域,寒地狱众生的身体与热地狱相 似。他们遭受严寒的痛苦。寿量:需要在不可估量的年数当中受苦。反反复复考虑,不管是投生到热地狱还是寒地狱,有没有修行正法的机会,这是观察修。当这样 观察修之后会感到疲惫,全无思索,不回想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持续现在的妄念,在不加改造中安住修。当又准备起心动念时,再进行观察,不想起念时,再安住 下来,这就是观察和安住轮番交替而修。

第二个无暇是饿鬼处。

饿鬼的住所,到处都布满着瓦砾、碎石,有许许多多被火焚焦的树干,还有零零乱乱粗糙的毒刺。干涸的河岸灰蒙蒙一片,干枯的苔藓杂乱无章。

饿鬼的身体,就像经久历劫的骨架、干巴巴的蘑菇或者硬邦邦的牛皮口袋。他们的头如同酿酒的大瓮,脖子细如马尾毛,肚子大如盆地,肢体好似茅草。一个饿鬼经过的声音,就宛如五百马车轮拖着的响动,他们的关节里闪闪迸射出通红的火星。

饿鬼的痛苦,所有饿鬼,感觉夏天月亮也火热热,冬天太陽也冷冰冰,即使他们看见果实累累的药树,也会化为乌有;就算看到浪花飞溅的大海,可是一见就干涸无遗。结果他们更加悲哀不已,痛苦不堪。

饿鬼的寿量,长的达万年之久,短命的寿量不固定。想一想,如果投生到这样的地方,有没有机会修行正法呢?观察、安住轮番来修。

第三个无暇是旁生处。

旁生的处所,大多数是伸手不见五指、黑咕隆咚的岛屿。

旁生的身体,大的鱼类和鲸鱼,能绕须弥山三圈,小的形似微尘和针尖等。

旁生的痛苦,一般来说,所有旁生都是呆头呆脑、愚昧无知,不明取舍。分别来讲,所有大的动物,吞食小的动物,小的动物直直刺入大的动物,并把它们的身体作为栖身之地、蔽体之衣,它们都感受着互相啖食的无量痛苦。

第四个无暇是长寿天。

长寿天的处所,位于第四禅天城的东北角,就像被火烧焦的树干一样黑乎乎的地方。

长寿天人的身体,是空明禅定身,没有苦乐、善恶之想,相当于是沉睡的状态。“长寿天位于第四禅天附近”的说法是不了义的。正如所说的“与彼 死处何不同”,自己无论死在哪里,就在那里处于无想的状态,于八十大劫之间安住,远离妙法的光明,没有机会修行正法。就这样认真观察、安住来修。

人的四种无暇:观修的方法依然如前,观察、安住交替来修。

这以上就是入座的正行。

入座的后行:以这一座里观修的善根为例三时的一切善法、佛菩萨的无漏善根、一切有情的有漏善根,心里观想把它们合而为一,综合起来,为了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圆满珍宝佛果作回向。

回向的方法,佛菩萨们如何以三轮清净的回向方式作回向,我也这般普皆回向,念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 切常修学……”之后,不要一跃而起,要反思一下:这次我从早晨的一座开始就立下誓愿,到底有没有随着迷乱所转。假设刹那也没有受迷乱所控制,觉得这一座修 得很成功,会沾沾自喜,生起慢心,因此必须要断除我慢。要暗自反省:啊!你现在这一座修得成功,这也来源于一点不定的福报,你有什么可傲慢的,你真的这么 好吗?我还要看你下一座。务必要除去慢心。

再者,如果因为心随着迷乱所转,不能思维一念善法,就会悲观失望,认为我现在修不成了,于是懈怠下去。对此要打起精神,提高心力。自我鼓 励:哦,你现在落入迷乱的控制中而没有修好,但又有什么可悲观的呢?其实你从无始时以来一直迷惑至今,正因为这样,如今才需要分成入座和座间来观修。如果 你一开始就不曾迷惑,那为什么没有成佛。现在这一座已经被迷乱左右了,务必要下定决心:下一座绝不随着迷惑所转。然后慢慢从坐垫上起身,进入座间的事宜。 倘若在座间,没有一一考虑前面的八闲暇,那么就像用火烬在火里燃烧的铁取出的同时又会变得黑乎乎一样,入座期间心稍稍有所改变,但是如果在座间时对今世红 尘的景象心怀欢喜之情,那入座当中有没有观修闲暇等都无有用途了,有着沦为法油子的危险性。

继上一座之后,接下来观修十圆满,单单拥有闲暇也无济于事,要修行妙法必须具备自己方面顺缘齐全的五种圆满以及他方面顺缘齐全的五种圆满。 对我们来说,自圆满和他圆满的前三个条件都已俱全,这实在值得高兴。对于后面的两个条件还要谨慎加以观察,想方设法使它完备。修十圆满的时候也依然是分成 入座和座间,观察、安住轮番而修。

暂生缘八无暇,打个比方来说,十八圆满就好比有十八只羊,一旦被突如其来的豺狼弄死一只,那就剩下十七只了,如果被弄死两只,就剩下十六 只。这些暂生缘的无暇,尽管今天在自相续中不存在,但明天很容易出现,在前一座中没有,可是后一座中又易产生,入座的开端没有,可结座时还是容易冒出来。 所以,我们要周密地观察自相续,一个一个都需要依靠对治。

“任何烦恼重,努力行对治。”贪心的对治法是修不净观,嗔心的对治法是修慈心,痴心的对治法是观修十八界的类别。

要对治愚昧无知,必须进行忏悔,有的人听法不懂其句,思维不解其意,修行不悟实相,就是因为往昔的罪障。为此,我们一定要具足四种对治力加以忏悔。八大菩萨每一位都有一种超群绝伦的发心和事业,所以要诚心诚意祈祷能使我们开发智慧的文殊菩萨。

要对治被魔所持,必须观察你所依止的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当然观察善知识,并不是观察外在的神变神通等,而要观察的是他心相续中究竟具不具 备珍宝菩提心。如果他具备菩提心,那么凡是与之结缘者都将获益,所以值得高兴。假设他不具备菩提心,那就说明是魔知识或魔友,对于这样的人,要么是好离好 散,要么是断然离开,不管怎样都必须远离。

要对治恶业涌现,首先必须值遇善知识,中间进行闻思,最后修行,在这期间如果遭到违缘,绝不能认为“我现在修不成了”。诚如《金刚经》中 说:“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受到损恼或受极大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 我们务必对业因果真实不虚生起坚信,进而对以往的恶业进行忏悔。

要对治懈怠懒惰,必须诚心忆念死亡无常,发起恒常加行精进和恭敬加行精进。

被他奴役,对于上师和富翁身边无有自由的侍从和仆人来说,要找一个良策,力求摆脱这种处境。

要对治求乐救怖,就必须做到以真实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摄持。

要对治伪装修法,就必须认识到谋求现世尘间之心态行为的过患,进而予以断除。

断缘心八无暇:自相续与解脱遍知的道相背离,一旦出现断缘心八无暇的任何一个,那么三菩提的绿苗就会凋谢,以至于离开解脱的种姓,为此叫做断缘。

要对治无出离心,务必了解三有三界轮回的过患,生起出离之心。

要对治无有正信,务必想到正法和上师的功德,满怀不退转的信心。

要对治贪爱今生,务必念及无常四际所摄的弊端。

喜爱恶行,无以对治。

要对治失坏律仪,必须清楚地知道引起堕罪的四因,即使失坏了别解脱四根本的一条戒,但还是要守护其余三条。倘若破了四戒,就一定要如理加以 忏悔。“具戒我慢高,不如破戒悔。”自从一开始受戒就没有失坏过的人,是树立佛陀法幢者,又是摧毁魔幢者。即使失毁了戒律但能如理忏悔的人,也是树立法幢 者、摧毁魔幢者。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必须要进行忏悔。倘若能发自内心忏前戒后、对其他具足戒律的人欣然随喜,那么自己也变成了具戒者。 假设退失了愿行菩提心,一定要在昼夜六时内加以忏悔,这样一来就不会犯根本罪。因此,切切不要逾越六时而忏悔。

如果破了密乘戒,也必须像菩萨戒那样及时加以对治。所有密宗戒包含在身语意的誓言中。身誓言,不凌辱上师和金刚道友的身体。语誓言,不违背 上师和金刚道友的语言,上等者不间断念诵本尊心咒,中等者在十五、三十或者昼夜六时里念诵,下等者每一个月里念诵,极下等者一季度,最下等者也要在新年的 神变月里念诵,努力做到不间断。意誓言,涵盖在守护十种秘密及不扰乱上师、金刚道友的心当中。

思维暇满难得的比喻,按照窍诀的讲法,首先要从因的角度来思维难得。用萨迦第三祖称幢的“得暇满人身,非以力强得,乃是积福果”来说明。

这一内容分为总体思维和具体思维两个方面。

总体思维:想想自己以往积下了多少善业,现在积下了多少,就算是累积了一星半点的善业,可是也犯下了无法想象的罪业。如此一来,单单获得闲暇也有难度,更何况说得到圆满了?

具体思维:要得到闲暇,需要守护清净戒律,要得到圆满,必须大量累积布施等福善。为了获得暇满人身,还要以清净的发愿来衔接。首先获得闲暇 的因就是戒律的取舍,别解脱戒中所断的学处有二百五十三条,所修的学处有十七事。先从四根本罪开始仔仔细细考虑,依靠单单碍于面子而没有犯婬戒的别解脱 戒,能稳操胜券获得闲暇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再想想菩萨戒,甚深见派的根本堕罪有十八条,加上愿行菩提心的学处,共有二十条,支分的恶作有八十条,比别解脱 戒更难。广大行派的根本戒,四种发心、八种行为、支分的恶作有四十六,对此进行取舍以后,就会深深感到有把握获得闲暇的因也是极其难以具足。密宗金刚乘, 居于首位的二十五条禁行戒,共同外内五部戒,十四条根本戒,支分的八粗罪,大圆满有守护、次第的根本誓言即是上师身语意分为二十七条,支分的誓言有二十五 条,无守护、顿悟的誓言包括无有、平等、唯一、任运四种。支分的誓言有十万三昧耶,如果想到这一点,就会感到得到闲暇可靠的因真是寥若晨星。即便有可能具 备戒律清净这一条获得闲暇的因,但是获得圆满的因上供三宝、下济贫乞布施等善法又有多少呢?当对自相续加以观察时,就会发现这也是有难度的。假使具足了严 守戒律、慷慨博施,再审察一下有没有用清净的发愿来连接。即使没有以刻意为了得到暇满人身的清净发愿来衔接,但如果具备了以菩提心摄持的戒律等真正的善 法,那就如同为了秋天的庄稼播下种子自然会长出枝叶一样,如果你行持了缘于遍知佛果的善业,就自然而然会成就暂时人天的殊胜身份,暂时能多次得到如娑罗树 般的婆罗门种姓、如娑罗树般的施主种姓、如娑罗树般的国王种姓等。就这样仔细观察、思索,观察、安住交替来修。

如果这般认真考虑,正如所谓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就会认识到,我们是依靠以往积累过福报的结果才得到现在的这个殊胜身份。“欲知 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正如华智仁波切所说的“后世决定不投生为喝酸奶的牧民、吃饼子的农民”,想到现在的暇满从因的方面来说得之不易,必须利用暇满人身 来取得实义。当今的经忏师们,没有任何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境界,整天念诵仪轨,向长了一卡长毛的烂神馐上灌注变质的药汁,翻着眼珠念着“无实之中取悉 地,嘎雅悉地吽……”,这种言行实在是毫无价值可言。所以说,如果利用这个由三十六种不净成分组成的暇满身体来修行精华正法,实现它的价值,那真的是 “嘎 雅悉地嗡”,也是“瓦嘎悉地阿”,还是“紫大悉地吽”。如今的这个身份,是上去下去的关键,好似马口被辔头所转,如同选择犏牛还是选择盐 一样,是苦是乐当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你想把握住快乐,来修行微妙善法,结果下半生会比上半生快乐,中陰会比下半生快乐,后世要比中陰快乐,这才是 从安乐走向安乐。诚如《入行论》中所说:“驾驭觉心驹,由乐趋胜乐,智者谁退怯?”又云:“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住生死,菩萨岂疲厌?”依靠有现 福德使身体舒适,荣得种姓、功德圆满的果位,借助证悟无我的智慧令内心安乐,现见诸法胜义离戏、世俗如梦自性,从而远离一切轮回的痛苦恐怖,拥有安宁快 乐。

如果你想受苦,那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倘若一度作恶,结果必然是下半生比上半生悲惨,中陰比下半生悲惨,后世比中陰悲惨,一直走向漫无边际的恶趣。为此,我们务必要在如今的这个身份上修行正法,实现人生的价值,取得实义。

取得实义的方式,小士道行人知晓三恶趣是痛苦的自性,进而为了修成善趣人天果位,修行戒律所生的福德事——弃离十不善、奉行十善;布施所生 的福德事——上供三宝、下济乞者;不动业所生的福德事——四禅四无色定,这样一来虽然取得了小士道的实义,可那只是道的基础,而并不是道的本体,所以并没 有取到中士道和大士道的实义。中士道的道谛主要是证悟无我的慧学,戒学和定学作为附属,修学珍贵的三学,虽然取得了中士道的精华,却并非取得了大士道的精 华所在。就大士道的宗轨来说,远道因相乘,近道金刚乘,其内部也有事续、行续、瑜伽续外三续远道,内续玛哈约嘎、阿努约嘎(即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近道, 捷径光明大圆满,我们必须依靠其中任何一法来实现暇满人身的价值,取得实义。尤其是由经光明大圆满道,在数年数月中就能证得大虹身果位,所以要下决心由经 此道来取得真义。修行时观察、安住轮番来修,反反复复来修,分为入座和座间来修。在讲到乌龟的比喻时,以大海比喻三恶趣,深不见底、广阔无垠,其痛苦无边 无际,盲龟表示不具备取舍明目的恶趣众生,每一百年浮到海面一次表示难以从中解脱,木轭一孔表示人天身份少之又少,被风吹动表示随善缘所转,这样以比喻表 示意义,观察、安住交替来修。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