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说论语

第十六部分 论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孔子是一个厚古薄今的人,他对古人总是很崇拜,认为古老的社会才是完美的社会。因此,孔子经常赞扬古人来贬低当世。同时,孔子也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他喜欢赞扬外国人来贬低本国人。

很显然,孔子就是一个愤青。

在不同的年龄,孔子的对世界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不同时期,孔子对于同一个人的评价是不同的。通过对人物的评价,可以发现孔子的价值观以及其价值观的变化。那么,孔子推崇的人,往往也是对孔子思想产生影响的人。孔子最推崇的是什么人呢?周公、管仲、子产、老子。基本上,这也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演化过程:儒家——法家——道家。

管仲

16.1(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见识真是很差啊!”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家宅,每处都有一套管理人马,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位置,管仲也有这样的位置。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解析孔子在批判管仲不节俭以及不懂得周礼。所谓三归,历史上解说众多,总的意思无外乎管子很有钱很铺张很违背周礼。管子确实不是一个很讲究周礼的人,很多地方的规格竟然跟国君齐桓公一样。对此,孔子还有一个评价,说是管子这样奢华,让齐桓公很难办。由于功劳大能力强,管子的奢华固然在当时没有人敢说三道四,可是,管子的家族却因此被其他家族敬而远之,在儿子这一辈就不得不出逃楚国了。所以说,孔子的话不无道理。

关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历来也是说法不一,因为孔子对管子有赞有弹,看上去不知道他究竟怎样给管子打分。其实,如果弄清楚了孔子评论孔子的时间顺序,就很容易搞清楚答案了。这段话是孔子早期对管子的评论,这个时期孔子还在拼命宣扬周礼,并且他并没有到过齐国,完全没有感受到管子的先进治国理念。这个时期,孔子对管子的评价很低。

管仲(约前723—前645)名夷吾,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不成功;打仗,总是当逃兵,说是怕自己死了没人养老娘。后来辅佐当时齐国国君的弟弟公子纠,齐国国君被杀之后,公子纠和弟弟小白争夺国君,公子纠被杀,管仲并没有尽忠而死,而是在鲍叔牙的引荐下投靠小白,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中国第一相”,辅佐小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小白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齐桓公。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在治理国家上有很多创举,他注重经济和商业,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提倡礼义廉耻。中国的户籍制度、盐铁专卖、百姓议政,甚至金融管理等思想都从管仲开始。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纵横中原的同时帮助其他诸侯打击北方野蛮民族。齐桓公因此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而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的原则是“尊王攘夷”,这一点尤其得到孔子的赞扬。

现实解说某大学某教授,一天说到美国第三任总统、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杰斐逊,一脸不屑:“这个人很差劲的,是个奴隶主,还有作风问题,跟黑人女奴隶还生了孩子。他要是伟人,我妈都是伟人了。”

16.2(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齐桓公九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而不动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这就是他的仁。”

解析什么是仁?孔子说了:世界和平就是仁。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尊王攘夷,维护和平,却尽量避免使用武力,这不是仁吗?管仲对付诸侯非常有策略,以诚信为主、威胁为辅,实在不行才动用武力。当时的齐国尽管也多次出兵,真正交战的却只有与北狄,与中原诸国以及楚国都是和平收兵。所以,尽管齐桓公的霸业比后面的霸主要小,却是最受推崇的霸主。

为什么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下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因为孔子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是孔子在齐国期间或者从齐国回到鲁国之后,通过在齐国的见识,孔子亲身感受到了管子给齐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亲身感受到了齐国与鲁国的差距,亲身感受到了齐国人对管仲的崇拜,因此孔子对管仲的态度已经转变了很多,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崇拜管子。可以说,对于管子的态度的变化,同时也是孔子政治理念变化的反映,正在由儒家而转向法家。

现实解说某大学某教授后来作为交换学者去了美国,待了两年。回来之后学生们接风,学生甲说:“杰斐逊真不是好东西,他是英国人的后代,竟然还跟英国人斗争,帮助美国独立。这个人,真是卖国贼。”某教授拍案而起:“你懂个屁!要是美国不独立,今天还在给英国人种棉花呢,那我们今天还用个屁电脑,坐个屁飞机,看个屁好莱坞电影。杰斐逊,人类伟人。”

16.3(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译文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已经被野蛮民族征服,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管仲岂能像普通人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无声无息地离开这个世界?”

解析由子贡问这个问题多少有点出人意料,因为子贡的性格应该是最能理解管仲的。所以,这应该是子贡与孔子“斗争”时期,子贡特地准备好来与孔子争辩的,谁知孔子的回答出他所料。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比之上一段更进了一层,对管仲已经到了崇拜的地步,孔子思想的法家化更加明显,管仲就是他眼中的圣人,即便别人认为是污点的,他也认为是正确的。

“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孔子在齐国亲眼看到的。管仲为齐国留下来的是制度是规范,因此一百多年以后齐国人民还在受到管仲的恩惠,这从侧面说明,管子的思想具有法家的特质。“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句话是对管仲的最高评价,认为管仲拯救了整个中原,还有比这更大的功劳吗?“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是个强烈反问,作为对子贡的还击。

想象一下,子贡被反问得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现实解说某大学某教授回国后上课,学生乙说:“杰斐逊真不是好东西,他是英国人的后代,竟然还跟英国人斗争,帮助美国独立。这个人,真是卖国贼。”某教授大怒,说道:“你懂个屁!杰斐逊不仅起草了《独立宣言》,还设计了美国政体,美国后来才能几百年来一直发展,后来成了世界首强。你再说杰斐逊的坏话,我跟你急!”

16.4(14.9)★★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译文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爱护百姓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也差不多。”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解析子产是郑国的权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岁数大于孔子,孔子对他非常尊重。所谓“彼哉彼哉”,很多人解释成“他呀他呀”,其实是蒙混过关。子西是楚国的权臣,楚王的哥哥,性格温和,曾经把王位让给弟弟,主张避免战争,休养民生,孔子对他也很尊重。之后说到了管子,管子抢了别人的封邑,孔子却为管子辩解。

从时间看,这自然是更晚一些的事情,子西当政已经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这段话则应该是孔子回到鲁国之后。试想一下,如果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早期,孔子会怎样说管子?他一定会说管子贪婪无礼。可是在这里,孔子却为管子辩解,而且辩解得有些强词夺理。说明什么?说明管子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对子产子西,孔子是尊重;对管仲,孔子是崇拜。

子西,名熊宜申,字子西,楚平王的庶子。楚平王死后,令尹子常欲立他为楚王,子西拒绝,而拥立年幼的太子珍为楚昭王。后来吴国灭楚国,在楚国复国过程中,子西功劳最大。之后,子西出任楚国令尹(即宰相),休养生息,使楚国重新崛起。之后,心地善良的子西召回在吴国避难的侄子公孙胜(被废的太子建之子),却被公孙胜所杀(此时孔子已经去世)。

现实解说当一个人真的为国家为百姓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老百姓会心甘情愿地来为你牺牲。相反,当一个人利用权力搜刮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恨死你。

子产

16.5(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侍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解析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子产治理郑国,确实毫无私心,因此备受尊重和信任。子产曾经说过:“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后来子产去世,家无余财,儿子将他草草埋葬。而子产去世的消息传到孔子这里,孔子为之哭泣,称子产为“古之遗爱”。

子产有管仲的风格,孔子对子产一向就很尊重。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二十二年。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对比当时的鲁国和郑国,孔子更多感慨。在与孔子同时期的政治家中,子产是最受孔子推崇的。

子产,春秋时政治家。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郑穆公的孙子。公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子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不过铸刑鼎这件事情受到孔子的批评。

现实解说一个政治家是否伟大,不在于自己怎样吹捧自己,而在于人民怎样评价你。

16.6(14.8)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发表的政令,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解析子产管理郑国,发布政令都很谨慎,必须经过四个人的程序,并且发挥各自的长处。裨谌是郑国著名学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星象学者;世叔是游吉,子产的族侄和主要助手,为人谨慎公正;子羽名叫公孙挥,子产的堂弟,擅长辞语;经过这三个人的写作和修改,政令不仅严谨,而且用词恰当优美,最后子产再作润色,然后发布。

此事也见于《左传》,应该是孔子在修《春秋》的时候说的。

现实解说工作要有程序,就能各司其职,各展其长,事情就能事半功倍。

晏婴

16.7(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就会尊敬他。”

解析晏平仲就是晏婴,也就是晏子。晏子为人正直,口才好,因此跟他相处,让人觉得很可敬。

其实孔子和晏子有过节,当年孔子去齐国曾经说过晏子的坏话,而晏子也极力阻止齐景公留用孔子。可以说,两人之间的过节还挺深。不过,孔子尽管没有跟晏子当面打过交道,可是从侧面也知道晏子的品行为人,对晏子很佩服,称将晏子看成“大哥”。不过,对于晏子太过节俭,孔子倒不认同,认为晏子的节俭会让他的手下很难做。应该说,孔子对晏子的评价很中肯公正。

晏子,名婴,字平仲,齐国公族。晏婴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孔子曾称赞:“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使楚时曾舌战楚王。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言行集。

晏子公开声称“国君死,我不死”,把忠君这回事看得很轻。

《孔子家语·辩政篇》里孔子说道:“夫子产于民为惠主,于学为博物,晏子于民为忠臣,于行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孔子认为晏子爱民和恭敬,自己把他看成兄长。

通过孔子对管仲和晏子的推崇,可以看到孔子对于忠君的态度:忠个屁的君。与国家相比,君主就是个屁。

其实,孔子与管仲、子产和晏婴在某些方面都意见不同,甚至孔子与晏婴之间还有个人恩怨,但是,批评归批评,孔子对于三人高度肯定,显示出孔子本人的“君子”风度,实践了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现实解说见解不同,不应该是打压别人的理由。君子和而不同,对于不同意见,为什么不能倾听和宽容呢?在这一点上,孔子给后人做出了榜样。

16.8(14.15)★★★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厚道,齐桓公厚道而不诡诈。”

解析为什么孔子对春秋时代两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截然相反呢?他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对世人的违礼行为一概加以指责。晋文公称霸后召见周天子,这对孔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说晋文公诡诈。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孔子认为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他对晋文公、齐桓公作出上述评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知是不是由于推崇管仲和晏子,孔子对齐国似乎有些情有独钟。

晋文公是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个中原霸主,由于击败了楚国,晋文公的霸业远超齐桓公。但是,晋文公在三点上与齐桓公不同,首先是称霸的方式,齐桓公很少动用武力,而晋文公几乎完全靠武力;其次,齐桓公尊王,而且比较规矩。晋文公也尊王,但是有强迫周王的迹象;第三,齐桓公对诸侯往往是有恩惠无索求,而晋文公索求太多,甚至从王室拿到大量土地,显得不地道。不过,话说回来,晋国和王室的关系远比齐国和王室的关系要近得多,并且,齐桓公也未必就像孔子所说的那么厚道。在齐桓公称霸的晚期,齐桓公就曾经动过取代王室的念头,想要封泰山(只有周王才有资格),幸亏被管仲及时劝阻。

其实,晋文公的诡诈和齐桓公的厚道都是有历史背景的。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其间颠沛流离,多次被追杀,因此已经非常现实,加上一个精英团队特别是狐偃和先轸等人诡计多端,凡事讲究战略战术,因此使用计策比较多;而齐桓公成为国君比较容易,管仲又是尊王派,因此行事比较正派。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是齐僖公最小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姜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史称晋文公。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晋惠公之兄,政治家、外交家,曾经长期流亡在外,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春秋时代第一强国的缔造者,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

现实解说蛇有蛇道,鼠有鼠道,谁也不比谁高尚多少。

16.9(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

解析这只龟出于大蔡这个地方,因此叫做大蔡之龟。过去认为孔子指责臧文仲是因为他的做法不合周礼,其实不对,因为孔子是指责臧文仲的智慧。孔子根本不信神龟这类东西,因此觉得臧文仲的做法很可笑。

臧文仲和孔子不在一个年代,是春秋早期的鲁国上卿。对于臧文仲,整个鲁国是很崇拜的,即便是孔子也认为他很贤能。不过,贤能归贤能,孔子觉得他还是做了三件不仁的事情和三件不知的事情,这就是其中一件。

臧文仲,名辰,谥文,鲁国公族。臧哀伯次子,谥文,故死后又称臧文仲。春秋时鲁卿,世袭鲁国司寇。臧文仲历事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君。曾废除关卡,以利经商,于国于民,尽职尽责。其博学广知而不拘常礼,思想较为开明进步,对鲁国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龟在古代是神物,用来传达上天的旨意。后来很多人声称能跟神对话的,就被统称为龟儿子。上古时候,养龟比现在养宠物郑重多了。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龟的地位就下降了。就在山东,把龟拿来比喻阴茎。《水浒传》里西门庆和王婆商量怎样勾搭潘金莲的时候,王婆说了“潘驴邓小闲”,说要有驴大的行货,西门庆就说自己“养得好大龟”。

后来形容女儿家得好人家,就说“钓得金龟婿”,不知道这里的龟是神物的龟还是阴茎的龟,或者二者兼得。

现实解说养宠物可以养,但是宠物住所的规格别超过主人房。否则,就好像是宠物在养你了。

16.10(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一起做官。”

解析孔子非常推崇柳下惠,因此对于臧文仲不重用柳下惠非常不满。

其实,臧文仲也有臧文仲的难处。鲁国是讲究出身讲究血缘的,基本上谁当什么谁不当什么都在出生的时候就定好了的,也就是用亲不用贤。这个职位是你家的,那个职位是我家的,可以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拔了谁把柳下惠放下去都不好。

现实解说唉,老板也有老板的难处,关系要平衡,利益要分配。再说了,老板还有老板呢。

16.11(18.2)★★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译文柳下惠当法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道处世,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处世,在鲁国我一样能当官,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

解析士师是什么?是法官。可是,司寇也是法官,二者的区别是什么?按照周礼,司寇属于卿,是国家级领导人;士师就是管士一级及以下的诉讼,也就是管百姓的诉讼。

柳下惠的话很有哲理,如果出卖自己的良知,在哪里都能当官;如果坚持自己的良知,去哪里当官都当不长。说起来,柳下惠也是一个愤青。

这大概是孔子周游列国之后的感悟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柳下惠说法的正确。换言之,孔子的境界比柳下惠还是要差一些。

柳下惠,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他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柳下惠也因为对臧文仲某些不理智行为不满而提出过批评。

柳下惠当士师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叫佐丁的人偷了米,于是柳下惠给他罪加两等重判,这人告到了鲁国国君那里,柳下惠就解释说:“这个人具有儒生的身份,本身可以担任周礼的司仪,不仅知法,而且本身属于司法人员,因此,罪加两等。”柳下惠的做法,实际上是地位越高,处罚越重,这就必然得罪各级官僚,做官做不长也就毫不意外了。

现实解说柳下惠这样的人还能三次当上士师,这不是奇迹吗?孔老师,您就满足了吧。

16.12(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解析季文子即是季孙行父,与孔子不同时代,曾经执掌鲁国国政。为人小心谨慎,十分节俭,因此民望非常高。孔子对季文子评价很高,不过怕被人说拍马屁,因此点到为止。

三思而后行,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现实解说决策要谨慎,但是太谨慎了就是优柔寡断。

16.13(14.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译文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解析这是孔子修《春秋》的时候做出的评论。在这个问题上,孔子的判断未必就正确。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臧武仲根本没有要挟国君的能力。

这件事情略有些复杂,当初臧宣叔从铸国娶了老婆,生了两个儿子臧贾和臧为,老婆死后,又娶了老婆的侄女,生了臧纥,臧纥从小就养在宫里,因此受到鲁国国君鲁襄公的喜爱,被立为臧家的继承人,后来臧宣叔去世,臧纥接掌臧家,就是臧武仲。臧贾和臧为则离开鲁国到姥姥家居住。臧纥和季武子的关系好,但是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帮季武子管了一件家事,帮助季武子立了自己喜欢的小儿子季悼子为继承人,结果得罪了季武子的大儿子公弥。后来公弥和孟孙家串通,诬陷臧纥叛乱,三番五次之后,季武子终于上当,于是出兵攻打臧纥。臧家的实力比季孙家差太多,只得逃出鲁国。

逃出鲁国之后,臧纥派人去请哥哥臧贾回鲁国继承臧家,臧贾于是派弟弟臧为回鲁国去向鲁襄公请求。谁知道臧为到了鲁国之后,请求鲁襄公立自己。看来,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也靠不住。臧纥担心臧为搞不定,于是冒着危险回到臧家的封地防地(今曲阜境内),然后派人去向鲁襄公请求,说是自己并没有叛乱,只是办了蠢事,如今自己被赶走没关系,希望能够另立继承人,保留臧家的封地和地位。于是,鲁襄公任命臧为为臧家继承人,臧纥在防地办了移交手续之后,逃亡齐国去了。

为什么说臧纥并没有要挟鲁襄公呢?第一,臧纥本人自身难保,完全没有资格要挟鲁襄公;第二,要挟鲁襄公没有意义,因为鲁襄公也要看季武子的脸色说话。那么,臧纥为什么要提这样的要求呢?第一,臧纥与鲁襄公的关系非常好,这相当于请朋友帮忙;第二,臧纥确实很担心家族失去地位。而臧家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是基于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鲁国的“亲亲上恩”的传统,大家都是周公后代,也不好意思赶尽杀绝;第二是季武子已经明白臧纥是被冤枉的;第三则是鲁襄公出面斡旋,大家趁机给个台阶。

这件事情上,臧纥做了蠢事,但是能够冒着风险回来帮助哥哥拿到继承权,则反映了他为了家族甘愿冒险,而不是要挟国君。

现实解说有的事情是犯忌讳的事情,虽然你不是那个意思,也会被人认为是那个意思。譬如,你向你的客户或者下属借钱,就会被认为是索贿。

16.14(14.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译文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解析春秋时期没有椅子凳子,所谓的坐都是跪坐,屁股坐在自己的腿上。现在泰国人还是跪坐,不过屁股不在腿上,而脚不能向前,一定是在屁股旁边,否则就是不礼貌。所谓夷俟,就是坐平了,屁股坐在地上,大抵两只腿也都伸直了向前,这样固然舒服,却是很不礼貌的。

原壤是鲁国人,孔子的老朋友,对于周礼很是蔑视。孔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朋友?基本上应该是小时候一块捡破烂的朋友了,也就是发小。

《礼记·檀弓下》记载,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孔子帮他清洗棺木。原壤跳到棺材边说:“我很久没有唱歌了。”于是唱道:“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斑白的狸猫之首,牵着你柔软的手。)”孔子装作没听见而走开。随从的人问:“先生不可以使他停止吗?”孔子道:“据我所知,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他老娘是他的亲人,我是他的朋友。他怎样对待他的亲人是他的事情,我只需要做到朋友该做的就是了。)”

这一次呢,孔子就很生气了,心说:“你对你老娘怎样我不管,可是你对老朋友我也这么不礼貌,我揍你。”于是,孔子骂了几句,还用手杖敲打原壤。

基本上,这也算是老朋友之间开个玩笑,估计原壤也是哈哈大笑,然后说“我逗你玩”。其实孔子也并不是真的讨厌原壤,否则也不会去看他。相反,孔子的内心倒很喜欢原壤,因为跟他在一起很轻松自在,无拘无束。

老不死,这个常用语来于这里。

现实解说人老了,该退休就退休吧。

16.15(5.21)★★★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甯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糊涂。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学得到,他的那种装糊涂别人就学不到了。”

解析这是孔子修《春秋》的时候做出的评论。宁武子就是宁俞,宁俞是宁姓和俞姓的祖先,卫国公族。关于宁俞的聪明,《春秋》上多有记载,可是关于宁俞的装糊涂,就没有记载了。不过,宁俞能够在纷乱的世道中多次为国家立功,并且保全了家族,确实非常聪明能干。

宁俞早于孔子,是鲁僖公时代的人。那时候卫国国君卫成公投靠楚国,对抗晋国。城濮之战晋国大胜,晋文公称霸,卫成公逃奔楚国和陈国之后,通过关系求得晋文公原谅,回到卫国,却杀死了代理国君的叔武,被晋文公审判,宁俞等三人为卫成公辩护,结果卫成公败诉。三个辩护人一个砍头一个砍脚,只有宁俞名声好而得到赦免。卫成公被囚禁在晋国,晋文公命令医生下药毒死他,宁俞知道后贿赂了医生,于是医生只下了一点药,卫成公因此没有被毒死。此后鲁僖公为卫成公求情,于是晋文公释放了他。

后来卫成公梦到祖先卫康叔说夏朝的君主相夺走了自己的祭品,于是下令祭祀相。宁俞坚决反对,认为鬼神不会接受不是自己同族的祭品。再后来宁俞出使鲁国,鲁文公的国宴上使用的乐曲超出规格,宁俞提出了批评。

现实解说卖弄聪明容易,装糊涂不容易。老夫子的教导,确实是高明的。

16.16(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译文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解析史鰌是卫国的大夫,字子鱼,因此又叫史鱼。史鱼和蘧伯玉都是孔子在卫国期间认识的朋友,都是卫国的名臣。史鱼非常正直,蘧伯玉则很有才能并且不贪恋权位。前面说到宁俞装糊涂,这里又说到史鱼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正直,孔子究竟认为谁是对的?再加上蘧伯玉,孔子到底倾向于谁?邦有道的时候都好说,邦无道的时候呢?是装糊涂,还是辞官回家,还是保持正直?看来,没有标准答案,全看最后的结果。

不过,孔子有自己的答案,要知道孔子的答案,看下一条。

史鱼很受卫灵公信任,他一直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希望能够重用他。可是卫灵公始终没有听从。史鱼临死之前让儿子把自己的灵柩就放在窗户,而按照常规,是应该停放在厅堂的。卫灵公前来吊唁,结果发现灵柩放在窗户外面,很是惊奇,于是找来史鱼的儿子责问。史鱼的儿子就说这是父亲的遗嘱,父亲认为自己没有能够让国君重用蘧伯玉,是没有尽到职责,因此死了也就不能享受礼遇。卫灵公大受震动,立即重用了蘧伯玉。

史鱼之所以直,首先是他跟国君卫灵公关系不一般,其次是卫灵公并不算是个太昏庸的君主,不算是太无道。所以,直是有条件的。

史鱼为什么跟卫灵公的关系不一般呢?这还有段故事。卫灵公的父亲是卫襄公,卫襄公的夫人姜氏不能生育,小妾周合生了个儿子名叫孟絷,孟絷生下来腿就有残疾。周合聪明伶俐还很漂亮,卫襄公很喜欢她。两个主持朝政的官员是孔成子和史朝,两人同一个晚上做了同样的一个梦,梦见卫国开国君主康叔下令让公子元接掌卫国。后来周合生了孩子,是个男孩,取名叫元。同年,卫襄公突然病故,因为老大有残疾,因此卫襄公一直没有立太子。那么,现在谁来继任国君呢?孔成子和史朝一碰,发现两人都做过同样的梦。可是,光靠一个梦决定谁当国君似乎也不太好。于是,两人卜筮了一回,结果也是立元比较好。最后,确定立公子元为国君,就是卫灵公。

史朝是谁?史鱼的父亲。有这一层关系,卫灵公对史鱼一直很尊重很客气。

蘧伯玉和孔子有很多相似之处,那就是很讲究礼法。有一天晚上,卫灵公和夫人在后宫闲聊,忽然听得远处传来车驾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听着这车就要从宫门前飞驰而过。可就在这时,马车的声音消失了,车子似乎停了下来。又过了那么一小会儿,马车的声音再次响起,可是很显然已经过了宫门。卫灵公觉得很奇怪,夫人断定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夫人说:“为了表达对国君的敬意,路过宫门要停车下马,步行而过。真正的贤臣,不是因为光天化日才持节守信,也不会因为独处暗室就放纵堕落。蘧伯玉是我们卫国的贤人,对国君尊敬有加,为人仁爱而智慧。他一定不会因为是在夜里就不遵礼节,驾车奔驰而过。因此这一定是他了。”卫灵公不大相信,第二天派人暗地查访,才发现昨夜驾车之人正是蘧伯玉。

现实解说邦有道,怎么都好。邦无道,怎么办呢?第一等的选择是宁俞,装糊涂卖傻,过自己的小日子;第二等是蘧伯玉,卷而怀之,自己找地方去过自己的小日子;第三等是史鱼,敢说话说真话,但是风险非常大,而且要有点特别的关系,如果碰上的不是卫灵公而是商纣王,那就惨了。而最无良的就是同流合污,助纣为虐,贪污腐败欺压百姓。

16.17(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译文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解析邦有道,怎么都好,问题还是在邦无道的时候该怎么办。上面两条,说到了三种邦无道时候的对策,一种是保持正直,一种是装疯卖傻,一种是干脆辞职或者移民算了。现在这一条,算不算是第四种呢?

孔子自己的做法是什么?孔子的做法是不辞而别。但是,孔子后来显然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因此从来不好意思提起。那么,孔子认为怎样是对的呢?

危行言孙,这就是孔子的答案。具体的解释就是不辞职,不做坏事,但是不要得罪人。基本上,这种做法介于保持正直和装疯卖傻之间。简单地说,就是官也要做,坏事不做。

问题是,孔子的这个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无限大。邦无道,往往就是集体腐败,要想出淤泥而不染,那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多数只能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现实解说多少贪官污吏,原本都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底线的人,他们以为自己能够做到“危行言孙”,可是最终他们无法做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16.18(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坚守仁善之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解析如果说上面就是一系列的案例,那么这一段就是总结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这是做人的底线,无论什么世道,这条不能变。看见世道有危险,躲得远远的,先保护自己。世道好了,出来争取做官,提高生活水平。如果世道好了还是穷,那说明自自己学习不努力,有机会也抓不住,这就是耻辱;如果世道不好,贪官当道,自己还很富贵,说明自己跟坏人沆瀣一气了,这也是耻辱。

说是这么说,孔子做起来有些走样。像陈国、蔡国这样的国家,都是危邦乱邦,孔子都去了。像卫国这样的国家,孔子想当官没当上。如果说卫国是危邦乱邦吧,孔子可是住了不短时间,并且还想当官;如果说卫国是有道之邦吧,孔子也没有混出个样来,不是就很耻辱?

现实解说危邦不入,这一点容易做到,请我我也不去;可是,乱邦不居就不容易做到了,你想不居就不居啊?多少人想逃离战乱,可是逃得出来吗?

16.19(14.3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译文孔子说:“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解析孔子继续总结生存之道。国家政治黑暗,怎么办?最聪明的人隐居起来,守着自己的小庄园与世隔绝,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没那么多钱,买不起小庄园,隐居不起呢?移民国外,眼不见心不烦;可是,连移民的钱都没有,只能打工呢?那就要小心了,看见老板的脸色不对,赶紧躲远点;可是眼神不好怎么办?听见老板说话的语气不对,赶紧躲远点。

总而言之——躲。

孔子说了: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哪七个人?不知道。

现实解说改变不了世界,就逃避世界。打不过对手,就加入对手。有点消极,但是很无奈。看不惯现实,特有钱人买个庄园,养猪种菜生孩子,不上网不看电视;买不起庄园的,攒点钱移民海外,远的美加,近的新马泰;移民也不容易,只好打工,看老板脸色,保住工作先。好不容易写了一本书,结果各级领导都来署名,孔子一看:哇塞,作者七人矣。

16.20(14.25)★★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译文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未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解析蘧伯玉和孔子的关系非常好,两人的理念非常接近。孔子在卫国期间,得到蘧伯玉许多关照。孔子第二次到卫国,就是投奔蘧伯玉,其间还住在蘧伯玉家中很长一段时间。这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之后,两人之间经常沟通问候。

这个时期,蘧伯玉似乎是再度辞官回家,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干。所以,孔子问的问题让使者有些不好回答,总不能说“没什么事”吧?这位使者很有趣,来了一句“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意思也说了,还很有高度,说我家主人面壁思过呢,这是赞扬,说还没有什么成果,这是谦虚。一句话里包含万千学问,怪不得孔子要赞扬他了。

卫国多君子,这话不是白说的。联想到后来的吴起、商鞅等人都出于卫国,就知道卫国这个地方真是不简单。

现实解说这哥们做国有大型企业的新闻发言人,估计比现在这些都强。

16.21(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进城之后对大家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解析如果不懂得这段历史的背景,那么所有的解释就都是蒙混过关了。遗憾的是,笔者所见的所有解释,都是蒙混过关。

先来说这段历史,这是齐国入侵鲁国,冉有率领鲁国军队在曲阜迎敌。按照分工,冉有率领季孙家的部队为左军,孟孺子率领孟孙家的部队为右军,叔孙家的部队守城。冉有的车右就是樊迟,当时冉有下令冲锋,却没有人听命令,于是樊迟建议冉有再三申明军令,然后率先冲锋,冉有按照樊迟的建议做了,结果大家都跟着他冲锋,击败了齐军的右军。这一仗,冉有和樊迟都立了战功。可是,鲁国的右军还没有跟齐军交锋就溃逃了,孟孺子第一个逃跑。

鲁国人的性格是死要面子,林不狃是孟孙家的家臣,带着他手下不急不慢地逃跑。手下劝他快点跑,他说“我们不比别人差,为什么要逃跑?”既然这样,手下又建议就留下来跟齐国人拼了,林不狃又说:“你以为跟齐国人拼命就显得你好吗?”总之,命也要,面子也要。可是齐国人不客气,赶上来之后,把林不狃一帮人都给杀了。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说的鲁国人。

但是,鲁国人的可爱之处在于,不仅自己要面子,还总能给别人留面子。孟之侧是孟孙家的勇士,逃命的时候留在最后掩护大家。还好,孟之侧也活着回来了,是最后一个进入曲阜城门的。进城门之前,孟之侧觉得自己就这样大大方方进去的话,好像自己在炫耀,好像在讽刺兄弟们是逃兵一样,这样不好。于是,孟之侧给了马几鞭子,马拼命跑进城门里去,做出也是在逃命的架势,之后孟之侧对大家说:“哎,不是我敢殿后啊,是他娘的这匹马太不给力了。”这下,大家都高兴了,原来这厮也是个逃兵,也不比我们高尚到哪里去。

孟之侧是谁?就是孟之反。

鲁国人爱面子,孔子爱面子。但是,孔子认为,给自己面子固然重要,但是真正仁德的人是给别人留面子。孟之反就是这样,所以,孔子要赞扬他。

这一战对孔子意义重大,因为这一战之后,齐国人就撤退了,而保家卫国的首功是冉有。季康子问冉有的兵法是从哪里学的,冉有就说是孔老师教的,之后趁机请求季康子把孔子请回来,于是季康子派人请孔子回国,孔子因此才回到了祖国。

现实解说自己的面子固然重要,大家的面子更重要。大家有面子,才是真的有面子。给别人面子的人,才是真有面子的人。

16.22(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解析醯(音西),就是醋。微生高,据说就是著名的尾生高,鲁国人,可能是孔子的学生,历史上以守信用著称,尾生高和一个女子约好了在桥下偷情,结果女子没来,大水来了,尾生高坚持不走,结果被水淹死,算是殉情。奇怪的是,历史上没有把他当成偷情不成送了命的反面教材。

微生高这个人好面子,没办法,鲁国人都这样。别人来借醋,微生高家里没有,可是又怕被人家笑话家里连醋都没有,于是偷偷出去邻居家借醋,回来再借给别人。谁知道这事情被发觉了,于是反而没有面子。

孔子知道之后,说这小子太不直爽,太能装。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是有也。孔子的意思是:人家孟之反也装,可是人家是宁还可自己不要面子,给别人面子;可是你装,是为了自己有面子。两人的境界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面子固然重要,但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就不值得了。

现实解说给自己挣面子,是最愚蠢的;给别人留面子,才是最明智的。把自己整得史无前例无与伦比,看上去很有面子,实际上成了公敌和笑料,有什么好处吗?

16.23(6.1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又没有宋朝那样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解析祝鮀是卫灵公的太祝,擅长溜须拍马,受卫灵公的宠爱;宋朝是宋国人,因为美貌而与南子私通,在卫国吃香喝辣。孔子的意思颇有些无奈,认为这个世道只能靠长相和拍马屁吃饭,有才有德的人吃不开。孔子的另一句话“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针对这两个人。

这是孔子在卫国期间,因为自身不受待见,发出愤愤不平的抱怨。

现实解说老夫子还是不要抱怨了,千百年来莫不如此,抱怨没用。口才不行,可以学传销啊。长相差点,去韩国整容啊。其实这两项都不算重要,最重要的是找个好丈人。

16.24(14.11)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译文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比较合适,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解析孟公绰是孟孙家的人,早于孔子,孔子似乎对他很敬重。这句话中,“优”字有两种解说,一种是悠闲,另一种是优秀。大致,孟公绰是个比较大气的人,不适合在小国混。

现实解说性格决定一个人适合怎样的工作。

16.25(14.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译文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

解析公叔文子是卫献公的孙子,比孔子稍长,是卫国著名的贤臣,也是卫国首富。当初公叔文子有一个叫做僎的家臣,因为很有能力,公叔文子把他推荐给国君,和自己一并做了大夫。孔子之所以赞扬公叔文子,主要是因为他破格提升家臣,孔子希望大夫们都这样做,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就大有希望了。

公叔文子还是个很小心的人,一次,公叔文子上朝的时候邀请卫灵公去自己家里吃饭。退朝之后,公叔文子把这事情告诉了史鱼,史鱼大吃一惊,告诫公叔文子:“你家是卫国首富,而卫灵公很贪婪,他看见你家的豪华之后会怎么想?”公叔文子吓个半死,但是已经无法改变,还是请了卫灵公,不过席间非常小心。

遗憾的是,公叔文子去世之后,儿子公叔戌终究还是没有能够逃过宿命,被卫灵公赶出了卫国,万贯家财当然也就充公了。

从管仲到公叔文子,就算你再怎么贤能,作为国家的首富,要守到第二代都是很难的。

现实解说有什么好东西不要独享,要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16.26(14.13)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公叔文子的事情:“我听说公叔文子不说话也不笑,什么财物都不要,是不是这样啊?”公明贾说:“说这话的人太夸张了,公叔文子在恰当的时间说话,因此人们喜欢他的话;真正高兴的时候才笑,因此人们感受到他的真诚;不义之财不取,因此他发财人们也不会嫉妒。”孔子说:“这样啊,原来是这样啊。”

解析孔子到卫国的时候,大抵公叔文子已经去世或者身体不好,总之孔子没有机会认识他,因此向别人打听。结果发现,道听途说来的事情是不对的。

从公明贾的描述来看,公叔文子是个很谨慎很懂得保护自己的人,尽管很富有,却一点也不贪婪。

实际上,孔子最早的知识来自鲁国,但是随后的治理国家的学问多半来自齐国,而做人的学问则是在卫国期间从卫国的许多贤大夫身上学到的。孔子赞扬了很多卫国人,回到鲁国之后也还跟卫国的老朋友们频繁往来。可以说,孔子后期思想深受卫国文化影响。

现实解说为什么管仲和公叔文子很富有,而老百姓却很服气呢?不义之财不取,则老百姓不会仇富。

16.27(13.8)★★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译文孔子说:“公子荆这个人善于处世。刚开始有点财产的时候,就说‘够用了’;财产多一些的时候,就说‘差不多了’;富足的时候,就说‘哇塞,我很满足了’。”

解析公子荆也是孔子在卫国结识的大夫,公子荆是卫灵公的弟弟,但是很懂得进退,一点也不贪婪。孔子的意思,是用来对照鲁国三桓的贪得无厌。

其实,孔子在卫国期间是很懂得交游的,所结交的都是公子公孙,而对于这些人,孔子也都是赞扬。

现实解说遗憾的是,“苟合”这个词现在用来表达男女不正当性关系。

16.28(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却并不据为己有。”

解析孔子盛赞上古的君主,认为他们很仁德。孔子似乎很是赞赏那些把江山让出去的人,不知这算不算一种民主思想的表现。

现实解说历朝都说《论语》好,哪个皇帝说这条?

16.29(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解析歌颂古人,贬低今天的君主们。孔子的做法,实在跟如今的愤青没有区别。对当今世界绝望,于是缅怀古人缅怀得厉害。

现实解说所谓国学热,就是缅怀古人热吧?

16.30(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译文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侍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解析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周武王所说的十人,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是这个“妇人”是谁。其余九人是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姜太公)、毕公高、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妇人”有两个说法,一是武王的母亲太姒,一是武王的夫人武姜(邑姜)。周礼,王不得以母亲为臣,因此,不可能是太姒。而同样根据周礼,夫妇一体,周武王似乎也不能以邑姜为臣。有人认为孔子这段话是藐视妇女,认为妇女不能列为人才。其实不然,孔子的意思,武王与邑姜夫妇一体,因此邑姜并不是周武王的臣。所以,这段话并没有歧视妇女的意思。同样,作为商朝的后代,却盛赞周朝的开国君主,孔子的胸怀是很宏大的。

孔子讲历史讲人才,应当是上课的时候讲的。如果按照商礼,国君不仅不能把老婆当臣,也不能把老丈人当臣,那么太公望是周武王的老丈人,上面周武王的“乱臣”就只有八个了。

现实解说要做成大事,团队很重要。

16.31(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解析对于大禹,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想想当年,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甚至道路也未必有,就这么扛着扁担走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那时候还没有挖土机,甚至铁锹都没有。就这么愣是把大水给治了,那不是伟大至极了?

现实解说怎么没有发动大伙学习大禹精神呢?这有点奇怪。

16.32(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过错,因此牢骚抱怨也就少了。”

解析看到别人的优点,忘记别人的缺点,就能少很多抱怨。这个道理,孔子早就明白了。这段话,可能是说给子张听的。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儿子,父亲去世之后两人不肯继位,结伴出走。周武王伐商,两人曾经阻拦。后来周朝灭了商朝,两人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双双饿死。成语“不食周粟”就是讲他们的故事。按理说,他们是周朝的敌人,可是奇怪的是,周朝人普遍对他们抱有敬意。

现实解说善于忘掉别人过错的人,烦恼会少很多,朋友会多很多。

16.33(16.11和16.12)★★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解析这是孔子晚年,因为一生失意,有了隐居的念头,可是最终下不了决心。因为有了隐居的念头,所以开始狂赞伯夷、叔齐。

绝大多数版本中,这一章分为两章,即,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为一章。“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为一章。不过,这两段显然是连在一起的,因此这里作为一章。

无得,就是实在找不到值得称赞的地方。既没有先进事迹,也没有雷锋日记,想称赞他都找不到借口。

现实解说隐居就隐居吧,饿死自己就不应该了。况且,孔子所推崇的隐居,也都不是饿死自己的那种啊。如今科技太发达,要隐居不容易,所以,大隐隐于市吧。

16.34(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解析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回来奔丧之后又去了吴地,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

泰伯和仲雍是吴国的开国君主,也是吴姓的祖先。

无得,就是实在是找不到恰当的词汇。太伟大了,现有的词汇都不够用了。

现实解说只见过不称职的官员死皮赖脸不肯辞职的,没见过主动让贤的。

16.35(18.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文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解析商纣王无道,于是弟弟箕子进谏,被贬为奴隶,叔叔比干进谏,被杀。另一个弟弟微子知道这个国家要完蛋,于是远走东北而去。箕子的后人后来被周武王封在宋国,所以箕子是孔子的祖先。微子逃到了辽东,后来的朝鲜就是他的后代。

基本上,这三个人是三种选择:第一是离开,第二是进谏被贬为奴隶,第三种是进谏而被杀。与前面“邦无道”的三种选择相比,不知道孔子得出怎样的结论来。

现实解说仁不仁的,为了商纣王这样的暴君,不值。

16.36(18.8)★★★★★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被遗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份,这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份,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便,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却同这些人不同,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

解析孔子的意思是,自己与这些人是一类。伯夷、叔齐属于不投降不屈服,绝食抗议的那种,最为高尚;柳下惠、少连属于不同流合污,但是也不直接对抗的那种,次一等;虞仲、夷逸属于逃避现实,闲云野鹤那种,又次一等。朱张呢?是孔子没说还是弟子们忘了记,倒也不重要。

说来说去,还是在说“邦无道”时候的选择,与卫国三君子相同,伯夷、叔齐相当于史鱼,柳下惠、少连相当于宁俞,虞仲、夷逸相当于蘧伯玉。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这句话最有意思,说了半天,孔子说我不一定。既然跟他们都不一样,说他们干什么呢?老年痴呆症状。

现实解说老妈对孩子们说:“西红柿很好,维生素丰富,西红柿炒鸡蛋很好吃;胡萝卜也很好,维生素丰富,胡萝卜丝炒肉丝也很好吃。孩子们,今天中午咱们吃干煸四季豆。”得,所有铺垫都等于没说。

16.37(18.11)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骐。

译文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骐。

解析关于这八个人,历来的解释其实都是牵强附会,谁也不知道这几个人究竟是谁,有些什么事迹。不过单从名字看,应该都是周人。有趣的是,伯仲叔季各有两人。

现实解说周有八士,今有八婆。

16.38(18.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译文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解析周朝初期,周公在周朝中央服务,大儿子伯禽被封在鲁国。赴任之前,周公给儿子讲了很多治国理念和方法,这是其中的一部分。

鲁国治国的基础是周礼,但是人事原则是“亲亲上恩”,就是亲近亲人,提拔故旧。总的来说,就是任人唯亲,靠宗族血缘来统治国家。所以,周公要对伯禽这样交待。

从当时的情况看,鲁地属于东夷的地盘,伯禽率领周族征服这里,人生地不熟,确实需要一个超强的凝聚力。但是,这样的做法固然提升了国家的统治力,同时也损害了国家的生产力,对于国家的发展没有好处。相比较是齐国,姜太公的方式是主动融入当地,与当地人成为一家。历史上对两种方式褒贬不一,但是现在看来,都是形势所迫。对于伯禽来说,保持高压是不得已;而对姜太公来说,他能带来的周族的兵力有限,高压很难实施;另一方面,姜太公本身就是东夷人,懂得怎样与当地人打交道。

后来的发展是齐国强大而鲁国落后,但是,姜太公的后代在春秋末期就被外姓取代,而伯禽的鲁国直到战国末期才被灭掉。从家族利益来说,鲁国的方式是正确的;从国家利益来说,齐国的做法更好。

鲁国人重亲情的传统后来成为整个中国的习俗,几千年来,这种习俗让一个个家族轮流坐庄,却让整个中国没有进步。

显然,孔子认同鲁国的理念。

现实解说注重亲情,很好。但是,把亲情凌驾于法律和正义之上,就大大地不好。在公平和亲情之间,我们宁可要公平。

16.39(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解析周公是孔子最崇拜的人,因为周公是周礼的设计者。年轻的时候,孔子经常梦见周公给自己上课,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到后来颠沛流离,克己复礼基本上没有可能实现了,孔子梦见周公的时候就少了,证明他对周礼的痴迷程度低了。

至于说到老了梦不到周公,有很多原因,譬如岁数大了觉少,做梦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再者,老了之后,孔子成了道家,就算做梦也是梦见彭祖、老聃等人。

表面上在说做梦,实际上是说人老了,就没有什么理想了。

现实解说人老了,精力不行了,还是让那些有梦想有精力的年轻人继住开来吧。

16.40(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解析周公是什么人?简单介绍一下。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文武周公”是孔子最为推崇的人物,而文王奠基、武王定鼎、周公主政。正是由于文王武王作为君主,而周公为周朝制定了礼乐等级典章制度,使得儒家学派奉周公、孔子为宗,之后历代文庙也以周公为主祀,孔子等先贤为陪祀。

周公的政绩,《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孔子推崇周公,向往周公的事业,盛赞周公之才。唐代韩愈为辟佛老之说,大力宣扬儒家道统,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统序。自此以后,人们常以周孔并称,在教育上则有“周孔之教”的概念。总之,言孔子必及周公,这是古代尊崇周公的情况。这种尊崇除了政治上的某种需要之外,其主要方面则反映了古人对西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珍视,以及对周公这位伟人的真诚敬仰。

周公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中国古代教育开创时期的杰出代表。孔子和周公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渊源关系,在教育实践上也存在着继承关系。周公生活于三千多年前,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作用。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伟大奠基人,那么周公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伟大开创者。

可以说,在孔子心目中,周公地位至高无上。如此完美的一个人,如果骄傲而且吝啬,也就没戏了。因此可见,孔子对于骄傲和吝啬是多么的反感。

那么,孔子在说谁?综合来看,似乎在说季康子。

现实解说如果一个人谦恭而且慷慨大方,就算没什么本事,大家也会喜欢跟他交往。《水浒传》里的宋江就是个例子。

16.41(20.1)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文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解析这一段,几乎都是抄用古本,大致是《舜典》《商书》和《尚书》,对于孔子来说都是古文。基本上,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圣王的执政思路:把功劳归于上天,把福利归于人民,把罪过责任自己来承担。宽厚、诚信、勤敏、公平,于是老百姓都心悦诚服,最终达成和谐社会。

现实解说执政为民就是这个意思吧?要让老百姓心悦诚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