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五十二 ◎地部十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石下

《西京杂记》曰:窦太后在家,尝有白燕衔石大如指,堕后绩筐中,后取石剖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不复开,后为皇后,常并置玺中为天玺。

又曰:五鹿充宗受学於弥成子,弥成子少时,常有人遇己,授以文石,大如鸡卵,成子吞之,遂大明悟,为天下通儒。成子后病,吐出此石授充宗,充宗复吞,又为明学。

又曰:汉武昆明池养鱼,往往飞去,后刻石为鲸鱼致水中,乃不飞去,每至当雨,鱼当鸣吼。

顾恺之《启蒙记》曰:零陵郡有石燕,得风雨则飞如真燕。

《浔陽记》曰:石镜山东一圆石悬崖,明净照人,毫细必察。

《幽明录》曰:宫亭湖边傍石间,有石数枚,形圆若镜,明可鉴人,谓之石镜。后人过,以火燎一枚,今不复明,其人眼遂失明。

庾仲雍《湘州记》曰:应陽县蔡子池南有石臼,云是蔡伦纸臼。

王歆之《南康记》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采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大风雨后,天澄气静,闻弦管声。

《拾遗记》曰:员峤山东有云石,广五百里,驳落如锦,扣之片片蓊然云起。

又曰:魏明帝时,太山下有连理文石,高十二丈,状如枯树,其文色彪发,似人雕镂,自下及上皆合百余步,及魏明帝之始,稍觉相近如双阙也。土石陰类,魏为土德,斯为灵。

《交 州记》曰:有浮石山在海中,石虚轻可以磨脚,煮饮之止渴。

《洞冥记》曰:元鼎中,条支国贡马石以和九转丹。有发白者,以此石拭之,应手而黑。

顾野王《瑞应图》曰:石华者,石生华也。

刘澄之《江 州记》曰:兴平县蔡子池南有石穴,深二百许丈,石青色,堪为书砚。

《蜀中记》云:隗叔通,棘人也,性至孝。母每食必须江 水,通每汲,江 中石为之出。今江 中有石,号孝子石。

《十洲记》曰:流洲在西海中,上多积石,名为昆吾石,治其石成铁作剑,光明照洞如水精状,割玉物如切泥土焉。

《益州记》曰:龙盘山有一石,长四十丈,高五丈,当中有户及扉,若人掩闭。故老相传玉女房。

石虎《邺中记》曰:孟津河东去邺城五里,有济北郡穀城县,有穀城山,是黄石公所葬处。有人登此山,见崩土中有文石,石文鲜明。虎使采取以治宫殿,又免穀城令,不奏闻故也。

《浔陽记》曰:落星石,在宫亭湖中,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林。

《武昌记》曰:陶太尉庙东有盘龙石,旧传云,龙盘於此石。

《梁州记》曰:沔陽城溯汉上十五里,有诸葛武侯所镇,在汉水南,背山向水,门前累石以为阵。

《荆州图经》曰:宜都有穴,穴有二大石,相去一丈。俗云,其一为陽石,一为陰石,水旱为灾,鞭陽石则雨,鞭陰石则晴,即廪君石是也。但鞭者不寿,人颇畏之,不肯治也。

《丹陽记》曰:石头城西有唐颓石,王敦害周伯仁之所。

又曰:湖熟县,晋惠帝永宁二年,湖中有大石,去渚二百步,浮来登岸,百姓惊观,咸曰石来。有年果有石冰入扬州。

裴渊《广州记》曰:甘泉县平野中,孤石挺起,峰秀入云,连石相接,无异栋宇。

《安城记》曰:石室中有素石数斛,状如雀头,甘润虚脆,殆可啖。

曹叔雅《异物志》曰:豫章有石黄白色而理疏,以水灌之便热,以鼎加其上,炊足以熟,冷则灌之。雷焕以问张华,华曰:"然石也。"

《汉官仪》曰:马伯第登泰山,见石二枚,一是武帝时石,用五车载不能上,因置山中为屋,号五车石;一是刻号记功德,立坛上。

王韶之《始兴记》曰:劳口北有逃石,一名灵石。晋永和中,有二飞仙衣冠自来憩,此石旬日乃去之。

盛弘之《荆州记》曰:临贺郡有青石,上有磨刀斧迹,春夏明净,秋冬芜秽,云是雷磨石。

又曰:筑陽粉水口有一石,下不测,出地尺余,围可三尺,色极青,其上如斫,明可以鉴人,相传以为陨星。县西有孤石挺出,其下临潭,或有见根者如竹根。

又曰:樊重母畏雷,为石室避之,悉以石为阶砌,今犹存。

又曰:临贺冯乘县东五里,有故县庙,相传汉淮南王安被诛,其子奔逸来至,一夜 忽化为石人,当县门而立。百姓怪而观之,其迫察者,手足无不疮烂。

《述异记》曰:镜湖,俗传轩辕氏铸镜於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

《舆地志》曰:会稽秦望山,始皇刻石前,有石广数丈,云是始皇坐之石,两边有方坐八所,云是丞相已下坐石,故今有丞相石之名。

《玄中记》曰: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燋石焉,方三万里,海水灌之随尽,故水东流而不盈。

又曰:玉门 之西南有一国,国中有山,山上有庙,国人岁岁出石<石替>数千枚,名为霹雳<石替>,从春雷而<石替>减,至秋<石替>荆

《鄱陽记》曰:钱仓石,在饶州西一百里,石形如仓囷。昔渔人夜宿石下,忽见石开,窥见石中有钱,取之盈艇而去,因为名。

《郡国志》云:乞子石,在马湖南岸,东石腹中出一小石,西石腹中怀一小石,故僰人乞子於此有验,因号乞子石。

又曰:思州金鸡石,每有鸡金色,鸣於石上。

又曰:仙人石,曾有飞仙人飞下此石,一曰仙人床 。

又曰:协州弄栋县蜻蛉水下有石猪峰,有石猪母子数十头。云夷人昔牧於此,猪化为石,今夷人不敢於此牧。

又曰:儋州昌化湖明山,山有二石如人形,云有兄弟二人向海捕鱼,因化为石,号曰兄弟石也。

又曰:桂州兴安县有卧石一枚,其形似人,而举体青黄隐起,俗谓之石神,可以祈雨,小举则雨小,大举则雨大。

又曰:桂州兴安县有卧石一枚,其形似人,而举体青黄隐起,俗谓之石人,可以祈雨,小举则雨小,大举则雨大。

又曰:马岭山峤多虺蛇,毒杀人,有冷石可以解之,屑著疮内即活。

又曰:梁州女郎山,张鲁女浣衣石上,女便怀孕,鲁谓邪婬,乃放之。后生二龙,及女死,将殡,柩车忽腾跃昇此山,遂葬焉。其水旁浣衣石犹在,谓之女郎山。

又曰:郴州城北七十里有话石山,孤石特竦,仙人於此处谈话。

《舆地志》曰:南陵县有女观山,俗传云,昔有妇人,夫官於蜀,屡愆秋期,忧思感伤,登此山骋望,因化为石,如人之形。所牵狗亦为石,今狗形犹存。《博物志》曰:鹳,水鸟也,伏卵时数入水,卵冷,取礜周围绕卵以助暖气。

《华陽国志》曰:汶山有咸石,煎之得盐。

《异苑》曰:滕放太元初,枕文石卧,忽暴雨,震其所枕,傍人莫不慑,而放微觉有声。

又曰:永康王旷井上有一洗石,时见赤气,后有二胡 人寄宿,忽求买之。旷怪所以,未及度钱,子妇孙氏睹二黄鸟斗於石上,疾往掩取,变成黄金。胡 人不知,索市愈急,既得,撞破内止有二鸟处。

刘敬叔《异苑》曰:晋武帝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於是如其言,扣之声 闻数十里。

《异物志》曰:夷州土无铜铁,磨砺青石以作弓矢,此石砮楛矢之类。

《物理论》曰: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

《博物志》曰:桃林,在弘农湖县休牛之山,有石焉,曰帝台之基也。五色而文,状鹑卵焉。

《游名山志》曰:芙蓉渚有耸石,头如初生芙蓉,色皆青白。

《山海经》曰:燕山,多婴石。言似玉,有采婴带,所谓燕石也。

又曰:钱来之山,多洗石。若澡洗,可以磢去垢也。

《水经注》曰:象林郡功曹姓区,有子名连,攻其县杀令,自号为王。值世乱离,林邑遂立,后乃袭代传位子孙,三国鼎争,未有所附。吴有交 土,与之邻接,进侵寿泠,以为疆界。自区连以后,国无文史,失其纂代,世数难详,宗胤灭绝,无复种裔。外孙范熊代立,人情乐推,后熊死,子逸立。有范文,日南西卷县夷帅雅夷奴也。文为奴时,山边牧羊,于涧水中得两鲤鱼,隐藏持归,规欲私食。郎知检其鱼,文大惭惧,诈云:"将砺石还,非为鱼也。"郎至鱼所,见是两石,信之而去,文始异之。石有铁,文入山中,就石冶铁,锻作两刀,举刃向鄣,因咒曰:"鲤鱼变化,治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灵神,文当治此,为国君王;斫不入者,是无神灵。"进斫石鄣,如龙渊干将之斩芦藁。由是人情渐附。今斫石尚在,鱼刀犹传子孙。

又曰:澧水,出武陵充县,东经临澧、零陽二县故界,水之南岸,白石双立,厥状类人,高各三十丈。周四十丈。故老相传,言昔充县尉与零陽尉共论封境,因相伤害,化而为石。

刘义庆《幽明录》曰:陽羡县小吏吴龛,有主人在溪南,尝以一日掘船过水溪,内见一五色浮石,取内床 头,至夜化成一女子也。

又曰:宜都,建平二郡之界有五六峰,参差玄出,上有倚石如二人,象像攘袂相对,俗谓二郡督邮争界於此。

扬雄《蜀本纪》曰:秦王献五美女 於蜀王,蜀王遣五丁迎五女,见大蛇入山空中,五丁引蛇,山崩,五女上山化为石。

又曰: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娶以为妻,无几物故,於成都郭中,葬之以石镜一枚,径一丈,高五尺。

邓 析书曰:譬犹拯溺而垂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世说》曰:武昌陽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化为石。

《兵书》曰:军中地生石,将可以久居。

《史记》曰: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杂五行书》曰:妇姑斗争,取石重十六斤埋门外,即罢。

荀伯子《临川记》曰:石廪状似仓廪,其内可容千斛,廪口开则岁俭,闭则年丰。

又曰:石龙山有岩,其下有石,形隐起似龙,头尾长一丈二尺。

《地理记》云:有鳞甲,因号为石龙。

又云:石鼓,在宜黄水边,状如鼓形,阔九尺,长一丈四尺四寸。

又云:圆净如鼓,因以鼓为名焉。

又云:破石高五尺,在宜黄水边。

又云:有女人水次浣濯,为蛟所牵入石中,经数日雷击石破,见死蛟及女人尸浮出,因号为破石。

又曰:浮石,其石居汝水中心,或水泛涨,高岸皆没,此石居然不没,因以为名之。

又曰:落峭石,去飞猿馆一百一十五里,在飞猿水,巍峨嵌空,数里可望,即谢灵运诗云"朝发悲猿峤,暮宿落峭石",是其处也。

《始兴记》云:营口东岸有石四方,而高可百仞,其状若台,故名台石。又林水出焉。其台旁有石室,室前盘石上,行列十瓮,皆盖以青盆,悉是银制。有人过者,但得开观,不可取之;取之则闷绝若死。封丘之奴窃二枚,为大蛇所害,即不知其自。

《永嘉记》云:永嘉南岸有贴石,乃尧时之神人,以破石推将入恶溪道次,置之溪侧,遥望有似张帆,今俗号为张帆溪,与天台山相接。

又《郡国志》曰:东海信郎神破石为帆,今东海有信郎祠即是。

《太平御览》宋·李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