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容斋随笔

容斋五笔·卷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二叔不咸

【原文】

《左氏传》载富辰之言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1,故封建2亲戚,以藩屏周。”士大夫多以二叔为管、蔡。案《蔡仲之命》云:“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降霍叔为庶人。”盖三叔也。杜预注以为周公伤夏、殷之叔世,疏其亲戚,以至灭亡,故广封其兄弟。是以方叙说管、蔡、霍十六国,其义昭然。所言亲戚者,指兄弟耳。

【注释】

1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从前周公哀痛二叔不归服。

2封建:分封。

【译文】

《左氏传》中记载富辰之言说:“从前,周公哀痛二叔不归服,所以才分封亲戚,作为周朝的屏藩。”士大夫大多都认为二叔是管叔和蔡叔。据《蔡仲之命》记载:“群叔散布言论,才导致管叔在商地被处死,蔡叔被囚禁,霍叔被贬为庶人。”大概是他们三人。杜预作的注解认为,周公对夏、殷国运衰落之时疏远其亲戚以至灭亡的教训进行了反思,所以才大封其兄弟为各地诸侯。因此,方才叙说的管、蔡、霍等十六国,其意义是很明白的。所说的亲戚,指的就是兄弟。

官阶服章

【原文】

唐宪宗时,因数赦,官多泛阶1;又帝亲郊2,陪祠者授三品、五品,不计考3;使府军吏以军功借赐朱紫,率十八;近臣谢、郎官出使,多所赐与。每朝会,朱紫满庭,而少衣绿者,品服太滥,人不以为贵4,帝亦恶之,诏太子少师郑余庆条奏惩革。淳熙十六年,绍熙五年,连有覃霈,转官赐服者众。绍熙元年,予自当涂徙会稽,过阙,遇起居舍人莫仲谦于漏舍,仲谦云:“比赴景灵行香,见朝士百数,无一绿袍者。”又朝议、中奉皆直转行,故五品官不胜计,颇类元和也。

【注释】

1官多泛阶:大多数官员都升了官。

2帝亲郊:每年冬至,皇帝又亲自到南郊祭天。

3不计考:不论考核政绩的优劣。

4人不以为贵:因为赏赐太滥,人们也都不以得到赏赐为贵。

【译文】

唐宪宗时,由于多次大赦,大多数官员都升迁了官阶;每年冬至,阜帝又亲自到南郊祭天,陪同祭祀的官员不管考核政绩的优劣都授以三品、五品官;军营中的武官大概十个中有八个凭军功被赐予中高级官员所穿的朱紫之衣;皇帝身边的官员调外任向皇帝辞别,郎官受皇帝的派遣出使地方,大多都会受到皇帝的恩赐。每到大臣朝见皇帝的日子,朝廷上的官员都是身着朱紫之衣,很少有穿绿官服的,由于官员服饰赏赐太滥,人们也都不以得之为贵,皇帝也觉得这样太不成体统,就下诏让太子少师郑余庆逐条列出改革意见上奏。南宋淳熙十六年,绍熙五年,广施皇恩,很多人因此升官被赐以朱紫官服。南宋绍熙元年,我以当涂(今安徽南陵东南)调职到会稽(今浙江 绍兴),经过京城皇宫时,在漏舍中遇上起居舍人莫仲谦,仲谦告诉我:“不久前,我去景灵烧香,见到数百位官员,竟没有一位穿绿袍。”再加上朝议、中奉等散官也身着朱紫,所以五品官有多少都数不过来,很像唐宪宗元和年间那样滥。

庆善桥

【原文】

饶州学非范文正公所建,予既书之矣。城内庆善桥之说,亦然。比因郡人修桥1,拆去旧石,见其上镌云:“康定庚辰。”案范公以景祐乙亥为待制,丙子知开封府,黜知饶州2,后徙润、越,至庚辰岁乃复职,帅长安,既去此久矣。

【注释】

1比因郡人修桥:不久前,由于本地人维修这座桥。

2黜知饶州:被贬谪到饶州做知州。

【译文】

饶州(今江 西鄱陽)学校并不是北宋范仲淹先生所建,我已经作了记载了。城内的庆善桥也一样不是他修建的。不久前,由于本地人维修这座桥,拆去一块旧石块,只见上面镌刻着几个字:“康定庚辰。”范公在北宋仁宗景祐二年担任待制职务,第二年担任开封府知府,接着被贬谪到饶州做知州,后来又调职到润、越地任职,到康定元年就恢复了原来的职务,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职,已经离开此地很长时间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