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薛家将

第28回 樊梨花大破白虎阵 程咬金领兵骆驼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樊梨花分兵派将攻打白虎阵,手拿一支大令:“薛应龙听令!”“未将在!”“本帅给你五千人马,命你身为四路接应使,哪路不到你接应哪路,不得有误!”“得令。”薛应龙赶紧接令在手,高高兴兴地退立一旁。元帅又吩咐,让太子李治、鲁国公程咬金领兵留守中军,保护天子,护住连营。老程说:“元帅放心吧,家里的事都交给我老程了。我卖卖老,管保大营稳如磐石。”樊梨花又吩咐亲兵带马抬刀。各位将军闻风而动,点齐自己的人马,按计划行事,整个唐营全动起来了。

日上三杆,唐营内炮号连天,东西南北四路一齐出动攻打白虎阵。由于樊梨花事先做了准确调查和准备,所以打起来非常顺手,一直杀到日落黄昏,把番兵杀得望影而逃,哭爹叫娘,四路人马都已冲入白虎阵。为啥非要打阵呢?因为杨凡的实力都摆在这阵里头,大阵一破,就等于把杨凡的实力彻底消灭,白虎关便唾手可得。各路大军都杀到了中央戊己土,樊梨花在高坡之上立马观瞧,心里非常高兴,一阵阵红旗报捷,杀了多少番兵番将,得了多少马匹兵刃等战利品,捷报一拨挨着一拨。最后一看差不多了,她双脚点镫,手晃三尖两刃刀,带着窦仙童、陈金定、薛金莲奔向大阵的中心。来到近前一看,这场战斗空前惨烈,东西南北全是唐兵,白虎关的军兵被压缩到一个山沟里,仍然拼命顽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混战,死伤枕藉。梨花心中不忍,传令鸣金收军-啷啷收兵锣响,跟着蓝旗摇晃,唐将马上收兵,分为东西南北列开旗门,把正中央闪开了,现出西凉的军兵约有二千多人。梨花姑娘本身是西凉人,不忍心这些兵卒死于非命,她想亲自劝说他们放下刀枪。樊梨花催开战马来到军前,抖丹田高声喊喝:“呀——呔,里面白虎关的大帅杨凡在不在?”樊梨花连问两遍,就听西凉军中有人哇哇暴叫:“樊梨花,某家在此!”门旗往左右一分,杨凡催马出来,只见他血染征袍,不知是他负伤了,还是别人的血迸在他身上了。杨凡晃着长脸,眼贯血丝,咯蹦嘣咬碎钢牙,指着樊梨花破口大骂:“小贱人,你指名点姓叫我杨凡干什么!你生在西凉长在西凉,哪知你胳膊时向外拐,打破了我的大阵。只要我杨凡有三寸气在,我决不会与你善罢干休!你往哪里走!”说着话他拍马舞刀直奔樊梨花。樊梨花把马一拨让过这一刀,微微一笑:“杨凡,你慢要撤野休要发狂,睁眼看看,已到了什么关头!我唐营大军已将你团团围困,你再大本领也插翅难逃!我念在亲戚分上,不记前怨,劝你认清大局,下马投降。你虽与大唐朝数次作对,但只要你归顺,仍可保你不死。如若不然,你这几千人在我这数万人马的枪头箭下,只要我一个号令,就都得化为齑粉,剁成肉泥,你杨凡也不能例外。你再想想,西凉六国提出无理条件要挟大唐,唐朝怎能答应!不答应就发兵进犯大唐疆土,这种不义之师,本身就是败亡之道,目前你的白虎阵、白虎关俱被打破,唐军长驱直入,拿下骆驼岭就是哈密国的国都,国破家亡就在眼前。你若能识时务,诚心投降,再劝说六国国君与唐朝修好,方可保得西凉不灭,你也算为西凉臣民立了一功,这才是万全之策。何去何从,望你速决。”樊梨花的话很有道理,但杨凡一句也听不进去。他没等梨花把话说完,便哇哇暴叫:“樊梨花休再多口!似你等坚诈之人,更是鬼话连篇,我杨凡乃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岂会受你这好人所惑!我就是粉身碎骨,也无怨言。而你背叛西凉,才是西凉国的千古罪人,你休走,着刀!”——连砍十来刀,樊梨花左躲右闪仍未还手。她想,只许你不仁,不许我不义。看在我姨父母的分上,不能跟你一般见识,但是有让一让二,没有让三让四,这是在两军阵哪,唐营众将都立马在旁边看着,自己要这么拖下去怎么交代呀!一看杨凡得寸进尺,梨花把脸一沉:“杨凡,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既然你活腻味了非来找死,俺樊梨花就对你不住了。”“谁让你对得住,看刀。”梨花才接架相还,跟他战在一处。这两个人一伸手,打了个势均力敌。杨凡年轻也有能耐,加上这会儿他也急红眼了,一个舍命万人难敌呀!他把死都豁出去了,所以能力倍增,一刀紧似一刀,一刀快似一刀,跟云片相似。也就是樊梨花,别人还真招架不住。到了这个时候,樊梨花仍然没下死手,只是想顶多让他挂点彩带点伤,跑了就是了。可众目睽睽怎么放他走呢?杨凡虽然喊得挺凶,其实他心里也得紧张,漫山遍野都是大唐的人马,白虎阵内伤了那么多唐将,尤其薛仁贵为打阵捐驱,这些唐将能饶他吗?他们都在捋胳膊挽袖子等待樊梨花的命令,只要樊梨花一声令下,自己非被乱刃分尸不可。他想,光棍儿不吃眼前亏,君子报仇十年不迟。同时他也看出来樊梨花有放他逃走之意。趁二马一打对头,梨花大刀朝杨凡横扫,眼看要砍上了,不料她顺势把刀向东一摆,又给杨凡使了个眼色,杨凡心领神会,乘二马错镫的机会,双脚点镫,催开战马,闪电一般奔东阵门冲去。唐兵唐将看得十分清楚,怎么跑了?东西南北都是咱的人哪!陈金定手拿双锤,薛金莲手提大刀,等着追杀,可元帅不发话谁敢动啊?樊梨花军令如山,错一步就要受军令处分,因此人们干抖搂手瞪眼看着,谁也没敢追。

杨凡快马加鞭如疾风闪电,眼看到了东山口。杨凡心里还想:出了山口就是我的天下了,回到西凉我就搬兵,再和你拼杀!正在这时,就见斜刺里一马飞出,挡住了来人去路,马鞍轿上端坐一员小将,银盔素甲白马大刀,正是小英雄薛应龙。

书中代言,薛应龙是四路接应使,今天他可过瘾了。大刀抡开,专捡人多的地方冲杀,横冲直闯,一会儿在这打一阵,一会儿在那打一阵,有时一刀扫过去有五六个脑袋落地。打着打着,他发现军队都撤下来了,心说这咋回事?继续打多爇闹哇!后来他立马往阵中一看,番兵番将一小团挤在一块儿,一员番将金甲绿袍,跟母亲对话。离得远,说的什么听不见,打仗哩有什么可唠的?这小子是谁呢?薛应龙正着急呢;程咬金来了。本来他是在大营当留守,可这老头儿好动不好静。他想这大营有兵有将,自己干呆在这儿有什么事?白虎山里激战喊杀连天,他也不放心,带了三百名亲兵卫队出来看看。正溜达到阵内东北方向,立马高坡观看,就见樊梨花指手划脚,杨凡直晃脑袋,别人不明白,程咬金一看就明白了,心说梨花你真善良,放虎归山必有后患,你能把杨凡感化过来吗,看意思梨花是不乐意下手,要把杨凡放了,那还了得吗?程咬金又怕自己猜错了,骑着马在山坡上来回直溜,仔细观察。后来一看,梨花跟杨凡打没下死手,老程可急了,他想无论如何不能让杨凡跑了,一抬头正好看见薛应龙,薛应龙抬着头伸着脖正看呢,老程一催马来到他跟前:“应龙,你干什么?”“老太爷您怎么来了?”“不放心,我来看看。”“我想问问您,我娘怎么不打呢?这驴脸的小子是谁?”“孩儿啦,你还不知道他是谁?白虎关的大元帅杨凡哪!这小子可不是东西啦,你爷爷薛仁贵怎么死的你知道吗?”“我听说是让我爹给射死的。”“你爹无缘无故能射吗?那是误伤。罪魁祸首就是这个杨凡。他摆下这座白虎阵,把你爷爷困在阵内,你爹救你爷爷,这才一箭射错了,要没有杨凡哪有你们家的悲剧?你听我的话,下去把这小子的脑袋剁下来。”“老太爷,我娘多厉害呀,军令如山,她不叫我过去我敢过去吗?”“你是四路接应使啊,你要眼瞅着杨凡跑了不管,就更得掉脑袋了。你娘到时候一问你,你是干什么吃的?别人挡不住可以,你挡不住行吗?为什么叫你当四路接应使?”薛应龙一听对呀,还是我老太爷说得明白:“我杀了他,万一我娘要怪我呢?”“你娘要怪有我呢!你怕什么呢?你娘再大还有我大吗?”薛应龙点头答应。其实他恨透了杨凡,怎么瞅怎么别扭,正在这个时候,他发现杨凡像闪电一般赶奔东山口,薛应龙就急了,小伙子摁摁头盔,紧紧战带,双脚一点飞虎鞘,哗哗哗——催马舞刀冲下山坡。他马快刀急过来就把杨凡拦住了:“呔,站住,此路不通!”杨凡一勒坐马,心说樊梨花你是假的,暗中派人在这里埋伏着呀!一看是个小孩儿,他又不放在心上了:“你是何人?”“连我你都不认识?我爹薛丁山,我娘樊梨花,我是他们二老不孝之子,小爷薛应龙!”杨凡一听鼻子都气歪了,薛丁山他们才多大岁数,蹦出这么大个儿子来:“小孽种着刀!”“你别着急,大驴脸哪,你别觉着不寒糊,我要叫你在我马前超过十个回合,我就不叫少帅。”说着话,他拍马舞刀直奔杨凡。杨凡虽勇,但他经过一天厮杀,已累得津疲力竭,更何况他本非薛应龙的对手。二人战过三合,薛应龙使了个拖刀计,杨凡躲闪不及,一刀砍在后脖子上,噗的一声,人头滚落马前,死尸栽倒马下。军兵们一看摇旗呐喊:“杨凡死了,小将军刀斩杨凡了!”擂鼓呐喊。薛应龙把马圈回来,一哈腰把人头挑起来,对着杨凡的脑袋一阵臭骂。他一催马来到樊梨花面前:“娘啊,我把杨凡宰了,你看人头在这哪!”樊梨花一看,心里说:姨表哥这可不怪我呀!我良言相劝,你再三不听,这是自走绝路!当然不能怪薛应龙不对,他是四路接应使,斩杀敌将是应尽之责呀!樊梨花感叹多时,吩咐一声:“我们有国仇没有家恨,念他是个英雄,准备棺椁,选地深埋,就把他葬于白虎山内。”要没这点亲戚关系,就要抛尸野外,狼拉虎叼就不管了。杨凡一死,番兵番将更乱套了,撇刀扔枪跪倒投降。各路还抓了不少俘虏,纷纷到元帅面前请功。这时就见秦汉、窦一虎把一个歪脖子老道推出来了,正是杨凡的老师扭头祖。这扭头祖才惨呢!牙也掉了,胡子也烧焦了,浑身上下全是伤,一瘸一颠,来到元帅马前。窦一虎说:“回元帅的话。这杂毛还想逃跑,钻到山谷石缝里,被我们哥俩把他掏出来了,这才生擒活拿。大帅,干脆您传令把这老家伙乱刃分尸。”樊梨花想,他是杨凡的老师,一个出家人,杨凡已死,他属于附庸,能不杀就不杀吧。想到这,她用刀一指:“扭头祖,儿是个出家的道人,偌大年岁,谁让你贪恋红尘妄开杀戒,要没有你助杨凡,也不至于死人这么多,你可知罪?”扭头祖到了现在一语皆无,两眼一闭,在这等死。梨花姑娘吩咐一声:“把绑绳给他解开,放他逃命去吧。”“元帅,这可放不得,放虎归山还要伤人哪!这家伙做恶多端,咋能把他放了呢?放了他,早晚他非捣乱不可。”“一虎啊,儿就把他放了吧,如果他再捣乱必定是自食其果。”窦一虎不敢抗令,把扭头祖身上绑绳解开,东西还给他。扭头祖微微一阵冷笑:“樊梨花你真放贫道?”“是啊!”“好!他年相遇,咱们后会有期。”老道说完一头扎进大山。三晃两晃踪迹不见。就因为樊梨花这一念之差,以后惹出许多麻烦,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樊梨花在阵中处理完俘虏之后,接到了开唐四将的报告,业已占领白虎关,樊梨花大喜,引得胜之兵进了白虎城。城中百姓也很高兴,打了多少天就盼着能平安下来,一个个欢天喜地,前门摆上香案,迎接唐军进城。樊梨花进城之后就出榜安民,让老百姓各安生业,减租减税三年。老百姓一听更高兴了,无不感激大唐天子。第二天皇上和太子也进了白虎关。李世民传下口旨庆贺三天。在庆贺之余,皇上突然仰面痛哭,把大伙儿都哭愣了。有人问皇上:“我们打了胜仗,皇上悲从何来?”李世民说:“如果我那薛贤臣现在还活着,他有多高兴!国家打了胜仗,破阵得了白虎关,梨花和丁山破镜重圆,又收了小将军薛应龙,他得多乐呀,可惜他已经身归那世去了。在庆贺的时候我怎么能把他忘了。”李世民一哭,把大伙儿的伤感全引起来了,众人无不落泪。最后老程劝皇上:“这是喜中悲,我们要不打了胜仗,您也想不起这些事来。因为战争荒乱年月,也没来得及给元帅好好超度超度,现在把白虎关得过来了,应当好好地祭祀一番。”李世民马上照准,随即把薛仁贵的灵柩运到白虎关,找来和尚、老道、尼姑,超度七七四十九天。又传下圣旨,普天之下穿白挂孝,薛仁贵虽然死了,死后仍是光彩万分。这是在战争岁月,能这么安安稳稳地超度亡人吗?大家商议,该进兵还得进兵,该留守派人留守。皇上需要留在白虎关休息一下,太子要陪王伴驾也得留在白虎关,为了给薛仁贵办丧事,樊梨花、薛丁山都不能离开,人马怎么调动呢?程咬金插话说:“咱们为了两不耽误,丁山、梨花留在白虎关办丧事,其他的事情不用多想,我再卖卖老,领这帮年轻人前进,大家以为如何?”梨花大喜:“老人家您就受累了。您看带着谁合适?”“我看就带着秦汉、窦一虎、薛应龙以及罗章、秦英等几家少国公就行了。两万人马就可以,我们在前边攻关破寨之后,再来接你们。”梨花一听,这主意不错,请示了皇上,李世民照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