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瑜伽经

第二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苦行、诵习和敬仰自在天是行动瑜伽。(1)

已经说明心已安定者的瑜伽。现在开始说明心还活跃者怎样实行瑜伽?苦行、诵习和敬仰自在天是行动瑜伽。不修苦行,他的瑜伽不会成功。无始以来种种业和烦恼的熏习,以及与种种感官对象的接触,造成不纯洁。不通过苦行,便不能清除。因此,要修苦行。正是这样,认为应该修苦行注97,让心达到清净,而不造成障碍。

诵习是念诵“唵”等祷词,或诵习解脱经纶。敬仰自在天是将一切行动献给最高的导师,或舍弃行动成果注98。

为了促进入定和为了减少烦恼。(2)

因为这种行动瑜伽是为了促进入定和为了减少烦恼。因为它用于促进入定和减少烦恼。通过沉思入定,烦恼减少,犹如被火烧焦的种子,变得不能生长。

由于烦恼减少,微妙的智慧不再沾染烦恼,仅仅辨明本性注99和原人的区别。这样,它完成任务,适合消退。

无知、自我性、贪欲、憎恨和执著是烦恼。(3)

什么是烦恼?或者,有哪些烦恼?无知、自我性、贪欲、憎恨和执著是烦恼。这些烦恼意谓五种颠倒妄想。它们活跃,便强化三性注100的作用,确立变化,开启因果之流,互相扶持依靠,产生业果。

无知是其他那些的基础,无论那些是蛰伏的、微弱的、间断的或活跃的。(4)

无知是其他那些的基础,无论那些是蛰伏的、微弱的、间断的或活跃的。这里,无知是基础,是自我性等其他四种妄想的发源地,无论它们是蛰伏的、微弱的、间断的或活跃的。其中,什么是蛰伏的?它们仅仅作为能力在心中保持种子状态。一旦醒来,就会面对所缘物。而沉思入定者的烦恼种子已烧焦,甚至不会再有面对所缘物的情况。烧焦的种子怎么还会生长?因此,灭尽烦恼的智者被称为只有最后一身。只是在他这里,而不是在别处,有烦恼的第五种状态注101,即烧焦的种子状态。这时,那些烦恼存在,而它们的种子能力已被烧毁。即使面对感官对象,它们也不会醒来。以上所说是关于蛰伏而烧焦的种子不再生长。

现在说微弱的。这些烦恼受到对治的修习注102遏制,变得微弱。

同样,它们一次次中断,又自己一再行动,这是间断。怎么样?贪欲出现时,看不见愤怒。因为贪欲出现时,愤怒不行动。还有,对某种对象展现贪欲,并非不对其他对象展现贪欲。吉多罗迷恋一个女人,并不意味他不迷恋其他女人。但是,贪欲在这里得以活动,而在别处活动要等到以后。

以上这些便是蛰伏的、微弱的和间断的。

在对象中得以活动,则是活跃的。

所有这些确实都不超越烦恼的领域。那么,烦恼为何称为间断的、蛰伏的、微弱的和活跃的?这是实际情况。但它们互不相同,具有间断等性质。

正如受到对治的修习遏制而停息,同样,由于自己的展现能力而展现。

所有这些烦恼只是无知的分类。为什么?因为无知浸透所有这些。任何事物只要沾染无知,烦恼就会紧随。若颠倒妄想,则获得烦恼。若无知消失,烦恼也就随之消失。

无知是将无常、不净、苦和非我呈现为常、净、乐和我。(5)

这是讲述无知的特征。无知是将无常、不净、苦和非我呈现为常、净、乐和我。将无常的事物呈现为常,例如,永恒的大地,永恒的天空、月亮和星星,不朽的天神。

同样,将不净的、最令人厌弃的身体呈现为净。有这种说法:

智者们知道身体不净,依据它的处所、

来源、维持、排汗、毁灭和需要清洁。

看到有这样将不净呈现为净:“这个少女像一弯新月那样可爱,肢体仿佛由蜜汁和甘露构成,看似破月而出。她的眼睛宽阔如同蓝莲花瓣,妩媚的目光仿佛给世界注入生命气息。”这是将什么与什么联系?这是将不净颠倒妄想为净。由此,也说明将不善视为善,将无益视为有益。

同样,会说到将苦呈现为乐:“由于变化、焦虑和潜印象的痛苦,也由于三性活动的对立,对于有分辨力的人,一切皆苦。”注103 这里,呈现为乐是无知。

同样,将非我呈现为我。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外在工具,或作为感受载体的身体,或作为原人工具的思想,将这些非我呈现为我。同样,在这方面,有这种说法:“相信显现或未显现的本性具有我性注104,为它的成就而高兴,认为是自己的成就;为它的衰微而悲伤,认为是自己的衰微,这样的人没有觉醒。”

无知有这样的四足注105。它是连续不断的烦恼和带来果报的业的积聚的根源。可以认为它的真实性质如同“非友”和“非牛迹”。如同“非友”,既不是无朋友,也不是某种朋友,而是朋友的对立面,即敌人。如同“非牛迹”,既不是无牛迹,也不是某种牛迹,而是某个地方,即不同于这两者的某种事物注106。同样,无知既不是某种认知手段,也不是无认知手段,而是与知识对立的另一种认知。

见力和视力这两者仿佛同一,这是自我性。(6)

见力和视力这两者仿佛同一,这是自我性。原人是见力。知觉是视力注107。这两者仿佛同一,这是自我性,称为烦恼。

感受力和所感受力这两者绝对有区别,绝对不混合。只有在这两者仿佛变得没有区别时,感受才有可能。一旦获知各自的形态注108,便出现独存,怎么会有感受?同样,有这种说法:“看不到原人的形态、性向和知识等方面有别于知觉,便会出于愚痴,以为知觉是自我。”

贪欲是追随快乐。(7)

贪欲是追随快乐。知道快乐者记得以前的快乐,渴求、渴望和探求快乐或实现快乐的手段,这是贪欲。

憎恨是追随痛苦。(8)

憎恨是追随痛苦。知道痛苦者记得以前的痛苦,抗拒、怨恨、仇视和渴望消灭痛苦或造成痛苦的手段,这是憎恨。

甚至智者也会出现自我情感的流动,这是执著。(9)

甚至智者也会出现自我情感的流动,这是执著。这是一切众生的自我祝福:“但愿我不要死去!但愿我活着!”如果没有对死亡的体验,就不会产生这种祝福。由此可以推断前生的经验。这种执著是烦恼。

即使只是生为昆虫,也会出现这种自我情感的流动。对死亡的恐惧具有断见注109的性质,并非依靠现量、推理或圣教量展现,而是推断前生体验的死亡痛苦。

这种烦恼见于极其愚痴的人,同样也出现在明白前际和后际注110的智者中。为什么?受到死亡痛苦体验的熏习,对于智者和愚者是相同的。

它们处在微小时,遭到排除而消失。(10)

它们处在微小时,遭到排除而消失。这五种烦恼如同烧焦的种子,在瑜伽行者的心完成任务而安定时,与瑜伽行者的心一起消失。

它们的活动由沉思排除。(11)

它们处在种子状态时,它们的活动由沉思排除。那些烦恼的粗大活动,依靠行动瑜伽减弱,然后由沉思入定排除,以至变得微小,如同烧焦的种子。如同首先清除衣服上的粗糙的污垢,然后用力或设法清除微小的污垢。同样,那些烦恼的粗大活动是弱小的对手,而那些微小的活动是强大的对手。

业的积聚以烦恼为根基,能由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出生感知。(12)

业的积聚以烦恼为根基,能由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出生感知。这里,善业和恶业的积聚产生于爱欲、贪求、愚痴和愤怒。它能由可见的出生感知,也能由不可见的出生感知。其中,善业的积聚作出强大努力,运用颂诗、苦行和入定,供奉自在天、天神、大仙人和具有大威力者,顿时达到成熟。同样,恶业的积聚带着强烈的烦恼,对怀有恐惧、患有病痛和遭逢不幸的人,或对信任他的人,或对具有大威力的苦行者,一再作恶,也顿时成熟。犹如喜主童子抛弃人的形体,变为天神,同样,国王友邻即使成为天王,也抛弃自己的形体,变为畜生。注111

其中,堕入地狱者没有能由可见的出生注112感知的业的积聚。灭尽烦恼者则没有能由不可见的出生注113感知的业的积聚。

根基存在,它的果报是出生、寿命和感受。(13)

根基存在,它的果报是出生、寿命和感受。这些烦恼存在,业的积聚便有果报。而一旦铲除烦恼根基,便没有果报。犹如有壳的麦粒,形同没有烧焦的种子,能发芽生长,而去壳的麦粒,形同烧焦的种子,不能发芽生长。

同样,受烦恼系缚的业的积聚会产生果报,而消除烦恼,烦恼种子在沉思入定中被烧焦,则不会产生果报。

这种果报有三种:出生、寿命和感受。

这里要思考这个问题:是否一种业是一种出生的原因?或者,一种业引起多种出生?

同时思考第二个问题:是否多种业引起多种出生?或者,多种业引起一种出生?

并非一种业是一种出生的原因。为什么?若是这样,无始以来积累的无数剩余的业和现在的业,它们的业果并无一定的次序,世人会惶惑不安。这不可取。

也不是一种业是多种出生的原因。为什么?如果存在多种业,每一种业成为多种出生的原因,那么,就会缺乏其余的业产生果报的时间。这也不可取。

也不是多种业是多种出生的原因。为什么?多种出生不可能同时发生。应该说,只能依次发生。那样说也具有前面的缺陷。

因此,在生死之间,善业和恶业的积聚多种多样,通常表现为依附主要因素的状态,死亡时,昏沉地聚集在一起,引起一种出生。这种出生凭这种业获得寿命。在这种寿命中,也凭这种业获得感受。

这种业的积聚成为出生、寿命和感受的原因,被称为有这三种果报。因此,业的积聚被说成是“一次生存”注114。

而能由可见的出生感知的业的积聚,或者获得感受一种果报,或者获得感受和寿命两种果报。这正如喜主童子和国王友邻。注115

然而,心积聚无始以来的熏习,来自对烦恼、业和果报的体验,仿佛多姿多彩,犹如一张撒开的带结的渔网。这些是许多次前生的熏习。正是这种业的积聚,它被说成是“一次生存”。那些引起记忆的业就是那些无始以来的熏习。

而一次生存的业的积聚既有确定的果报,也有不确定的果报。这种确定属于能由可见的出生感知的确定的果报,而不属于能由不可见的出生感知的不确定的果报。为什么?能由不可见的出生感知的不确定的果报有三种去向:不产生果报而毁灭,或淹没在主要的业中,或长期存在,而受到产生确定的果报的主要的业压制。

其中,不产生果报而毁灭。例如,白业产生,则黑业毁灭。这方面,有这种说法:“两种,两种,应该知道有两种业。种种善行消灭恶业。因此,你要在这世上做善事。智者们教你怎样行动。”

淹没在主要的业中。这方面,有这种说法:“如果有少量的混合注116,可以排除,可以忍受,不足以消除善业。为什么?因为我有其他许多善业,这种少量的混合淹没在其中,即使在天国,消除力注117也是微弱的。”

长期存在,而受到确定的果报的主要的业压制,是怎样的情况?据说死亡是能由不可见的出生感知的和果报确定的业共同展现的原因注118,而不是能由不可见的出生感知的、果报不确定的业展现的原因。这种能由不可见的出生感知的、果报不确定的业,或者毁灭,或者被淹没,或者长期存在而受到压制,直至相同的业成为展现的原因,它才会产生果报。

由于业的果报的地点、时间和原因不确定,这种业的去向多种多样,难以确知。然而,“例外不能否定规则”,因此,一次生存的业的积聚得到确认。

以善和恶为原因,它们有快乐和痛苦的果实。(14)

以善和恶为原因,它们有快乐和痛苦的果实。出生、寿命和感受若以善为原因,有快乐的果实;若以恶为原因,有痛苦的果实。正如这种痛苦有逆反性注119,瑜伽行者即使在感受感官对象的快乐时,也有这种逆反性的痛苦注120。

由于变化、焦虑和潜印象的痛苦,也由于三性活动的对立,对于有分辨力的人,一切皆苦。(15)

这怎么会发生?由于变化、焦虑和潜印象的痛苦,也由于三性活动的对立,对于有分辨力的人,一切皆苦。所有人的这种快乐体验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对象为工具,都夹杂贪欲。在这方面,有贪欲产生的业的积聚。

同样,仇恨那些造成痛苦的工具,便会愚痴。这样,有仇恨和愚痴造成的业的积聚。同样,有这种说法:“不伤害生物,就不会有享受。”这样,也有杀生造成的业的积聚。这样,也有这种说法:“感官对象的快乐是无知。”

在种种享受中,感官满足而平静,这是快乐;有所贪求则不得平静,这是痛苦。而反复获得感官享受并不能消除渴望。为什么?因为贪欲和感官技能随着反复享受而增长。所以反复享受并不是获得快乐的方法。

追求快乐,沉浸在感官对象中,陷入痛苦的大泥沼,犹如害怕蝎子毒的人遭到毒蛇咬。这种变化的痛苦确实具有逆反性。即使处在快乐中,它也折磨瑜伽行者。

还有,什么是焦虑的痛苦?所有人的这种焦虑体验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对象为工具,都夹杂仇恨。在这方面,有仇恨产生的业的积聚。而追求那些造成快乐的工具,依靠身、口和意的活动。由此,施恩和伤害他人。施恩和伤害他人,积累善和恶。这种业的积聚产生于贪婪和愚痴。这称为焦虑的痛苦。

还有,什么是潜印象的痛苦?快乐的潜印象的积聚产生于快乐体验,痛苦的潜印象的积聚产生于痛苦体验。这样,在体验快乐或痛苦的业的果报时,业的积聚增长。

这样,这种无始以来的痛苦流水具有逆反性,折磨瑜伽行者。为什么?因为智者如同眼球。犹如一丝羊毛落入眼球,接触引起痛苦,而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肢体其他部分。同样,这些痛苦折磨如同眼球的瑜伽行者,而不折磨其他人。

而其他人,不断接受自己的行动带来的痛苦,接受后抛弃,抛弃后又接受。心的活动染有无始以来多种多样的熏习,仿佛全身浸透无知,执著“我”和“我的”,不抛弃应该抛弃的事物,一再出生。具有外在和内在两种原因的三重痛苦注121便紧紧相连。这样,看到自己和众生在无始以来的痛苦流水中沉浮,瑜伽行者寻求灭除一切痛苦的正见庇护。

也由于三性活动的对立,对于有分辨力的人,一切皆苦。知觉的性质有明亮、活动和停滞三种形态,互相扶持,或平静,或恐惧,或愚痴,形成三性的概念。三性的活动是变化的,因此心迅速变化。互相具有强烈的形态和活动,则互相对立。而普通的则与强烈的一起活动。这样,三性互相依附,形成快乐、痛苦和愚痴的概念,具有一切形态。它们的差别取决于三性中哪种占据主要地位的状况。因此,对于有分辨力的人,一切皆苦。因此,产生这种大痛苦的种子是无知,而正见是消除它的原因。

正如医典有四部分:患病、病因、康复和药物,这部经同样也有四部分:轮回、轮回的原因、解脱和解脱的方法。其中,充满痛苦的轮回应该排除。原初物质和原人的结合是应该排除的原因。这种结合完全停止是排除。排除的方法是正见注122。

这里,排除者本身注123不能成为可获取者或可排除者。排除它,则陷入断灭说。获取它,则陷入原因说。否定这两者,则是永恒说注124。这便是正见。因此说这部经有四部分。

尚未到来的痛苦可以排除。(16)

尚未到来的痛苦可以排除。过去的痛苦已经体验而逝去,不属于可以排除者。现在的痛苦处在此刻的体验中,在下一刻也不成为可以排除者。因此,只有尚未到来的痛苦成为可以排除者。这种痛苦折磨如同眼球的瑜伽行者,而不折磨其他的感受者。因此,这称为可以排除者,而在这里说明它的原因。

见者和所见的结合是应该排除的原因。(17)

见者和所见的结合是应该排除的原因。见者是感受知觉的原人。所见是出现在知觉本性中的一切特征。这种所见如同磁石,仅仅凭借邻近而起辅助作用。由于具有可见性,成为作为主人的能见者原人的所有物。

成为感知活动的领域,获取其他特征而具有其他特征的性质。即使原本是独立的,也因为具有为他性而成为依他者注125。无始以来有意造成的见力和视力两者的结合是应该排除的原因注126,也就是痛苦的原因。

同样,有这种说法:“排除这种结合的原因,能彻底消除痛苦。”为什么?看到对治这种应该排除的痛苦原因的方法。譬如,脚跟会受刺,而荆棘能刺,排除的方法是不要将脚踩在荆棘上,或者穿上鞋子踩荆棘。

知道世上的这种三重性,就会采取对治的方法,而不获得受刺的痛苦。为什么?因为他能掌握这种三重性注127。

这里,有制造痛苦的动性,善性受到折磨。为什么?由于处在行动中,痛苦对善性活动产生作用。由于知领域者(“原人”)只是呈现对象,不变化,不行动,痛苦对它不起作用。然而,善性受折磨时,原人也随同善性的状态受折磨。

所见具有明亮、活动和停滞的性质,具有元素和感官的性质,为了感受和解脱。(18)

这里讲述所见的特征:所见具有明亮、活动和停滞的性质,具有元素和感官的性质,为了感受和解脱。善性具有明亮的性质,动性具有活动的性质,惰性具有停滞的性质。这三性各部分互相感染,不断变化,有结合和分离的特点。互相依附而获得形态。虽然互相形成部分和整体,都是不可分割的力量的一部分。它们依随同类和不同类的力量。某种性质占据主要地位时,其他性质呈现为邻近的次要的性质。可以依据它们的作用推断它们存在于主要的性质中。这三性能适应原人的目的。它们仅仅凭借邻近而起辅助作用,犹如磁石。不依靠其他原因,它们追随其中一者的活动。它们得名原初物质。这是所见。

它注128具有元素和感官的性质。它伴随地等微小和粗大的元素形态变化,同样也伴随耳等微小和粗大的感官形态变化注129。但它并非无目的,而是有目的而展现。因为所见是为了原人的感受和解脱。其中,感受是确认可爱和不可爱的三性特征,而不加区别注130。解脱是确认感受者(“原人”)的原本形态。除了这两者,没有其他的认知。同样,有这种说法:“三性是行动者,原人是同类或不同类的第四者,不行动而感受它们的行动,而看到一切事物被呈现给他,便不怀疑存在另一种认知注131。”

感受和解脱这两者由知觉造成,并出现在知觉中,怎么说成是原人?正如战争的胜败归于统帅,因为他是这种果实的享有者。同样,出现在知觉中的束缚和解脱归于原人,因为他是这种果实的感受者。原人的目的没有实现,知觉是束缚;原人的目的达到,则是解脱。

由此,出现在知觉中的认知、执取、思考、否定、真知和执著,也都依附原人,因为他是这种果实的感受者。

特殊、非特殊、相唯和无相是三性的关节。(19)

为了把握所见三性的各种特征,这里讲述特殊、非特殊、相唯和无相是三性的关节。其中,空、风、火、水和地这些元素(“五大”)是非特殊的声、触、色、味和香这些唯注132(“五唯”)的特殊。

同样,耳、身、眼、舌和鼻是知觉感官(“五知根”)。口、手、足、肛门和生殖器是行动感官(“五作根”)。第十一种意(“意根”),以一切为对象。这些是非特殊的自我意识相的特殊注133。这是三性的十六种特殊变化注134。

六种非特殊,即声唯、触唯、色唯、味唯和香唯。它们分别具有一、二、三、四和五相,即声等非特殊注135。第六种非特殊是自我意识唯。这些是存在唯注136的大我注137的六种非特殊变化注138。

这个“大谛”注139是相唯,超越这些非特殊。所有这些处在存在唯的大我中,达到它们增长的极点。它们解体时,也处在存在唯的大我中,返回非存在非不存在、非有非无和非无而不显现的无相的原初物质。这是它们转变为相唯,然后转变为非存在非不存在的无相。

原人的目的不是无相状态的原因。也就是说,在开始时,原人的目的性不成为无相状态的原因。原人的目的性不成为这种状态的原因。这种状态并不由原人的目的造成。因此,这称为“常”注140。

而在开始时,原人的目的性成为三种特殊状态注141的原因。按照目的,这种原因成为助因。因此,这称为“无常”。

而三性依随所有这些特征,既不消失,也不产生。它们仿佛具有生和灭的特征,展现属于特征的过去和未来、消失和出现。

比如,提婆达多陷入贫困。为什么?因为他的那些牛死了。他的贫困是由于他的那些牛死了,而非由于他自身受损。

同样道理,无相接近相唯,与它结合,而又有区别,因为不能忽略次序注142。同样,六种非特殊与相唯结合,而又有区别,因为受到变化次序限制。同样,五大元素和那些感官结合,而又有区别。

同样,有这种说法:“在这些特殊之后,没有其他的实体。”这些特殊没有其他的实体变化。这些特殊的性质、特征和状态变化会在后面说明注143。

见者是唯见,即使纯洁,但也观看认知。(20)

已经说明所见。现在开始确定见者的自身形态。见者是唯见,即使纯洁,但也观看认知。“唯见”意谓观看的能力,并不接触特殊。原人感知知觉。他既不与知觉相同,也不与知觉完全不同。

不相同。为什么?由于已知和未知领域的性质。知觉充满变化。知觉的领域,牛等,罐等,已知的和未知的,显示变化性。而已知领域的性质注144始终表明原人的不变化。为什么?因为知觉作为原人的领域,不可能是或可把握,或不可把握。原人的已知领域得到确定,原人的不变化性也得到确定。

还有,知觉有聚合作用,故而为他者而存在。而原人为自己而存在。同样,知觉确定一切对象,具有三性。具有三性而无意识。而原人是三性的旁观者。因此,不相同。

说是不同,但也不是完全不同。为什么?即使纯洁,但也观看认知。因为他观看知觉的认知。虽然与知觉的性质不同,但他观看认知,而显得与知觉的性质相同。同样,有这种说法:“感受者的能力不变化和不变动,而仿佛依随知觉的活动方式,随着变化的对象变动。知觉的活动方式具有就近获得的意识注145的形态。这样,只是由于与知觉的活动方式相似,智的活动方式被说成与知觉的活动方式没有不同。”

所见本身只是以他为目的。(21)

所见本身只是以他为目的。原人呈现为见注146,所见成为原人的行动形态。因此,所见本身只是以他为目的,即成为性质。然而,这种性质依靠他者注147形态获得。一旦完成感受和解脱,也就不被原人感知。排除了性质,它也就消失,然而,它并不消亡。

即使对实现目的的(原人),它消失,但它并不消亡,因为它对其他的(原人)有普遍性。(22)

为什么?即使对某个实现目的的(原人),它消失,但它并不消亡,因为它对其他的(原人)有普遍性。即使对通晓的原人,它消失,但它并不消亡,因为它对其他不通晓的原人,即尚未实现目的原人,它成为他们的唯见行动的对象,依靠他者的形态,获得自己的形态。因此,由于见力和视力的永恒性,无始的结合得到说明。同样,有这种说法:“由于有特征者的无始的结合,也有这种特征的无始的结合。”注148

结合是获知所有物和主人两者能力的性质的原因。(23)

这条经文想要确定结合的性质:结合是获知所有物和主人两者能力的性质的原因。原人作为主人,所见作为所有物,原人与所见结合是为了认知。由于结合,获知所见,这是感受。而获知见者的性质,这是解脱。结合在完成认知后结束。因此,认知被说成是分离的原因。认知和不认知形成对立。因此,不认知被说成是结合的原因。这里,认知不是解脱的原因。唯有不存在不认知,不存在束缚,这才是解脱。认知存在,作为束缚的不认知消失,因此,认知或知识被说成是独存的原因。

那么,所谓的不认知是什么?是三性的作用吗?或者是向呈现唯见形态的主人展示对象后,主导的心不出现,作为所有物的所见存在,而认知不存在吗?或者是三性的目的吗?或者是无知和自己的心一起受到抑止后,又成为自己心中的种子?或者是在静止的潜印象消亡后,行动的潜印象又显示?在这方面,有这种说法:“如果原初物质一味静止,那就不存在变化的原因,也就不成为原初物质。同样,原初物质一味行动,那就永远变化,也就不成为原初物质。唯有它具备这两种方式,才能称为原初物质,否则不行。这样的考虑同样适用于其他所能想到的各种原因。”

一些人说不认知正是认知的动力,按照经典中的说法:“原初物质行动正是为了展现自己。”原人能认知一切可认知者,但在它们展现之前,他见不到。而所见能造成一切结果,而在那时不被看到。

另一些人说不认知是这两者的特征。在这里,这种认知虽然是所见的本质,但有待于原人认知,因此,它成为所见的特征。同样,不认知虽然不是原人的本质,但有待于对所见的认知,因此,它呈现为原人的特征。

还有一些人说不认知就是认知或知识。

以上这些都是经典中的观点。这种观点的多重性形成关于一切原人和三性的共同话题。

无知是它的原因。(24)

内在意识注149与自己的知觉结合,无知是它的原因。这意味虚妄知识的熏习。受虚妄知识的熏习,知觉不辨明原人,没有完成任务,便会带着责任返回。而它辨明原人,便完成任务。它完成责任,不认知也就转开,束缚的原因不存在,便不再返回。

这里,有人引用无能丈夫的故事予以说明:有个愚蠢的妻子对无能丈夫说道:“善男子啊,我的姐姐能生孩子,为什么我不能?”这个丈夫回答说:“等我死了,我就会让你生孩子。”注150同样,这种知识注151出现时,它不能让心转开,怎么可能指望它在消失后,还会这样做?注152

对此,有个正式的老师回答说:“解脱不就是知觉转开吗?由于不认知的原因不存在,知觉转开。这种不认知是束缚的原因,因认知而转开。”

这里,唯有心的活动停止,才是解脱注153。为何他的想法如此混乱,言不及义?注154

由于它不存在,结合不存在,这种排除便是唯见的独存。(25)

痛苦应该排除,所谓的结合是应该排除的原因,这两者及其理由已经说明。然后,应该说明排除:由于它不存在,结合不存在,这种排除便是唯见的独存。由于不认知不存在,知觉和原人的结合不存在,束缚永远停止。

这种排除便是唯见的独存。原人不再有混合性,不再与三性结合。

明辨不混乱是排除的方法。(26)

痛苦的原因消失,痛苦也就停止,这是排除。这时,原人得以依照自己的状态确立。那么,实现这种排除的方法是什么?明辨不混乱是排除的方法。认知本性注155和原人的区别是明辨。而虚妄知识不消失,则混乱。一旦虚妄知识成为烧焦的种子,不再生长,那么,本性的烦恼尘垢涤除,处在最高的清澈状态,最高的控制意识状态注156,它的分辨认知之流也就纯洁无垢。这种明辨不混乱,是排除的方法。因此,虚假的知识成为烧焦的种子,不再生长,这是解脱之道,即排除的方法。

他的智慧的最终阶段有七重。(27)

他的智慧的最终阶段有七重。这里的“他”指产生明辨的人。他获得的最终结论有七重,即七种。

这七种如下:他已经知道应该排除者注157,也就不再有应该知道者;他已经灭除应该排除的原因注158,已经不再有应该排除的原因;他已经依靠抑止的入定注159亲证排除;呈现为明辨的排除方法得到发展注160。这是四种摆脱任务的智慧。

摆脱心有三种:知觉完成责任注161;三性如同一些石头从山顶坠落,失去支撑,返回自己的原因注162,与心一起消失;它们一旦隐没,由于缺乏用处,也就不再产生。在这种状态,原人摆脱与三性的联系,成为仅仅是自身状态的发光体,无垢,独存。

原人感知这七重最终阶段的智慧,被称为“通晓者”。即使心已消失,他依然是解脱者,通晓者,因为他已经摆脱三性。

通过修习瑜伽支,灭除污垢,知识的光芒直达明辨。(28)

成就明辨,这是排除的方法。而没有手段,也就不会成就。因此,需要这样做:通过修习瑜伽支,灭除污垢,知识的光芒直达明辨。下面就讲述瑜伽八支。

通过修习瑜伽八支,五种呈现为污垢的颠倒妄想注163毁灭。一旦它们毁灭,正确的知识展现。这些手段得到实施,污垢也就随之减少。污垢日益减少,知识的光芒也就依照污垢毁灭的程度而增长。这种增长变得强烈,直达明辨,即认知三性和原人的原本状态。

修习瑜伽八支成为摆脱污垢的原因,犹如斧子是砍伐的原因。它们也是获得明辨的原因,犹如正法是获得快乐的原因。此外,别无原因。

这样的原因,经典中说有哪几种?回答是“有九种”。例如,产生,持续,展现,变化,确认,获得,摆脱,差异,维持,相传有这九种原因。

其中,心是知识产生的原因。

原人的目的是心持续的原因,犹如食物是身体持续的原因。

正如光是形态展现的原因,同样也是对形态的认识展现的原因。

不同的对象是心变化的原因,正如火是所煮食物变化的原因。

知道有烟是知道有火得以确认的原因。

修习瑜伽八支是获得明辨的原因。

这也是摆脱污垢的原因。

正如金匠是造成金子差异注164的原因,同样,对同一个妇女的认知,无知造成愚痴,嗔怒造成痛苦,喜爱造成快乐,真知造成中立。

身体是维持那些感官的原因。那些感官也是维持身体的原因。五大元素是维持身体的原因。五大元素也是所有身体互相维持的原因。出于互相的利益,畜生、人和天神的身体互相维持。

这是九种原因。这些也适用于可能产生的其他对象。

而修习瑜伽八支,依据两种原因注165。

自制、遵行、坐姿、调息、制感、专注、沉思和入定是八支。(29)

这里,确定瑜伽八支:自制、遵行、坐姿、调息、制感、专注、沉思和入定是八支。我们将依次讲述修习这八支及其特征。

其中,自制是不杀生、诚实、不偷盗、梵行和不执取。(30)

其中,自制注166是不杀生、诚实、不偷盗、梵行和不执取。不杀生是无论什么情况,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伤害一切众生。其他的自制以及遵行都以它注167为根基。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它,说明它们也是为了说明它。它们得到实施是为了使它的形态更纯洁。同样,有这种说法:“确实,这个婆罗门愿望实行多种誓言,这样,他远离放逸,以免造成杀生的原因,而使不杀生的形态更纯洁。”

诚实是语言和思想符合事实。语言和思想依据所见,依据推理,依据所闻。说话是为了将自己的觉知传达给别人,如果它没有欺骗性,不错乱,也非不可理解,那么,它有益于一切众生,而不对众生造成伤害。

如果即使这样,所说的话依然伤害众生,便不是诚实,而只是罪恶。貌似的善行,假冒的善行,会陷入痛苦的黑暗。因此,应该认真考察,说有益于一切众生的真话。

偷盗是违背律法,将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不偷盗与此相反,而且也没有这种企图。

梵行是控制隐藏的感官生殖器。

不执取是看到种种感官对象具有获得、保护、毁坏、执著和杀生这些弊端,便不占为己有。

以上这些是自制。

它们不分种姓、地点、时间和时机,普遍适用,则是大誓言。(31)

它们不分种姓注168、地点、时间和时机,普遍适用,则是大誓言。其中,不杀生按照种姓划分,如渔夫注169杀生限于杀害鱼,不杀害其他。按照地点划分,如“我在圣地不杀生”。按照时间划分,如“我不在半月的第十四日和圣洁的日子杀生”。同样,虽然摆脱了这三者,而按照时机划分,如“除非为了天神和婆罗门,我不杀生”。这也如同除非在战斗中,刹帝利不杀生。

这样,应该不分种姓、地点、时间和时机,在任何情况下都恪守不杀生等。一切地点,一切领域,在任何情况下,毫无例外,普遍适用,这被称为“大誓言”。

遵行是纯洁、知足、苦行、诵习和敬仰自在天。(32)

遵行注170是纯洁、知足、苦行、诵习和敬仰自在天。其中,泥土和水产生的纯洁注171以及吃洁净的食物等的纯洁是外在的。涤除思想污垢的纯洁是内在的。

知足是不企图获取比已有用品更多的东西。

苦行是忍受成对的二者。成对的二者如饥和渴,热和冷,站和坐,木头沉默和姿态沉默注172,合适地奉行种种誓言,实施艰难月行和艰难苦行等斋戒注173。

诵习是学习解脱经论或念诵“唵”。

敬仰自在天是将一切行动奉献给这位至高导师。然后,

无论躺着、坐着或走在路上,

都自由自在,疑惑之网已破除,

看到生死轮回的种子已毁灭,

永远获得解脱,分享不死甘露注174。

因此,有这样的说法:“由此,获知内在意识,也无障碍。”注175

受到恶念干扰时,修习对治。(33)

自制和遵行受到恶念干扰时,修习对治。一旦婆罗门产生杀生等恶念:“我要杀死作恶者”,“我也要说假话”,“我要将这个人的财物据为己有”,“我要勾引他的妻子”,“我也要霸占他的财产”。这样,他受炽烈的恶念干扰,准备走邪路时,应该修习对治。他应该思考:“我受可怕的生死轮回炭火烧烤,已经寻求瑜伽法庇护,赐予一切众生无畏”;“我已经抛弃种种恶念,而现在又接受它们,我的行为则与狗无异。正如狗舔食吐出的东西,我又捡回抛弃的东西。”如此等等,也适用于其他经文注176。

杀生等恶念造成行动、引起行动和怂恿行动,伴随贪欲、嗔怒和愚痴,轻度、中度和重度,而后果是无尽的痛苦和无知,因此,应该修习对治。(34)

杀生等恶念造成行动、引起行动和怂恿行动,伴随贪欲、嗔怒和愚痴,轻度、中度和重度,而后果是无尽的痛苦和无知,因此,应该修习对治。其中,杀生有三种:造成杀生、引起杀生和怂恿杀生。每一种又有三种:伴随贪欲是贪求“肉和皮”,伴随嗔怒是认为“他得罪我”,伴随愚痴是认为“我合乎正法”。贪欲、嗔怒和愚痴又各有三种:轻度、中度和重度。这样,杀生共有二十七种。

轻度、中度和重度又各三种:轻轻度、中轻度和重轻度。同样,轻中度、中中度和重中度。同样,轻重度、中重度和重重度。这样,杀生共有八十一种。

又依照规则、选择和综合注177的分类,以及生物的种类无数,杀生有无数种。这些同样适用于说假话等。

确实,思考这些恶念的后果是无穷尽的痛苦和无知,这是修习对治。换言之,思考痛苦和无知是它们的无穷尽后果,这是修习对治。

同样,杀害者首先压倒受害者的勇力,然后用武器等打击他,给他制造痛苦,最后剥夺他的生命。然而,由于压倒受害者的勇力,他自己的有意识或无意识机能的勇力消耗减损。由于他给受害者制造痛苦,他自己在地狱、畜生和饿鬼这些恶道中遭受痛苦。由于他剥夺受害者的生命,他每时每刻消磨生命,即使想死去,但必须等待接受注定要成熟的苦果,只能苟延残喘地活着。而如果这种杀害夹杂有功德,那么,他也会获得快乐,但是短命。就可能性而言,这些也适用于说假话等。

这样,思考种种恶念带来这种恶果,心中就不应该产生这些恶念。应该通过修习对治排除这些恶念。一旦这些恶念不再产生,由此产生的力量成为瑜伽行者成功的标志。

不杀生得以确立,在他的身边,敌意消失。(35)

不杀生得以确立,在他的身边,一切众生的敌意消失。

诚实得以确立,业和果便有保障。(36)

诚实得以确立,业和果便有保障。“愿你成为遵行正法者。”他便成为遵行正法者。“愿你升入天国。”他便升入天国。他的话语不会落空。

不偷盗得以确立,一切珍宝便会来到身边。(37)

不偷盗得以确立,一切珍宝便会来到身边。四面八方的珍宝便会来到身边。

梵行得以确立,便会获得勇力。(38)

梵行得以确立,便会获得勇力。由于获得勇力,他的功德增长,无所障碍。他获得成功,能向可教化的弟子们传授知识。

不执取获得确立,觉知生之如何和为何。(39)

不执取注178获得确立,便觉知生之如何和为何:“我曾经是谁?”“我曾经怎样?”“这是什么?”“这怎样?”“我们将成为什么?”“我们将会怎样?”这样,他渴望知道过去、未来和现在的自身状况注179。

以上这些是自制得以确立而获得的成就。下面讲述遵行。

由于净化,厌恶自己的肢体,也不接触他人肢体。(40)

由于净化,厌恶自己的肢体,也不接触他人肢体。厌恶自己的肢体而进行净化,看到身体的弊端,不执著身体,成为苦行者。进而,不接触他人肢体。洞悉身体的本质,即使经过水等清洗,也看到身体不纯洁,想要抛弃自己的身体,他怎么还会接触他人始终不自制的身体?

本性纯洁、愉悦、专注、控制感官和适合观察自我。(41)

还有,本性注180纯洁、愉悦、专注、控制感官和适合观察自我出现。这里“出现”一词是补足这句经文。由于净化,本性纯洁,进而愉悦,进而专注,进而控制感官,进而知觉本性适合观察自我。这由纯洁得以确立而获得。

依靠知足,获得无上快乐。(42)

依靠知足,获得无上快乐。有这样的说法:“无论是人间的欲乐,还是天国的极乐,都比不上摒弃贪欲的快乐的十六分之一。”注181

通过苦行消除不纯洁,身体和感官获得成就。(43)

通过苦行消除不纯洁,身体和感官获得成就。唯有完成苦行,才能除尽不纯洁障碍的污垢。由于去除障碍的污垢,身体获得成就,变小等注182。同样,感官获得成就,天耳通和他心通等注183。

通过诵习,与愿望的天神交流。(44)

通过诵习,与愿望的天神交流。天神、仙人和悉陀注184向乐于诵习者显现,参与他的工作。

通过敬仰自在天,入定获得成就。(45)

通过敬仰自在天,入定获得成就。将所有一切奉献自在天,入定获得成就。由此,他如实知道想要知道的其他地方、其他人或其他时间的一切。这样,他的智慧如实知道一切。

坐姿稳定和舒适。(46)

已经讲述自制和遵行的成就,现在讲述坐姿注185等。其中,坐姿稳定和舒适。例如,莲花座、英雄座、跋德罗座、卍字座、棍杖座、支撑座、床架座注186、麻鹬座、大象座和骆驼座,都能保持平衡,稳定舒适而自如,如此等等。

通过放松努力和达到无限。(47)

通过放松努力和达到无限。这是补足前面这句经文注187。由于停止努力,坐姿达到完美,从而肢体不晃动。或者,心达到无限注188,坐姿也就完美。

于是,不受成对的二者阻碍。(48)

于是,不受成对的二者阻碍。由于坐姿获得成功,也就不被冷和热等成对的二者压倒。

在这之后调息,断除吸气和呼气的运动。(49)

在这之后调息注189,断除吸气和呼气的运动。在坐姿获得成功之后调息。吸气是吸入外面的气息。呼气是呼出体内的气息。调息是断除这两者,停止这两者注190。

外部的、内部的和抑止的方式,依据地点、时间和数量观察,成为延长的和微妙的。(50)

外部的、内部的和抑止的方式,依据地点、时间和数量观察,成为延长的和微妙的。其中,外部的是呼气后停止运动;内部的是吸气后停止运动;第三种抑止注191的方式是通过一次努力,同时停止这两者。如同水洒在灼热的石头上,完全收缩,同时停止这两者的行动。这三者依据地点观察。地点意谓“这是它的这样规模的领域”注192。依据时间观察,意谓通过确定多少刹那时间予以界定。依据数量观察,第一步,这么多的吸气和呼气;第二步,在控制之后,这么多的吸气和呼气;第三步,也是这样。这是轻柔的,这是中等的,这是强烈的。这样,依据数量观察,通过修习,它成为延长的和微妙的注193。

第四种超越外部的和内部的领域。(51)

第四种超越外部的和内部的领域。依据地点、时间和数量观察,超越外部的领域。同样,依据观察,超越内部的领域。这两者成为延长的和微妙的。然后,逐步克服阶段性,停止这两者的运动。这是第四种调息注194。

第三种是不考虑领域,一次性停止运动,依据地点、时间和数量观察,成为延长的和微妙的。第四种则是通过确定吸气和呼气的领域,逐步克服阶段性,超越这两者,然后停止运动注195。这是第四种调息的特点。

然后,光明的遮蔽得以消除。(52)

然后,光明的遮蔽得以消除。瑜伽行者修习调息,遮蔽分辨力的业得以消除。正如这样的说法:“这种业用充满大愚痴的感官罗网遮蔽原本光明的本性,导致做不应该做的事。”他的这种业遮蔽光明,形成生死轮回的束缚。而通过修习调息,这种业变弱,每时每刻在消失。同样,有这种说法:“没有比调息更高的苦行,由此污垢消除,知识光芒闪耀。”

心适合专注。(53)

还有,心适合专注,确实要依靠修习调息。或者,按照这种说法:“通过呼气和控制呼吸。”注196

制感是控制感官,不与它们各自的对象结合,仿佛依随心的性质。(54)

然后,什么是制感注197?控制感官,不与它们各自的对象结合,仿佛依随心的性质。

一旦不与它们各自的对象结合,仿佛依随心的性质。一旦心得到抑止,像心一样,感官得到抑止。他们也就不需要采取像制伏其他感官那样的其他方法。正如蜜蜂随着蜂王飞动而飞动,随着蜂王停留而停留,感官也随着心抑止而抑止。这是制感。

然后,达到对感官的最高控制。(55)

然后,达到对感官的最高控制。一些人说不沉溺于声等注198是制伏感官。沉溺是执著,使人远离至福。

另一些人说不受阻碍地达到注199是合理的。或者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声等结合。

还有一些人说一旦摆脱爱憎,认知声等无苦无乐,这是制伏感官。

而遮吉舍毗耶说唯有达到心的专注,才能不接触。因此,这种最高控制是一旦心得到抑止,感官也得到抑止,他们也就不需要作出努力,采取像制伏其他感官那样的其他方法。

以上是钵颠阇利依据数论的《瑜伽论》中名为《方法》的第二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