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释氏六帖

释氏六帖卷第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齐州开元寺讲俱舍论赐紫明教大师义

九流文艺部第十

○道俗着述(一)(一僧二俗)

破恶见论

西域记云:奘法师造破恶见论,戒日王为小乘师,曰:日光既出,则萤烛夺明;天雷震音,而锺磬绝响。破外道见,伏小乘师。

出三藏记

僧佑律师於宋齐梁三伏,述出三藏记十六卷,诸经目录五卷,弘明集十卷。诸经论序及碑铭目录,皆在记中。实为得大总持,位阶贤圣。若匪如是,何置斯焉。

十门论难

释复礼造解文学,权无二难:一、维摩手取如来,以下要上答,以理可屈,化缘是同,无理而呼,疋夫不动;二、龙女成佛,权实有过;三、五十小劫,为如食顷难;四、神光宝盖,此士不见难;五、提婆善星,为恶救异难;六、提婆劝人杀父,而与受记作佛;七、频婆供佛,有难不救;八、般若、法华,各称第一;九、佛灭,受供不定;十、轮王不化,此方皆王。余州难,复礼皆有答辞,在论不录。

论造千部

西域记云:天亲菩萨造大小乘论一千部,为千部论师。此土慈恩造疏百本。

琳公造论

法琳造辩正理论八卷,破邪论两卷,诗、赋、启、诔、颂、碑、章、表三十余卷,极品藻之名理,尽▆相之根源。序云:法师姓陈,太丘长仲弓之後。内谙三藏,外综九流,既善缘情,最精体物,篇章婉▆,▆▆辉华,郁郁间缛锦之文,飘飘耸凌云之气。弘福寺法琮造传三卷,名琳公别传。

中观论

龙树菩萨造,叡法师作序,五百偈以中为名,照其实其论为称,尽其言理目之为观。

僧伽罗▆

高僧传云:僧伽罗刹经,即人名。此明佛行将遇罽胒吒王,佛灭度後七百年出世,当自入灭,立树下,手把枝叶,象挽不倒,生知足天,述此经也。

菩萨造论

西域记云:龙猛造▆▆▆▆造百论,龙树▆▆▆▆▆▆▆▆▆,无着造瑜伽师地。

王子述图

法苑云:南方天子张璵撰只桓图经一百卷,第三子南方天▆▆▆▆▆▆▆▆▆门智炬王儿,北方天王子十六郎造五精舍记五百卷,各在本天▆▆▆▆▆▆▆▆▆▆▆未入藏矣。

高僧着述

宣律师造释迦谱八卷及方志二卷。慧立述慈恩传藏之,感疾後,彦琮笺为十卷。弘明集沙门僧佑魏兴和三年辛酉宝髻经,与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仲恳、邺城金华释义净三藏作金刚九喻颂,在论後,光扶大教。梁会稽嘉祥寺惠皎撰高僧传十四卷。释法济造高逸传。释法安列志节传。释宝明造游方。法安弟法进通撰论传。释道宣作续高僧传三十卷。大云寺圆辉造俱舍论疏六卷。贾曾侍郎请及怀远律师等请。道世宣律师弟造,住西明寺,字玄辉,着珠林一百卷。朝议大夫兰台李俨字仲思造,撰序,名法苑珠林。众经序三藏两表太宗许制盖闻二仪有像者,是三藏表谢。御答朕才谢珪璋,志惭传达,至於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深为鄙拙,劳师见谢,胡益厚颜。又高宗在东宫制序云:夫显扬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等。三藏启谢曰:闻七曜摛光,凭高天而散景;九河洒润,因厚地而通流。是知相资之美,处物既然,演法依人,理在无惑。伏惟太子殿下,发晖睿藻,再述天文,赞美大乘,庄严实相,珠回玉转,霞烂锦舒,将日月联华,与盛英而含韵。奘轻生多幸,沐浴殊私,不任佩荷。答曰:治素无才学,性不聪敏,内典诸文,殊未观览,所作序记,鄙拙尤多。忽得来书,褒扬赞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

慈恩碑文

高宗御制勑太尉公长孙无忌,以碑文宣示羣公。其辞曰:朕闻乾坤缔构之初,品物权舆之始,莫不载形厚土,藉覆穹苍等朝。臣等表谢,在第八卷内。

世称卓绝。

续高僧传云:襄州上凤林寺,梁朝有碑文,是庾信作,萧子云书,世称卓绝也。

碑从地踊

高僧闍那斯在本国时,见地裂,踊出一碑云:东土国名大隋,帝名坚意,立舍利塔。帝闻,君臣共喜,遣五十人来寻之。此僧即一人也,见隋帝大悦。

其碑高大。

续高僧弘智尊写八部般若,用崇屺岵之恩,造碑一所,高二丈四尺,於至相寺山外实德寺庄前。

信士着述二帝之作

慈恩传云:三藏译经论,表请太宗制序。及高宗在春宫时,作二序,立碑安众经首。三藏表谢,高宗自御书碑文,飞帛为额,绝妙也。

陆澄续法

宋明帝勑中书侍郎陆澄撰续法论,目录序列,篇立次第,兼明众义,十六袟,一百三卷。澄博识洽闻,苞举羣籍。

迦叶碑文

宝林传云:大唐朝请大夫行尚书司门员外郎张文成撰。

内德三篇

广弘明云:门下典仪李师政着内德论三篇,言十力三乘,汲引劝善,二石有僧政虐,三王无佛年永,亡秦者胡亥,兴佛者汉明等。又王巾作僧传,号为僧史。郄景、张孝秀、陆睦各各造名僧传。

诸王着述

齐竟陵文宣王述三宝记赞梁晋安殿下纲上菩提树赞序武帝批答赞佛功德,极有三业之善;所言国美,不无绮语之过。

勑明幽显。

弘明集云:隋文帝勑秀才儒林郎侯白撰旌异传二十卷,叙感应事。祭酒徐周卿撰才命论二卷,明三世因果。翻经学士刘凭撰内外旁通比校数法一卷。斐野子撰高僧传十卷,文极省约。临川王义庆造宣验记,王琰造冥祥记,刘俊造寺记,释昙崇造京师寺记,王延秀造感应传,偘造搜神记,牟子有理惑论。齐巴陵王文宣庶子造千佛愿文、绣像颂、舍身序、释迦十弟子赞、西方九相法咏、叹德佛牙,各有赞,自写经九部。齐建元王常供观音有灵,着冥祥记十卷。西河王从弟安阳侯蒙逊,天才特拔,诸因独步,诵半亿偈,号为人中师子。王巨作新章序。比天大首领李无译不空??索,王隐为不拜王论序。琳公别传,弘福寺释法琮作,李怀琳作序。详夫太极元气之初,三皇尚匿;木星火帝之後,八卦爰兴等。汉武帝别国洞冥记,臣郭子横撰,四卷。又古今注,晋大傅崔豹字仲熊撰,七章。又内典博要,虞孝敬作。徵应传,祖名作。搜神录,陶元亮作。旌异记,侯君素作。法宝连璧,萧纲作。又太清中,虞孝敬者,学周内外,撰内典博要三十卷。该罗内外,条贯释门,诸有要事,备皆收录,颇同皇览,类花之流。又晋祭酒徐周卿撰通命论两卷。卿以文学之富,骁达玄儒,亦明三世因果。又泾阳学士刘凭撰内外旁通比校数法一卷。

○九流文字(二)(初明九流,二明文字)。

儒道九流

正理云:汉艺文志云:全身保国,凡有九流:一儒流,谓顺阴阳,陈教化,述唐虞之政,宗仲尼之道;二道流,谓守弱自卑,陈尧舜揖让之德,明南面为政之术,奉易之谦谦;三曰阴阳流,顺天历象,敬授民时;四法流,明赏勑法,助礼制也;五名流,谓正名列位,言顺事成;六墨流,清庙宗祀,养老施惠;七纵横流,受命使乎,专对权事;八杂流,兼儒墨之铨,含名法之训,知国大体,事无不贯;九农流,劝励耕桑,备陈食货。遵其道也,可以安庶品;行其事也,可以利国家。政道备矣,於民是矣。

九流九录

佛教九流,亦名九录一真诠。盖方等之中心,诸佛之要观,事无不统,理无不穷,其言巧妙,其义深远也。苞十山之奥行,总八藏之玄文,缘觉涉求,迷同泛海,声闻在听,恍若闚天,此华严之弘致也。裂见纲之宏宗,破邪军之要术,珠清浊水,药现深藂,迷乳之色既分,回天之醉俄醒,乐因克满,常果仍圆,斯涅盘之极旨。三兽混迹,一乘总辔,衣珠已现,髻宝仍传,十无上之冲观,四安乐之妙行,鉴多宝之所为,悟长者之本心,乃法华之会归。布此十如,实兹四绝,即色非色,离名无名,超超乎泛六度之舟,濔濔焉登三空之岸,谓般若之玄锋也。理之苞举,在此四焉。

二曰权旨

世雄方便之教,诱五浊之众,逗三乘之机,接疲侣而置化城,引穷子而持粪器。如来没後,迦叶集经,所谓四种阿含,八部譬喻,本生本事之旨,贯花散花之谈,王、宋之所分判,安、叡之所编录,为线为缘,散说部帙弥多。

三曰戒品。

代佛为师,训僧令范。亦如出必由户,济尅待舟,盖万善之梯基,五乘之脚足。或约时约处,随事随根,致有七聚别名,五篇殊旨。开遮之说既异,轻重之根靡同。天竺流行,乃分五部;中华传习,今有四焉。迦叶创其纲维,崛多分其条贯。教训正俗,既非礼不成;灭恶生善,亦非戒不克。佛在受持,爰因憍梵;灭後传授,实启波离。实三业之司辰,六根之御史也。

四曰禅门

三学,修心之纪也。能为得圣之因,最称尽漏之要。是以声闻系想,则水净心池;菩萨薰修,则花开意树。禅能发慧,佛有诚言。四等六通,憩禅林而始就;八除十入,依定窟而方成。智度论云:以禅定力,服智慧药,得其力已,遂化众生,复置世界於一毛,凝海水为五味。故曰:缘法察境,唯寂乃照。其斯谓欤?

五曰咒术

众生灭罪之训,毒害消伏之方,挫慢摧凶,救危起死,如禅提逐鬼,若先勑駈神,六字之除灾,七佛之护命,反常命道,因物成务,济世之术,孰若是乎?

六曰论部

摧邪立正,释滞开朦之义府也。良以代移正像,人变醨淳,直路难登,邪途易入。致令雪山采药,争收毒果;深水求珠,竞持瓦砾。故有通法声闻、传灯菩萨,折彼邪论,申此正经。鲸鲵既剪,五翳所以云亡;雰雾廓清,三光於焉遂朗。古录序云:至圣绳墨曰经,若有论义则易解。旃延以深了实谛,创犍度之文;诸圣以富洽名理,继婆沙之说。次则成实、毘昙,锋頴频发,考而详之,盖小乘英华也。至於建无畏幢,马鸣标其称首;然正法炬,龙树统其机源。百论破外以开述,中观袪内之偏执,十二玄门之精旨,摩诃衍义之宏深,兹大乘教之栋干也。

七曰注解。

就文现义,述而不作之俦。并立像以取形,即事而出理。若生、肇之注净名,支、陆之训般若,属词洒落,抗意标奇。昔仲尼既没,寄微言於荀、孟;大觉已逝,传法印於通人。高山仰旨,实开蒙滞。

八曰章疏。

举网提纲,拾遗补阙,通一部之文义,亦所以备遗忘也。大法初度,未遑解释,卫安、帛远,创肇玄章,自斯厥後,竞撝谈柄。至於凭敷大品,受亮涅盘,集镜毗昙,静林成实,何但询省意深,固亦义周文狭。犹丹青之写状,若水镜之图形,并悬诸日月,足称鐏俎矣。

九曰传记

释门记事之书。加班、马述作,陈、范修文,王隐之序晋仪,袁宏之着汉纪,斯并治民小术,动硕学之奇才;忠孝片善,摇史臣之芳翰。况三达易隐,八乘难思,卓朗擅其嘉声,法门播其清辩。帛祖既方诸嵇、阮,支、遁亦四彼王、何。高逸隐节之文,遁世游方之录,十科道世之士,五部利物之贤,美德形容,简素斯在。寻法王垂范,为苦轮之生,既病有万殊,故药非一准。致使谍盈天府,偈积龙宫。香象八亿,负初分而莫胜;罗汉五千,阅散花而靡遍。况乎数尘宝轴,点墨玄言,十地覩而未详,八恒观而不测。岂儒、道、名、法之类,然拟议其恒海之门乎?

初自梵王。

慈恩传云:文字始自劫初,梵王说五百万颂,旧云毗佉论,即声明论。帝释又略为十万颂,又北印土婆罗门都罗色波胒迦仙人又略为八千颂,又南印土婆罗门略为二千五百颂,并是西域文字音本,文字相助。复有记论一千颂,又有字体三万颂,字缘两本五千颂,又五百颂字体八界论八百颂,有十八啭音,二十啭声,复有二十四啭声。一切文字多用八啭,即体、业、具、为、从、属、依、呼等。

文字之理

法苑云:夫文字者,以神理无声,因言辞以写意;言辞无迹,缘文字以图音。故字为言谛,言为理筌,音义合符,不可偏失。是以文字应用,弥纶宇宙。然迹系翰墨,而理契乎神。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梵,其书也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梵佉卢居天竺,苍颉中夏梵天,取梵大苍颉,方於鸟迹,共有其六十四书,如经明。

真丹初兴

正理云:天皇九纪之前,书契未作;大昊六爻之後,文字乃兴。自尔以来,渐弘载籍。前贤往圣,皆着典坟;揖让干戈,备陈篆册。所以左史右史,记事记言,直笔直书,无矫无妄,书史作矣。

郭迻重述

经音类决序云:昔轩辕黄帝初召苍颉,始制文字。盖依类鸟迹,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即谓之字;着於竹帛,故谓之书。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以六书:一曰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也;二曰像形,画成其物,随体日月是;三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四会意,此类合谊,指挥武字是;五转注,考老是;六假借,本无其字,如令长是。自秦後有八体:一大篆,二小篆,三尅符,四虫书,五摹印,六署书,七爻书,八隶书。又先贤造字,案说文有一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又诸佛经,其字更多,就梵音翻译时借声而作也。约部类有二百五十九部。

诸贤着述

王俭七志四部书目言文字者,凡二十九部,九十九卷。字书千卷纂文三卷三苍三卷三篇。李斯造上篇,司马相如、杨雄造中篇,贾鲂作下篇。苍颉训诂二卷。杜林作。三苍训诂三卷。张揖作。右三家解今一卷埤仓二卷。张揖撰。广苍二卷。合楚恭撰。说文十五卷。许慎作。古今诂训三卷。张揖作。杂字一卷。周殷作。错题字叙一卷。张揖作。古今奇字二卷。郭训作。字属篇一卷。贾叔作。诏字定古文官书一卷。黄门郎吕宏作。杂字解诂四卷。周成作。又作解字要一卷字指篇一卷。郭训作。钞上杂字二卷。周成作。字林七卷。吕忱作。杂字音七卷。王延作。又作文字要一卷说文音隐四卷要用字花一卷。葛洪作。声韵十卷。李登作。韵集十卷。吕静作。字指二卷。李彤作。四字同音一卷文章音韵三卷告幼文二卷。颜延之作。篆书周宣王太作,史籀作,後为今隶书等。

声明文字

西域记云:遂古之初,文字繁广。时经劫坏,世界空虚。长寿诸天,降灵道俗。由是之故,文籍生焉。自时厥後,其源泛滥。梵王天帝,作则随时。异道诸仙,各制文字。人相祖述,竞习所传。学者虚功,难用寻究。命寿百岁之时,有波你尼仙人,志学博物,愍时浇薄,欲制浮伪,删定繁猥。游方问道,天遂助焉。乃作千颂,三十二言。一颂总括文字,乃上於王。王令习之,通者赏千金钱。

天竺之源

释迦氏谱云:自鸟迹、科斗、篆隶、六书、八体、史籀、程邈、二苍、三雅、许慎、说文、字林、字统,本乎九千○○梵书二十八部、六十二种、十四音等。

金字瑠璃。

宝楼阁经云:宝楼地○空现瑠璃,上有金字书。此真言也。

结空成字

甄正论云:灵宝曰:云彩霞光,结空成字;烟晖雾液,聚之於气。为文芒垂八角,字方一丈,海○之论,蜗角之虚。

其字皆现。

十住论云:佛发指文中,皆有德字、安字、喜字文相,现玉扆文采。

文字无尽

法集六云:文字者,义无尽相。又不空罥索文字,以青瑠璃朱书在金叶。又欲见大龙,赤铜叶上镂写金色文字,加持白蜜一百八遍,浓涂字上,即得见也。言辞清巧等。

字义炳然。

上生经云: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其身舍利,乃至身圆光中,有首楞严三昧般若波罗密,字义炳然。

藉义如荐。

音义云:藉,茨夜反。案:说文云:藉,犹荐也。释名云:所荐藉,若云籍。祥易反,簿也。长一尺二寸。竹牒记人之年、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得入传者,何也?凡传者,以木为之,长一尺五寸,书符信於上。又一版封之以御史印章,所为期信,如今之过所简牒也。编也,有所别也。牍,以木作也。礼,栉也,编之如栉齿相次。又名也,署也,书之於上。椠,断木为之,长三尺。七艳反,又七廉反,才敢反,三呼也。

○名利(三)

名誉利养

戒经云: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者,盖因持戒等。

名称高远

维摩经云:名称高远,逾於须弥。名有高不远,远不高。至今所闻艺士,如鲁班僧繇佛,即高而复远,遍大千,尽未来世等。

往昔多贪

万行首楞严经云:弥勒於灯明佛时,曾为比丘,心贪名利。佛令我作心识观,令除遗之。

提婆获利

杂阿含云:阿闍世王与五车食,日与五百。比丘见白佛,佛曰:此人自坏,亦复坏他。芭蕉生果死,卢竹实亦然,駏驴受胎死,士以贪自丧。

名利无厌

法华经云: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贪着利养故,号之为求名。

霜雹梵行。

庄严论云:有比丘说法,获大名利,同梵行者谤之。弟子闻已,白师曰:命彼人来,与其所有之物。弟子曰:此人是怨,何以与物?曰:此人能遮我霜雹,坏福田,种名利也。

名利之患

杂宝藏经云:利养名誉破戒皮,定肉智骨善心髓。

名利难解

般若论云:名利如毛绳缚人,破皮断骨,终不能解也。

二、醉之本

庄严论云:一、贪色财,二、他称赞,此二能醉心。

杀子截鼻

百喻云:有婆罗门为利养故,抱自七岁小儿,告众人曰:此子却後七日当死也。为显智能,七日後当自杀子。又云:有人妻美鼻陋,见好鼻者,截来手安自妻面上去,自妻鼻既不相着,虚受其苦。如爱名利,学他有德,转自丑也。又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名遂身退,财多害身。

不诵外书

四分律云:六羣比丘为求名利,诵外道书、安宅吉凶符、书咒、枝节咒,刹利知人生死,学诸音声,佛不许作,皆是邪命。

○书檄(四)

书目之源

正理云:汲塚漆书,孔壁残经,六书七籍,百氏九流,凡有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五百九十六家,三十六种,出汉艺文志。乐章别有三千三十八卷,只孝经依搜神记五十九卷,论语记诸善言,毛诗讽谏,尚书诏策,周易吉凶,三礼尊卑,三传,战国山海丘陵,三史,古今三苍文字,乃至文德御书,四万四千五百余卷。哀江南赋云:梁元帝手烧十四万卷书,韩非、老子、墨子、庄周、管仲、孟轲、平仲、大戴、小戴、大冠、小冠、二马、两班、玄晏、抱朴、蔡邕、刘向、孙盛、王充、阮氏七录,王家四部。又刘杳、顾协等一十八人,於花林苑中纂要语七百二十卷,名遍略。又有寿光苑二百卷,要录六十卷,类苑一百二十卷。

惠印之源

惠印三昧经序云:王僧孺为建安殿下迷此经来意,皆书比为违和。时南海郡河规,以岁协洽,律月黄锺,天鉴十四年二月十三日,采药於豫章胡翼山,见一长者,面青徒跣,年九十采,鬓长五寸,髭长三寸,耳至肩眉长三寸,手爪黄色,毛长二三寸,语清响,唇甚赤,着赭布帔,手执此经,写以流黄,轴用淳漆,投之於规,令与建安殿下,兼言姓字,令其说斋,如不会意。及仪下,问定林寺副公,公戒行精苦,悟解无为。

支道林书

不拜王论云:桓玄大尉书曰:楚庄周诣鲁哀公曰:孔子博徒三千,学天文者戴员冠,攻地理者乘方屦。周请试之,唯孔子一人。此意当欲沙汰无道业僧。即支道林发此意。

如铁石榴

根本律云:目连问长者子曰:读何书?曰:韦陀。目连曰:此书如铁石榴,用功不少,食无用处。

读诵通利

报恩经云:天受出家,常怀嫉妬,虽读诵方等经六万香象,不免无间地狱苦报。

诈将书来

本行经云:菩萨将成道时,魔王诈作书,言太子已死,令使送来与净饭王。又与佛天受,夺住其位,杀释种等。佛寻知,令使报父王。

经书诈作

西域记云:有二国共战不息,民困兵疲,王遂诈作经书,藏在山树後,称梦得,令取之,看再战尅胜。

印土书来

慈恩传云:戒贤上足智光令法长寄书,兼白[叠*毛]二张法师,亦寄廻书法物等。

书令罢道

姚主与罗什令僧迁、恒标罢道佐治,曰:独善之美,不如兼济之功;自守之节,未若极物之大。严子颉颃於光武,君平傲岸於蜀肆,周党辞禄汉朝,杜微称聋於诸葛。此皆尚偏耿介之士,什发书方免也。

造论借书

琳公欲造辩正论,时发书於房玄龄相公借子史,有书许借在传。蔡国公杜如晦亦有书答等。又众贤临终,致书天亲,责躬谢咎。

傅大士书

正惠白国主菩萨:今修下、中、上善,希能受持。上善略以虚怀为本,不着为宗,忘相为因,涅盘为果;中善以修身为本,治国为宗,天上人间,果报安乐;下善以养护众。梁武延之居锺山定林寺。

拓跋献书

广弘明集云:魏拓跋珪与朗公书:素二十端,白毡五十领,银鉢二口。晋天子司马昌明书:五色珠像一躯,明光锦五十疋,象牙箪二领,金鉢五枚。秦符坚:紫金数斤,青绫三十疋,奴子三人。燕天子慕容垂:绢一百疋,袈裟三领,绵五十斤。南燕慕容德:绢一百疋,并假东齐王,兼奉高、山庄二县,割属朗公。秦天子姚兴:宝台一区,金浮图二级,经一部。皆有书上朗公也。

檄魔露布

竺道爽为檄魔文及太山文为於受杀祭无福苍生智静檄魔文露布

昙迁。儒宗

高僧昙迁每言大小两雅,当时之讽刺;左右二史,君王之事言。礼序人伦,乐移风俗,无非耳目之翫也,其势亦可知之。未若李庄论大道,易辩阴阳,可以悟幽微,可以怡情性,并佛教节次也。

诗书难纪

法苑云:九河流迹,策蕴灵丘;四彻中绳,书藏羣玉。亦有青丘紫府,三皇刻石之文;绿检黄绳,六甲灵飞之字。哀江南云:茂陵书三十卷梁简文撰。长春义一百卷照明三卷诸王传三十卷谢客经三卷玉简五十卷明符三十卷马槊谱一卷碁品五卷又董卓移居,载二十余车书,值雨所损,百无一存。

○能书(五)

六十四、书

瑞应经云:太子就师学书,师见太子,不觉自拜。太子曰:世有六十四书,欲以何书相教?师曰:不及。又本行经云:太子与诸释童子鬬书。太子能书,疾书,解多书。

能书尽妙。

辩正云:梁中庶子、西平安北将军刘遵,芝叶银鈎之妙,堪悬帐中;龟文鸟足之奇,信安台上。

买江之碑

续高僧传云:顗禅师买江曲千里为放生池,勑国子祭酒徐孝克为文,立碑於江滨,其辞悲楚,览者不觉下泪。炀帝至江表,梦智者言及遗奇,帝自制碑文,立於江表。

惠林作论

弘明集云:何承天与宗炳书论白黑,惠作论,众摈得免。思益梵天云:外道书有十八种类。

善书之妙

慈恩传云:显庆元年,高宗亲书慈恩碑,兼作文,寺额飞帛,三品已上表乞摸打,勑许。三藏表谢云:自结绳息用,文字代兴,二篆既形,楷草势异,悬针垂露,云气偃波,铭石章程,八分行狎,古人互有短长,不能兼美等。

子云:不加。

正理云:陈吏部尚书、廷尉卿毛喜,志节高峻,仁厚兼隆,书逼二王,学侔三贾。自运写维摩经,梁世子云不能加。

书之金叶

大般若云:以其言金叶上消青璢璃汁,书般若经,香花供养。

灵宝之书

辩正云:禹治水至汶德山,见神人谓曰:劳君乎?禹知是神,再拜请诲,曰:我有灵宝五符,可役鬼龙,事毕藏之。禹功天下毕,藏洞庭山。至吴王阖闾龙威丈人得之,问孔子,子知之,说非赤雀衔来。

古之善书

三藏表云:汉元称善书史,魏武工於草行,锺繇闲於三体,王仲妙於八分,刘[邱-丘+石]、张弘发誉於飞帛,伯英、○子之流名於草圣,该古贤之众体,尽先哲之多能。谢高宗书表也。

太子书版

瑞应经云:太子将欲就学,将好牛头栴檀作书板,用七宝庄严,四掾以天种种殊妙香涂其背,执至师所。

三万八千

法苑云:有过去佛说毘尼书,有三万八千种,百亿四天下,同此方书者,最为第一。

西国汉碑

王玄策传:贞观十九年二月十一日,於菩提树西,勑使立碑,典司门令魏才书,朝散大夫行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为副使,前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

○诗颂(六)

诗名体义

婆沙论二十六云:诗名何义?答:谓如理转变语业,及所依巧便智。此中诗者,非所述咏,但是所有能成咏法。如理语业,显所起果,即是色蕴。所依巧便智,显能起因,即是四蕴。如是五蕴,为诗自性。问:於诸文颂,何者是诗?有作是说:佛语非诗,余语是诗。有说:内教非诗,外教是诗。如是说文义相称,能引义利名诗。诗谓翻此世间之颂。

净师善文

寄归云义净三藏师善遇能文,时齐朝二月十五日,法俗游神通寺,齐王文学之士如林,见志公影,请赋诗於壁。遇为首唱,执笔於壁,其诗便就,不加其点。诸秀士曰:西施显貌,嫫母岂敢骋容。诗曰:上圣先茂列,英声畅辽海。空谷自栖迟,荣命谁相待。万古山川旷,千年人代改。不见了无生,惟有丹青在。

龙树作诗

西域记云:戒日王好诗,龙树为王作诗,王甚重之。王出勑,有好诗者令进,得一百夹东印。土月观大士作歌诗,令人赞咏。又杜得迦王亦然。又龙树传云:菩萨作诗与东土王,多述三宝,劝行十善。诗在传多也。

净业孝思

弘明集云:梁武有净业赋、孝思诗云:慈如巨海,孝若涓尘。造志敬寺、追远寺。刘镇感醴泉,竈下生长沙。临湘父未葬,延火至抱丘不烧。盛彦开母目,邢渠生父齿。

才难圣高

弘明云:才不难即贤不贵,愚不笑则贤不高。远声见陋於近耳,孰能忘味於闻韶。

支遁才逸

广弘明云:支遁赞佛诗八首,咏怀两首,惠远念佛赞,晋王、齐王、梁武有述三教诗,昭明善法寺有诗,在传不录。

法度绝婚

高僧传云:僧度未出家时,先问杨氏女苕华花,有文笔,有相绝诗各五首,云大道自无穷,天地长且久等。

义净杂言

求法传云:义净三藏至西土,有杂言诗云:游愁赤县远,丹思抽。鹫岭寒风駃,龙河激水流。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年光秋更秋。得上只山敬佛诚难遇,况复持经受法往神州。

临终之作

续高僧颐法师诗曰: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安心自有处,求人无有人。

道会归蜀

高僧道会与长安诸德别诗云:去住俱为客,分悲损性情。共作无期别,时能访死生。闻者堕泪。

琳公上颂

正理云:唐武德元年,命僧道四十九人,於太极殿七日行道。散席之日,设千僧斋。琳以释道二教同处,宣扬颂曰:缅寻旷古,逖听元皇。同时作训,用智垂芳。等二十韵。又上绣像颂云:於烁上帝,天策我君。乃神乃圣,允武允文。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祯符辉焕,美气氤氲。光宅天下,攸序彝伦。十二韵。

诗伸恶意

别传云:禁内时,雍州司公毛明与琳公诗云:冶长倦缧絏,韩安叹死灰。始验山中木,方知贵不材。琳公回诗云:叔夜嗟幽愤,陈思苦责躬。在余今失候,枉与古人同。草深难见日,松逈易来风。因思得意者,谁复免穷通。又言志云:草命如悬露,轻生类转蓬。所愁明夜月,难更与人同。又被谪与诸僧别云:仆秉屈原操,不贪渔父篇。问言蓬转者,答道直如弦。又有屈原辞等。

山翁之篇

正理云:有无名野老咏怀云:元叔世位早,长卿官情寡。二项且营田,三钱聊饮马。悬峯白云上,桂月青山下。忠心欲有言,未得亡言者。

息贪心颂

婆沙三十四云:趣求诸欲人,常起於希望。所欲若称遂,心便大欢喜。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王悟曰:儒童贤寂静,能益诸世间。有智能遍知,贪爱生众苦。有智言应作,不作不应言。智者应遍知,有言无作者。又天河素罗回施颂阿含云:舍利弟子善和罗,作善讽诵令影胜。大王象马不行

○儒墨(七)

儒墨可尚

辩正云:儒也,在乎家居理治,长幼顺序,不骄不乱,尽忠尽孝,大则配天地,小则正身节用,绝政闺门之内,流恩仆隶之下。

墨翟。耿恭。

破邪论云:传弈曰:牺、农、轩、顼,治合李、老之风;虞、夏、汤、姬,政符周、孔之教。虽即圣有先後,道德不别,若有沿革,治术尚同。窃闻八十老父,击壤而歌;十五少童,鼓腹为乐。耕能让畔,路不拾遗,孝子承家,忠臣满国。然君王有难,则殉命以报雠;父母有痾,则终身以侍侧。岂非曾参、闵子之友,庠序成林;墨翟、耿恭之俦,相来羽翊?

○志学(八)

学有所处

虞置上庠,夏开西序。殷称硕学,周设东郊。阙里聚徒,华阴立市。石渠黉堂,阐堂

稽古从师

正理:学无稽古,困在师心。不能择善固迷,已而乃守株待兔,学之远也。

潜名改服

俱舍云:世亲欲学婆沙,恐有宗忌惮,改迹易服更多。时经四载,屡以自宗,频破他部。

重古轻今

破邪云:俗儒好长古而短今,言儒则谈前而薄後,不非古之虚美,责今之实论,信久远之伪辞,忽近今之实事,不知指马之要,而竞儒墨之谈,膏肓之病,故难治矣。

炳烛之学

说苑曰: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曰:何不炳烛乎,臣闻少而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学,如炳烛之光,孰与昧行,平公曰:善哉。又论衡曰:手中无钱,而之市决货,货主必不与也,夫胸中无学,亦犹手中无钱。

学问之大

孙卿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闻先王之道,不知学问之大。君子之学,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支,形乎动静;小人学,出乎口,入乎耳。

僧范府库

法苑云:齐邺城大觉寺,姓李,平乡人。善解羣书,时称府库。常讲华严十地,感雁来听。

绝学无为

永嘉云: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又老子云:圣人学人所不能学,人学智诈,圣人学自然,人学治世,圣人学治身守道。又曰:日损

视内撮囊

庄子曰:人而不学,谓之视内;学而不行,命之曰撮囊。

得金弃野

列女传曰:河南乐羊子,尝行道,得遗金,还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活其身,污其行乎,羊子惭,弃金於野,勤学。

三学听之

文子曰:上学神听,中学心,下耳。

法琮嗜学

传云:禀气星辰,体道乘羊之岁;资灵海岳,育德舞象之年。志等澄兰,誓摧邪而纳虑;器均安远,弘正教以为心。至若持线金章,贯花玉叠,妙穷宗致,曲尽幽微。然而听览之余,游情子史,综括黄老,包吞儒墨。每以琳公雅作,分散者多,询诸耆旧,勒成三卷,目别传焉。

○纸素(九)

叶纸素皮

瑜伽云:或以素纸,用写经书,读诵受持,及叶板竹简等,书写流通,令法不灭,印土多用贝多树叶也。

皮以代纸

般若论云:有王求法,即施鹿王,十二年中,了不可得。有婆罗门言:如能以血为墨,以皮代纸,以骨为笔说。王闻欢喜,为重法故,依言为之。

纸笔奉施

四法经云:所为财法纸笔,施於法师,发善心赞叹。

纸五十幅

高僧传云:异士贾逸,隋仁寿中惠暠法师,逸与纸五十幅,曰:因此免矣。後暠果被人连累禁勘,纸尽而免。逸之先知异也。

前佛经异

法苑云:迦叶佛时,震旦一人书大毘尼及修多罗藏,用金银作纸而书。

笔代削木

甄正论云:紫笔者,紫毫毛也。彤笔,管赤,或用朱。丹笔,化笔,麟角管笔,戴笔,簪笔。笔耕,始於蒙恬,用翰天,鷄毛羽後,兔毛前,用削木或竹为椠为笔,或为之觚。椠即牍类,礼即鳞次也。百鼠须笔。

笔用牛毛

童子问:经云:当用牛毛为笔。金笔:释迦谱:太子七岁诣师,手执金笔。

譬用铁杵。

正法念经云:譬如尽人用铁杵为笔,尽麤恶事,唯成地狱。

笔长三尺。

高僧敬脱,善书大字,笔长三尺,其麤如人臂,乞书者一字而已。东都门额皆脱书之,一赋笔就,更不修饰也。

育王画笔

善见律三云:育王欲画菩提树与师子州王,王自执笔画,磨雄黄石,画其南枝,九画生根,一画断入金盆,现神通而去。昙延掷笔造般若涅盘疏讫,曰:若契理者,笔於空住,山神接住。至今中条山有掷笔峯在焉。又白笔,古珥笔,遗制:腰带剑,首珥笔,亦君子有文武之备焉。问:何以有文字便合有笔?至蒙恬,曰:蒙恬造秦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副,所谓苍毫彤笔,用朱漆其管,史臣用表赤心记事。又说文云: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律,燕谓之弗。又韩诗外传云:周舍为赵简子侍臣,墨笔操牍,常在君後,伺其君过书之。又[王*笔],青白玉管之笔,天所授者。

尽地种墨

法华经云:以三千地磨以为墨,尽地种墨。

墨盗佛灯

正法念经云:不得盗佛灯烟以为其墨,以自利故。

和之香汁。

正理云:魏安丰王延明,以香汁和墨写华严经。

○医药(十)(杂药有七百四十种)

医仙之名

道地云:古之医仙者,除恐、长耳、灰掌、养言、长有、急教、多髯、天长、盖大首、退转、憔悴、太白、最尊、路面、调牛、歧伯、医伯、扁鹊。又云:动摇、和鬬、铃鸣、月氏、英子、箧藏、善觉、调护、目金、秃枭、雷鸣、法财、稚弟、端正、辞约、黄金、言谈、小儿、迦叶、奉慢,皆仙名也。

耆域医师

耆域经云:奈女端正,七国王争,唯萍沙王得之而生域。手持针药囊,生善医也。有小儿卖薪,得药树枝,见人五藏有女子死。域问曰:因何?曰:头痛死。以木示之,见脑中有虫,大小相生,食脑髓尽死。域为开脑取虫,三药覆之,七日重活,女愿为婢。域退之,得金钱伍佰,以报恩与师。又有人习武,造一木驾,高七尺,学蹁马,囚失而死。域以木示之,见肝翻却气绝。域开腹正肝,三药封之,三日活,愿为奴。退之请金钱伍佰,报恩於母。又温室浴经云:奈女之子,名曰只域,善治众病,死者更生,丧车却还,名闻十方。

君臣皆愈。

杂事律二十一云:嗢逝尼国猛光大王,患无睡之疾,而自思惟:今婴此病,日觉有增,欲设何方,令得瘳愈?可召国内医,医来亦多杀。遂作书请只域。萍沙王极忧,命子告曰:彼王多嗔,书欲相召,如何?域曰:不能自护。何曰:医请行,无虑。只域至,王曰:何药疗我?域曰:此药难得,或远或近,从我五愿,王病即愈。曰:何出入不障昏晓,宫禁不障乘象出入,药至尽服。王曰:以域年幼,五愿皆许。域至後宫,见王国母,间而问之:王自何得?我欲医之。母曰:我因昼寝,梦与人通,觉已,见一蟇极大,从身而下,因是有王。域以醍醐与药煎之,水同,令王顿服,便睡。半夜,觉有苏香恶吐,王怒,欲杀域已,走乘象而出。王令鸟飞乘苇山大象逐之,至庵罗林山,趁及域,乃取山果,自食其半,与鸟飞食毕,吐泻不前。三日,旧患癞病亦愈。却迥见王,王疾亦愈,甚大欢喜,乃至寄书及异物谢。萍沙王与域

喻善获报

百喻经云:有王召医得愈,王遂私令人至医家乡中,与造宅舍,牛伴羊羣,奴婢金银,令无所少。便令医师空归,其心恨恨。至家将近,见牛羊等,问曰:谁有?答曰:医师者至。具见宅舍、金银、奴婢,大喜,喻造善获报。

医父为子

法华经云:有大良医,善知方药。有诸子等,若十二十,饮他毒药,父诳称死,方服妙药。如不修行,佛灭留法。又云:若修医道,顺方治病,更增他疾,或复致死。若自有病,无人救疗,设服良药,而复增剧等。

医目泪药

庄严论云:汉地王子患目,有外国商人来,王问:彼国有医人否?曰:有。竺叉尸罗国有僧瞿沙,王令子去。太子至,僧集人众,将十二因缘经说之,众皆雨泪,以椀盛之洗眼,王子眼却覩光明。

目连上天

入大乘论云:佛小有疾,只域已死,生忉利天。目连自往,见只域在欢喜园,与天女同车游戏。见目连,以手小礼,不及下车。目连以神力制之令住,曰:佛有小疾。曰:食酥。

医腰目出

百喻云:有人腰偻求医,乃以酥涂,用板压直,目出不止。如人修福,广作营辨,福未成而过已多。

医不应学

正法念经云:比丘不应学治病,以药多杀虫生贪故,为令食肥腻新肉,命类为药。

贫富不同

戏乐王经云:良医处方,随福有异,贫者单方,富者贵药,服令奏乐,各不同也。

怨不令医

大集经云:有人患目,令怨医之,被以毕鉢,未点,求不可也。

劈腹观病

智论云:阿育王病,口中粪出。王大夫人勑国内有此病者,令集与药。有患者来,与王病同。夫人命入,令劈其腹,见有一虫,安盆与药,皆不能死。後与葱,乃死。遂与王葱,其疾遂愈。王後与夫人摄朝之愿,乃至取太子目也。

倒生取衣

付法传云:罽胒吒王妃产子倒生,苦莫可忍,医为解其胎衣,方可生也。

王子大愿

异相云:有国王子,发弘誓愿,救一切病苦众生,我手触彼身,其疾皆愈。後如其愿,乃知宿命,至於身终,焚身为灰,骨及士皆能愈病。

医术谤佛

智论云:天受印足为千轮文,乃疮痛不可止,欲死。阿难告佛,佛至,手摩即愈。天受曰:净饭王子不唯作佛,若修医道可活矣。佛曰:观汝与罗睺等无有异。

闻香愈疾

续高僧传:灌顶禅师在国清寺山下,有病者来告,师以烧檀香持法华经,病者远闻香愈。

张资投线

高僧传:吕光有中书监张资,文翰温雅,光甚重之。资病,有外国道士罗叉云能愈之。罗什知疾不可愈,遂令取五色线来,什咒之,烧灰投水,却成其线,即死。果然成线,如言而死。

医无返覆

四分律云:佛示患小疾,令只域医之。取忧鉢罗花三把,药薰咒之,令就请佛嗅一把十遍。第三至九饮水,只域忘言。佛知,自饮少爱水,寻愈。天、龙、人、王、四众、八部,皆来问疾。提婆达多诣域索药,欲看似佛,皆来问疾。只域曰:汝不消此药。曰:不与我药,当断汝命。遂与服已,身力不在,病增身痛,医莫能愈。乃念佛,佛知,以大慈悲,举网鞔手触之,寻愈。天受曰:佛解医道。佛曰:我因中为王,名一切施。曾为病人二十九日割身肉与血服之,病差。临出宫门,自伤足指,曰:王极恶,门下伤人足指,不感其恩,即今汝也。至今亦不感吾恩也。

萍沙下血

四分律云:萍沙王下部流血,宫人等笑王。由如女人,常有月水,王令只域医之。域以铁槽盛满药水,令王卧之。如睡,域乃取疮涂药,生肉如旧。又以咒水喷王,令觉愈之,大与珍宝。王极欢喜,号医王也。

安乐无显。

杂事律二十五:有比丘患癕,医与药破宿。又未来有药,於无人处安得?有少年比丘,於显露处安,招俗讥嫌。佛言:不应於显,当於无人处得安乐。

药王药上

万行首楞严经云:昆季为世良医,当尝此界草木金石,凡有十万八千,冷热有毒无毒等。又云:有大药王,用涂大鼓之时,箭刀剑毒皆愈。

那提神妙。

十位经云:有药名那提,若人服者,心神悦豫,自然濡满,息淫怒痴,无复众病,快得安乐。

忍辱为药

报恩经三云:忍辱太子为父王病,问六大臣:如何有药?大臣曰:欲候思之。此六大臣多行谄诈,共相谓曰:忍辱为君,我等无活,当可去之。告太子曰:有药难得,当复奈何?曰:是何药也?曰:须从生不嗔人眼睛骨髓。太子曰:此药难得,惟吾是也。遂出眼与髓,王服病愈。

服饵长生

续高僧传云:普明禅师在五台山习禅,愿见文殊,空中有声曰:且服松脂为长生药,後能飞腾见菩萨也。

施药立号

观药王药上经云:晋有兄弟二人,施药与僧,愿求佛果,因立号。

咒药有灵

不空云:以此咒药,或服或持,入水履火,乘空驾云,山地不障,飞空如神。

施僧无病

智论云:薄拘罗施药与僧,得五不死报,寿一百六十岁。

怨闻欢喜。

不空罥索云:受持咒者,以药涂钟鼓、蠡贝、高幢,令咒之,怨家蒙喜,不生恶心也。

西国药殊

寄归传云:人参、茯苓、当归,远至乌头、附子、麻黄、细辛等,西国所无。东印土出阿摩勒或诃利勒,北出郁金,西出阿魏,南出龙脑。荳蔻出土火罗。丁香出崛伦国。凤驎州出返魂香。

点金之药

华严经云:有药名阿侘罗,一两能变千两铜为金。有药名安善那,涂目隐身,令人不见等。

不报致怨

法苑五十九云:佛晋曾为医师,有长者子病,三请医之,病较不报。医又病,命之。师怒相欺,遂与药令死。世为怨也。

令寻非药。

四分律云:耆婆童子於得叉尸罗国阿提利字宾迦罗大医师所,学医七年。欲归,令寻不堪为药者,永日空回。曰:无。师曰:已成人中第一。

子名大药。

律:满财城有长者生子,其母多病,子聪明多智,因生其子。病愈,母号为大药。又四分律:阿育王於四城门外,安大药藏,给施一切,利益病者。

食陈弃药

本生心地观经五云:比丘食陈弃药,意为除贪,愈食煎育者,生知足心,有十利益:一、求不恼人。二、成不净观。三、不贪珍味。四、财物知足。五、不近凡夫,近善友。六、不嫌弃药,麤食亦得解脱。七、易求。八、速除烦恼。九、能疗生死一切重病。十、能顺佛教,福智圆满。

扁鹊易心

列子曰: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鹊治之。寻愈,曰:二公之疾,自外之腑,药石愈之。今公各有与身偕老之疾也,难以愈乎?二人曰:请闻其验。鹊以药醉二人,换其心。二人醒,互归,妻妾不相认,争之。鹊为明其所以,意为均,其情性强弱等。

华佗割肠

孟子曰:魏世华佗,能割肠易胃,洗五藏,天下治,自有不可思议者,信不可思议事也。

见心之医。

列子云:龙叔子为文摰子曰:学术微矣,君也,吾有疾,见世与众俱倒,称赏不能劝,刑罚不能威,事君御家,皆不能矣,曰:疾奚方能已,曰:汝回之,见其心,六孔通,一不流也,曰:隣圣人哉,此非疾也,圣七孔俱通,非浅术治也。

季梁之疾

列子云:杨朱之友季梁,疾七日而渐。子求医,梁请朱歌以晓子不肖三医: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疾,梁曰:初众医,次神未圣。梁疾自愈也。

○术数(十一)

本起因缘

大集经云:娑迦罗龙问殊致罗婆菩萨星本因缘曰:此贤劫初,有天子名大三摩多,端正少双,才智聪明,不乐欲染。夫人欲盛,遂与驴合。後因产子,而乃驴唇,毛身澁駮,弃之於野。有罗刹女将去,空居养之。後长成於雪山中,六万岁翘足修行,诸天敬之。仙乃从天乞愿,令似往古,为星辰行度所主,益其天下。天遂许之,为二十八宿五星等,以定吉凶,各有所主。

所祭法物

又大集云:昴如剃刀,祭用酪,毕鹿肉,觜根果,参用醍醐,并[米*元]米元,萧豆,苏煑互花,房酒肉,心粳米粥,尾根果,箕皮汁,斗粳米,花蜜,牛醍醐,女飞禽肉,虚乌豆斗,危粳米粥,室肉血,壁肉,奎酪,娄大麦肉,胃粳米,乌麻枣,所嘱生人,各别性行等,或有点寄处所不同。

算数之术

本行经云:太子与百释童子捔算不及,太子令五百齐唱,计数无差,分毫不杂,伏之。

刚柔杀活

七佛神咒经云:建生牙,除代谢,满神受供,平阳气凝澍,定恶气不行,执阴气偏多,破阴阳交危,天开地闭成阳足,牧阳气行,开阴阳,出闭塞也。

花面多能。

花面经云:有外道弟子名曰花面,听声察色,智慧聪明,善解天文,身如金色,曾供养罗汉四人,所感如是。

道辩七曜

续高僧道辩,齐人,住灵岩寺。後至襄阳,遇袁山松,博览经诰,时号儒宗。闻辩学广,故来寻造,以杨子太玄、王弼易道示之。辩曰:王、杨道术,未足研寻,可赐愚者,无闻智人。吾曾於裕法师学七曜,道安亦善此术,有素女经本否?有僧与之言,事如圣。後知襄阳有大水,果如其言。

习学邪艺

出曜经云:若习外道异学,诗书咒术,镇压求觅,好日良时,有目之士,不当修学。

算计之能

高僧传云:信州刺史綦母怀文,常敬重勒那梵僧。那少与语,有蕃客蠕蠕那甚亲密,文不悦曰:弟子善人,不蒙见顾。曰:君不如此。文曰:余善算,望山临水,悬测高深,围圌踏窖,不舛升合。那笑而言曰:此小儿戏尔。今算庭前枣树,其子多少?文曰:此不可知。那指蠕蠕:此能知之。文不愤曰:立契证。赌马与之。寺僧咸来,文曰:必能知多少,成与虫。蠕蠕腰下取一皮袋子,有一物似小秤,穿五色线,线别贯珠,以量树上下,拍头而喜,数已知也。令人打落,其数不差,被赌却。文马信而伏之。

知王受厄

根本杂事二十二猛光王夜入淫女舍,欲杀於王。有婢告之,王走於厕。道中出,有婆罗门占星为妻,曰:王今受厄。妻曰:国家之事,君慎勿言。曰:我忧君也。斯须又曰:免矣。王皆耳闻。既脱难入内,勑杀淫女,命婢使婆罗门为国师,有占星之能。

方术之士

正理云:吴王召其术士,有甘始,甘陵人。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郄俭。始能行气道引,慈能房中术,俭善辟榖,悉号三百岁。王恐惑众,皆禁而▆▆。

算叶知数

本行经云:阿难入城,见路边树下有诸外道。阿难被问曰:汝既多闻,树上叶还多少?难曰:若干。言讫而过。外道等摘去百叶,廻来又问,曰:数少一百。外道皆笑信之。

星▆▆▆

▆▆云角、元氏,韩、郑。房、心,宋。尾、箕,燕。胃、卯、毕,赵。牛、女、斗,吴、越。▆危,齐。室、壁,卫。奎、娄,鲁。觜、参,魏。井、鬼,秦。柳、星、张,周。翼、轸,楚。

○占卜(十二)

轮相之卜

占察经云:欲知吉凶,当作相为轮,不得如俗,恐染邪命。轮相者,长一寸,四楞,两头尖,书善恶字,或尅或书。欲卜,先志心念十方佛,归依三宝,焚香掷之,有验。

▆▆亦开。

童子问:经云:或使童子手执刀、镜、水、灯等,须受八戒,三日断食,志心诵咒,即见吉凶。

违意旋风

报应经云:有鬼白目连曰:我常有旋风,不得随意东西。尊者曰:汝前生卖卜惑人,感此也。

济时之急

高僧灵佑俭年乏食,遂造卜经一卷,令占之,取价曰升米,以为恒调。人丙米多,遂达有年。後弃之,亦权道也。

昙迁辩卦

高僧昙迁阿舅善易,於舅家学易。时有老母来卜失物,舅为筮,得兑卦,令迁详之,曰:失金钗,西隣小女盗之。曰:何也?曰:兑是金,上分之,兑为少女。如言也。

三藏取言:

慈恩传四云:奘三藏在西域将还,令尼乾子卜,用白石画地,卜之曰:师住亦好,去亦达,寿更十年。若转读力,即不知也。东土受法,亦有其人。三藏遂决计东归。

慧辩识境

高僧慧辩,齐人,住灵岩。後至襄州,见坟冢,并知死者姓氏、年月、名姓、所因、死缘,时称为圣。

老氏骰子

博物志云:骰子本因老子以卜之。

录事鬼卜

高僧传云:武德六年,泽州濩泽县李录事死七日,为鬼重来为妻曰:我命未尽,误取我去,今为浮游鬼六年,鬼知前事,汝家贫,但卖卜。妻如其言,吉凶不差,乃至与妻听法令修善。

○占梦(十三)

梦有四因

善见律云:夫梦有四因缘:一、四大不和,二、先所见事,三、天人神鬼圣贤现相,四、想念生善恶知识。为现者实,余者虚也。

占称五吉

经律异相云:善慧比丘梦见五事,佛为圆之:一、在海上卧,表生死海;二、枕须弥山,表证果也;三、海生类入身,表所化;四、手执日悟理;五、执月照救冥暗。

作事十凶

俱舍云:作事王伽叶佛父,作十梦不祥颂云:大象及并麨,栴檀妙园林,小象二猕猴,广坚衣鬬诤。此之十梦,佛为圆之,皆表释迦末法弟子。

昼梦白象

本行经云:佛母摩耶昼寝,乃梦白象子入其右脇。王召八婆罗门师占之,日月生圣王,白象生佛,皆吉梦也。

灭感恶相

摩耶五梦经云:佛母在忉利天,一须弥山崩,二四海水竭,三头上花萎,四腋下汗出,五顶中光灭,表佛入灭。

三年吉兆。

慈恩传云:戒贤论师在那兰陀寺最为上首。三藏至,令弟子觉贤说吾所梦曰:和尚三年前患痛风,二十年欲自致舍寿。观音、文殊、弥勒曰:汝前生为国王来,所报未亡。三年後,有支那僧来听瑜伽论,疾後渐愈也。

十载凶徵

慈恩云:三藏在枚林山,夜梦那烂陀寺荒废,系其水牛,见一金人,自称文殊,劝令早归,言戒日王十年後崩,印土不安。奘问胜军,言此实矣,三藏遂归来。至永徽年中,果然印土荒乱,寺被焚烧也。

猛光八事

根本杂事二十八:猛光王作八梦:一曰栴檀涂身;二赤檀洗身,表进赤白二[叠*毛];三头上火来,表进花鬘;四腋下二蛇得剑;五白鹅是马;六山得象;七白鸟粪污身,表夫人心始终;八日表生圣子。

匿王十种

十梦经云:波斯匿王十种梦问佛:一、三瓶一空二满,其水往来,不入空瓶,表当来富者相遗,不给贫者;二、马口尻居食,表臣食官与民;三、小树生花,表三十头白;四、小树结子,表女子小便生儿;五、羊食绳,表人货妻;六、狐坐金床,表贱人富;七、大牛乳犊母,表货女守门;八、四牛鬬,表祈雨空有云来;九、水中浊,四面清,表八方安中乱;十、溪水,表王兴兵夺国不止。皆是未来,非即今也。

花当其首。

菩提心经云:有迦叶婆罗门,梦见莲花在首。问佛,佛言:梦莲华、伞盖、日月轮等,皆是吉兆也。

虫在於心。

正法念经云:有虫在人心,若安适,虫善好梦;若不安,虫嗔恶梦。

魔王愁恼

释迦谱一云:佛将入金刚喻定成佛,魔王作三十一梦,皆不吉祥,文多不录也。

宋武。梦僧

弘明云:宋武帝梦一僧曰:君曾施一鉢饭与夷卫佛,感此君临也。帝问:严公有此佛否?曰:有七佛之一。兼进七佛经等。

七、梦出家

本行经云:净饭王夜作七梦,表太子将欲出家:一、天帝宝幢,有无量人举出东门;二、见太子乘十最大象,驾驭众事,出南门;三、见太子驾四马车,端坐西门;四、见一轮从城北门出;五、见太子在城中央,执槌挝鼓;六、见处高楼上坐,散掷诸宝;七、见城外有六人大哭,号咷流泪等。

闍王恶梦

茶毗云:佛入灭时,阿闍世王梦月落,日从地出,彗星七现。迦叶、阿难入灭,王皆有恶梦,梁折,伞盖柄折。

梦通三性

法苑云:若宿善恶梦,有吉凶梦,余无记昇沉水火病梦,白日见者想梦。

阿难七梦

七梦经云:一、陂池火焰;二、日月星没;三、比丘在不净坑中,白衣登头;四、羣猪觝突栴檀林坏;五、顶戴须弥山,不以为重;六、大象弃出小象;七、师子王头上有七毫毛,在地而死。佛言:汝之七梦,表当来遗法子,不依佛教。

梦圣五趣

婆沙论三十七云:梦通善恶,唯引非满,通五趣圣,有无不善。佛亦有息眠,无梦唯欲界。又由五因:一、他引诸天神仙鬼神等,二、曾更串习,三、当有吉凶,四、分别希求思惟,五、诸病四大不调。又云:女人证三果,梦前夫拟行欲,自然不从。

梦有多种

列子云:梦有六种。又神游为梦,有其假实。又神凝者,想梦自消。又西极南有国人,眠五旬一觉。梦中见者实,觉者妄。亦有觉实梦妄。

怀梦之草

洞冥云:梦草似蒲,色红,昼缩入地,夜则出。亦名怀梦草,在怀中梦吉凶事。武帝思李夫人,方朔与帝一茎在怀,夜即梦见,因以名焉。

○相法(十四)。

阿私之妙。

本行经云:佛初生,已有其异相,遂请长寿仙人阿斯陁相之。仙人见已,泪下不止。王曰:凶吉如何?仙人曰:此儿不出家,为金轮王,王四州界。然定出家,以三十二相圆明,必成於佛。自恨寿将终,不见也。

摩昼之能

长阿含十三云:弗伽婆罗门弟子摩昼,父母七世精三部旧典,种种经书,皆能分别,善於相法,令去相佛,定有三十相否?至佛所,见而恭敬出家。

比丘,佛制。

相本律云:有比丘善相,见少女人曰:汝姑性行必善。女人曰:何知?曰:隐处有黑。黶见姑曰:何与比丘通?姑曰:无。何知隐处有黶?白佛,佛曰:比丘不应学相。因是制戒。

王文慢失。

宝梁经云:有善相者,见一人面有王文,遂妻女与之。其人後因入寺,杖倚佛壁,生慢佛僧,王文乃失,相者深恠焉。

智藏不死。

续高僧传云:有人善相,见智藏法师曰:三十一终。藏乃诵金刚经,昼夜不绝。後相者见曰:至年六十余矣,经之力也。自尔江左皆诵此经。

大族再生

西域记云:大族王灭法,幻日王灭之,生擒覆面,欲责王母善相,闻声去面。覆曰:比王位在未死,留之。後王迦湿弥罗国。

兵不可避

譬喻云:有一大臣相师,相曰:却後七日兵死也。臣白於君,君令守之,四臣共卫,自持其剑,七日将满睡,至将剑与妻,妻睡失手,损剑夫上而死。

异相多贵

广弘明云:蛇躯龙首,双柱重轮,双瞳四乳,肉翼周公,返握禹耳,三漏齐肩,蹈五把十。

法愿善相

出高僧传。宋武帝令愿相一奴一囚,饰以衣冠。愿曰:此奴此囚,如言不谬。帝大悦服。

○工巧(十五)

各有所长

瑜伽云:农商事上,书算占相,咒术营造,生成防邪,和合成熟,音乐工业,皆为艺士,各有其长。

巧能相诳

异相四十五有木工善作女人,与活无异,只不能言。有南天竺画师,到木工家夜宿,留木女诳之。画师知诳,乃於其房壁画身自缢。主人早起,隔门见之,惊,破户断绳,二人共笑。

补跖烦心。

六度经云:昔察微王为补跖,翁曰:孰最乐乎?曰:王乐也。王令翁摄总权治,握统万机,劳役其心,国事非一。王後复问:乐乎?翁曰:万事劳心,非如补跖,巧拙随意。

乃至惑王。

生经云:有工巧人到於他国,刻一木人,善能歌舞。王知,令作乐舞之。将毕,木人偷眼视王夫人。王怒,令杀。巧人泣下,愿王自杀。王下殿杀之,乃知是木。王难曰:伎巧如此,

天子之能

智论云:忉利天上有妙业天子,工巧绝伦,天宫宝堦、金银等轮,皆所作也。天上人间奇特所造,多是化来与之造作。

耶输之妙

四分律云:萍沙王有木工人耶输陀,善能伎巧,乃至雕刻象马,皆能行走。

陶器多慧

阿含十二云:迦叶佛时,波罗陶师归敬三宝。作瓦器时,取鼠场岸崩之土,不欲掘地,恐伤生也。卖时,行列人将谷麦豆等致器,任自将去,供事父母。兼父母目盲,供敬无乏。有时请佛僧供养,佛为赴之,不受王请,化令得道。

如花之室。

律云:达腻婆比丘性巧,前後三自造房。其房极好,被上座请却,乃为草弱,又被牧樵所坏。以性多巧,乃自於黑石窟边烧造瓦房,其色赤如花,除门扇、衣等,见者生喜。佛令坏之,恐着房舍。

云梯飞鸢

孟子曰:班输皆木工,作云梯等。墨子作木鸢,飞三日不下,如神。又云:穆王西巡,有献工人名偃师,作木人,能歌舞,目招盛姬。王欲杀等,知是其木,曰:如人五脏。

万过巧生。

老子曰:人多伎巧,奇物滋起,多役雕饰金玉,万过生也。

○塑画(十六)

画像之愿

无所有经云:怨雠力士,当生知足,随弥勒下生,为大长者,以素长八十肘,画弥勒如来像,及彼佛利,献佛得道受记。

佛为画师

正法念经云:心为画师,以五趣业烦恼,画五趣果,因其心画。今佛说三乘法,画出三乘圣人行果等。

画当依法

不空云:如画佛像者,不得食酒肉,食三白,食不女色。所往易衣,不用皮胶,当须在意用香乳汁。

作佛像酬

根本律云:影胜大王,有邻国王惠宝甲无价,莫可奉酬。乃有智臣曰:愿王画佛酬之。王依言画送,其王得喜,称无价宝。

素[毯-炎+叠]有仪。

金顶轮王经云:画佛像者,须令上姓童女,用心好丝织成。如不辨者,买好者亦得。贵在净心信敬。

僧院圣相

有部律颂云:僧房壁画白骨死尸相,大门神王药叉佛像生死轮,僧厨画擎美食神,库门画药叉擎如意帒或天德瓶,口写珍宝供侍画老比丘像,浴室画五天使者像,病僧房画佛授手像、看比丘像,水堂画神龙像,厕尸林画佛本生成道等像,塑亦得。

○商贾(十七)

商贾不同

西域记云:行曰商。商者,往也,货迁有无,逐利远近。贾者,固也,为守其利。

四洲各异

长阿含云:南阎浮人以金银、珍宝、谷帛、奴仆、钱物贩卖,西拘耶尼人牛羊、珍宝市易,东弗千逮人谷帛、珠玑市易,北州无我所心,总无回易。

供佛生悔

百缘经云:有商王四入大海,不得宝回,乃发愿曰:更去得宝,将半供佛,再去获也。惜而不施,唯赎两钱香烧佛,为现通说法,乃至心开意解等。

遇难称名

观音经云: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賷持重宝,入於大海。黑风罗刹,大鱼鬼国,能称名者,皆得解脱也。

毘蓝写咒

随求经云:有商主入海,名曰毗蓝,遇氏弥鱼,恶龙降雹,写咒在幢,而免诸难。

献蜜受记

本行经云:佛初成道,有商主过牛车不前,林神现之,为曰:有佛初成道。商主遂以麨蜜献佛,得记。

五种不卖

菩萨戒云:酒肉、毒药、器杖、刀剑、女色等,皆不应作此业活也。

栴檀不售

五苦经云:有人大得栴檀,此木香无过者,涂病得差。有为薪卖之,无有买者。如似佛经,无肯学也。如伊兰木,为薪卖之即售,如学外典即信。

卖薪得国

投身饲虎经云:栴檀太子卖身与婆罗门,常教卖薪,得栴檀木。遇王病,诸医不愈,曰:须栴檀王用半国太子处买得,涂之病愈。

商主自杀

大悲经云:有大商王与五百人过海,船破,执刀自杀,人附尸免难。

货卖比丘

五百问事经云:若将比丘卖,得走否?若未卖过,得有主,不得。又有部一云:为利作兴生,财谷等出纳,觅利金刚杵,便伤贪着身。又求利四种:一、远求商贾南北;二、期限书篆保证;三、生利;四、纳质。未生利恶作,生利舍随。又无与官属大势乞难索,比丘为三宝事,决价三酬,亦许求利。

释氏六帖卷第七(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