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十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欠噦唏振寒噫嚏泣出太息下耳鳴囓舌善忘善饑第一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寫太足陰”,見《靈樞·口問》、《太素·十二邪》。自“亦可以草刺其鼻”至“大驚之亦可已”,見《靈樞·雜病》、《太素·療噦》。自“曰:人之唏者何”至“俠頸者,頭中分也”,見《靈樞·口問》、《太素·十二邪》。自“曰:有哭泣而淚不出者”至“此之類也”,見《素問·解精微論》、《太素·水論》。自“人之太息者何”至“視主病者補之”,見《靈樞·口問》、《太素·十二邪》。自“人之善忘者何”至“虚則補之”,見《靈樞·大惑論》、《太素·七邪》。自“凡此十四邪者”至“一日補足外踝下留之”,見《靈樞·口問》、《太素·十二邪》。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邪走空竅所致的欠、噦、唏、振寒、噫、嚏、軃、泣出、太息、下、耳鳴、囓舌、善忘、善饑等十四種病証的病因、病機、以及鍼刺治療方法等。故以此名篇。

黄帝問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岐伯對〔1〕曰:衛氣晝〔2〕行於陽,夜〔3〕行於陰。陰〔4〕主夜,夜主臥〔5〕,陽〔6〕主上,陰〔7〕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8〕,陰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9〕,陰氣盛,則目瞑〔10〕;陰氣盡〔11〕,陽氣盛,則寤〔12〕。腎主欠〔13〕,故〔14〕寫足少陰,補足太陽〔15〕。

〔1〕對 《靈樞》作“答”。《太素》無。

〔2〕晝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日”字。

〔3〕夜 此下《靈樞》有“半則”二字。《太素》有“則”字。

〔4〕陰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者”字。

〔5〕夜主臥 《靈樞》作“夜者臥”,《太素》作“夜者主臥”。

〔6〕陽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者”字。

〔7〕陰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者”字。

〔8〕陽引而上,陰引而下 蕭延平《太素》校云:“《甲乙》陽引作陽氣,陰引作陰行。”不知所據何本。《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夫陽主晝,陰主夜,陽主升,陰主降。凡人之寤寐,由於衛氣。衛氣者,晝行於陽,則動而爲寤;夜行於陰,則静而爲寐。故人於欲臥未臥之際,欠必先之者,正以陽氣將入陰分,積陰於下,陽猶未静,故陽欲引而升,陰欲引而降,上下相引而欠生也。今人有神疲勞倦而欠者,即陽不勝陰之候。”

〔9〕盡 此下《太素》有“而”字。

〔10〕瞑 瞑通眠。如《文選》陸士衡答張士然詩:“薄暮不遑瞑。”李善注:“瞑,古眠字。”

〔11〕盡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而”字。

〔12〕寤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矣”字。

〔13〕腎主欠 欠,原作“吹”。據《靈樞》、《太素》改,又此三字及下文“肺主噦”等文均出於該篇之末,當係皇甫謐移續於此。

〔14〕故 《靈樞》、《太素》均無。

〔15〕寫足少陰,補足太陽 《太素》注:“寫於腎脉足少陰實,補於膀胱脉足太陽虚,令陰陽氣和,故欠愈也。”《靈樞發微》注:“以足少陰腎經有邪,故不能寐,宜寫其照海穴;陽蹻虚故多欠,宜補足太陽膀胱經之申脉穴也。”

曰:人之噦〔1〕者何〔2〕?曰:穀入於〔3〕胃,胃氣上注於肺〔4〕。今〔5〕有故〔6〕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7〕相攻〔8〕相逆,復出〔9〕於胃,故爲噦。肺主噦〔10〕,故〔11〕補手太陰,寫足太陰〔12〕,亦可〔13〕以草刺其〔14〕鼻,嚏〔15〕而已;無息而疾迎〔16〕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17〕。

〔1〕噦 呃逆。《説文·口部》:“噦,氣啎也。”段玉裁注:“啎,逆也。《通俗文》曰:氣逆曰噦。”

〔2〕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3〕於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4〕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 《太素》注:“穀入胃已,清氣上注於肺,濁氣下流於胃。”

〔5〕今 猶若也。《經傳釋詞》:“家大人曰:今,猶若也。《禮記·曾子問》:下傷,士周葬於園,遂輿機而往,塗邇故也。今墓遠,則其葬也如之何?今墓遠,若墓遠也。”

〔6〕故 舊也。《左傳·昭十三年》:“蔓成然故事蔡公。”杜預注:“故,猶舊也。”

〔7〕真邪 真,指胃氣;邪,指寒氣。

〔8〕相攻 此下《靈樞》有“氣并”二字,《太素》有“并”字。楊上善注:“新故真邪在於胃中相攻相逆。”據楊注,似無“氣并”二字。

〔9〕出 《太素》無。

〔10〕肺主噦 《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上文言噦出於胃,此言噦主於肺,蓋寒氣上逆而爲噦,氣病於胃而主於肺也。”

〔11〕故 《靈樞》、《太素》均無。

〔12〕寫足太陰 《靈樞》、《太素》均作“寫足少陰”。此言噦主於肺而出於胃,故本經似是。

〔13〕亦可 《靈樞》無。《太素》作“噦”。

〔14〕其 《靈樞》、《太素》均無。

〔15〕嚏 《靈樞》、《太素》此字均重出。

〔16〕迎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17〕亦可以草刺其鼻……亦可已 已,《太素》無。《類經》卷二十二第十三注:“噦,呃逆也。治之之法,用草刺其鼻則嚏,嚏則氣達而噦可已,此一法也。或閉口鼻之氣,使之無息,乃迎其氣而引散之,勿令上逆,乃可立已,此二法也。又或以他事驚之,則亦可已,此治噦之三法也。”

按:

噦的成因很多,本文所云者,係由氣逆而噦。故治當以利氣爲主,本文所取的刺法,補手太陰之原穴太淵,以益肺氣而利肅降,寫足太陰之滎穴大都、腧穴太白,使中焦升降自調,胃中濁氣得降,則噦可已矣。

曰:人之唏〔1〕者何〔2〕?曰:此陰氣盛而陽氣虚,陰氣疾而陽氣徐,陰氣盛而陽氣絶,故爲唏。唏〔3〕者,陰盛陽絶,故〔4〕補足太陽,寫足少陰〔5〕。

〔1〕唏(xi希) 哀嘆。《説文·口部》:“哀痛不泣曰唏。”段玉裁注:“《方言》:唏,痛也。凡哀而不泣曰唏。於方則楚言哀曰唏。十二諸侯年表曰,紂爲象箸而箕子唏。”《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唏,欷同,歔欷也。釋義云:悲泣氣咽而抽息也。一云泣餘聲。一云哀而不泣曰唏。悲憂之氣生於陰慘,故爲陰盛陽虚之候。”

〔2〕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3〕唏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4〕唏者,陰盛陽絶,故 此七字,《靈樞》、《太素》均在篇末,“陰盛陽絶”均作“陰與陽絶”。《太素》注:“與陽者,陰盛不絶,不可寫,不得言與。”

〔5〕補足太陽,寫足少陰 《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當亦是陽蹻申脉,陰蹻照海也。”

曰:人之振寒者何〔1〕?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虚,故爲〔2〕振寒、寒慄。補諸陽〔3〕。

〔1〕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2〕爲《太素》無。

〔3〕補諸陽 《太素》注:“以陽虚陰盛,陽虚故皮膚虚,陰盛故寒客皮膚,故振寒、寒慄,宜補三陽之脉。”《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補諸陽者,凡手足三陽之原、合及陽蹻等穴,皆可酌而用之。”

曰:人之噫〔1〕者何〔2〕?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爲噫。補足太陰、陽明〔3〕一云補眉本。

〔1〕噫(ài愛) 噯氣。《説文·口部》:“噫,飽出息也。”

〔2〕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3〕補足太陰、陽明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一曰補眉本也”六字,唯《太素》無“也”字,與本經原校之文略同。此當爲古傳本中校文,今仍從本經。楊上善注:“脾胃府藏皆虚,故補斯二脉。”

按:

噫有寒熱虚實,治有攻補温凉。本文所論噫證,系脾胃陽虚,治屬温補。臨證治噫,應辨明虚實寒熱,治之乃效。

曰:人之嚏〔1〕者何〔2〕?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爲嚏。補足太陽滎〔3〕、眉本〔4〕一云眉上。

〔1〕嚏 打噴嚏。《玉篇·口部》:“嚏,噴鼻也。”

〔2〕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3〕滎 原作“榮”,《靈樞》同,《太素》作“滎”,當是,據改。楊上善注:“太陽滎在通谷,足指外側本節前陷中。”

〔4〕眉本 此下《靈樞》有“一曰眉上也。”五字,與本經原校略同,此當爲古傳本中校文,今仍從本經。《太素》注:“眉本,是眉端攢竹穴,足太陽脉氣所發也。”

按:

本文云嚏爲“陽氣和利”,似與下文補足太陽之義不合,疑有脱文,張介賓認爲“凡陽虚於下,則不能上達而爲嚏”,説似有理,可參。

曰:人之軃〔1〕者何〔2〕?曰:胃不實則諸脉虚,諸脉虚則筋脉〔3〕懈惰,筋脉懈惰則〔4〕行陰〔5〕用力,氣不能復,故爲軃。因其所在〔6〕,補分肉間。

〔1〕軃(duo朵) 《靈樞》作“嚲”。《太素》作“撣”,楊上善注:“撣,牽引也。謂身體懈惰,牽引不收也。”按撣爲嚲之假借。軃爲嚲之。《正字通·身部》:“軃,嚲字之。”嚲,本作。《玉篇·部》:“,都可切,廣也。又垂下皃,今作嚲。”《廣韻·哿韻》:“下垂皃。”嚲猶攤也,一聲之轉,義同。《脈經》卷四第二:“滑而浮散者,攤緩風。”又《病源》卷一風嚲曳候:“嚲曳者,肢體弛緩不收攝也。人以胃氣養於肌肉經絡也。胃若衰損,其氣不實,經脉虚,則筋肉懈惰,故風邪搏於筋,而使嚲曳也。”《千金》卷八第二八風湯:“主毒風頑痺嚲曳,手脚不遂,身體偏枯。”又金牙酒:“療積年八風五疰,舉身嚲曳不得轉側,行步跛躃,不能收攝。”嚲曳猶攤緩。《太素·十二邪》“痿厥”注:“邪氣在足,則足痿厥撣緩。”《聖惠方》卷二十治攤緩風諸風:“夫攤緩者,此皆由肝腎久虚,氣血不足,腠理疏泄,風邪易侵。……其病手足舒緩,不能收攝,口角垂涎,言語蹇濇,皮膚頑痺,步履難,是其候也。”攤,即癱也。章炳麟《新方言·釋言》:“攤……今人猶言風攤,俗字作癱。攤乃借爲弛字。”是則軃者,實則後言癱痪病也。

〔2〕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3〕脉 《靈樞》同,《太素》作“肉”。

〔4〕則 《太素》無。

〔5〕行陰 行房事。《太素》注:“行陰,入房也。”

〔6〕因其所在 《太素》無此四字。楊上善注:“筋脉皆虚,故取病所在分肉間補之。”據楊注及《太素》本篇後文,仍有此四字。按軃病無定位,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四肢,或軀體,故當依其所在之處而治之。因,依也。

曰:人之哀而泣涕出〔1〕者何〔2〕?曰: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3〕;口鼻者,氣之門户也〔4〕。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藏六府皆摇,摇則宗脉感〔5〕,宗脉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涕泣出焉〔6〕。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不止〔7〕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故命曰奪精〔8〕。補〔9〕天柱經〔10〕,俠項〔11〕。俠頸者,頭中分也〔12〕。

〔1〕泣涕出 出,原脱,據明抄本、《靈樞》補。泣涕,《太素》二字互倒。

〔2〕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3〕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 《太素》注:“手足六陽及手少陰、足厥陰等諸脉湊目,故曰宗脉之所聚。大小便爲下液之道,涕泣以爲上液之道,二也。”詳《素問·五藏生成》云:“諸脉者,皆屬於目。”與本文義同。蓋目之與脉,除楊注所言諸脉外,又有陰陽蹻脉及任、督二脉,亦與目有關,故爲宗脉之所聚。又《靈樞·五癃津液别》云:“五藏六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故爲上液之道也。

〔4〕口鼻者,氣之門户也 《太素》注:“目者,唯是液之道也,口鼻二竅氣液之道,三也。”《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氣由口鼻出入,故爲氣之門户。”

〔5〕感 《太素》作“盛”,誤。《爾雅·釋詁下》:“感,動也。”

〔6〕故涕泣出焉 涕泣,《靈樞》作“泣涕”。《太素》注:“以其心動,即心藏及餘四藏并六府亦皆摇動,藏府既動,藏府之脉皆動,藏府宗脉摇動,則目鼻脉道並開,以液道開,故涕泣出也。”

〔7〕則泣,泣不止 《靈樞》同,《太素》作“泣出不止”。

〔8〕故命曰奪精 《太素》注:“五穀液以灌目,五穀之精潤於七竅,今但從目鼻而出不止,則竭也。諸精不得其液,則目眼無精,故目無所見,以奪精也。”奪同脱。《説文·隹部》:“奪,手持隹失之也。”段玉裁注:“引申爲凡失去物之偁,凡手中遺落物當作此字,今仍用脱爲之。”

〔9〕補 明抄本無。

〔10〕天柱經 明抄本“經”作“頂”,誤。《太素》注:“天柱經,足太陽也。”按“經”字在此義欠妥,疑衍。

〔11〕俠項 原作“俠頸”,《靈樞》同,《太素》作“俠項”。按頸在前,項在後,本經卷三第六云:“天柱,在俠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者中。”故據改。

〔12〕俠頸者,頭中分也 明抄本無“侠頸”二字。《靈樞》、《太素》均無此七字。疑爲注文誤入正文。

曰〔1〕:有〔2〕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知水所從生,涕所從出也〔3〕?曰:夫心者,五藏之專精〔4〕也,目者其竅〔5〕,華色其榮〔6〕,是以人有德〔7〕,則氣和〔8〕於目,有亡憂知〔9〕於色,是以悲哀則泣下,泣下水所由生也。衆精者,積水也〔10〕。 《素問》作水宗。積水者,至陰也〔11〕。至陰者,腎之精也。宗精〔12〕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輔之〔13〕裹之,故水不行也。夫氣之傳也〔14〕,水之精爲志,火之精爲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15〕,是以目之水不生也〔16〕。故諺言曰〔17〕:心悲又名曰志悲〔18〕。志與心精〔19〕共湊於目也,是以俱悲則神氣傳於心,精上不〔20〕傳於志,而志獨悲,故泣出也。泣〔21〕涕者,腦也。腦者,陽〔22〕也,《素問》作陰。髓者,骨之充也〔23〕,故腦滲〔24〕爲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25〕涕從之者,其類也〔26〕。夫涕之與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則俱死,生則俱生〔27〕《太素》作出則俱亡,其志以早〔28〕悲,是以涕泣俱出〔29〕而相從者〔30〕,所屬之類也〔31〕。

曰:人哭泣而泣〔32〕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從之,何也?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則〔33〕志不悲,陰陽相持,泣安能獨來〔34〕?夫志悲者惋〔35〕,惋則衝陰〔36〕,衝陰則志去目〔37〕,志去〔38〕則神不〔39〕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

〔1〕曰 《素問》作“公請問”。此下《太素》有“請問”二字。

〔2〕有 明抄本《素問》、《太素》均無。

〔3〕也 《太素》無。

〔4〕五藏之專精 《素問》王冰注:“專,任也。言五藏精氣,任心之所使,以爲神明之府,是故能焉。”《太素》注:“心爲五藏身之總主,故爲專精。”又按專,司也。《禮記·檀弓下》:“爾專之。”鄭玄注:“專,猶司也。”蓋五臟精液輸運,由心司之也。

〔5〕目者其竅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楊上善注:“目爲心之通竅。”王冰注:“神内守,明外鑒,故目其竅也。”又按《靈樞·大惑論》:“目者,五藏六府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是此言目者其竅,目v神明之竅也。若張志聰云“心開竅於目”者,未爲得也。

〔6〕華色其榮 《素問》、《太素》均作“華色者其榮也。”義勝。楊上善注:“華色爲心之榮顯。”

〔7〕德 《素問》同,《太素》作“得”,按得與德通。《易經·剥》:“君子得輿。”陸德明釋文:“京作德輿。”

〔8〕和 《素問》同,《太素》作“知”。

〔9〕知 見也。《吕氏春秋·自知》:“文侯不悦,知於顔色。”高誘注:“知,猶見也。”

〔10〕衆精者,積水也 衆精,《素問》作“水宗”,與本經原校同。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水宗作衆精。”《太素》作“水宗者精”。詳後文言“宗精”之例,當以本經爲是。此言目之衆精,乃水液聚積而成。

〔11〕積水者,至陰也 《素問》同,《太素》作“水者至陰”。

〔12〕宗精 《太素》注:“宗,本也。水之本是腎之精。”《類經》卷十八第八十注:“五液皆宗於腎,故又曰宗精,精能主持水道,則不使之妄行矣。”按楊、張二注非是。宗精,即前文“衆精”也。宗與衆通。《廣韻·釋詁三》:“宗,衆也。”《説文通訓定聲·豐部》:“宗,叚借爲衆。”

〔13〕輔之 《素問》同。之,《太素》無。輔,夾輔 《説文·車部》:“《春秋傳》曰:輔車相依。”段玉裁注:“引申之義,爲凡相助之偁。”

〔14〕氣之傳也 《素問》、《太素》均無此四字。

〔15〕水火相感,神志俱悲 《素問》同,《太素》無此八字。

〔16〕是以目之水不生也 不,《太素》無,本句連在“火之精爲神”句下。楊上善注:“水陰精者,志也。火陰精者,神也。兩精持之,故泣不下也。”

〔17〕故諺言曰 《素問》同,《太素》作“故以人彦言曰”。楊上善注:“彦,美言也。人之美言有當,故取以爲信也。”按楊注非是,彦爲諺之假借。諺,《説文·言部》:“傳言也”。

〔18〕心悲又名曰志悲 《太素》作“心悲名志悲”。楊上善注:“彦言心悲名曰志悲,有所以也。良以心與精在於目,俱爲悲者,神氣傳於心精,不傳於志,亦無神持,故陰精獨用爲悲,所以泣水下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夫心腎相通,神志交感,心悲而未有不動其志者,故諺有之曰:心悲名曰志悲。”

〔19〕志與心精 《素問》同,《太素》作“心與精”。

〔20〕不 原作“下”,據《素問》、《太素》改。

〔21〕泣 疑涉上衍,下文“腦滲爲涕”,“涕從之者”均未言“泣”。

〔22〕陽 《太素》同,《素問》作“陰”,與本經原校同,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陰作陽。”《太素》注:“頭髓爲陽,充骨之陰也。”

〔23〕髓者,骨之充也 《素問》王冰注:“充,滿也,言髓填於骨,充而滿也。”

〔24〕滲 《太素》作“深”。

〔25〕水流 此下《素問》有“而”字。水流在此指淚水。

〔26〕其類也 《素問》作“其行類也”,《太素》作“行其類也”。《素問》王冰注:“類謂同類。”

〔27〕生則俱生 《太素》作“出則俱亡”,與本經原校同。

〔28〕早 《太素》作“摇”,義長。

〔29〕出 此下《素問》有“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十字,《太素》有“而横行,是故涕泣俱出”九字。

〔30〕者 《太素》作“志”。

〔31〕所屬之類也 《素問》王冰注:“所屬,屬於腦也。何者?上文云涕泣者腦也。”

〔32〕泣 《太素》同。《素問》、明抄本均作“淚”。《廣雅·釋言》:“泣,淚也。”

〔33〕神不慈則 《太素》無此四字,明抄本作“神不悲”。

〔34〕陰陽相持,泣安能獨來 《太素》注:“神者爲陽,志者爲陰,神之失守,故慈志之失守,故悲,悲故泣出。今陰陽相持無失,泣安從生也?”

〔35〕惋(wǎn脘) 《素問》王冰注:“惋謂内爍也。”《類經》卷十八第八十注:“惋,慘鬱也。”按惋與寃通。《楚辭·九章》:“蹇蹇之煩寃兮。”考異,“寃,一作惋。”是惋者,煩寃也。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齒乾以煩寃”。

〔36〕衝陰 《素問吴注》:“衝陰,逆衝於腦也。”

〔37〕目 《太素》無。

〔38〕去 此下《太素》有“目”字。

〔39〕不 《太素》無。蕭延平校本仍有此字。

夫經言乎,厥則目〔1〕無所見。自涕之與泣者已至目光無所見原本〔2〕漏,今以《素問》、《靈樞》補之〔3〕。夫人厥則陽氣并於上,陰氣并於下,陽并於上,則火獨光〔4〕也,陰并於下,則足〔5〕寒,足〔5〕寒則脹〔6〕。夫一水不能勝五火〔7〕,故目盲〔8〕。是以氣衝風〔9〕泣下而不〔10〕止。夫風之中目也。陽氣内〔11〕守於精,是火氣燔〔12〕目,故見風則泣下〔13〕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風生,乃能雨〔14〕,此之〔15〕類也《九卷》言其形,《素問》言其情,亦互相發明也。

〔1〕目 此下原有“光”字,據《素問》、《太素》删。

〔2〕本 原作“不”,據明抄本改。

〔3〕今以《素問》、《靈樞》補之 按今本《靈樞》無此文。

〔4〕火獨光 《類經》卷十八第八十注:“火獨光,陽之亢也。”

〔5〕足 《素問》同,《太素》作“手足”。下“足”同。

〔6〕脹 此下《素問》有“也”。

〔7〕 一水不能勝五火 五火,《太素》作“兩火”。《素問》王冰注:“一水,目也,五火,謂五藏之厥陽也。”《太素》注:“以其目是陽,己是一火,下陽并上,則是二火。志精在目,則是一水,一水不勝二火,故熱盛爭而盲也。”可參。

〔8〕目盲 《素問》作“目眥盲”,王冰注:“眥,視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盲字。”《太素》作“目眥而盲”。此下明抄本有“《素問》作目眥盲”六小字校文。按眥,《龍龕手鑑·目部》:“眥,視也。”作“目眥盲”亦通。又眥與疵通。《集韻·卦韻》:“眥,或作疵。”《説文·疒部》:“疵,病也。”按據前文“目無所見”,似本經作“目盲”義順。

〔9〕氣衝風 《素問》作“衝風”,疑“氣”字衍。《太素》作“衛氣之風”。

〔10〕不 《太素》無。

〔11〕内 《素問》同,《太素》作“下”。

〔12〕燔 《素問》同,《太素》作“循”。

〔13〕下 《素問》同,《太素》作“出”。

〔14〕夫火疾風生,乃能雨 火,原脱。夫下原校云:“《素問》下有火字。”據前文“是火氣燔目,故見風則泣下也”之義,當有火字。據《素問》補,並删原校。

〔15〕之 《太素》作“其”。

曰:人之太息者何〔1〕?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2〕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3〕。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4〕。

〔1〕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2〕約 此上《太素》有“氣道”二字。《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約,猶束縛也。”

〔3〕太息以伸出之 《太素》注:“憂思勞神,故心系急。心系連肺,其脉上迫肺系,肺系爲喉通氣之道,既其被迫,故氣道約不得通也,故太息取氣以申出之。”《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太息者,息長而大,即嘆息也。”

〔4〕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 《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手少陰,心經也。心主,手厥陰經也。足少陽,膽經也。助木火之藏,則陽氣可舒,抑鬱可解,故皆宜留鍼補之。”

曰〔1〕:人之〔2〕下者何〔3〕?曰:飲食〔4〕皆入於胃,胃中有熱,熱則蟲〔5〕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下〔6〕。補足少陰〔7〕。

〔1〕曰 明抄本無。

〔2〕(xián涎) 《靈樞》、《太素》均作“涎”。同涎。《集韻·部》:“,《説文》慕欲口液也。或作涎、。”

〔3〕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4〕食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者”字。

〔5〕蟲 《太素》注:“蟲者,穀蟲在於胃中也。”

〔6〕胃緩則廉泉開,故下 《太素》注:“廉泉,舌下孔,通涎道也。人神守,則其道不開,若爲好味所感,神者失守,則其孔開涎出也。亦因胃熱蟲動,故廉泉開涎因出也。”

〔7〕補足少陰 《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腎爲胃關而脉繫於舌,故當補之,以壯水制火,則液有所主而涎自止也。”

曰〔1〕:人之耳中鳴者何〔2〕?曰:耳者,宗脉之所聚〔3〕也。故胃中空則宗脉虚〔4〕,虚則下,溜脉有所竭者〔5〕,故耳鳴。補客主人〔6〕,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7〕。

〔1〕曰 明抄本無。

〔2〕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3〕耳者,宗脉之所聚 《太素》注:“人耳有手足少陽、太陽及手陽明等五絡脉,皆入耳中,故曰宗脉所聚也。”宗脉,衆脉也。

〔4〕故胃中空則宗脉虚 空字原疊,據《靈樞》、《太素》删。《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陽明爲諸脉之海,故胃中空則宗脉虚。”

〔5〕溜脉有所竭者 《太素》注:“溜脉,入耳之脉溜行之者也。有竭不通,故耳鳴也。”

〔6〕客主人 上關穴别名,詳見本經卷三第十一。

〔7〕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 爪,原脱,據《靈樞》、《太素》補。按此處當少商穴,詳見本經卷三第二十四。

曰:人之自囓〔1〕舌者何?曰:此厥逆走上,脉氣皆至〔2〕也。少陰氣至則自〔3〕囓舌,少陽氣至則囓頰,陽明氣至則囓唇矣。視主病者則補之〔4〕。

〔1〕囓 《靈樞》作“嚙”,《太素》作“齧”。囓同齧,咬也。嚙爲齧之俗寫。

〔2〕脉氣皆至 皆,《靈樞》、《太素》均作“輩”,並通。楊上善注:“輩,類也。厥逆之氣上走於頭,故上頭類脉所至之處,即自齧舌也。”

〔3〕自 《靈樞》、《太素》均無。

〔4〕視主病者則補之 則,原無,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楊上善注:“腎足少陰脉厥逆至於舌下,則便齧舌。手足少陽脉厥逆,行至於頰,即便齧頰。手足陽明厥逆行至於脣,即便齧脣。此輩諸脉以虚厥逆,故視其所病之脉補也。”

曰〔1〕:人之善〔2〕忘者何〔3〕?曰: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虚,虚則榮衛留於下〔4〕,久〔5〕不以時上,故善忘也〔6〕。

曰:人之善饑不〔7〕嗜食者何也〔8〕?曰:精氣并於脾,則熱〔9〕留於胃,胃熱則消穀,消穀〔10〕故善饑,胃氣逆上,故〔11〕胃脘塞〔12〕,胃脘塞故不嗜食〔13〕。善忘及善饑〔14〕,先視〔15〕其府藏,誅其小過〔16〕,後調其氣,盛則〔17〕寫之,虚則補之。

〔1〕曰 明抄本無。下“曰”字同。

〔2〕善 《太素》作“喜”,下“善”字同。

〔3〕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氣使然”三字。

〔4〕榮衛留於下 《太素》注:“營衛行留於腸胃,不上心肺,虚故喜忘。”

〔5〕久 此下《靈樞》有“之”字。

〔6〕故善忘也 《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一注:“心肺虚於上,營衛留於下,則神氣不能相周,故爲善忘,陽衰於上之兆也。”

〔7〕不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而”字。

〔8〕也 《靈樞》、《太素》均作“氣使然”。

〔9〕則熱 《靈樞》、《太素》均作“熱氣”。

〔10〕消穀 《靈樞》、《太素》互倒。

〔11〕故《靈樞》作“則”。

〔12〕胃脘塞 《靈樞》作“胃脘寒”,下句“胃脘塞”未出。《太素》二句均作“胃管寒”。《靈樞識》:“豈有胃熱而胃脘寒之理乎,當以《甲乙》爲正。蓋胃熱故善饑,胃脘塞故不嗜食。”

〔13〕食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也”字。

〔14〕善忘及善饑 《靈樞》、《太素》均無此五字。

〔15〕視 明抄本作“時”,誤。《靈樞》、《太素》均無此字。

〔16〕誅其小過 《靈樞集註》張志聰注:“誅其小過者,去其微邪也。”

〔17〕則 《靈樞》、《太素》均作“者”,下同。

凡此十四邪〔1〕者,皆奇邪〔2〕走空竅者也。邪之所在,皆爲不足〔3〕。故上氣不足,腦爲之不滿,耳爲之善鳴,頭爲之傾〔4〕,目爲之瞑〔5〕。中氣〔6〕不足,溲便爲之變〔7〕,腸爲之善鳴。補之足外踝下留之〔8〕。下氣不足,則乃〔9〕爲痿厥心悶〔10〕,急〔11〕刺足大指〔12〕上二寸留之。一曰補〔13〕足外踝下留之。

〔1〕十四邪 《靈樞》、《太素》均作“十二邪”。本經另將“人之善忘”、“人之善饑不嗜食”二証移此,故云十四邪。

〔2〕邪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之”字。

〔3〕邪之所在,皆爲不足 “邪”上《靈樞》、《太素》均有“故”字。《太素》注:“邪氣所至之處,損於正氣,故令人不足爲病也。”

〔4〕傾 此上《靈樞》有“苦”字,似蒙上而衍。

〔5〕瞑 《太素》同,《靈樞》作“眩”。《方言》卷三:“凡飲藥、傅藥而毒,東齊海岱之間謂之瞑,或謂之眩。”

〔6〕中氣 詳此前後文言上氣、下氣、中氣者,上氣指頭部之氣,下氣指脛足之氣,中氣則指腹部之氣,與後世言中氣指中焦脾胃之氣者義異。

〔7〕溲便爲之變 《素問·藏氣法時論》王冰注引《靈樞經》作“則腹爲之善滿”,今本《靈樞》同本經。《太素》注:“腸及膀胱爲中也,邪至於中,則大小便色皆變於常,及腸鳴也。”

〔8〕補之足外踝下留之 外,明抄本作“内”,誤。之,《靈樞》、《太素》均無,文在“則乃爲痿厥心悶”句下,似是。《類經》卷十八第七十九注:“此崑崙穴也,爲足太陽所行之經,凡於上中下氣虚之漏,皆可留鍼補之。”

〔9〕乃 《太素》無。

〔10〕心悶 《靈樞》作“心悗”,《太素》作“足悶”,楊上善注:“邪氣在足,則足痿厥撣緩,其足又悶。”詳心在腹中,此爲下氣不足之病,不當言心悶,故當以《太素》作“足悶”爲是。

〔11〕急 《靈樞》、《太素》均無。

〔12〕指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間”字。

〔13〕補 《靈樞》、《太素》均無。

寒氣客於厭發瘖不能言第二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其厭乃發也”,見《靈樞·憂恚無言》。“暴瘖氣哽,刺扶突與舌本出血”,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因寒氣客於會厭致音啞不能發音的病機與治法,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喉嚨、會厭、唇、舌、懸癰垂、頏顙、横骨等器官對人體發音的作用,以及會厭之大小厚薄對發音的影響。并指出因寒邪侵犯會厭而卒然無音的病機、証候及主治腧穴。

黄帝問曰:人之卒然憂恚〔1〕而言無音者〔2〕,何氣不行〔3〕?少師對曰:咽喉〔4〕者,水穀之道路〔5〕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户〔6〕也。唇口〔7〕者,音聲之扇〔8〕也。舌者,音聲之機也。懸癰垂者,音聲之關也〔9〕。頏顙者,分氣之所泄〔10〕也。横骨〔11〕者,神氣之〔12〕所使,主發舌者也。故人之鼻洞〔13〕洟〔14〕出不收者,頏顙不閉〔15〕,分氣失也。其〔16〕厭小而薄〔17〕,則發氣疾,其開闔利,其出氣易。其厭大而厚〔18〕,則〔19〕開闔難,其出氣〔20〕遲,故重言〔21〕也。所謂吃者,其言逆,故重之〔22〕,卒〔23〕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24〕,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25〕機扇,機扇〔26〕開闔不利〔27〕故無音。足少陰之脉〔28〕上繫於舌本〔29〕,絡於横骨,終於會厭,兩寫〔30〕血脉,濁氣乃辟;會厭之脉,上絡任脉,復〔31〕取之天突,其厭乃發也。

〔1〕恚(huì惠) 《玉篇·心部》:“恚,恨怒也。”

〔2〕者 此下《靈樞》有“何道之塞”四字。

〔3〕何氣不行 《靈樞》作“何氣出行”,此下并有“使音不彰,願聞其方”八字。按作“何氣不行”是。

〔4〕咽喉 《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五注:“人有二喉,一軟一鞕。軟者居後,是謂咽喉,乃水穀之道,通於六府者也。鞕者居前,是謂喉嚨,爲宗氣出入之道,所以行呼吸,通於五藏者也。其在《太陰陽明論》,則單以軟者爲咽,鞕者爲喉。”

〔5〕路 《靈樞》無。

〔6〕會厭者,音聲之户 《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五注:“會厭者,喉間之薄膜也,周圍會合,上連懸癰,咽喉食息之道得以不亂者,賴其遮厭,故謂之會厭,能開能闔,聲由以出,故謂之户。”

〔7〕唇口 《靈樞》互倒。口,《病源》卷一風失音不語候、《靈樞略·無音論篇》均無。

〔8〕扇 門扇。《説文·户部》:“扇,扉也。扉,户扇也。”此言令上下唇若門之扇也。

〔9〕懸癰垂者,音聲之關也 癰,《靈樞》作“雍”,癰與雍通。《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五注:“懸癰垂者,懸而下垂,俗謂之小舌,當氣道之衝,爲喉間要會,故謂之關。”

〔10〕頏顙者,分氣之所泄 《靈樞集注》張志聰注:“頏颡者,腭之上竅,口鼻之氣及涕唾,從此相通,故爲分氣之所泄,謂氣之從此而出於口鼻者也。”

〔11〕横骨 舌骨。《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五注:“横骨,即喉上之軟骨也。下連心肺,故爲神氣所使。上連舌本,故主舉發舌機。”

〔12〕之 《靈樞》無,疑脱。

〔13〕鼻洞 鼻淵。本經卷十二第四“鼻淵”注:“一作洞”,系避唐高祖李淵諱改字。

〔14〕洟(tì替) 鼻涕。《説文·水部》:“洟,鼻液也。”《靈樞》作“涕”,涕與洟同。《禮記·内則》:“不敢唾洟。”陸德明釋文:“洟,本又作涕。”

〔15〕閉 《靈樞》作“開”,非是。

〔16〕其 《靈樞》作“是故”二字。

〔17〕薄 此上《靈樞》有“疾”字,疑衍。此“小而薄”與下文“大而厚”恰爲對文。

〔18〕其開闔利,其出氣易,其厭大而厚 明抄本脱此十三字。

〔19〕則 明抄本作“其”。

〔20〕出氣 《靈樞》、明抄本均互倒。

〔21〕重言 《靈樞集注》張志聰注:“重言,口吃而期期也。”按口吃者,語難,多重言。《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非爲人口吃,不能道説,而善著書。”宋人吴曾《能改齋漫録·類對》:“周昌口吃,而言稱期期,鄧艾口吃,而言稱艾艾。”期期、艾艾者,重言也。

〔22〕所謂吃者,其言逆,故重之 《靈樞》無此十字,似爲上文注語,《靈樞略·無音論篇》有“所謂吃者,其言重”,作細書小字。疑此十字爲後人粘注誤混爲正文。

〔23〕卒 此上《靈樞》有“人”字。

〔24〕厭 《病源》卷一風失音不語候、《衛生寶鑑·口齒門》引《鍼經》均作“會厭”。

〔25〕至其 明抄本作“重”二字,疑誤。

〔26〕機扇,機扇 《靈樞》無此四字。

〔27〕利 《靈樞》作“致”。

〔28〕足少陰之脉 《靈樞》作“足之少陰”。

〔29〕本 《靈樞》無,以本經爲是。

〔30〕寫 此下《靈樞》有“其”字。

〔31〕復 《靈樞》無。

按:

失音証有虚實之分,虚者多因病久而氣血虧損,如虚勞咳嗽,津虧陰虚,致金破不鳴之失音,即屬此類。本文所論之失音有二:一爲憂恚而言無音,系由憂慮忿怒,木火上炎,使肺氣不通,會厭開闔不利而失音,治當清熱利氣化痰爲主;一爲寒邪客於會厭卒然無音,系由風寒之邪,外犯於喉,使肺氣不宣所致,治當疏散外邪爲主。二者一爲熱閉於内,一爲寒閉於外,皆屬實證。另有因局部癰腫而致失音,則不在此例。

暴瘖氣哽〔1〕,刺〔2〕扶突與舌本出血〔3〕。瘖不能言,刺腦户〔4〕。暴瘖不能言,喉嗌痛,刺風府。舌緩,瘖不能言,刺瘖門。喉痛,瘖不能言,天窗〔5〕主之。暴瘖氣哽〔6〕,喉痺咽痛〔7〕不得息,飲食〔8〕不下,天鼎主之。食飲善嘔,不能言,通谷主之。瘖不能言,期門主之。暴瘖不能言,合谷及湧泉、陽交主之。

〔1〕哽 原作“硬”。《靈樞》作“鞕”,《太素》作“鯁”。楊上善注:“氣在咽中,如魚鯁之狀,故曰氣鯁。”《外臺》卷三十九扶突作“哽”。鯁與哽通,如《禮記·内則》:“魚去乙”注:“食之鯁人。”陸德明釋文:“鯁本又作哽。”哽,塞也。如《莊子·外物》:“雍則哽,哽而不止則跈。”此言突然失音而氣梗塞,當作“哽”,故據改。

〔2〕刺 《靈樞》、《太素》均作“取”,義同。

〔3〕血 明抄本作“言”。

〔4〕刺腦户 此言刺者,不可灸也。詳見本經卷三第二。又《素問·刺禁論》:“刺頭中腦户,入腦立死。”是刺腦户時,亦當審慎。

〔5〕天窗 原作“天突”,據《外臺》卷三十九天窗、《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6〕哽 原作“硬”,據《外臺》卷三十九天鼎、《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七瘖引本經改。

〔7〕痛 《外臺》卷三十九天鼎、《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腫”。

〔8〕飲食 原作“食飲”,據《外臺》卷三十九天鼎、《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七喉瘖引本經乙正。

目不得眠不得視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諸息有音及喘第三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三飲而已”,見《靈樞·邪客》、《太素·營衛氣行》。自“曰:目閉不得視者何”至“必先明知其形氣之苦樂,定乃取之”,見《靈樞·大惑論》、《太素·七邪》。自“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至“脉大則不得偃卧”,見《素問·病能論》、《太素·卧息喘逆》。自“曰:人之有苛者”至“三十日死也”,見《素問·逆調論》、《太素·痺論》。自“曰:人有逆氣不得卧而息有音者”至“主卧與喘也”,見《素問·逆調論》、《太素·卧息喘逆》。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目不得眠、多卧、臥不安等病証的病機與治法,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目不得眠、不得視、多臥、臥不安、不得偃臥等証的病機與治法;肉苛的病機和預後;喘息的不同病機及其與肺、胃、腎三臟的關係;諸証的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夫邪氣之客於〔1〕人也,或令人目不得眠者〔2〕何也〔3〕?伯高對〔4〕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5〕、宗氣,分爲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6〕,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7〕。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脉,化而〔8〕爲血,以營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9〕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10〕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息〔11〕也。晝〔12〕行於陽,夜行於陰,其入於陰也〔13〕常從足少陰之分間〔14〕,行於五藏六府〔15〕。今邪氣〔16〕。客於五藏六府〔17〕,則衛氣獨營其外〔18〕,行於陽不得入於陰〔19〕,行於陽〔20〕則陽氣盛〔21〕,陽氣盛則〔22〕陽蹻滿〔23〕,不得入於陰,陰氣虚〔24〕,故目不得眠〔25〕,治之補其不足,寫其有餘〔26〕,調其虚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27〕,陰陽已通〔28〕,其卧立至,此所以〔29〕決瀆壅塞〔30〕,經絡大通,陰陽得和〔31〕者也。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32〕八升,揚之萬遍〔33〕,取其清五升,煑之,炊以葦薪火〔34〕,沸煑〔35〕秫米〔36〕一升,治半夏〔37〕五合,徐炊令竭爲一升半,去其柤〔38〕,飲汁一小盃,日三,稍益,以知爲度。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

〔1〕於 《靈樞》無。

〔2〕目不得眠者 《靈樞》、《太素》均作“目不瞑不臥出者”。按眠與瞑通。《靈樞識》:“《甲乙》作目不得眠者五字,考下文答語,《甲乙》爲是。”

〔3〕何也 《靈樞》、《太素》均作“何氣使然”。

〔4〕對 《靈樞》無,《太素》作“答”。

〔5〕津液 《太素》作“精液”。

〔6〕宗氣積於胸中 詳《靈樞·刺節真邪》又云:“宗氣留於海”,本經卷七第三作“宗氣留積在海”。與本文亦互文也。留,猶積也。海,氣海,亦猶胸中。

〔7〕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 心肺,《靈樞》作“心脉”。作“心肺”是。《太素》注:“其清者宗氣,積於膻中,名曰氣海,其氣貫於心肺,出入喉嚨之中而行呼吸。”

〔8〕而 《靈樞》作“以”。按而與以通。

〔9〕刻數 古代以漏壺計時的單位,又稱刻漏,詳見本經卷一第九。《太素》注:“營氣起於中焦,泌五穀津液,注於肺脉手太陰中,化而爲血,循脉營於手足,迴五藏六府之中,旋還以應刻數。”

〔10〕於 《太素》無。

〔11〕息 《靈樞》、《病源》卷三虚勞不得眠候均作“者”。《太素》此字不清。

〔12〕書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日”字。

〔13〕其入於陰也 《靈樞》無此五字,疑脱。

〔14〕分間 《病源》卷三虚勞不得眠候作“分肉間”,《外臺》卷十七虚勞虚煩不得眠引《病源》作“分”字。

〔15〕行於五藏六府 《太素》注:“衛氣起於上膲,上行至目,行手足三陽已,夜從足少陰分,上行五藏,至晝還行三陽,如是行五藏,行六府者,夜行五藏之時,藏脉胳府,故兼行也,以府在内故。”

〔16〕邪氣 《靈樞》、《太素》均作“厥氣”。詳前文曰“邪氣之客於人”,後文曰“而去其邪”,似作“邪氣”爲是。

〔17〕六府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外臺》卷十七虚勞虚煩不得眠引《病源》補。《太素》及今本《病源》卷三虚勞不得眠候均作“藏府”二字,亦可証當有“六府”。

〔18〕則衛氣獨營其外 營,《靈樞》、《太素》均作“衛”,《太素》注:“邪氣客於内藏府中,則衛氣不得入於藏府,衛氣唯得衛外,則爲盛陽。”按作“營”亦通。營與環通。獨營其外者,獨環行於體表之外,不得行於藏腑之内也。

〔19〕行於陽不得入於陰 《太素》無此八字,疑脱。

〔20〕行於陽 《太素》作“衛其外”,非是。

〔21〕盛 《太素》作“瞋”,楊上善注:“瞋,張盛也。”義同。

〔22〕陽氣盛則 《太素》作“瞋則陰氣益少”。不若本經義勝。

〔23〕滿 《靈樞》作“陷”,疑誤。

〔24〕不得入於陰,陰氣虚 明抄本作“不入於陰,陰氣虚”,《靈樞》作“不得入於陰,陰虚”《太素》作“是以陽盛”。本經義勝。然上文“行於陽則陽氣盛”例,兩陰字間,似脱“則”字。

〔25〕不得眠 《靈樞》作“不瞑”,《太素》作“不得瞑”。

〔26〕補其不足,寫其有餘 《太素》注:“不足,陰氣也。有餘,外陽氣。”《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三注:“補其不足,即陰蹻所出足少陰之照海也。寫其有餘,即陽蹻所出之申脉也。”

〔27〕劑 《靈樞》同,《太素》作“齊”,按齊與劑通。

〔28〕陰陽已通 明抄本已作“以”,字通。《太素》注:“以下言半夏湯方,以療厥氣,厥氣既消,内外氣通,則目合得臥。”

〔29〕以 《靈樞》、《太素》均作“謂”,《經傳釋詞》卷一:“以,猶謂也,《禮記·檀弓》曰:昔者吾有斯子也,吾以將爲賢人也。言吾謂將爲賢人也。”

〔30〕決瀆壅塞 《太素》楊上善注:“溝瀆水壅,決之則通,陰陽氣塞,鍼、液導之,故曰決瀆。”按決瀆,穿決開通也。《春秋繁露·行雨》:“不行者,決瀆之。”《管子·地員》:“瀆田悉徒。”尹知章注:“瀆田,謂穿溝瀆而溉田。”

〔31〕得和 《靈樞》、《太素》均互倒。當以本經義勝。

〔32〕流水千里以外者 里,明抄本作“望”。《内經知要·病能》注:“千里流水,取其流水源遠,有疏通下達之義也。”

〔33〕揚之萬遍 《内經知要·病能》注:“揚之萬遍,令水珠盈溢,爲甘瀾水,可以調和陰陽。”

〔34〕葦薪火 火,《太素》無。《内經知要·病能》注:“炊以葦薪者,取其火烈也。”

〔35〕沸煑 《靈樞》作“沸置”,《太素》作“大沸”。義均通。

〔36〕秫米 此上《太素》有“量”字。

〔37〕治半夏 《内經知要·病能》:“猶言制過半夏也。”按治,疑爲“冶”之誤。冶,碎之也。如《武威漢代醫簡》千金膏藥方:“凡四物皆冶。”

〔38〕柤 (zhā渣) 此下明抄本有“音”小字音注。藥渣也。《廣韻·麻韻》:“柤,煎藥滓。”《靈樞》、《太素》均作“滓”。義同。

按:

本節指出不得眠的病機,是由於邪氣客於五臟,使衛氣獨行於外,陰陽蹻脉不得相交,陽盛陰虚所致,故治應補陰寫陽。張介賓指用鍼刺法可取照海、申脉二穴,以調二蹻,証之臨牀,確有安眠的作用。半夏湯方,後人在此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的發展,如《千金》之千里流水湯,半夏千里流水湯,温膽湯,以及《外臺》引《小品》之流水湯等均是。特别是温膽湯一方,尤爲現在臨牀治失眠証所常用。

曰:目閉不得視者〔1〕何也〔2〕?曰:衛氣行〔3〕於陰,不得入〔4〕於陽。行〔5〕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6〕則陰蹻滿;不得入於陽則〔7〕陽氣虚,故目閉焉〔8〕。《九卷》行作留,入作行。

〔1〕目閉不得視者 《靈樞》作“病目而不得視者”,《太素》作“病而目不得視”。據下文“故目閉焉”,則以本經爲是。

〔2〕何也 《靈樞》、《太素》作“何氣使然”。

〔3〕行 《靈樞》、《太素》均作“留”。留通流,亦有行義。

〔4〕入 《靈樞》、《太素》均作“行”。據下文當作“入”。

〔5〕行 《靈樞》、《太素》均作“留”。

〔6〕陰氣盛 《太素》無此三字。

〔7〕則 《太素》無。

〔8〕故目閉焉 《太素》注:“衛氣留於五藏,則陰蹻盛不和,唯陰無陽,所以目閉不得視也。以陽主開,陰主閉也。”

按:

本節與上節所述,説明衛氣行陽不入陰,行陰不入陽,導致陽蹻滿或陰蹻滿,是目不得眠和目閉不得視的重要病機,結合下篇“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出,交於兑眥”文義,則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更爲明確。在治療方面,上節所説的“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也同樣適合於本証,可以用補陰瀉陽之法,補申脉、瀉照海。

曰:人之多臥者何也〔1〕?曰: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濇。〔2〕《九卷》作濕,下同。濇則〔3〕分肉不解〔4〕焉。腸胃大則衛氣〔5〕行〔6〕留久,皮〔7〕膚濇,分〔8〕肉不解,則〔9〕行遲。夫衛氣者,晝〔10〕常行於陽,夜常〔11〕行於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故腸胃大,衛氣行留久,皮膚濇,分肉不解,則行遲〔12〕。留於陰也久,其氣不精〔13〕, 一作清。則欲瞑〔14〕,故多臥矣。其〔15〕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16〕,衛氣〔17〕之留於陽也久,故少臥〔18〕焉。

〔1〕何也 《靈樞》、《太素》均作“何氣使然”。

〔2〕濇 《太素》同,《靈樞》作“濕”,與原校同,濇有不滑義,與下“皮膚滑”爲對文,故當以作“濇”爲是。

〔3〕濇則 《靈樞》、《太素》均作“而”字。

〔4〕解 通達。《荀子·正要》:“夫今子宋不能解人之惡侮。”楊倞注:“解,達也。”達有通暢義。《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三注云:“解,利也。”

〔5〕衛氣 原作“胃氣”,《靈樞》、《太素》均作“衛氣”,本篇下文亦云:“腸胃大衛氣行留久”,故據改。

〔6〕行 《靈樞》、《太素》均無,疑衍。下“行”字同。

〔7〕皮 此下原有“則”字,據《靈樞》、《太素》及文例删。

〔8〕分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則”字。

〔9〕則 《靈樞》、《太素》均作“其”。

〔10〕晝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日”字。

〔11〕常 《靈樞》、《太素》均無。

〔12〕故腸胃大,衛氣行留久,皮膚濇,分肉不解則行遲 此十九字與上文重,且與上下文義不屬,疑衍。

〔13〕精 《太素》同,《靈樞》作“清”。與本經原校同。按清與精通。

〔14〕瞑 明抄本作“惛”,疑誤。此下有“《靈樞》云作瞑”五小字校文。

〔15〕其 《太素》無。

〔16〕利 《醫學綱目》卷十五多臥引《靈樞》作“則”,連下讀。

〔17〕氣 原缺,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

〔18〕臥 《太素》同,《靈樞》作“瞑”,義同。

曰:其非常經〔1〕也,卒然多臥者何也〔2〕。曰:邪氣留於上焦,上焦閉而不通,已食若飲湯〔3〕,衛氣久留〔4〕於陰而不行,故卒然多臥〔5〕。曰:治此諸邪奈何?曰:先視〔6〕其府藏〔7〕,誅其小過,後調其氣〔8〕,盛者寫之,虚者補之,必先明知其形氣之苦樂〔9〕,定乃取之。

〔1〕非常經 常,《玉篇·巾部》:“常,恒也。”經,《集韻·青韻》:“一曰常也。”常經猶言經常也。非常經,《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三注:“非常經者,言其變也。”

〔2〕何也 《靈樞》、《太素》均作“何氣使然”。

〔3〕湯 明抄本作“陽”,此下有“《靈樞》云作湯”五小字校文。

〔4〕衛氣久留 《靈樞》作“衛氣留久”,《太素》作“衛反留”,按反當爲“久”之誤。

〔5〕卒然多臥 《太素》注:“邪氣留於上膲,上膲之氣不行,或因飲食,衛氣留於心肺,故悶而多臥。”

〔6〕視 《靈樞》、《太素》均無。

〔7〕府藏 《靈樞》互倒。

〔8〕誅其小過,後調其氣 《靈樞集注》張志聰注:“誅其小過者,去其微邪也。後調其氣者,調其營衛也。”

〔9〕形氣之苦樂 《太素》同。形氣,《靈樞》作“形志”。《太素》注:“必須明知形氣虚實苦樂之志。”《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三注:“蓋苦者憂勞,多傷心肺之陽。樂者縱肆,多傷脾腎之陰。”

曰: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曰:藏有所傷,及情有所倚,則臥不安,〔1〕 《素問》作精有所寄則安,《太素》作精有所倚則不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2〕。曰:人之不得偃臥〔3〕者何也?曰:肺者,藏之蓋〔4〕也。肺氣盛則脉大,脉大則不得偃臥。

〔1〕情有所倚,則臥不安 《素問》作“精有所之寄則安”,《太素》作“精有所乏,倚則不安”。按《素問》之“則安”及《太素》之“倚則不安”均與問語不合,當以本經爲是。此蓋言五藏損傷,及情志有所偏,則精不足而神不安,爲臥不安之病源。倚,偏也。《禮記·中庸》:“中立而不倚。”孔穎達疏:“中正獨立而不偏倚。”

〔2〕故人不能懸其病也 懸上《太素》有“注”字,無“也”字。楊上善注:“不能懸定病處,數起動也。”《素問》王冰注:“不能懸其病處於空中也。”《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二注:“又能何懸置而可使無患哉!”《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則訓爲。注:“然則人不能其病,當謂其病止自知,而人不能見之之意。”諸注不一。按懸與玄通。《文選·張衡·東京賦》:“右睨玄圃。”李善注:“《淮南子·天文訓》:懸圃在崑崙閶闔之中,玄與懸古字通。”玄者,静也。《文選·皇甫謐·三都賦序》:玄晏先生曰,李善注:“玄,静也。”静猶安也。詳前文曰“藏有所傷及情有所寄,則卧不安。”是正謂人不能自安其病,故臥不安也。

〔3〕偃(yǎn演)臥 安臥,《釋名·釋恣容》:“偃,安也。”

〔4〕藏之蓋 蓋,覆蓋。《孟子·萬章上》:“謨蓋都君。”焦循注:“蓋,覆也。”肺位居五臟之上,故云臟之蓋。

曰:人之有〔1〕肉苛〔2〕者何也〔3〕?是爲何病〔4〕?曰:營氣虚衛氣實也〔5〕。營氣虚則不仁,衛氣虚則不用〔6〕。營衛俱虚,則不仁且不用〔7〕,肉加苛〔8〕也。人身與志不相有也,三十日死〔9〕。

〔1〕有 《素問》、《太素》均無。

〔2〕肉苛 肌肉頑麻四肢不舉的病証。《太素》注:“皆不仁之甚也。”《素問》王冰注:“苛謂重。”《廣韻·删韻》:“,痺。”《玉篇·疒部》:“,痺也。”痺,《説文解字注箋·疒部》:“肌肉麻木曰痺。”故肉苛爲肌肉麻木不仁之証。

〔3〕何也 《素問》、《太素》均作“雖近衣絮,猶尚苛也。”

〔4〕是爲何病 《素問》作“是謂何疾”。《太素》作“是爲何病也”。

〔5〕營氣虚衛氣實也 《素問識》:“簡按:下文云:營氣虚則不仁,衛氣虚則不用,營衛俱虚則不仁且不用,則此七字不相冒,恐是衍文。”

〔6〕營氣虚則不仁,衛氣虚則不用 《太素》作“衛氣虚則不仁而不用”。《素問吴註》注:“不仁,麻木頑痺也。不用,手足痿弱不運用也。”

〔7〕營衛俱虚則不仁且不用《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榮衛俱虚,則氣血俱病,血虚故爲不仁,氣虚故爲不用。”

〔8〕加苛 此下明抄本有“《素問》作故”四小字校文。今本《素問》作“如故”,《太素》作“如苛”。《素問識》:“簡按:答語無苛字,當從《甲乙》之文。”

〔9〕人身與志不相有也,三十日死 三十日死,《素問》、《太素》均作“曰死”。《素問》王冰注:“身用志不應,志爲不親,兩者似不相有也。”《太素》注:“所以身肉不仁甚者,與神不能相得,故致死也。”

按:

肉苛病,似屬嚴重的肌肉麻木肢體不用的疾患,其病因本節云爲“營衛俱虚”所致。《病源》之風不仁候、《太平聖惠方》之頑麻風,與本病相類似。至於本病的治療,《聖濟總録》、《太平聖惠方》多以養血活絡祛風爲主,可供參考。

曰: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1〕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不能〔2〕行而喘者,有不〔3〕得臥〔4〕,臥〔5〕而喘者〔6〕,此〔7〕何藏使然?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8〕。陽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也,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9〕。《下經》〔10〕曰:胃不和則卧不安〔11〕。此之謂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12〕之絡脉逆,不〔13〕得隨經上〔14〕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15〕。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水〔16〕氣〔17〕客也。夫水氣〔18〕循津液而留〔19〕《素問》作流。者〔20〕也,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21〕。

〔1〕不得臥而息有音者 息,原脱,據嘉靖本、京師醫局本、《素問》、《太素》及此下文例補。明抄本無此九字,疑脱。

〔2〕不能 明抄本無。《讀素問抄》:“多一不字。”

〔3〕不 此下《太素》有“能”字。

〔4〕臥 此下《太素》有“不能行”三字。

〔5〕臥 明抄本無。

〔6〕者 此下明抄本有“有不得行臥而喘者”八字。

〔7〕此 《素問》、《太素》均作“皆”。

〔8〕故息有音也 《太素》注:“陽明爲三陽之長,故氣下行,順而息調,失和上行,逆而有音。”

〔9〕故不得臥 《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二注:“陽明爲水穀之海,氣逆不降,則奔迫而上,所以不得臥。”

〔10〕《下經》 《太素》作“上經”。

〔11〕胃不和則臥不安 《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二注:“不安,反覆不寧之謂。今人有過於飽食或病脹滿者,臥必不安,此皆胃氣不和之故。”

〔12〕肺 《太素》作“脾”,疑誤。

〔13〕不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絡脉”二字。《病源》卷十三逆氣候有“經脉之氣”四字。

〔14〕上 此下有“行”字,據《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三逆氣候删。

〔15〕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 故,明抄本作“其”。《太素》注:“夫胳脉循脉經(按當作經脉)上下而行,胳脉受邪,注留於經,病人也甚,故起居不安,息亦有聲。今胳脉氣逆,不循於經,其病也微,所以起居如故,息有音也。”

〔16〕水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是”字。

〔17〕氣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之”字。

〔18〕氣 《素問》、《太素》均作“者”。

〔19〕留 《素問》、《太素》均作“流”。按流與留通。

〔20〕者 《素問》無。

〔21〕主臥與喘也 主上《太素》有“津液”二字。《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二注:“水病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故爲不得臥臥則喘者,標本俱病也。”

按:

本節是論述喘息的病機及不同証候表現。文中所問有六,所答僅四。詳《素問》王冰注云:“尋經解之旨,有不得臥而息無音,有得臥行而喘,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此三義悉闕而未論,亦古之脱簡也。”張介賓以爲其義有同類者,故不復答。據原文之意,雖有相類,但并不盡同,當以王説爲是。從所答四條看,喘息病主要與肺、胃、腎三臟有關,特别是慢性久喘之証,尤易出現這種情況,故在治療時,須注意肺、胃、腎三個方面,辨清輕重,分别施治。

驚不得眠,善齘,〔1〕水氣上下,五藏遊氣〔2〕也。陰交〔3〕主之。不得臥,浮郄主之。身腫〔4〕,皮膚〔5〕不可近衣,淫濼〔6〕苛獲〔7〕,久則〔8〕不仁,屋翳〔9〕主之。

〔1〕齘 原作“斷”。據明抄本、《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五不得臥引本經改。齘,《説文·齒部》:“齒相切也。”

〔2〕五藏遊氣 《病源》卷十三遊氣候:“夫五藏不調則三焦氣滿,滿則氣遊於内,不能宣散,故其病但煩滿虚脹。”

〔3〕陰交 原作“三陰交”,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陰交、《千金》卷三十第二改。

〔4〕身腫 《外臺》卷三十九屋翳作“身體重”。

〔5〕皮膚 《外臺》卷三十九屋翳同,《千金》卷三十第二、《翳心方》卷二第一均作“身痛”,《醫學綱目》卷二十七皮膚痛引本經作“皮膚痛”。本經似脱“痛”字。

〔6〕淫濼(luò洛) 《素問·骨空論》:“淫濼脛痠,不能久立。”王冰注:“淫濼,謂似酸痛而無力也。”

〔7〕苛獲 《翳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七皮膚痛引與本經同,《外臺》卷三十九屋作“瘈瘲”。苛獲,義不詳,疑有誤。

〔8〕久則 《外臺》卷三十九屋翳無此二字。《醫心方》卷二第一互倒。

〔9〕屋翳 原作“屏翳”,據《外臺》卷三十九屋翳、《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足太陽陽明手少陽脉動發目病第四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甚者爲惑”,見《靈樞·大惑論》、《太素·七邪》。自“目眥外決於面者爲兑眥”至“下爲内眥”,見《靈樞·癲狂》、《太素·目痛》。自“目色赤者”至“病在胸中”,見《靈樞·論疾診尺》、《太素》卷十七殘篇。自“診目痛”至“少陽病”,見《靈樞·論疾診尺》。自“夫膽移熱於腦”至“得之氣厥”,見《素問·氣厥論》、《太素·寒熱相移》。自“足陽明有俠鼻入於面者”至“陰氣絶則眠”,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目中赤痛從目眥始,取之陰蹻”見《靈樞·熱病》、《太素·目痛》。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因足太陽,陽明和手少陽經脉的變動而發生目病的証治,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五臟六腑、精神魂魄與目的關係;卒然而惑的病因、病機;足陽明、足太陽及陰陽二蹻脉與目的關係;目病的主治腧穴。

黄帝問曰:余嘗上〔1〕青霄〔2〕之臺,中陛〔3〕而惑〔4〕,獨冥視之〔5〕,安心定氣,久而不解〔6〕,被〔7〕髮長跪〔8〕,俛而復〔9〕視之,久不已〔10〕,卒然自止〔11〕,何氣使然?岐伯對曰:五藏六府之精氣,上〔12〕注於目而爲之精,精〔13〕之裹〔14〕《靈樞》作窠,下同。者〔15〕爲眼。骨之精者〔16〕爲瞳子,筋之精爲黑睛〔17〕,《靈樞》作黑眼。血之精爲其〔18〕絡,氣之精爲白睛〔19〕,《靈樞》作白眼。肌肉之精爲約束〔20〕。裹契〔21〕一作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脉竝〔23〕《靈樞》作并。爲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23〕。故邪中於頭目〔24〕,逢身之虚〔25〕,其入深,則隨眼系〔26〕以入於腦,入〔27〕則腦轉〔28〕,腦轉則引目系急〔29〕,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30〕。邪中〔31〕其〔32〕精,則其精所中者不相比,不相比則精散〔33〕,精散則視岐〔34〕,故見兩物也〔35〕。目者,五藏六府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36〕營也,神氣之所生也,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37〕。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睛〔38〕赤脉法於陽,故陰陽合揣〔39〕《靈樞》作傳。而精明也。目者,心之〔40〕使也。心者,神之所〔41〕舍也,故神分〔42〕精亂而不揣〔43〕,一作轉。卒然見非常之〔44〕處,精氣〔45〕魂魄散不相得〔46〕,故曰惑。曰:余疑〔47〕何其然也?余每之東苑,未嘗〔48〕不惑,去之則復,余惟〔49〕獨爲東苑勞神乎?何其異也?曰:不然,夫〔50〕心有所喜,神有所惡,卒然相感〔51〕,則精氣亂,視誤故〔52〕惑,神移乃復,是故間者爲迷,甚者爲惑。

〔1〕上 此下《靈樞》有“於”字。《太素》作“登於”。

〔2〕青霄 《靈樞》、《太素》均作“清冷”。楊上善注:“冷,有本爲零也。”《千金》卷六第一引亦作“零”。詳《水經注·睢水》云:漢文帝十二年,封少子武爲梁王,居睢城,侍從飾同天子,珍藏多擬京師。大治宫觀台苑,築有清泠之臺。故此云黄帝所登之臺,當屬此名。作“清零”者,零與泠通。本經作“青霄”者,霄疑爲靈之誤,靈與泠通。如《淮南子·修務訓》:“精神曉泠。”《文子·精誠》作“靈”。青與清通。

〔3〕陛 《靈樞》作“階”。陛、階同。《説文·部》:“階,陛也。陛,升高階也。”

〔4〕惑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顧,匍匐而前則”六字。此下均有“余私異之,竊内怪之”八字。惑,迷亂也。《説文·心部》:“惑,亂也。”

〔5〕獨冥視之 《靈樞》、《太素》均作“獨瞑獨視”,獨,猶乃也。《古書虚字集釋六》:“獨,猶乃也。《漢書·東方朔傳》:龍逢比干獨如彼。”冥與瞑通,《莊子·列禦寇》:“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陸德明釋文:“冥,本亦作瞑。”

〔6〕解 此下《靈樞》有“獨博獨視”四字。《太素》有“獨轉獨眩”四字。

〔7〕被 《太素》同,《靈樞》作“披”,被與披通,《説文通訓定聲·隨部》:“被,又爲披。”披,散開。《廣韻·支韻》:“披,散也。”

〔8〕長跪 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據地,以尻著足跟,跪則伸直腰股,聳體若加長,故曰長跪。如《史記·留侯世家》:“因長跪履之。”

〔9〕復 《靈樞》、《太素》均無。

〔10〕久不已 《靈樞》作“後久之不已也”。《太素》作“後久之不已”。

〔11〕止 《太素》同,《靈樞》作“上”。據文義當作“止”。

〔12〕上 此上明抄本、《靈樞》、《太素》、《千金》卷六第一均有“皆”字。

〔13〕精 明抄本、《千金》卷六第一、《靈樞略·迷惑論》均作“睛”。按精與睛通。

〔14〕裹 《靈樞》作“窠”,《太素》、《千金》卷六第一均作“果”,按果與裹通。楊上善注:“精之果别稱爲眼。果音顆。”《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一注:“窠者,窩穴之謂。”眼窩所藏爲目睛。裹,《集韻·過韻》“裹,包束也。”

〔15〕者 《靈樞》無。據此後文例疑衍。

〔16〕者 《靈樞》、《太素》、《千金》卷六第一均無。據此後文例疑衍。

〔17〕睛 《靈樞》、《太素》、《千金》卷六第一均作“眼”。

〔18〕其 《靈樞》、《太素》均無。

〔19〕氣之精爲白睛 此上《靈樞》有“其窠”二字,《太素》有“其果”二字,均連下句讀。“睛”均作“眼”。《千金》卷六第一此上有“果”字,連上句讀。據上下文例則以本經爲是。楊上善注:“肺精主氣,氣之精爲白眼。”

〔20〕約束 《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一注:“約束,眼胞也,能開能闔,爲肌肉之精,主於脾也。”

〔21〕裹契 裹,明抄本作“果”。契,《靈樞》、《太素》均作“擷”。擷與襭同,《集韻·屑韻》:“襭,《説文》以衣衽扱物謂之襭,或從手。”是擷有約束收藏之義。契,合也。《新唐書·李勣傳》:“其用兵多籌算,科敵應變,皆契事機。”是契有合義,故兩者義近均通。《類經》卷十八第八十一注:“脾屬土,所以藏物,故裹擷筋骨血氣四藏之精,而并爲目系。”

〔22〕竝 《靈樞》、《太素》、明抄本均作“并”。竝、并同。

〔23〕後出於項中 《太素》注:“四氣之精并脉合爲目系,其系上屬於腦,後出項中。”

〔24〕頭目 《靈樞》、《太素》、《千金》卷六第一均作“項”,據上文作“項”義勝。

〔25〕逢身之虚 《靈樞》作“因逢其身之虚”,《太素》作“因逢其身虚”,《千金》卷六第一作“因逢身之虚”。

〔26〕眼系 明抄本作“脉系”。據上下文例,似當作“目系”。

〔27〕入 明抄本、《太素》均無。《靈樞》、《千金》卷六第一均作“入於腦”。

〔28〕腦轉 頭眩暈。

〔29〕急 《太素》無。

〔30〕目眩以轉矣 《太素》注:“以目系入腦,故邪循目系,腦轉目眩也。”

〔31〕中 《靈樞》無。

〔32〕其 原作“之”,據《靈樞》、《太素》、《千金》卷六第一改。

〔33〕則其精所中者不相比,不相比則精散 《靈樞》作“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太素》作“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楊上善注:“五精合而爲眼,邪中其精,則五精不得比和,别有所見,故視岐。”

〔34〕視岐 複視。《釋名·釋道》:“物兩爲岐。”

〔35〕故見兩物也 《靈樞》作“視岐見兩物”。

〔36〕常 《千金》卷六第一無。

〔37〕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 勞,明抄本作“効”,誤。《太素》注:“目之有也,凡因三物:一爲五藏六府精之所成,二爲營衛魂魄血氣之所營,三爲神明氣之所生。”

〔38〕睛 《靈樞》、《太素》、《千金》卷六第一均作“眼”。

〔39〕合揣 《靈樞》、《太素》均作“合傳”,《千金》卷六第一與本經同,注云:“《靈樞》作俱轉”。按揣,與“摶”、“團”通,如《文選·馬季長長笛賦》:“冬雪揣封乎其枝。”李善注:“鄭玄《毛詩箋》曰:團聚貌。揣與團古字通。”此言肝腎之陰心肺之陽團聚於目,目始精明,故作“傳”、“轉”於此義均不安,當以本經爲是。

〔40〕之 《靈樞》無。

〔41〕所 《靈樞》、《太素》均無。

〔42〕分 《靈樞》無。

〔43〕揣 《靈樞》、《太素》均作“轉”。

〔44〕之 《靈樞》無。

〔45〕氣 《靈樞》、《太素》均作“神”。據上文作“氣”義長。

〔46〕得 明抄本作“傅”。

〔47〕何 《靈樞》、《太素》均無。

〔48〕嘗 《太素》同,《靈樞》作“曾”。曾同嘗,《經傳釋詞》卷八:“曾,猶嘗也。”

〔49〕惟 《靈樞》作“唯”。唯與惟通。

〔50〕夫 《靈樞》、《太素》均作“也”,連上句讀。

〔51〕感 原作“惑”,《靈樞》同,義不安,據《太素》、《千金》卷六第一、《醫學綱目》卷十三視岐亂見引《靈樞》改。

〔52〕故 此下《千金》卷六第一有“神”字。

按:

本節雖以論述目惑的病機爲主,却指出:1目與臟腑的關係,即瞳子、黑睛、絡、白睛、約束、爲骨、筋、血、氣、肌肉之精,即後世五輪學説的基礎。2目和精神魂魄的關係極爲密切,這與經文“目爲精明之府”的意義一致。3目惑的主因,是由喜惡相感,神分精亂所致。精神的突然改變,使目的調節功能未能立即適應,故治療時必須轉移其精神。由此可以體會到,過度勞神和精神上經常喜惡交集的人往往可以導致目病,在治療時要注意精神的作用。目之精明,必須五臟陰陽協調,才能保持正常視力,因此,一般目病亦必須從整體出發,加以診治。

目眥外決一作次,於面者爲兑〔1〕眥,在内近鼻者〔2〕,上爲外眥,下爲内眥〔3〕。目色赤〔4〕者,病在心;白色者,病〔5〕在肺;青色者,病在肝;黄色者,病在脾;黑色者,病在腎。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6〕。

診目痛,赤脉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内者,少陽病〔7〕。

〔1〕兑 《靈樞》作“鋭”,兑與鋭同。

〔2〕者 此下《靈樞》有“爲内眥”三字。

〔3〕上爲外眥,下爲内眥 《太素》注:“人之目眥有三:外決爲兑眥,内角上爲外眥,下爲内眥。唯《明堂》兑眥爲外眥,近鼻者爲内眥也。”

〔4〕色赤 《靈樞》、《千金》卷六第一均互倒。

〔5〕色者,病 《靈樞》、《太素》、《脈經》卷五第四均無此三字。下青、黄、黑同。

〔6〕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太素》注:“惡黄之色,不可譬喻言之,言之,故不可名之也。”《靈樞集注》張志聰注:“黄色不可名者,色黄而有黑白青赤之間色也。病在胸中者,五藏之氣,皆從内膈而出,故所見之色若是。”

〔7〕診目痛,赤脉從上下者……從外走内者,少陽病 痛,《脈經》卷五第四作“病”,走内作“入内”。《類經》卷六第三十三注:“足太陽經爲目上網,故赤脉從上下者爲太陽病。足陽明經爲目下網,故赤脉從上下者爲陽明病。足少陽經外行於鋭眥之後,故從外走内者爲少陽病也。”

夫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1〕,一作洞。鼻淵者,濁涕下不止,傳爲鼽瞢〔2〕《素問》作衄衊。瞑目,故得之氣厥〔3〕。

〔1〕淵 《太素》作“淟”,下淵同。楊上善注:“淟,他典切,垢濁也。”按淟,係避唐高祖李淵諱字改。

〔2〕鼽瞢(méng蒙) 《素問》作“衄衊”與本經原校同。《太素》作“衄”,楊上善注:“,巨結反,目眵也。”本經卷六第十作“衄”。按“瞢”《集韻·東韻》:“瞢,《説文》:目不明也。”“”,《釋名·釋疾病》:“目眥傷赤曰。”“衊”,《説文·血部》:“污血也。”據文義作“衄衊”義長。

〔3〕氣厥 氣,本經卷六第十無。《太素》二字互倒。

按:

本節文字亦見於本經卷六五臟傳病大論第十。此因涉及目病而重出。

足陽明有俠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系目本〔1〕。頭痛引頷取之〔2〕,視有過者取之,損有餘,補〔3〕不足,反者益甚〔4〕。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5〕屬目本,名曰眼系〔6〕。頭目苦〔7〕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8〕。入腦乃别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出,陰陽交於兑眥〔9〕,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絶則眠〔10〕。目中赤痛從内眥始,取之陰蹻。

〔1〕足陽明有俠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系目本 《太素》注:“足陽明大腸經,起鼻交頞,下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交承漿,循頤出大迎,上耳前循發際,氣發懸顱之穴,有皮部之胳與口相當,入繫目系。對,當也。”

〔2〕頭痛引頷取之 《靈樞》、《太素》、《千金》卷六第一均無此六字。此爲懸顱穴主治証,疑誤混於此。

〔3〕補 《靈樞》、《太素》均作“益”,義同。

〔4〕甚 《太素》同,《靈樞》作“其”。作“甚”是。

〔5〕正 直也。《周禮·考工記·人》:“上三正。”鄭玄注:“正,直也。”

〔6〕眼系 《太素》注:“足太陽經起目内眥,上額,交顛上,其直者從顛入胳腦,還出别下項,有胳屬於目本,名曰目系。”

〔7〕苦 明抄本作“故”,《太素》、《千金》卷六第一均作“固”。本經義勝。

〔8〕取之在項中兩筋間 《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四注:“即項中兩筋間玉枕穴也。”

〔9〕陽入陰出,陰陽交於兑眥 《靈樞》作“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鋭眥”。《醫學綱目》卷十五多卧不得卧引《靈樞》夾注云:“以蹻脉考之,當作目内眥”。又“眥”下明抄本有“《靈樞》云:陰入陽出,陰陽交於兑眥。”十三小字校文。

〔10〕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絶則眠 陽氣盛則瞋目,原作“陽氣絶則瞋目”。據《靈樞》、《太素》、《千金》卷六第一改。瞋,《説文·目部》:“張目也。”眠,《靈樞》、《太素》均作“瞑目”,眠與瞑同。《玉篇·目部》:“眠,同瞑。”

目中痛不能視,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後取天牗、風池。青盲〔1〕,遠視不明,承光主之。目瞑,遠〔2〕視,目窗〔3〕主之。目,赤痛,天柱主之。目眩無所見,偏頭痛,引目〔4〕外眥而急,頷厭主之。目〔5〕不明,惡風,目〔6〕淚出,憎寒,目痛,目眩〔7〕,内眥赤痛,目無所見〔8〕,眥癢痛〔9〕,淫膚白翳〔10〕,睛明主之。青盲無所見,遠視,目中淫膚,白膜覆瞳子,瞳子窌〔11〕主之。目不明,淚出,目眩瞢〔12〕,瞳子癢,遠視,昏夜無〔13〕見,目瞤〔14〕動,與項口參相引,喎僻口不能言,刺承泣。目痛口僻〔15〕淚出〔16〕,目不明,四白主之。目赤黄,顴窌主之。睊〔17〕目,水溝主之。目痛不明,齗交主之。目瞑,身汗出,承漿主之。青盲〔18〕目,惡風寒,上關主之。青盲,商陽主之。目,目,偏歷主之。眼痛,下廉主之。目,目,少氣,灸五里〔19〕,左取右,右取左。目中白翳,目痛泣出,甚者如脱,前谷主之。白膜覆珠,瞳〔20〕子無所見,解谿主之。

〔1〕青盲 《病源》卷二十八目青盲有翳候:“白黑二睛無有損傷,瞳子分明,但不見物,名爲青盲。”

〔2〕遠 原作“還”,據《外臺》卷三十九目窗、《千金》卷六第一、《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三内障引本經改。

〔3〕目窗 原作“目光”,據《外臺》卷三十九目窗、《千金》卷六第一、《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三内障引本經改。

〔4〕目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頷厭、《千金》卷六第一、《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三目赤腫痛引本經補。

〔5〕目 此下《千金》卷六第一有“遠視”二字。

〔6〕目 原作“日”,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睛明、《千金》卷六第一、《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7〕目痛目眩 《千金》卷六第一、《外臺》卷三十九睛明均作“頭痛、目眩瞢”義勝。《醫心方》卷二第一作“頭痛目中眵”。

〔8〕目無所見 《外臺》卷三十九睛明同,《千金》卷六第一作“遠視無見”。《醫心方》卷二第一作“目不明”。

〔9〕痛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睛明有“疼”字。

〔10〕淫膚白翳 《外臺》卷三十九睛明作“白膚瞖”。《千金》卷六第一“翳”亦作“瞖”,翳、瞖義同。據文義,當以本經爲是。淫膚白翳,言眼部皮膚濕潤而目睛生白翳。

〔11〕瞳子窌 原作“目窗”。《外臺》卷三十九目窗無此主治,《千金》卷三十第一云巨窌、童子窌均主治目生白膚翳。據本經取穴體例、《外臺》卷三十瞳子窌及《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12〕目眩瞢 原作“目眩瞀”,《外臺》卷三十九承泣、《千金》卷六第一均作“目眩瞢”,《醫心方》卷二第一作“眵”。《千金》卷三十第一承泣下有小字校文云:“《甲乙》云:目不明,淚出、目眩瞢”,據此“瞀”當作“瞢”,據改。

〔13〕無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承泣有“所”字。

〔14〕瞤 《説文·目部》:“瞤,目動也。”

〔15〕口僻 口,《千金》卷六第一無。口僻,口歪斜。《説文·人部》:“僻,避也。一曰從旁牽也。”

〔16〕淚出 原作“戾”,《外臺》卷三十九四白、《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淚出”,與本經原校同,《千金》卷三十第一亦云“淚出”,據改。並删原校。

〔17〕睊(juàn倦) 謂側目相視。在此指目斜視。《孟子·梁惠王》:“饑者弗食,勞者弗息,睊睊胥讒,民乃作慝。”趙岐注:“睊睊,側目相視。”

〔18〕(yí遺) 《廣韻·脂部》:“,目病。”

〔19〕五里 原作“手五里”,據《外臺》卷三十九五里、《千金》卷六第一及本經取穴體例改。

〔20〕瞳 《千金》卷六第一無。

手太陽少陽脉動發耳病第五

本篇自“暴厥而聾”至“腸胃之所生也”,見《素問·通評虚實論》、《太素》病解、腸胃生病。自“黄帝問曰”至“必應其中”,見《靈樞·刺節真邪》、《太素·五節刺》。自“耳鳴取耳前動脉”至“後取足”,見《靈樞·厥病》、《太素·耳聾》。自“聾而不痛”至“取手陽明”,見《靈樞·雜病》、《太素·耳聾》。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由於手太陽和手少陽脉動而發生耳病的証治,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暴厥耳聾的病機;發蒙的鍼刺手法;耳病的腧穴主治。

暴厥而聾,耳偏塞閉不通〔1〕,内氣暴薄也〔2〕。不從内,外中風之病〔3〕,故留瘦著〔4〕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5〕。

〔1〕耳偏塞閉不通 耳,《素問》無。《太素》作“不通偏塞也”。

〔2〕内氣暴薄也 《太素》無此五字,但楊上善注仍具此文。《類經》卷十七第七十八注:“此以内氣之逆,暴有所薄而然。薄,侵迫之謂。”

〔3〕不從内,外中風之病 《太素》作“閉内内不通風也”。

〔4〕故留瘦著也 《素問》作“故瘦留著也”,《太素》作“内留著也”。按瘦留,當作“留瘦”,如《素問·三部九候論》有“留瘦不移”句。《素問》王冰注:“外風中人,伏藏不去,則陽氣内受,爲熱外燔,肌肉消爍,故留薄肉分消瘦,而皮膚著於筋骨也。”

〔5〕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素問》王冰注:“腸胃否塞,則氣不順序,氣不順序,則上下中外互相勝負,故頭痛耳鳴,九竅不利也。”

黄帝問曰:刺節言發蒙〔1〕者,刺府俞以去府病〔2〕,何俞〔3〕使然?岐伯對曰:刺此者〔4〕,必於日中〔5〕,刺其聽宫〔6〕,中其眸子〔7〕,聲聞於耳〔8〕,此其俞也。曰:何謂聲聞於耳?曰:已刺〔9〕,以手堅按其兩鼻竅,令疾偃其聲〔10〕,必應其中〔11〕。

耳鳴,取耳前動脉。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若有乾擿抵〔12〕一本作耵聹。耳無聞也。耳聾,取手足〔13〕少指〔14〕《太素》云少指次指 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15〕。耳鳴,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後取足〔16〕。聾而不痛〔17〕,取足少陽〔18〕,聾而痛,取手陽明〔19〕。

〔1〕發蒙 蒙,《靈樞》、《太素》均作“矇”,蒙與矇通。《説文通訓定聲·豐部》:“矇,叚借爲蒙。”發蒙,系治療目視不明耳聾疾病的一種方法,即《靈樞》所云:“夫發蒙者,耳無所聞,目無所見。”

〔2〕以去府病 以,《靈樞》無。《太素》無此四字。

〔3〕俞 《太素》無。

〔4〕者 明抄本作“之要”二字。

〔5〕日中 日上原有“白”字,據《靈樞》、《太素》删。楊上善注:“日中正陽,故開耳目,取日中也。”

〔6〕聽宫 原作“耳聽”,此下原校云:“一作聽宫。”詳諸書無此名,據《靈樞》、《太素》及原校改,並删原校。

〔7〕中其眸子 眸,眼珠。《説文新附·目部》:“眸,目童子也。”此言刺其聽宫,鍼感反應到目珠。

〔8〕聲聞於耳 耳,原作“外”,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下“耳”字同。楊上善注:“手太陽脉支者,至目兑眥,却入耳中;手足少陽脉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兑眥。故三脉皆會耳目聽宫,俱連目中眸子,眸子,目中瞳子也。”

〔9〕已刺 《靈樞》作“刺邪”,《太素》作“邪刺”。

〔10〕令疾偃其聲 令,《靈樞》、《太素》均作“而”。《靈樞集註》眉注:“疾偃其聲,閉其口竅也。”《靈樞識》:“簡按,志注近似。”按疾偃其聲者,迅速屏息聲息,壓氣於内也。如《病源》卷四十陰挺出下脱候:“有因産而用力偃氣,而陰下脱者。”

〔11〕必應其中 《靈樞》、《太素》均作“必應於鍼也”,義勝。《靈樞發微》注:“必應其耳中之鍼,是耳竅與鼻竅、口竅之相通也。”

〔12〕乾擿抵 《靈樞》作“盯聹”,與本經原校同。按擿抵即盯矃,詳見卷三第十一注。

〔13〕足 原無,《靈樞》同,據《太素》及下文“先取手,後取足”補。

〔14〕少指 《靈樞》、《太素》均作“小指、次指”。

〔15〕先取手,後取足 《太素》注:“手少陽至小指、次指,即關衝穴。足少陽至小指、次指,即竅陰穴也。其脉皆入耳中,故二俱取之也。”

〔16〕先取手,後取足 《太素》注:“手之中指,手心主脉,《明堂》不療於耳。足之中指,十二經脉并皆不上,今手足中指皆療耳鳴,今刺之者未詳,或可胳至繆刺也。”《靈樞發微》注:“當取手之中指爪甲上,即手厥陰心包絡經中衝穴。左鳴取右,右鳴取左,先取手經,後取足厥陰肝經大敦穴以刺之。”

〔17〕痛 此下《靈樞》有“者”字。

〔18〕取足少陽 《太素》注:“足少陽正經入耳,手陽明胳脉入耳。足少陽主骨益耳,故取之也。”

〔19〕取手陽明 《太素》注:“手陽明主氣益耳,故痛取之也。”

耳鳴,百會及頷厭、顱息、天窗、大陵、偏歷、前谷、後谿皆主之。耳痛聾鳴,上關主之,刺不可深。耳聾鳴〔1〕,下關及陽谿、關衝、掖門、陽谷主之。耳聾鳴〔2〕,頭頷痛,耳門主之。頭重,頷痛引耳中憹憹〔3〕嘈嘈〔4〕,和窌主之。聾,耳中癲溲〔5〕,癲溲者若風,聽會主之。耳聾填填〔6〕如無聞,憹憹嘈嘈若蟬鳴,鴂〔7〕鳴,聽宫主之。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8〕。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空主之,耳聾無聞,天窗〔9〕主之。耳聾嘈嘈〔10〕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11〕及腕骨〔12〕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焞焞渾渾,聾〔13〕無所聞,外關〔14〕主之。卒氣聾,四瀆主之。

〔1〕聾鳴 《外臺》卷三十九下關二字互倒。

〔2〕耳聾鳴 明抄本作“耳鳴聾”,《外臺》卷三十九耳門作“耳痛鳴聾。”

〔3〕憹憹 明抄本作“膿膿”。《千金》卷三十一,《醫學綱目》卷二十九耳聾引本經均作“噥噥”。《外臺》卷三十九和爲、《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按憹憹、噥噥、,皆象聲,此亦義存聲也。下同。《玉篇·耳部》:“《淮南子》曰:聽雷者。注云:耳中然。《埤蒼》云:耳中聲也。”

〔4〕嘈嘈(cáocáo曹曹) 《外臺》卷三十九和爲、《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按嘈嘈、,象聲也,義通。《玉篇·耳部》:“,《埤蒼》云:耳鳴也。”

〔5〕癲溲 《外臺》卷三十九、《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耳疾灸刺法均作“顛颼”。象聲詞,此亦義存聲也,下同。

〔6〕填填 象聲詞,雷鳴聲。《楚辭·九歌·山鬼》:“靁填填兮兩冥冥。”洪興祖補注:“填音田。五臣云:填填,雷聲。”

〔7〕鴳(yàn晏)鴂(jué决) 鴂原作“頰”,據《外臺》卷三十九聽宫改。鴳、鴂均系鳥名。

〔8〕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 《外臺》卷三十九聽宫、《醫學綱目》卷二十九耳聾引本經均無此十字,其文義亦費解,姑存疑待考。

〔9〕天窗 原作“天空”,據明抄本改。

〔10〕嘈嘈 明抄本作“”,誤。《外臺》卷三十九天容作“”。

〔11〕肩貞 原作“肩真”,據明抄本改。

〔12〕腕骨 原作“完骨”,據《外臺》卷三十九腕骨、《千金》卷三十第一改。

〔13〕聾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外關補。

〔14〕外關 原作“外聞”,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外關改。

手足陽明脉動發口齒病第六

本篇自“診齲齒痛”至“在下下熱”,見《靈樞·論疾診尺》、《太素·雜診》。自“臂之陽明”至“方病之時盛寫虚補”,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自“齒痛”至“取手陽明”,見《靈樞·雜病》、《太素·頭齒痛》。自“舌緩下”至“取足少陰”,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由於手足陽明經脉感受病邪而發生的口齒病變証治,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爲不同齒痛、口舌病的見証、治則及腧穴主治。

診齲齒〔1〕痛,按其陽明〔2〕之脉〔3〕來,有過者獨熱。在左〔4〕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

〔1〕齒 原脱,據《靈樞》、《太素》、《脈經》卷四第五補。

〔2〕明 《靈樞》無,疑脱。

〔3〕脉 原脱,據《太素》、《脈經》卷四第五補。

〔4〕左 此下原有“者”字,據《靈樞》、《太素》及此下文例删。

臂陽明〔1〕,有入鼽徧齒者〔2〕,名曰大迎〔3〕,下齒齲,取之臂〔4〕。惡寒補之,一作取之。不惡寒寫之〔5〕《靈樞》名曰禾窌〔6〕,或曰大迎,詳大迎乃是〔7〕陽明脉所發,則當云禾窌是也〔8〕,然而下齒齲,又當取足陽明禾窌大迎,當試可知耳。

〔1〕臂陽明 臂下原有“之”字,據《靈樞》、《太素》删。《靈樞發微》注:“臂陽明即手陽明大腸經也,以其脉行於臂,故不稱曰手而曰臂也。”按臂陽明,古代早期經脉稱謂,馬王堆古醫書《足臂十一脉灸經》正作“臂陽明”。

〔2〕有入鼽徧齒者 鼽《靈樞》作“頄”,按鼽與頄通。徧,原脱,據《靈樞》、《太素》補。《靈樞發微》注:“手陽明之脉,其支者從缺盆上頸,循天鼎、扶突,上貫於頰,入下齒缝中,還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循禾髎、迎香以交於足陽明。故曰足陽明有入頄遍齒者。”

〔3〕大迎 《太素》作“人迎”,疑誤。按人迎,本經卷三第十謂“足太陽脉氣所發”,《外臺》卷三十九屬於胃人,即足陽明脉,《素問·氣穴論》、《素問·氣府論》、《素問·骨空論》等王冰注亦均云“足陽明脉氣所發”,而本文則云臂陽明,是可証對此穴的歸經,尚未最後定型。

〔4〕取之臂 謂取臂陽明經腧穴。

〔5〕惡寒補之,不惡寒寫之 下一“寒”字原脱,據《靈樞》、《太素》補。楊上善注:“惡寒陽虚,故補之,不惡寒陽實,故寫之也。”

〔6〕禾窌 今《靈樞》作“大迎”。

〔7〕是 疑爲“足”字之誤。

〔8〕是也 明抄本無此二字。

足〔1〕太陽有入頰〔2〕偏〔3〕齒者,名曰角孫〔4〕,上齒齲〔5〕取之在鼻與鼽〔6〕一作頄。前。方病之時,其脉盛,脉盛〔7〕則寫之,虚則補之。一曰取之出眉外,方病之時,盛寫虚補〔8〕。

〔1〕足 原作“手”,據《靈樞》、《太素》改。又,《太素》此下有“之”字。

〔2〕入頰 原作“八頄”,《靈樞》作“入頄”,據明抄本、《太素》改。

〔3〕偏 與徧通。

〔4〕名曰角孫 《太素》注:“足太陽經起目内眥,上額,其太陽皮部之胳,有下入於頰後,徧上齒,又入於耳,氣發角孫之穴,故曰有入。”詳角孫穴,本經卷三第十一云:“手足少陽、手陽明之會。”《素問·氣府論》王冰注:“手太陽、手足少陽三脉之會。”《外臺》卷三十九屬於三焦人,即少陽經,均與本文不同,是則此穴之歸經,此時尚未最後確定。

〔5〕齒齲 原作“齲齒”,據《靈樞》、《太素》乙正。

〔6〕鼽 《靈樞》作“頄”,義同。

〔7〕脉盛 脉,《靈樞》無。《太素》無此二字。

〔8〕一曰取之出眉外,方病之時,盛寫虚補 《太素》同,楊上善注:“謂足陽明上關穴也。”眉,《靈樞》作“鼻”。方盛之時,盛寫虚補,《靈樞》無此八字。又:此十五字,明抄本旁注云:“小字”。故疑此十五字,原係注文,誤混爲正文。

齒痛〔1〕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2〕。

〔1〕痛 此上原有“動”字,據《靈樞》、《太素》及《素問·繆刺論》王冰注引《鍼經》删。

〔2〕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四注:“手足陽明之脉皆入齒中,然胃經多實熱,故不畏寒飲者,當寫足陽明,大腸經多虚寒,故畏寒飲者,當補手陽明也。”

舌縱〔1〕〔2〕下,煩〔3〕悶〔4〕,取足少陰。重舌,刺舌柱以鍼〔5〕。

〔1〕縱 《靈樞》、《太素》均作“緩”,義同。《説文·糸部》:“縱,緩也。”

〔2〕 《靈樞》、《太素》均作“涎”。同涎。

〔3〕煩 原作“頰”,據《靈樞》、《太素》改。

〔4〕悶 《靈樞》作“悗”,《太素》作“惌”,義同。

〔5〕重舌,刺舌柱以鍼 ,原作“排”,據《太素》、《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口齒灸刺法改。《靈樞》作“鈹”。按鈹與通。楊上善注:“重舌,謂舌下重肉生也。舌柱,舌下柱。以鍼刺去血也。”

上齒齲腫〔1〕,目窗主之。上齒齲痛,惡寒〔2〕,正營主之。齒牙齲痛,浮白及完骨主之。齒痛,顴窌及二間主之。上齒齲,兑端及耳門主之。齒間出血者,有傷酸,齒牀落痛〔3〕,口不可開,引鼻中,齗交主之。頰腫,口急,頰車骨〔4〕痛,齒〔5〕不可以〔6〕嚼,頰車主之。

〔1〕上齒齲腫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上齒齲痛,齗腫”。

〔2〕惡寒 原作“惡風寒”,據《外臺》卷三十九正營、《醫心方》卷二第一、《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口齒灸刺法改。

〔3〕齒牀落痛 齒牀,《外臺》卷三十九齗交作“齒尖”。齒牀落痛,謂牙牀之脉絡痛。齒牀,載齒之牀,即齒齗。落與絡通。《漢書·藝文志·方技略》:“原人血脉經落骨髓陰陽表裹。”

〔4〕骨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頰車、《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5〕齒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頰車、《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6〕以 《外臺》卷三十九頰車、《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用”。按用與以通。《尚書·吕刑》:“報虐以威。”《論衡·譴告》引作“用”。

上齒齲痛,口僻禁不開〔1〕,上關主之〔2〕。厥,口僻,失欠,下牙痛,頰腫,惡寒,口不收,舌不能言,不得嚼,大迎主之〔3〕。失欠,下齒齲,下牙痛,腫,下關主之。齒齲痛,聽會及衝陽主之〔4〕。齒牙不可嚼,齗腫,角孫主之。口〔5〕僻不正,失欠〔6〕,口噤〔7〕不開,翳風主之。舌下腫,難以〔8〕言,舌縱,喎戾不端,通谷主之〔9〕。舌下腫,難以言,舌縱,涎出,廉泉〔10〕主之。

〔1〕口僻禁不開 原作“惡寒者”,與前條義復,據《外臺》卷三十九上關、《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2〕上關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此條當在“大迎”條下。

〔3〕之 此下明抄本有“上齒齲痛,上關主之。”八字。

〔4〕齒齲痛,聽會及衝陽主之 本條原脱,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聽會、衝陽、《醫學綱目》卷二十九牙齒痛引本經補。

〔5〕口 《外臺》卷三十九翳風、《醫心方》卷二第一均無。

〔6〕欠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翳風有“脱頷”二字,疑脱。

〔7〕噤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翳風、《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8〕以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通谷引别本文及此下“廉泉”條文例補。

〔9〕之 此下明抄本有“一云失口欠,口喎僻不端,不能言,通谷主之”十七小字校文。

〔10〕廉泉 原作“廣泉”。據《外臺》卷三十九廉泉、《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口僻,刺太淵,引而下之。口中腥〔1〕臭,勞宫主之。口乾〔2〕下齒痛,惡寒腫,商陽主之。齒齲痛,惡清,三間主之。口僻,偏歷主之。口齒痛,温溜主之。下齒齲,則上齒痛,掖門主之。齒痛,四瀆主之。上牙齲痛〔3〕,陽谷主之。一作陽絡〔4〕。齒齲痛,合谷主之。齒齲痛〔5〕,小海〔6〕主之。舌縱,〔7〕下,煩悶,陰谷〔8〕主之。

〔1〕腥 原作“腫”,據《外臺》卷三十九勞宫、《醫心方》卷二第一、《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口齒灸刺法改。《千金》卷三十第一作“腫腥”二字。

〔2〕乾 原作“中”,據《外臺》卷三十九商陽改。

〔3〕上牙齲痛 《外臺》卷三十九陽谷作“牙上齒齲痛”,《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口齒灸刺法作“上牙齒齲痛”。

〔4〕一作陽絡 《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口齒灸刺法作“一作陽谿”。

〔5〕齒齲痛 原作“又云”二字,據《外臺》卷三十九小海、《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口齒灸刺法、明抄本、《醫學綱目》卷二十九牙齒痛引本經改。

〔6〕小海 原作“少海”,據本經取穴體例、《外臺》卷三十九小海、《千金》卷三十第一、《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7〕 《外臺》卷三十九陰谷、《醫學綱目》卷十七舌引本經均作“涎”,義同。

〔8〕陰谷 原作“陰交”,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陰谷、《醫學綱目》卷十七舌引本經改。

血溢發衂第七鼻鼽息肉著附

本篇自“暴癉内逆”至“大腧五部也”,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自“衄而不止”至“膕中出血”,見《靈樞·雜病》、《太素·衄血》。

提要:本篇主要内容爲由於血溢口鼻致衄的証候及鼻衄、鼻鼽等病的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暴癉〔1〕内逆,肝肺相薄〔2〕,血溢鼻口,取天府〔3〕,此爲胃之大腧五部也〔4〕五部:按《靈樞》云:陽逆〔5〕頭痛,胸滿不得息,取〔6〕人迎,暴瘖氣鞕〔7〕刺扶突與舌本出血;暴聾氣蒙,耳目不明〔8〕,取天牖,暴拘攣癎痓〔9〕,足不任身者〔10〕,取天柱,暴痺〔11〕内逆,肝肺相薄〔12〕,血溢鼻口,取天府。此爲胃之五大俞,五部也〔13〕。今士安散作五穴於篇中,此特五部之一耳〔14〕。

〔1〕癉 原作“痺”,據《靈樞》、《太素》改。

〔2〕薄 《靈樞》作“搏”。按搏與薄通。

〔3〕暴癉内逆,肝肺相薄,血溢鼻口,取天府 《太素》注:“熱盛爲癉。手太陰脉起於中膲,下胳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故此脉病肺腹,暴癉,脾胃氣逆,肝肺之氣相薄,致使内逆,血溢鼻口,故取天府。”

〔4〕此爲胃之大腧五部也 之,明抄本作“也”。《靈樞》作“此爲天牖五部”,《太素》作“此爲大輸五部”。按“天牖五部”,義難解,據此下原校引《靈樞》,疑今本有誤。楊上善注:“此爲頸項之間藏府五部大輸。”詳此上原《靈樞》五病主治五穴,非盡屬胃,據《太素》文“胃”字衍。亦或本作“此胃之大腧五部”,胃本“謂”之假,如馬王堆古帛書《經》:“是胃失道。”後人不解其意,復增“爲”字,遂誤。又詳此文,如此下原校所云:本該此前五穴主治而言,今本篇所收,特其一耳。

〔5〕逆 今《靈樞》作“迎”,義同。

〔6〕取 此下今本《靈樞》有“之”字。

〔7〕鞕 今本《靈樞》同,《太素》作“鯁”是。

〔8〕明 明抄本作“用”。

〔9〕暴拘攣癎痓 今本《靈樞》作“暴攣癎眩”。

〔10〕者 今本《靈樞》無。

〔11〕痺 今本《靈樞》作“癉”。

〔12〕薄 今本《靈樞》作“搏”,義同。

〔13〕此爲胃之五大俞,五部也 此與本經文近,然今本《靈樞》作“此爲天牖五部”。

〔14〕耳 此後明抄本另行有“詳此乃詳文耳”六字注文。

衄而不衃〔1〕,血流,取足太陽;衃〔2〕,取手太陽,不已,刺腕骨〔3〕下,不已,刺膕中出血。

〔1〕衃(pēi丕) 此上原有“止”字,《靈樞》,同,據《太素》、《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鼻疾灸刺法删。《説文·血部》:“衃,凝血也。”

〔2〕衃 此上原有“大衄”二字,據《靈樞》、《太素》删。此下原有“血”字,《靈樞》同,《太素》、《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鼻疾灸刺法均無,據删。

〔3〕腕骨 原作“脘骨”,《靈樞》作“宛骨”,《太素》作“捥”,按捥與腕通。據《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鼻疾灸刺法改。

鼻鼽衄,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後取天牖、風池。鼻管疽,發爲厲鼻〔1〕,腦空主之。鼻鼽不利,窒洞氣塞,喎僻多洟,鼽〔2〕衄有癰,迎香主之。鼽衄洟出,中有懸癰、宿〔3〕肉,窒洞不通,不知香臭,素窌主之。鼻窒,口僻,清洟出不可止,鼽衄有癰,禾窌主之。鼻中息肉不利,鼻頭〔4〕額頞〔5〕中痛,鼻中有蝕瘡,齗交主之〔6〕。鼻鼽不得〔7〕息,不收洟,不知香臭,及〔8〕衄不止,水溝止之。衄血不止,承漿及委中主之。鼻不利,前谷主之。衄,腕骨主之。

〔1〕鼻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腦空、《千金》卷三十第一、《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三治鼻疾灸刺法補。

〔2〕鼽 《外臺》卷三十九迎香作“鼻”。

〔3〕宿 《醫學綱目》卷二十七鼻塞引本經作“瘜”,義同。

〔4〕頭 《醫學綱目》卷二十七鼻塞引本經無,義勝。

〔5〕額頞 《外臺》卷三十九齗交作“頷”。

〔6〕齗交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水溝主之”條之後。

〔7〕得 《外臺》卷三十九水溝作“能”。

〔8〕及 《外臺》卷三十九水溝無。

手足陽明少陽脉動發喉痹咽痛第八

本篇自“喉痺不能言”至“取手陽明”,見《靈樞·雜病》、《太素·喉痺嗌乾》。

提要:本篇主要内容爲由於手足陽明、少陽脉動所發喉痺、咽痛的証候及主治腧穴,故以此名篇。

喉痺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1〕。

〔1〕喉痺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靈樞集注》張志聰注:“喉痺者,邪閉於喉而腫痛也。足陽明之脉,循喉嚨挾於結喉之旁,故邪閉則不能言矣,當取之足陽明。手陽明之脉,在喉旁之次,故能言者,取手陽明。”

喉痺,完骨及天容、氣舍、天鼎、尺澤、合谷〔1〕、商陽、陽谿、中渚、前谷、商丘、然谷、陽交悉主之。喉痺咽腫〔2〕,水漿不下,璇璣主之。喉痺食不下,鳩尾主之。喉痺,咽〔3〕如梗〔4〕,三間主之。喉痺不能言,温溜及曲池主之。喉痺氣逆〔5〕,口喎,喉咽如扼〔6〕狀,行間主之。《千金》作間使。咽中痛,不可内食,湧泉主之。

〔1〕合谷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穴應在“商陽”穴之後。

〔2〕腫 明抄本作“瘇”,按腫與瘇皆取聲於重,故互通。《外臺》卷三十九璇璣作“癰”,可參。

〔3〕咽 《外臺》卷三十九三間作“腫”。

〔4〕梗 《外臺》卷三十九三間、《千金》卷三十第一均作“哽”,義同。

〔5〕氣逆 逆,明抄本作“送”,誤。《外臺》卷三十九行間無此二字。

〔6〕扼 原作“栀”,據嘉靖本、《外臺》卷三十九行間、《千金》卷三十第一、《醫學綱目》卷十五喉痺引本經改。

氣有所結發瘤癭第九

提要:本篇内容爲因憂恚氣結而生瘤癭的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癭〔1〕,天窗〔2〕一本作天容,《千金》作天府。及臑會主之。瘤〔3〕癭,氣舍主之。

〔1〕癭 《病源》卷三十一癭候: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亦曰飲沙水,沙隨氣入於脉,搏頸下而成之。初作與櫻核相似,而當頸下也,皮寬不急,垂搥搥然是也。恚氣結成癭者,但垂核搥搥無脉也。飲沙水成癭者,有核,無根,浮動在皮中。又云:有三種癭:有血癭,可破之;有息肉癭,可割之;有氣癭,可具鍼之。”

〔2〕天窗 天,明抄本作“夫”,誤。《千金》卷三十第六作“天府”,與本經原校同,注云:“《甲乙》天府作天窗。”《外臺》卷三十九天窗、天容、天府穴下均無此主治証。

〔3〕瘤 《病源》卷三十一瘤候:“瘤者,皮肉中忽腫起,初梅李大,漸長大,不痛不癢,又不結强,言留結不散,謂之爲瘤。不治,乃至塸大,則不復消,不能殺人,亦慎不可輙破。”

婦人雜病第十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故曰成辜”,見《素問·奇病論》、《太素·重身病》。自“曰:何以知懷子且生也”至“無邪脉也”,見《素問·腹中論》、《太素·雜診》。“診女子手少陰脉動甚者,妊子也。”見《靈樞·論疾診尺》、《太素·尺寸診》。自“乳子而病熱脉懸小”至“急則死”,見《素問·通評虚實論》、《太素·虚實脉診》。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婦人雜病的証治,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婦人重身九月而瘖之機理及治禁;姙子的脉象;産後熱病預後的診斷;各種婦女雜病的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人有重身〔1〕,九月而瘖〔2〕,此爲何病〔3〕?岐伯對曰:胞之絡脉絶〔4〕也。胞〔5〕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脉,貫腎繫舌本,故不能言。無治也,當十月復〔6〕。《刺法》〔7〕曰:無損不足,益〔8〕有餘,以成其辜〔9〕《素問》作“疹”。所謂無損〔10〕不足者,身羸瘦,無用鑱石也。無益〔11〕有餘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則精出〔12〕而病獨擅中〔13〕,故曰成辜〔14〕。

〔1〕重身 懷孕。《太素》注:“婦人懷子,又名曰重身。”《素問》王冰注:“謂身中有身,則姙者也。”

〔2〕瘖 音啞,説話發不出聲音。《説文·疒部》:“瘖,不能言也。”《女科經綸》卷四胎前証下張嶟璜按:“瘖謂有言而無聲,故經曰不能言。此不能二字,非絶然不語之謂。……其人切切私語,心雖有言,而人不能聽,故曰瘖。”

〔3〕病 《素問》作“也”字。

〔4〕絶 明抄本作“脃”,誤。《素問》王冰注:“絶,謂斷絶而不通流,而不能言,非天真之氣斷絶也。”《女科經綸》卷四胎前証下張嶟璜按:“此絶字當作阻字解。”

〔5〕胞 明抄本無,疑脱。

〔6〕當十月復 《素問》王冰注:“十月胎去,胞絡復通,腎脉上營,故復舊而言也。”

〔7〕《刺法》 原作“治法”,據《素問》、《太素》改。

〔8〕益 原作“溢”,據明抄本、《素問》、《太素》及本經下文改。

〔9〕以成其辜 《素問》作“以成其疹”、《太素》作“以成疹”。按辜、疹義近。“辜”有災、難、禍害義,如《漢書·王莽傳》:“害徧生民,辜及朽骨。”疹,病也。兩義並通。

〔10〕無損 原脱,據《素問》及此上文例補。

〔11〕益 此下原有“其”字,據《太素》及此上文例删。

〔12〕泄之則精出 明抄本作“精泄”。

〔13〕無益其有餘者,腹中……而病獨擅中 其有餘者,腹中,明抄本無,脱也。獨,明抄本無。《素問》王冰注:“胎約胞絡,腎氣不通,因而泄之,腎精隨出,精液内竭,胎則不全,胎死腹中,著而不去,由此獨擅。”《太素》注:“腹中有形,此爲有餘,益之以成其病,斯乃損于有餘爲病也。”

〔14〕成辜 《素問》、《太素》作“疹成”。

按:

此論姙娠九月而瘖之理及處理原則。姙娠九月而瘖,亦名“子瘖”,是胎兒壓迫胞中的絡脉,致絡脉阻滯不通所致。胞中絡脉,連繫於腎,少陰脉貫腎繫舌本。胞絡被阻,則少陰脉不能上榮於舌本,故不能發音。如無其他見証,一股不需治療,産後可自行恢復。對此証,後世醫家認識不一,如陳自明雖亦主“不須服藥”,但又認爲“臨産月,但服保生丸、四物湯,産下便語”。張子和主張“可煎玉燭散二兩,放冷,入蜜少許,時呷之,則心火下降,而肺金自清。”馬蒔認爲“治之當補心腎爲宜”。《女科經綸》卷四胎前証下蕭慎齋按:“姙娠不語,遵《内經》之旨,固無治法,故《大全》而下,後人不敢强立方論,獨子和以降心火爲治,玄臺以補心腎立法,則以胞之絡脉,屬手足少陰二經故也。但産後不語,屬敗血入心,中風舌瘖,屬痰涎之滯絡,則胎前子瘖,亦必有所感,更當詳証參治,以補張、馬二公之末盡。若子瘖用玉燭散,似屬無理。”此説可參。

曰:何以知懷子〔1〕且生也?曰:身有病而無邪脉也〔2〕。診〔3〕女子手少陰脉動甚者,姙子也〔4〕。乳子〔5〕而病熱,脉懸小〔6〕,手〔7〕足温則生,寒則死。乳子中風,病熱〔8〕喘渴〔9〕,《素問》作鳴。肩息〔10〕,脉實〔11〕大。緩則生,急則死〔12〕。

〔1〕子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之”字。

〔2〕身有病而無邪脉也 《素問》王冰注:“病,謂經閉也。《脉法》曰:尺中之脉來而斷絶者,經閉也。月水不利若尺中脉絶者,經閉也。今病經閉脉反如常者,婦人姙娠之証,故云身有病而無邪脉。”

〔3〕診 《靈樞》、《太素》均無。

〔4〕手少陰脉動甚者,姙子也 姙子也《太素》作“任子也”,《靈樞》作“姙子”。按任與姙通。《詩經·大雅·大明》:“大任”。《潛夫論·五德志》作“大姙”。《太素》注:“手少陰脉,心經脉也。心脉主血,女子懷子則月血外閉不通,故手少陰脉内盛,所以動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三注:“手少陰,心脉也。《脉要精微論》曰:上附上,左外以候心,故心脉當診於左寸。動甚者,流利滑動也。心主血,血王乃能胎,婦人心脉動甚者,血王而然,故當姙子。啟玄子云:手少陰脉,謂掌後陷者中,當小指動而應手者也。蓋指心經之脉,即神門穴也。其説甚善,然以余之驗,左寸亦應。”按本文又見於《素問·平人氣象論》云:“婦人手少陰脉動甚者,姙子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足少陰。”《太素》不重出。王冰注:“手少陰脉,謂掌後陷者中,當小指動而應手者也。……動謂動脉也,動脉者,大如豆,厥厥動摇也。”詳《素問》此文及王注,正可與本文互參。

〔5〕乳子 《素問吴注》:“乳子,乳下嬰孩也。”《素問經注節解》注:“乳子,謂婦人生子而哺乳者。”按乳子,謂以乳哺子者,《梁書·諸夷傳》:“毛中有汁,以乳子。”詳此文例婦人雜病,可証皇甫謐亦作乳婦解,故吴注非是。

〔6〕病熱,脉懸小 此下《素問》、《太素》有“者何如”三字。王冰注:“懸謂如懸物之動也。”《素問吴注》注:“病熱而脉來懸絶而小,是謂之陽證得陰脉也,爲大禁。”按懸謂懸浮無根之象。故王注義近,吴注訓懸絶,似非是。”

〔7〕手 《太素》無。

〔8〕病熱 病,《素問》無。熱下《太素》有“者”字。

〔9〕渴 《素問》、《太素》均作“鳴”,與本經原校同。渴,疑爲“喝”之誤,喝,大呵出聲也。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煩則喘喝。”王冰注:“喝,謂大呵出聲也。”喝與鳴義近。

〔10〕肩息 《素問集注》張志聰注:“肩息者,呼吸摇肩也。”

〔11〕實 原作“急”,據《素問》、《太素》改。

〔12〕緩則生,急則死 《素問吴注》注:“緩爲有胃氣,故生;急爲真藏脉,故死。”

乳子下赤白〔1〕,腰俞主之。女子絶子〔2〕,陰挺出〔3〕,不禁白瀝〔4〕,上窌主之。女子赤白瀝〔5〕,心下積脹,次窌主之。《千金》云:腰痛不可俛仰〔6〕,先取缺盆,後取尾骶。女子赤淫時白,氣癃,月事少,中窌主之。女子下〔7〕蒼汁不禁,赤瀝,陰中癢痛,引〔8〕少腹控,不可俛仰,下窌主之,刺腰尻交者,兩胂〔9〕上,以月〔10〕死生爲痏數,發鍼立已。《千金》云:腸鳴泄注,下窌主之〔11〕。

〔1〕乳子下赤白 哺乳期患赤白帶下。

〔2〕絶子 不孕育也。

〔3〕陰挺出 子宫脱垂。《病源》卷四十陰挺出下脱候:“胞絡傷損,子藏虚冷,氣下衝則令陰挺出,謂之下脱。亦有因産而用力偃氣,而陰下脱者。”

〔4〕白瀝 白帶淋漓不斷。

〔5〕赤白瀝 赤白帶淋漓不止。

〔6〕《千金》云:腰痛不可俛仰 此原作大字正文,並脱“《千金》云”三字,據明抄本及《千金》卷三十第八補改。

〔7〕下 明抄本作“不”,誤。

〔8〕引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下窌、《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學綱目》卷三十四赤白帶引本經補。

〔9〕胂 明抄本作“胛”,誤。

〔10〕月 明抄本作“曰”,誤。

〔11〕《千金》云:腸鳴泄注,下窌主之 此原作大字正文,並脱“《千金》云”三字,據明抄本及《千金》卷三十第八補改。

婦人乳餘疾〔1〕,盲〔2〕門主之〔3〕。乳癰〔4〕寒熱短氣,卧不安,膺窗主之。乳癰,凄索〔5〕寒熱〔6〕,痛不〔7〕可按〔8〕,乳根主之。絶子,灸臍中,令有子。女子手脚拘攣,腹滿,疝,月水不下〔9〕,乳餘疾,絶子,陰癢,陰交主之。腹滿疝積,乳餘疾,絶子陰癢,刺石門。《千金》云:奔肫,上腹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刺陰交入八分〔10〕。女子絶子,衃血在内不下,關元主之。《千金》云:胞轉不得尿,少腹滿,石水痛,刺關元,亦宜矣〔11〕。女子禁中癢〔12〕,腹熱痛,乳餘疾,絶子内〔13〕不足,子門〔14〕不端,少腹苦寒,陰癢及痛,經閉不通,中極主之。婦人下〔15〕赤白沃〔16〕,陰中乾痛,惡合陰陽〔17〕,少〔18〕腹堅,小便閉,曲骨主之。《千金》作屈骨。女子血不通,會陰主之。

〔1〕乳餘疾 産後諸疾。乳,生子,分娩。《吕氏春秋·音初》:“天大風晦盲,孔甲迷惑,入於民室,主人方乳。”高誘注:“乳,産。”

〔2〕肓 原作“盲”,據明抄本改。

〔3〕之 原脱,據明抄本、嘉靖本、京師本補。

〔4〕乳癰 原脱,據明抄本、嘉靖本、四庫本、存存軒本及《外臺》卷三十九膺窗、《千金》卷三十第六補。

〔5〕凄索 凄,《外臺》卷三十九乳根、《千金》卷三十第八均作“悽”,凄、悽同。凄索,寒慄貌。

〔6〕熱 《外臺》卷三十九乳根無。

〔7〕痛不 原脱,據嘉靖本、四庫本及《外臺》卷三十九乳根、《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8〕按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乳根、《醫心方》卷二第一均有“搔”字。

〔9〕下 原作“通”,據《外臺》卷三十九陰交、《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三十五胎前証引本經改。明抄本作“可”,疑誤。

〔10〕《千金》云……刺陰交入八分 本校文今本《千金》卷三十第八凡兩見,一與本校文同,惟“上腹堅痛”作“上腹堅痛”。一云“賁豚上少腹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刺石門入五分。”

〔11〕《千金》云……亦宜矣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八與本校文同,惟無“亦宜矣”三字。明抄本“刺關元亦宜矣”六字作小字。文中之“尿”字作“溺”,“滿”字作“消”。

〔12〕禁中癢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中極均作“禁中央”。《千金》卷三十第八無此三字。《醫心方》卷二第一作“禁中”,此下有“注云:禁中,謂不得合陰陽也。”義難詳,待考。

〔13〕子内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中極、《千金》卷三十第八補。又,此下明抄本有“《千金》云:右内一字”七小字校文。

〔14〕子門 此上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中極、《醫學綱目》卷三十五胎前証引本經均有“婦人”二字。

〔15〕下 《外臺》卷三十九曲骨無。

〔16〕沃 此下原有“後”字,據《外臺》卷三十九曲骨、《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心方》卷二第一删。“沃”,《外臺》卷三十九曲骨、《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淫”,義同。

〔17〕惡合陰陽 厭惡性交。

〔18〕少 《千金》卷三十第八作“小”。

婦人子藏〔1〕中有惡血,内〔2〕逆滿痛,石關主之。月水不通,奔泄氣上下〔3〕引腰脊痛,氣穴主之。女子赤淫,大赫主之。女子胞〔4〕中痛〔5〕,月水不以時休止,天樞主之。《千金》云:腹脹腸鳴〔6〕,氣上衝胸,刺天樞。小〔7〕腹脹滿,痛引陰中,月水至則腰背〔8〕痛,胞〔9〕中瘕,子門有寒,引髕髀,水道主之。《千金》云:大小便不通,刺水道〔10〕。女子陰中寒,歸來主之。女子月水不利,或暴〔11〕閉塞,腹脹滿癃,淫灤身熱,腹中絞痛,疝陰腫,及〔12〕乳難,子上〔13〕搶心,若胞衣〔14〕不出,衆〔15〕氣盡亂,腹滿不得反息〔16〕,正偃〔17〕卧,屈一膝,伸一膝,并氣衝〔18〕,鍼上入三寸,氣至寫之。婦人無子,及少腹痛,刺氣衝〔19〕。婦人産餘疾,食飲不下,胸脇榰〔20〕滿,眩目〔21〕,足寒〔22〕,心切痛,善噫,聞酸臭,脹痺〔23〕腹滿,少腹尤大,期門主之。婦人少腹堅痛,月水不通,帶脉主之。婦人下赤白,裏急,瘈瘲,五樞主之。

〔1〕子藏 女子胞。

〔2〕内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石關、《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3〕奔泄氣上下 原作“奔豚泄氣上下”,《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三十四調經引本經均作“奔泄氣上下”,又《外臺》卷三十九氣穴作“奔氣上下”,今據《千金》、《外臺》等删“豚”字。

〔4〕胞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天樞、《醫心方》卷二第一均有“絡”字。

〔5〕痛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心方》卷二第一均有“惡血”二字。

〔6〕腹脹腸鳴 明抄本作“腹脇鳴”。

〔7〕小 《外臺》卷三十九水道、《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少”。

〔8〕背 原作“脊”,據《外臺》卷三十九水道、《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9〕胞 《外臺》卷三十九水道作“腹”,義長。

〔10〕刺水道 明抄本無此三字。

〔11〕暴 《外臺》卷三十九氣衝此字在下句“腹脹滿”之上,義勝。

〔12〕及 《外臺》卷三十九氣衝、《千金》卷三十第八均無。

〔13〕上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氣衝、《千金》卷三十第八補。

〔14〕衣 《外臺》卷三十九氣衝、《千金》卷三十第八均無。

〔15〕衆 明抄本作“重”。

〔16〕息 原作“復”,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氣衝、《千金》卷三十第八改。

〔17〕偃 《千金》卷三十第八作“仰”。

〔18〕氣衝 明抄本作“氣街”,義同。

〔19〕刺氣衝 此下原有“主之”二字,與本經體例不合,删。又,此下明抄本有“婦人□子及少腹痛,刺氣衝主之”十三字,系重出。

〔20〕榰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期門均作“支”。榰、支同。

〔21〕眩目 《外臺》卷三十九期門二字互倒。

〔22〕寒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期門有“小便難”三字。

〔23〕脹痺 《外臺》卷三十九期門作“痠痺”。

妬乳〔1〕,大淵主之《千金》云:膺胸痛。絶子,商丘主之。穴在内踝前宛宛中〔2〕。女子疝瘕〔3〕,按之如以湯沃其股,内至膝,飧泄〔4〕。婦人陰中痛,少腹堅急痛,陰陵泉主之。婦人漏下,若血閉不通〔5〕,逆氣脹〔6〕,血海主之。

〔1〕妬乳 《病源》卷四十妬乳候:“此由新産後,兒未能飲之,及飲不泄,或斷兒乳捻其乳汁不盡,皆令乳汁蓄積,與血氣相搏,即壯熱大渴引飲,牢强掣痛,手不得近是也。”

〔2〕穴在内踝前宛宛中 原作大字正文,據《醫學綱目》卷三十五胎前証引本經改作小字注文。

〔3〕女子疝瘕 《病源》卷三十八疝瘕候:“疝瘕之病,由飲食不節、寒温不調,氣血勞傷,藏府虚弱,受於風冷,令人腹内與血氣相結所生。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結聚浮假而痛,推移而動。婦人病之,有異於丈夫者,或因産後藏虚受寒,或因經水往來,取冷遇度,非獨關飲食失節,多挾有血氣所成也。”

〔4〕泄 此下原有“灸刺曲泉”四字,據《外臺》卷三十九陰陵泉、《千金》卷三十第八删。

〔5〕若血閉不通 《外臺》卷三十九血海作“惡血月閉不通”。

〔6〕脹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血海有“腹”字。

月事不利,見赤白〔1〕而有身反敗〔2〕,陰寒,行間主之。乳難〔3〕,太衝及復〔4〕溜主之。女子疝,及少腹腫,溏泄,癃,遺溺,陰痛,面塵〔5〕黑,目下眥〔6〕痛,太衝主之。女子少腹大,乳難,嗌乾,嗜飲,中封主之〔7〕。女子漏血,太衝主之。女子俠臍疝,中封主之。大〔8〕疝絶子,築賓主之〔9〕。女子疝,小腹腫,赤白淫,時多時少,蠡溝主之。女子疝瘕,按之如以湯沃兩股中,少腹腫,陰挺出痛,經水來下,陰中腫,或癢,漉〔10〕青汁若葵羹〔11〕,血閉無子,不嗜食〔12〕,曲泉主之。婦人絶産,若未曾〔13〕産,陰廉主之。刺入八分,羊矢下一寸是也〔14〕。

〔1〕赤白 原作“血”,明抄本作“赤血”,《外臺》卷三十九行間、《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學綱目》卷三十四赤白帶引本經均作“赤白”,據改。

〔2〕而有身反敗 《外臺》卷三十九行間作“而有身皮敗”、《醫學綱目》卷三十四赤白帶引本經作“而有身及前”,當以本經爲是。有身反敗,謂姙娠下血而流産。

〔3〕難 原作“癰”,據《外臺》卷三十九太衝、復溜改。

〔4〕復 明抄本作“伏”。

〔5〕塵 《外臺》卷三十九太衝作“蒼”。

〔6〕眥 《外臺》卷三十九太衝作“皆”。

〔7〕中封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此後“太衝主之”條之後。

〔8〕大 明抄本作“女”。

〔9〕築賓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絛應在“水泉主之”條之後。

〔10〕漉(lù鹿) 滲出。《廣雅·釋言》:“漉,滲也。”

〔11〕羹 《外臺》卷三十九曲泉無。

〔12〕無子,不嗜食 《外臺》卷三十九曲泉、《醫學綱目》卷二十四赤白帶下引本經均無此五字。

〔13〕曾 此下原有“生”字,據《外臺》卷三十九陰廉、《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三十五胎前証引本經删。

〔14〕刺入八分,羊矢下一寸是也 原作大字正文,《外臺》卷三十九陰廉、《千金》卷三十第八均無此十一字,《醫學綱目》卷三十五胎前証引本經有“刺入分半,灸下一寸”八小字注文,文與此異,故據改作小字注文。

婦人無子,湧泉主之。女子不字〔1〕,陰暴出,經水漏〔2〕然谷主之。女子不下月水,照海主之《千金》云:痺,驚善悲不樂,如墜墮〔3〕,汗不出,刺照海。婦人淋漓〔4〕陰挺出,四肢〔5〕淫濼,身悶〔6〕,照海〔7〕主之。月水不來〔8〕而多悶〔9〕,心下痛,目〔10〕不可遠視,水泉主之。婦人漏血,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黄,陰谷主之《千金》云:漏血,小腹脹滿如阻,體寒熱,腹偏〔11〕腫,刺陰谷〔12〕。乳癰有熱,三里主之〔13〕。乳癰,驚,痺,脛重,足跗不收,跟痛〔14〕,巨虚下廉主之〔15〕。月水不利,見血而有身則敗,及乳腫,臨泣主之。女子字難〔16〕,若胞〔17〕不出,崑崙主之。

〔1〕不字 不孕。字,生子。《説文·子部》:“字,乳也。”段玉裁注:“人及鳥生子曰乳。”

〔2〕經水漏 《外臺》卷三十五然谷作“淋瀝”,《千金》卷三十第八作“經漏”。

〔3〕墜墮 本經卷九第五及今本《千金》卷三十第八均作“墮墜”。

〔4〕淋漓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照海、《千金》卷三十第八補。

〔5〕肢 明抄本作“方”,誤。

〔6〕身悶 《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作“心悶”,義勝。

〔7〕照海 此上明抄本有“一作”二字。

〔8〕來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水泉、《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9〕悶 原作“閉”。《外臺》卷三十九水泉無,據《千金》卷三十第八改。

〔10〕目 明抄本作“卧”。

〔11〕偏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一作“徧”。

〔12〕刺陰谷 明抄本無此三字。

〔13〕三里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巨虚下廉主之”條後。

〔14〕痺,脛重,足跗不收,跟痛 以上諸証,已收入卷十第一上,此重出者,疑衍。

〔15〕巨虚下廉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三里主之”條之前。

〔16〕字難 生育難也。

〔17〕胞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崑崙、《千金》卷三十第八均有“衣”字。

小兒雜病第十一

本篇自“嬰兒病”至“易已”,見《靈樞·論疾診尺》、《太素·雜診》。自“驚癎脉”至“刺三鍼”,見《素問·通評虚實論》、《太素·刺癎驚數》。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小兒驚癎、飧泄等雜病的証治,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爲小兒驚癎、臍風等病的辨証、預後及腧穴主治。

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死〔1〕。嬰兒〔2〕耳間青脉起者,瘈〔3〕,腹〔4〕痛,大便青辦〔5〕,飧泄,脉小〔6〕,手足寒,難已;飧泄,脉小,手足温〔7〕,易已。

〔1〕其頭毛皆逆上者死 頭下明抄本有“之”字。死上《靈樞》、《太素》均有“必”字。楊上善注:“腎主於血,腎府足太陽脉上頭以榮頭毛,嬰兒血衰將死,故頭毛逆上也。”

〔2〕嬰兒 《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

〔3〕瘈 《靈樞》作“掣”,《太素》作“瘛”。瘈與掣義同。

〔4〕腹 《靈樞》、《太素》、《脈經》卷九第九均無。

〔5〕青辦 青,《靈樞》作“赤”。《太素》、《脈經》卷九第九均作“赤青”。《靈樞識》:“簡按,赤作青爲是。蓋小兒有便青乳瓣完出者,即青瓣也。此虚寒之候,故手足寒難已。”辦,《靈樞》作“瓣”,《太素》作“辨”,按辦、瓣、辨,皆取聲於辡,故互通,此從“瓣”義。

〔6〕脉小 脉,《太素》無,疑脱。小,原作“大”,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九第九改。

〔7〕温 此下原有“者”字,據《靈樞》、《太素》及上文“手足寒”例删。

刺驚癎〔1〕脉五,鍼手足太陰各五〔2〕,刺經太陽〔3〕者五,刺手少陰〔4〕經絡傍者一〔5〕,足陽明一〔6〕,上踝五寸刺三鍼〔7〕。

〔1〕刺驚癎 刺,原脱,據《素問》、《太素》補。驚癎,《素問》、《太素》均互倒。《素問》新校正引《太素》與本經同。

〔2〕手足太陰各五 足,《素問》、《太素》均無。詳此下言“各五”,若非兩經不得言“各”,當以本經爲是。

〔3〕刺經太陽 刺,明抄本作“鍼”,陽作“陰”。《素問》王冰注:“經太陽,謂足太陽也。”

〔4〕手少陰 原作“手足少陰”,明抄本作“手足少陽”,《素問》作“手少陰”、《太素》作“手少陽”。按若作“手足少陰”,則前言“脉五”之數不合,故據《素問》、《太素》删“足”字。又詳驚癎,與神志相關,當以作“手少陰”爲是。

〔5〕經絡傍者一 傍者一,《太素》作“者傍一寸”。《素問》王冰注:“謂支正穴。”《素問吴注》注:“著某經傍者,非經非穴,取其孫絡也。”《素問發微》注:“刺手少陰心經絡穴。然謂之絡傍,則是手太陽小腸經支正穴也。”《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七注:“手少陰之經穴靈臺也,在絡穴通里之傍,故曰絡旁者。”按此文衆説不一,或吴注近是。

〔6〕一 此下《太素》有“寸”字。

〔7〕鍼 此下《太素》有“之”字。

小兒驚癎,本神及前頂、會、天柱主之。如〔1〕反視,臨泣主之。小兒驚癎加〔2〕瘈瘲,脊急强,目轉上插〔3〕,筋縮〔4〕主之。小兒驚癎,瘈瘲,脊强,互相引,長强主之。小兒食晦〔5〕,頭痛,譩譆主之。小兒〔6〕癎〔7〕發,目上插,攢竹主之。小兒臍風〔8〕,目上插,刺絲竹空〔9〕。小兒癎痙〔10〕,嘔吐〔11〕泄注〔12〕驚恐失精,瞻視〔13〕不明,眵,瘈脉及長强主之。小兒驚癎〔14〕,不得息,顱息〔15〕主之。

〔1〕如 《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治小兒諸疾灸刺法同。《外臺》卷三十九臨泣、《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學綱目》卷三十六驚癎引本經均作“小兒驚癎”。按此作“如”者,承上文而言。

〔2〕加 《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治小兒諸疾灸刺法同。《外臺》卷三十九筋縮、《醫學綱目》卷三十六驚癎引本經均無。

〔3〕目轉上插 轉下明抄本、《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治小兒諸疾灸刺法、《醫學綱目》卷三十六驚癇引本經均有“運”字。目轉上插,謂目睛上視。

〔4〕筋縮 原作“縮筋”,據明抄本及《外臺》卷三十九乙正。

〔5〕食晦 《千金》卷十六第七云:“腹中氣脹引脊痛,食欲多,身羸瘦,名曰食晦。”

〔6〕小兒 《醫學綱目》卷三十六驚癎引本經無此二字,疑脱。

〔7〕癎 明抄本作“病”,疑誤。

〔8〕臍風 《聖惠方》卷八十二治小兒臍風諸方:“夫小兒臍風者,由斷臍後,爲水濕所傷,或尿在繃褓之内,乳母不覺,濕氣傷於臍中,亦因其解脱,風冷所乘,遂令兒四肢不利,臍腫多啼,不能哺乳,若不急療,遂致危治者也。”

〔9〕刺絲竹空 此下原有“主之”二字,據本經體例及《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治小兒諸疾灸刺法、《醫學綱目》卷三十八臍風撮口引本經删。

〔10〕痙 原作“痓”,爲痙之别字,詳見卷七第四按,今改正。《外臺》卷三十九瘈脉作“瘈”。《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心方》卷二第二均作“瘈瘲”。

〔11〕嘔吐 《外臺》卷三十九瘈脉作“吐”,《千金》卷三十第八作“多吐”。

〔12〕注 《外臺》卷三十九瘈脉無。

〔13〕瞻視 《外臺》卷三十九瘈脉、《千金》卷三十第八、《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治小兒諸疾灸刺法、《醫心方》卷二第一二字均互倒,義同。

〔14〕驚癎 明抄本作“病端”,疑誤。

〔15〕顱息 原作“顱顖”,明抄本作“顱”,此下云:“一作息。”《外臺》卷三十九、《千金》卷三十第八、《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顱息”,今據改。

小兒驚癎,如有見者〔1〕,列缺主之,并取陽明絡。小兒口中腥臭,胸脇榰滿〔2〕,勞宫主之。小兒欬而泄,不欲食者,商丘主之。小兒癎瘈,手足擾,目昏,口噤,溺黄,商丘主之。小兒癎瘈,遺清〔3〕溺,虚則病諸癎癲〔4〕,實則閉癃,小腹中熱,善寐,大敦主之。小兒臍風,口不開,善驚,然谷主之〔5〕。小兒腹滿,不能食飲,懸鍾主之。小兒馬癎〔6〕,金門及僕參〔7〕主之。小兒羊癎,會宗下空主之〔8〕。風從頭至足,癎瘈,口閉不能開,每大便腹暴滿,按之不下,嚏〔9〕,悲,喘,崑崙主之。

〔1〕者 明抄本無。

〔2〕胸脇榰滿 《醫學綱目》卷三十七中惡引本經作“脇膈氣滿”。

〔3〕清 原作“精”,據《外臺》卷三十九大敦、《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治小兒諸疾灸刺法改。

〔4〕癎癫 《外臺》卷三十九大敦、《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治小兒諸疾灸刺法均作“瘕”。《醫學綱目》卷三十六驚癎引本經作“癎頹”。似作“瘕”義勝。

〔5〕然谷主之 本條明抄本在“小兒腹滿”條後。

〔6〕馬癎 癎病的一種。《千金》卷五第三:“馬癎之爲病,張口摇頭,馬鳴欲反折。”

〔7〕金門及僕參 原作“僕參及金門”,據本經取穴體例及明抄本、《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治小兒諸疾灸刺法、《醫學綱目》卷三十六驚癎引本經改。

〔8〕小兒羊癎,會宗下空主之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會宗、《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及《醫學綱目》卷三十六驚癎引本經補。《千金》卷五第三:“羊癎之爲病,喜揚目吐舌。”

〔9〕嚏 此下明抄本、《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治小兒諸疾灸刺法均有“一作噫”三小字校文。《外臺》卷三十九崑崙作“噫”。

熙寧二年四月二十三日進呈奉聖旨鏤版施行

朝奉郎守國子博士同校正醫書上騎都尉賜緋魚袋臣高保衡

朝奉郎守尚書屯田郎中同校正醫書騎都尉賜緋魚袋臣孫奇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军臣林億

熙寧二年五月二日

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上護軍長安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一百户賜紫金魚袋臣王安石

推忠佐理功臣正奉大夫行右〔1〕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上柱國南陽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一百户賜紫金魚袋臣趙抃〔2〕

推忠協謀同德守正亮節佐理翊戴功臣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左〔3〕僕射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4〕大學士上柱國魯國公食邑一萬〔5〕一千一百户實封三千八百户〔6〕臣曾公亮〔7〕

推忠協謀同德守正亮節佐理〔8〕功臣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9〕上柱國鄭國公食邑一萬一千〔10〕户實封四千二百户臣富弼

〔1〕右 原作“左”,《東洋善本醫學叢書》影印《脈經》影宋本(後簡言《脈經》)末署銜名乃作“右”,又《宋史·趙抃傳》云仁宗朝“召爲右司諫”,可証作“右”是,據改。

〔2〕趙抃 原與曾公亮名互易,據《脈經》及《宋史·趙抃傳》改。

〔3〕左 原作“右”,《脈經》作“左”,又據《宋史·曾公亮傳》曾任“禮部侍郎”及“吏部尚書”等職,當爲左僕射管屬,故據改。

〔4〕殿 原脱,據《脈經》及《宋史·曾公亮傳》補。

〔5〕一萬 原脱,據《脈經》補。

〔6〕三千八百户 原作“三百户”,據《脈經》改。

〔7〕曾公亮 原與趙抃名互易,據《脈經》及《宋史·曾公亮傳》改。

〔8〕佐理 原在上文“德”字下,據《脈經》及曾公亮銜名文例改。

〔9〕譯經潤文使 “譯”原作“繹”,據《脈經》改。“譯經”,翻譯佛經也。“潤文使”,即潤文官,潤色文字之官員。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録》卷上:“太平興國中,始置譯經院於太平興國寺,延梵學僧翻譯新經。始以光禄卿湯公悦、兵部員外郎張公洎潤色之。後趙文定……皆爲譯經潤文官。”

〔10〕千 此下據曾公亮銜名文例,疑脱“一百”二字。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