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章 明诗附词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第一节 总论

自来文人好标榜,诗人为多,而明之诗人尤甚。以诗也者,易能难精,而门径多歧,又不能别黑白而定一尊;于是不求其实,相竞于名,树职志、立门户。明太祖时,吴则有北郭十子,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余尧臣、王行、宋克、吕敏、陈则、释道衍。越则有会稽二肃,谓唐肃、谢肃。粤则有南园五子,为孙、黄哲、王佐、李德、赵介。闽则有十子,为林鸿、王恭、王偁、高廷礼、陈亮、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景帝时,有景泰十才子,为刘溥、汤胤绩、苏平、苏正、沈愚、晏铎、王淮、邹亮、蒋主忠、王贞庆。孝宗时,有前七子,为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七子中,去王廷相,加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号十子。世宗时,有嘉靖八才子,为李开先、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任瀚、熊过、吕高。有后七子,为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宗臣、徐中行、吴国伦。后五子,为张九一、张嘉胤、汪道昆、余曰德、魏裳;广五子,为卢柟、欧大任、俞允文、李先芳、吴维岳;续五子,为黎民表、王道行、石星、赵用贤、朱多煃;末五子,为屠隆、胡应麟、李维桢、吴旦、李时行。而梁有誉、欧大任、黎民表、吴旦、李时行,又为南园后五先生。神宗时,有嘉定四先生,为程嘉燧、李流芳、娄坚、唐时升。又有公安派,则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竟陵派,为钟惺、谭元春。然此百十人中,没世有称者,不过三四十人。而极其流变,则在振唐格以革元风,矫纤浓而为雄遒。元末明初,杨维桢最为巨擘;然险怪仿昌谷,妖丽出温李,以之自成一家则可;究非康庄大道。刘基独标骨干,时能规模杜韩。而高启则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出入于汉、魏、六朝、唐、宋诸家,而自出新意;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开何李复古之风,博大昌明,泱泱乎开国之气象也。要之明初诗人,以二公为冠;袁凯、杨基次之,张以宁、徐贲、张羽又次之;其以高、杨、张、徐为明初四家,固不若是班也。永乐以还,崇尚台阁体。李东阳力挽颓波。何李七子,起而振之,诗遂复归于正。而李梦阳雄浑悲壮,鼓荡飞扬;何景明秀朗俊逸,回翔驰骤;同一宪章少陵,而所造各异;骎骎乎一代之盛,有非徐祯卿、边贡、王廷相、王九思、康海所可及者。而其时杨慎负高明伉爽之才,空所倚傍,拔戟于李何之外而自成一队。薛蕙、高叔嗣并以冲淡为宗;华察希韦柳之风;皇甫冲得晋宋之意;亦正嘉时之尔雅者也。后七子:王世贞乐府古体,卓尔名家;李攀龙七言近体,高华矜贵。未尝不各有所长,但其他锻炼未纯,摹古大甚。而谢榛、吴国伦、徐中行、宗臣、梁有誉等辅之,沿袭雷同,致来攻击之口。于是一变为公安之轻隽,再变为竟陵之僻涩,三变为陈继儒、程嘉燧之纤佻,而每况愈下矣。议者或极推嘉燧,刻论李何,究不过为门户之见耳。万历以来,高攀龙雅淡清真,得陶公意趣;陈子龙垦辟榛芜,上窥正始;斯为不染时趋者矣。明诗源流,大抵如此。今博考诸家之集,参以众论,录其著者。

第二节 杨维桢附贝琼 刘基 高启附杨基 张羽 徐贲 袁凯 林鸿等

易代之际,杨维桢诗名盖代,号铁崖体;而乐府其尤擅场者也。乐府始于汉武,后遂以官署之名,为篇章之名。其初郊祀等歌,依律制诗,横吹诸曲,采诗协律,与古诗原不甚分。后乃声调迥殊,与诗异格,或拟旧谱,或制新题,辗转日增,体裁百出。大抵奇矫始于鲍照;变化极于李白;幽艳奇诡,别出蹊径,歧于李贺。元之季年,多效温庭筠体,柔媚旖旎,全类小词。维桢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根柢于青莲昌谷,纵横排奡,自辟町畦;传有《铁崖古乐府》十六卷(《四部丛刊》影印明成化刊本);其高者或突过古人,其下者亦多堕入魔趣,故文采照映一时,而弹射者亦复四起。录两章。

湖中女

湖中水,滑如脂。湖中女,夫容姿。湖中小桨荡莲叶,唱得吴王白雪词。轻裾利屐踏雁足,为客高歌激明目。生年不作人家妇,东人西人换恩主。主家薄幸非三从,归来抱瑟弹孤鸿。君不见,东家女伴粗且丑,嫁得比邻呼何忪(读作钟)。

五湖游

鸱夷湖上水仙舟,舟中仙人十二楼。桃花春水连天浮,七十二黛吹落天外如青沤。道人谪世三千秋,手把一枝青玉虬。东扶海日红桑樛,海风约住吴王洲。吴王洲前校水战,水犀十万如浮沤。水声一夜入台沼,麋鹿已无台上游。歌吴歈,舞吴剑,招鸱夷兮狎阳侯。楼船不须到蓬丘,西施郑旦坐两头。道人卧舟吹铁笛,仰看青天天倒流。商老人,橘几弈?东方生,桃几偷?精卫塞海成瓯窭。海荡氓山漂髑髅。胡为不饮成春愁。

维桢诗以奇逸矫变凌跨一世;特其才务驰骋,意务新异,不免滋末流之弊。宋濂撰《维桢墓志》称:“其于诗尤号名家,震荡陵厉,骎骎将逼盛唐;骤阅之,神出鬼殁,不可察其端倪。”而《答章秀才论诗书》,则曰:“近来学者类多自高,操觚未能成章,辄阔视前古为无物,故其所作往往猖狂无伦,以扬沙走石为豪,而不复知有纯和冲粹之意;可胜叹哉!”意似为维桢发也,则固不无微词矣。

崇德贝琼,字廷琚;从学于维桢,而其言曰:“立言不在崭绝刻峭,而平衍为可观;不在荒唐险怪,而丰腴为可乐。”盖虽出于维桢之门,而宗旨颇不相袭者也。传有《清江贝先生集》四十一卷(《四部丛刊》影印明洪武刻本),其中诗集十卷,录《经故内》:

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复回。地脉不从沧海断,潮声犹上浙东来。百年禁树知谁惜,三月宫花尚自开。此日登临解题赋,白头庾信不胜哀!

其诗温厚之中,自然高秀;不同维桢之力为奇矫也。

青田刘基,字伯温,锐意摹古,独标高格。不同于杨维桢以乐府擅声;构新题为古体,辞华洗伐不尽。而刘基则力追杜韩,而出以沉郁顿挫,遂开明三百年风气。而乐府高于古诗,古诗高于近体,五言近体又高于七言。元诗态浓而语纤;刘基干之以风力,辞意非常,骨气奇高,感慨同刘越石,险峻出韩退之,错综震荡;谢灵运《邺中诗》所谓“刘桢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者也。若《二鬼》一篇,直欲破刘叉之胆矣。录《杂诗》:

小鱼头如针,大鱼须如松;小大各生育,孰私天地功?坤灵发淫怒,溟海簸惊风。大鱼食小鱼,陂池为之空。陂空水亦竭,小大相喁。但见灌莽间,颅骨成崆。残膏饫蝼蚁,孰辨鲸与?

人生如浮云,飘摇无根蒂,昨暮青山阿,今朝沧海澨。风波无定时,沦踬难为计。是中苟不爽,曷问耿与翳?申胥存楚国,仲连却秦帝;此士虽则亡,英名千万世。

鹰本是鸷鸟,爪利翮劲疾;胡为化为鸠,钝拙无与匹?栖迟荆棘间,粒啄营口实。暮啼墙角雨,朝啼屋头日。昔为众鸟畏,今为众鸟咥。运命苦不常,孰为金石质?

急雨涨潢潦,沟池成五湖。青蛙与耿黾,得意鸣相呼;自谓乐无似,至足不求余。蓬莱有玄鹤,曾见东海枯;清夜唳长风,哀音绕天衢。使我起太息,黑髯变霜须。

惟豺知祭兽,獭亦知祭鱼。豺獭有报本,人道当何如?华堂饫玉食,盗贼塞中途。那能不自愧,而以耀庸愚?吁嗟千载下,枯骨空专车。

天地若大瓮,万物生其腹。人犹腹中虫,蠢蠢随化育。钻攻无时休,脏腑为翻覆。帝青调元气,岂不畏戎毒?皤然命涤荡,汗下兼涌衄。蚩蚩自狂猘,涫沸交杀戮。何当瞑眩定,风止水归渎?铸铁作锄犁,春耕待秋熟。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雅壮而多风,造语奇伟,如千金骏足,飞腾飘瞥,蓦涧注坡,不如维桢之有意奇诡,而自然高骧;一则文人之偏师出奇,一为志士之忧时托愤。是故非奇逸之难,有其胸次为难也。

长洲高启,字季迪;天才高逸,独为明开国诗人之冠。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传有《诗集》十八卷(《四部丛刊》影印明景泰元年徐庸刻《大全集》本,清雍正六年桐乡金檀集注之文瑞楼刊本,近上海文瑞楼书庄影印文瑞楼原刊本),一洗元诗纤丽肤缛之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然得名太早,殒折太速,未能镕铸变化,自为一家;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启为何格,此则天实限之,非启过也。特其摹仿古调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录《忆昨行寄吴中诸故人》。

忆昨结交豪侠客,意气相倾无促戚。十年离乱如不知,日费黄金出游剧。狐裘蒙茸欺北风,霹雳应手鸣雕弓。桓王墓下沙草内,仿佛地似辽城东。马行雪中四蹄热,流影欲追飞隼灭。归来笑学曹景宗,生击黄獐饮其血。皋桥泰娘双翠娥,唤来尊前为我歌,白日欲没奈愁何!回潭水绿春始波,此中夜游乐更多。月出东山白云里,照见船中笛声起。惊鸥飞过片片轻,有似梅花落江水。天峰最高明日登,手接飞鸟攀危藤;龙门路黑不可上,松风吹灭岩中灯。众客欲归我不能,更度前岭缘崚嶒。远携茗器下相候,喜有白首楞伽僧。馆娃离宫已为寺,香径无人欲愁思。醉题高壁墨如鸦,一半攲斜不成字。夫差城南天下稀,狂游累日忘却归。座中争起劝我酒,但道饮此无相违。自从飘零各江海,故旧如今几人在?荒烟落日野乌啼,寂寞青山颜亦改。须知少年乐事偏,当饮岂得言无钱。我今齿发虽未老,豪健已觉难如前。去日已去不可止,来日方来犹可喜。古来达士有名言,只说“人生行乐耳”。

顿挫浏亮,自选定其诗为《缶鸣集》;而王祎序而评之曰:“季迪之诗,隽逸而清丽,如秋空飞隼,盘旋百折,招之不肯下。又如碧水夫渠,不假雕饰,翛然尘外,有君子之风焉。”明初吴下多诗人,启与杨基、张羽、徐贲称四杰,以配唐王杨卢骆云。基,字孟载,传有《眉庵集》十二卷(南京龙蟠里图书馆藏有影写明重刊成化本)。其诗颇沿元季纤秾之习,不如启之冲雅遒炼;然其五言古诗,风格颇上。羽,字来仪,传有《静居集》四卷(南京龙蟠里图书馆藏有钞明万历刊本)。其律诗意取俊逸,失之平熟;而五言古体,低昂婉转,殊有浏亮之作。至于歌行,笔力雄放,音节谐畅,足以方驾于启而为一时之豪。贲,字幼文,传有《北郭集》十卷(南京龙蟠里图书馆藏有影写明成化刊本)。其诗才气不及高、杨、张,而法律谨严,字句熨贴,长篇短什,并首尾温丽,于三家别为一格。然唐四杰以材章丽赡为美;而明四杰以风骨腾骞为高,故龙头不得不属启也。华亭袁凯,字景文,以《白燕诗》得名,时称袁白燕。启赠诗曰:“清新还似我,雄健不如他。”传有《海叟集》四卷(南京龙蟠里图书馆藏有明万历刊本,又清光绪癸巳年徐氏观自得斋刊本)。而何景明序谓:“明初诗人,以凯为冠。”盖凯古体多学《文选》,近体多学杜甫;与景明持论颇契,故有此语也。景明又极称:“歌行得杜之体。”然伤乎直,殊少变化。七言断句,在李庶子、刘宾客间;高启、杨基俱不及也。然吴诗尚风骨。而闽派讲格调,其诗派祢三唐而祧宋元;善诗者称十才子,而福清林鸿字子羽者推巨擘焉。十才子者:闽郑定,侯官王褒、唐泰,长乐高棅、王恭、陈亮,永福王偁及鸿弟子周元、黄元,时人目为二元者也。鸿论诗,大指谓“汉魏骨气虽雄,而菁华不足。晋祖玄虚。宋尚条畅。齐梁以下,但务春华,少秋实。惟唐作者可谓大成。然贞观尚习故陋;神龙渐变常调;开元天宝间声律大备,学者当以是为楷式。”闽人言诗者,率本于鸿;传有《鸣盛集》四卷,宗法唐人,绳趋尺步,而无鹰扬虎视之致。“袁凯《海叟集》专学杜;而鸿《鸣盛集》专学唐;盖能极力摹拟,不但字面句法,并其题目亦效之;开卷骤视,宛若旧本。然细味之,求其流出肺腑,卓尔自立者,指不能一再屈也。”李东阳云。

第三节 李东阳 李梦阳 何景明 徐祯卿附祝允明 唐寅 文征明 边贡等 杨慎附高叔嗣 华察 皇甫冲等

诗必盛唐以上,李梦阳、何景明所以高唱复古也。然李东阳实有开山之功。东阳宏奖群英,力追正始;由其天材颖异,长短丰约,高下疾徐,滔滔莽莽,惟意所如。其自序谓:“耳目所接,兴况所寄,左触右激,发乎言而成声,虽欲止之,有不可得而止者。”此自得之言也。录《灵寿杖歌》。

吾闻武当之山四万二千丈,半在云根半天上。不知三十六宫何处称绝奇,产出灵株非一状。蛟螭盘拿露头角,熊经树颠虎山脚。根蟠节错相纠缠,含风饱云经炎寒。九年洪水之水浸不杀,十日之日暴烈何时干。梯悬蹬接跬步不可上,谁采青璧红琅玕。见之羡者不容口,锡以嘉名曰灵寿;爪之不入行有声,金可同坚石同久。吾家此物旧所有,神与相扶鬼为守。自从病足跛曳不得前,已觉山林落吾手。一病经旬不出门,手中此杖嗟犹存。下床攲足立不定,此时托子以为命。不顾四体无微疴,但愿谢病归山阿;左扶右策夹以二童子,下可涉园径,上可陵陂陀。愿栽万木截万杖,穷崖阴谷生森罗。灵兮寿兮此物倘可致,直遣四海赤子头俱皤。

纵横跌宕,能盘硬语,极意规模少陵,何必李梦阳《空同集》耶?而梦阳轻之,何也?近体雅驯清澈,律圆而调响,亦深得唐意。录《游岳麓寺》: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永乐以后诗,台阁体平熟,而理学诸公则近俚;得东阳起而振之,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废。后李梦阳、何景明继起廓而大之,骎骎乎一代之盛矣。李梦阳、何景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上。而东阳文非秦汉,诗则盛唐也。

李梦阳五言古源本陈王、谢客,初不以杜为师;所云杜体者,乃其摹拟之作,中多生吞语,偶附集中,非得意诗也。而学陈王、谢客者,亦过雕刻,未极自然。惟七言古及近体专仿少陵,超然蹊径之外。七言古雄浑悲壮,纵横变化;《明星》、《去妇》、《杜炼师》、《刘大司马》等篇,跌宕奇矫;《士兵》、《豆莝》之作,学杜而智过其师,俚质生硬处正不易到。而七言近体,开合动宕,不拘故方,准之杜陵,亦几具体;故当雄视一代,邈焉寡俦。至五言律颇伤质直,而长律整栗,亦有支弱之习。《灵济宫》一篇,高出《松陵》;余则《华岳》、《简何舍人》、《鄱阳湖》诸作,亦可诵。七言绝,则学供奉;而五绝如《狱中》、《咏将》诸篇,奇特可喜,是亦逸品。录二首:

去妇词

孔雀南飞雁北翔,含颦揽涕下君堂,绣幕空留并菡萏,罗袪尚带双鸳鸯。菡萏鸳鸯谁不羡?人生一别何由见;只解黄金顷刻成,那知碧海须臾变。贱妾甘为覆地水,郎君忍作离弦箭。忆昔嫁来花满天,贱妾郎君俱少年,瑶台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重楼复道天中起,结绮、临春照春水。宛转流苏夜月前,萋迷宝瑟烟花里。夜月烟花不相待,安得朱颜常不改?若使相逢无别离,肯放逝波到东海?薄命难教娣姒知,衰年恨少姑嫜在。长安大道接燕川,邻里携壶旧路边。妾悲妾怨凭谁省,君舞君歌空自怜。郎君岂是会稽守,贱妾宁同会稽妇。郎乎幸爱千金躯,但愿新人故不如。

秋望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华州王维桢以为:“七言律自杜甫以后,善用顿挫倒插之法,惟梦阳一人。”而何景明则讥之曰:“子高处是古人影子耳。其下者,已落近代之口。未见子自筑一堂奥,突开一户牖,而以何急于不朽也?”梦阳论诗称陆谢。而景明则箴之曰:“陆诗,语俳,体不俳也。谢则体语俱俳矣。”又曰:“空同刻意古范,铸形宿模,而独守尺寸。仆则欲富于材积,领会神情,临影构结,不仿形迹。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以有求似,仆之愚也。近诗以盛唐为尚。宋人似苍老而实疏卤。元人似秀俊而实浅俗。今仆诗不免元习;而空同近作,间入于宋。譬之乐,众响赴会,条理乃贯;一音独奏,成章则难。故丝竹之音要眇,木革之音杀直;若独取杀直,而并弃要眇之声,何以穷极至妙,感精饰听也?空同丙寅间作,叩其音尚中金石;而江西以后之作,辞艰者意反近,意苦者辞反常;色澹黯而中理披慢,读之若摇鞞击铎耳。夫声以窍生,色以质丽。虚其窍,不假声矣。实其质,不假色矣。苟实其窍,虚其质,而求之声色之末,则终于无用矣。”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然景明不如梦阳之才大,梦阳亦逊景明之气清。梦阳诗以雄丽胜,景明诗以秀朗胜;同是宪章少陵,而所造各异。名成之后,互相诋。何诮李摇髀振铎,李诮何抟沙弄泥。何病李之杀直,李病何之缓散。两君皆负才傲物,而何稍和易,以是人多附之。亳州薛蕙诗云:“俊逸终怜何大复,粗豪不解李空同。”自此诗出,而抑李申何者日渐多矣。

何景明题画诸诗,源出少陵,非徒貌似,神亦似之。而五言古,有三谢体,有少陵体。七言古则深崇唐四杰转韵之格。录《明月篇并序》:

仆始读杜子七言诗,爱其陈事切实,布词沉着。鄙心窃效之,以为长篇圣于子美矣。既而读汉魏以来歌诗及唐初四子者之所为,而反覆之;则知汉魏固承三百篇之后,流风犹可征焉。而四子者,虽工富丽,去古远甚;至其音节,往往可歌。乃知子美词固沉着,而调失流转,虽成一家语,实则歌诗之变体也。夫诗本性情而发者也,其切而易见者,莫如夫妇之间。是以三百篇首乎《关雎》,六义始乎风。而汉魏作者,义关君臣朋友,辞必托诸夫妇,以宣郁而达情焉;其旨远矣。由是言之:子美之诗,博涉世故,而出于夫妇者常少;致兼雅颂,而风人之义或缺。此其调,或反在四子下欤?暇日为此篇,意调若仿佛四子;而才质偎弱,思致庸陋,故摛词芜紊,无复统饬。姑录之以俟审音者裁割焉。

长安月,离离出海峤。遥见层城隐半轮,渐见阿阁衔初照。潋滟黄金波,团白玉盘;青天流影披红蕊,白露含辉泛紫兰。紫兰红蕊西风起,九衢夹道秋如水。锦幌高褰香雾浓,琐闱斜映轻霞举。雾沉霞落天宇开,万户千门月明里。月明皎皎陌东西,柏寝岧峣望不迷;侯家台榭光先满,戚里笙歌影乍低。濯濯芙蓉生玉沼,娟娟杨柳覆金堤。凤凰楼上吹箫女,蟋蟀堂前织锦妻。别有深宫闭深院,年年岁岁愁相见;金屋萤流长信阶,绮栊燕入昭阳殿。赵女通宵侍御床,班姬此夕悲团扇。

秋来明月照金微,榆黄沙白路逶迤。征夫塞上行怜影,少妇窗前想画眉。上林鸿雁书中恨,北地关山笛里悲。书中笛里空相忆,几见盈亏泪沾臆;红闺貌减落春华,玉门肠断逢秋色。春华秋色递如流,东家怨女上妆楼;流苏帐卷初安镜,翡翠帘开自上钩。河边织女期七夕,天上嫦娥奈九秋。七夕风涛还可渡,九秋霜露迥生愁。九秋七夕须臾易,盛年一去真堪惜。可怜扬彩入罗帏,可怜流素凝瑶席。未作当垆卖酒人,难邀入座援琴客。客心对此叹蹉跎,乌鹊南飞可奈何。江头商妇移船待,湖上佳人挟瑟歌。此时凭阑垂玉箸,此时灭烛敛青蛾。玉箸青蛾苦缄怨,缄怨含情不能吐。丽色春妍桃李蹊,迟辉晚媚菖蒲浦。与君相思在二八,与君相期在三五,空持夜被贴鸳鸯,空持暖玉擎鹦鹉。青衫泣掩琵琶弦,银屏忍对箜篌语。箜篌再弹月已微,穿廊入闼霭斜晖。归心日远大刀折,极目天涯破镜飞。

此篇词彩秾丽,音律婉谐,而未极秀朗;于景明为变格,乃极意摹唐四杰者。其他歌行如《听琴》、《猎图》、《送徐少参》、《津市打鱼》诸篇,深得少陵之髓,特以秀色掩之耳。

景明与梦阳书曰:“仆尝谓诗文有不可易之法者,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也。上考古圣立言,中征秦汉绪论,下采魏晋声诗,莫之有易也。夫文靡于隋,韩力振之;然古文之法亡于韩。诗溺于陶,谢力振之;然古诗之法亦亡于谢。”而梦阳则应之曰:“假令仆即今为文一通,能辞不属,意不断,物联而类比矣;然于中情思涩促,语险而硬,音节生拗,质直而粗,浅谫露骨,爰痴爰枯,则子取之乎?故辞断而意属者,其体也,文之势也;联而比之者事也,柔澹者思也,含蓄者意也,典厚者义也,高古者格也,宛亮者调也,沉着雄丽、清峻闲雅者,才之类也,而发于辞;辞之畅者其气也,中和者气之最也;夫然又华之以色,永之以味,溢之以音。是以古之文者,一挥而众善具也。然其翕辟顿挫,尺尺而寸寸之,未始无法也,所谓圆规而方矩者也。然仆犹谓不证诸事,则空言不切;不切不信。夫子近作乖于法者,何也?盖其诗读之,若抟沙弄泥,散而不莹;又粗者弗雅也,如《月蚀诗》、《妖遮赤道行》是也。然阔大者鲜把持,又无针线。古人之作,其法虽多端;大抵前疏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必一虚,叠景者意必二,此予之所谓法,圆规而方矩者也。沈约亦云:‘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即如人身以魄载魂,生有此体,即有此法也。诗云:‘有物有则。’故曹、刘、阮、陆、李、杜,能用之而不能异,能异之而不能不同。今人止见其异,而不见其同;宜其谓守法者为影子,而支离失真者以舍筏登岸自宽也。且仲默‘《神女赋》、《帝妃篇》、南游日、北上年’,四句接用,古有此法乎?水亭菡萏,风殿薜萝,意不一乎?盖君诗徒知神情会处,下笔成章为高;而不知高而不法,其势如搏巨蛇,驾风螭,步骤即奇,不足训也。君诗结语太咄易。七言律与绝句等更不成篇,亦寡音节。‘百年’‘万里’,何其层见而迭出也?七言若剪得上二字,言何必七也?”即此可征何李之异趣焉。

宏正间,诗流特众;然皆近逐李何。丰城熊卓字士选、寿张殷云霄字近夫、宝应朱应登字升之,梦阳派也。吴县顾璘字华玉、亳州薛蕙字君采、信阳戴冠字仲鹖、孟洋字望之,景明派也。

徐祯卿虽服膺梦阳,然绝自名家。其与梦阳书曰:“古诗三百,可以博其源;遗篇十九,可以约其趋;乐府雄高,可以励其气;《离骚》深永,可以裨其思;然后法经而植旨,绳古以崇辞。”揆其涂径,与梦阳不异。特梦阳才雄而气盛,故恢张其辞;祯卿虑澹而思深,故密运以意。当时不能与梦阳争先,日久论定,亦不与梦阳俱废也。

祯卿少时,已工诗歌,多学六朝,旁参白居易刘禹锡。及见梦阳,初犹倔强,赋诗曰:“我虽甘为李左车,身未交锋心未服。顾余多见不知量,此项未肯下颇牧。”既而梦阳诒以书曰:“仆窃谓足下过矣!夫诗,宣志而道和者也,故贵宛不贵险,贵质不贵靡,贵情不贵系,贵融洽不贵工巧;故曰:‘闻其乐而知其德。’故音也者,愚智之大防,庄诐简侈浮孚之界分也。至元、白、韩、孟、皮、陆之徒出,始连联斗押,累累数千百言不相下,此何异于入市攫金,登场角戏也?三代而下,汉魏最近古。乡使繁巧险靡之习,诚贵于情质宛洽;而庄诐简侈浮孚,意义无大高下;汉魏诸子,不先为之耶?”祯卿折服,遂变面目。是时李何并陈,未决雌雄。祯卿雄不及李,秀不及何,而风骨超然,遂成鼎足。咀六朝之精音,采初唐之妙则,其诗不专学太白,而仿佛近之。七言胜于五言,绝句尤胜诸体,《古宫词》、《送萧若愚》等作,虽龙标太白复生,何多让焉。录二首:

春思

渺渺春江空落晖,行人相顾欲沾衣。楚王宫外千条柳,不遣飞花送客归。

送萧若愚

送君南下巴渝深,予亦迢迢湘水心。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

祯卿未遇梦阳之时,先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善,号吴中四才子。允明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寅诗颓唐浅率,老益潦倒。而允明诗则取材颇富,造语亦妍,下撷晚唐,上薄六代,与祯卿别稿《鹦鹉编》、《花间集》风格差似,有《竹枝》、《杨柳》之韵。征明诗则雅饬之中,时饶逸韵;自云:“吾少年学诗,从陆放翁入;故格调卑弱,不若诸君皆唐音也。”此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皎然不诬其本志者矣。边贡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四杰;其诗才力雄健不及梦阳景明;善于用长,意境清远,不及祯卿;而平淡和粹,能于沉稳处见其流丽;善于用短,而夷犹于诸人之间,以不战为胜者也。

杨慎以宰相子,文采照映,独不在七子声气之中;而其诗含吐六朝,以高明伉爽之才,鸿博绝丽之学,随题赋形,一空依傍;而于李何诸子之外,异军特起。《南中稿》秾丽婉至,一集之胜。录《柳》:

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慎诗多用新事,工于设色,搜罗刻削,无出其右。而骈绘既繁,性情或尽,传谓美能没体,诗亦有之。此其蔽也。

杨慎以意度秾丽,冠绝当代。而祥符高叔嗣字子业、无锡华察字子潜、长洲皇甫冲字子浚,又以造诣古澹,骖驾一时。

高叔嗣初以诗受知于李梦阳;然摆脱窠臼,自抒性情,乃迥与梦阳异调,传有《苏门集》八卷(南京龙蟠里图书馆藏有明嘉靖刊本)。五言尤工,冲淡得韦苏州体。录《病起偶题》:

空斋晨起坐,欢游罢不适。微雨东方来,阴霭倏终夕。久卧不知春,茫然怨行役。故园芳草色,惆怅今如积。

叔嗣诗如空山鼓琴,沉思忽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

华察亦以五言古诗风韵冲淡,欲追陶韦,传有《岩居稿》;然垢氛已离,未穿溟涬。录《惠山寺与施子羽话别》:

看山不觉暝,月出禅林幽。夜静见空色,身闲忘去留。疏钟隔云度,残叶映泉流。此地欲为别,诸天暮生愁。

境事超诣,正复何减叔嗣。而叔嗣独憔瘁婉笃。

皇甫冲与弟涍、汸、濂并有盛名,称四皇甫。而冲传有《华阳集》;其诗源出韦柳,兼取材于潘、左、江、鲍,清音亮节,无一点纤浓之习;高叔嗣、华察而外,无有及之者。录《维摩寺雨坐》:

回岭无仄径,陟冈有夷壤。展睐入空蒙,游心益昭朗。长风吹轻衣,飘摇翠微上。古寺迷夕烟,明灯淡绡幌。冥雨从东来,惊雷自西往。林峦忽不见,但闻山涧响。景寂非避喧,心莹乃成赏。为礼沉疴踪,因之知幻象。

绝去雕藻,益臻遒亮。此则超绝风气,而自树帜于李何之外者焉。

第四节 李攀龙 王世贞 宗臣 谢榛附徐中行 吴国伦

王李七子绍述何李,而李攀龙为之倡,极为王世贞所推,至谓“文许先秦上,诗卑正始还”,誉过其实。攀龙乃居之不疑。今观其诗,古乐府及五言古体,临摹太过,痕迹宛然。七言律及七言绝句,高华矜贵,脱弃凡庸;而七言律人所共推,心摹手追者,王维李颀也。录二首:

秋杪登太华山绝顶

缥渺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寄王元美

蓟门城上月婆娑,玉笛谁为出塞歌?君自客中听不得,秋风吹落小黄河。

七言律已臻高格,未极变态。七言绝句有神无迹,语近情深,故应跨越余子,为集中之冠。

嘉靖七子,王世贞才气十倍李攀龙;惟病在爱博,自珊瑚木难以及牛溲马勃,无所不有。乐府变化,奇奇正正,推陈出新,远非攀龙生吞活剥者可比。律体高华,绝亦典丽,虽锻炼未纯,不免华赡之余,时露浅率;亦未遽出攀龙下也。当日名虽七子,实则一雄;其自述曰:“野夫兴就不复删,大海回风吹紫澜。”言虽大而非夸。录二首:

战城南

战城南,城南壁;黑云压我城北。伏兵捣我东,游骑抄我西,使我不得休息。黄尘合匝,日为青,天模糊。钲鼓发,乱欢呼。胡骑敛,飙迅驱。树若荠,草为枯。啼者何?父收子,妻问夫。戈甲委积,血淹头颅。家家招魂入,队队自哀呼。告主将,主将若不知;生为边陲士,野葬复何悲。釜中食,午未炊。惜其仓皇遂长诀,焉得一饱为。野风骚屑魂依之;曷不睹主将高牙大纛坐城中,生当封彻侯,死当庙食无穷。

陵祀

松楸何不极,复道见行宫。剑佩千官月,桥陵万马风。地回山尽拱,云合树俱雄。白首先朝事,伤心涕泪中。

世贞诗唱盛唐,然其诗亦有清透似宋人者。余爱其《短歌》数句云:“不必名山藏,不必千金悬。归去来,一壶美酒抽一编,读罢一枕床头眠。天公未唤债未满,自吟自写终残年。”又《弃官》云:“人生求官不可得,我今得官何弃之?六月绣襦黄金垂,行人拍手好威仪。与君说苦君不信,请君自衣当自知。”《明史》本传称世贞论诗,呵叱宋人,晚年临终犹手握《苏子瞻集》。此二诗果似子瞻。

嘉靖七子之有宗臣,犹徐祯卿之于何李。诗才秀爽,与王李同声气而不同格调。录《登云门诸山》:

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谁其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其诗跌宕俊逸,颇能取法太白;而自入七子之社,渐染习气,日以窘弱。然天才婉秀,吐属风流,究无剽剟填砌之习,本质犹未尽漓也。

七子结社之初,尚论有唐诸家,茫无适从。谢榛以布衣执牛耳,主选十四家诗,读熟之以夺神气,申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李攀龙极推之,赠诗曰:“谢榛吾党彦,咄嗟名士籍。遂令清庙音。乃在褐衣客。”既而布衣高论,不为同社所安。攀龙乃遗书绝交,而其称诗之旨要,皆自榛发,诸人实心师其言也。榛近体工力深厚,句响而字稳。七子之流,莫之与京也。录二首:

榆河晓发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襦者,空惭旅鬓斑。

有感

薄伐原中策,论兵自古难。汉唐频拓地,将帅几登坛。绝漠兼天尽,交河荡日寒。不知大宛马,曾复到长安。

榛五言近体,句烹字炼,气逸调高;当与李攀龙七言,骈称七子之冠云。七子中,徐中行、吴国伦咸工律绝。大抵七子可厌者,拟古乐府之生吞活剥耳。五古亦鲜真诣。七古高亮华美之作,自为可爱。至于七律七绝,则虚实开合,非仅浮声为贵。如谓其用字多同,格调若一,则又不尽然;观其随物赋形,古泽可掬,何尝不典且丽?至诗中常用好字,本自不多。陶、谢、韦、杜、王、孟诸公,无论何家,一集之中,比而观之,多有雷同;较其直际,亦不数见。则亦无事苛绳于七子矣。

第五节 袁宏道附弟中道 高攀龙

王李七子之派,极王而厌。徐渭欲以李长吉体变之,不能也。临川汤显祖欲以南宋四家尤、杨、范、陆体变之,不能也。长洲王稚登、吴江王叔承、鄞县屠隆虽迭有违言;然壁垒不张,均未足以相代。于是三袁兄弟起而乘之;其论诗以为:“唐自有古诗,不必选体。中晚皆有诗,不必初盛。欧、苏、陈、黄各有诗,不必唐人。唐诗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今诗才脱笔砚,已是陈言;岂非流自性灵,与出自剽拟所从来异乎?”一时闻者涣然神悟,若良药之解散,而沉疴之去体也。宗道首出,既以白苏名斋而导其源。宏道、中道继之,流波大畅,遂有公安体之目。而宏道最为白眉,中郎之名独著。白苏诗以容易出清真,自有神采,厥旨渊放,使人忘其鄙近。而宗道则颓波自放,舍其高洁,专尚鄙俚;作法于凉,后将何观,此则宗道之失也。惟宏道清新轻隽,时有合作。录二首:

横塘渡

横塘渡,郎西来,妾东去,感郎千金顾。妾家住红桥,朱门十字路;认取辛夷花,莫过杨柳树。

妾薄命

落花去故条,尚有根可依。妇人失夫心,含情欲告谁。灯光不到明,宠极心还变。只此双蛾眉,供得几回盼。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譬彼盛开花,不若初生草。

其集中诗亦时涉俳谐调笑,如《西湖》云:“一日湖上行,一日湖中坐。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偶见白发》云:“无端见白发,欲哭反成笑。自喜笑中意,一笑又一跳。”《严陵钓台》云:“人言汉梅福,君之妻父也。”其弟中道为之说曰:“吾兄《锦帆》、《解脱》等集,意在破人执缚;间有率意游戏之语。或快爽之极,浮而不沉;情景太真,近而不远;要出自性灵,足以荡涤尘坌。”学者不察,效颦学语,其究为俚俗,为纤巧,为莽荡;乌焉三写,弊有必至,非中郎之本旨也。中道才逊中郎,而雅饬过伯氏,传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

无锡高攀龙字云从,理学大儒,与三袁同时,其为诗亦尚清真,而冲澹入古,不事俳佻;足拔戟自成一队。传有《高子遗书》十二卷;其第六卷,则诗也。录二首:

夏日闲居

长夏此静坐,终日无一言,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闲。细雨渔舟归,儿童喧树间。北风忽南来,落日在远山。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池中鸥飞去,两两复来还。

夜步

幽人夜未眠,月出每孤往。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宿鸟时一鸣,草径露微上。欣然意有会,谁与共心赏。

无心学陶,天趣自会;以视公安之俳俚杂出者,何啻雅俗之别。然后知涤王李之富丽,而返正始之元音者,当在此而不在彼也。

第六节 钟惺 谭元春附程嘉燧 陈继儒 陈子龙

钟惺与谭元春评选唐人之诗为《唐诗归》,又评选隋以前诗为《古诗归》,风行一时,几于家弦户诵,而竟陵派之名以起。盖承前后七子藻丽矞皇之后,所选《唐诗》,专取清瘦淡远一路。其人人所读,若李太白之《古风》,杜少陵之《秋兴》、《诸将》,皆不入选。公安以轻俊矫王李之缛重;而竟陵以幽冷洗王李之绚烂;所谓厌刍豢,思螺蛤也。盛名之致,会当其时;纤巨高卑,视所成就。要亦秉其夙悟,运以苦思,执专门之巨规,树并时之壁垒。而小道易泥,攲器惧盈;于诗学虽不甚浅,而他学问实未有得,故说诗既不能触处洞然,自不能抛砖落地;往往有“说不得”“不可解”等评语,内实模糊影响,外似超超玄箸;虽惊流俗之观,益来识者之诟。根本不实,洼水即干,吹毛索瘢,遂无全体。然极可医庸肤之病。而惺生当晚明,复为党论所挤,当时以大行拟科,忽出而为南仪曹,志节不舒,而不肯赶热;“冷”之一言,其诗文、其学行皆主之。平日究心经史《庄》《骚》,以官为隐,以读书为官,其人其品实不可及。而其诗有《隐秀轩集》分三十三集;其手近隘,其心独狠,要是著意读书人;可谓之偏枯,不得目为肤浅。其于师友骨肉存亡之间,深情苦语,令人酸鼻,则又未可以一“冷”字抹煞。大抵惺之诗,如橘皮橄榄汤,在醉饱后,洗涤肠胃最善;饥时却用不得。然当其时,天下文章,酒池肉林矣,那得不推为俊物也。录二首。

上巳雨登雨花台

去年当上巳,小集寇家亭。今昔分阴霁,悲欢异醉醒。可怜三月草,未了六朝青。花作残春雨,春归不肯停。

巴东道中示弟牷

山中未必雨,云起已生愁。峡窄天多暮,江高地易秋。连朝皆陟,兹路独临流。欲画瞿塘胜,归途定觅舟。

幽深孤峭,手眼别出。而情性所,时有名理;山水所发,弥见清思。惟才小气窄,体轻腹陋,意邻浅直,格囿卑寒,故为不了之语,每涉鬼趣之言;故或片语可称,全篇鲜取,此其蔽也。然惺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湖海之声气未广。籍谭元春应和之,派乃盛行。而元春才不如惺,诗为幽峭则一;传有《岳归堂集》十卷。录二首。

夜次阳逻同夏平寻山

静人真可偕,高趣脱无逆。人家残涨后,初干沙纹迹。软步过秋草,寂寂林下宅。宅边如有径,谅为兹山辟。微茫犬吠巅,向下人声积。高处天地灵,长江动空碧。一灯磬杳然,岭为溪所隔。不必诣其所,惆帐亦有获。

游九峰山

众山作寺围,群松作山护。缠绵青翠光,山欲化为树。根斜即倚磴,枝隙已通路;阴云贯其下,常令白日暮。藤刺裹山巅,飞鸟慎勿度。

模山范水,特工五言;朗秀处似王右丞,险健处似孟东野。其病在时涉俳俚,重字复意,不免间出,作枯窘寒俭相,又往往上下语不相应。如能芟去芜枝,迥然孤秀,亦复何减古人。然竟陵之体靡天下,而后进之学者,大江以南更甚,得其形貌,遗其神情。有贾岛之苦僻,无孟郊之坚苍,以寂寥言精练,以寡约言清远,以俚浅言冲澹,以生涩言新裁。篇章字句之间,每多重复,稍下一二助语,辄以号于人曰:“吾诗空灵已极。”空则有之,灵则何曾;见斥艺林,盖有由已。然而非钟谭之罪也。

歙县程嘉燧,字孟阳,亦不为何、李、王、李者,诗亦娟秀少尘,而不免纤窕;著有《松圆浪淘集》。钱谦益深惩何、李、王、李流派,乃于明三百年中,特尊之为诗老。然格调极卑,时涉秽俚;近体多于古风,七律多于五律,才庸而气弱,固卑之无甚高论矣。华亭陈继儒字仲醇,以处士虚声,倾动朝野;传有《眉公集》,而纤词浮语,更下《松圆》一等。

王李道尽,公安之派浸广,竟陵之焰顿兴,一时好异者诪张为幻。而有振七子之坠绪,返俚浅于茂典者,陈子龙也。实以沈博绝丽之才,领袖几社。而同郡夏完淳字存古,髫龄崛起,如响斯应。誉之者谓其廓清榛芜,力追先正;而诋之者则曰七子窠臼,徒为虚嚣。然以此结明三百年之诗局,而与开一代风气之高启,后先辉映;亦足以觇复古为明文学之主潮,诗亦不在例外;所谓君以此始,亦以此终也。子龙有《白云草庐居》、《湘真阁》诸稿,尤工七言古。录二首。

小车行

小车斑斑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出门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风吹黄蒿,望见墙宇,中有主人当饲汝。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边词

大同女儿颜如花,十五学得筝琵琶。莫向中宵弹一曲,清霜明月尽思家。

八城亦是古辽西,大纛高牙万马齐。壮士锦衣行乐地,十年无梦到春闺。

子龙七古跌宕自喜,取藻于六朝四杰,而出入太白昌谷。所惜铺叙华缛,动出一轨,不免与七子同讥;又时杂以豪粗耳。然子龙之诗,不脱王李之窠臼;而子龙之词,则直造唐人之奥宇。词至南宋之季,几成绝响;知比兴者,元张翥之《蜕岩词》而已。明初作者,犹承张翥之规,不乖于风雅。永乐以后,南宋诸名家词,皆不显于世;盛行者为《花间集》、《草堂诗余》二选。杨慎王世贞辈之小令中调,犹有可取;长调皆失之俚。惟陈子龙之《湘真阁》、《江篱槛》诸词,风流婉丽,足继南唐后主,则得于天者独优也。观其所作,神韵天然,风味不尽,如瑶台仙子,独立却扇时;而《湘真》一刻,晚年所作,寄意更绵邈凄恻,言内意外,已无遗议。故附论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