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宗喀巴大师造

释第六胜义菩提心之七

未三 成立唯字表心为主

上文已说破离心作者,唯字义尽,故彼唯字不破外境。除前理外,今更以说心为主之余门,明不破外境。颂曰:

『如觉真理说名佛,如是唯心最主要,经说世间唯是心,故此破色非经义。』

如於真实义觉慧圆满,说名曰佛。略去前句醒寤之义,亦可名佛。如是色心二法中,唯心为主。当知略去後句「为主」之义,经说世间三界唯心。故此唯心,是遮色等为成就世间之主因。若说唯心有自性,都无外色,则非经义。故此释地经义,当许唯如我等所说也。若如汝宗,颂曰:

『若知此等唯有心,故破离心外色者,何故如来於彼经,复说心从痴业生。』

若佛由知三界唯是有自性之心,故於释地经中破外色者,则佛世尊何故复於释地经中,说识从无明愚痴及诸行业生耶?如云:「无明缘行,行缘识。」释地经说识是无明诸行之果,未说识有自性。若说是缘起,复说有自性,则彼说者应成迷乱。自宗必不俱许彼二。当知是为引导众生,依众生力而许也。自宗不可俱许彼二者,谓识有自性,应不观待无明及行。然实观待,故无自性也。内识毕竟非有自性,如眩翳人见毛轮等,要有颠倒因缘,彼方得有。若无颠倒因缘,彼即无故。要有颠倒因缘乃有识者,由经中流转缘起显示。若无无明即无识者,由还灭缘起显示。其後又云:「菩萨如是观察有为,多诸过患,无有自性,不生不灭。」谁有心者,见此教已,复计识为寔有。如是计者,唯由自内实执宗之所迷耳。六十正理论云:「佛说此世间,以无明为缘,故世即分别,云何不应理。若无明灭者,此法即随灭,是无明徧计,云何不明显。」义谓若有自性,即是寔有。迷惑灭时理应明显,不应随灭也。

为显心为主故。颂曰:

『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经说众生从业生,心已断者业非有。』

有情世间,是由各自业及烦恼,感得我事。器世间种种差别,下自风轮,上至色究竟天,亦唯由诸有情心所造共业之所感生。如孔雀翎等各种杂色,是由彼众生自不共业之所感生。如莲华瓣各种颜色,是由众生共业所感。余亦应知。经云:「随有情业力,应时起黑山,如地狱天宫,有剑林宝树。」唯识教中亦说二种世间,是由共不共业所感。故唯识宗,亦非不许有器世间也。如是一切众生皆从业生,心已断者业即非有,要有心者乃能造业。故业亦依心。

如是依释地经说无作者受者,明唯字破余作者。依经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显唯字以心为主。前者约遮品说,後者约表品说。由众生流转,唯心是主要之因,余非主要之因。故经安立唯心为主,不立外色。颂曰:

『若谓虽许有色法,然非如心为作者,则遮离心余作者,非是遮遣此色法。』

若谓虽许有色法,然说色法非如内心能为众生之作者。是则唯破离心之作者,非遮遣此外色也。

此中数论师等,计自性等为作者,佛弟子众许内心为作者。色非作者则俱无诤也。故当观察自性等余作者。为破无作者相之自性等故,於名言中说有作者功能之唯心乃是作者。由破自性等作者,自即据有驱自性等出境之所诤地。如有二王欲王一国。逐走敌人,自即得有其国。民众是二王所共需者,故於国民都不损害。如是此色,亦是二者所共需,都不损害。故定应知此色是有也。

午二 明外境内心有无相同

由前所说道理,颂曰:

『若谓安住世间理,世间五蕴皆是有,若许现起真实智,行者五蕴皆非有。』

若谓安住世间建立之道理,则世间共许外色等五蕴皆是有。若许是现起亲证真寔义之智者,则行者住根本定时,五蕴皆非有也。

由是当知,颂曰:

『无色不应执有心,有心不应执无色。』

若许无外色者,则亦不应执有内心。若许有内心者,则亦不应执无外色。若时以正理推求假立义,了知无外色者,亦应了达无有内心,以内外二法之有,皆非正理所成立故。若时了达有内心者,亦应了达有外色。以二法俱是世间所共许故。此说唯识师,许心色二法有无不同者,其所无之色,谓无外色。如论云:「无外所取由自种,变似青等。」释云:「虽无青等外色。」说无色时於所破上加外简别。释又云:「故彼唯字不破所知,更以异门明不破外境。」说破色非是经义时,解释破色即是破外境故。若不如是解,但依文者,则释云:「故彼唯字不破所知。」亦应说唯识宗,许唯字破所知心也。若谓唯识宗不许有色者,则唯识宗成立阿赖耶识时,摄大乘论云:「复次结生相续已,若离异熟识,执受色根亦不可得。」又云:「若离异熟识,识与名色更互相依譬如芦束相依而转,此亦不成。」应皆成相违,以许有色法,即须许有外境故。以是当知,虽许以识为缘生名色等,不须许有外境。不可违此而说。明唯识宗不共建立时,多作如是说故。

即由圣教亦应了达内心外境有无相同。颂曰:

『般若经中佛俱遮,彼等对法俱说有。』

色等五蕴,佛於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俱遮其自性故,如云:「须菩提,色自性空。」乃至:「识自性空。」对法藏中则由自相共相等门,俱说五蕴为有也。如是颂曰:

『二谛次第纵破坏,汝物已遮终不成。』

是故他宗是破坏上来所说,外境内心胜义俱无,世俗俱有,圣教以正理所成立之二谛次第。纵使如是破坏,然汝唯识师所计之依他起实物,终不得成。何以故?依他起寔有,前已数破。故汝徒劳无益也。不可破坏二谛次第,应许胜义中无,世俗中有。颂曰:

『由是次第知诸法,真实不生世间生。』

由上来所说次第,当知诸法,於真寔义本来不生,於世间名言中则有生也。此中既说诸法不生是依胜义,於名言中则许有生。故於所破定当加简别。

午三 解楞伽经说唯心之密意分二,未一 明说唯心都无外境是不了义,未二 明通达不了义经之方便。初又分二,中一 以教明不了义,申二 以理明不了义。初中又二,酉一 正义,酉二 明如是余经亦非了义。今初

问:释地经义虽如是说,然楞伽经云:「外境悉非有,心变种种相,似身受用处,故我说唯心」此中身谓眼等有色根。受用谓色声等五境。处谓器世间。由离内心无外境故。内识生时变似根身受用处所。故身等境事,似离内识别有外境。是故三界唯心也。为显此经是密意语,颂曰:

『经说外境悉非有,唯心变为种种事。』

彼经密意,颂曰;

『是於贪着妙色者,为遮色故非了义。』

诸有情以贪着妙色为缘,随贪瞋慢等而转,不得自在。由贪着彼故造诸重罪,退失福德智慧资粮。世尊为破以色为缘所起烦恼,故说唯心。如於有贪众生说除外境贪之骨鏁,虽非寔有亦如是说。

复次:此经是不了义,非是了义。由何决定?颂曰:

『佛说此是不了义,此非了义理亦成。』

此经说唯心都无外境,大师自说是不了义,故由圣教即能成立为不了义。此经是不了义,以正理亦能成立也。

月称论师,不说外境悉非有等,唯心之唯字,如释地经,不破外境破余作者。说此唯字是破外境。然释此经是不了义。清辨论师则释此经说心似身受用处者,谓心带彼影像而生。外境悉非有者,谓破心无相而见。故说此唯字亦不破外境也。

酉二 明如是余经亦非了义

非但说外境悉非有等,明唯有心都无外境之经是不了义。颂曰:

『如是行相诸余经,此教亦显不了义。』

凡如上说行相之经,唯识宗许为了义者,由下引之教,亦皆显其是不了义。如是行相之经为何等耶?释论说如解深密经明三自性中,徧计执无性,依他起有性。又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如是等经。

彼经中说:徧计执无自相,依他起有自相。分其有无之别。如二我徧计执,与假立诸法自性差别为有自相之徧计执。唯识宗虽不许有。然如假立自性差别之徧计执等,许为有者亦多也。彼经虽说依他起,与圆成寔,俱有自相。释论仅说依他起者,因中观与唯识,诤有无寔性之主要所依,为依他起。以施设徧计执之所依是依他起,圆成寔亦是依依他起而安立故。此宗则说,如是分别(徧计无性,依他有性)亦非了义。又彼经说阿陀那识等八识品。谓离六转识外别有阿赖耶识。此宗说彼亦非了义。既无阿赖耶识,则亦不能安立染污意也。等字所摄,谓彼经中破除外境,及究竟三乘二义。故此宗须解为不了义者,共有四义也。若於此等义,不得透澈了解,则不能知二宗差别,更不能了知此宗之不共要义。於辨了不了义论中皆已详释。

解深密经何文显示无有外境?摄大乘论曰:「世尊!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引此经文。此宗於上述四义,皆须释为不了义。不可说彼中有者是不了义。有者是了义也。其说究竟三乘者,意谓就龙猛菩萨集经论中成立究竟一乘,易可了知,故入中论中未更解说。余三义中,以教显示说无外境唯心有自性为不了义者,如楞伽经云:「如对诸病者,医生给众药,如是对有情,佛亦说唯心。」谓如医生对各别病人,给各别药。此非由医生自主,是须顺病人之病情而给也。如是佛说唯心,亦非由大师自主,是随顺众生意乐增上而说。故知前经是不了义。

释论於引:「如对诸病者」之後,又广引楞伽经云:「如是,世尊於契经中说如来藏。」乃至:「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此教是显,唯识宗许说阿赖耶识为了义者,亦是不了义。

疏说:「言如是者,谓经说常住坚固如来藏是不了义。如是显经说唯心亦是不了义。」此是倒说。释论显然是说:「如经说唯心是不了义」故。彼文是说:「如以「如对诸病者」等,解释经说唯心是不了义。如是以说常住坚固如来藏是不了义,亦能成立解深密经等说有阿赖耶识非如寔言也。」此须先知说如来藏非如实言。如楞伽经云:「随顺有情意乐所说诸经,是权便义,非如寔言。譬如阳焰寔无有水,欺诳浊鹿。彼所说法,亦为令诸愚夫欢喜,非是圣智安立之言。故汝应随义转,莫着言说。」又曰:「大慧问曰,佛於经中说如来藏,谓彼自性光明,本来清净,具足三十二相,一切有情身中皆有。如摩尼宝被垢衣缠裹,如是此亦被蕴处界衣之所缠裹,而有垢染。然是常恒坚固者。此如来藏与诸外道所说神我有何差别。」如来解释,谓如是说者非如寔言,故与外道之神我不同。其密意之所依,是空性,无相,无愿,法无我性。密意之所为,是为除愚夫之无我恐怖,及为引摄着我之外道与曾习彼见之有情。令彼渐次入真寔义。故说有常恒坚固之如来藏。现在及未来之菩萨,不应於此妄执为我也。此义是说:如言执着,则与执着外道神我相同,故不应如言执着也。如言执着之妨难,谓如言而许,则与外道之神我无别。此等已於余处广释。

释论曰:「彼经又云:大慧!空性,不生,不二,无自性相,皆悉徧入一切佛经。」又曰:「是故如是行相契经,凡唯识师计为了义者,已由此教显彼一切皆非了义。」如是行相之经,非指其前无间所引两段楞伽经文。以彼两段经文,唯识宗不许是了义。释论前文,明说是解深密经也。「由此教」句,疏中释为释地经中观察缘起破余作者,极不应理。破余作者,是证释地经所说唯心不遮外境,非证虽破外境而非了义也。以是当知,颂中「此教亦显不了义」之此教,凡有三教:(一)显破外境说唯有心是不了义者,谓「如对诸病者」等四句。(二)显说阿赖耶是不了义者,谓明常恒坚固如来藏之教是不了义之教。由说有如来藏是不了义,如何成立说阿赖耶亦是不了义耶?如厚严经云:「地等阿赖耶,亦善如来藏,佛於如来藏,说名阿赖耶,劣慧者不知,藏名阿赖耶。」楞伽经亦云:「说如来藏名阿赖耶识具前七识。」多说彼二,是异名也。由说彼二,一是常住,一是无常。故非说彼二如言义同。然依何义说如来藏,即依彼义说阿赖耶。观待密意所依,唯是异名,故义是一。由说前者是不了义,故亦能成立後者是不了义。释论云:「由随一切法性转故,当知唯说空性名阿赖耶识。」若将此文与说常恒坚固如来藏是不了义之经文,善为配观。则能知彼教,可显阿赖耶识亦非了义也。(三)经云:「大慧,空性,」乃至:「徧入一切佛经。」又云:「任於何经,应当了知皆是此义。」是显分初二自性,有无自相之差别,是不了义之教也。

申二 以理明不了义

今以正理明说唯心是不了义。颂曰:

『佛说所知若非有,则亦易除诸能知,由无所知即遮知,是故佛先遮所知。』

如修植福德,是易悟入法性之方便,故佛先说布施等。如是最初不能通达甚深空义之众生,佛亦令彼渐入无性。若先为彼说无外所知,後易遣除能知自性。由先破外境说无所知,即是圆满通达无我之方便,故佛先遮所知外境。以了达无所知,外境无我,亦易遣除能知,了达能知无我故。了达外境无自性已,有唯以自力便能了达能知无自性者,有因他略加开导即能了达者。又释菩提心论,亦说无外境唯心有自性,是不了义。如云:「为除愚夫怖,故佛说此等,一切皆唯心,然非如寔言。」提婆菩萨,智藏集论中,亦明显宣说。

未二 明通达了不了义经之方便

诸有慧者,於余不了义经,凡未圆满宣说真寔义者,皆应如是解释。颂曰:

『如是了知教规已,凡经所说非真义,应知不了而解释,说空性者是了义。』

了知如上所说了义不了义经之建立规矩者,凡有契经诠说非真寔义,未明了宣说不生等缘起者当知彼经,即不了义。了知彼是不了义已,即当解释彼是悟入无自性之因。如出世赞云:「大种非眼见,眼宁见彼造,佛为破色执,於色如是说。」经亦云:「无常义者,是谓无义。」前教成证之理,谓佛於对法中,说四大种是触尘,非眼所见境,四大种所造色处,是眼所见。须俱许此二事也。佛明彼等之真寔义时,谓若彼等有自性者,应四大种亦是眼所见。或应色境亦非眼所见。由知此理,则知前说,非是彼等之真实义,须更通达彼真实义。亦知前说,是悟入真寔义之方便也。後教成证之理,亦同前说,了知经说诸法生灭,即是无有自性之义也。

若有契经明了宣说人法性空。当知彼经是真了义。如三摩地王经云:「当知善逝宣说空,是诸了义经差别,若说有情数取趣,当知彼法不了义。」经差别,谓不同不了义经之差别。说数取趣,仅是一例,说有作者,作业,作用等,亦是不了义经。此即安立契经有了不了义二类之根据。彼经又云:「我於千世界,所说诸契经,不能尽宣说,文异义唯一。若能修一事,即徧修一切。尽一切诸佛。所说无量法,诸法皆无我。若人善解义,能於此处学,不难得佛法。」我於千世界等四句,谓尽诸佛所说一切经中,凡明显宣说胜义者。即是直接趣入真如。其不如是说之不了义经,亦是间接趣向真如,故趣入真如其义唯一也。初发业者,不能尽学世界所有一切佛经,可学任何一经之真实义。此是引证,诸未明说真实义之契经,亦是悟入真寔义之因也。若能修一事等二句,若善了知一法之真寔义,而修习之,则能修习一切法之真寔义,不须别修一一法之法性也。若修一事,即成修一切法,彼事为何,尽一切诸佛等三句,即明彼事,谓法无我。非说广大行品,唯修一法即足也。

如月灯经(即三摩地王经)安立了不了义之理,无尽慧经等亦如是广说。此等已於辨了不了义论中,详尽解说。

释论曰:「略说少分。」谓既释解深密经所说三性为不了义,自宗如何安立三性耶?此谓略说彼义之少分。如蛇在盘绳之缘起上,是徧计执,以彼蛇於此绳上非是有故。於真蛇上则是圆成寔,以非是於无上徧计执故,如是真理自性,於依他起有为法上,是徧计执。中论云:「自性名无作,不待异法成。」以真理之自性,非所作法故。如於现见之缘起所作如幻法上,徧计执为真理之自性者,於佛如所有智所行境上乃是真理,以彼非於无上徧计执故。由智慧不触因缘所作事,唯亲证自性者,名曰佛。证悟真理故。不触之义,後当决择。

释论曰:「当了达如是三性建立,而解说契经密意。」谓由彼道理,既可了知弥勒问品所说三性之密意。亦能了知解深密经所说三性之密意是不了义也。

又唯识师,说於依他起上,假立异体二取,为徧计执。此是所应思察者,以能取所取,即是依他起,离二取外,别无依他起事故。

弥勒问品所说之三自性,与解深密经所说三自性之建立。於辨了不了义论中,已广决择。

寅三 破共生

『计从共生亦非理,俱犯已说众过故。』

露形外道计自他共生,谓如从泥团,杖,轮,绳,水,陶师等而有瓶生,瓶要泥性中有乃得生,故从自生。陶师功用等他法,亦能生瓶,故亦从他生。外法既尔,内法亦然。要自他共乃得有生。彼宗安立九句义,谓人我所爱护之命,诸根等非命,能生善趣与解脱之法,与彼相违之非法,烦恼等诸漏,遮止犯戒等之律仪,苦,乐,从所知生能为知因之和合势力。如慈氏,要於前生命中已有乃受现生,故从自生。以慈氏与命不异故,命能从此世往他世故,复许能往天等诸趣故。慈氏亦从父,母,法,非法,有漏等他法生,故亦从他生。以不许自他各别能生,故前破自他各别生,於吾等无妨也。

不但计自他各别生不应道理,即计从自他和合共生亦不应理。前对各别生者所说众过,於计共生宗,亦成过故。若计慈氏观待彼命,是自生者,前说生应无用等过已破。若谓观待父母等是他生者,前说应从一切生等过已破。又如前说,计自生他生,於世俗胜义皆不应理,如是今计共生,亦定非有。故结颂曰:

『此非世间非真实。』

此计从自他共生,世间非有是事,於真寔胜义亦非有也。颂曰:

『各生未成况共生。』

由自他各别生,尚且未成,故从共生亦非正理也。

寅四 破无因生

顺世外道计自然生,谓若有因生,观待彼果,必是自生,他生,共生,便有上过。我今不许从因生,故无彼三宗之过失。如莲茎之粗,莲瓣之柔,未见有人制造。其瓣,须,蕊等,颜色形状各别不同,亦未见作者。波那娑果及石榴等,各种差别亦皆如是。外物既尔,内界亦然。如孔雀,底底利鸟及水鹄等,未见有人强捉为作种种形状色彩。故诸法生唯自然生,破彼颂曰:

『若计无因而有生,一切恒从一切生,世间为求果实故,不应多门收集种。』

若计诸法无因自然而生者,应一切法,从一切非因而生,以一切法同是非因故。又如现见阿摩罗果等,要待时节乃得成熟,是暂时性。彼等亦应恒时而有,不待时故。如是乌鸦亦应有孔雀翎,孔雀於胎中亦应有鹦鹉之羽,彼皆不待因故。

如是已说违理,当说违背现事,世人为求谷实等果故,亦应不由多门劬劳收集种子,然实收集,故非自然生。

复有过失。颂曰:

『众生无因应无取,犹如空花色与香,繁华世间有可取,知世有因如自心。』

若众生无因者,应诸众生,如同虚空青莲花之色香,都无可取。然此繁华复杂之世间,寔有可取。故当知世间皆从自因而生,如有青相之自心是从青色而生也。又顺世外道,计四大种寔物,为一切众生之因,谓地,水,火,风。由彼等变异差别,非但现见之莲花,石榴等,及孔雀,水鹄等各种差别,应合道理。即能了别各种物体之内心,亦唯从彼生也。如诸酒中由四大种和合变异差别,便有狂醉之功能,为诸众生狂醉,闷绝之因。如是由羯逻蓝等大种之差别变异,生诸心识,乃至能广了别一切众物。故一切法,唯从现世因生。非是前世造业,今世成熟,此世造业,他世成熟,前後他世皆非是有。彼欲受用美女,为令美女了知无有後世,曾曰:「美女善行善饮噉,妙身已去非汝有,此身唯是假合成,去已不返不须畏。」末句拏错译为:「过去怖畏不复生。」

问:汝谓无有他世,为以何理决定?曰:他世非现见故。问:他世非现见。此为现事,抑非现事?若言现事者,既许非现见者为现事,应无事与现事不相违。是则汝宗无事亦成有事。以许他世非现见,为现见所亲量之现事故,犹如有事。既全无无事,亦应无有事,无所待故。若彼二非有,则汝有四大种及无他世之宗,皆当失坏也。若谓非现事者,既非现事,则以现量应不可见。云何由不可见门而比知他世非有耶?若谓由比量能知者,虽总不限於现量,由比量所成立者,亦能成办士夫之义利。奈此比量非汝宗所许,如云:「唯根所行境,齐此是士夫,多闻者所说,欺惑如痕迹。」此说士夫见境之量,唯齐眼等诸根所行境也。颂曰:

『汝论所说大种性,汝心所缘且非有,汝意对此尚愚闇,何能正知於他世。』

如汝论所说地等四大种性,於汝心所缘彼等境界尚且非有。汝意对此最粗显义,犹有厚重之愚暗。则於最极微细之他世,何能正知其为有无耶?复有过失。颂曰:

『破他世时汝自体,於所知性成倒见,由具彼见同依身,如计大种有性时。』

破他世时,汝顺世外道自体,於所知自性成颠倒见,以具足彼毁谤他世见,同等所依之身故。如计大种自性实有之时也。所依谓彼见安住之因。若谓我计大种寔有时非颠倒见,汝之同喻缺所立法也。曰:此过非有。汝计自性不生自性非有之大种,为自性有及自性生,是颠倒见已成立故。此明自宗正因之量式中,所举同喻,要不缺所立法。则所建之正因亦必应尔。前说成立声是无常,以眼所见为因,犯不成过。故以正因成立宗,要具三相也。

若谓大种自性不生,犹待成立者。颂曰:

『大种非有前已说,由前总破自他生,共生及从无因生,故无未说诸大种。』

彼诸大种非有自性,如前已说。由前破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时,大种自性生,我已总破。前总破时未说到之诸大种,皆悉非有。故喻已成。

如是破除毁谤一切智者,及计有余自性法等诸宗派时,亦当配云:「谤正觉时汝自体,於所知性成倒见,由具彼见同依身,如计大种有性时。」意在总破一切有无见故。

若谓汝自宗亦应同犯此过。曰:非有。以无成立我等为倒见之同喻故。且可作是说:「我达他世为有时,即成正见所知性,由具此见同依身,如许通达无我时。」如是配云:「我达一切智有时,即成正见所知性。」因喻同前。於一切法亦如是说。

释曰:「由此道理,即善成立:「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前说之四宗。」故不应说,唯破他宗,不立自宗也。

丑四 破四边生结成义

问:若诸法不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者,为如何生?曰:若计诸法有自性,决定无疑,或自生或他生或共生或无因生,以更无余生故。诸计大自在天等能生诸法者,彼大自在天等亦必是若自若他若共。故计大自在天等为因,亦不能出上说诸过。故无第五能生之因。以无余因故,由破四种分别妄计之生,故说诸法无自性生。为显此义,颂曰:

『由无自他共无因,故说诸法离自性。』

由无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故,故说诸法永离自性。此明破四边生後,依止正因引生比量之理。言无四边生,即正因。诸法,是有法。永离自性,即所立宗也。

子二 释妨难分二,丑一 正义,丑二 总结。今初

若谓诸法皆无自性生者,不生之青等云何可见?曰:青等自性,非有无明染者之所见境,故现在眼等识,都不能见青等自性也。若尔现前数数所见之境性,为是何事?曰:此是颠倒增上所现,非真自性。唯有无明染着增上者,乃见彼境性故。为明此义。颂曰:

『世有厚痴同稠云,故诸境性颠倒现。』

世间众生,由有厚重愚痴,如同稠云,障蔽青等自性,令不得见。故诸愚夫,不能亲见青等自性,其於境上可倒执为自性者,唯诸寔执愚夫,颠倒所现耳。若谓由愚痴覆蔽故,虽可不见真实义,何以反见颠倒性耶?曰:虽无自性而现有者,是由愚痴之力。当以外喻显示。颂曰:

『如由翳力倒执发,二月雀翎蜂蝇等,如是无智由痴过,以种种慧观有为。』

如有翳根,由眩翳力,虽无毛发,二月,雀翎,蜂蝇等事,倒执为有。如是诸无智异生,由愚痴过失力故,以种种慧解,观察青等之有为。如佛於缘起经云:「无明缘行,」又云:「补特伽罗由无明随逐故,造福,非福,不动诸行。」又云:「无明灭故行灭。」由此道理,颂曰:

『说痴起业无痴灭,唯使无智者了达,慧日破除诸冥暗,智者达空即解脱。』

佛说:依於无明愚痴,起诸行业,若无愚痴业则不生者,唯使无智众生了达彼义,是依彼增上而说。智者见说无明缘行。非但了达诸行空无自性,且以通达缘起真理之慧日,破除如同冥暗之无明,即亦不取诸行业,由已断造业之无明因,故亦决定解脱生死也。般若摄颂曰:「菩萨般若观缘起,了知无生无有尽,如日无云放光明,破无明障证菩提。」

若谓色等诸法於真寔胜义中都无自性者,应如石女儿,於名言中亦无青等自性。然色等性於世俗有,故彼等有,亦应是胜义中有也。颂曰:

『若谓诸法真实无,则彼应如石女儿,於名言中亦非有,故彼定应自性有。』

今当告彼。颂曰:

『有眩翳者所见境,彼毛发等皆不生,汝且与彼而辩诤,後责无明眩翳者。』

如有眩翳人所见毛发等境,皆悉不生,与石女儿不生相同。汝应且先问彼为眩翳等坏眼根者,何故汝等唯见非有之毛发等境,不见石女儿耶?後再责难为无明翳障慧眼者,同是自性不生,汝何故唯见色等,不见石女儿耶?此於我等不应责难,以经说:「诸瑜伽师诸法如是,余欲求得瑜伽智者,於所说法性亦应如是信解。」我等是依圣教说瑜伽师通达诸法皆无自性,非依自智而作是说。我等亦被无明眩翳障蔽慧眼故。如经云:「知蕴性离皆空寂,菩提性空亦远离,所修正行无空性,智者能知非凡了,能知智慧自性空,所知境界空离性,了达知者亦如是,是人能修菩提道。」故於诸瑜伽师亦无此责难,彼於世俗中不见少法是有自性,於胜义中亦不见故。

暂勿责难有眩翳人,且应诘问汝自身。颂曰:

『若见梦境寻香城,阳焰幻事影像等,同石女儿非有性,汝见不见应非理。』

若见梦中房屋,乾闼婆城,幻师所幻之男女等,及阳焰为水,影像为人,等取谷响,变化等无生非有之事。既同属非有性,汝云何只见彼等,不见石女儿耶?此亦应非理。故应先自责难,後问我等也。颂曰:

『此於真实虽不生,然不同於石女儿,非是世间所见境,故汝所言不决定。』

此色等法於真寔中虽无有生,然不同石女儿非是世间所见之境。故汝所言:「若胜义无,应如石女儿於名言中亦无所见。」此因不定,有错误失。薄伽梵亦说:「言诸趣如梦,非依真寔说,梦中都无物,倒慧者妄执。乾闼婆城虽可见,十方非有余亦无,彼城唯名假安立,佛说诸趣亦复然。有水想者虽见水,然阳焰中水终无,如是分别扰乱者,於不净中见为净。犹如净镜中,现无性影像,大树汝应知,诸法亦如是。」此教亦说,色等虽自性不生,然是世间共见之境,石女儿则不尔。此於汝自宗成不定过。此於我等不成责难,以我等非於世俗许色等有自性生,次於胜义中破也。

丑二 总结

问:汝宗何故非世俗中许色等有自性生,胜义中破。颂曰:

『如石女儿自性生,真实世间均非有,如是诸法自性生,世间真实皆悉无。』

如石女儿之自性生,非但於真寔义中无有,於世间名言中亦非是有。如是色等一切诸法,於世间名言与真寔义中俱无自性生也。诸法自性生,虽於错乱执前似有。然中观师绝不许为世俗中有。复应忆念,於所破上加自性生之简别也。由此道理。颂曰:

『故佛宣说一切法,本寂静离自性生,复是自性般湼盘,以是知生恒非有。』

是故佛薄伽梵,宣说一切诸法,本来寂静,离自性生,自性湼盘。以是当知自性生恒时非有。宝云经云:「佛转妙法轮,宣说一切法,本寂静不生,自性般湼盘。」此说诸法真寔义,由是寂静智之境,故名寂静。其理由:谓自性不生故。不生之理由,谓若法有自性,彼乃有生,自性且无,彼云何生耶?故是清净湼盘。言本来者,表示诸法非唯得瑜伽智时乃不生,是於彼前世间名言时,亦自性不生也。

本字是最初之异名。

自部不应难云:若胜义中无,世俗中亦应无。何以故?是彼所共许故。颂曰:

『如说瓶等真实无,世间共许亦容有,应一切法皆如是,故不同於石女儿。』

如说瓶等,於真寔胜义中无,於世间共许名言中有,一切诸法皆应如是。故胜义中无,不同石女儿。如俱舍云:「彼觉破便无,慧析余亦尔,如瓶水世俗,异此名胜义。」论曰:「若彼物觉彼破便无,应知彼物名世俗有,如瓶被破为碎瓦时,瓶觉则无。又若有物,以慧析余彼觉便无,亦是世俗。如水被慧析色等时,水觉便无。若彼物觉彼破不无,及慧析余彼觉仍有,应知彼物名胜义有。如色等物碎至极微,或以胜慧析余味等,彼觉恒有。受等亦尔。」

此等是说:彼诸部师不可说云:「若胜义无,世俗亦无。」非说:彼等安立二谛之理与自宗二谛相同。以彼等立为世俗有者,亦是中观师所说之胜义有故。

要有假有瓶等所依之四大种及所造色是寔物故,乃可假立瓶等有因有依。汝中观师,说一切法皆唯假有,都无假有所依之寔物,则同石女儿无可避免也。曰:此说非理,假有所依之寔物,不得成故。如依假有之形等和合,便有假有影像可见。及依假有柱等,假立为屋,依假有树等,假名为林。又如梦中见从自性不生之种子,出生自性不生之芽。如是一切假有法,理应唯以假法为依也。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